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安徽制造業發展報告_第1頁
2024安徽制造業發展報告_第2頁
2024安徽制造業發展報告_第3頁
2024安徽制造業發展報告_第4頁
2024安徽制造業發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制造業發展報告2024年9月 1 2 7 9 (十二)量子信息前途無量 36(十三)空天信息星箭逐夢 38(十四)先進核能蓄勢聚能 39三、協同創新篇 (二)攻關合作成果豐碩 43 48 (一)推進節能降碳 (一)加快培育經營主體 (三)發展壯大龍頭骨干 七、開放合作篇 (二)窗口平臺賦能開放合作 八、人才興皖篇 (三)產業人才精準化定制 63 (三)法治政府建設有效 全國第6位。2023年,全省規模以上工2上年提升3個位次;工業增加值1.4萬億元,居全國第10位。2024年1-7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高于全國2.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5位,長三角、中部和工業大省第10圖12019—2023年及2024年1-7月全國與安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萬億級產業五干億級產業◆汽車產業(11600億元)◆綠色食品(3172億元)新材料(4498億元)◆新型建材(2861億元)◆現代化工(4974億元)◆優質鋼材(2395億元)◆有色金屬(3364億元)◆智能家電(居)(1850億元)(括號內為2023年營業收入) 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推動整1-7月份,全省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達到180.44萬輛和4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2967.4億元,增分別增長68.9%和11.6%,產能利用率高于全國,陽光電源等龍 5 發揮資本作用,打造涵蓋十大新興產業總規模超3000億元末,合作銀行累計新發放專項信貸9737貫標試點省,截至2024年6月末,累計1.17萬家規模以上工業6計下降10.7%,超序時進度1.4個百分點。造業大會舉辦各類活動60場次,促成合作簽約制造業項目534角儲能及安全、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產銷合作等5個產業鏈聯場,惠及企業8500余家;滬蘇浙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策資金17.96億元,支撐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三角第1位。7綜述篇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3合作簽約制造業項目534個,投資總額3060億元。錄》,引導向320類急需2023年制定實施“促進制造業提質降本23條”,通過“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精準兌現省級惠企政總規模超3000億元;2023年為28萬余戶中小微企業圖3產業生態系統塑造梯度培育制造業優質企業,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生 2023年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711戶、居全國第6位。2023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71戶、為歷年來最高,凈增8業企業2112戶,總數達 專精特新強支精特新企業培育認定向一產、三產領域擴面。特新企業2327戶,首次截至2023年末,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23年戶均20%以上企業約97%達4.9%高于全省平均 9 投資增長22.7%、制造業投資增長20%。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安徽仕凈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產綠色食品領域,全年新增項目2247個、投資總額約4327億個項目集群聯動,實施總規模近4000畝、投資總額超50億元的生命健康領域,10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近2000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招引項目1098個,計劃總投資7654在談項目82個、總投資額超900億元。資826億元。家電和智能家居類招引項目數占比28%。 長,2024年1-7月份,制造業投資增長14.8%,占全部投資比重達34.1%。0技改投資增速(%)制造業投資增速(%)2022年2023年工業投資增速(%)全國1安徽省術改造項目1400個,累計完成投資6300億元,年度開工項目增速居全國第4位。 從市場全球10%的顯示全國10%以上的汽車、15%的家合力叉車產品涵蓋30多個噸位光伏組件全國圖6安徽代表性產品市場占有率備國內市場占有率約35%。埃夫特公司機器人銷量居全國第8 業互聯網平臺2家、5G工廠19個,分別居全國第3、第4位。截至6月末,全省共有1.91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啟動了數字 2位、增長48.1%,占全國比重8.3%;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居全國第4位、增長60.5%,占全國比重9.1%。汽車出口114.7一。