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之路高考物理一輪復習7-3實驗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同時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課件新人教版_第1頁
狀元之路高考物理一輪復習7-3實驗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同時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課件新人教版_第2頁
狀元之路高考物理一輪復習7-3實驗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同時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課件新人教版_第3頁
狀元之路高考物理一輪復習7-3實驗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同時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課件新人教版_第4頁
狀元之路高考物理一輪復習7-3實驗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同時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課件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案3 實驗(一):測定金屬的電阻率 (同時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電流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及電流表和電壓表的讀數方法。 2.掌握螺旋測微器及游標卡尺的原理及讀數方法。 3.會用伏安法測電阻,進一步測定金屬的電阻率。1.螺旋測微器的構造原理及讀數 二、實驗原理 (1) 構造 如圖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測微器,它的小砧A和固定刻度B固定在框架C上。旋鈕D、微調旋鈕D和可動刻度E、測微螺桿F連在一起,通過精密螺紋套在B上。 (2) 原理 測微螺桿F與固定刻度B之間的精密螺紋的螺距為0.5 mm,即旋鈕D每旋轉一周,F前進或后退0.5 mm,而可動刻度E上的刻度為50等份,

2、每轉動一小格,F前進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測微器的精確度為0.01 mm。讀數時誤差出現在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 (3)讀數:測量時被測物體長度的整數毫米數由固定刻度讀出,小數部分由可動刻度讀出。 測量值(毫米)=固定刻度數(毫米)(注意半毫米刻線是否露出)+可動刻度數(估讀一位)0.01(毫米)2.千分尺(如圖) (1)構造:主尺、游標尺(主尺和游標尺上各有一個內外測量爪)、游標尺上還有一個深度尺,尺身上還有一個緊固螺釘。 (2)用途:測量厚度、長度、深度、內徑、外徑。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與游標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標尺上有多少個小等分刻度,

3、它的刻度部分的總長度比主尺上的同樣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見的游標卡尺的游標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個的、20個的、50個的,見下表:刻度格數(分度)刻度總長度每小格與1 mm的差值精確度(可準確到)109mm0.1mm0.1mm2019mm0.05mm0.05mm5049mm0.02mm0.02mm(4)讀書: 讀數等于主尺上的整毫米數(指游標尺“0”刻線之前的整數部分)加上應讀格子數(從游標尺上讀出與主尺上某一刻度對齊的游標的格數)準確度。 主尺上的整毫米數應為游標尺“0”刻線之前的整數部分,切勿讀成游標尺左棱之前的整數部分。 3.伏安法測電阻 (1)電流表的內接法和外接法的比較內接法外接

4、法電路圖誤差原因電流表分壓U測=Ux+UA電壓表分流I測=Ix+IV電阻測量值R測=U測/I測=Rx+RARx測量值大于真實值R測=U測/I測=RxRV/(Rx+RV)Rx測量值小于真實值適用條件RARx適用于測量大電阻小電阻 試觸法 若不知Rx的大約阻值,可采用“試觸法”,將電路如圖所示連接,空出電壓表的一個接頭S,然后將S分別與a,b接觸一下,觀察兩表示數變化情況。 4.電阻率的測定原理 把金屬絲接入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用電壓表測金屬絲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金屬絲中的電流,根據Rx=U/I計算金屬絲的電阻Rx,然后用米尺測量金屬絲的有效長度l,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d,計算出金屬絲的橫

5、截面積S;根據電阻定律Rx=l/S,得出計算金屬絲電阻率的公式=RxS/l=d2U/(4lI)。(2)兩種電路的選擇 定量判定法 若已知待測電阻的大致阻值Rx,電流表的內阻RA和電壓表的內阻RV,則:當Rx/RARV/Rx時,選用“內接法”,當Rx/RARV/Rx時,選用“外接法”,當Rx/RA=RV/Rx時,兩種接法均可。簡單概括即為“大內偏大,小外偏小”。 a.若電流表示數變化明顯,說明電壓表分流作用較強,即Rx阻值較大,應采用“內接法”,S應接b。 b.若電壓表示數變化明顯,說明電流表分壓作用較強,即Rx阻值較小,應采用“外接法”,S應接a。 四、實驗步驟 三、實驗器材 被測金屬絲、米尺

