2022屆湖南長沙市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屆湖南長沙市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屆湖南長沙市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屆湖南長沙市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屆湖南長沙市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高考歷史模擬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唐太宗在吸收前人“明主治吏不治民”思想的同時,認識到以法管官才是治國之本,因此提出“以法治吏”的思想,明確“二風十愆”的罪名,從作風上、道德上、政治上約束官員。這表明唐代A監察制度的發

2、展完善B官員選拔以德行為先C外儒內法的治國方式D重視傳統的民本思想2有人認為,二戰后初期美國的“疆域”覆蓋全球。這里的“疆域”是指A軍事霸權B政治盟友C貨幣體系D價值觀念3戰國時期,秦國“對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復,故令徙之他處,而以赦免之罪人遷實新地”。秦昭襄王晚期將“遷”納入律令體系,使其穩定化與制度化,成為刑罰的一種。秦國這些舉措主要是為了A擴大王朝統治疆域B瓦解地方反抗勢力C鞏固宗法血緣體系D適應集權政治發展4李大釗在Bolshevism的勝利中說:“1917年俄羅斯的革命,不獨是俄羅斯人心變動的表兆,實是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普遍心理變動的顯兆!”這一觀點反映出A歷史事件的普遍聯系性B

3、歷史認識的主觀局限C領袖人物的主觀能動性D歷史敘述的客觀依據51958年到1978年,小崗村減少了半數人口、半數耕地以及三分之二的牲口,每一個人每年產出的糧食則由五百公斤減至五十公斤每臨秋冬時節,小村家家閉門堵戶,老幼相攜,在他鄉乞討。此種現象出現說明()A農村經濟體制亟待改革B聯產承包未能解放生產力C自然災害危及農民生存D計劃經濟挫傷革命積極性6 “一國兩制”基礎上回歸的香港和澳門,發生的最主要變化是A社會制度B主權歸屬C經濟制度D社會生活7論十大關系集中體現了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進行的有益探索。下列項中,關于論十大關系的說法有誤的是A提出要更多的發展農業、輕工業B討論的是經濟問題

4、而非國家政治生活問題C標志著毛澤東開始形成一個初步的比較系統的思路D事實上提出了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問題8閱讀下表,對其解讀正確的是( )(19121921年)中國進出口貿易指標圖(單位:百萬美元)A在此期間中國對外貿易處于出超地位B實業救國和社會主義成為兩大社會思潮C經濟發展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質基礎D該歷程折射出民族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9下列關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確的是A受田農民可以納絹代役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進程C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D一直沿續到北宋101908年,在香港生長并加入英國國籍的李寶鑒、李寶鏞兄弟因與居住在香山縣的堂兄爭奪田產發生訴訟,被地方官訊辦。駐廣州英國領事多

5、次要求廣東官府將二人交出,兩廣總督則認為二人自稱新會縣人,無疑是中國人,拒絕交人。當時這種雙重國籍現象在沿海、沿邊地區明顯增加。晚清的這種雙重國籍現象A是中國半殖民地社會的產物B促進了晚清社會治理現代化C是中國外交近代化的標志D體現了國家意識的普遍提高11有學者認為:無論在風格和內容上,一些寫作都十分專注于表達作者的觀點,從而失去了思想與事件的交流,或者可以說他們從未打算過嘗試交流:這種“自我迷戀”是以犧牲讀者為代價的。材料反映的文學流派是A新古典主義B浪漫主義C現實主義D現代主義12今天下非不稍變舊法也,洋差商局學堂之設,開礦公司之事,電線機器輪船鐵艦之用,不睹其變,反以蔽奸。夫泰西行之而富

6、強、中國行之而奸蠹,何哉?上體太尊而下情不達故也。”激發該看法走向初步實踐的原因之一是A鴉片戰爭的失敗B英法聯軍侵占北京C甲午戰爭的失敗D辛丑條約的簽訂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新中國的重大對外戰略決策與冷戰進程存在同步,日益靈活務實,不斷走向成熟。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共中央選擇“一邊倒”,站在蘇聯陣營一邊和與美國對抗,是中共領導人當時在兩極對抗的國際格局中做出的反應,結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伊始,便加入蘇聯陣營并與蘇聯結成軍事同盟,并因此而進入冷戰的兩極體系和對抗之中,這是不爭的事實。牛軍冷戰時代的中國戰略決策材料二 在美蘇爭霸過程中,形成了蘇攻美守的局面,蘇聯對中國

