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ICS 75.140E 30DB11備案號:52160-2017北 京 市 地 方 標 準DB11/T 13732016瀝青路面抗車轍技術規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utting-resistant asphalt pavement2016-12-22發布2017-07-01實施 DB11/T 13732016目 次前言. II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抗車轍瀝青路面推薦結構. 25抗車轍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36抗車轍瀝青路面施工工藝. 97抗車轍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管理與檢查驗收. 10附錄A(規范性附錄)修正車轍試驗方法 .
2、13I DB11/T 13732016前言本標準按照 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II DB11/T 13732016瀝青路面抗車轍技術規范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道路工程抗車轍瀝青路面推薦結構、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施工工藝和質量管理及檢查驗收。本標準適用于采用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路面的公路及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和養護工程。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1033塑料密度和相對密度試驗方法GB/T 3682熱塑性塑料熔體質量流動速率和熔體體積
3、流動速率的測定CJJ 1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69城鎮道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E2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4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 F4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80/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T 860.1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第 1部分:抗車轍劑)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抗車轍瀝青混合料rutting-resistant asphalt concretes通過調整礦料合成級配,采用改性瀝青、天然瀝青、抗車轍添加劑等手段,提高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同時兼顧低溫抗裂性、水穩
4、定性以及耐久性的瀝青混合料。抗車轍瀝青混合料主要分為抗車轍密級配瀝青穩定碎石混合料(KATB)、抗車轍密級配瀝青混合料(KAC)、抗車轍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KSMA)。3.2修正車轍試驗 rutting test for multi-layer structure采用室內車轍試驗機模擬實際面層厚度、試驗參數(70、1.0MPa)進行的抗車轍能力評價試驗。1 DB11/T 137320164抗車轍瀝青路面推薦結構4.1結構組合設計4.1.1結構設計原則抗車轍瀝青路面結構應結合工程所在地的氣候、交通量以及其他特殊要求,根據CJJ 169和JTG D50,滿足瀝青路面抗車轍的使用功能,遵循厚度合理
5、、類型匹配、經濟實用等原則進行設計。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路面可用于公路與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及養護工程,尤其適用于長大縱坡路段、道路交叉口、公交車專用車道及公交車停靠站等路面工程。4.1.2混合料類型選擇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的類型根據集料最大公稱粒徑、礦料級配等進行劃分,粗粒式為KAC-25、KATB-25;中粒式為KAC-20、KAC-16、KSMA-16;細粒式為KAC-13、KSMA-13等。抗車轍瀝青混合料面層集料的最大粒徑應從上至下逐漸增大,并應與壓實厚度相匹配。抗車轍瀝青混合料面層一層的厚度不應小于集料最大公稱粒徑的2.53倍,以減少離析,便于壓實。4.2推薦結構4.2.1路面結構根據道
6、路等級、交通荷載水平、應用路段及工程規模,將抗車轍瀝青路面推薦結構分為三類,每一類以新建、改建和大修工程以及車轍處理專項工程進行區分,按照工程的具體特點選擇合理的推薦結構,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路面推薦結構見表1、表2。表1抗車轍瀝青路面結構類型設計厚度及混合料類型道路等級工程分類上面層中面層下面層4cm KSMA-13/4cm KAC-136cm KAC-207cm KAC-257cm KAC-25新建工程或 5cm KSMA-16/5cm KAC-16或 8 cm KATB-25快速路、主干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4cm KSMA-13/4cm KAC-136cm KAC-207cm KAC-25
7、改建及大修工程或 5cm KSMA-16/5cm KAC-16或 7 cm KAC-25或 8 cm KATB-256cm KAC-20或 7cm KAC-25或 8cm KATB-254cmKAC-13/ 4cm KSMA-13車轍處理專項工程或 5cm KAC-16/ 5cmKSMA-16注:表中為推薦最小厚度,實際厚度應根據計算確定。2 DB11/T 13732016表2抗車轍瀝青路面結構類型設計厚度及混合料類型道路等級工程分類上面層下面層新建工程4cm KAC-13或 5cm KAC-16 6cm KAC-20或 7cm KAC-25或 8 cm KATB-254cm KAC-13或
