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電與磁全章教案_第1頁
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電與磁全章教案_第2頁
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電與磁全章教案_第3頁
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電與磁全章教案_第4頁
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電與磁全章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電與磁全章教案一、磁場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知道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知道磁感線可用來形象地描述磁場,知道磁感線的方向是怎樣規定的。知道地球周圍有磁場以及地磁場的南、北極。2、過程和方法觀察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場的存在。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了解我國古代對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進一步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重、難點:磁場、磁感線的含義。知道磁場間的作用。教學器材:電腦平臺、磁體、小磁針教學課時:2時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 無二、導學達標:引入課題:利用航海史引入磁場 我國在磁方面上取得的成就 進行新課: 1、磁現象:磁體吸引鋼鐵一類物質的現象。 試驗:4

2、7頁圖8.1-4甲示,結論(1)磁極:磁體的兩端,吸引能力最強的地方 南極(S極)北極(N極)試驗:47頁圖8.1-4乙示,結論2、磁場: 試驗:把小磁針放在磁體周圍 結果:小磁針都發生了偏轉 (1)、結論:磁體周圍存在一種物質,看不見、摸不著,對放入其中的某些物質有力的作用,我們把它叫做磁場。把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規定為磁場的方向。 試驗:48頁圖8.1-6示 結果:小磁針的排列很有規律,一系列的曲線。(2)、結論:把小磁針在磁場中的排列情況,用帶箭頭的曲線表示出來,就可以形象描述出磁場,這樣的曲線叫磁感線。(其方向有N極S極) 磁感線是一種物理模型 幾種常見的磁感線 練習:49頁畫磁

3、感線 指南針為什么總指一個方向?(3)、 地磁場: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球周圍存在磁場。 地磁場的N(北)極在地球南極,S(南)極在地球北極 (有些偏差) 3、磁化:一些物體在磁體或電流的作用下會獲得磁性。 試驗證明: 生活中的磁化現象: 探究:磁化鋼針 3、達標練習:課本后50頁 “動手動腦學物理”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課后活動: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課本后練習。教學后記:1、重點磁場的含義,以及磁感線的含義,比較抽象,應重點分析。多試驗。二、電生磁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認識電流的磁效應。知道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4、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理解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過程和方法觀察和體驗通電導體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系。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系,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界的奧妙。重、難點:試驗探究電流的磁效應的規律。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規律。教學器材:電腦平臺、磁體、小磁針、電源、導線教學課時:2時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1、靜止后的磁針指南的一端叫 極,又叫 極,指北的一端叫 極,又叫 極。 2、同名磁極相互 ,異名磁極相互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 發生的。 3、磁場的方向是這樣規定的:小磁針靜止時 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

5、;可以利用帶箭頭的曲線來描述磁場,這樣的曲線叫做 。 4、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 。二、導學達標:引入課題:試驗“猜一猜” 利用隱蔽的通電螺線管吸引小鐵釘,讓學生猜是什么物體?磁體對進入磁場的物體會發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產生磁場、控制磁場? 進行新課: 1、電流的磁效應: 試驗:53頁圖8.2-2示,結果結論:通電導體的周圍有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這現象叫電流的磁效應。(這試驗叫奧斯特試驗)思考:為什么手電筒、普通電線通電時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強磁場?(做成螺線管,也叫線圈,如開始的試驗)2、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猜想:通電螺線管能否產生磁場,磁場可能與哪種

6、磁體的相似? (1)試驗:54頁圖8.2-4示 (對比條形磁體) 結論: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 磁體的磁場相似。 指出N極、S極猜想:改變電流方向,磁場方向會不會變化?(2)試驗:54頁圖8.2-4示,但電流方向相反結果: 結論: 指出圖8.2-5中的N極、S極討論:能否利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普遍性的規律?(參考55頁提示)(3)安培定則: 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 練習:判斷一些通電螺線管的N、S極 3、達標練習:課本后50頁 “動手動腦學物理”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課后活動:完成物理

7、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課本后練習。教學后記:1、重點磁場的含義,以及磁感線的含義,比較抽象,應重點分析。 2、 多試驗。三、電磁繼電器 揚聲器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了解電磁繼電器和揚聲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初步認識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2、過程和方法通過閱讀說明書,知道如何使用電磁繼電器。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了解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重、難點:知道電磁繼電器、揚聲器的結構原理。能分析有關的實際器材。教學器材:電腦平臺、電磁繼電器、燈泡、開關、電源、導線教學課時:1時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 復習磁場、螺線管知識二、導學達標:引入課題:影響電磁鐵的磁性強弱的因素是什么

8、? 它有什么作用? 進行新課: 1、電磁繼電器:(1)、作用:利用低電壓、弱電流電路的通斷,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電路的裝置。(2)、結構:先觀察59頁的構造圖 再實物觀察。(3)、原理:對照結構圖說明。(4)、使用方法:通過實驗分析、說明。(并總結作用、結構、原理)#學生閱讀“想想做做”,討論回答文章中的問題。 2、揚聲器: (1)、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2)、原理: 注意電信號與聲信號的轉換 對照結構圖進行說明。 3、達標練習:課本60頁“動手動腦學物理” 分析這幾種器材,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課后活動:完成

