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2016學年遼寧省大連二十中高二(下)期末化學試卷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102=20分)1.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其用途對應不正確的是()ABCD用品二即餐艷*索打主要成分(NH4) 2SO4NaHCO3SiFe2O3用途化肥干燥劑光電池涂料A. A B. BC. C D. D2,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 CO2和CH4都是引起 溫室效應”的氣體Na2O、Na2O2的組成元素相同,但陽離子和陰離子的數目比不同SO2、NO、NO2都是大氣污染氣體,在空氣中都能穩定存在D.分別向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后溶液都呈紅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l2
2、+2Br一2C+Br2、Zn+Cu2+Zn2+Cu均為單質被還原的置換反應2Na2O2+2H2O 4NaOH +O2 T CI2+H2O HCl+HC1O均為水作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C1元素的單質在化學反應中只表現氧化性NaSO3與H2O2的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下列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Na+、NH4+、CO32、Br b. Fe2+、H+、NO3、ClC. Al* Ca2+、HCO3、SO42D, Fe3+、Cu2+、NO3、OH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任何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都能生成甘油B.蔗糖水解前后均可發生銀鏡反應C.不同的單糖含有的官能團相同D,向蛋白質中加入 C
3、uSO4溶液發生鹽析6.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Cl2 與稀 NaOH 溶液反應:Cl2+2OH Cl +ClO +H2OFe2 (SO4) 3和 KI 溶液反應:Fe3+21一Fe2+I2C.燒堿溶液中加入鋁片:2Al+2OH+2H2O 2AlO2+3H2TD,用濃鹽酸與 MnO2反應制取少量氯氣:MnO2+4H+2Cl匕Mn2+Cl2 T +2H2O.已知甲、乙、丙、X是四種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則甲和 X不 可能是()甲+ X I +X甲乙丙A.甲為C, X為O2 B.甲為SO2, X為NaOH溶液C.甲為Fe, X為Cl2 D.甲為AlCl 3, X為Na
4、OH溶液 TOC o 1-5 h z .下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的是()A, H2SO4 (稀)早 SO2 少里氨 NH 4HSO3 足里氨也(NH4) 2SO3NH3 a ,NO_2NO2H、ChnO3 惟化刃心一-少里C1Fe玄3FeCl2叫暨遺Fe (OH) 2空氣中泡置Fe (OH) 3AlNMH溶液NaAlO 2足里鹽酸AlCl 3溶液無水AlCl 3 i-a_.分子式為C3H6ClBr的同分異構體共有(不考慮立體異構)()A. 4種B. 5種 C. 6種 D. 7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SO2和Cl2都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且加熱后均恢復原色$。2是酸性氧化物,能與 NaOH溶
5、液反應C,紫色石蕊試液滴入 SO2水溶液中,先變紅后褪色D.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鋼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二、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共83=24分)11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33.6 L氯氣與27 g鋁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為3NaB,標準狀況下,分子數為Na的CO、N2混合氣體體積為22.4 L,其質量為28 g50 mL 8 mol ?L一1的濃鹽酸與足量的 MnO2加熱反應,生成 Cl2的分子數為0.1NaD,標準狀況下,80 g SO3中含3Na個氧原子,體積為 22.4 L12. AE是中學
6、常見的5種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則古溫A . x與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Al 2O3+2Fe回皿Fe2O3+2AlB.檢驗D溶液中的金屬陽離子的反應:Fe3+3SCN =Fe (SCN) 3 JC.單質丫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水發生置換反應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所以均是兩性化合物13.某無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Ba2+、Cl Br SO32 SO42 ,對該溶液進行下列實驗,實驗操作和現象如下表:步驟操 作現 象(1)取少量溶液滴加幾滴石蕊試液溶液艾盅另取少量溶液滴加過量氯水,再加入CCl4振蕩,靜置上層無色,下層呈橙紅 色(3)取(2)
7、上層溶液,加入過量 Ba (NO3) 2溶液和稀HNO3, 過濾后白色沉淀產生(4)向(3)的濾液中加入過量 AgNO3溶液和稀HNO3后白色沉淀產生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肯定有含 Na+、Br、SO32 B,肯定沒有 Ba2+、Cl、BrC,不能確定 Na+、SO32, SO42D,可能含有 C、SO32、SO421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丙烯的結構簡式為 CH2CHCH3B.新戊烷的二氯代物有 2種C.分子式為 CH4O和C2H6O的物質一定互為同系物D.鍵線式為的有機物的分子式為 C8H1015.向有機物X中加入合適的試劑(可以加熱),檢驗其官能團.下列有關結論不正確的是)試齊