8、5cm KAC-16 6cm KAC-20或 7cm KAC-25或 8 cm KATB-254cmKAC-13或 5cm KAC-16 6cm KAC-20或 7cm KAC-25或 8cm KATB-25次干路、二級公路及以下等級道路改建及大修工程車轍處理專項工程注:表中為推薦最小厚度,實際厚度應根據計算確定。4.2.2層間粘結在抗車轍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瀝青層與半剛性基層間應采用高滲透性透層油,瀝青層之間應采用SBS改性乳化瀝青粘層油,透層油及粘層油的技術指標應符合JTG F40中的規定。5抗車轍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5.1原材料要求5.1.1瀝青抗車轍瀝青混合料中瀝青膠結料可根據工程技術
9、要求選擇50#瀝青、70#瀝青、SBS改性瀝青、巖瀝青、湖瀝青、橡膠瀝青、高模量瀝青等,瀝青性能試驗按照JTG E20執行,技術指標應滿足JTG F40等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5.1.2粗集料抗車轍瀝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技術指標應符合JTG F40中的規定,試驗按照JTG E42執行。抗車轍瀝青路面所用的粗集料應潔凈、干燥、表面粗糙無風化、不含泥土或雜質、針片狀顆粒含量少,相應的性能指標滿足表3的要求。表3粗集料技術要求快速路、主干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指標單位其他等級道路試驗方法表面層其他層次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62828303035T 0316T 0317T 0304T 0304T 0314洛
10、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吸水率,不大于2.602.0122.503.0122.453.0堅固性,不大于3 DB11/T 13732016表3 (續)快速路、主干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指標單位其他等級道路試驗方法表面層其他層次針片狀顆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徑大于9.5mm,不大于%151815201201T 031212181其中粒徑小于9.5mm,不大于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T 0310T 0320軟石含量,不大于%355所有石料在采石場的生產過程中應徹底清除覆蓋層及泥土夾層,生產碎石用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塊、雜物,集料成品不得堆放在泥土地上。石料具有一個破碎
11、面顆粒的含量不少于90%,兩個或兩個以上破裂面顆粒的含量不小于80%。5.1.3細集料抗車轍瀝青混合料中細集料技術指標應符合JTG F40中的規定,試驗按照JTG E42執行。細集料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的顆粒級配,其技術指標應符合表4的規定。表4細集料技術要求快速路、主干路、指標單位其他等級道路試驗方法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2.501232.455T 0328T 0340T 0333T 0334T 0349T 0345堅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砂當量,不小于%60253050亞甲藍值,不大于g/kgs棱角性(流
12、動時間),不小于5.1.4填料抗車轍瀝青混合料中礦粉填料技術指標應符合JTG F40中的規定,試驗按照JTG E42執行。應采用石灰巖或巖漿巖中的強基性巖石等憎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原石料中的泥土雜質應除凈。礦粉應干燥、潔凈,能自由地從礦粉倉流出,其技術指標應符合表5的技術要求。表5礦粉填料技術要求快速路、主干路、項目單位t/m3%其他等級道路試驗方法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含水量,不大于2.5012.451T 0352T 0103烘干法4 DB11/T 13732016表5 (續)快速路、主干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項目單位其他等級道路試驗方法粒度范圍 0.6mm%10090
13、10075100無團粒結塊11009010070100無團粒結塊10.15mmT 03510.075mm%外觀親水系數T 0353T 0354T 03554塑性指數7000600050006000中面層下面層次/mm4000浸水殘留穩定度%8580T 0709T 0729T 0715T 0731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最大彎拉應變(-10)構造深度20000.65mm注1:車轍試驗不應采用二次加熱的混合料,試驗應檢驗其密度是否符合試驗規程的要求。注2:對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為 26.5mm的混合料進行車轍試驗時,試件單層厚度應為 10cm。注3:對公稱最大粒徑 26.5mm和 31.5mm的抗車轍瀝青混
14、合料,低溫最大彎拉應變不做要求。表12抗車轍瀝青混合料性能技術標準(特殊路段)檢驗項目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試驗條件道路等級70、1.0MPa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二級公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車轍試驗,動穩定度T 0719上面層中面層下面層30002000次/mm次/mm300030002000修正車轍試驗,兩層或三層3000附錄 A動穩定度(70、1.0MPa)浸水殘留穩定度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最大彎拉應變(-10)構造深度%8580T 0709T 0729T 0715T 073120000.65mm注1:車轍試驗不應采用二次加熱的混合料,試驗應檢驗其密度是否符合試驗規程的要求。注2:對集料公稱最
