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碧桂園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2018年)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3f02e93cb35bd35946d4061e1232ef/683f02e93cb35bd35946d4061e1232ef1.gif)
![[珠海]碧桂園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2018年)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3f02e93cb35bd35946d4061e1232ef/683f02e93cb35bd35946d4061e1232ef2.gif)
![[珠海]碧桂園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2018年)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3f02e93cb35bd35946d4061e1232ef/683f02e93cb35bd35946d4061e1232ef3.gif)
![[珠海]碧桂園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2018年)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3f02e93cb35bd35946d4061e1232ef/683f02e93cb35bd35946d4061e1232ef4.gif)
![[珠海]碧桂園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2018年)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3f02e93cb35bd35946d4061e1232ef/683f02e93cb35bd35946d4061e1232ef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碧桂園香琴花園項目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項目名稱:碧桂園香琴花園建設單位:珠海市香洲區碧珠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設計單位:廣東博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日期:2018 年 04 月第 1 頁共 197 頁目 錄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bookmark0 項目概況1 HYPERLINK l _bookmark1 項目工作機制4 HYPERLINK l _bookmark2 裝配式建筑統籌協調及管理人員配置情況4 HYPERLINK l _bookmark3 裝配式建筑驗收制度6 HYPERLINK l _bookmark4 裝配式建筑設計11 HYPERLINK l
2、_bookmark5 建筑設計11 HYPERLINK l _bookmark6 結構設計54 HYPERLINK l _bookmark7 BIM 應用95 HYPERLINK l _bookmark8 裝配式建筑的施工100 HYPERLINK l _bookmark9 施工總平面布置和施工計劃100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預制構件生產和運輸109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預制構件吊裝和安裝122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裝配式模板施工154 HYPERLINK l _bookmark13 預制內墻的施工173 HY
3、PERLINK l _bookmark14 5結論1951項目概況本項目為珠海市香洲區碧珠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新建住宅工程,擬建場地位于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包含 21 棟高層塔樓,2 棟多層商業,總建筑面積 233329.64 m2。根據珠海 2017 年建筑產業現代化實施計劃珠規建質(2017)98 號文件要求,本項目選取 21 棟塔樓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采用的預制構件種類有:預制凸窗、預制陽臺、預制混凝土內隔墻、預制空調板、預制樓梯,標準層滿足 20%預制率要求,裝配率滿足 40%裝配率要求。本項目裝配式建筑實施依據、裝配式建筑實施情況分別見表 1.1.1、表 1.1.2。圖 1.1.
4、1項目鳥瞰圖第 PAGE 11 頁共 197 頁表 1.1.1裝配式建筑實施依據文件類別文件名稱相關規定政策文件珠海2017年建筑產業現代化實施計劃珠規建質(2017)98號第一項第1條 :2017年全市新建裝配式建筑(含用地規劃項目)比例15%以上,新建裝配式建筑的預制率20%或裝配率40%以上。推行裝配式住宅建筑全裝修成品交房。關于印發珠海市裝配式建筑單體預制率和裝配率計算細則(試行)的通知珠規建質(2017)134號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關于開展裝配式建筑項目設計階段技術認定工作的通知珠規建質(2017)166號土地出讓文件珠海市政府規劃管理部門確定的出讓宗地規劃條件第六項第2條 :
5、參照珠海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十三五”發展規劃,該項目應采用裝配式、綠色建筑技術進行建設,單體工程預制率不低于20%,裝配率不低于40%。規劃設計條件其他相關協議表 1.1.2裝配式建筑實施概況項目名稱碧桂園香琴花園項目地址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珠海大道北、珠海大橋東側建設單位珠海市香洲區碧珠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用地面積81545.39 m2總建筑面積233329.64 m2容積率2.20計容建筑面積179399.86 m2不計容建筑面積53929.78m2裝配式建筑總建筑面積177847.5 m2項目樓棟情況建筑類型層數建筑高度結構形式是否裝配1#2#3#4#5#6#7#8#棟住宅33 層98
