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 費 者 金 融 素 養調 查 分 析 報 告一、消費者金融知識整體來看,我國消費者對信用知識掌握較好,85.15%的受訪者知道嚴重不良信用記錄會對自己申請貸款產生負面影響,71.84%的受訪者知道不良信用記錄的保存年限為自不良行為或事件終止之日起 5 年。對風險收益關系有較正確的認識,74.63%的受訪者認為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對退保猶豫期認識比較到位,71.03%的受訪者知道無條件退保相關規定。對人民幣有較好的認識,68.80%的受訪者能正確認識到外幣不能在我國境內流通使用。多數受訪者(68.62%)對貸款期限與月還款金額及利息的關系有一定的理解。消費者的復利意識和貸款知識還存在不足
2、,56.59%的受訪者能夠正確理解復利,56.99%的受訪者知道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的區別。對存款保險的認識有所提升,55.24%的受訪者知道存款保險最高償付限額。對商業保險的理解還有待提升,57.02%的受訪者認為保險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分攤風險),48.48%的受訪者認為重復投保財產險無法獲得重復賠償。投資基礎知識較為欠缺,僅有 48.37%的受訪者對分散化投資有正確認識,44.69%的受訪者能夠正確估算年化收益率。與 2019 年相比,消費者在不良信用記錄保存年限、不良信用記錄影響、財險重復投保、退保、貸款期限的影響、還款方式、存款保險、年化收益率估算等方面有較為明顯的提升;在復利意識方面
3、基本持平;在分散化投資、風險收益關系方面的掌握有下降。(一)對人民幣主權地位的認識通過詢問外幣是否能夠在境內流通使用,間接考察我國消費者對人民幣主權地位的基本認知程度,68.80%的受訪者能正確認識到外幣不能在我國境內流通使用,人民幣是唯一可以在我國境內流通使用的法定貨幣。從學歷維度看,低學歷群體對貨幣主權地位的認識程度最低,小學及以下學歷消費者中僅有 58.74%認為外幣不能進入流通領域。圖3 對人民幣主權地位的認識注:“可以”認為外幣可以在境內流通;“不可以”認為外幣不可以在境內流通;“不知道”表示不清楚外幣是否可以在境內流通。(二)對復利的認識在復利方面,主要考察我國消費者是否具備復利意
4、識并能正確估算,調查結果顯示,56.59%的受訪者能正確掌握復利知識,與 2019 年基本持平,正確率上升了 0.25 個百分點。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對復利知識的掌握程度越好,研究生及以上學歷64.93%的受訪者能正確掌握復利知識,小學及以下學歷受訪者中這一比例僅為49.95%。從收入維度看,收入越高,對復利知識掌握程度越好,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61.19%的受訪者能正確掌握復利知識, 2000 元以下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53.50%。從職業維度看,全日制學生對復利知識掌握程度最好,59.20%的學生消費者能正確掌握復利概念。圖4 復利意識及估算圖 4.1 復利知識整體情況圖 4.2
5、復利知識學歷分布圖 4.3 復利知識收入分布圖 4.4 復利知識職業分布注:M 認為復利高于單利,S 認為復利和單利無區別,L 認為復利小于單利,D 表示不知道。(三)對風險和收益的認識在風險收益關系認識方面,74.63%的受訪者認為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與 2019 年相比,降低 3.19 個百分點。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對風險和收益的關系掌握程度越好,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中,83.35%的受訪者能正確理解風險和收益的關系,初中學歷受訪者中,比例為 67.97%,小學及以下學歷受訪者中,比例為 64.43%。從收入維度看,低收入群體與其他收入組有明顯差距,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答
6、題正確率僅為 63.81%,其他收入組的答題正確率均在 70%以上。從城鄉維度看,城鄉差異明顯,77.42%的城鎮受訪者能正確認識風險和收益的關系,比農村地區高 7.69 個百分點。圖5 對風險與收益關系的認識注:“負向”表示認為收益越高,風險越??;“正向”表示認為收益越高,風險越大;“無關”表示認為收益與風險無關;“不知道”表示不清楚收益與風險的關系。(四)對投資分散化原理的認識在風險分散方面,僅有 48.37%的受訪者對分散化原理有正確認知,與 2019年相比,降低 9.71 個百分點。從年齡維度看,60 歲以上受訪者風險分散意識相對較低,答題正確率為41.62%。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
7、風險分散意識越強,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中,68.87%的受訪者能正確掌握風險分散概念,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 34.43%。從收入維度看,低收入群體的認知偏差最大,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答題正確率僅為 35.50%,低于平均水平。從城鄉維度看, 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 51.86%的城鎮受訪者能正確理解風險分散的概念,比農村地區高 9.59 個百分點。從地區維度看,東部地區對風險分散概念掌握程度相對較好,55.88%的受訪者能比較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風險高低,其他地區則僅有四成左右的受訪者能夠正確分辨股票和對應股票型基金的風險高低。圖6 對風險分散的認識圖 6.1 風險分散意識的整體情況
