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青島市地鐵4號線嶗山六中站 初步設計匯報2016年7月 青島匯報目錄一站址環境二設計邊界條件三車站設計的重點、難點四車站方案研究五車站建筑方案六車站結構設計七前階段專家審查意見執行情況八存在問題及建議1、站位2、周邊環境3、現狀交通站址環境一一站址環境二設計邊界條件三車站設計的重點、難點四車站方案研究五車站建筑方案六車站結構設計七前階段專家審查意見執行情況八存在問題及建議嶗山六中站青島地鐵4號線共設置25座車站,嶗山六中站為全線第23座車站。站址環境一嶗山六中站為4號線第23個車站,西連沙子口站,東連西登瀛站,站后設車輛段出入線,沿嶗山路呈西北東南走向。站址環境一1.站位M4嶗山六中站沙子口站
2、北西登瀛站嶗山六中站是青島地鐵4號線工程的第二十三個車站,西連沙子口站,東連西登瀛站,站后設車輛段出入線。車站北側為嶗山六中和麒麟山莊,車站南側為沙子口車輛段。車站周邊規劃以二類住宅用地、中小學用地和生態綠地為主。站址環境一2.周邊環境嶗山路北B號出入口A號出入口2號風亭物業開發風亭E號出入口C號出入口F號出入口1號風亭D號出入口站位西北側-嶗山六中站址環境一2.周邊環境站位東北側-麒麟山莊站址環境一2.周邊環境站位南側-山地站址環境一2.周邊環境嶗山路現狀站址環境一2.周邊環境2號風亭-嶗山路北側綠化帶站址環境一2.周邊環境3、地面交通嶗山路現狀道路寬40m,為雙向4車道,車流量較小;嶗山路
3、規劃二期寬度為50m。站址環境一3.現狀交通嶗山路規劃二期50m北嶗山路40m1、周邊規劃和設計客流2、限制性構筑物3、相鄰區間施工工法4、地形地貌設計邊界條件二一站址環境二設計邊界條件三車站設計的重點、難點四車站方案研究五車站建筑方案六車站結構設計七前階段專家審查意見執行情況八存在問題及建議1、現狀站點周邊以中學用地、居住用地、生態綠地為主,用地屬性規劃與現狀基本一致。西北象限內現狀為嶗山六中,主要是中學用地;東北象限內現狀為麒麟山莊,主要是住宅用地;車站南側為生態綠地。2、本站高峰系數取1.23。車站遠期早高峰設計客流量為(32+855+660+10)1.23=1916(人/小時),車站遠
4、期晚高峰設計客流量為(9+645+805+31)1.23=1833(人/小時)。因此,本站設計客流為1916(人/小時)。 設計邊界條件二1.周邊規劃和設計客流早高峰客流量預測(人/小時) 晚高峰客流量預測(人/小時) 上行方向嶗山六中站下行方向上車下車斷面斷面上車下車遠期328551135123266010上行方向嶗山六中站下行方向上車下車斷面斷面上車下車遠期96451215116380531限制性構筑物為DN1000雨水管。設計邊界條件二2.限制性建構筑物DN1000雨水管嶗山路北礦山法嶗山六中站西登瀛站沙子口站礦山法沙子口站嶗山六中站區間、嶗山六中站西登瀛站區間均采用礦山法施工。設計邊界
5、條件二3.相鄰區間施工工法北車站所處地勢整體變化比較大,整體趨勢為西南低,東北高。設計邊界條件二4.地形地貌13.614.818.25北車站設計的重點、難點三一站址環境二設計邊界條件三車站設計的重點、難點四車站方案研究五車站建筑方案六車站結構設計七前階段專家審查意見執行情況八存在問題及建議(1)本站站后設置車輛段出入線,車站規模和輪廓受其影響。(2)站位東南側較高山體距主體較近,影響車站附屬施工。(3)嶗山路兩側人行道和綠化帶寬度較小,交通疏解困難。(4)本站站位地勢起伏較大,影響車站主體結構。車站設計的重點、難點三北DN1000雨水管嶗山路1、車站方案一2、車站方案二3、車站方案比較表車站方