6、.10m剪力墻是9#10#11#12#13#14#棟住宅10 層33.2m剪力墻是15#16a#17#18#19#20#棟住宅17 層53.2m剪力墻是16b#棟住宅17 層53.2m剪力墻是21#棟住宅 16 層52.75 m剪力墻是商業 1#商業 2 層 8 m框架否商業 2#商業2 層 8m框架否裝配樓棟情況構件種類裝配樓層預制率裝配率1#2#3#4#5#6#7#8#棟預制凸窗、預制陽臺預制非承重外墻、預制空調板輕質內隔墻2-33 層20.57%43.05%9#10#11#12#13#14#棟預制凸窗、預制樓梯預制空調板、輕質內隔墻2-10 層21.09%44.61%15#16a#17#
7、18#19#20#棟預制凸窗、預制樓梯、預制陽臺、預制空調板、輕質內隔墻2-17 層20.93%45.12%16b#棟預制凸窗、預制樓梯、預制陽臺、預制空調板、輕質內隔墻2-17 層20.40%50.89%21#棟預制凸窗、預制樓梯預制空調板、預制非承重外墻輕質內隔墻2-16 層20.40%49.99%裝配式施工實施情況本項目21棟住宅為裝配式建筑,標準層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采用的預制構件包括預制凸窗、預制陽臺、預制內墻板、預制空調板、預制樓梯,標準層采用鋁模施工,內外墻取消砌筑、抹灰濕作業。項目工作機制裝配式建筑統籌協調及管理人員配置情況建設單位統籌協調參建各方的工作機制(1) 前期策劃根據
8、裝配式建筑特點,在項目初期階段啟動招采工作,進行相關廠家的考察并確定參建單位,協調各方提前介入配合,統籌推進裝配式設計及施工工作。(2) 溝通機制組織定期會議,各參建單位匯報項目進展情況,并根據項目進展需求開展專題討論會,包括 PC 連接做法研究、防水構造、保溫做法等。此外,組建了“項目裝配式協同工作”微信群,各方實時溝通解決問題。(3) 聯合會審為確保圖紙有效準確,在設計各階段組織各方進行聯合會審,特別是深化圖完成后,各方需對圖紙進行仔細審核、校對,并經簽字確認無誤后,提交給各參建方進行模具深化和構件生產。管理人員配置情況根據裝配式建筑的特點,成立“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團隊”,管理團隊架構如下
9、圖所示。其中項目部、設計管理部作為建設單位管理團隊,對整個項目進行統籌并協調各方工作。設計單位和審圖機構負責項目圖紙的設計及圖紙質量把關。施工總承包單位負責整個項目施工并統籌管理相關分包單位如鋁模和爬架等。監理單位負責 PC 構件生產、施工的監督及驗收工作。PC 構件生產單位和內墻板生產單位分別負責 PC 構件和墻板的生產及優化工作。工程經理熊霆項目總負責人王春咨詢單位區域公司碧桂園設計研究院工程技術部、設計管理部設計單位審圖單位總包單位監理單位第二工程局公司廣東博意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珠海聚科源建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珠海經濟特區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構件廠家鋁模廠家輕質墻板廠家華發中建新科技(珠海)有限
10、公司中天建設鋁模廠廣東建華墻板廠海中國建筑有限圖 2.1.1管理團隊架構裝配式建筑驗收制度裝配式建造實施中嚴格實行預制構件廠“首件驗收”和現場施工“鋁模樣板驗收”、“首段驗收”制度:預制構件樣板驗收制度(1) 首批預制構件澆筑前,建設單位組織設計、監理、施工、生產單位等參建各方到廠內進行聯合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澆筑后續生產。圖 2.2.1各方聯合驗收(2) 構件生產期間,建設單位安排 1 名監理駐場,負責材料驗收、隱蔽驗收、構件質量檢查與驗收。構件澆筑前經構件廠隱蔽驗收自檢通過后報監理驗收,監理驗收通過后方可澆筑。驗收記錄影像資料及表格留檔。圖 2.2.2駐場驗收(3) 構件進場驗收;構件
11、廠自檢合格后 PC 構件方可出廠,進入施工現場甲方、監理、土建總包、構件廠應在車上進行四方驗收,合格后方可卸貨使用,不合格直接退場處理。圖 2.2.3驗收流程圖 2.2.4進場驗收鋁模樣板驗收制度(1) 安排 1 名監理駐場,對鋁模生產的進度、質量、整改情況進行每日匯報。鋁模出廠前必須將問題全部整改完成并對驗收報告里提出的問題進行書面回復。(2) 鋁模在鋁模廠完成試拼后,建設單位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前往鋁模廠進行聯合驗收。驗收內容包括鋁模排版是否按圖紙執行,鋁模拼縫是否過大,鋁模支撐體系是否合理等。驗收完成后形成書面驗收報告。圖 2.2.5鋁模聯合驗收裝配式標準層結構聯合驗收制度(1) 裝
12、配式結構、裝配式內墻板、機電安裝、裝飾裝修等分部分項工程,建設單位協調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建立樣板先行制度。圖 2.2.6樣板先行(2) 首個標準層構件吊裝時,建設單位組織設計、監理、生產、施工單位進行聯合驗收。內容包括:檢查結構下部埋件設置,檢查構件運輸固定方式,檢查工人安裝操作規范性,檢查構件預留鋼筋與主體結構鋼筋籠是否沖突。驗收后形成驗收報告,批量施工必須對驗收報告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書面回復。圖 2.2.7PC 構件吊裝(3) 首個裝配式標準層結構鋁模安裝完成后,澆筑混凝土之前,建設單位組織設計、監理、施工、構件生產單位等參建各方進行工程驗收,重點檢查預制構件安裝、預制構件和鋁模連接節點、
13、鋁模安裝等。圖 2.2.8澆筑前驗收(4) 首個裝配式標準層拆模后,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咨詢、監理、施工、構件生產單位等參建各方進行結構驗收,對工程設計、施工進行階段性總結和改進,落實到后續工程的生產,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圖 2.2.9評估總結(5) 根據裝配式建筑施工特點,在首層結構驗收、樣板先行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分部分項工程驗收制度,及時組織參建各方進行工程驗收。裝配式建筑設計建筑設計裝配式建筑設計原則本工程實施裝配式建筑遵循“少規格,多組合”設計原則,滿足裝配式建筑核心內容之一“標準化設計”的要求。 標準化樓棟:實施裝配式各樓棟采用相同標準層,最大程度實現標準化; 標準化戶型:制定標準化戶