8、現象結論A金屬鈉有氣體產生含羥基或狡基或羥基、竣基B銀氨溶液產生銀鏡含有醛基C碳酸氫鈉溶液產生氣泡含有較基D濱水溶液褪色含有碳碳雙鍵A. A B. BC. C D. D16.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結論都正確的是()選項實驗事實結論一A將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 H2SO4HClO酸性比H2SO4強B鋁箔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熔化但不滴落鋁箔表面氧化鋁熔點高于鋁CSiO 2可以和堿溶液及酸溶液反應SiO2屬于兩性氧化物D將SO2通入濱水中,濱水退色SO2具有漂白性A. A B. BC. C D. D17.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在 100 mL 濃度為 1 mol?L 1 的 Fe
9、( NO3) 3 的溶液中通入足量 SO2 : 2Fe3+SO2+2H2O2Fe2+SO42 +4H +B.在100 mL濃度為2 mol?L 1的Feb的溶液中通入標準狀況下5.6 L的Cl2:4Fe2+6I +5Cl24Fe3+3I2+10Cl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2HCO3+Ca2+2OH一CaCO3J +2H2O+CO32-D.向明磯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鋼溶液:Al3+2SO42+2Ba2+4OH一2BaSO4 +AlO 2+2H2O.下列關于聚丙烯酸酯(,)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cnonA.合成它的小分子化合物是CH3-CH2-COORB,它可由CH2 C
10、H - COOR經過加成聚合反應而得到C.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水解反應D.不能發生加成反應.下列各項操作中,不發生先產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現象的是()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向Na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稀 NaOH溶液向硅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鹽酸 向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A. B. C. D.把一定質量的鐵完全溶解于某濃度的硝酸中收集到0.3mol NO 2 0.2mol NO ,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 NaOH溶液充分反應,經過濾、洗滌后,把所得沉淀加熱至質量不再 減少為止.得到固體質量不可能為()A. 18 g
11、B. 24 g C. 30 g D. 36 g三、填空題.碘是生命體中的必需元素,請根據如下有關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中制取少量碘可采用如下方法: KI+CUSO4 - CuI J+K2SO4+I2 .此反應生成1mol I2時轉移的電子數是 mol.工業生產中,可用智利硝石(含有 NaIO3)為原料, 與NaHSO3溶液反應后生成碘,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設計以下實驗方案判斷加碘食鹽中碘的存在形式為、IO3,或兩者同時存在.請對以下試驗方案進行預測和分析.首先取試樣加水溶解,分成三份試樣:第一份試樣加酸酸化,如果加淀粉溶液后試樣溶液變藍,說明試樣中同時存
12、在 和IO3,該過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第二份試樣酸化后,加入淀粉溶液無變化,再加 溶液,溶液變藍,說明試樣中存在第三份試樣酸化后,如果直接使試紙變藍,說明試樣存在 IO3離子.22.某地環保部門取一定量某工廠所排廢水試樣分成甲、乙、丙、丁四份,進行如圖所示探 究.我水浪水不殛色廢水1溶液加熱淀榜-KI薪液與體理些空g 淡維變藍-溶液場肌色已知廢水試樣中可能含有下表中的離子:陽離子陰離子Na+、Mg2+、XCl、SO3 、丫、NO3(1)離子x是.(2)表中不能確驗操作為(填化學式,下同),離子Y是定是否存在的陰離子是,能證明該陰離子是否存在的簡單實(3) 丁組實驗在酸性條件下發生反應的離子
13、方程式是23.如圖所示為一個有機合成反應的流程圖:cHjni1:催幀B .一1CH30H溶液C% =CH, 一2TH2 即 (1)寫出中間產物A、B的結構簡式.A_:D :(4)寫出C的同分異構體X,要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填序號)在圖中 至 的反應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寫出下列方程式i .苯環上有兩個側鏈;ii. 1mol X與足量NaHCO3溶液反應產生1mol CO2氣體.寫出符合上述兩條件的 X的所有結構簡式.:H0)和抗癲癇藥CHsO24.以有機物A為原料合成重要精細化工中間體TMBA (盡CH:OCH0物H ( CHsO1CHuCHCOKHCHlCHib)的路線如圖(部分反應略去條
14、件和試劑)CHHCHO反應0HB (| 1 )y 反應CHzOHBnDC7H4O用 巧h2CH,CHCH一定律件已知:I. RONa+RX -ROR+NaX;iAii :f:試劑a稀NaOH. ATMBARrRCH0+ R- CH:CH0 椒舊:舊一 RChAcHO +H CI2+H2O HC1+HC1O均為水作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C1元素的單質在化學反應中只表現氧化性NaSO3與H2O2的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考點】氧化還原反應.【分析】A.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化合價升高被氧化;.2Na2O2+2H2O 4NaOH+O2T中只有過氧化鈉中 O元素的化合價變化; C12+H2O HC1+HC1O中
15、只有C1元素的化合價變化;C12與H2O反應時C1元素的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D.存在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解答】解:A.C12+2Br一2C+Br2反應中C1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Zn+Cu2+ Zn2+Cu 中Zn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故A錯誤;.2Na2O2+2H2O 4NaOH+O2T中只有過氧化鈉中 O元素的化合價變化; C12+H2OHC1+HC1O中只有C1元素的化合價變化,兩個反應中水既不是還原劑又不是氧化劑,故 B 錯誤;C12與H2O反應:C12+H2O HC1 + HC1O , C1元素的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C1元素的單質在化學反應中表現氧化性和還原性,