6、、螺旋測微器、電壓表、電流表、直流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 3.按圖所示的電路連接好器材,注意滑動變阻器應調在阻值最大的位置,電流表和電壓表選擇好適當的量程。 4.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片,讀出幾組相應的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I和U的值,記入記錄表格內。 5.打開開關S,拆除電路,整理好實驗器材。 2.用米尺測量接入電路中的被測金屬絲的長度l,測量三次,將測量結果記入表格中。 1. 用螺旋測微器在金屬絲的三個不同位置分別測量金屬絲的直徑,將測量結果記入表格,求直徑的平均值,計算出金屬絲的橫截面積。 (1)金屬絲的長度 =_cm=_m; (3)金屬絲的電阻 =_。 (4)金屬

7、絲材料的電阻率= =_m。 (1)金屬絲的長度 =_cm=_m; 6.數據處理 根據上面記錄的數據,完成以下表格內容:實驗次數長度l/cm長度平均 /cm直徑d/mm直徑平均 /mm橫截面積S/mm2123實驗次數電壓U/V電流I/A電阻R/ /123 (2)金屬絲的橫截面積S=_mm2=_m2。實驗次數長度l/cm長度平均 /cm直徑d/mm直徑平均 /mm橫截面積S/mm2123 五、注意事項 1.為了減小金屬絲橫截面積帶來的誤差,測量直徑時緊密繞制的金屬整圈數多一些。 2.測量金屬絲的長度應該在接入電路后且在拉直的狀態下進行,為減小誤差應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3.為了減少由于溫度變化而帶來

8、的測量誤差,實驗中注意通電時間不宜過長、電流不宜過大; 4.測量電路采用電流表外接法,調節滑動變阻器阻值時注意同時觀察兩個電表的示數,盡量使表的指針偏轉較大,以減少讀數誤差,但是注意防止超過量程; 5.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測量金屬絲的電阻時一般電流I、電壓U測量多次,求出對應的電阻后取電阻的平均值,實驗中也可以利用U-I圖線求電阻; 6.閉合開關S之前,一定要使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處在有效電阻最大的位置。 六、誤差分析 1.金屬絲的橫截面積是利用直徑計算而得到的,直徑的測量是產生誤差的主要來源之一; 2.采用伏安法測量金屬絲的電阻時,必然帶來系統誤差; 3.金屬絲的長度測量、電流表和電壓表的讀數等

9、會帶來偶然誤差; 4.由于金屬絲通電后發熱升溫,會使金屬絲的電阻率變大,造成測量誤差。考點1 游標卡尺及螺旋測微器的讀數【例1】(1)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實驗中,用螺旋測 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示數如圖甲所示,讀數 為 mm。 (2)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中,用游標為20 分 度的卡尺測量擺球的直徑,示數如圖所示,讀數為 cm。0.617 0.675【解析】d1=0.5 mm+11.70.01 mm=0.617 mm d2=6 mm+150.05 mm=0.675 cm (1)把握好游標卡尺及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方法。 (2)游標卡尺的讀數沒有估讀,而螺旋測微器可動部分的讀數應估讀一位。 1某同

10、學用游標卡尺測量一圓柱體的長度l,用螺旋測微器測量該圓柱體的直徑d,示數如圖。由圖可讀出l= cm,d= mm。2.256.860【例2】某實驗小組利用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探究一種金屬絲的電阻率,所用的器材包括:輸出為 3V的直流穩壓電源、電流表、待測金屬絲、米尺、電阻箱、開關和導線等(如圖)。 (1)他們截取了一段金屬絲,拉直后固定在絕緣的米尺上,并在金屬絲上夾上一個小金屬夾, 金屬夾可在金屬絲上移動。請根據現有器材,設計實驗電路,并連接電路實物圖(如圖)。 (2)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 正確連接電路,設定電阻箱的阻值,開啟電源,合上開關; 讀出電流表的示數,記錄金屬夾的位置; 斷開開關,_。合上

