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施工組織設計及對策-_第1頁
某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施工組織設計及對策-_第2頁
某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施工組織設計及對策-_第3頁
某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施工組織設計及對策-_第4頁
某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施工組織設計及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與報告工作方案為了貫徹落實省衛計委、經信委、商務廳、質監局、藥監局、糧食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合下發關于印發2016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我院醫務人員對食源性疾病的識別、處置能力和報告意識,使食源性異常病例能夠早發現、早診治,避免健康危害,保護公眾健康。根據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一、領導小組及各自職責1、成立醫院食源性疾病監測與報告工作”領導小組。組 長:副組長:成 員:信息網報員: 2、職責領導小組職責:負責領導我院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監測工作,統一指揮和協調現場工作,組織對實施過程進行檢查、督導。醫務科職責:食源性疾病診斷、生物

2、標本檢驗技術指導、組織院會診。院感科職責:負責全院醫生食源性疾病監測知識培訓;制定我院監測方案;信息網報員將會診確認的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上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且附上該患者全部病歷的復印件;將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報告區衛計局;收集信息表/卡,登錄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填報臨床醫生填寫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每月填寫食源性疾病監測醫院每月腹瀉數據匯總表(見附表1)。檢驗科職責:指導臨床正確采集標本;對臨床送檢的各類標本及時進行檢驗,按照規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生物標本檢驗結果表。臨床醫生職責:負責食源性疾病個案監測,收集填寫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異常事件報告

3、卡;采集送檢合格的生物樣本。3、成立食源性疾病監測會診專家組組 長:副組長:成 員:二、監測細則(一)定義:以腹瀉癥狀為主的就診病例,每日排便3 次或3 次以上,且糞便性狀異常(稀便、水樣便、粘液便或膿血便等)。(二)監測科室:全院各科室(重點為急診科、一科、二科、兒科等科室)。(三)監測對象:本院接診的全部門診、住院患者(重點為年齡14周歲的嬰幼兒和兒童,年齡65周歲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特別關注科、急診科和兒科的就診者)。(四)監測人員:臨床醫生(五)監測容1、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1)食源性疾病指主訴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診病例。(2)報告名錄:共42種疾病。

4、細菌性感染疾病16種: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布魯氏菌病、非傷寒沙門氏菌、致瀉大腸埃希菌、志賀氏菌病、肉毒梭菌病、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病、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病、蠟樣芽胞桿菌病、單增斯特菌病、阪畸腸桿菌病、其他。病毒性感染疾病3種:病毒性肝炎、諾如病毒病、其他。寄生蟲性感染疾病4種:包蟲病、管圓線蟲病、旋毛蟲病、其他。有毒有害化學物質7種: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桐油中毒、龍葵素中毒、河豚毒素中毒、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其他。化學性中毒8種:有機磷農藥中毒、氨基甲酸酯農藥中毒、甲醇中毒、亞硝酸鹽中毒、克倫特羅中毒、毒鼠強中毒、鋇鹽中毒、其他。其他類別4種:其他感染性腹

5、瀉、急性溶血性尿毒綜合征、異常病例、不明原因食源性疾病。(3)具體容臨床醫生負責對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義的病人采集新鮮糞便或肛拭子標本送檢驗室檢驗,對患者癥狀與體征記錄、飲食暴露史、臨檢結果、臨床診斷等個案信息進行采集,并填寫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見附表2)。專管人員登錄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填報監測信息。2、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1)醫院短時間發現2 名或2 名以上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就餐(送餐)場所共同就餐后出現癥狀相似的病例或原因不明的異常病例。由食品或懷疑由食品引起,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和輔助檢查等無法做出明確診斷的就診病例或事件(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嬰幼兒腎結石病例)。針對

6、的是一組用目前的知識難以解釋的、可能與食品有關的疾病或事件,涵蓋圍是可能與食品有關并且具有以下一個或數個特征的一些事件:疾病的臨床表現(如癥狀、體征、實驗室和輔助檢查結果及病程)及流行病學特征(如發病年齡、人群分布、時間分布和地區分布等)與診療經驗和專業判斷明顯不符,用現有的臨床專業知識和經驗、流行病學知識等無法解釋;病情/健康損害嚴重或導致死亡,未能找到相關病因;同一醫療機構接診的類似病例數異常增多(2人以上需上報),超過既往水平且未能明確相關原因;存在上述一個或數個特征,并且可能與食品有關的疾病。(2)本方案中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不是臨床上的疑難雜癥”,以下情況不屬于本方案監測的疇:國家