16、故 C錯誤;NaSO3與H2O2的反應中。、S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 D正確. 故選D.下列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Na+、NH4+、CO32、Br B. Fe2+、H+、NO3、C1C, A13+、Ca2+、HCO3、SO42D, Fe3+、Cu2+、NO3、OH【考點】離子共存問題.【分析】A.四種離子之間不發生反應,能夠共存;B.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能夠氧化亞鐵離子;C.鋁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發生雙水解反應;D.鐵離子、銅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解答】 解:A. Na+、NH4+、CO32 Br之間不反應,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 A正 確;Fe2+、H+、NO3
17、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B錯誤;A13+、HCO3在溶液中發生雙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二氧化碳氣體,在溶液中不 能大量共存,故 C錯誤;Fe3+、Cu2+與OH發生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D錯誤; 故選A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任何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都能生成甘油B.蔗糖水解前后均可發生銀鏡反應C.不同的單糖含有的官能團相同D,向蛋白質中加入 CuSO4溶液發生鹽析【考點】 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有機化學反應的綜合應用.【分析】A.油脂為高級脂肪酸甘油酯;B.蔗糖水解產物為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中含- CHO;C.葡萄糖和果糖均為單糖,葡萄糖含-CH
18、O和-OH,而果糖含-OH和談基;D. CuSO4溶液為重金屬鹽溶液,能使蛋白質發生變性.【解答】解:A.油脂為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則任何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都能生成甘油,故A正確;B .蔗糖水解產物為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中含-CHO,只有葡萄糖可發生銀鏡反應, 蔗糖、果糖不能,故B錯誤;C.葡萄糖和果糖均為單糖,葡萄糖含-CHO和-OH,而果糖含-OH和談基,官能團不同,故C錯誤;D. CuSO4溶液為重金屬鹽溶液, 能使蛋白質發生變性, 則向蛋白質中加入 CUSO4溶液發生 變性,故D錯誤; 故選A .6.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C12 與稀 NaOH 溶液反應:C12+2OH C
19、l +ClO +H2OFe2 (SO4) 3和 KI 溶液反應:Fe3+2I Fe2+I2C.燒堿溶液中加入鋁片:2A1+2OH+2H2O 2A1O2+3H2TD.用濃鹽酸與 MnO2反應制取少量氯氣:MnO2+4H+2C1匕Mn2+C12 T +2H2O【考點】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分析】A.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B .離子方程式兩邊總電荷不相等,違反了電荷守恒;C.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D.濃鹽酸在離子方程式中需要拆開.【解答】 解:A. C12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12+2OH一Cl +ClO +H2O,故A正確;B.Fe2(S
20、O4%和KI溶液反應生成硝酸亞鐵、 硝酸鉀和碘單質,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2I2Fe2+I2,故 B 錯誤;C.燒堿溶液中加入鋁片,二者反應生成氫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1+2OH +2H2O2A1O2 +3H 2 T ,故 C 正確;D,濃鹽酸與MnO2反應制取少量氯氣,濃鹽酸中的氯化氫小于拆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 2+4H+2C1Mn2+C12 T +2H2O ,故 D 正確;故選B.7.已知甲、乙、丙、可能是()X是四種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則甲和小甲+ X 1 +x甲乙丙A.甲為C, X為O2 B.甲為SO2, X為NaOH溶液C.甲為Fe, X
21、為CI2 D.甲為AlCl 3, X為NaOH溶液【考點】 無機物的推斷.【分析】A. C能發生連續氧化反應,且C與CO2可反應生成CO;B.甲為SO2, X為NaOH溶液,乙為NaHSO?,丙為 W2SO3;C.甲為Fe, X為C12,乙為FeCl3,乙與X不反應;D,甲為 A1C1 3, X 為 NaOH 溶液,乙為 Al (OH) 3,丙為 NaAlO2.【解答】解:A.甲為C, X為O2, CnCO&CO2, CO2CC,符合上述轉化,故 A正確;B.甲為 SO2, X 為 NaOH 溶液,SOaPHNaHSO羽HNa2SO3, Na2SO30?NaHSO3,符合 上述轉化,故B正確C
22、.甲為Fe, X為Cl2,乙為FeCb,乙與X不反應,不符合上述轉化,故 C錯誤;D,甲為 AlCl3, X 為 NaOH 溶液,AlCl 3OHai (OH) 3 NaAlO 2, NaAlO 2A1C1gAl (OH)3,故D正確;故選C.8.下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的是()A. H2SO4 (稀)與太。2少星嬴由NH 4HSO3足里氨也(NH4) 2SO3B.NH3。2傕化劑NO : NO2 - HNO少里C1Fe 占 z.FeCbN6H溶覆Fe (OH)左氣中放二Fe (OH) 3Al NaOH溶液NaAlO 2足里鹽霰AlCl 3溶液二無水AlCl 3【考點】 鐵的化學性質;