7、安全的威脅日益加劇。為了維護國家利益,擺脫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中國外交戰略進行了新的調整,提出了“一條線”的思想,其主旨是團結包括美國在內的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反對蘇聯霸權主義。至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總體得到改善。摘編自黃慶、王巧榮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材料三 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我國不再“以蘇劃線”、“共同制蘇”,而是提出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尤其是反對美國、蘇聯的霸權主義,堅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邊。改變過去與美國建立針對蘇聯的“戰略關系”,適當拉開距離,推動中蘇關系正常化,全方位進行外交活動。中國實行真正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經受住了蘇聯東歐劇變的沖擊,堅守了

8、社會主義陣地,取得了內外工作的重大勝利。摘編自吳恩遠等著改革開放的中國與世界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確立“一邊倒”戰略時的國際格局。結合建國初期的歷史,簡述中國“站在蘇聯陣營一邊和與美國對抗”的事實。(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70年代中國對外戰略的變化及重大外交成就。(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時期中國對外交往政策的內涵,歸納這一政策對世紀之交的中國產生的重大影響。14(20分) 材料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也是日本海軍由盛而衰、由主動轉為被動的轉折點。此次作戰,日本海軍主力幾乎傾巢而出,但是實際進行較量的只有機動部隊的4艘航

9、母及其艦載飛機,而其他水面艦艇部隊均成為旁觀者,以主隊自居的戰列艦部隊甚至一炮未發,就在美軍航空兵面前倉皇敗退。而開戰前,美軍太平洋艦隊就掌握了日軍聯合艦隊的所有計劃細節,并做出針對性的部署。戰敗投降后,日本海軍高層人士承認:中途島一戰,損失了海軍航空兵的精華和大部分最有經驗的飛行員,“此后,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實力再也沒能恢復到原來的水準”。事實上,中途島海戰剛一結束,日本海軍就開始反省,此后幾十年里,各國海軍也在不斷總結其中的教訓摘編自(美)戈登普蘭奇:中途島奇跡(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途島海戰日本失敗的主要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途島海戰的影響?參考答案(含詳細

10、解析)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答案解析】依據材料“從作風上、道德上、政治上約束官員”并結合唐代的制度可知,為了保證自己的統治,唐太宗對唐代的監察制度進行了發展完善。A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對官員的監督,而不是選拔,B錯誤;材料只體現了采用法家思想對官員進行監督,未體現儒家的治國方式,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對官員的監督,重視民本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D錯誤。故選A。2、C【答案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憑借巨大的經濟實力,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C正確。根據所學軍事霸權、政治盟友、價值取向都沒有覆蓋

11、全球,ABD錯誤。3、D【答案解析】秦國“對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復,故令徙之他處,而以赦免之罪人遷實新地”主要是為了瓦解這些新占領地區的宗法血緣關系,瓦解這些地區的反抗勢力,從而達到加強對地方統治的目的,而將“遷”入刑的根本原因是集權社會的基本成型,只有在這種社會條件下,君主才可以通過律令體系直接支配每一個人,才可以通過包括刑罰在內的各種方式使他們成為遷移的對象,故選D項;這些遷移的地區都屬于秦國統治區域,與擴大王朝統治疆域無關,排除A;B項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秦國這些舉揹利于削弱地方宗法血緣體系,而不是“鞏固”,排除C?!敬鸢更c睛】本題考查秦漢“以遷入刑”的目的,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

12、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4、A【答案解析】李大釗將俄國發生的革命視為世界革命的顯兆,體現了歷史事件的普遍聯系性,選項A正確;選項B對材料解讀錯誤,排除;材料只體現了李大釗的主張,未體現出能動性,排除C;材料只是李大釗的推測,未提供客觀依據,排除D。5、A【答案解析】“1958年到1978年”是實行集體化生產的人民公社時期?!凹Z食則由五百公斤減至五十公斤”“小村家家閉門堵戶”的現象說明農村生產力的極度下降,因此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急需進行,A正確;此時尚未進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錯誤;材料并不是說明自然災害危及農民生存,C錯誤;材料說明的是農村經濟體制亟待改革,并不是說明計劃經濟挫傷