7、法定傳染病;原因明確的食物中毒;診斷和鑒別診斷不清的疑難雜癥;未經醫院會診、也未經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會診確定的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與食品不相關的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3)具體容臨床醫生負責對符合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定義的病人采集新鮮糞便或肛拭子標本送檢驗室檢驗,對患者的一般信息、主要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信息進行采集,并填寫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報告卡(見附表3)。三、監測報告流程1、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報告流程符合監測的對象在本院就診,首診醫師發現符合本方案定義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臨床醫生負責采集信息,容包括癥狀與體征記錄、飲食暴露史、臨檢結果、臨床診

8、斷等個案信息,填寫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臨床醫生將填好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上報院感科,報告卡字跡清晰規,容完整準確,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結果的記錄詳細、完整。院感科信息網報人員登錄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直接報送監測信息。2、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監測報告流程符合監測的對象在本院就診,首診醫師發現符合本方案定義的可能與食品相關的異常病例事件。臨床醫生填寫紙質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報告卡,上報院感科,報告卡填寫時字跡應清晰規,容完整準確,尤其要準確記錄患者、聯系地址和聯系等能確保找到該患者的詳細信息,以便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或以后隨訪時有據可循。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和輔

9、助檢查結果的記錄應當詳細和完整。接診科室立即通知醫務科組織醫院部專家會診,確認是否為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臨床醫生將病歷復印件(含全部實驗室和輔助檢查)交由院感科,院感科對報告容進行逐一核實,并將會診確認的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立即通知區衛計局,并將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事件報告卡、病歷復印件1個工作日及時報告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配合區疾控中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四、救治流程1、確認為異常病例者,醫務人員要積極實施救治,必要時醫務科組織專家會診。2、如果為群體性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按照應急預案實施救治。五、工作要求(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全院醫務人

10、員要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提高對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重要性和復雜性的認識,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工作措施。(二)突出重點,積極主動臨床醫生在日常診療活動中,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工作細致,發現符合定義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應及時主動地填寫報告卡,并上報院感科,醫務科應主動向主管院領導報告,并組織院專家進行會診,院感科及時將信息上報區疾控中心及區衛計局。(三)強化督導,狠抓落實工作領導小組要認真調查研究,加強對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監測工作的檢查指導,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監測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四),嚴格獎懲對疑似或確診食源性疾病不按要求

11、上報,瞞報、緩報、謊報者,一經查實將給予教育、經濟處罰,并及時補報,情節嚴重者按食品安全法、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等規定追究行政、法律責任。 *醫院 2016年5月5日附表: 1、食源性疾病監測醫院每月腹瀉數據匯總表 2、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3、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報告卡片 4、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相關字典解釋(僅供參考)附表1 食源性疾病監測醫院每月腹瀉數據匯總表時間:年月 醫院:填表人:聯系:項目例數備注1.每月初診腹瀉”病人登記人數其中:1.1門診腹瀉”病人登記人數 1.2住院腹瀉”病人登記人數2.每月采集糞便標本的腹瀉”病人數其中:2.1門診采樣腹瀉

12、”病人數2.2住院采樣腹瀉”病人數3.每月檢測沙門/志賀菌病人數其中:3.1門診檢測沙門/志賀菌病人數 3.2住院檢測沙門/志賀菌病人數4.每月沙門/志賀菌陽性菌株數5.每月傳染病報告卡沙門/志賀菌感染”上報例數6.每月檢測副溶血弧菌病人數其中:6.1門診檢測副溶血弧菌病人數 6.2住院檢測副溶血弧菌病人數7.每月副溶血弧菌陽性菌株數8.每月傳染病報告卡副溶血弧菌感染”上報例數9.每月檢測可疑大腸埃希氏菌病人數其中:9.1門診檢測可疑大腸埃希氏菌病人數 9.2住院檢測可疑大腸埃希氏菌病人數10.每月可疑大腸埃希氏菌陽性菌株數11.每月傳染病報告卡可疑大腸埃希氏菌感染”上報例數12.其他腹瀉”病