23、氨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鋁的化學性質.【分析】A.稀硫酸和銅不反應;B.氨氣在催化作用下可被氧化生成NO, NO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生成硝酸;C.鐵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D.氯化鋁溶液加熱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解答】解:A.稀硫酸和銅不反應,可用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與銅反應,二氧化硫與少量氨水反應生成(NH4) 2SO3,故A錯誤;B.氨氣在催化作用下可被氧化生成NO, NO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生成硝酸,轉化關系正確,故 B正確;C.氯氣具有強氧化性,鐵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故 C錯誤;D.氯化鋁溶液加熱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加熱溶液不能得到無水AlCl 3,應在濃鹽
24、酸作用下加熱,故D錯誤.故選B.9.分子式為C3H6ClBr的同分異構體共有(不考慮立體異構)()A. 4種B. 5種 C. 6種 D. 7種【考點】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分析】c3H60Br可以可知丙烷中的 2個H原子分別為1個Cl、1個Br原子取代,丙烷只 有一種結構,氯原子與澳原子可以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H原子,可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H原子,據此書寫判斷.【解答】 解:C3H6ClBr可以可知丙烷中的 2個H原子分別為1個Cl、1個Br原子取代,丙 烷只有一種結構,氯原子與澳原子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H原子,有CH3CH2CHBQI、CH3CBrClCH 32種,可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
25、H原子,有BrCH 2CH2CH2CI、CH3CHBrCH 2CI、 CH3CHC1CH 2Br3 種,故共有 5 種, 故選:B.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SO2和Cl2都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且加熱后均恢復原色$。2是酸性氧化物,能與 NaOH溶液反應C,紫色石蕊試液滴入 SO2水溶液中,先變紅后褪色D.向某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鋼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考點】 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硫酸根離子的檢驗;硅和二氧化硅.【分析】A、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加熱后恢復,氯氣的和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漂白作用加熱 不恢復;B、酸性氧化物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C、紫色石蕊試液滴入 SO2水
26、溶液中,只變紅不褪色;D、溶液中可能有銀離子.【解答】解:A、二氧化硫結合有機色素形成不穩定無色物質加熱后恢復紅色,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漂白作用不可恢復,故 A錯誤;B、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與 NaOH溶液反應生成硅酸鈉和水,故 B正確;C、二氧化硫不漂白紫色石蕊試液,所以只變紅不褪色,故 C錯誤;D、溶液中可能有銀離子,檢驗硫酸根離子,應先加鹽酸酸性,然后加入氯化銀,故D錯誤;故選B.二、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共83=24分)1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33.6 L氯氣與27 g鋁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為3NaB
27、,標準狀況下,分子數為Na的CO、N2混合氣體體積為22.4 L ,其質量為28 g50 mL 8 mol ?L-1的濃鹽酸與足量的 MnO2加熱反應,生成 C的分子數為0.1NaD,標準狀況下,80 g SO3中含3Na個氧原子,體積為 22.4 L【考點】 阿伏加德羅常數.【分析】A、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大于22.4L/mol ;B、氣體體積丫=可乩丫,氮氣和CO的摩爾質量均為 28g/mol;C、二氧化鎰只能與濃鹽酸反應,與稀鹽酸不反應;D、標況下三氧化硫為固體.【解答】解:A、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大于22.4L/mol ,故33.6L氯氣的物質的量小于1.5mol,故與27g鋁
28、反應時,鋁過量,則轉移的電子數小于3Na個,故A錯誤;B、氣體體積V=-jVrr=x 22. 41ylm 1=22.4,而氮氣和CO的摩爾質量均為 28g/mol,故Na個氮氣和CO分子即1mol混合物的質量為28g,與兩者的比例無關,故 B 正確;C、二氧化鎰只能與濃鹽酸反應,與稀鹽酸不反應,故濃鹽酸不能反應完全,生成的氯氣分子個數小于0.1Na個,故C錯誤;D、標況下三氧化硫為固體,故80g三氧化硫即1mol三氧化硫的體積小于 22.4L,故D錯誤.故選B .12. AE是中學常見的5種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則A . x與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Al 2O3+2
29、Fe-F%O3+2AlB.檢驗D溶液中的金屬陽離子的反應:Fe3+3SCN =Fe (SCN) 3 JC.單質Y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水發生置換反應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所以均是兩性化合物 【考點】 無機物的推斷.【分析】依據轉化關系分析,A +X=B +Y是置換反應,單質 XY都和稀硫酸反應,說明是金 屬單質,AB是氧化物和硫酸反應,其中 A和硫酸反應生成的 D和單質Y反應生成E,說 明A中元素化合價是變價,綜合分析判斷,置換反應是鋁熱反應的置換反應,所以判斷X為 Al ; 丫為 Fe; A 為 F&O3; B 為 Al2O3; C 為 Al 2 (SO4) 3; D
30、為 Fe? (SO4) 3; E 為 FeSO4; 依據判斷結果分析選項問題;【解答】 解:依據轉化關系分析,A+X=B +Y是置換反應,單質 XY都和稀硫酸反應,說明是金屬單質,AB是氧化物和硫酸反應,其中A和硫酸反應生成的 D和單質Y反應生成E,說明A中元素化合價是變價,綜合分析判斷,置換反應是鋁熱反應的置換反應,所以判斷X 為 Al ; 丫為 Fe; A 為 Fe2O3; B 為 Al2O3; C 為 Al2 (SO4) 3; D 為 F% (SO4) 3; E 為 FeSO4;古溫A、x與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2O3+2Al回皿 Al2O3+2Fe,故A錯誤;B、檢驗D溶液中的金屬