14、型,各樓棟利用標準戶型進行組合、拼接,實現樓棟標準化; 標準化模塊:對戶內各功能區制定標準化模塊,各戶型由標準化模塊和可變模塊組合拼接,實現戶型標準化、樓棟標準化。 構件標準化:在不同戶型、不同部位之間,應用標準化的預制構件,最大限度地實現預制構件標準化。 構件連接節點標準化:在不同戶型、不同部位使預制構件連接節點標準化,實現后期安裝做法統一。建筑設計采用統一模數協調尺寸,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2013 的要求;套型采用模塊化設計,起居室和臥室的開間采用模數設計, 廚房、衛生間采用模塊化設計。建筑平立面設計與裝配式建筑體系相協調: 平面規整,少凸凹,體形系數小。
15、立面造型簡潔,標準段無外凸線條。 項目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第 PAGE 46 頁共 197 頁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1) 戶型模塊標準化從方案階段對住宅空間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進行合理劃分,遵循模數協調原則,優化套型模塊的尺寸和種類,實現套型預制構件和內部部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結合設計規范、項目定位及產業化目標等要求;確定 4種核心筒, 5 種套型, 5種樓型,實現模塊的標準化組合設計。圖 3.1.1模塊標準化組合分析圖套型模塊面積分為 93m2 系列(A 套型)、109 m2 系列(B 套型)、120 m2 系列(C 套型)、140m2 系列(D 套型)、190 m2 系列(E 套型),
16、組合出五種標準樓棟。圖 3.1.2套型模塊多樣組合示意圖(2) 預制構件標準化以套型標準化為前提,構件連接節點采用標準化設計。項目共有 23 種種類標準化構件,標準化構件總數為 10298 個。其中共使用 17 種外墻構件,3 種陽臺構件,2 種樓梯構件。預制構件的種類少,重復使用率高,標準化程度高,有利于減少施工難度,節省施工工期,降低模具攤銷費用,節約成本。表3.1.1 項目預制構件統計表(1) 裝配式建筑平面設計1#2#3#4#5#6#7#8#棟標準層采用的預制構件有:預制凸窗、預制陽臺、預制外墻、預制空調板、預制混凝土內隔墻、輕質內隔墻,預制率 20.57%,裝配率 43.05%。計算
17、過程詳預制率、裝配率計算書,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平面圖如下:圖 3.1.31#2#3#4#5#6#7#8#棟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圖圖 3.1.41#2#3#4#5#6#7#8 棟標準層 BIM 模型三維示意9#、10#、11#、12#、13#、14#棟標準層采用的預制構件有:預制凸窗、預制樓梯、預制空調板、輕質內隔墻,預制率 23.00%,裝配率 45.50%。計算過程詳預制率、裝配率計算書,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平面圖如下:圖 3.1.59#、10#、11#、12#、13#、14#棟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圖圖 3.1.69#、10#、11#、12#、13#、14#棟標準層 BIM 模型三維示意裝配式建筑
18、平面設計15#、16a#、17#、18#、19#、20#棟標準層采用的預制構件有:預制凸窗、預制樓梯、預制陽臺、預制空調板、輕質內隔墻,預制率 20.93%,裝配率 45.12%。計算過程詳預制率、裝配率計算書,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平面圖如下:圖 3.1.715#、16a#、17#、18#、19#、20#棟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圖圖 3.1.815#、16a#、17#、18#、19#、20#棟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圖裝配式建筑平面設計16b#棟標準層采用的預制構件有:預制凸窗、預制樓梯、預制空調板、輕質內隔墻,預制率 20.40%,裝配率 50.89%。計算過程詳預制率、裝配率計算書,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
19、平面圖如下:圖 3.1.916b#棟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圖圖 3.1.1016b#棟標準層 BIM 模型三維示意圖 3.1.1121#棟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圖圖 3.1.1221#棟標準層 BIM 模型三維示意圖 3.1.131#2#3#4#5#6#7#8 棟南立面圖圖 3.1.141#2#3#4#5#6#7#8 棟北立面圖圖 3.1.151#2#3#4#5#6#7#8 棟東立面圖圖 3.1.161#2#3#4#5#6#7#8 棟西立面圖圖 3.1.171#2#3#4#5#6#7#8 棟實施裝配式建造樓層圖圖 3.1.189#、10#、11#、12#、13#、14#棟南立面圖圖 3.1.199#、
20、10#、11#、12#、13#、14#棟北立面圖圖 3.1.209#、10#、11#、12#、13#、14#棟西立面圖圖 3.1.219#、10#、11#、12#、13#、14#棟實施裝配式建造樓層圖圖 3.1.2215#16a#17#18#19#20#棟南立面圖圖 3.1.2315#16a#17#18#19#20#棟北立面圖圖 3.1.2415#16a#17#18#19#20#棟東西立面圖圖 3.1.2515#16a#17#18#19#20#棟實施裝配式建造樓層圖圖 3.1.2616b#棟南立面圖圖 3.1.2716b 棟北立面圖圖 3.1.2816b 棟東、西立面圖圖 3.1.2716b
21、棟實施裝配式建造樓層圖圖 3.1.2921#棟南立面圖圖 3.1.3021#棟南立面圖圖 3.1.3121#棟東、西立面圖圖 3.1.2721#棟實施裝配式建造樓層圖第 PAGE 62 頁共 197 頁裝配式建筑裝飾裝修設計本項目內澆外掛外圍護結構部分采用現澆剪力墻,預制凸窗,輕質內隔墻,外墻采用全現澆鋁模,施工做到免抹灰,實現外圍護墻、外飾面、防水保溫一體化設計機電管線預留預埋情況建筑門窗采用工廠生產、現場安裝,門窗尺寸標準化程度高,提高工廠和現場安裝效率。門窗設計均符合模數化要求,門窗尺寸盡可能統一,減少種類,實現外墻與門窗的完美統一。預制樓梯在工廠預埋欄桿扶手配套埋件、防滑條,工廠做到裝
22、修面一次到位。預制構件預埋線盒、設備管線留洞、地漏、施工支撐固定埋件等。本項目水電精確定位從設計時全部排水立管采用止水節,水電定位采用 BIM模擬施工,對特別對鋁模中線盒預埋做了專項模擬施工交底,減少后期施工中水電點位偏位情況發生,為后期提高精裝修水電安裝質量打好基礎。PC 構件和結構均按照精裝修要求精確定位并進行水電預埋,樓板內根據吊頂進行管線排布,吊頂內暗藏給排水管和空調管線等。圖 3.1.32給水設計模擬交底圖 3.1.33電氣設計模擬交底本項目實施裝配式樓棟采用精裝修交樓。衛生間采用沉箱方式設計,實現同層排水,降低后期使用過程中的漏水隱患。各戶型采用相同的裝修方式、材料、部件,協調好建