2024年1-7月份,全省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 02019年十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比重2022年2023年2024年1-7月2020年2021年汽車產量(萬輛)0圖72019-2023年及2024年1-7月安徽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量及占比 業收入突破萬億元,達到1.16萬億元,增創2010年以來年度新高,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26.4%,居41個行業利潤率由2022年的3%提高到5%。 工業增加值增長43.7%,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達16.1%,實現產業發展篇增長50.9%增長21%圖8光伏儲能規模再創新高營業收入2967.4億元,次由2022年的第4位前進到第3位;新型儲能產業實現營業收入801能系統等環節),增長 鈣鈦礦)產能占比達到87%,比2022年提升32到80%,比全國高53.5國科大徐集賢教授團隊先進光伏電池先進光伏電池(N型和鈣鈦礦)的圖9先進光伏電池產能產量研發了穩態效率26.7%的鈣鈦礦電池,繼2022年以來第三次更電;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漂浮式光伏電站-安徽阜陽南部風光級氫能綜合利用示范站-國家電網六安氫能綜合利用示范站,圖10光伏儲能示范應用 28.3%;陽光電源儲能系統出貨量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6%,首次條完整,集聚上下游企業500多家,上市企業10家,擁有創新平臺6家,初步構建了以合肥為核心、沿江各市協同發展的鏈營業收入約500億元。上市企業10家集聚上下游企業上市企業10家集聚上下游企業500多家2023年全產業鏈營業收入約2023年全產業鏈營業收入約500億元圖11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術最先進、布局最全的國產DRAM存儲器芯片研發設計制造一 工業集團214所、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一批國家級科研機產業發展篇的全產業鏈條,建成5條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圖12安徽顯示面板產能及市場比重長8.4%,顯示面板產能近4000萬平 圖13新型顯示代表性企業 學及光學檢測設備等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OLED蒸鍍機和MiniLED大尺寸轉移設備產業化實現國內首創;維信諾第6代涯科技建成全球最大、唯一專注12英寸晶圓硅基OLED微型顯產業發展篇4.0版全面升級七大核心能力,在8個國際主流測試集中排名第過10000P,建成國內首個支撐萬億參數大模型訓練的萬卡國產 蓋“基礎應用技術+底層硬件+數據計算+智能終端+行業應0四入駐企業數(家)■營業收入(億元)圖14“中國聲谷”入駐企業數和營業收入款軟硬件產品,上市100多項首臺套、首版次智能語音創新產 等視覺相關人工智能企業130余家,年產值360余億元。行健智能機器人“視覺+AI+重工制造業完整解決方案”多項技術國際了全球首創的人工智能小麥、水稻收割機,含雜率降低10%以及進口替代的標桿性產品。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962.4億元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962.4億元均全球第一圖16安徽醫藥工業發展成效醫藥工業企業678家,實量居全國第10位。 中藥形成規模優勢。中藥規模穩居全國前五,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中藥材專業市場和價格指全國比重7.5%。基氯苯產能行業第一,泰格生物維生素原料藥產能約占全球15%,山河藥鋪可生產各類藥用輔料30 生物藥加快創新發展。合肥華恒生物丙氨酸類產品產能和市場占有率均位居全球第一。安科生物的重組人干擾素 級4K無線智能超高清腔鏡系統。銳世醫療新一代數字PET/CT3031.11萬臺全國占比彩電產量835.7萬臺3031.11萬臺全國占比彩電產量835.7萬臺2946.55萬臺全國占比2738.18萬臺位,增長7.5%;家電行業營業收入1849.6億元、居全國第5位,小家電產品營業收入249.6億元,增長11%,高于行業增速6.7 頭+配套”產業體系不斷鞏固。合肥著力打造智能家居產業之260余款。 ——產業效益穩步提升。2023年,全省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72.8億元、增長6%,營業收入居全國第11位。實現利潤總額232.6億元,同比增長14.1%,創近5年新高,比全國高11.8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7.3%,近5年首次超特色品牌、食品口子金種子謝裕大圖18安徽綠色食品發展成效 2023年,全省裝備制造業規模持續壯大,產業韌性不斷提 利潤722億元,增加值增長13.3%,分別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和制造業增速5.8和4.5個百分點。 空鍍膜機、御微半導體的12寸晶圓檢測裝備等21項產品達到國2023年培育的2023年培育的203項重大裝備 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自研的人形機器人“啟江一號”“啟江二谷基于“CSPACE實時仿真控制系統”研發的人形智能機器人5000萬元。鉆石航空AEC2.0L發動機獲頒TC證(型號合格證),圖20人形機器人代表性產品端工業級無人機螺旋槳占有率90%以上。 產業規模穩步材料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06家,高新技術企業3962家,分別占全省的12.8%和20.3%。2023年新材料產業產值新材料產業新材料產業圖21安徽新材料產業突破5200億元,增長7.8%,位居全國第8位。 省入選企業數的75%。 