31、陽離子為三價鐵離子發生反應生成的不是沉淀:Fe3+3SCN =Fe(SCN) 3,故B錯誤;C、單質Y為Fe,在高溫條件下能與水蒸汽發生置換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故 C 正確;D、由于化合物B為Al 2O3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所以是兩性化合物,C為Al2(SO4) 3是鹽不具有兩性,故 D錯誤; 故選C.13.某無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Ba2+、C、Br SO32 SO/,對該溶液進行下列實驗,實驗操作和現象如下表:步驟操 作現 象(1)取少量溶液滴加幾滴石蕊試液溶液艾盅另取少量溶液滴加過量氯水,再加入CCI4振蕩,靜置上層無色,下層呈橙紅 色(3)取(2)上層溶液,加入過量
32、 過濾Ba (NO3) 2 溶液和稀 HNO3,后白色沉淀產生(4)向(3)的濾液中加入過量AgNO3溶液和稀hno3后白色沉淀產生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肯定有含 Na+、Br、SO32 B,肯定沒有 Ba2+、Cl、BrC,不能確定 Na+、SO32, SO42D,可能含有 C、SO32、SO42【考點】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分析】(1)取少量溶液滴加幾滴石蕊試液,溶液變藍,說明溶液呈堿性,離子組中沒有OH離子,說明應含有 SO32 一離子,水解呈堿性,SO32 一離子和Ba2+離子生成BaSO?沉淀, 不能大量共存,則一定沒有 Ba2+離子,根據溶液電中性,溶液中一定含有Na+離子;(2
33、)另取少量溶液滴加過量氯水,再加入 CC14振蕩,靜置,上層無色,下層呈橙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Br離子;(3)取(2)上層溶液,加入過量 Ba (NO3) 2溶液和稀HNO3,過濾,有白色沉淀產生, 生成的沉淀為BaSO4,但不能說明溶液中含有 SO42離子,也可能是 SO32氧化生成;(4)向(3)的濾液中加入過量 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該沉淀為AgCl , 但不能說明溶液中含有 C離子,因第(2)步操作中引入 C離子,【解答】解:A、離子組中沒有 OH離子,說明應含有 SO32離子,水解呈堿性,SO32離 子和Ba2+離子生成BaS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則一定沒有B
34、a2+離子,根據溶液電中性,溶液中一定含有 Na+離子,另取少量溶液滴加過量氯水,再加入 CC14振蕩,靜置,上層無 色,下層呈橙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Br離子,故A正確;B、溶液滴加過量氯水,再加入 CC14振蕩,靜置,上層無色,下層呈橙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BL離子,故B錯誤;C、Na+和SO32離子通過實驗(1)可以確定存在,但不能說明溶液中含有SO42離子,也可能是SO32氧化生成,故C錯誤;D、通過實驗(1)可說明一定含有 SO32離子,故D錯誤.故選A.1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丙烯的結構簡式為 CH2CHCH3B.新戊烷的二氯代物有 2種C.分子式為 CH4O和C2H6O的物
35、質一定互為同系物D.鍵線式為的有機物的分子式為 C8H10【考點】結構簡式;有機化合物的異構現象.【分析】A、烯煌中的碳碳雙鍵不能省略;H原子;B、新戊烷的二氯代物即是再用一個氯原子取代一氯新戊烷中的一個C、CH4O一定為甲醇,而 C2H6O可能為乙醇,還可能為二甲醛;D、在鍵線式中,拐點和端點為碳原子,其余用H原子來補充.【解答】解:A、烯煌中的碳碳雙鍵不能省略,故結構簡式為CH2=CHCH3,故A錯誤;B、新戊烷的二氯代物中,兩個氯原子取代同一甲基的氫原子的同分異構體有1種,取代不同甲基的氫原子得到的二氯代物有1種,總共含有2種二氯代物,故B正確;C、CH4O一定為甲醇,而 C2H6O可能
36、為乙醇,還可能為二甲醛,故兩者不一定為同系物,故C錯誤;D、在鍵線式中,拐點和端點為碳原子,其余用H原子來補充,故此有機物中含 8個C原子,8個H原子,故分子式為 C8H8,故D錯誤.故選B .15.向有機物X中加入合適的試劑(可以加熱),檢驗其官能團.下列有關結論不正確的是)試齊I現象結論A金屬鈉有氣體產生含羥基或狡基或羥基、竣基B銀氨溶液產生銀鏡含有醛基C碳酸氫鈉溶液產生氣泡含有較基D濱水溶液褪色含有碳碳雙鍵A. A B. B C. C D. D【考點】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分析】A.與Na反應生成氣體,則說明有機物 X中含羥基和竣基中的至少一種;B.遇銀氨溶液產生銀鏡,則說明 X中一定含
37、醛基;C.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氣體,說明有機物X中含竣基;D.濱水與C=C或C三C發生加成,澳水能與苯酚發生取代反應等.【解答】 解:A.與Na反應生成氣體,則說明有機物 X中含羥基和竣基中的至少一種,結論正確,故A正確;B.遇銀氨溶液產生銀鏡,則說明 X中一定含醛基,結論正確,故 B正確;C.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氣體,說明有機物X中含竣基,結論正確,故 C正確;D.濱水與C=C或C三C發生加成,澳水能與苯酚發生取代反應等,則不能說明X中一定含碳碳雙鍵,故 D錯誤;故選D.16.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結論都正確的是()選項實驗事實結論一A將SO2通入含HC1O的溶液中生成 H2SO4HC1O
38、酸性比H2SO4強B鋁箔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熔化但不滴落鋁箔表面氧化鋁熔點高于鋁CSiO2可以和堿溶液及酸溶液反應r SiO2屬于兩性氧化物D將SO2通入濱水中,濱水退色SO2具有漂白性A. A B. B C. C D. D【考點】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分析】A.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不能比較酸性的強弱;B .鋁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的熔點高;C.與酸或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為兩性氧化物;D.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和HBr .【解答】解:A.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不能比較酸性的強弱,不發生強酸制取弱酸的反應,事實上硫酸為強酸、HC1O為弱酸,故A錯誤;B.鋁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的熔點