13、原體陽性(注明病原名稱)食源性疾病監測醫院每月腹瀉數據匯總表填表說明每月初診腹瀉”病人登記人數:是指醫院每月統計初診為急性胃腸炎、急性腸炎、小兒腸炎等有腹瀉癥狀(24 小時稀便3 次及以上,并伴有大便性狀的改變)病人的登記人數,包括門診腹瀉”病人登記數(包括所有類型門診,如兒科門診、科門診、急診等)和住院腹瀉”病人登記數兩部分。每月采集糞便標本的腹瀉”病人數:是指檢驗科每月接收的糞便標本(包括做糞便常規和培養)的腹瀉癥狀病人數,包括門診采樣腹瀉”病人數和住院采樣腹瀉”病人數兩部分。每月檢測沙門/志賀菌病人數:是指檢驗科接收的每月檢測沙門/志賀菌的腹瀉”病人數,包括門診檢測沙門/志賀菌病人數和住

14、院檢測沙門/志賀菌病人數兩部分。以上三個指標,經門診再轉入住院”或不經門診,直接住院”的病人均應統計在住院”病人數中。看門診而不住院”的病人應統計在門診”病人數。每月沙門/志賀菌陽性菌株數:是指檢驗科每月在接收送檢糞便樣本數中檢測出沙門/志賀菌陽性的菌株數。每月傳染病報告卡沙門/志賀菌感染”上報例數:是指每月醫院防保科根據醫院檢驗科結果,在傳染病報告卡上明確其他感染性腹瀉”備注為沙門/志賀菌感染”的上報病例數。 其他腹瀉病原陽性數:是指檢驗科每月在接收送檢糞便樣本數中檢測出其他腹瀉”病原陽性的例數,請羅列在空格中,如輪狀病毒10例,腺病毒5例”。附表2 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一、病例基本信息

15、(橫線上填寫相關容,或相應選項的”中打) 病例編號:(N)門診號/患者ID號*: 是否住院:是 否 住院號:姓 名*: 性別*: 男 女 監護人:號:出生日期*:年月日 聯系方式*:病人屬于*:本縣區 本市其它縣區 本省其它城市 外省 港澳臺 外籍現住地址*:省 市 縣(區)(填寫詳細)患者職業*:兒童 學生 農民 民工 餐飲食品業 醫務人員 干部職員 離退人員 教師家務及待業 其他發病時間*:年月日時 就診時間*:年月日時死亡時間 :年月日時二、主要癥狀與體征*(在相應癥狀或體征的”中打,至少填寫一項)全身癥狀與體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發熱面色潮紅面色蒼

16、白發紺脫水口渴浮腫體重下降寒戰乏力貧血腫脹失眠畏光口有糊味口有金屬味口有肥皂/咸味唾液過多足/腕下垂色素沉著脫皮指甲現白帶其他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次/天排泄物性狀:水樣便米泔樣便粘液便膿血便洗肉樣變鮮血樣便黑便稀便其他便秘里急后重其他呼吸短促咯血呼吸困難其他胸悶胸痛心悸氣短其他尿量減少背部/腎區疼痛腎結石尿中帶血其他頭痛昏迷驚厥譫妄癱瘓言語困難吞咽困難感覺異常精神失常眩暈復視視力模糊眼瞼下垂肢體麻木末梢感覺障礙瞳孔異常:擴大固定縮小針刺感抽搐其他瘙癢燒灼感皮疹出血點黃疸其他三、初步診斷*:急性胃腸炎、感染性腹瀉、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河豚中毒、肉毒中毒、亞硝酸鹽中毒、其他四、就診前是否使用抗生素:

17、是 否 抗生素名稱:五、既往病史:無、一般消化道炎癥、克羅恩病、消化道潰瘍、消化道腫瘤、腸易激綜合征、腦膜炎、腦腫瘤等、其他-. z.六、暴露信息是否懷疑進食了*些食品后出現以上癥狀:是 否,如果是”請于表格中填寫食品信息,可填寫多行。食品品牌、生產廠家、購買地點信息主要對應于預包裝及散裝產品,進食場所主要對應于餐飲食品。購買地點和進食場所至少填寫一項。序號食品名稱*食品分類1加工或包裝方式2食品品牌生產廠家進食場所*進食場所類型3購買地點*購買地點類型3進食時間*(年月日時)進食人數*其他人是否發病*1是 否是 否是 否以下信息可用序號填表(1)、食品分類:1、肉與肉制品 2、蔬菜類及蔬菜制