23、筑、結構、強弱電、供排水、燃氣及室內裝飾裝修設計,實現各專業之間的有序、合理同步進行,減少后期返工,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節省工期,保護環境的目的。全面家居解決方案設計,最大化利用室內面積,提高空間效率,實現造型與戶型的完美統一,提升家居舒適度。廚房設計精細化,實現吊柜、洗菜盆,實現空間利用最大化。機電設備管線系統采用集中布置,管線及點位預留、預埋到位。對管線相對集中、交叉、密集的部位,比如強弱電井、表箱、集水器等進行管線綜合,減少平面交叉;豎向管線集中布置,并滿足維修更換的要求。預制外墻預留預埋線盒和空調留洞;吊頂內暗藏給水管和空調管線。圖 3.1.34 預制外墻預埋線盒點位圖 3.1.35 預
24、制外墻板預留線槽圖 3.1.36 墻板線盒開槽示意圖各標準戶型采用相同的精裝修方式,精裝修設計前置進行,采用 BIM 技術協調各專業管線設計方案,優化管線布置,實現精細化施工圖設計,為預制構件預留預埋提供準確定位。圖 3.1.37140 戶型裝修設計圖圖3.1.38190 戶型裝修設計圖本項目裝修風格和效果圖如下所示:圖 3.1.39Y056 戶型裝修設計圖圖 3.1.40YJ115 戶型裝修設計圖圖 3.1.41YJ140 戶型裝修設計圖圖 3.1.42YJ190 戶型裝修設計圖結構設計結構設計依據本項目結構設計依據的主要國家及地方規范、規程、圖集如下:(1)混凝土結構設計通用依據:建筑結構
25、荷載規范 (GB50009-201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2016 年版) (GB50011-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2015 年版) (GB50010-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3-2010)(2)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設計專用依據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1-2014)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51231-2016)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GB/T51129-2017)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技術規程(DBJ15-107-2016)鋼筋機械連接用套筒 (JGT163-2013)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墻結構) (15G107-1)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連接節
26、點構造 (15G310-12)預制混凝土剪力墻外墻板 (15G365-1)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式樓梯 (15G367-1)預制鋼筋混凝土陽臺板、空調板及女兒墻 (15G368-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 (16G101-1)裝配式結構體系本項目 1#8#棟塔樓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采用的預制構件種類有:預制凸窗、預制陽臺、預制空調板、預制樓梯,預制輕質內隔墻、預制外墻,結構體系為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其建筑高度從室外地坪起算為 98 米,滿足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1-2014中表 6.1.1 關于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最大適用高度的限值。本工程主要結構計算參數及結
27、構體系概況見表 3.2.1。表 3.2.11#8#棟主要結構計算參數及結構體系概況建筑高度 98m建筑層數/層高33 層/2.9m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高寬比/長寬比5/1.67主要預制構件種類5 種現澆墻肢彎矩、剪力放大系數1.0抗震設防烈度7 度(0.10g)抗震設防類別標準設防設計地震分組第二組設計使用年限50 年設計特征周期值0.55s結構抗震等級地上剪力墻二級建筑場地類別類地基土液化判別非液化場地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有無不良地質現象無結構計算結果對于結構的整體分析,在保證節點構造和鋼筋連接不低于現澆結構按規范計算的承載力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與現澆結構相同的方法進行整體結構計算分析。本項目使用盈
28、建科研制的盈建科建筑結構計算模塊YJKS1.8.2 進行結構分析,主要計算參數按表 3.2.1 取用,計算結果如下:表 3.2.21#棟結構計算結果方向因子:X+Y+Z平動(X+Y)扭轉系數(Z)自振周期(秒)T1=2.48261.00(0.99+0.01)0.08T2=2.07500.95(0.01+0.94)0.01T3=1.86460.04(0.00+0.04)0.90T3/T1=0.8(1.6)2.069(1.6)基底總彎矩 M0(kN.m)260517315609水平位移最大層間位移角u/h1/1372(1/1000)1/1678(1/1000)所在樓層1416規定水平力下最大位移比
29、1.251.19規定水平力下最大層間位移比1.271.18有效質量系數Cmax-X(%)99.84Cmax-Y(%)96.74嵌固層地震傾覆力矩百分比(抗規)(%)框架柱00短肢墻00剪力墻100%100%計算結果表明,該棟在地震及風荷載作用下的結構位移、內力等各項指標均滿足現行國家和地區規范的限值規定,預制構件對主體結構的整體剛度和受力性能影響較小,結構體系等同現澆結構設計。本項目 9#14#棟塔樓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采用的預制構件種類有:預制凸窗、預制輕質內隔墻、預制空調板、預制樓梯,結構體系為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其建筑高度從室外地坪起算為 32.2 米,滿足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
