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電視紀錄片解說詞 敦煌之舞夢敦煌_第1頁
大型電視紀錄片解說詞 敦煌之舞夢敦煌_第2頁
大型電視紀錄片解說詞 敦煌之舞夢敦煌_第3頁
大型電視紀錄片解說詞 敦煌之舞夢敦煌_第4頁
大型電視紀錄片解說詞 敦煌之舞夢敦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型電視紀錄片解說詞:敦煌之舞夢敦煌敦煌,歷經滄桑,幾度盛衰,蹣跚地走過了五千年漫長的里程。 悠久歷史的敦煌燦爛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輝煌;那遍地的文物古跡、 浩繁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這是一群青春時尚的孩子,她們在學習一種有著三道彎特色的舞 蹈,知曉的人們會知道這與敦煌壁畫中s型舞蹈造型異常相似。這樣 一群從小聽流行音樂長大的孩子怎么會去學習這些早已失傳的舞蹈 呢?也許她們每個人心中的夢想,但一定有些夢想是跟敦煌有關的。“多年以來,我總是反復做著同一個夢。大漠深處,一個女子向 我緩緩走來,她好像是千年前的舞者,時空中的精靈,從大漠深處石 窟里千秋寂寞的壁畫中墜落塵世,悠然起

2、舞,如花綻放,盛開在寂靜 的沙漠里。帶我漸漸穿越著時間的沙粒,靠近那悠遠的舞夢”。這是一個奇妙的時空隧道。置身其中,千余年前人們的生活、信 仰、娛樂,撲面而來,恍假設隔世。那時候,音樂、舞蹈占據著他們生 活的重要位置。在敦煌現存的492個洞窟中,樂舞造型幾乎處處可見。 而在這許多的舞蹈形象中,又以飛天為數最多,據統計敦煌壁畫中有 大大小小的飛天總計四千五百余身。他們當中年紀最老的飛天已經有 一千六百多歲了,而最年輕的飛天也有將近六百歲。他們究竟是上千 年前的舞者,還是極樂世界的天女,又或是畫工們妙手偶得的創造? 這天衣飛揚滿壁風洞的神韻,留給后世一個個謎題。“看到敦煌的第一眼的一霎那時間,或者

3、說就是我在日本基礎到 過去所看到的絲路的紀錄片、敦煌的紀錄片所帶給我的感受,都是我 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時刻,不能夠讓我磨滅的這個印象。所以我 覺得,看到敦煌壁畫舞姿的這種舞蹈形象,可以說,它就是我在生命 中等待的東西。”上世紀70年代末,遠在日本學習舞蹈的臺灣舞蹈家樊潔兮千里 迢迢趕赴敦煌。面對滿洞的壁畫她覺得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東西。也許舞者樊潔兮和當年程佛兒面對這些壁畫時有相同的感受。之 后的二十多年,樊潔兮帶著自己對敦煌舞蹈的獨特理解走到美國德國, 和世界上許多的地方。“我覺得形象是讓我們獲得了參考,獲得了靈感,但是我希望舞 蹈的肢體展現是抽象的,而且是把敦煌這個大文化的精神把它拿

4、出來 延伸,跟新時代結合。”這是北京保利劇院的一場大型歌舞劇敦煌,樊潔兮被邀擔任 舞蹈總監,這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演出,也是她第一次把自己的 敦煌舞蹈呈獻給內地的觀眾。第一眼看見敦煌,一見鐘情地愛上敦煌,自此她的愛情婚姻事業 都與此相連。像敦煌壁畫里的飛天一樣,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這 項事業。對于程佛兒來說,她已經漸漸習慣了在敦煌的生活。從13歲選 入教坊,天子面前獻藝,輾轉到街頭賣藝,舞蹈已經成為她面對離亂 生活的一種方式。盛世的繁華如同過眼煙云,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常常會假設有所思,憶起那個給了她無限溫暖的寧靜世界。“敦煌寺廟街頭還有職業的寺廟里頭養的這些音樂的表演的人, 我們稱為音

5、聲人。因為宗教啊它的儀式是要透過音樂來表達的,透過 音樂就可以塑造出一個莊嚴肅穆的氣氛。”也許程佛兒會像專家所言, 在佛祖庇佑下成為寺廟里的音聲兒,古寺青燈,伴佛終老。也許她遇 到了一位鐘情于她的畫工,嫁人生子,過起了平常人家的生活。畢竟, 一個從小就沒有家的孩子,怎么會不渴望一份家的溫情呢?程佛兒回 到敦煌之后不久,從長安到敦煌的貿易之路就因為戰亂中斷了,西去 龜茲的商路卻一路暢通。后來的中亞、西亞等地的舞蹈中出現了中原宮廷風格的舞蹈,我 們不妨大膽揣測,或者正是程佛兒等宮廷舞姬們流亡至此的原因吧。一切只是我們的猜想罷了,誰知道呢?對于偌大的歷史而言,一 個小小的舞伎,只是沙海里的一粒塵埃,