18、品 3、水果類及其制品 4、水產動物及其制品 5、嬰幼兒食品 6、乳與乳制品 7、蛋與蛋制品 8、飲料與冷凍飲品類 9、包裝水(含桶裝水) 10、糧食類及其制品 11、豆及豆制品 12、堅果籽類及其制品 13、菌類及其制品 14、酒類及其制品 15、糖果、巧克力、蜂蜜及其制品 16、藻類及其制品 17、油脂類 18、調味品 19、其他食品 20、多種食品 21、混合食品 22、不明食品(2)、加工或包裝方式:1、餐飲服務業 2、家庭自制 3、定型包裝 4、散裝(包括簡易包裝) 5、其他(3)進食或購買場所類型1、家庭 2、飯店(酒店) 3、食品店 4、街頭食品 5、餐飲業-其他 6、單位食堂

19、7、學校食堂 8、工地食堂 9、農貿市場 10、超市 11、零售店 12、零售-其他 13、農村宴席 14、其他七、生物標本采集是否采集生物標本:是 否,如果是”請于表格中填寫標本信息序號標本編號*標本類型*標本數量級單位*采樣日期*(年月日時)備注1糞便 肛拭子 血液 腦脊液 嘔吐物 其他糞便 肛拭子 血液 腦脊液 嘔吐物 其他糞便 肛拭子 血液 腦脊液 嘔吐物 其他八、病例附件九、填報機構信息 醫療機構名稱*: 填表人: 填寫時間:年月日-PAGE . z.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填卡說明病例編號:由食源性監測報告系統自動生成門診號 :填寫病人就診的門診號,同一家醫院門診號不能相同,除非是

20、復診的病人。是否住院:在相應的選擇前打住院號 :填寫病人的實際住院號姓 名:填寫病人的名字,如果登記,則應該和上的一致。性 別:在相應的性別前打。監護人 :14歲以下的兒童、無行為能力者和80歲以上老人要求填寫患者家長。號:盡可能填。既可填寫15位號,也可填寫18位號。出生日期:填寫病人出生日期。工作單位:填寫患者的工作單位,如果無工作單位則可不填寫。聯系方式:填寫患者的聯系方式。病例屬于:在相應的類別前打。用于標識病人現住地址與就診醫院所在地區的關系。現住地址:填寫詳細,至少詳細填寫到鄉鎮(街道)。原則上填寫病人發病時的居住地,不是戶藉所在地址。患者職業:在相應的職業名前打。發病時間:本次發

21、病日期,填寫到小時。就診時間:本次就診日期,填寫到小時。死亡時間:死亡病例填寫,填寫到小時。主要癥狀與體征:在相應的癥狀與體征前打,不能為空,至少填寫一項。初步診斷:不能為空,填寫診斷結論。既往病史:如有,則輸入。暴露信息:病人主訴或懷疑由食品引起,勾選是,需填寫暴露信息,可填寫多個。食品名稱:填寫可疑食品的名稱,不能為空。食品品牌:定型包裝產品,填寫食品品牌,如奶粉等。生產廠家:定型包裝產品,填寫生產廠家,如奶粉等。購買地點:填寫詳細地址,購買地點和進食場所必填一項。進食場所:填寫詳細地址,購買地點和進食場所必填一項。進食時間:填寫暴露食品進食的時間。進食人數:填寫共同就餐的人數。其它人是否

22、發病:在相應的選擇前打。是否采樣:在相應的選擇前打,指的是暴露食品是否采樣。標本信息:如果采集生物標本,勾選是,需填寫標本信息,可填寫多個。標本編號:根據編碼規則填寫或者由監測單位自行編制填寫,但病人與生物標本要對應。標本類型:在相應的類別前打。標本數量級單位:填寫采樣量及對應單位。采樣日期:填寫標本采樣日期。備 注:可填寫其它必要信息。醫療機構名稱:填寫病人所就診哨點醫院的名稱。填表人:填表醫生。填寫時間:填寫本表日期。注:前面帶*項為必填項,不進行病原學檢驗的病例信息采集可不填寫七、生物標本采集”。附件3 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報告卡一、病例基本信息(橫線上填寫相關容,或相應選項的”中打)報告