6、案研究四一站址環境二設計邊界條件三車站設計的重點、難點四車站方案研究五車站建筑方案六車站結構設計七前階段專家審查意見執行情況八存在問題及建議盡量利用嶗山路兩側規劃綠化帶,將出入口及風亭組設置于規劃綠化帶內,最大程度減少拆遷量。有效利用大里程端的配線上部空間,進行物業開發,減少土方回填,節約投資。結合周邊現狀站址環境,合理布置出入口,均勻吸引四個象限的客流。車站方案研究四1.車站方案一盡量利用嶗山路兩側規劃綠化帶,將出入口及風亭組設置于規劃綠化帶內,最大程度減少拆遷量。有效利用大里程端的配線上部空間,進行物業開發,減少土方回填,節約投資。結合周邊現狀站址環境,合理布置出入口,均勻吸引四個象限的客
7、流。車站方案研究四2.車站方案二車站方案研究四3.車站方案比較表序號方 案內 容方案一(推薦方案)方案二(比較方案)1車站規模站臺型式/站臺寬度(m)島式/11島式/11線間距(m)1414車站頂板覆土厚度(m)/軌面埋深(m)4.12/15.873.46/15.10車站長度(m)/標準段寬度(m)331.64/19.7331.64/19.7車站主體建筑面積(m2)13940.10 13940.10車站附屬建筑面積(m2)3367.483367.48車站總建筑面積(m2)17307.5817307.582站位及總平面布置站位的合理性優一般出入口、風亭設置條件分析條件一般條件一般外部邊界條件及協
8、調情況嶗山路二期規劃寬度影響出入口,風亭組的布置。嶗山路二期規劃寬度及車輛段大門位置影響出入口,風亭組的布置。3客流組織換乘功能、進出站客流吸引較好客流吸引較好4車站建筑布置優優5車站結構、防水方案地下兩層兩跨框架結構、全包防水地下兩層兩跨框架結構、全包防水6工程措施施工方法及施工難度明挖明挖施工工期33個月33個月施工場地布置條件場地條件良好場地條良好交通疏解條件利用道路兩側綠化帶作為交通疏解用地利用道路兩側綠化帶作為交通疏解用地地下管線遷改DN1000雨水管DN1000雨水管房屋拆遷無無7對相鄰區間隧道工程的影響無影響無影響8綜合評價優點客流吸引好,拆遷量少,可實施性強。車站站位距車輛段西
9、南側規劃待開發地塊距離較近。缺點D號出入口距離山體較近,施工風險較大。車站站位向西南側移動60m后,車輛段出入線長度增大,投資增大。結論優一般1、總平面圖2、站廳層平面圖3、站臺層平面圖4、剖面圖車站建筑方案五一站址環境二設計邊界條件三車站設計的重點、難點四車站方案研究五車站建筑方案六車站結構設計七前階段專家審查意見執行情況八存在問題及建議 嶗山六中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站臺寬11m,車站總長331.64m,線間距14m,標準段寬19.7m。車站中心軌面埋深15.87m。有效站臺中心里程是YCK27+383.000,總建筑面積為17307.58(含物業開發1249.31m2),
10、其中主體面積13940.1m2,附屬面積3367.48m2。本站站后設置車輛段出入線。 車站共設4個出入口、1個消防專用出入口、1部無障礙電梯和2組風亭。其中,車站A號、D號出入口位于嶗山路南側綠化帶內,B號、C號出入口與無障礙電梯位于嶗山路北側綠化帶內。小里程端1號風亭組設于嶗山路南側,大里程端2號風亭組及消防專用出入口位于嶗山路北側。 預留物業開發部分設置2個出入口和1組風亭。E號出入口位于道路南側綠化帶內;F號出入口及物業開發預留風亭組位于道路北側綠化帶內。車站建筑方案五1.總平面圖北 嶗山六中站地下一層(站廳層)集散廳劃分為非付費區、付費區和物業開發三部分。付費區和非付費區在西側,物業
11、開發部分在東側。在付費區東西兩側各設有一組樓扶梯(兩臺上行電扶梯、一臺下行電扶梯和兩部2m寬樓梯)到站臺層,同時在付費區中部還設有一臺透明觀光電梯(兼作無障礙電梯)到站臺層。車站建筑方案五2.站廳層平面圖設備區設備區付費區物業開發設備區非付費區非付費區 嶗山六中站地下二層(站臺層)有效站臺長118m,寬11m。站臺中部為公共區,兩端為設備區。站臺層東西兩側各設有一組樓、扶梯(兩臺上行電扶梯、一臺下行電扶梯和兩部2m寬樓梯)到站廳層,同時中部還設有一臺透明觀光電梯(兼作無障礙電梯)到站廳層。車站建筑方案五3.站臺層平面圖設備區付費區設備區軌行區 4號線車站為地下二層車站,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處軌