6、他們后來的生活我們無從知 道。史料記載,天寶年間和她一樣的教坊舞伎就有一萬零四名。她們 戰亂出逃、奔波流轉、流落民間,但是舞蹈恰恰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流 傳、融合。這就是那個飾演教坊舞伎程佛兒的女孩,那時她在甘肅省藝術學 校主修敦煌舞。在我們的紀錄片里拍攝即將結束的時候,她已經是北 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的一名大學生了。幸運的她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現 在了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表演中,她的夢想才剛剛開始。敦煌是一個文明的奇跡,她承載著凝固的歷史,也散發著流動的 神韻。從教坊舞伎程佛兒到舞蹈學院的青春少女,她們都為敦煌而舞 蹈。文化就是這樣一種奇妙的東西,總在千絲萬縷中發生著關聯,也 許這就是敦煌樂舞壁畫

7、恢弘而強大的生命力。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年 輕可愛的孩子,她們也不過十六七歲,是北京舞蹈學院第一屆敦煌舞 班的學生。“我覺得敦煌舞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很神秘。”“我覺得敦煌舞蹈 是對敦煌文化的一種傳承,我們用舞蹈的形式,把敦煌這種文化傳播 給大家,把古代的東西呈現給現代人。”古老的舞蹈,年輕的身姿,還記得她嗎,那個因為安史之亂流亡 的教坊舞伎程佛兒不也曾這樣用心地舞蹈過嗎。一千多年,朝代更迭, 時空流轉,戰亂災荒,敦煌樂舞壁畫中靈動的身影一直不曾消失過。在無數關于樂舞的歷史文獻中,我們都找不到一個樂舞伎人的完 整故事,在敦煌學者的指導下我們虛擬了歌舞伎程佛兒。她的原型是 成千上萬個教坊舞伎和民間藝

8、伎,她將帶我們走近那段封塵的歷史。程佛兒,祖籍敦煌,天寶年間長安教坊舞伎。公元755年,皇宮 里普通的一天。這一天的華清池如往常一樣歌舞升平,大唐帝國從明 皇即位以后,承平日久,這樣的宮廷舞會幾乎天天都在上演。當時胡 姬遍布長安城,這些高鼻梁深眼窩的異域歌舞伎給中原帶來了無限柔 情的浪漫。李白曾經在詩中寫道,“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 中。”有一種疾轉如飛的胡旋舞,是西域康國人的拿手好戲。表演者 在一塊小圓毯上飛速旋轉到衣帶飛揚,但決不能轉出小圓毯之外。據 說這種舞蹈傳到宮廷也成了安祿山的看家本領,他總是能讓自己肥碩 的身體飛快旋轉如一只陀螺。唐朝,上至帝侯王妃下至黎民百姓,音樂舞蹈好像他

9、們共通的語 言,也正是因為滲入到了空氣中的自由開放,使得異域歌舞和中原樂 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造就了音樂歌舞的黃金時代,也練就了程佛兒 一身的舞林絕技。當整個大唐王國都沉浸在歌舞升平中時,那個善于跳胡旋舞的安 祿山扯起了叛亂的大旗。當安祿山帶著叛軍來到時,唐明皇不得不帶 著心愛的貴妃逃跑了。混亂中程佛兒尋找著逃跑的機會。皇宮,這個 曾經歌舞升平的家,也離程佛兒越來越遠了。她現在唯一的希望,回 到千里之外的家鄉一一敦煌。在唐朝,敦煌是個香火旺盛的佛教圣地。在距離敦煌城外東南方 約25公里處,有許多洞窟佛寺,是著名的莫高窟千佛洞。每天到這 里來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從達官顯貴到平民百姓,定期去莫高窟禮

10、拜 成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局部。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記載了世俗的人們供養佛祖的十種方式, 第九種是伎樂供養。伎樂指的是佛國世界唱歌跳舞的菩薩,他們用音 樂、舞蹈來供奉極樂世界的佛祖,所以,我們能夠在敦煌壁畫中見到 無數這樣靈動的舞蹈形象。這是一個個脫胎于敦煌壁畫的靜止舞姿,用線描圖的方式記錄下 了舞伎們靈動的瞬間。她們出自于當時中國藝術研究所一個叫吳曼英 的專家之手。那是1977年的6月,中國藝術研究所組織的一個舞蹈 研究小組前往大西北,是為了在沉睡千年的壁畫中尋找舞蹈形象。這是五位專家和常書鴻夫婦留下的唯一合影。“太驚訝了,我們真覺得要喊敦煌萬歲,就是一個音樂舞蹈博物 館,每一個洞窟幾乎都有音