23、卡編號:(A)姓 名*:性別*: 男 女 出生時間*:年月號*:現住地址*:省市區/縣 固定 :戶口地址 :省市區/縣 移動*:患者發病時間*:年月日 患者就診時間*:年月日二、主要癥狀與體征*(在相應癥狀或體征的”中打,至少填寫一項)全身癥狀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泌尿系統皮膚和皮下組織神經系統發熱面色潮紅面色蒼白發紺脫水口渴浮腫體重下降寒戰乏力貧血腫脹失眠畏光口有糊味口有金屬味口有肥皂/咸味唾液過多足/腕下垂色素沉著脫皮指甲現白帶其他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次/天排泄物性狀:水樣便米泔樣便粘液便膿血便洗肉樣變鮮血樣便黑便稀便其他便秘里急后重其他呼吸短促咯血呼吸困難其他胸悶胸痛心悸氣短其他尿量減少背

24、部/腎區疼痛腎結石尿中帶血其他瘙癢燒灼感皮疹出血點黃疸其他頭痛昏迷驚厥譫妄癱瘓言語困難吞咽困難感覺異常精神失常眩暈復視視力模糊眼瞼下垂肢體麻木末梢感覺障礙瞳孔異常:擴大固定縮小針刺感抽搐其他三、其他癥狀:主要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輔助檢查結果(B超、CT或核磁等):主要診斷:可疑病因:與食品有關、與飲用水有關、與環境污染有關、職業、輻射、不詳其他:如果疑似與食品有關,請在下面列出可疑食品名稱:上報原因(報告病例需要與*種可疑食品有關)*:疾病的臨床表現及流行病學特征,用現有的專業知識及臨床經驗無法合理解釋;病情/健康損害嚴重,臨床少見并且無法合理解釋;同一醫療機構接診類似的病人數異常增多,超出

25、既往水平且不能合理解釋;存在上述一個或數個特征,疑似與進食*種食品有關。醫療機構名稱: 填報人: 填報日期: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報告卡填表說明1、報告卡編號:哨點醫院、縣(區)級和地(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無需填寫。報告卡編碼由報告系統自動生成,由醫院編碼、填報時間和病例序號三部分組成,報告卡編碼的原則及方法如下:醫院編碼:系統為每一家哨點醫院提供的唯一編碼。在網絡填報時,填報人只需選擇哨點醫院,系統將自動提供一個編碼;填報時間:填報人在網絡填寫報告卡時,由系統自動賦予的時間;病例序號:為4位,是填報人在網絡填寫報告卡時,報告系統根據記錄自動提供的該哨點醫院最新的病例序號,該序號不會與哨點醫院曾

26、經記錄的病例序號重復。2、姓 名:必填容,與上登記的一致;新生兒沒有,以父母親命名,為*之女”或*之子”;3、出生年月:必填容,按公歷計算,如果為農歷,請注明;4、性 別:必選容;5、證號:必填容,新生兒采用父母親的號;6、現住地址和戶口地址:至少填寫一項,記錄能找到本人或監護人的地址;7、固定和移動:至少填寫一項,記錄能找到本人或監護人的座機或手機;8、患者發病時間和就診時間:必填容;9、主要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和輔助檢查結果:至少要填寫一項,應記錄接診醫生認為有助于疾病診斷的所有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和輔助檢查結果,該部分容要求與患者病歷記載的容一致。接診醫生在記錄患者臨床癥狀時

27、,請參考癥狀字典,并在相應癥狀后面的方框劃”,如果患者出現的主要癥狀在字典中沒有或不全,請在相應欄目中補充完善。主要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和輔助檢查結果應記錄對診斷有重要意義的發現;10、主要診斷結果:必填容,為接診醫生的初步診斷結果;11、上報原因、醫療機構名稱、填報人和填報日期:必填容。注:前面帶*項為必填附表4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信息表相關字典解釋(僅供參考)食品類別本分類根據暴露食品的用材對食品進行分類,不涉及食品的加工方式。一食物可能涉及多個食品類別。本分類適用于各種餐飲食品和包裝食品。肉與肉制品主要包括家畜肉和家禽肉及其各種加工制品。常見的家畜有豬、牛、羊、驢、馬等,常見的家禽有雞、鴨