12、面絕對標高-5.650,軌面埋深15.87;車站頂板覆土2.90m4.80m;有效站臺中心里程處頂板覆土約4.12m。車站建筑方案五4.剖面圖DN400污水管設備區付費區物業開發非付費區設備區軌行區非付費區1900 x2000電力管廊DN1000雨水管1900 x2000電力管廊DN500污水管1、地質縱斷面2、圍護結構3、主體結構4、施工步驟5、施工場地及交通調流6、房屋拆遷7、綠化遷改8、管線遷改9、建(構)筑物關系10、工程籌劃車站結構設計六一站址環境二設計邊界條件三車站設計的重點、難點四車站方案研究五車站建筑方案六車站結構設計七前階段專家審查意見執行情況八存在問題及建議車站結構設計六
13、車站位于嶗山六中東側,車站主體位于嶗山路路中下方,沿嶗山路呈東西方向布置。車站范圍地形起伏較為明顯,整體自西低東高,地面標高9.0013.70m,車站頂板埋深2.905.20m,底板埋深16.2020.80m。 車站主要位于粉質粘土、粗砂及中、微風化巖中,本站采用明挖順筑法施工。 1.地質縱斷面 圍護結構采用圍護樁+內支撐支護型式。 豎向第一道支撐采用鋼筋混凝土支撐,第二道支撐采用609鋼管支撐。車站結構設計六2.圍護結構項 目材料及規格結構尺寸圍護結構鉆孔灌注樁水下C35鋼筋砼,嵌入微風化2.0m10001500mm第一道支撐C30鋼筋砼8001000mm第二道支撐鋼管支撐(雙拼)609,壁
14、厚16mm錨索預應力錨索4s15.2,錨固段長度7m項 目材料及規格結構尺寸主體結構頂板C45 P10鋼筋混凝土0.8m底板C45 P10鋼筋混凝土0.9m側墻C45 P10鋼筋混凝土0.7m/0.8m中板C35鋼筋混凝土0.4m頂縱梁C45 P10鋼筋混凝土1.21.8m(單柱)1.11.8m(雙柱)底縱梁C45 P10鋼筋混凝土1.22.2m中縱梁C35鋼筋混凝土1.01.0m中柱C50鋼筋混凝土0.81.2m(單柱)0.71.0m(雙柱)主體結構標準段構件尺寸及材料 車站結構設計六3.主體結構 明挖段施工步序: 1)施工圍擋,交通調流以及管線遷改,施工鉆孔灌注樁及止水帷幕。 2)分段、分
15、層開挖并架設內支撐結構。 3)開挖至基坑底部。 4)自下而上順筑底板、側墻、中板、側墻、頂板及相關的梁柱結構。 5)覆土回填,恢復交通及管線。車站結構設計六4.施工步序圖車站結構設計六5.施工場地及交通調流 本站分為二期施工,總工期為33個月。工程名稱圍擋期數圍擋分區圍擋面積(m2)占地時間用途備注嶗山六中站一期A號場地1250027個月施工車站主體結構二期B號場地12006個月施工A號出入口C號場地10506個月施工1號風亭組D號場地12206個月施工B號出入口E號場地15206個月施工C號出入口F號場地11006個月施工2號風亭組G號場地2906個月施工D號出入口車站結構設計六5.施工場地
16、及交通調流 一期施工主體結構期間,將嶗山路交通改移至圍擋北側,嶗山路方向的交通疏解利用北側部分道路及綠化帶。一期施工場地占用時間27個月,車站總工期33個月。一期施工圍擋A場地編號占用時間圍擋面積備注一期A27個月12500占用嶗山路北側道路及綠化帶,兩端均為礦山法區間12500北車站結構設計六5.施工場地及交通調流 二期施工車站附屬結構,施工場地位于嶗山路兩側,嶗山路方向的交通疏解恢復雙向四車道。二期施工場地占用時間6個月,車站總工期33個月。二期施工圍擋GDECFB北場地編號占用時間圍擋面積備注二期B6個月1200占用嶗山路南側綠化帶C6個月1220占用嶗山路北側綠化帶D6個月1520占用
17、嶗山路北側綠化帶E6個月1050占用嶗山路南側綠化帶F6個月290占用嶗山路南側綠化帶G6個月1100占用嶗山路北側綠化帶12002901100152012201050車站結構設計六6.房屋拆遷12工程名稱拆遷用途編號用途(業態)門牌號權屬房屋性質結構形式拆遷合計(m)拆遷用途邊界關系拆完完成時間要求備注長度(m)層數總長度(m)嶗山六中站臨時用地拆遷1住宅圍墻麒麟山莊小區圍墻磚65165200結構施工/交通疏解緊鄰2017/6/30后期還建2住宅圍墻麒麟山莊小區圍墻磚1351135結構施工/交通疏解緊鄰2017/6/30后期還建1號車站結構設計六6.房屋拆遷2號車站結構設計六6.房屋拆遷六7