11、樂和舞蹈。啊,我們簡直是目不暇給吧。”1977年夏天的這次采風,揭開了敦煌樂舞壁畫的神秘面紗。這 些沉睡了千年的寂靜生命一定沒有想到,千年后他們會從石壁上一躍 而下,成了后世人們遙想盛世舞蹈的珍貴藍本。現在距今最久遠的樂舞壁畫已經有一千六百多年。時空的隧道中 沒有人確切的知道它們都經歷了什么,戰火、兵患、風雨,太多的傷 痕太多的斑駁色彩呈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再次把目光投向這個因戰亂出逃的教坊舞伎程佛兒。此刻她踏上了回家的路,從長安到敦煌將近兩千公里的行程,對 于孤身一人的程佛兒來說即使一刻不停地行走,也需要大約三個月的 時間。回鄉的路上,程佛兒遇見一路西來的粟特商隊,他們將西方的毛 皮變賣到

12、中原。但是戰亂也阻斷了他們的行程,長安對于他們來說成 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這一天她遇見了幾個敦煌的老鄉,同是孤身在外的旅人,程佛兒 向他們講述起曾經宮廷里歡歌起舞的生活。很小的時候,程佛兒被選 入教坊,這里是皇帝培養樂舞人才的學校,從各地選取平民家的女子 進入教坊,主要學習琵琶、三弦、箜篌等樂器和當時流行的歌舞。“教 坊的人呢,和太常寺不一樣,太常寺管祭祀、國家大典。宴樂、宴享 娛樂的這種精美的舞蹈,精美的音樂就在教坊,以唐玄宗在的時候教 坊最興盛,人也多這是一幅有關宮廷樂舞生活的縮影圖,對唐代宮廷樂隊的演奏規 模方式、樂工的服裝發式描繪得很傳神。通過這樣一幅壁畫我們多少 可以想象出唐代恢弘

13、的宮廷演奏。而在載歌載舞的宮廷演奏中,玄宗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觀音,更 多的時候也是熱情的參與者。傳說,他打得一手漂亮的羯鼓,還熟知 音律,是名副其實的風流天子。這是奧運會賽場上的盛裝舞步,要訓練出這樣會跳舞的馬必須要 專業的馴馬師,至少花費六七年的時間。而唐玄宗就曾經飼養過這樣 的馬。這是陜西出土的舞馬銜杯紋鎏金銀壺,真實再現了盛大慶典時舞 馬口銜酒杯跪拜在地向皇帝祝壽的情景。“安史之亂的時候,好多舞 馬都跑到人家家里去了,等到音樂一響,這些馬就老蹦跳蹦跳跳。他 們就奇怪說是中了邪了,后來發現不是,是它從前經過訓練,一聽音 樂它就會蹦起來,安音樂踏節奏。”到底是空前繁盛的大唐王朝,而程佛兒就恰

14、恰經歷了這樣輝煌的 時代。公孫大娘也是全國盡人皆知的舞蹈明星,她把舞劍的技法融入 了舞蹈,創造了劍器渾脫舞,而她為表演這舞蹈所設計的美麗軍裝也 是當時很多貴族女子最喜愛的時裝。能不能從這樣的字體里感受到一種氣勢,據說這是唐代書法家懷 素從公孫大娘的舞蹈中得到了靈感。臺灣舞蹈家林懷民又依據這樣的 字體編創了類似于狂草的舞蹈。文化總是這樣奇妙,莫高窟的壁畫,盛唐懷素的書法,公孫大娘 的劍器舞,2006年林懷民的狂草舞,隔著遙遠的時空竟然擁有如此 相同的神韻氣質。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舞蹈教學已經非常完善 了,甚至為了方便舞蹈的學習和流傳還有專門記錄舞蹈動作的舞譜。這些敦煌舞譜殘卷是斯坦帶到英國的

15、,現藏于大英圖書館,從上 個世紀20年代開始直到現在不斷有專家去研究。這些漢字所代表的 舞蹈動作至今沒有確切的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唐代宴席間人們 自娛自樂時所跳的一種打令舞。如果說今天的人們對于酒宴間的舞蹈 并不陌生,那么我們再來看看這幅婚禮的畫面。新婚的喜宴上,青廬 中的一個女伎喝樂獨舞為新人祝福。這是千余年前敦煌民間常見的拜塔,堪稱一場小規模的佛事活動, 當時的信眾通過音樂舞蹈的形式寄托自己的祈禱。程佛兒就生活在這 樣的時代,這個空前絕后的鼎盛時代有著如此豐富的肢體語言,也許 連空氣中都飄蕩著舞蹈的音符。這是程佛兒生命中最艱難的一次旅行。從小在教坊長大的程佛兒, 曾經,她的生活中只有舞