30、GJ1-2014中表 6.1.1 關于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最大適用高度的限值。本工程主要結構計算參數及結構體系概況見表 3.2.1。表 3.2.39#14#棟主要結構計算參數及結構體系概況建筑高度 32.2 m建筑層數/層高10 層/3m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高寬比/長寬比4/3.3主要預制構件種類4 種現澆墻肢彎矩、剪力放大系數1.0抗震設防烈度7 度(0.10g)抗震設防類別標準設防設計地震分組第二組設計使用年限50 年設計特征周期值0.55s結構抗震等級剪力墻三級框架三級建筑場地類別類地基土液化判別非液化場地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有無不良地質現象無結構計算結果對于結構的整體分析,在保證節點構造和鋼
31、筋連接不低于現澆結構按規范計算的承載力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與現澆結構相同的方法進行整體結構計算分析。本項目使用盈建科研制的盈建科建筑結構計算模塊YJKS1.8.2 進行結構分析,主要計算參數按表 3.2.1 取用,計算結果如下:表 3.2.49#14#棟結構計算結果方向因子:X+Y+Z平動(X+Y)扭轉系數(Z)自振周期(秒)T1=1.43171.00(1.00+0.00)0.00T2=0.98171.00(0.00+1.00)0.00T3=0.72360.00(0.00+0.00)1.00T3/T1=0.8(1.6)2.189(1.6)基底總彎矩 M0(kN.m)38894.9952752.3
32、2水平位移最大層間位移角u/h1/1143(1/1000)1/1554(1/1000)所在樓層512規定水平力下最大位移比1.081.20規定水平力下最大層間位移比1.091.21有效質量系數Cmax-X(%)99.78%Cmax-Y(%)99.49%嵌固層地震傾覆力矩百分比(抗規)(%)框架柱00短肢墻00剪力墻100%100%計算結果表明,該棟在地震及風荷載作用下的結構位移、內力等各項指標均滿足現行國家和地區規范的限值規定,預制構件對主體結構的整體剛度和受力性能影響較小,結構體系等同現澆結構設計。本項目 15#、16a#、17#、18#、19#、20#棟塔樓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采用的預制構
33、件種類有:預制凸窗、預制陽臺、預制空調板、預制樓梯、預制輕質內隔墻,結構體系為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其建筑高度從室外地坪起算為 53.5米,滿足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1-2014中表 6.1.1 關于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最大適用高度的限值。本工程主要結構計算參數及結構體系概況見表3.2.1。表 3.2.5 15#、16a#、17#、18#、19#、20#棟主要結構計算參數及結構體系概況建筑高度 53.5 m建筑層數/層高17 層/3.0m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高寬比/長寬比4.3/2.4主要預制構件種類5現澆墻肢彎矩、剪力放大系數1.0抗震設防烈度7 度(0.10g)抗震設防類別標準設防
34、設計地震分組第二組設計使用年限50 年設計特征周期值0.55s結構抗震等級剪力墻三級框架三級建筑場地類別類地基土液化判別非液化場地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有無不良地質現象無結構計算結果對于結構的整體分析,在保證節點構造和鋼筋連接不低于現澆結構按規范計算的承載力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與現澆結構相同的方法進行整體結構計算分析。本項目使用盈建科研制的盈建科建筑結構計算模塊YJKS1.8.2 進行結構分析,主要計算參數按表 3.2.1 取用,計算結果如下:表 3.2.615#、16a#、17#、18#、19#、20#棟結構計算結果方向因子:X+Y+Z平動(X+Y)扭轉系數(Z)自振周期(秒)T1=1.48000.
35、99(0.12+0.87)0.01T2=1.39090.99(0.88+0.12)0.00T3=1.00750.01(0.00+0.01)0.99T3/T1=0.68(1.6)1.814(1.6)基底總彎矩 M0(kN.m)94468.7484097.05用水平位移最大層間位移角u/h1/1765(1/1000)1/1122(1/1000)所在樓層611規定水平力下最大位移比1.061.02規定水平力下最大層間位移比1.061.22有效質量系數Cmax-X(%)92.85Cmax-Y(%)92.03嵌固層地震傾覆力矩百分比(抗規)(%)框架柱0.0%0.0%短肢墻0.0%0.0%剪力墻100%
36、100%計算結果表明,該棟在地震及風荷載作用下的結構位移、內力等各項指標均滿足現行國家和地區規范的限值規定,預制構件對主體結構的整體剛度和受力性能影響較小,結構體系等同現澆結構設計。本項目 16b#棟塔樓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采用的預制構件種類有:預制凸窗、預制陽臺、預制空調板、預制樓梯、預制輕質內隔墻,結構體系為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其建筑高度從室外地坪起算為 53.2 米,滿足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1-2014中表 6.1.1 關于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最大適用高度的限值。本工程主要結構計算參數及結構體系概況見表 3.2.1。表 3.2.7 16b#棟主要結構計算參數及結構體系概況建
37、筑高度 53.2 m建筑層數/層高17 層/3m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高寬比/長寬比3.76/1.99主要預制構件種類5現澆墻肢彎矩、剪力放大系數1.0抗震設防烈度7 度(0.10g)抗震設防類別標準設防設計地震分組第二組設計使用年限50 年設計特征周期值0.55s結構抗震等級剪力墻三級框架三級建筑場地類別類地基土液化判別非液化場地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有無不良地質現象無結構計算結果對于結構的整體分析,在保證節點構造和鋼筋連接不低于現澆結構按規范計算的承載力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與現澆結構相同的方法進行整體結構計算分析。本項目使用盈建科研制的盈建科建筑結構計算模塊YJKS1.8.2 進行結構分析,主要計算參