18、.綠化遷改車站結構設計3#1#5#6#7#8#9#4#2#10#工程名稱編號綠遷面積(m2)永久綠遷面積(m2)綠遷用途開工時間樹種及數量合計合計嶗山六中工用地2017/6/30梧桐樹45棵2148施工用地2017/6/30梧桐樹11棵3149施工用地2017/6/30梧桐樹12棵4540施工用地2017/6/30梧桐樹43棵5996162施工+交通疏解用地2017/6/30松柏49棵、玉蘭樹1棵6660110施工+交通疏解用地2017/6/30楓樹9棵、松柏7棵、灌木13株7550125施工+交通疏解用地2017/6/30桃樹39棵8165施工+交通疏解用地2017
19、/6/30灌木32株995施工+交通疏解用地2017/6/30灌木19株10201交通疏解用地2017/6/30松柏5棵、灌木12株1、管線改移保護原則,橫跨車站的管線采用臨時懸吊保護,緊鄰車站基坑或縱跨車站的縱向管線采用臨時改移。2、車站主體一期施工期間,將縱跨車站的雨水、污水、上水、電力、通信等7根管線臨時遷改至車站基坑兩側。將橫跨一期施工頂板范圍之內上水、通訊等4根管線臨時懸吊保護。六8.管線遷改車站結構設計一期1、管線改移保護原則,橫跨車站的管線采用臨時懸吊保護,緊鄰車站基坑或縱跨車站的縱向管線采用臨時改移。2、車站主體一期施工期間,將縱跨車站的雨水、污水、上水、通信等13根管線臨時遷改至車站基坑兩側。將橫跨一期施工頂板范圍之內污水、雨水、上水、通訊等6根管線臨時懸吊保護。六8.管線遷改車站結構設計二期六9.建(構)筑物關系車站結構設計剖面關系圖平面關系圖現場照片 嶗山六中站土建工程總工期為33個月。六10.工程籌劃車站結構設計七前階段專家審查意見執行情況一站址環境二設計邊界條件三車站設計的重點、難點四車站方案研究五車站建筑方案六車站結構設計七前階段專家審查意見執行情況八存在問題及建議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意見及執行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1月份量子通信協議轉讓
- 行政管理部培訓
- 教師政治培訓課件
- DB11 T 384.2-2009 圖像信息管理系統技術規范 第2部分 視頻格式與編碼
- (9)-多次相遇問題
- 2025合作協議-個人掛靠內貿公司代理合同
- 2025年份二月協議離婚中量子計算資產分割操作指南
- 2025年份三月份淘寶無障礙店鋪運營適老化改造協議
- 2025水域養殖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 婚前購房離婚協議書
- 前庭神經炎病人的護理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業用閥門材料 選用指南
- 招標代理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4年陜西西安市長安城鄉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11年10月自考00567馬列文論選讀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寺院宣傳法治知識講座
- 《多源圖像融合技術及其遙感應用-圖像融合技術》課件
- 直播帶崗方案
- 瓶蓋自動封裝機的設計
- 無線局域網覆蓋方案
- 網絡安全前沿技術與未來趨勢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