39、高,則鋁箔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熔化但不滴落,故B正確;C.與酸或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為兩性氧化物,而二氧化硅與鹽酸、 硫酸等不反應,只屬于酸性氧化物,故 C錯誤;D.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和HBr, S元素的化合價升高,體現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故D錯誤;故選B .17.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在 100 mL 濃度為 1 mo1?L 1 的 Fe ( NO3) 3 的溶液中通入足量 SO2 : 2Fe3+SO2+2H2。 2Fe2+SO42 +4H +B.在100 mL濃度為2 mol?L的FeI2的溶液中通入標準狀況下 5.6 L的Cl2:4Fe2+61+5Cl2 4Fe3+
40、3I2+10Cl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2HCO3+Ca2+2OH一CaCO3J +2H2O+CO32-D.向明磯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鋼溶液:Al 3+2SO42 +2Ba2+4OH 2BaSO4 J+AlO 2+2H2O【考點】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分析】A .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能夠氧化二氧化硫;VB .根據n=計算出氯氣的物質的量,碘離子還原性較強,優先與氯氣反應,剩余的氯氣再與亞鐵離子反應;C.石灰水過量,所有的碳酸根離子都轉化成碳酸鈣沉淀;D.氫氧化鋼過量,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偏鋁酸鉀和水.【解答】解:A.在100 mL濃度為1 mol?L -1的Fe (N
41、O3) 3的溶液中通入足量 SO2,硝酸 根離子也參與反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3NO3 +Fe+5SO2+4H2O Fe2+5SO42+8H+3NO T ,故 A 錯誤;B,在100 mL濃度為2 mol?L1的Feb的溶液中通入標準狀況下 5.6 L的Cl2,氯氣的物質5 6L的量為:次黑Jr =025mol,碘化亞鐵的物質的量為 0.2mol,碘離子還原性大于亞鐵離22. 4L/mol子,則碘離子優先反應,0.4mol碘離子完全反應消耗 0.2mol氯氣,說明氯氣恰好反應,正確的反應為:2+Cl2 I2+2Cl ,故B錯誤;C. NaHCO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
42、、氫氧化鈉和水,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HCO3+Ca2+OH一CaCO3j+H2O,故 C 錯誤;D.明磯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鋼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 3+2SO42 +2Ba2+4OH2BaSO4j+AlO2 +2H2O,故 D 正確;故選D.(1( -18.下列關于聚丙烯酸酯(,)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合成它的小分子化合物是CH3-CH2-COORB,它可由CH2 CH - COOR經過加成聚合反應而得到C.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水解反應D.不能發生加成反應【考點】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分析】由聚丙烯酸酯()可知,主鏈只有 2個C,為加聚反應產物,則單體為CH2 CH - CO
43、OR,聚丙烯酸酯中含-COOC -,不能發生加成、但可發生水解反應,以 此來解答.【解答】 解:A .合成它的小分子化合物是 CHl CH-COOR,故A錯誤; 4 |i (1 ir4-B.的主鏈只有2個C,它可由CH2 CH - COOR經過加成聚合反應而得到,COOR故B正確;C.聚丙烯酸酯中含-COOC可發生水解反應,故 C正確;D. - COOC-不能加成,其它結構中不含不飽和鍵,則不能發生加成反應,故 D正確; 故選A .19.下列各項操作中,不發生先產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現象的是()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 CO2向Na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向AlCl 3溶
44、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稀 NaOH溶液向硅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鹽酸 向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A. B. C. D.【考點】鈉的重要化合物;鎂、鋁的重要化合物.【分析】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析出晶體碳酸氫鈉;向Na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鹽酸,偏鋁酸鈉和鹽酸反應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后氫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鋁,所以看到的現象是 先產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加 NaOH溶液至過量,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繼續滴入氫氧化鈉 溶液會溶解氫氧化鋁沉淀. 鹽酸和硅酸鈉反應生成難溶性的硅酸,硅酸和鹽酸不反應;AgNO 3和稀氨水反應,生成AgOH白