8、圖 6.2 風險分散意識的學歷分布圖 6.3 風險分散意識的收入分布圖 6.4 風險分散意識的職業分布圖 6.5 風險分散意識的城鄉分布圖 6.6 風險分散意識的地區分布(五)對保險功能的認識在保險基本功能方面,57.02%的受訪者認為保險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分攤風險)。從學歷維度看,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中,67.53%的受訪者認為保險的最基本功能是保障;本科學歷中,這一比例為 63.53%;大專學歷中,比例為 56.86%;高中學歷中,比例為 56.86%;初中學歷中,比例為 51.98%;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 46.66%。從收入維度看,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59.33%的受訪者能正確認
9、識保險的功能;1 萬-2 萬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63.92%;5000 到 1 萬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62.48%;2000 到 5000 元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56.51%;2000 元以下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46.84%。從地區維度看,東部地區 60.06%的受訪者能正確認識保險的功能,57.59%的中部地區受訪者認為保險最基本的功能是分攤風險,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分別有 54.57%和 51.60%的受訪者回答正確。圖7 對保險功能的認識注:本題正確答案為“分攤風險”。(六)對重復投保的認識在重復投保認識方面,48.48%的受訪者認為重復投保財產險無法獲得重復賠償,與 2019 年相比,正
10、確率提高 15.37 個百分點。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低,對重復投保知識掌握程度越差,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中,53.23%的受訪者能正確掌握重復投保知識; 初中學歷中, 比例為 46.40%; 小學及以下學歷中, 比例為 42.35%。圖8 對重復投保的認識注:本題正確答案為“不可以”。(七)對退保的認識在退保認識方面,71.03%的受訪者知道無條件退保相關規定,與 2019 年相比,正確率提高了 6.31 個百分點。從年齡維度看,年輕群體對退保知識掌握較好,30 歲以下年齡段中,71.61%的受訪者能正確掌握退保知識;60 歲以上年齡段中,僅有 60.75%的受訪者能正確回答退保問題。從學歷維度看
11、,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中,78.91%的受訪者能正確掌握退保知識;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79.23%;大專學歷中,比例為 73.37%;高中學歷中,比例為 69.35%;初中學歷中,比例為 63.19%;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 55.22%。圖9 對退保規定的了解注:本題正確答案為“10 日(銀行保險渠道 15 日)”。(八)對貸款期限的認識在貸款期限影響方面,68.62%的受訪者知道貸款期限越長,還款利息越多,每月還款額越少,與 2019 年相比,提高 12.64 個百分點。從年齡維度看,60 歲以上消費者對貸款期限的認識程度相對較低。從收入維度看,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71.67%的受訪者能
12、正確掌握貸款期限的影響;1萬-2 萬月收入段中, 比例為 76.77% ; 5000 到 1 萬月收入段中, 比例為73.89%; 2000 到 5000 元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68.04%; 2000 元以下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58.37%。從城鄉維度看, 63.60%的農村受訪者能理解貸款期限的影響,比城鎮地區低 7.88 個百分點。圖10 對貸款期限影響的認識注:本題考察 20 年期相對 30 年期的貸款在還款總利息、月還款額上的區別,正確答案為“總利息少”。(九)對還款方式的認識在還款方式的理解方面,56.99%的受訪者知道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的區別,與 2019 年相比,提高了 7.8
13、1 個百分點。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對不同還款方式的理解程度越高。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中,65.94%的受訪者能正確理解“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相關概念;本科學歷中, 比例為 63.92% ; 大專學歷中, 比例為 58.11% ; 高中學歷中, 比例為 54.45%;初中學歷中,比例為 50.61%;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 47.64%。圖11 對還款方式的認識注:本題考察等額本息的定義,正確答案為“等額本息”。(十)對不良信用記錄的認識在不良信用記錄影響的理解方面,85.15%的受訪者認為不良信用記錄會對自己申請貸款產生負面影響,與 2019 年相比,提高了 8.73 個百分點。從年齡維
14、度看,相對其他年齡段,60 歲以上的消費者對不良信用記錄影響的理解相對較差。從城鄉維度看,87.24%的城鎮受訪者能正確看待不良信用記錄的影響,比農村地區高 5.75 個百分點。從地區維度看,88.35%的東部地區受訪者認同不良信用記錄對申請貸款的負面影響,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分別有 85.22%、83.17%和 79.29%的受訪者回答正確。圖12 對不良信用記錄影響的認識注:“無”表示不良信用記錄對申請貸款無負面影響,“有”表示不良信用記錄對申請貸款有負面影響,“不知道”表示不清楚不良信用記錄對申請貸款是否有影響。(十一)對不良信用記錄保存年限的認識在不良信用記錄保存年限方面,71
