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三年級語文第七組1_第1頁
修三年級語文第七組1_第2頁
修三年級語文第七組1_第3頁
修三年級語文第七組1_第4頁
修三年級語文第七組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善于動腦筋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備課主備人:劉宗琴 審核人:張千會時間:2014年秋年級:三年級 學科:語文 編號:7 備課人 :劉宗琴 教材分析本組以思想方法為專題,安排了4篇課文,有的講述了將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長處集合在一起而發明了坦克的經過;有的記敘了外國的一位小朋友,小時候從家門口數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數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圍的一切都在不斷發生變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話故事的形式,告訴人們不要自以為是,人各有所長,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奚落別人的短處,看問題要全面,物有長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這4篇課文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看問題,想問題,要學會善于動腦筋,用科學的思

2、想方法思考問題。在語文園地中,安排的內容也和本組的專題密切相關。在口語交際中嘗試運用學到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在習作中發揮想象寫童話故事;成語故事刻舟求劍諷刺了只會按老規矩辦事,不知對變化了的情況應該作出相應變化的人和事。導學目標認識字詞,會寫要求書寫的詞語,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體會課文中的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指導學生搜集有關資料;繼續培養積累語言的習慣。導學重難點: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體會文中的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培養積累語言的習慣。時間:1315課時矛和盾的集合教材分析這篇課文寫的

3、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導學目標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導學重難點: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矛和盾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導學過程:第一課時一、預學1、經典誦讀關于學習的名言學無止境。 荀子學然后

4、知不足。 禮記活到老學到老。 諺語學習永遠不晚。 高爾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不知則問,不能則學。 董仲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孔子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袁牧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華羅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 佚名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師:看老師寫課題,跟著書空.看了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質疑:什么是矛,什么是盾?什么是集合?矛盾集合有什么好處?矛盾是怎樣集合起來的?理解“矛、盾”師:讓我們帶上這些疑問來學習課文。2、前置性學習1、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2、查工具書理解字詞,如:難以招架、左抵

5、右擋、固然-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4、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5、“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6、搜集有關矛、盾、坦克的資料,以及其他發明家的故事。二、互學1、小組交流(1)組內檢查交流1、2小題。(2)重點完成4、5小題,小組張做好分工,保證人人參與交流。先完成第4小題,再完成第5小題,及時做好補充與總結,為展示做準備。 第二課時2、全班展示展示一: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小組展

6、示,出示相關的句子:對方的矛如雨點-一個想法-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由盾想到了鐵屋子)預設:生:發明家認為盾太小了,難以抵擋敵人,就想到自己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戳不到了。-可是-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由矛想到炮口)預設:生:自衛是為了更好的進攻,發明家認為這樣成了縮頭烏龜,不能解決問題。生:發明家想到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這樣既能保護自己,又能進攻。-這鐵屋子要會跑,得裝上輪子,-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兩者結合)生:鐵屋子會跑,才能隨意進攻敵人,因此想到裝輪子,于是就發明成了坦克。小組長總結:發明家

7、就這樣(根據交流情況,將文中語言歸納概括)-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了坦克。展示二:朗讀24段,感受發明家發明家是如何發明坦克的?感受發明家善于動腦,科學的思想方法。坦克是怎樣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齊讀第5段,感受坦克的神威。三、評學1、拓展延伸“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你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交流其他發明家的故事。2、鞏固反饋指導寫字:重點指導7年左右結構的字。持般攻炮坦戰神我會給畫線的句子寫個詞:德國兵第一次見到坦克這個巨大的東西。( )發明家用自己的盾擋過來擋過去,不斷招架著朋友的矛。( )( )坦克首次沖上戰場,顯示出很大的力量。(

8、 )寫出下面詞的近義詞.招架- 固然- 長處_寫反義詞矛_ 進攻_ 勝利- 龐大-板書: 矛和盾的集合 矛的進攻 集合 發明了坦克盾的自衛 科利亞的木匣教材簡析: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科利亞5歲的時候從家門口向前數了十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數了5步挖出了木匣,從這件事中感悟到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導學目標認識“匣、鋸、階”3個生字。會寫“挖、鞋”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等15個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導學重難點:一是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

9、,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要按照事物變化的規律辦事的道理;二是讓學生學習通達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導學過程:第一課時一、預學1、經典誦讀背誦古詩:望天門山唐代 HYPERLINK /author_247.aspx t _blank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唐朝 HYPERLINK /author_183.aspx t _blank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詠柳 唐代 HYPERLINK /author_368.aspx t _blank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