13、革命積極性,D錯誤。6、B【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能力。根據所學可知,香港回歸后,主權回歸中國。故B項符合題意??键c: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香港回歸的意義【題目詳解】7、B【答案解析】論十大關系討論的問題不僅有經濟問題,還包括國家政治生活、外交等問題,B符合題意,故選B;ACD都是關于論十大關系的正確表述,不符合題意,排除。8、D【答案解析】材料反映了大約一戰期間及一戰后民族工業的發展狀況,一戰時期出口量大增,而一戰后卻有所下降,該歷程折射出民族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故D正確;從材料數據不能反映中國處于出超地位,排除A項;社會主義成為思

14、潮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辛亥革命已經成功,排除C項。9、B【答案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北魏均田制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故B正確?!绢}目詳解】10、A【答案解析】晚清,中國出生并加入英國國籍的雙重國籍現象在沿海、沿邊地區明顯增加。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種雙重國籍現象和列強迫使華工出國有關,即中國半殖民地社會的產物,故A正確;雙重國籍不能促進晚清社會治理現代化,故B錯誤;總理衙門的設立是中國外交近代化的標志之一,故C錯誤;材料體現不出國家意識的普遍提高,故D錯誤。11、D【答案解析】現代主義文學注重藝術形式與藝術技巧的創新,表現出隨意性、不確定的特征,在寫作手法上表現出無選擇性、無中心意義、無完整性

15、,甚至是“精神分裂式”的表述特征。根據材料“一些寫作都十分專注于表達作者的觀點,從而失去了思想與事件的交流,或者可以說他們從未打算過嘗試交流”可知屬于現代主義文學特征,D選項符合題意。新古典主義文學。古典主義文學的藝術特征:第一,從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中汲取藝術形式和題材。第二,有一套嚴格的藝術規范和標準。第三,主張語言準確、精煉、華麗、典雅,表現出較多的宮廷趣味。第四,人物塑造類型化,A選項排除。浪漫主義文學以現實為基礎,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絢麗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張的表現手法,抒發對理想世界的追求,B選項排除。現實主義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

16、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C選項排除。12、C【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該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旨在考查學生的閱讀史料與對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非不稍變舊法也”、“ 上體太尊而下情不達”等處可以發現提出看法的人針對的是洋務派觀點,造成該思想走向實踐的主要從馬關條約之后,故C項正確。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甲午戰爭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國際格局:美蘇兩極格局。事實:加入社會主義陣營;中蘇結盟;抗美援朝。(2)變化:與美蘇兩國同時對抗到聯美抗蘇。成就: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

17、、中日關系正常化。(3)內涵: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實行全方位的獨立自主。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迅速;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答案解析】(1)格局:根據材料一中“在兩極對抗的國際格局中”,可知中共中央確立“一邊倒”戰略時的國際格局。事實:結合建國初期的歷史,可知中國“站在蘇聯陣營一邊和與美國對抗”的事實主要有加入社會主義陣營、中蘇結盟和抗美援朝。(2)變化:根據材料二中“擺脫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提出了一條線的思想”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中國對外戰略經歷了同時對抗美蘇到聯美制蘇的變化。成就: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政府調整外交政策,促使中國取得恢

18、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實現了中美、中日關系的正?;韧饨怀删汀#?)內涵:根據材料三中“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尤其是反對美國、蘇聯的霸權主義,堅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邊”,“適當拉開距離,推動中蘇關系正常化,全方位進行外交活動”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時期中國對外交往政策的內涵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實行全方位的獨立自主。影響:根據材料三中“中國實行真正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經受住了蘇聯東歐劇變的沖擊,堅守了社會主義陣地,取得了內外工作的重大勝利”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中國特色道路的發展和國際地位提升等方面,歸納新時期外交政策對世紀之交的中國產生的重大影響。14、(1)主要原因:日本海軍狂妄自大、準備不足;情報偵查能力與美軍相差懸殊;日軍作戰計劃和作戰策略上的失誤;日軍航母部隊不能滿足作戰需要,與潛艇部隊沒有有效配合;美國海軍實力強大。(2)影響:削弱了日本海軍實力;美軍取得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改變了美日在太平洋戰場的戰略態勢,戰局出現有利于盟軍的轉折。所以這場仗可說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加速的二戰的結束【答案解析】(1)主要原因:據材料“此次作戰,日本海軍主力幾乎傾巢而出,但是實際進行較量的只有機動部隊的4艘航母及其艦載飛機,而其他水面艦艇部隊均成為旁觀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