15、.84%的受訪者者知道自不良行為或事件終止之日起 5 年,不良信用記錄會被覆蓋,與 2019 年相比,正確率提高了 12.96 個百分點。從學歷維度看,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中,74.94%的受訪者能正確掌握不良信用記錄的保存年限;初中學歷中, 比例為 63.93%;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 57.91%。從收入維度看, 2000 元以下月收入段中,對不良信用記錄保存年限有正確認識的比例為 58.08%,其他收入段的答題正確率均在 70%以上。圖13 對不良信用記錄保存年限的掌握情況注:本題正確答案為 5 年。(十二)對存款保險的認識在存款保險知識方面, 55.24%的受訪者知道存款保險最高償付限額
16、,與 2019年相比,消費者對存款保險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所提升,正確率提高 4.92 個百分點。從學歷維度看,低學歷消費者存款保險知識掌握相對較低,本科學歷受訪者答題正確率為 61.11%,小學及以下學歷受訪者答題正確率為 49.59%。從收入維度看,低收入消費者存款保險知識掌握相對較低,月收入 1 萬-2 萬的受訪者中,答題正確率為 59.16%;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答題正確率為 44.87%。從地區維度看, 西部地區受訪者對存款保險知識掌握最為薄弱, 答題正確率僅為 49.74%,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分別有 59.01%、56.32%和 55.27%的受訪者回答正確。圖
17、14 對存款保險償付限額的知曉度注:本題正確答案為 50 萬。(十三)對年化收益率的估算在年化收益率計算方面,44.69%的受訪者能夠正確估算年化收益率,與 2019年相比,正確率提高 16.28 個百分點。從年齡維度看,30-40 歲年齡段表現最好,正確率為 45.77%。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的群體對年化收益率知識的掌握程度越好,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中, 61.14%的受訪者能正確計算年化收益率;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52.90%;初中學歷中比例為 39.94%;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 36.42%。從收入維度看,月收入 2000元以下的受訪者表現相對較低,正確率僅為 35.88%。從地區維度看,
18、僅東部地區有 50.11%的受訪者能正確計算年化收益率,其他地區能正確計算的消費者比例均不足五成。其中,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分別有 44.53%、38.81%和 43.71%的受訪者能正確回答。圖15 年化收益率的估算能力注:本題正確答案為 4%。(十四)消費者金融知識需求從金融知識需求情況看,54.81%的受訪者對人民幣(包括數字人民幣)知識感興趣,34.17%的受訪者想了解個人信用知識,31.07%的受訪者想了解銀行卡知識,30.08%的受訪者想了解投資知識,24.87%的受訪者想了解儲蓄知識,23.3%的受訪者想了解數字金融工具知識, 14.86% 的受訪者想了解財務規劃知識,
19、11.55%的受訪者想了解保險知識,11.36%的受訪者想了解貸款知識,2.8%的受訪者想了解金融消費糾紛解決相關知識。圖16 消費者金融知識需求注:數值表示比例。二、消費者金融行為整體來看,最近兩年內 77.02%的受訪者使用過手機付款,71.32%使用過現金進行支付,44.69%使用過銀行自助服務設備,43.60%有儲蓄行為,40.91%會記錄或查看日常收支,36.17% 辦理或使用過信用卡,21.82% 有購買保險的行為 HYPERLINK l _bookmark0 1, 21.65%查詢過個人信用報告,18.33%發生過貸款行為。在信用卡還款方面受訪者具有良好的表現,大部分(79.24
20、%)會全額還款,且絕大多數會在到期日(含)之前還款。在貸款使用方面,主要用于購置房產和日常消費,部分群體(10.33%)以“借新還舊”方式進行個人債務周轉,需要提高個人債務管理能力。在投資理財方面,主要持有存款類、銀行理財、基金、股票等產品。在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獲取渠道方面,金融機構網點和互聯網渠道最受歡迎,選擇非網點現場宣傳、電話、短信等渠道的受訪者較少。大部分(90.70%)會閱讀金融產品的合同條款。與 2019 年相比,受訪者信用卡還款行為顯著改善,全額還款的比例提高了8.20 個百分點,最低還款額還款或還款能力不足的比例下降了 2.81 個百分點;閱讀合同習慣有改善,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的
21、比例增加了 12.31 個百分點。圖17 金融行為注:數值表示消費者近兩年來發生過上述金融行為的比例。(一)使用現金支付整體上,71.32%的受訪者最近兩年使用過現金進行支付。1 詢問受訪者是否購買過商業保險產品,例如壽險、重疾險、醫療險、車險(不含交強險)等。從年齡維度看,年齡段越大,使用現金支付的比例越高。18-30 歲年齡段中,66.87% 的受訪者最近兩年使用過現金進行支付; 30-4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67.31% ; 40-5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 72.04% ; 50-6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78.76%; 60-7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 85.71% ; 70 歲以
22、上年齡段中, 比例為89.41%。從學歷維度看,小學及以下學歷使用現金支付的比例相對更高,85.90%的受訪者有過現金支付行為,而在碩士及以上學歷中,比例為 64.36%。圖18 現金支付行為注:“有”表示最近兩年有過現金支付行為,“沒有”表示最近兩年沒有現金支付行為。(二)記錄或查看日常收支整體上,40.91%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會記錄或查看日常收支。從年齡維度看,年齡段越大,記錄或查看日常收支的比例越低,51.56%的 18-30 歲年齡段受訪者最近兩年記錄或查看過日常收支,70 歲以上年齡段中,比例為18.59%。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記錄或查看日常收支的比例越高,小學及以下學歷中,19.