45、色沉淀,AgOH白色沉淀和氨水能反應生成絡合物; 【解答】 解: 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析出晶體碳酸氫鈉,不會出現先沉淀后溶解的現象,故 符合;向NaAlO 2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鹽酸, 偏鋁酸鈉和鹽酸反應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 后氫 氧化鋁和鹽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鋁, 所以看到的現象是 先產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所以不符合條件,故 不符合;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加 NaOH溶液至過量,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繼續滴入氫氧化鈉 溶液會溶解氫氧化鋁沉淀,反應現象是先沉淀后溶解,故 不符合;向硅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鹽酸,鹽酸和硅酸鈉反應生成難溶性的硅酸,硅酸和鹽 酸不反應,
46、所以不出現 先產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現象,故符合;AgNO 3和稀氨水反應,生成 AgOH白色沉淀,繼續滴加氨水,形成 Ag (NH3) 2 +絡離 子,沉淀溶解,所以出現 先產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 ”現象,故不符合; 故選C.把一定質量的鐵完全溶解于某濃度的硝酸中收集到0.3mol NO 2 0.2mol NO ,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 NaOH溶液充分反應,經過濾、洗滌后,把所得沉淀加熱至質量不再 減少為止.得到固體質量不可能為()A. 18 g B. 24 g C. 30 g D. 36 g【考點】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分析】硝酸得電子變成氮的氧化物, 鐵在反應中失電子變成鐵離
47、子或亞鐵離子,加堿后生成氫氧化物,對沉淀加熱生成氧化鐵沉淀, 在反應中鐵失電子數和硝酸得電子數相等,以此進行計算.【解答】解:硝酸得電子變成氮的氧化物,鐵在反應中失電子變成鐵離子或亞鐵離子,加堿后生成氫氧化物,對沉淀加熱生成氧化鐵沉淀, 在反應中鐵失電子數和硝酸得電子數相等. 根 據 HNO3+3e- NO , HNO 3十臺二NO2,生成 0.3molNO2轉移的電子為:0.3mol x 1=0.3mol ,生 成0.2molNO 轉移的電子為: 0.2molx3=0.6mol ,共轉移 0.9mol電子,若反應中Fe失去3個電子變成鐵離子 Fe%-Fe3+3PH二Fe(0H) 3c=Fe2
48、O3,3mol80g0.9mol24g若反應中Fe失去2個電子變成亞鐵離子 Fe與二Fe2+竺匚Fe( OH ) 2與竺垃Fe (OH )F&O3,2mol80g0.9mol36g若鐵既變成鐵離子由變成亞鐵離子,則得到的沉淀介于24g - 36g之間,則得到固體質量不可能為18g,故選A .三、填空題.碘是生命體中的必需元素,請根據如下有關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中制取少量碘可采用如下方法:KI+CUSO4 - CuI J+K2SO4+I2 .此反應生成1molI2時轉移的電子數是 2 mol.工業生產中,可用智利硝石(含有NaIO3)為原料,與NaHSO3 溶液反應后
49、生成碘,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IO3 +5HSO3 =3H+5SO/ +I2+H2O .(2)設計以下實驗方案判斷加碘食鹽中碘的存在形式為、IO3,或兩者同時存在.請對以下試驗方案進行預測和分析.首先取試樣加水溶解,分成三份試樣:第一份試樣加酸酸化,如果加淀粉溶液后試樣溶液變藍,說明試樣中同時存在 和IO3,該過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I +IO3 +6H +=3Iz+3H2。.第二份試樣酸化后,加入淀粉溶液無變化,再加FeCl3 (或Hz。2)溶液,溶液變藍,說明試樣中存在 第三份試樣酸化后,如果直接使淀粉-KI試紙變藍,說明試樣存在 IO3離子.【考點】 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
50、.【分析】(1)該反應中I元素化合價由-1價變為0價,碘酸根離子和亞硫酸根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根離子、碘、氫離子和水;(2) 碘離子具有還原性、碘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試樣加酸酸化,如果加淀粉溶液后試樣溶液變藍,說明有碘單質生成,則存在碘離子和碘酸根離子;試樣酸化后,然后向溶液中加入氧化劑,如果加入淀粉溶液后試樣溶液變藍,說明試樣 中存在I ;試樣酸化后,如果直接使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色,就說明含有碘酸根離子.【解答】解:(1)該反應中I元素化合價由-1價變為0價,則生成1mol I2時轉移的電子數是 2mol,碘酸根離子和亞硫酸根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根離子、碘、氫離子和水,離子
51、方程式為 2IO3 +5HSO3 =3H+5SO42 +I2+H2O,故答案為:2; 2IO3 +5HSO3 =3H+5SO42 +I2+H2O;(2) 碘離子具有還原性、碘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試樣加酸酸化,如果加淀粉溶液后試樣溶液變藍,說明有碘單質生成,則存在碘離子和碘酸根離子,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5I +IO3+6H+=3I2+3H2O,故答案為:5I +IO3 +6H+=3I2+3H2O;試樣酸化后,然后向溶液中加入氧化劑,如FeCl3 (或H2O2),如果加入淀粉溶液后試樣溶液變藍,說明試樣中存在故答案為:FeCl3 (或H2O2); 試樣酸化后,如果直接使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色,則碘離
52、子被氧化生成碘單質,就說明原溶液含有碘酸根離子,故答案為:淀粉- KI .22.某地環保部門取一定量某工廠所排廢水試樣分成甲、乙、丙、丁四份,進行如圖所示探 究.我水澳水不夠色溶液 加熱* 淀松-KI薪液弋體幽迫空g試紙變假溶液呈瓶色已知廢水試樣中可能含有下表中的離子:陽離子Na+、Mg2+、X陰離子Cl、SO32、丫、NO3(1)離子X是 NH4+ (填化學式,下同),離子Y是 SO42(2)表中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陰離子是Cl ,能證明該陰離子是否存在的簡單實驗操作為 取少量廢水試樣,滴加足量的Ba (NO3)2溶液,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存在