9、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教學后記: 重點是電磁繼電器怎樣控制電路的,一定要對課本后面幾個典型的題目進行分析,使學生明白電路的控制,并學會分析電路的方法。三、電磁繼電器 揚聲器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了解電磁繼電器和揚聲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初步認識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2、過程和方法通過閱讀說明書,知道如何使用電磁繼電器。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了解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重、難點:知道電磁繼電器、揚聲器的結構原理。能分析有關的實際器材。教學器材:電腦平臺、電磁繼電器、燈泡、開關、電源、導線教學課時:1時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 復習磁場、螺線管知識二、導學達標:引入課題

10、:影響電磁鐵的磁性強弱的因素是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進行新課: 1、電磁繼電器:(1)、作用:利用低電壓、弱電流電路的通斷,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電路的裝置。(2)、結構:先觀察59頁的構造圖 再實物觀察。(3)、原理:對照結構圖說明。(4)、使用方法:通過實驗分析、說明。(并總結作用、結構、原理)#學生閱讀“想想做做”,討論回答文章中的問題。 2、揚聲器: (1)、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2)、原理: 注意電信號與聲信號的轉換 對照結構圖進行說明。 3、達標練習:課本60頁“動手動腦學物理” 分析這幾種器材,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

11、內容,明確重、難點。課后活動: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教學后記: 重點是電磁繼電器怎樣控制電路的,一定要對課本后面幾個典型的題目進行分析,使學生明白電路的控制,并學會分析電路的方法。四、電動機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了解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初步認識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系。2、過程和方法經歷制作模擬電動機的過程,了解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了解知識如何轉化成實際技術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習科學技術知識的興趣。重、難點: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動機的基本構造與原理。教學器材:電腦平臺、磁體、線圈、開關、電源、導線教學課時:1時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評講上一節的物理套

12、餐的內容二、導學達標:引入課題:通電導體的周圍有磁場,等效一磁體,把它放在另一磁場中,會不會發生作用? 進行新課: 1、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 實驗:61頁圖8。41示結果:結論:(學生分析,教師總結) 通電導線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電流方向、磁場方向有關。2、磁場對通電線圈的作用:實驗:62頁圖8。4-2示結果:轉動(左右)結論: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學生探究:讓線圈轉動起來 (讓學生按照課本步驟完成,并說明這就是一個小電動機) 3、電動機: 看錄像、然后分析總結如下: (1)、結構:轉子、定子、換向器(2)、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 實質是機械電能轉化為機械能(3)、重

13、點分析圖8。4-5,說明為什么要換向器。(4)、簡述“生活中的電動機” 3、達標練習: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課后活動: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65頁“動手動腦學物理”教學后記:實驗得出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結論。重點分析圖8。4-5,說明為什么要換向器,怎樣換向。五、磁生電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知道電磁感應現象,知道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知道發電機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電,知道發電機發電過程是能量轉化過程。知道我國供生產和生活用的交流電頻率是50赫茲,能區分直流電與交流電。2、過程和方法探究磁生電的條件,進一步了解電和磁的關系。觀

14、察體驗發電機是如何發電的。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自然現象之間的聯系,了解探索奧秘的方法。認識創造發明的基礎是科學探索,初步具有創造意識。重、難點:電磁感應現象,感應電流。發電機的基本構造與原理。教學器材:電腦平臺、磁體、線圈、開關、發電機模型教學課時:1時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1、丹麥物理學家 證實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電流的磁場方向與 有關。2、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電動機的實質是 能轉化為 能。3、直流電動機是由 、 、 、 組成的。二、導學達標:引入課題:電流周圍有磁場,哪能不能利用磁場產生電流? 進行新課: 探究:什么情況下磁可以生電?66頁圖8。51示結果:次序實 驗 條 件電流

15、表指針反應1置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于磁場中,且保持導體與磁場相對靜止。2更換強磁體,增強磁場,仍保持導體與磁場相對靜止。3把單根導線換成匝樹很多的線圈,仍保持導體與磁場相對靜止。4維持上實驗器材不變,使導線在磁場中沿不同方向運動。1、電磁感應:(法拉第實驗)導體在磁場中運動而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 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思考:要產生感應電流需要哪些條件? (學生總結)條件:(1)、電路閉合(2)、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利用這結論做成電動機)2、發電機: 看錄像、然后分析總結如下:(1)、結構:轉子、定子(2)、原理:電磁感應 實質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3)、交流電(AC): 周期性改變方向的電流。 (分析清楚)(4)、頻率:每秒內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單位赫茲(赫)符號:Hz我國家庭電路的電流頻率是50Hz 3、達標練習: 1、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 利用磁場產生 的條件和規律,進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