23、87%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會記錄或查看日常收支,碩士及以上學歷 中,比例為 61.94%。圖19 記錄或查看日常收支行為注:“有”表示最近兩年有記錄或查看日常收支行為,“沒有”表示最近兩年沒有記錄或查看日常收支。(三)辦理或使用信用卡整體上,36.17%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辦理或使用信用卡的行為。從年齡維度看,辦理或使用信用卡主要集中于中青年群體,44.64%的 18-30歲年齡段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辦理或使用信用卡的行為;30-4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44.58% ; 40-5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31.91% ; 50-6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 23.28%;60-7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24、11.29%。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辦理或使用信用卡的比例越高,小學及以下學歷中,11.38%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辦理或使用信用卡的行為;大學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55.02%;碩士及以上學歷中,比例為 56.09%。從收入維度看,月收入 1 萬-2 萬的受訪者是辦理或使用信用卡的主力軍,比例為 53.36%,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15.74%。從城鄉維度看,25.67%的農村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辦理或使用信用卡的行為,比城鎮地區低 16.49 個百分點。圖20 辦理或使用信用卡行為注:“有”表示最近兩年有過辦理或使用信用卡的行為,“沒有”表示最近兩年沒有辦理或使用信用卡的
25、行為。(四)使用手機支付整體上,77.02%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手機付款行為。從年齡維度看,年齡越大的群體使用手機付款的比例越低,85.77%的 18-30歲年齡段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手機付款行為, 30-4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83.38% ; 40-5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 75.56% ; 50-6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68.15%; 60-7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 44.16% ; 70 歲以上年齡段中, 比例為32.10%。從學歷維度看,小學及以下學歷中,44.84%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手機付款行為;初中學歷中,比例為 65.12%;高中學歷中,比例為 73.30%;大專學歷中
26、,比例為 83.86%;大學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89.96%;碩士及以上學歷中,比例為 88.55%。從城鄉維度看, 67.03%的農村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手機付款行為,比城鎮地區低 15.69 個百分點。圖21 手機付款行為注:“有”表示最近兩年有過手機付款行為,“沒有”表示最近兩年沒有手機付款行為。(五)使用銀行自助設備整體上,44.69%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使用銀行自助設備行為。從年齡維度看,年齡越大的群體,使用銀行自助設備的比例越低;18-3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50.03%;70 歲以上年齡段中,比例為 19.62%。從城鄉維度看,35.88%的農村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使用銀行自助設備
27、行為,比城鎮地區低 13.84 個百分點。圖22 使用銀行自助設備行為注:“有”表示最近兩年有過使用銀行自助設備行為,“沒有”表示最近兩年沒有使用銀行自助設備行為。(六)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整體上,21.65%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查詢個人信用報告行為。從年齡維度看,28.98%的 18-30 歲年齡段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查詢個人信用報告行為,30-4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27.92%,70 歲以上年齡段中,比例為 2.67%。從學歷維度看,高學歷群體查詢比例更高,小學及以下學歷中,4.89%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查詢個人信用報告行為;初中學歷中,比例為 7.76%;大學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38.12
28、%;碩士及以上學歷中,比例為 36.29%。從收入維度看,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33.48%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查詢個人信用報告行為;月收入 1 萬-2 萬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33.39%;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7.80%。圖23 查詢信用報告行為注:“有”表示最近兩年有過查詢個人信用報告行為,“沒有”表示最近兩年沒有查詢個人信用報告行為。(七)儲蓄整體上,43.6%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儲蓄行為。從年齡維度看,18-30 歲年齡段中,46.75%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儲蓄行為;30-4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43.91%;40-5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40.12%; 50-
29、6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42.18%;60-7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43.23%;70 歲以上年齡段中,比例為 50.43%。從收入維度看,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48.38%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儲蓄行為;月收入 1 萬-2 萬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50.25%;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33.05%。從城鄉維度看,38.23%的農村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儲蓄行為,比城鎮地區低 8.43 個百分點。圖24 儲蓄行為注:“有”表示最近兩年有過儲蓄行為,“沒有”表示最近兩年沒有儲蓄行為。(八)購買保險整體上,21.82%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買保險行為。從年齡維度看,30-50 歲群