10、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導入新課:出示5歲時的“科利亞”人物像。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蘇聯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亞。課文講了科利亞的什么事情呢?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板書課題,指導學習生字“匣”,讀準音,聯系木盒子識記形,了解義。2、前置性學習1、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2、查工具書理解字詞,如:手鋸、冰鞋 -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4、細讀課文:科利亞是怎么埋木匣,挖木匣?后來又是怎么找到木匣的?從這件事中他懂得了什么道理?找出相關的語句和伙伴交流。5、從科利亞的話中,你有什么啟示?你發現我們周圍有什么在起變化?舉例說一說。二、互學小組

11、交流組內互學字詞:組長主持,交流認讀生字詞語,相互糾正讀音,交流不理解的詞語。組內推薦代表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完成第4題,組長做好分工,教師相機指導,為展示做準備。 第二課時2、全班展示:展示一:科利亞是怎么埋木匣,挖木匣?后來又是怎么找到木匣的?找出相關的語句和伙伴交流。埋木匣:他從家門口向前走,數了十步,就用鏟子挖起坑來。媽媽-走了三十步-埋在地下。科里亞只會數到十,就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他的木匣。挖木匣:媽媽-挖出了她埋的箱子,第8段,科里亞也-挖呀挖呀,-沒找到-仍然沒找到。點撥:為什么媽媽仍然走三十步能找到匣子,而科里亞走十步找不到呢?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怎么找到木匣的?展示生引導

12、讀11段,科里亞的話:木匣是我四年前埋得,那時候我還小,步子也小。我現在九歲啦,步子比那時候大了一倍,所以應該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科里亞量了五步,又動手挖起來,不多一會兒,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展示生畫簡筆畫,進行講解。主持人總結:四年前科里亞學媽媽的樣子埋下木匣,四年后又照著媽媽的樣子挖木匣,結果沒找到,后來他想到自己的步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變大,量了五步才找到匣子。展示二:小組推薦代表展示交流:從這件事中他懂得了什么道理? 讀最后段進行交流,全班讀,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要用變化的眼光看問題。三、評學1、拓展延伸從科利亞的話中,你有什么啟示?你發現我們周圍有什么在起

13、變化?舉例說一說。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會上的事,也可以聯系學過的課文或課外讀到的文章來說說“我們周圍有什么在起變化”。鞏固抄寫本課詞語。抄寫課文最后一段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板書: 埋木匣 挖木匣 受到的啟發5歲時 10步9歲時第一次 10步第二次5步陶罐和鐵罐教材簡析: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士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士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士,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導學目標:1、識“陶、懦”等10個生字。會寫“陶、謙”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

14、等13個詞語。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3、文寓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導學重點:指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導學難點:體會課文寓意導學過程:第一課時一、預學經典誦讀關于取長補短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人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只有不斷 HYPERLINK /zw/6749.html 取長補短,改正缺點,才能越來越完美.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么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要學會取長補短。2、導入新課出示圖片: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

15、。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你能分辨出哪一只是陶罐,哪只是鐵罐?教師引入:陶罐和鐵罐是怎樣相處的,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3、前置性學習(1)、邊讀課文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2)、再讀課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了一個什么故事?(3)、細讀課文,陶罐和鐵罐是怎么對待對方的?找出他們的對話,畫出描寫他們語言、神態的詞句,發表自己的看法。(4)、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二、互學1、小組交流(1)檢查字詞認讀情況。(2)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講了講了國王御廚里有兩個罐子,鐵罐( )陶罐,總是( )。許多年以后陶罐( ),鐵罐(

16、 )。(3)重點指導合作完成第3小題,為展示做準備。第二課時2、小組展示展示內容:細讀課文1-9段,陶罐和鐵罐是怎么對待對方的?找出他們的對話,畫出描寫他們語言、神態的詞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學習伙伴再讀讀對話,讀出自己的感受。展示小組交流,相機出示對話: 傲慢 謙虛“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不敢,鐵罐兄弟。”陶罐謙虛地回答。輕蔑 平和“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就比你差。再說”惱怒 寬容“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