38、數按表 3.2.1 取用,計算結果如下:表 3.2.816b#棟結構計算結果方向因子:X+Y+Z平動(X+Y)扭轉系數(Z)自振周期(秒)T1=1.72750.99(0.08+0.92)0.01T2=1.68630.99(0.92+0.07)0.01T3=1.17960.02(0.01+0.01)0.98T3/T1=0.68(1.6)2.712(1.6)基底總彎矩 M0(kN.m)77120.9871498.49水平位移最大層間位移角u/h1/1170(1/1000)1/801(1/800)所在樓層1611規定水平力下最大位移比1.021.10規定水平力下最大層間位移比1.061.10有效質量
39、系數Cmax-X(%)98.87%Cmax-Y(%)97.05%嵌固層地震傾覆力矩百分比(抗規)(%)框架柱4.1%0短肢墻00剪力墻95.9%98.1%計算結果表明,該棟在地震及風荷載作用下的結構位移、內力等各項指標均滿足現行國家和地區規范的限值規定,預制構件對主體結構的整體剛度和受力性能影響較小,結構體系等同現澆結構設計.本項目 21#棟塔樓采用裝配式技術建造,采用的預制構件種類有:預制凸窗、預制空調板、預制樓梯、預制混凝土外墻、預制輕質內隔墻,結構體系為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其建筑高度從室外地坪起算為 52.75 米,滿足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1-2014中表 6.1.1 關于
40、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最大適用高度的限值。本工程主要結構計算參數及結構體系概況見表 3.2.1。表 3.2.9 21#棟主要結構計算參數及結構體系概況建筑高度 52.75 m建筑層數/層高16 層/3.15m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高寬比/長寬比5.35/3.61主要預制構件種類5現澆墻肢彎矩、剪力放大系數1.0抗震設防烈度7 度(0.10g)抗震設防類別標準設防設計地震分組第二組設計使用年限50 年設計特征周期值0.55s結構抗震等級剪力墻三級框架三級建筑場地類別類地基土液化判別非液化場地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有無不良地質現象無結構計算結果對于結構的整體分析,在保證節點構造和鋼筋連接不低于現澆結構按規范計
41、算的承載力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與現澆結構相同的方法進行整體結構計算分析。本項目使用盈建科研制的盈建科建筑結構計算模塊YJKS1.8.2 進行結構分析,主要計算參數按表 3.2.1 取用,計算結果如下:表 3.2.1021#棟結構計算結果方向因子:X+Y+Z平動(X+Y)扭轉系數(Z)自振周期(秒)T1=1.69281.00(1.00+0.00)0.00T2=1.29521.00(0.00+1.00)0.00T3=0.96710.01(0.01+0.00)0.99T3/T1=0.68(1.6)3.358(1.6)基底總彎矩 M0(kN.m)271851.4308129.1水平位移最大層間位移角u/
42、h1/1354(1/1000)1/1706(1/1000)所在樓層713規定水平力下最大位移比1.021.13規定水平力下最大層間位移比1.051.14有效質量系數Cmax-X(%)99.77%Cmax-Y(%)98.92%嵌固層地震傾覆力矩百分比(抗規)(%)框架柱4.9%0.3%短肢墻00剪力墻95.1%99.7%計算結果表明,該棟在地震及風荷載作用下的結構位移、內力等各項指標均滿足現行國家和地區規范的限值規定,預制構件對主體結構的整體剛度和受力性能影響較小,結構體系等同現澆結構設計。 項目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第 PAGE 73 頁共 197 頁預制構件及結構平面布置圖圖 3.2.11#8#
43、2 層33 層預制構件平面布置圖圖 3.2.21#8#主要樓層配筋計算書圖 3.2.39#14#2 層10 層預制構件平面布置圖圖 3.2.49#14#主要樓層配筋計算書圖 3.2.515#/16a#/17#/18#/19#/20#2 層17 層預制構件平面布置圖圖 3.2.615#/16a#/17#/18#/19#/20#主要樓層配筋計算書圖 3.2.716b#2 層17 層預制構件平面布置圖圖 3.2.816b#主要樓層配筋計算書圖 3.2.921#2 層16 層預制構件平面布置圖圖 3.2.1016b#主要樓層配筋計算書典型預制構件詳圖第 PAGE 99 頁共 197 頁關鍵節點設計(1
44、) 結構連接節點設計預制凸窗節點設計本項目預制凸窗設計為非承重構件外掛于主體結構,預制凸窗的通過三邊鋼筋外掛于主體結構,外掛墻板作為荷載掛于主體結構的框架梁或連梁,增大了梁的剛度。預制凸窗對梁的剛度的影響根據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技術規程(DBJ15-107-2016)中的規定在計算分析中予以考慮;外掛墻板與主體結構的連接節點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構件與現澆結構的接觸面采用水洗粗糙面,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小于 6mm,同時增加連接鋼筋保證在正常使用狀態下結構的防水性能,細部節點見下圖所示:凸窗節點詳圖預制凸窗豎向連接(水平縫)預制凸窗水平連接一(豎向縫)YTC2 預制凸窗水平連接二(豎向縫)YTC2
45、預制凸窗 BIM 模型示意圖YTC3 預制凸窗水平連接三(豎向縫)YTC3 預制凸窗 BIM 模型示意圖YTC4 預制凸窗水平連接四(豎向縫)YTC4 預制凸窗 BIM 模型示意圖YTC8 預制凸窗水平連接五(豎向縫)YTC8 預制凸窗 BIM 模型示意圖YTC2 細部節點1-1 剖面詳圖預制非承重外墻節點設計本項目局部外圍護墻采用預制混凝土非承重墻板,墻板上下部通過螺栓及鍍鋅扁鋼連接。墻板側面通過設置聚苯板與現澆混凝土構造相連,減輕其對主體結構剛度的影響,相關連接節點如下。陽臺預制空調板平面圖陽臺預制空調板連接節點預制陽臺節點設計預制陽臺因懸挑跨度較大,采用陽臺梁全預制、陽臺板部分疊合的預制