30、體保險意識相對較強;30-40 歲年齡段中,購買比例為 28.73%,40-5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20.87%;50-6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15.27% ; 60-7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 8.31% ; 70 歲以上年齡段中, 比例為5.51%。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的群體購買保險的比例越大。小學及以下學歷中,6.21%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買保險行為;初中學歷中,比例為 10.19%;大學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33.63%;碩士及以上學歷中,比例為 34.31%。從收入維度看,收入越高的群體購買保險的比例越大。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38.25%的受訪者最近兩年有過買保險行為;月收入
31、1 萬-2 萬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36.31%;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8.74%。圖25 購買保險行為注:“有”表示最近兩年有過購買保險行為,“沒有”表示最近兩年沒有購買保險行為。(九)貸款整體上,18.33%的受訪者最近兩年內發生過貸款行為。從年齡維度看,50 歲以下群體是貸款的主要群體,其中 20.06%的 18-30 歲年齡段受訪者最近兩年有貸款行為, 30-4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 25.05% ; 40-5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 16.66%。圖26 貸款行為注:“有”表示最近兩年有過貸款行為,“沒有”表示最近兩年沒有貸款行為。(十)現金支付金額在現金支付金額
32、方面,在使用現金的群體中,主要用來進行小額支付。83.4%的受訪者現金支付金額在 500 元以下;33.55%的受訪者支付金額在 50-100 元之間,25.82%受訪者支付金額在 50 元以下。從收入維度看,月收入 1 萬元以下的受訪者最經常支付的現金金額在 50-100元。其中,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選擇這一金額的比例為 38.14%;月收入 2000 到 5000 元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36.9%;月收入 5000 到 1 萬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27.98%。圖27 消費者現金支付金額(十一)償還信用卡賬單在信用卡還款方式方面,我國消費者在信用卡還款方面較為謹慎。在使用過信
33、用卡的群體中,79.24%的受訪者采用全額還款方式,12.95%會選擇分期還款,采用最低還款額還款或還款能力不足的比例較低。與 2019 年相比,消費者信用卡還款行為顯著改善,全額還款的比例提高了 8.20 個百分點,最低還款額還款或還款能力不足的比例下降了 2.81 個百分點。從年齡維度看,各年齡段受訪者均傾向于全額償還信用卡。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越傾向于全額償還信用卡,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受訪者中 86.97%選擇全額償還信用卡,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84.34%,初中學歷中,比例 68.42%,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 67.78%。本科以下學歷中,超過 10%的受訪者傾向于分期償還。從收入
34、維度看,收入越高的群體,選擇全額償還信用卡的比例越大,5000 及以上月收入段中,有超過 80%的受訪者選擇全額償還信用卡,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這一比例為 68.81%。圖28 信用卡還款方式(十二)貸款用途在貸款使用方面, 有貸款行為的受訪者主要用于購置房產和日常消費。 34.80%的受訪者表示主要用于購置房產,23.47%的受訪者主要用來應付日常支出,11.94%的受訪者主要用于購買汽車,10.33%的受訪者主要用途是償還信用卡等個人債務。圖29 貸款用途(十三)投資理財行為從投資理財行為的整體情況看,最近兩年有儲蓄或投資行為的受訪者中, 60.36%持有過存款類產品,52
35、.63%持有過銀行理財產品,51.39%投資過基金(非貨幣類),29.14%買過貨幣類基金,27.82%買過股票。圖30 消費者投資理財行為注:數值表示消費者近兩年來有過上述投資理財行為的比例。(十四)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獲取從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獲取渠道的整體情況看,72.7%的受訪者通過金融機構網點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 51.27% 通過互聯網, 33.59% 通過傳統媒體, 23.17%通過親朋好友交流,15.58%通過現場宣傳,13.52%通過電話或短信營銷,%通過其他渠道。圖31 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獲取渠道注:數值表示消費者近兩年來通過上述渠道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的比例。金融機構網
36、點整體上,72.7%的受訪者通過金融機構網點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從年齡維度看,老年人對金融網點更為依賴,63%的 18-30 歲年齡段受訪者通過金融機構網點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30-4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71.63%;40-5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77.13%;50-6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81.44%;60-7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80.67%;70 歲以上年齡段中,比例為 82.7%。圖32 通過金融機構網點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注:“有”表示通過金融機構網點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沒有”表示不通過金融機構網點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傳統媒體渠道整體上,33.59%的受