28、、鵝、火雞等。肉與肉制品包括動物的骨骼肌,也包括它們的腺體和器官(如舌頭、肝、心臟、腎和腦等),肉脯、火腿腸等制品也包括在類中。蔬菜類及其制品本分類把蔬菜分為8個亞類,其中包括了相應的脫水蔬菜和罐頭制品等。根菜類:包括蘿卜、胡蘿卜等;鮮豆類:包括菜豆、蠶豆、豌豆、綠豆芽、黃豆芽等;茄果、瓜菜類:包括茄子、番茄、甜椒、黃瓜、南瓜等;蔥蒜類:包括大蒜、大蔥、洋蔥、韭菜等;嫩莖、葉、花菜類:包括白菜、油菜、菜花、竹筍等;水生蔬菜類:包括慈菇、菱角、藕、茭白等;薯芋類:包括豆薯、山藥、芋頭、等;野生蔬菜類:包括地膚、香椿、蕨菜、苜蓿等。物別說明:馬鈴薯、紅薯作為炒菜原料時,分到蔬菜類及其制品中。水果類

29、及其制品依據果實和形態和生理特征將此類食物分為6個亞類,其罐頭、涼果、果脯、蜜餞等制品也包括在本類中。仁果類:如蘋果、梨、山楂、海棠果等;核果類:如桃、杏、梅、櫻桃、棗等;漿果類:葡萄、草莓、獼猴桃、沙棘、醋栗、無花果、柿子、桑葚等;柑橘類:如橙、柑橘、柚、檸檬等;亞熱帶和熱帶水果:如香蕉、菠蘿、芒果、椰子、番石榴、荔枝、枇杷、洋桃;瓜果類:如西瓜、甜瓜、哈密瓜、黃金瓜等。水產動物及其制品主要包括各種海水及淡水魚、蝦、蟹、貝類,也包括像海參、海蜇、魷魚等軟體動物等。嬰幼兒食品嬰幼兒食品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嬰幼兒配方食品:以乳類及乳蛋白或大豆及豆豆蛋白制品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或

30、其他成分,僅用物理方法生產加工制成的液態或粉狀產品。適于正常嬰幼兒食用,其能量和營養成分能夠嬰幼兒的正常營養需要。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以一種或多種谷物(如:小麥、大米、大麥、燕麥、黑麥、玉米等)為主要原料,且谷物占干物質組成的25以上,添加適量的營養強化劑和(或)其他輔料,經加工制成的適于嬰兒和幼兒食用的輔助食品。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食品原料經處理、灌裝、密封、殺菌或無菌灌裝后達到商業無菌,可在常溫下保存的適于嬰幼兒食用的食品。4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指針對患有特殊紊亂、疾病或醫療狀況等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的營養需求而設計制成的粉狀或液態配方食品。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單獨食用或與其它食

31、物配合食用時,其能量和營養成分能夠滿足0月齡6月齡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的生長發育需求。乳與乳制品乳類食品按來源,主要有牛乳、羊乳、馬乳和人乳,市場產品以牛乳為主。參考國家在關標準,將乳類食品分為6個亞類。液態乳:分為巴氏殺菌乳和滅菌乳。奶粉:是指將原料乳滅菌、濃縮,然后經噴霧、干燥制成的粉狀產品。通常分為4種,即全脂奶粉、脫脂奶粉、全脂加糖奶粉、調味乳粉。酸奶:根據口味常分為三種,純酸牛奶、調味酸奶和果味酸奶。奶酪:也稱干酪,指原料乳經消毒后,再用乳酸菌發酵的產品。奶油:又稱黃油,是指將消毒乳高心分離為稀奶油和脫脂乳,然后以發酵或不發酵的稀奶油為原料制成的固態產品。其他:包括煉乳、奶片、奶皮等。蛋