15、大粒徑為 26.5mm的混合料進行車轍試驗時,試件單層厚度應為 10cm。注3:對公稱最大粒徑 26.5mm和 31.5mm的抗車轍瀝青混合料,低溫最大彎拉應變不做要求。對于抗車轍密級配瀝青混合料、抗車轍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宜利用輪碾機成型車轍試驗試件,脫模架起進行滲水試驗,滲水系數應符合表13的要求。8 DB11/T 13732016表13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試件滲水系數技術標準滲水系數要求(ml/min)試驗方法級配類型抗車轍密級配瀝青混合料(KAC)12080T 0730抗車轍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KSMA)6抗車轍瀝青路面施工工藝6.1混合料的拌和6.1.1拌和工藝抗車轍瀝青混合料拌和時
16、應嚴格按照配合比設計文件中提供的瀝青、粗集料、細集料、礦粉、抗車轍添加劑等原材料比例控制計量。使用抗車轍添加劑時,應配備帶有電子計量、可輸出記錄的自動投料裝置。6.1.2拌和時間對于采用干法添加抗車轍劑的抗車轍瀝青混合料,加入抗車轍后應增加混合料的干拌時間10秒。采用其他類型方式配制的抗車轍瀝青混合料拌和工藝及參數應按照JTG F40的相關規定執行。6.1.3拌和溫度抗車轍瀝青混合料拌和過程中經加熱的瀝青應溫度穩定,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能使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抗車轍瀝青混合料拌和的相關溫度符合表14要求。表14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生產溫度()石料加熱溫度 50#瀝青加熱溫度 70#瀝青加熱溫度 改性
17、瀝青加熱溫度出料溫度棄料溫度1802001601701551651601651702006.2混合料的運輸6.2.1運輸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的運輸應根據運距、拌和機產量配備數量足夠的運料車。運料車應覆蓋保溫、防雨、防污染。6.2.2裝料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裝料時運料車應按照前、后、中的順序來回移動,避免混合料級配離析。6.3混合料的攤鋪6.3.1施工準備及要求6.3.1.1抗車轍瀝青路面的施工,不應在氣溫10以下以及雨天、路面潮濕的情況下施工。6.3.1.2透層油宜采用殘留物含量大于50%的高滲透性乳化瀝青,用量為0.71.0kg/m2。6.3.1.3粘層油宜采用殘留物含量大于50%的SBS改性乳化瀝
18、青,應保證均勻滿布,用量0.30.6kg/m2。6.3.1.4采用熱橡膠瀝青或SBS改性瀝青防水粘結層施工時應參照相關規范執行。9 DB11/T 137320166.3.2攤鋪工藝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應不低于165,攤鋪速度應根據攤鋪厚度和抗車轍瀝青混合料類型確定,應控制在(13)m/min。6.4混合料的碾壓6.4.1碾壓機具抗車轍瀝青混合料壓實施工應配備數量足夠、噸位適宜的壓路機,振動壓路機應選擇13t以上的,輪胎壓路機應選擇25t以上的,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符合表15的規定。表15壓路機碾壓速度(km/h)初壓復壓終壓壓路機類型適宜23最大適宜最大適宜35最大振動壓路機輪胎壓路機方式
19、35344振動靜壓6.4.2碾壓工藝6.4.2.1壓路機應緊跟攤鋪機進行碾壓,做到“緊跟、有序、慢壓、高頻、低幅”,應盡量保證瀝青混合料在高溫條件下完成碾壓。碾壓速度要均勻,起動、停止應減速緩慢進行,不得隨便調頭。6.4.2.2初壓應不低于160,不應產生推移、裂縫。6.4.2.3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進行,應采用輪胎壓路機,膠輪壓路機嚴禁灑水,為防止粘輪宜采用植物油與水的混合液(1:1)噴涂;雙鋼輪壓路機應嚴格控制灑水量,以瀝青不粘輪為宜。6.4.2.4終壓應緊跟在復壓后進行,終壓溫度不低于110。6.4.2.5在當天碾壓的尚未冷卻的瀝青混合料層面上,不應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
20、料等雜物。6.5開放交通及其他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路面在施工時應中斷交通,禁止車輛通行。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路面溫度低于50時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攤鋪或開放交通,不應灑水降溫。7抗車轍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管理與檢查驗收7.1一般規定7.1.1材料檢查抗車轍瀝青混合料在施工前應對材料情況進行檢查,對瀝青、集料等重要材料應提交最新檢測的正式試驗報告。各種材料施工前應以“批”為單位進行檢查,不符合本標準要求的材料不得進廠,對于抗車轍劑等無法自行檢測的材料,應委托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施工方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10 DB11/T 137320167.1.2設備檢查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前應