37、訪者通過傳統媒體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從地區維度看,33.17%的東部地區受訪者通過傳統媒體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這一比例分別為 32.98%、33.54%和 37.29%。圖33 通過傳統媒體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注:“有”表示通過傳統媒體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沒有”表示不通過傳統媒體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ヂ摼W渠道整體上,51.27%的受訪者通過互聯網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從年齡維度看,年齡越大的群體,通過互聯網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的比例越低。64.27%的 18-30 歲年齡段受訪者通過互聯網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30-4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38、 55.57%;40-5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46.05%;50-6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40.38%;60-7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25.78%;70 歲以上年齡段中,比例為 20.48%。圖34 通過互聯網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注:“有”表示通過互聯網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沒有”表示不通過互聯網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電話或短信營銷渠道整體上,13.52%的受訪者通過電話或短信營銷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從收入維度看,各收入段群體選擇電話或短信渠道獲取金融信息的比例均不高。2000 元以下月收入段中,12.52%的受訪者通過電話或短信營銷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2000 到 50
39、00 元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14.05%;5000 到 1 萬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13.6%;1 萬-2 萬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11.7%;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比例為 13.71%。圖35 通過電話或短信營銷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注:“有”表示通過電話或短信營銷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沒有”表示不通過電話或短信營銷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現場宣傳渠道整體上,15.58%的受訪者通過現場宣傳渠道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從年齡維度看,各年齡段群體通過現場宣傳渠道獲取金融信息的比例均不高。相對而言,年齡越大,選擇通過現場宣傳渠道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的比例越高。 12.95%的 18-30 歲年齡段受
40、訪者通過現場宣傳渠道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30-4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15.5%;40-5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16.72%;50-6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17.4%;60-7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18.21%;70 歲以上年齡段中,比例為 19.02%。圖36 通過現場宣傳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注:“有”表示通過現場宣傳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沒有”表示不通過現場宣傳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親朋好友交流整體上,23.17%的受訪者通過親朋好友交流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從年齡維度看,各年齡段均有一定比例會通過親朋好友獲取金融信息,相對而言老年人更依賴熟人渠道。23.77%的 1
41、8-30 歲年齡段受訪者通過親朋好友交流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30-4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22.88%;40-5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22.19% ; 50-6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 22.65% ; 60-70 歲年齡段中, 比例為25.78%;70 歲以上年齡段中,比例為 28.23%。圖37 通過親朋好友交流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注:“有”表示通過親朋好友交流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沒有”表示不通過親朋好友交流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十五)閱讀合同條款在閱讀合同條款方面,56.52%的受訪者會仔細閱讀合同條款,34.17%選擇簡要閱讀,9.31%會完全忽略合同條款。與 20
42、19 年相比,消費者閱讀合同習慣有所改善,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的比例上升 12.31 個百分點。從學歷維度看,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89.29%的受訪者會閱讀合同條款;本科學歷段中,比例為 91.64%;大專學歷段中,比例為 93.27%;高中學歷段中,比例為 92.57%; 初中學歷段中, 比例為 89.92%; 小學及以下學歷段中, 比例為 76.79%。圖38 合同閱讀習慣(十六)按時還款在信用卡按時還款方面,消費者普遍具有良好的還款行為。55.10%會選擇提前還款,41.76%會在到期日還款,少數會發生賬單逾期或拖欠。從收入維度看,各收入段均有 90%以上的受訪者在到期日前償還信用卡,2000
43、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選擇拖欠信用卡的比例相對較高,比例為 1.45%。圖39 信用卡還款方式三、消費者金融態度整體來看,我國消費者普遍認可現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對商家拒收現金持有明確的反對態度。在負債消費意愿方面,普遍持有謹慎的態度,僅有 23.57%在購置大件商品時會考慮用足貸款額度。在對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態度方面,過半受訪者對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持肯定態度,也有不少人(34.97%)認為便利與風險并存。大部分受訪者( 88.91%) 認可金融教育的重要性, 且多數人(67.28%)認為針對青少年金融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學校課程教育。在金融投資的收益預期方面,整體上消費者對金融投資組
44、合的收益預期具有非理性特征,僅有 28.23%的受訪者的金融資產整體收益預期在 0%-5%之間。與 2019 年相比,受訪者對金融教育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認為金融教育非常重要的比例提高了 14.04 個百分點,認為金融教育不重要的比例則下降近 10 個百分點。(一)對商家拒收現金的態度在對拒收現金的態度方面,使用過現金的消費者對商家拒收現金持有明確的反對態度。在使用現金的群體中,83.82%的受訪者表示不能接受商家拒收現金,認為商家可以拒收的只有 7.37%。從年齡維度看,各年齡段均對拒收現金行為持反對態度。30 歲以下年齡段中83.66%的受訪者對拒收現金行為持否定態度,30-40 歲年齡段