46、方式。梁端部鋼筋伸入現澆主體結構進行可靠錨固,板面鋼筋在預制陽臺中部及現澆樓板中采用搭接連接,以有效傳遞懸挑陽臺板端的負彎矩。預制陽臺連接節點詳圖陽臺疊合板與現澆梁連接節點圖陽臺懸挑梁與現澆梁連接節點圖陽臺懸挑梁與現澆墻連接節點圖陽臺三維圖預制空調板節點設計預制空調板連接節點詳圖預制空調板節點本項目預制空調板采用干式連接,通過角鋼及螺母固定于現澆結構或預制凸窗上。預制樓梯節點設計本項目預制樓梯與主體結構采用簡支連接,其上端設置固定鉸,通過在現澆梯梁挑耳上預留螺栓進行限位,并采用 C40 級 CGM 灌漿料將上端預制樓梯節點詳圖梯板上端固定鉸支座構造梯板下端滑動鉸支座構造梯段平臺板拼縫構造梯板側
47、邊封堵構造預制樓梯平面示意圖YLT2BIM 模型示意圖預留孔填實灌滿,其下端設置滑動鉸,在梯板上預留空腔,同時采用預留螺栓進行限位。考慮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結構的層間彈塑性位移,梯段與主體結構預留 30mm 的可變形段,用聚苯板進行填充。(2) 連接節點防水設計本項目預制外墻板的接縫及門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的防水做法采用構造防水、材料防水、結構自防水相結合的方式。PC 外墻板水平接縫防水做法本項目按照 JGJ1-2014 對建筑外墻板接縫的要求,在預制構件之間、預制構件與現澆混凝土之間防水薄弱部位采用材料防水和構造防水相結合的做法。各標準層之間預制凸窗的水平接縫通過上下企口構造,外部打建筑密封膠;
48、墻板與現澆混凝土現澆,豎向施工接縫采用水洗粗糙面,并通過槽口構造加強防水性能。細部連接節點如下圖所示:圖 3.2.9預制凸窗水平縫防水節點圖 3.2.10雙聯凸窗豎向縫防水做法圖 3.2.11雙聯凸窗豎向縫防水節點詳圖圖 3.2.12預制凸窗水平縫打膠示意圖門窗框防水本項目外墻門窗采用后裝法安裝,在窗框安裝部位設置內高外低的企口形成構造防水,并在窗外側采用密封膠封堵,細部連接節點如下圖所示:圖 3.2.13預制凸窗(預留企口)防水做法示意圖(3) 外墻保溫體系設計本項目采用了預制外墻+高精模板的施工工藝,外墻可達到免抹灰的要求,可直接刷外墻涂料,為體現其優勢,采用外墻內保溫設計,通過節能計算,
49、東西山墻采用 10 厚的 YT 無機活性墻體保溫隔熱砂漿,可滿足節能要求。其構造示意如下:圖 3.2.14預制構件保溫示意圖現澆保溫方式示意圖圖 3.2.151、2、16、17、18 棟標準層外墻內保溫構造做法示意圖圖 3.2.169#14#棟標準層外墻內保溫構造做法示意圖圖15、16a、17、18、19、20 棟標準層外墻內保溫構造做法示意圖3.2.1616b 棟標準層外墻內保溫構造做法示意圖、圖 3.2.1721 棟標準層外墻內保溫構造做法示意圖(4) 預制內墻板防開裂連接節點設計本項目內隔墻采用輕質條板,輕質條板墻具有質輕、施工簡單方便、靈活便捷等優點,在內隔墻、分戶墻、靈活隔斷中應用廣
50、泛。在實際工程中若設計施工措施不當,容易產生墻體開裂、埋管線困難等問題,結合輕質內隔墻在以往工程中的成熟經驗,本項目得到墻板廠家的技術支持,共同商定的輕質內隔墻的主要連接節點如下:預制墻板與結構梁之間的連接大樣預制墻板與水平墻體之間的連接大樣預制墻板之間的拼縫連接大樣墻板間拼接節點墻板與主體結構連接節點雙墻丁字形連接節點雙墻直角連接節點為有效避免墻板開裂問題,本項目禁止現場切割墻板,結合廠家墻板規格型號進行墻板深化。其中標準墻板寬 600mm,小板規格為 200mm、250mm、300mm、350mm、400mm 和 450mm,并輔助 L 型板和 T 型板進行墻板的排版設計。同時,為了避免水
51、電開槽對墻板的不利影響,墻板排版結合精裝水電點位圖進行深化設計,避免將水電點位設置于墻板拼縫處。具體實施措施為:排版圖應以保證電管線預埋在預制墻板的空心內為前提,如果精裝預留的水電點位與之矛盾時,應先考慮協調精裝設計調整水電點位(做微調),如水電定位不可調需采取專項措施。同時在埋設水電箱處采用現澆混凝土,避免因開洞造成對墻板的不利影響。衛生間部位輕質內隔墻防水衛生間使用過程中處于多水狀態,為提高防水性能,衛生間與廳房之間的輕質內隔墻,采用同輕質內隔墻寬 C25 素混凝土反坎,完成面高于廳房地面不小于200mm,門位置除外。墻面滿刷 1.2 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型、型),淋浴區(向相鄰墻面延伸
52、 300mm)刷至吊頂底面,非淋浴區刷至建筑樓層完成面以上 1.8m 高(與地面防水搭接 100mm);貼面磚前,滿刷 5-8 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滿漿粘貼,以提高粘結力;裝飾面層,瓷磚勾縫填縫。細部連接節點詳圖如下:BIM應用BIM 模型示意圖本項目裝配式實施方案采用 BIM 全過程參與,BIM 技術在預制方案、預制率裝配率估算、構件拼裝檢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下圖為本項目各標準層預制構件布置圖。圖 3.3.11#2#3#4#5#6#7#8#棟標準層 BIM 模型示意圖 3.3.29#10#11#12#13#14#棟標準層 BIM 模型示意圖 3.3.3 15#16a#17#18#19#
53、20#棟標準層 BIM 模型示意圖 3.3.416b#棟標準層 BIM 模型示意圖 3.3.521#棟標準層 BIM 模型示意BIM 技術應用(1) BIM 技術管線綜合與優化本項目在預制方案設計過程中,裝修設計院提前介入,與各土建專業基于BIM 技術進行協同設計,設計過程中采用 BIM 技術提前對管線進行管線綜合與優化,消除了管線碰撞,減少交叉。基于 BIM 軟件的可視化特點,模擬管井實際情況,結合人體工程學,確保在合理的人體操作范圍內優化布置管道、減少管井面積、降低公攤面積。圖 3.3.6管線綜合 BIM 模型電氣專業優化方面:基于 BIM 技術設計,可以提前模擬施工管線預埋,克服傳統 c
54、ad 設計難以合理布線的困難,有效減少多重管線交叉,實現了協調布線與材料節約。 圖 3.3.7電氣專業綜合 BIM 模型(2) BIM 技術材料統計本項目利用 BIM 軟件建模,現澆及預制構件的外形尺寸準確,可以很方便的提取構件材料體積,進行材料用量、預制率、裝配率統計。(3) BIM 輔助施工管理項目采用 BIM 模型輔助檢查構件、鋼筋的干涉情況,實現了構件預拼裝,并通過預拼裝優化設計思路,提前解決了構件安裝問題,同 時對現場的安裝可行性進行了有效驗證圖 3.3.8輔助施工管理 BIM 模型第 100 頁共 197 頁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施工總平面布置和施工計劃平面計劃1、本項目位于珠海市南屏區
