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基礎知識培訓課件_第1頁
生物制品基礎知識培訓課件_第2頁
生物制品基礎知識培訓課件_第3頁
生物制品基礎知識培訓課件_第4頁
生物制品基礎知識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制品基礎知識培訓 出生 接種疫苗 健康成長 生物制品定義: 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動物或人體的組織、體液等為起始原材料,采用生物學技術,制成免疫學制劑,用于人類疾病的預防、治療和診斷。 疫苗:屬于生物制品范疇。 由病毒、細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為起始材料,經培養增殖等制成的減毒、滅活的病原體,或再經分離、提取等方法制備的富含免疫原性組份(亞單位),免疫機體后可誘導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而達到預防某種疾病的產品,為預防用疫苗。 疫苗與藥品的區別:疫苗防病,藥品治病疫苗針對的是健康人群,藥品針對的是病人疫苗多用于兒童,藥品用于所有年齡的人 自從人類誕生,傳染病就一直威脅著我們 英國鄉村醫生琴納發明了天花

2、疫苗 疫苗學與免疫學誕生 常見的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到上世紀80年代消滅天花疫苗的出現: 甲類傳染病: 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 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丙類傳染病: 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新生兒破傷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傳染病分類 乙型肝炎疫苗預防乙型肝炎(出生當日、滿一個月、滿六個

3、月 )卡介苗預防結核病(出生當日 )脊髓灰質炎糖丸預防小兒麻痹(滿二個月、滿三個月、滿四個月、滿1歲、四 歲 )白百破聯合疫苗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滿三個月、滿四個月、滿五個月、滿1歲)流腦疫苗預防流行性腦膜炎(滿六個月、 1歲半 )麻疹、風疹、腮腺炎疫苗預防麻疹、風疹、腮腺炎(滿八個月、 1歲半 )乙腦疫苗預防乙型腦炎 (滿一歲基礎兩針間隔10天、二 歲 )我國計劃免疫接種程序: 生產疫苗需菌種和毒種 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 來源途徑應合法我公司生產用菌毒種 百日咳桿菌 三類破傷風桿菌 三類白喉桿菌 三類b型流感嗜血桿菌 三類麻疹病毒(滬-191,長-47減毒株) 四類風疹病毒(B

4、RD減毒株,RA27/3減毒株) 四類 百日咳桿菌 破傷風桿菌 白喉桿菌 b型流感嗜血桿菌 均來自CMCC(中國菌種保藏中心) 麻疹滬191株毒種: 1960年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從典型麻疹患兒分離到病毒,經原代人胚腎細胞傳33代、原代人羊膜細胞傳39代后,于雞胚細胞傳至10代減毒成功。1966年通過國家檢定并批準為麻疹活疫苗生產用毒種,原始種子批保存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麻疹長47株毒種: 從蘇聯引進的L4株,經雞胚細胞傳代制備成長47株,原始種子批保存于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風疹BRD株毒種: 1979年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從一典型風疹患兒分離到病毒,經人二倍體細胞2BS株連續傳24代后減

5、毒成功,1985年2月經專家鑒定會通過,該毒種可以用于風疹減毒活疫苗的生產。并于1993年10月25日獲得風疹減毒活疫苗試生產文號,1998年4月23日獲得正式生產文號。原始種子批現保存于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風疹RA27/ 3株毒種: 來源于美國菌種保藏中心(ATCC)菌毒種分類(危害程度) 以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為基礎,根據病原微生物的傳染性、感染后對個體或者群體的危害程度,將生物制品生產用菌(毒)種分為四類(一四類)。 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doc菌毒種分類(危害程度)第一類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消滅的微生物。

6、第二類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 菌毒種分類(危害程度)第三類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后很少引起嚴重疾病,并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類病原微生物: 是指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 每個人身體中均具有抵抗上述病菌和毒的抗體 接種途徑、自然感染 再次接觸可視為加強免疫的過程 抗體增加 對抵抗上述傳染病有積極的意義 無細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 百日咳原液:采用百日咳桿菌相CMCC5

7、8001、58003、58004、58031和滬64-21株制備工作種子批,經培養、收獲菌液、殺菌、獲得原液。 白喉類毒素原液:采用白喉桿菌PW8株(CMCC38007)制備工作種子批,接種于培養基,經產毒、精制、脫毒獲得原液。 破傷風類毒素原液:采用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CMCC64008制備工作種子批,接種于培養基,經產毒、收獲、脫毒獲得原液。 Hib原液:采用b型流感嗜血桿菌CMCC58547或CMCC58534經培養、收獲菌液、殺菌、多糖提取和純化、衍生,獲得原液。 以上原液按一定比例配制,加入氫氧化鋁佐劑,即為聯合疫苗 麻疹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 麻疹原液:采用麻疹長47毒種制備工作種子批,

8、接種于SPF雞胚細胞培養、收獲病毒液、經合并加入適宜穩定劑獲得原液。 風疹原液:采用風疹RA/27株制備工作種子批,接種于MRC-5細胞培養,收獲病毒液、經合并加入適宜穩定劑獲得原液。 以上原液按一定比例配制,即為聯合疫苗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百日咳博爾代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很強。臨床特征為咳嗽逐漸加重、呈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末有雞啼聲,未經治療的病人,病程可延續23月,故名“百日咳”。 。主要發生在嬰幼兒 。應用抗生素治療,病后可持久免疫。 最有效地預防方法是接種疫苗,注射白喉類毒素、百日咳菌苗 、 破傷風類毒素三聯疫苗,已列入常規預防接種計劃之中;對于嬰幼兒及體弱的

9、接觸者,可給予百日咳多價免疫球蛋白作被動免疫,還可用紅霉素作藥物預防。 早期診斷,及時隔離,隔離期間自發病起7周,從痙咳起4周。對有密切接觸的易感兒,檢疫3周。 白喉 白喉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咽、喉等處粘膜充血、腫脹并有灰白色偽膜形成為突出臨床特征 。細菌產生的外毒素可以使全身出現中毒癥狀,嚴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與末梢神經麻痹。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四季均可發病,以秋季冬季較多。我國廣泛推行白喉類毒素接種,發病率、死亡率顯著降低。現僅在未進行免疫接種或免疫不完全的人群中偶然散發。 對學齡前兒童應預防接種百、白、破三聯疫苗,可產生良好免疫力。 破傷風 破傷風是常和創傷相關聯的一種特異

10、性感染。除了可能發生在各種創傷后,還可能發生于不潔條件下分娩的產婦和新生兒。病菌是破傷風梭菌,為專性厭氧,革蘭染色陽性。平時存在于人畜的腸道,隨糞便排出體外,以芽胞狀態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為常見。此菌對環境有很強的抗力,能耐煮沸。 預防接種百、白、破三聯疫苗使機體產生抗體-抗毒素達到免疫的目的,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最經濟的預防方法。 麻疹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約23年發生一次大流行。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膜炎等而以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我國自196

11、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采用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預防效果可達90%。雖然5%15%接種兒可發生輕微反應如發熱、不適、無力等,少數在發熱后還會出疹,但不會繼發細菌感染,亦無神經系統合并癥。國內規定初種年齡為8個月,如應用過早則存留在嬰兒體內的母親抗體將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陽轉率不是l00%,且隨時間延長免疫效應可變弱,1989年美國免疫咨詢委員會提出:46歲兒童進幼兒園或小學時,應第二次接種麻疹疫苗;進入大學的青年人要再次進行麻疹免疫。 風疹 風疹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由于風疹的疹子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陣風似的,“風疹”也因此得名。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傳染性與麻疹一樣強。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