2023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1576戶,數量居全國第9 集群化專業化發展集群化專業化發展圖22紡織服裝創新升級 共培育國家級智能工廠12家、數字化車間45家、綠色工廠21家、綠色供應鏈企業5家、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5家。以“智能吊掛系統+自動縫制單元”“自動模板縫制系統+全自動 產業發展篇 圖23代表性量子企業國儀安全模組、量子SIM卡等20多項量子科技產品,應用范圍涵蓋 中科衛星空天信息產業基地動機點火圖24空天信息加快發展 強45.22萬高斯的穩態強磁場,打破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萬外近200家單位3000余項課題提供了實驗條件,助力論文產出產力,如組合掃描探針顯微技術、國家I類抗癌創新靶向藥物圖25先進核能件等3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數量全國第一(不含部省合重點實驗室121家、省產業創新研究院9家、省企業研發中心356家。開展產學研用補短板產品和關鍵技術攻關項目299項,已完成成333個部省產教融合意向性合作項目。截至2024年8月,羚羊商1.88萬人,匯總發布科技成果9.1萬條、技術需求1.3萬條,2023年以來,已助力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對接527項。圖27安徽精品矩陣(指標累計數從2021年開始計算)白;培育省級工業精品129個;培育省新產品770個。截至2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入圍第五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建議名單。12家企業入選2023年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質量提升、物聯內首次以“質量安全技術”為主題的“安徽省質量技術提升競1.進群福利:進群即領萬份行業研究、管理方案及其1.進群福利:進群即領萬份行業研究、管理方案及其2.每日分享:6+份行業精選、3個行業主題3.報告查詢:群里直接咨詢,免費協助查找4.嚴禁廣告:僅限行業報告交流,禁止一切無關信息專業知識社群:每月分享8000+份行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市場研究、企業運營及咨詢管理方案等,涵蓋科技、金融、資、產業研究、企業運營、價值傳播等工作助手。業數字化改造7737戶、規模以下制造業個。2024年1-7月份,技改投資增長28.3%,增速居全國第4位,共有1.91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啟動了數字化轉型,占比83%, 全國“數字領航”企業,培育國家級5G工廠19個、居全國第4效率提升1/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100%;容知日新通過工業設備 心零部件掃描防錯率100%,物流智能化自動化應用提升至50%,庫存周轉率提升30%,設備利用率提升20%。 目,截至2024年8月底,累計播出7期,全網累計播放量超1.5數字化轉型的“點”突出“龍頭企業+產業鏈”臺、用平臺。截至2024年9月,全省累計建成工業互聯網平臺 能力協同能力協同資源共享“1”個省級綜合服務平臺認證“16”個市級平臺服務體系“N”個重點行業領域賦能平臺業務導流業模型及工業APP約3萬個,服務企業超20萬家。國第9位,實現省轄市城區、縣城城區、鄉鎮鎮區5G網絡全覆數實融合篇智能算力超10000P。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10個,“果湖明月”“果湖明月”建成5G基站12.1萬個居全國第9位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被評為中國最聰明的大模型圖30數字底座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2024年1-7月份同比下降3.7%。綠色發展篇“十四五”以來年均下降圖31“十四五”以來安徽部分行業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情況碳等系統性改造,制定《制造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改造指導目錄》,發布《2023年綠色制造項目投資導向計劃》,截至2024年8月底,累計培育省級綠色工廠655家,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40家,綠色園區24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2家,培育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23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印發《安徽省能效提升先進企業典型案例》,4戶企業獲2023年重點用能行業能效240家240家圖32安徽綠色制造體系持續完善市場活力篇總數的92.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711戶、數量居全國第6位。 務降費獎補資金2.09億元,總量居全國第2位,支持3.5萬戶(次)小微企業融資1006億元。 批106家企業集中登陸專板。——推動專精特新上市。建立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后備庫,2023年新增上市企業18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11家。截至2023年末,全省境內上市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總數達81家,占比推廣“專精特新貸推廣“專精特新貸”擴大“專精特新擔“打好“貸、擔、投、板”融資組合拳業687戶、超百億元企業59戶(制造業54戶)、超千億元企業4戶(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