11、開關,重復的操作。 (3)該小組測得電流與金屬絲接入長度關系的數據,并據此給出 了如圖中的關系圖線,其斜率為_A-1m-1 (保留三位有 效數字);圖線縱軸截距與電源電動勢的乘積代表了_ 的電阻之和。 考點2 測定金屬電阻率的原理【答案】(1)如圖甲、乙 (2)讀出接入電路中的金屬絲的長度 (3)1.63 電源的內阻與電阻箱 【解析】本題以創新型實驗的形式考查了電阻率的測量,解答時首先要看明白實驗的原理,對利用圖象獲取信息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依據實驗器材和實驗目的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電路圖如圖甲所示;電路實物圖如圖乙所示,依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E=I(r+R0+Rx),參照題目給出的圖象可得

12、1/I=(r+R0)/E=/(ES)L,可見直線的斜率k=/(ES),可知斜率、電源電動勢和金屬絲橫截面積的乘積代表的物理量是金屬絲的電阻率,其數值和單位為1.5410-7 m;依據直線可得其斜率為1.63 A-1m-1,截距為(r+R0)/E,則圖線縱軸截距與電源電動勢的乘積為(r+R0) 。 實物連圖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接線要接到接線柱上,并且切勿交叉。 (2)要讓電流從電壓表或電流表的“+”極流入,“-”極流出,同時要注意正確連接電表的量程。某同學想要了解導線在質量相同時,電阻與截面積的關系,選取了材料相同、質量相等的5卷導線,進行了如下實驗:(1)該同學經實驗測量及相關計算得到

13、如下數據。 請你根據以上數據判斷,該種導線的電阻R與截面積S是否滿足反比關系?若滿 足反比關系請說明理由;若不滿足,請寫出R與S應滿足的關系。(2)若導線的電阻率=5.110-7 m,則表中阻值為3.1 的導線長度l=_m(結 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電阻R()121.050.023.910.03.1導線直徑d(mm)0.8010.9991.2011.4941.998導線截面積S(mm2)0.5040.7841.3311.7533.13519不滿足,R與S2成反比(或RS2=常量) 2【例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用來研究稀鹽水溶液的電阻率與濃度的關系。 圖中E為直流電源,K為開

14、關,K1為單刀雙擲開關,V為電壓表,A為多量程電流表,R為滑 動變阻器,Rx為待測稀鹽水溶液液柱。 (1)實驗時,閉合K之前將R的滑片P置于_(填“C”或“D”) 端;當用電流表外接法測量Rx的 阻值時,K1應置于位置_(填“1”或“2”)。 (2)在一定條件下,用電流表內、外接法得到Rx的電阻率隨濃度變化的兩條曲線如圖所示(不 計由于通電導致的化學變化),實驗中Rx的通電面積為20 cm2,長度為20 cm,用內接法測 量Rx的阻值是3 500 ,則其電阻率為 _m,由圖中對應曲線_(填“1”或 “2”)可 得此時溶液濃度約為_%(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考點3 實驗拓展創新 【解析】(1)滑動變阻器是分壓作用,為保護儀表,開始滑片P置于D端,電流表外接法測Rx阻值時,K1應置于1位置。 (2)由Rx=l/S得,=RxS/l=(3 5002010-4)/(2010-2)m=35 m。 因為Rx=3 500 ,這一阻值遠大于電流表內阻,而與電壓表內阻較接近,所以選用電流表內接法誤差較小,測量較準確,曲線1對應的較準確,所以曲線1對應內接法。由曲線1可得此時溶液濃度約為0.012%。D3510.0110.014間的數據1有一根圓臺狀勻質合金棒如圖所示,某同學猜測其電阻的大小與該合金棒的電阻率、長度L和兩底面直徑d、D有關。他進行了如下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