21、對瀝青拌和樓、攤鋪機、壓路機等各種施工設備進行調試,對施工設備的配套情況進行認真地檢查。7.1.3施工檢查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按照表11規定進行自檢,監理單位按相關規定的要進行試驗,有質量異常情況時應增加檢查頻率。瀝青混合料拌和廠應對各種原材料、抗車轍瀝青混合料進行抽樣檢查,加強質量控制。7.2試驗路鋪筑7.2.1試驗路鋪筑要求抗車轍瀝青混合料大規模施工前,應鋪筑試驗段,確定相應的施工參數。應針對氣候、交通特點和材料情況確定試驗段,長度宜為200500m,驗證生產配合比設計的瀝青用量、礦料級配、施工工藝等。7.3取樣檢驗7.3.1混合料抽樣檢驗要求7.3.1.1瀝青拌和廠
22、應按照步驟對瀝青混合料的生產過程進行質量控制,按照規定的項目和頻度檢查瀝青混合料產品的質量,檢查項目和頻度按照 JTG F40的相關規定執行。7.3.1.2拌和樓連續生產一個品種的抗車轍瀝青混合料三個月時,宜對各熱料倉篩分一次,然后檢驗熱料級配是否滿足要求,如果不滿足要求應調整熱料倉的材料比例并重新試拌,直到滿足要求為止。7.3.1.3油石比的檢測采用燃燒爐法,但應針對不同的原材料和不同的結構形式分別作對比修正試驗,修正試驗采用最佳油石比和最佳油石比0.3%在室內拌制混合料后燃燒,燃燒值與真值的差值的平均值即為修正系數。7.3.2壓實度的檢測要求7.3.2.1抗車轍瀝青混合料壓實采取壓實度和空
23、隙率雙重控制標準。壓實度評定以鉆芯樣為準,取芯后用混合料回填芯洞并予以夯實。壓實度和空隙率的計算宜采用實驗室標準密度和最大理論密度。7.3.2.2為提高檢測速度,加強過程控制,可使用核子密度儀現場檢測壓實度。核子儀測試結果只能作為現場控制的參考,不能作為質量評定的依據。使用核子儀檢測前,應對每種抗車轍瀝青混合料做核子儀法和鉆芯取樣法檢測的對比試驗,并對試驗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建立壓實度的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大于 0.90時方可使用。7.3.3厚度的檢測要求7.3.3.1充分利用攤鋪過程現場控制,即不斷地用插尺或改錐插入攤鋪層測量松鋪厚度。7.3.3.2通過鉆芯檢測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路面壓實度的同時,
24、應測量厚度,并計算平均值和代表值。7.3.4平整度的檢測要求施工過程中宜用 3m直尺跟蹤重點檢查攤鋪機停機處、接縫處等。施工完畢后可用顛簸儀或連續式平整度儀測定平整度。7.4動態質量管理7.4.1管理要求11 DB11/T 13732016施工單位應將試驗結果和施工進度以日報的形式報告建設單位,同時輸入計算機數據庫,建立質量動態波動圖和進度橫道圖,便于宏觀地發現問題并及時調整。混合料生產單位宜建立實時傳輸系統。7.4.2管理項目對重要的試驗檢測項目繪制波動圖和直方圖,進行質量動態控制。當某一指標超出允許范圍時,即施工不合格應分析原因,并對施工路段進行處理。動態管理項目包括:油石比、空隙率;級配
25、指標:0.075mm、2.36mm、4.75mm和最大公稱粒徑的通過率;壓實度與現場空隙率;厚度。7.5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路面質量檢查及驗收根據JTG F80/1對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現場質量檢查與驗收,具體指標應符合表16的要求。抗車轍瀝青混合料出廠時應進行外觀檢驗,符合瀝青裹覆均勻、無花白料的要求。在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生產過程中,每個拌和樓每生產1000t取樣一次,進行馬歇爾擊實試驗,測試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馬歇爾穩定度、油石比和礦料級配,并進行評定。每天宜進行一次車轍試驗,以三個試件的平均值評定,必要時進行浸水馬歇爾試驗和凍融劈裂試驗,應符合本標準5.2.4的要求。表16現場檢測指標及驗收標準規定值或允許偏差項次檢查項目檢查方法和頻率快速路、主干路高速、一級公路其他道路實驗室標準密度的 97%(*98%)最大理論密度的 93%(*94%)試驗段密度的 99%(*99%)12壓實度代表值每 200米每車道 1處總厚度上面層設計值的-5%-8%H設計值的-10%厚度(mm)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野營炊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觸倒30%乳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縫紉機拉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空壓機電磁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甲蟲電子變壓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綠色智能科技園區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汽車防盜系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某年度珠江帝景營銷推廣方案
- 2025公司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A卷
- 2025年推式隔離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小學生三減三健課件
- GB/T 15180-2025重交通道路石油瀝青
-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語文期中必刷常考題之作文
-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2025屆高三3月聯考試卷語文試題(含答案)
- 語文-華大新高考聯盟2025屆高三3月教學質量測評試題+答案
- 2025年江蘇省文科大學生自然科學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1-1077題)
- 中國農業銀行筆試真題含解析
- 茶臺買賣合同5篇
- 2025年新疆天澤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北京市中考滿分作文《盤中餐》
- 沖床基礎板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