45、中比例為 83.43%,40-5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82.85%,50-6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85.58%,60 歲以上年齡段中比例為 85.30%。圖40 消費者對拒收現金的態度(二)對負債消費的態度整體上,我國消費者對負債消費持有謹慎的態度。41.90%的受訪者在購買汽車等大件商品時傾向于全款支付,34.54%會選擇部分貸款,23.57%會按最低首付支付,將貸款額度用足。從年齡維度看,負債消費的意愿與年齡負相關,年齡越大,在購買大件消費品時傾向于貸款的比例越低。30 歲以下年齡段中 34.34%的受訪者選擇不貸款,30- 4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38.25%,40-50 歲年齡段中比例
46、為 44.47%,50-6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49.93%,60 歲以上消費者中比例為 59.68%。圖41 消費者負債消費意愿注:“不貸款”表示消費者在購買大件消費品時選擇不貸款,“使用部分額度”表示消費者在購買大件消費品時選擇部分貸款,“用足貸款額度”表示消費者在購買大件消費品時按最低首付支付,剩余部分使用貸款。(三)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在對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態度方面,過半受訪者對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持有肯定的態度。50.12%的受訪者認為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給日常生活帶來很大便利,34.97%認為雖然很便利,但也存在風險,6.28%受訪者認為不方便, 8.63%受訪者表示沒有接觸過互
47、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從年齡維度看,年齡越大的群體,認為互聯網金融不便利的比例越大。30 歲以下年齡段中 2.52%的受訪者認為互聯網金融不便利,30-4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3.44%,40-50 歲群體中比例為 7.14%,50-60 歲群體中比例為 11.46%,60 歲以上群體中比例為 17.9%。從學歷維度看,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群體中 40.23%認為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便利性和風險并存,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39.77%,大專學歷群體中比例為 37.35% , 高中學歷群體中比例為 33.91% , 初中學歷群體中比例為 29.81%,小學及以下學歷群體中比例為 24.24%。圖42 消費者對
48、互聯網金融的態度注:“便利”表示消費者認為互聯網金融很便利,“便利風險并存”表示消費者認為互聯網金融便利但也存在風險,“不便利”表示消費者認為互聯網金融不便利,“沒用過”表示消費者沒使用過互聯網金融。(四)對金融教育的態度大部分受訪者(65.62%)認為金融教育非常重要 23.29%認為金融教育比較重要,認為金融教育不重要的受訪者比例低于 2%。與 2019 年相比,受訪者對金融教育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認為金融教育非常重要的比例提高了 14.04 個百分點,認為金融教育不重要的比例則下降近 10 個百分點。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越重視金融教育。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74.47%的受訪者認為金融教
49、育非常重要,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73.97%,大專學歷中比例為 66.66%,高中學歷中比例為 61.76%,初中學歷中比例為 58.91%,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 55.16%。圖43 消費者對金融教育的態度(五)對青少年金融教育的態度在青少年金融教育方面,67.28%受訪者認為在學校開設金融教育課程是最有效的方式,24.80%的受訪者認為父母教育最為有效,3.07%認為沒有必要對孩子開展金融教育。從學歷維度看,各學歷段群體均認可在學校開設金融教育課程。研究生及以上中,66.16%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教育是對孩子最有效的金融教育方式, 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69.15%, 大專學歷中比例為 68.29
50、%, 高中學歷中比例為 67.49%,初中學歷中比例為 65.82%,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 60.71%。圖44 消費者對青少年金融教育的態度注:“父母教育”表示消費者認為父母教育是青少年金融教育的最有效方式,“學校教育”表示消費者認為學校教育是青少年金融教育的最有效方式,“沒必要”表示消費者認為青少年金融教育沒有必要,“不知道”表示消費者不清楚青少年金融教育的最有效方式。(六)對金融投資的收益預期在金融投資收益預期方面,整體上消費者對金融投資組合的收益預期具有非理性特征。在持有金融投資產品的群體中,39.62%的受訪者的金融資產整體收益預期在 5%-10%之間,22.22%在 10%-20
51、%之間,僅有 28.23%在 0%-5%之間。從年齡維度看,60 歲以上受訪者的預期收益率主要在 0-5%,60 歲以下受訪者的年度預期收益率主要集中在 5%-10%。圖45 消費者年度預期收益率四、消費者金融技能整體來看,我國消費者在日常收支管理方面表現良好,大多數處于收支盈余或平衡狀態。在應急儲蓄方面優勢明顯,78.41%的受訪者可以應對相當于三個月收入的意外支出。在通過互聯網渠道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的群體中,受訪者大多能夠意識到要通過資質來辨別金融營銷宣傳,71.15%的受訪者認為要通過查看金融牌照來辨別,53.57%認為要通過金融營銷人員的資質來辨別。在有閱讀合同習慣的群體中,八成以
52、上受訪者能夠理解金融產品合同的關鍵性條款。71.96%的受訪者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假幣,即交給商業銀行或公安機關。74.69%的受訪者在使用 ATM 機時具有密碼保護意識。在金融消費糾紛處理方面,受訪者基本能夠選擇正確的投訴渠道。與此同時,部分消費者要提高債務管理能力,41.03%的受訪者感覺債務負擔較重或非常重。在面對互聯網上的高利誘惑時,近半數受訪者沒有第一時間查看資質或直接拒絕。消費者在做出決策時更多依賴自身經驗和知識,而非尋求第三方專業力量的幫助,容易因過度自信等因素而產生不良后果。與 2019 年相比,消費者在理解合同條款、應急儲蓄、選擇金融消費糾紛處理渠道方面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在 AT
53、M 密碼保護、假幣處理等傳統技能掌握方面有所下降。(一)日常收支管理在日常收支管理方面,在有過查看或記錄收支行為的群體中,56.94%的受訪者表示每個月會有結余資金,34.09%的受訪者表示基本能夠維持收支平衡,僅有 6.61%受訪者在收支管理方面處于赤字狀態。從年齡維度看,年齡越大的群體收支盈余或平衡的比例越高。從收入維度看,月收入越高的群體,有盈余的比例越高。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79.64%的受訪者表示每月收入有剩余,月收入 1 萬-2 萬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76.15%,月收入 5000 到 1 萬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65.53%,月收入 2000 到 5000 元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50