53、C,若無白色沉淀產生,則不存在.(3) 丁組實驗在酸性條件下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6I +2NO3-+8H+=2NO T+3I2+4H2O .【考點】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分析】由實驗可知,甲中加入濱水不褪色,證明不含還原性離子,推斷不含SO32 ,乙中加入酸化的氯化鋼生成白色沉淀說明含有SO42 ,丙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反應生成氣體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證明是氨氣,說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丁中加入淀粉碘化鉀溶液后溶液呈藍色說明溶液中含有氧化性離子能氧化碘離子為單質碘,判斷含有NO3 ,(1)離子X為NH4+,離子丫為SO42 ;(2)表中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陰離子是Cl ,依據氯離
54、子的檢驗方法設計實驗驗證;(3) 丁組實驗在酸性條件下發生反應是廢水試樣中滴加淀粉一KI溶液所發生反應,硝酸具有氧化性氧化碘離子為碘單質.【解答】解:甲中加入濱水不褪色,證明不含還原性離子,推斷不含SO32;乙中加入酸化的氯化鋼生成白色沉淀說明含有SO42 ;丙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反應生成氣體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證明是氨氣,說明原溶液中含有 NHj; 丁中加入淀粉碘化鉀溶液后 溶液呈藍色說明溶液中含有氧化性離子能氧化碘離子為單質碘;判斷含有NO3 ;(1)離子X為NH,離子丫為SO 故答案為:NHj SO42 ;(2)表中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陰離子是Cl ,能證明該陰離子是否存在的簡單
55、實驗操作為,取少量溶液與試管中,加入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銀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證明氯離子的存在Cl故答案為:Cl ;取少量廢水試樣,滴加足量的 Ba (NO3) 2溶液,靜置;取上層清液,滴 加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存在 Cl 一,若無白色沉淀產生,則不存 在Cl ;(3) 丁組實驗在酸性條件下發生反應是廢水試樣中滴加淀粉一KI溶液發生反應,硝酸根離子在酸溶液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6I +2NO3 +8H+=2NO T+3I2+4H2O,故答案為:6I +2NO3 +8H+=2NO T+3I2+4H2O.23.如圖所示為一個有機合成反應的流程圖:c%CH20
56、H0、當.一 K 逑/電胴*卜I U LCH$CH20H溶液1CH, =CH, kBrCH2THJir大忘一 D(1)寫出中間產物A、B的結構簡式.WeiA_Q _ B 一 0 一 CHO(2)在圖中至的反應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填序號)(3)寫出下列方程式LiioCOOH:_+O2催化劑n:CHzBrCH ?Br+2NaOH fCH?OHCH、OH+2NaBr(4)寫出C的同分異構體X,要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i .苯環上有兩個側鏈;ii. 1mol X與足量NaHCO3溶液反應產生1mol CO 2氣體.COOCH:CH:OHCOOCHCHrOHCOOCHiCHCOOCHzCHOHCO()H
57、coonC(K)H-(W )( 14寫出符合上述兩條件的X的所有結構簡式S【分析】乙烯與澳單質反應生成 BrCH2-CH2Br , BrCH二-CH 水解生成D,則D為羽葉出; -OH QH經催化氧化生成了簡式為B,B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與錯囂反CHOH,據此進行解答.應生成、B為COOH,則C為OOCH【解答】 解:(1)乙烯與澳單質反應生成 BrCH二, BrCHh CHBr水解生成D,則CH9H故答案為:(2)根據以上分析可知, 均為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考點】有機物的合成.00( :1|CHOH則A的結構簡式為經催化氧化生成了B, B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C, C與募錯反應生成I在光照的條件下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生成CH9HD為震梵;HJ)在光照的條件下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生成A , A水解生成(OOHC 為 c)、OOCHB為A, A水解生成,則A的結構,則ClioC( 0H(3)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O2催化耦c,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7COOHCH2BrCH 2Br +2NaOH ACH 2OHCH 2OH +2NaBr,反應 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H( M 七Tf V-LX K IH -Ht k 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車不懂車買車合同標準文本
- 勞保生意合同樣本
- 企業門衛臨時勞務合同樣本
- 入股固定收益合同樣本
- 樂理試題及答案二級
- 中針灸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名師指導方案試題及答案
- 化學計算中常見問題的解決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家具設計的用戶需求反饋試題及答案
- 樂理考試知識重溫環節題及答案
- 產業發展理論-第七章-產業政策課件
- DB64-T 1684-2020 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高清可復制)
- 婚喪嫁娶事宜備案表
- 幼兒園教學課件小班社會《孤獨的小熊》課件
- 客訴客退經濟處罰準則及要求
- “三級”安全安全教育記錄卡
- 賽艇賽事活動推廣方案
- 293219民事訴訟法(第六版)教學PPT完整版課件全套ppt教學教程最全電子教案
-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競賽試題及答案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安全培訓
- 問題請在每個方向上重復延伸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