17、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會鐵罐。展示程序:我想和( )讀對話。從陶罐的話中我感受到( ),從鐵罐的話中我知道了( )。誰想和我交流?我邀請( )和我再次讀讀對話。組長總結:從大家的交流中我們知道了( )。師:他們對待對方的態度不一樣,許多年以后結果怎樣呢?快速默讀課文10-17段。推薦代表交流三、評學:1、拓展延伸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結合學過的課文和生活實際交流。2、鞏固反饋

18、(1)我們來把這個故事演一演。先組內分角色表演,然后全班表演。評價最優秀的表演者。(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奚落 傲慢惱怒 輕蔑懦弱 羞恥驚訝 美觀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驕傲 美觀羞恥 懦弱(3)、抄寫課文中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還可以抄寫課文中其他你 認為寫得好的詞句。板書設計:陶罐和鐵罐陶罐 易碎、樸素;謙虛、友愛、善良(無價之寶) 鐵罐 結實、美麗;驕傲、自大、傲慢無理(無蹤無影) 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獅子和鹿教材分析: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平時,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

19、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導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進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導學重難點:一是讓學生了解故事的內容,懂得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二是通過自讀自悟,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預學1、經典誦讀背誦古詩出賽 唐-

20、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鹿柴 HYPERLINK /s?src=poem_card&q=%E7%8E%8B%E7%BB%B4%E7%9A%84%E8%AF%97 t _blank 王維(唐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小兒垂釣 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2、導入填空:( )的獅子 ( )的鹿師:獅子兇猛,鹿很美麗,課文通過獅子和鹿的故事卻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誰的讀書本領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領悟道理。3、前置性學習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1、查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2、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3、鹿是怎么評價自己的角和腿的?遇到獅子鹿是如何逃脫的?4、從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談談你的感受。二、互學1、小組交流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重點指導完成3、4小題,要求:組長在組內做好分工,一個成員交流完畢其他成員補充后再由下一個成員交流,為小組展示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二課時 2、小組展示:展示內容:鹿是怎么評價自己的角和腿的?遇到獅子鹿是如何逃脫的?從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要求:組內成員每人解決一個問題,組長做總結。生1:鹿是怎么評價自己的角和腿的?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珊瑚!”

22、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生1:鹿覺得自己的腳長的漂亮,腿太細,配不上美麗的角。生2:遇到獅子鹿是如何逃脫的?鹿不敢猶豫,撒開長腿就跑。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想再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掛柱了。獅子趕緊抓住這個機會,猛撲過來。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這次獅子再也沒有追上。生2:兩只美麗的角差點送了鹿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它獅口逃生!生3:從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生3:物各有所長,所短,

23、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互動補充:不要光看美麗的外表,要講實用。美和實用都有他們的價值。生4: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談談你的感受。學生交流完畢后其他成員補充。組長小結: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了解到任何東西都有優缺點,在不同的情況下,優點可能變成缺點,缺點也可能變成優點。三、評學1、拓展延伸你還讀過哪些寓言故事?和大家交流。 2、鞏固填空:( )的珊瑚 ( )的身段( )的角落 ( )的獅子摘抄好詞并選擇四個寫句子.勻稱 抱怨 猶豫 灰心喪氣 沒精打采板書: 獅子和鹿自我欣賞 遇難時角:精美別致 差點兒送命腿:細,難看 從獅口逃生語文園地七導學目標1、引導學生學會關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

24、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設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口語交際能力。2、通過練習編童話故事來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3、引導學生在讀讀、認認、背背中發現反義詞現象,積累語言。4、通過連連認認的方法,認識“謊、笛”等8個生字。5、讀成語故事,聯系本組教材的專題,使學生懂得用發展、變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導學重難點:培養口語交際能力。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聯系本組教材的專題,使學生懂得用發展、變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預學經典誦讀:鞏固以前背過的孔子的名言事例導入,引出話題:要剪一圓紙板,通常先在紙板上畫出一個相應直徑的圓,再用剪刀仔細剪下,

25、花費時間較長。有同學想到用圓規畫圓,把賀規的筆尖改裝為小刀片,則成為一個很好的切圓片專用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具的“缺點”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標,但在不同使用場合,有些缺點有可能成為“優點”。德國一工廠生產的一種紙因嚴重化水無法使用,按常規只能打漿返工。有個工程師考慮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強,能否專門用這種紙來吸水呢?經過進一步“擴大缺點”制成了專用吸水紙,并申請了國家專利,增加了工廠收益。像這種“缺點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維的成果。一般的門鎖鎖舌有斜口,這樣關門比較方便,但如果朝門縫中塞入硬片等卻容易把門撬開,防盜功能差,有個同學發明了“簡易防盜鎖”把門框上鎖孔內側焊個斜片,而鎖舌卻改成方形,這