54、.3%,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39.62%。圖46 消費者家庭收支管理能力注:“盈余型”表示收入大于支出,“平衡型”表示收支平衡,“赤字型”表示收入小于支出。(二)密碼保護在密碼保護意識方面,在使用過銀行自助設備的群體中,74.69%的受訪者在使用銀行 ATM 時會對密碼進行遮擋,與 2019 年相比下降了 3.19 個百分點,消費者金融安全意識有所下降。從年齡維度看,30 歲以下的年輕群體金融安全意識相對較弱。18-30 歲年齡段中 67.06%的受訪者取款輸入密碼時會進行遮擋,30-40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73.51%,40-5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81.81%,50-6
55、0 歲年齡段中比例為 82.36%,60 歲以上消費者中比例為 80.02%。圖47 消費者金融安全意識注:“會”表示消費者在取款時會有意識的遮擋密碼,“不會”表示消費者在取款時不會遮擋密碼。(三)債務管理在債務負擔方面,在有貸款的消費者中,58.97%的受訪者表示目前債務負擔較輕,33.72%表示負擔較重,7.31%表示負擔非常重。從收入維度看,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76.3%的受訪者表示目前債務負擔較輕,月收入 1 萬-2 萬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69.22%,月收入 5000 到 1 萬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61.45%,月收入 2000 到 5000 元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54.09%,月收入
56、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44.53%。圖48 消費者債務管理情況注:“較重”表示消費者目前債務負擔較重,“非常重”表示消費者目前債務負擔非常重,“較輕”表示消費者目前債務負擔較輕。(四)辨別金融營銷廣告在辨別金融營銷廣告方面,在通過互聯網渠道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的群體中,71.15%的受訪者認為要通過查看金融牌照來辨別,53.57%認為要通過金融營銷人員的資質來辨別,28.42%的受訪者相信熟人推薦,10.32%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知道如何辨別。從收入維度看,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7.7%的受訪者無法辨別金融營銷廣告,月收入 1 萬-2 萬中比例為 8.02%,月收入 5000
57、到 1 萬中比例為 8.75%,月收入 2000 到 5000 元中比例為 10.51%,月收入 2000 元以下中比例為 15.39%。圖49 消費者辨別金融營銷廣告的能力(五)應對高利誘惑整體上,在互聯網渠道遇到高利誘惑時,通過互聯網渠道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的群體中,51.60%的受訪者會先查看對方是否受監管,40.04%會看產品內容,但不會嘗試,5.26%可能受到高利誘惑而進行小額嘗試,3.10%會小額嘗試并可能會追加投資。從收入維度看,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56.42%的受訪者表示在遇到高收益互聯網投資產品推薦時,會先看是否受監管,月收入 1 萬-2 萬的受訪者中比例為55.18%
58、,月收入 5000 到 1 萬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52.58%,月收入 2000 到 5000元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51.02%,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受訪者中比例為 48.13%。圖50 消費者應對高利投資誘惑的能力注:“看監管”表示消費者在遇到高利投資產品時會首先看產品是否受監管,“不嘗試”表示消費者在遇到高利投資產品時不會嘗試,“小額嘗試”表示消費者在遇到高利投資產品時會小額嘗試,“追加投資”表示消費者在遇到高利投資產品時可能會視情況追加投資。(六)金融決策考察消費者的決策過程,在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時,44.03%的受訪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和知識獨自決定,26.69%的受訪者會咨詢第三方專業
59、人員,10.77%主要是根據營銷人員的引導,16.98%會在咨詢熟人后做決定。從學歷維度看,學歷越高,越傾向于依靠自身知識和經驗作出投資決策,學歷越低,越傾向于聽從營銷人員或熟人的建議。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57.49%的受訪者表示獨自決定所選擇的金融產品或服務,本科學歷中比例為 52.88%,初中學歷中比例為 37.03%,小學及以下學歷中比例為 36.01%。圖51 消費者金融決策方式注:“獨自決定”表示消費者依靠自身知識和經驗獨立作出金融決策,“咨詢第三方”表示消費者通過咨詢獨立第三方作出金融決策,“聽從營銷人員”表示消費者根據營銷人員建議作出金融決策,“咨詢熟人”表示消費者通過咨詢熟人作出
60、金融決策。(七)理解合同條款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方面,有閱讀合同習慣的群體中,50.44%受訪者能夠理解合同內容,34.29%基本能夠理解,尤其是對關鍵性條款能夠理解,12.31%的受訪者覺得整體上很難理解,但對關鍵性條款大致明白,2.96%表示完全不能理解合同內容。與 2019 年相比,受訪者對合同理解能力有較大提升,能夠完全理解合同條款的比例提高 26.28 個百分點。從收入維度看,2 萬及以上月收入段中,60.87%的受訪者表示能理解合同的大部分,對自身的權利責任有清晰的認識,月收入 1 萬-2 萬中比例為 54.72%,月收入 5000 到 1 萬中比例為 51.57%,月收入 2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徐州醫科大學《文學批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深圳大學《藥理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呂梁市2024-2025學年高三全真語文試題模擬試卷(11)含解析
-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數據挖掘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女子學院《歷史建筑保護概論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網站類產品銷售技巧傳授
- 創業企業品牌資產評估重點基礎知識點
- 采購合同履行風險分析重點基礎知識點
- 采購合同履行保密地點重點基礎知識點
- 采購合同技術培訓變更糾紛重點基礎知識點
- (一模)桂林市、來賓市2025屆高考第一次跨市聯合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詳解)
- 四川省宜賓市第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
- 北京市消防條例解讀
- 農業合作社管理與運營模式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版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 710205 大數據技術應用
- 項目燃油供給系統檢修廣東交通汽車技術系課件
- 2025榆林定邊縣國有企業財務會計人員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公務員考試中財務知識的考察試題及答案
- 治理鹽堿可行性報告
- 任務三家庭清掃有工序(教學課件)二年級下冊勞動技術(人美版)
- 部編版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六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卷(有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