16、蹈,生活也只教會她跳舞,而今她必須要學 習著去面對以前無法想象的艱難。眼前這座城市相比于戰亂的長安熱鬧安寧,現在我們已經不大能 想象當年敦煌的繁盛。它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往來商旅的必經之處。 漢人、粟特人、突厥人、回紇人在此混居,各種宗教信仰的人和睦相 處,敦煌以它的寬容成就了這個城市的繁華。當時的河西地區達官貴族家里都有蓄養家伎的習慣。每到外出游 行的時候,總有規模宏大的歌舞伎隊跟隨。從這幅繪于晚唐時期的張 義潮出行圖,就不難看出當時舞樂齊奏氣派非凡的盛況。從小在宮廷長大的程佛兒如果能看到這樣的盛景會不會也加入 游行的隊伍跟著一起舞蹈呢。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有著她寄予全部 希望的家。程佛兒憑

17、著兒時的記憶向家的方向走去。可是她的家在哪 兒里?她找不到了。此刻的大唐帝國也因安史之亂搖搖欲墜。玄宗在逃往四川的路上 他還沒有從失去貴妃的痛苦中恢復過來,太子李亨正忙于集合西北各 部軍隊準備收復長安洛陽。皇宮出逃又找不到的家的程佛兒,只能依仗自己在宮廷中學到的 技藝賣藝為生了。人們看到了來自皇宮的神韻,無不稱奇叫絕。就連 當地的畫匠也跑來欣賞程佛兒的舞姿。就像今天的一些藝術家們通過 “采風”尋找靈感一樣,像程佛兒這樣來自天子腳下的身姿又怎么能 躲過畫匠的眼睛呢。不知道哪個多情的畫匠會偷偷地在腦海里印下程 佛兒的身姿,又把這份念想留在莫高窟的壁畫中。今天我們看到的莫高窟壁畫里面,即使是反映天國

18、世界的情景里 面,伎樂菩薩的形象也是畫匠們根據生活中所看到的平常人家的女子 繪制而成,這種藝術源于生活的理念,被形象的成為“菩薩如宮娃”。只是程佛兒一定沒有想到,千年以后相似的場景,會被放大到舞 臺上,成了一部舞劇中經典的一幕。這就是在1979年蜚聲海內外的 舞劇絲路花雨,它結束了十億人看八個樣板戲的時代,被譽為“東 方的天鵝湖”。整部舞劇第一次引用了敦煌壁畫中的很多舞蹈造型, 只是壁畫中的造型全是靜止的瞬間,怎樣才能加進去律動成為流動的 舞蹈呢?“所有的舞蹈你看編得的成功的段落,或是成功的舞姿,它都是 有這個S形的動律。你比方說它有一個這樣的舞姿,你就這樣擺,像 古典舞一樣這么一擺,這么擺,

19、那就不好看。你看,你要是有了線路, S形的線路上去,你再一擺,它就好看了,味道就不同了舞劇中英娘彈奏琵琶的舞姿呈現出了敦煌舞蹈S型的特點。她的 原型來自莫高窟112窟的一尊反彈琵琶的伎樂菩薩。也許這真是當年 集市上那個盡力舒展身姿的小小身影,不過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樣 高難度的反彈琵琶技巧是超乎想象的。不管反彈琵琶是真有其人其事其形其聲,還是某位畫工興致所至 的個人創作,這個身姿已經成了我們去懷念大唐樂舞盛事的一個經典 符號,距今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在唐代宮廷的樂隊里,琵琶就像是交響樂隊的第一小提琴,清 商樂西涼樂高昌樂這些流行于朝野的十部樂都是以琵琶演奏 為主。這把印度風格的五弦琵琶呈現出典

20、型的唐代宮廷式樣,是目前 世界上存留的為數不多的唐代琵琶。我們不知道當年程佛兒是否親手 彈奏過這樣的琵琶,不過此刻她永遠也回不到她的宮廷生活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度聞”,程佛兒的耳邊響起那首 堪稱大唐帝國第一樂舞的“霓裳羽衣舞”,關于它,有一個這樣的傳 說。中秋之夜玄宗賞月,突然產生冥想,覺得自己來到了月宮,看到 無數仙女翩翩起舞伴以悅耳的音樂,醒后卻只能回憶出曲子的一半。 后來他聽了西涼總部獻來的印度婆羅門曲才把后一半補齊。楊貴 妃根據音樂親自設計舞蹈。白居易也感慨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 最愛霓裳舞。”那應該是程佛兒生命中最快樂的歲月,從進入教坊那一天她就習 慣了把自己最美麗的舞姿呈現給楊貴妃,然后由楊貴妃獻給唯一的觀 眾唐明皇李隆基。對于她來說生活不是輾轉流浪,跳好學過的每一支 舞就足夠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