32、與蛋制品常見的蛋類包括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等。蛋制品包括冷凍蛋制品(如冰蛋)、熱凝固蛋制品(如蛋黃酪、松花蛋腸)、脫水蛋制品(如蛋白粉、蛋黃粉、蛋白片)、液體蛋等。飲料與冷凍飲品類飲料指經過定量包裝的,供直接飲用或用水沖調飲用的,乙醇含量不超過質量分數的0.5%的制品,不包括飲用藥品。主要包括碳酸飲料類、果汁和蔬菜汁類、蛋白飲料類等。蛋白質飲料是以乳或乳制品、或有一定蛋白質含量的植物的果實、種子或種仁等為原料,經加工或發酵制成的飲料。包括含乳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和復合蛋白飲料。含乳飲料包括配制型含乳飲料、發酵型含乳飲料和乳酸菌飲料,需要與乳制品進行區分。植物蛋白飲料:用有一定蛋白質含量的植物

33、果實、種子或果仁等為原料,經加工制得(可經乳酸菌發酵)的漿液中加水,或加入其他食品配料制成的飲料。如豆奶(乳)、豆漿、豆奶(乳)飲料、椰子汁(乳)、杏仁露(乳)、核桃露(乳)、花生露(乳)。復合蛋白飲料:以乳或乳制品,和不同的植物蛋白為主要原料,經加工或發酵制成的飲料。包裝飲用水(含桶裝水)密封于符合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相關元寶的包裝容器中,可供直接飲用的水。如各類瓶裝水和桶裝水等。糧食類及其制品(含淀粉糖類、焙烤類及各類主食)糧食類品種繁多,包括稻米、小麥、玉米、大賣、青稞、高粱、薏米、燕麥、蕎麥、莜麥、糜子等。淀粉類食品則以提供碳水化合物為主,主要包括各種淀粉、粉絲、粉條、藕粉等。焙烤食品:

34、各類主食:本分類包括了谷物、薯類以及以此為原料的主食食品,例如油炸及焙烤類食品、淀粉類及制品以及中式糕點食品等食品。特別說明:如果像馬鈴薯、紅薯作為炒菜用(如酸辣土豆絲、拔絲地瓜),歸類至蔬菜類及其制品中。根據飲食習慣,蒸制的馬鈴薯、紅薯可歸至谷物、淀粉及其制品中。豆及豆制品豆類作物主要包括大豆、綠豆、紅豆、蕓豆、豌豆等,本分類主要指干豆。豆類制品主要指以豆類為原料經過制作或精煉提取的產品。主要包括即食非發酵豆制品和發酵性豆制品。前者主要包括豆漿、豆腐、豆腐花、豆腐干、腐竹類等;后者主要包括腐乳、豆豉、納豆等。堅果籽類及其制品堅果類:如杏仁、腰果、榛子、山核桃、松子、核桃、板栗、白果等;種子:

35、如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菌類及其制品菌類包括各類可食用的真菌食物,也包括誤食帶有毒性的菌類。主要有蘑菇、香菇、平菇、木耳等。菌類制品包括各種以菌類為原料制作的產品。酒類及其制品酒類指酒精含量超過0.5%的飲品,可以分為發酵酒、蒸餾酒、配制酒,包括常見的白酒、紅酒、黃酒、啤酒、葡萄酒、雞尾酒等。糖果、巧克力、蜂蜜及其制品糖果是指含糖較多或經過糖腌制的食品,包括糖、糖果、蜂蜜等。藻類及其制品藻類包括海水藻類和淡水藻類,前者主要包括海帶、紫菜、礁膜、石莼、裙帶菜、石花菜等,后者主要包括地木耳、發菜等。藻類制品包括以各種藻類為原料制作的產品。油脂類分為動物油脂和植物油。調味品分為發酵型調味品、非發酵型調品、香辛料。常見的發酵型調味品如醋、醬油、豆瓣醬、面醬、味精、料酒等;常見的非發酵型調味品如鹽、瓊脂、淀粉、酵母、咸菜、糖等;常見的香辛料如芥末、豆蔻、茴香、皮、桂皮、花椒等。其他食品將難以歸為前面任何一類的食物列入本類中。多種食品為多種暴露食品,每種暴露食品可以為單一食品,也可以為混合食品。混合食品同一種食品中包含多種食材,而又難以明確具體分類的,可以歸入此類。不明食品食品加工及包裝方式餐飲服務業:經由餐飲服務業處理、加工、制作的食物。家庭自制:定型包裝食品:又稱預包裝食品,是指經過預先定量包裝,或裝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