55、,擬建場地近似扇形。進場后,提前修筑道路作為場地內主道路,以利于施工車輛的進出。場地四周塔吊范圍內無高層建筑物和在建項目,無影響塔吊使用的不利因素。2、本工程擬采用鋁模+爬架施工體系,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模板、鋼管等周轉材料對場地需求較小。結合預制構件的施工需要,該階段重點考慮預制構件的堆放。構件堆放采用專用的存放架進行存放,每棟獨立分開布置在塔吊周邊,以利于預制構件的吊裝。由于場地限制,預制構件堆放場地有一部分設置在車庫頂板上,每棟設置一處 PC 構件堆場,場地大小為 5 米*12米,堆放場地所在區域地下室頂板結構設計上進行加強,并在施工完頂板后采用鋼管支撐架回頂加固或者原支撐架體不拆除,確保
56、地下室頂板結構的安全,待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拆除回頂鋼管支撐架,方便后期地下室裝修及安裝工程施工。3、施工現場設置 4 個施工大門,能夠滿足 PC 構件的運輸及消防的要求,如下圖所示。車輛進入場地后可到達任意一棟裝配式建筑周邊堆場。車輛就位后,吊車直接將構件由運輸車吊至 PC 構件堆場。PC 進場時,及時關注天氣預報,避開惡劣天氣進場 PC 構件吊運;對于場內車輛運輸道路材料堆場進行鋼管支撐架回頂措施:(1) 回頂采用鋼管扣件式腳手架。(2) 立柱縱向間距 900mm,橫向間距 900mm,水平拉桿步距 1200mm,小梁間距為 280mm。(3) 回頂支架外圍一圈均需設置連續剪刀撐,橫縱每隔
57、 5 跨設置豎向連續剪刀撐,起步桿與最頂部橫桿位置設置水平連續剪刀撐(對于層高大于 3.6 米的,需在中部橫桿處再加一道水平連續剪刀撐)。(4) 塔吊調運鋼筋時,嚴禁碰撞混凝土結構。(5) 地下室頂板澆筑 3 天后鋼筋堆放高度不得大于 0.3m。(6) 地下室頂板澆筑 28 天后鋼筋堆放高度不得大于 0.9m,預制樓梯疊放不得超過 4 跑。(7) 首層鋼管、模板、木方材料比鋼筋要輕,但為安全起見特規定其堆放高度不得大于 1.2m。(8) PC 構件堆碼時不許集中堆載,須按要求分類分范圍整齊堆放。第 PAGE 102 頁共 197 頁說明:(1)圖中陰影部分即回頂范圍;(2)靠圍墻內側施做一條場
58、內環道,運輸車輛可到達任意一棟外側塔樓處,也可到達任意一處拐彎處,方便車輛運輸。(3)場內道路相互連接,可到達場中任意一棟塔樓處,且中間布置一處車輛回轉道。4、由于現場每棟設置一臺塔吊,TC6517-10B 型塔吊 16 臺,ST70/27 型塔吊 5 臺,塔吊比較密集,為群塔作業施工,為了防止塔吊碰撞,采取以下措施:(1) 塔吊安裝時高位塔起重臂比低位塔起重臂高差不小于 8 米,高塔起重臂下端距低塔起重臂拉桿上端高差不小于 2.5 米。如此,能保證低塔起重臂拉桿上端距高塔大臂下端的距離控制在 2 米以上,符合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中的 10.5 中規定“兩臺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
59、離應保證處于低位的起重機的臂架端部與另一臺起重機的塔身之間至少有 2 米的距離”,為此相互交叉的塔吊錯開高差至少 6 米。(2) 塔吊同時在交叉區域內吊裝作業,塔吊指揮之間要密切配合。其他交叉區域類似情況吊裝時,同樣處理。(3) 塔吊在相交作業時,塔吊所吊物品均應回車至吊臂根部 10m 以內,錯開后,再向外移動水平小車。(4) 各塔吊的起重臂或平衡臂進入交叉區域時,塔司、指揮人員及監護人員都要精力集中,回轉不得使用高速,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5) 塔機的操作司機和地面指揮人員的對講機應能夠互相通訊聯絡,塔吊選用 19 頻道,嚴禁其他施工對講機調至 19 任何一個頻道。塔機司機與地面指揮要
60、語言一致,同時要規范統一指揮信號:變幅為小車向前、向后,起重臂為前臂左轉、右轉,起落鉤為上鉤、下鉤。而且每臺機沒辦必須保證樓上、樓下各配備 1 名指揮和解鎖工。(6) 塔吊司機先發出鳴笛危險信號,待相鄰塔機司機收到鳴笛危險信號后主動讓出塔機的工作范圍。反之亦然。地面指揮人員要做好交叉作業區的施工協調工作,一定要避免相互交叉的塔機大臂相互干涉造成安全事故。(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如下)第 103 頁共 197 頁(7) 本工程擬采用總承包施工模式,預制構件、鋁模板、鋁合金門窗等與 PC 構件實施相關的專業分包提前進場,以保證裝配式的順利實施。(8) 為保障總工期 7 天/層施工進度的順利實施,綜合考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沂職業學院《歌曲寫作與簡易編配》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道路圍欄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7月化糞池清理服務客戶滿意度評價附加條款
-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動物生物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懷化學院《茶葉生物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高等代數方法(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工程預決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省滁州海亮學校2025年高三下學期期中檢測試題物理試題含解析
- 2025年河北省滄縣風化店中學高三下學期3月第一次質檢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5年江蘇省高職單招《職測》高頻必練考試題(附答案)
- 廣東省2025年高三高考模擬地理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專題04 文化自信-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及文化交流(課件)
- 【指導規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參考指標體系
- 2025版風力發電機采購合同-環保節能產品協議3篇
- 《胃癌專病隊列數據集建設規范要求(征求意見稿)》
- 2025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垂直管理系統事業單位招聘701歷年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工程機械租賃服務方案及保障措施 (二)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教育
- 四川省雙流縣彭鎮初級中學-主題班會-元旦互動游戲【課件】
- 《AHA2023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