26、樣從結構上與原鎖反轉,關門照樣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門,由于鎖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開了,從而使防盜性能大大增加。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日常生活中的小發明、小竅門的資料。教師小結,引出話題:在日常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我們同學在生活中可能也會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開燈,摸來摸去找不到開關;擦高樓上的玻璃,又麻煩又不安全。大家仔細想一想,你曾遇到過哪些不便之處?在小組里把問題提出來,請組長做好記錄。選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討論可以怎樣改進,然后推舉代表準備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討論時要暢所欲言,盡量從不同角度想辦法。最后我們要評選出“最佳提問獎”

27、、“最佳辦法獎”和“最佳表達獎”獲得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小組。二、互學小組交流大家仔細想一想,你曾遇到過哪些不便之處?在小組里把問題提出來,請組長做好記錄。選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討論可以怎樣改進,然后推舉代表準備在全班交流。(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了解每組學生的合作情況,隨機給予點撥指導。)全班展示推舉代表小組在全班交流。(在學生表達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說話通順、連貫。說的同學要大方自然,口齒清楚。聽的同學要專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沒聽清楚的地方。)三、評學評選出“最佳提問獎”、“最佳辦法獎”和“最佳表達獎”獲得者,小組給予獎勵。第二課時習作 教材分析:教材順應三年級兒童喜歡編

28、故事講故事的心理,安排了一次想象性習作練習。為了幫助學生拓展思路,教材在教學要求下面還為學生編排了一些小動物的插圖。目標:1使學生進入一種童話故事情境,促使學生進入角色投入情感,展開豐富的想象;2讓孩子們在合作中學習,互相啟示,體會到合作在生活和學習活動中的意義;3讓孩子們從三年級開始就能夠感受到寫作在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從而了以學習寫作,投入熱情去學習寫作,進行習作實踐。4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將繪畫、手工、游戲性實踐活動、口語交際與寫作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活動流程設計:預學經典誦讀:背誦21課古詩導入:想一想,“我們”來干什么了?為學生出示一幅眾多小動物在森林間的草地上活動的圖畫。引導學生觀察

29、思考:這是在哪里?上面有哪些小動物?(對,是在一塊草地上。有小花貓、長鼻子狗、流著口水的小狐貍、小鴨、小雞、小鳥,呵呵,還有一只大老虎。)再想象一下,可能還有什么動物在這里?讓學生同學自愿組成一個小組,小組內每一個人選一個喜歡的角色,為自己設計、制作一個頭飾。教師指導學生在班板紙上面用彩筆小動物描畫小動物圖像,然后剪、粘貼、扎制,制作成一個漂亮的頭飾。頭飾做好以后,讓學生把頭飾戴在頭上,想象:小組同學圍坐在一起,想一想,你們這幾個可愛的小動物到這里干什么來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你們做了些什么?二、互學小組交流1、小組同學圍坐在一起,交流:你們這幾個可愛的小動物到這里干什么來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30、?你們做了些什么?2、每個學生都按照自己頭飾代表的一個小動物角色,戴上自己做好的頭飾,按照想象好的情節,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演一演小組內商量好的故事。教師提示學生:隨著故事的發展,事先想象好的情況可能會有變化,大家商量一下角色的變化是否合理,如果合理,游戲中允許跟預先設計的有變化,大家細致觀察一下:看哪個角色的變化更有趣味。小組展示把小組的童話故事講給大家聽。同學思考一下:假設你們小組的游戲再修改一下,故事情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每個角色在游戲中說的、做的會有怎樣的改變?三、評學 寫一個童話游戲“劇本”。習作課上,布置學生按照交流討論的情況和自己的游戲修改設想,寫一個“童話故事”。(把每一個小動物怎么說、怎么做的,包括你自己怎么想的,都寫進去,寫的通順、明白就可以了。) 第三課時習作評講預學經典誦讀:背誦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望廬山瀑布、山行、草-交流故事,激發興趣:同學們已經讀過不少童話故事,課前我們請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個童話故事。自己先讀一讀,看看自己寫的是不是很有趣,有沒有什么問題需要修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