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班會教案小結2022_第1頁
中秋節班會教案小結2022_第2頁
中秋節班會教案小結2022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21 頁 共 NUMPAGES21 頁中秋節班會教案小結2022中秋節班會教案小結1活動目的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2、那么中秋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3、引出主題:“走進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中秋節的由來(一)中秋節簡介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

2、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活動二:中秋話習俗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

3、:“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2、月餅欣賞(多媒體課件:月餅)3、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談感受,激發情感1、今年中秋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2、一起讀關于中秋的兒歌。中秋節班會教案小結2一、活動主題的確定和活動背景中秋節前幾天,節日的氣氛漸濃,超市中各式各樣的月餅琳瑯滿目,村子里月餅加工點,排起了長隊,濃郁的香味很遠就能聞到。學生在課下有關月餅

4、和中秋放假的話題也多了起來,有兩三個心急的學生悄悄把月餅帶到了學校。李梓萌同學問我們:“為什么中秋節要放一天假?圣誕節為什么不放?”于是活動主題便在所見所聞中醞釀。我便以“走近傳統節日”為載體,用最親近生活的地方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弘揚民族文化。二、教學活動目的及內容1、親自參與月餅的制作,了解制作方法,品嘗月餅。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2、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習俗,初步了解月餅的象征意義。3、激發學生的探索_,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4、為學生提供一個張揚個性的舞臺,培養學生創造性的人格。5、搜集有關中秋的詩詞歌賦、月亮的美稱等,做好信息查

5、閱、調查和收集能力。三、活動計劃1、確定活動主題,設計活動方案,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2、成立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制定小組計劃,確定人員分工3、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及其相關資料。4、在將近中秋節那天跟大家一起帶月餅、嘗月餅、并拍照留念。四、活動重難點學生通過調查、發現新問題、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掌握思考方法,提高實踐操作的能力,積極完成小組分配到的任務。五、活動安排引入話題,確定主題同學們,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是一個絢麗多彩的季節,也是一個充滿節日氣氛的季節。再過一些時間,一個中國的傳統佳節就要到了。大家知道是什么節嗎?對了,是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每年的中秋節我們都將與親人團聚一堂,吃月餅、賞

6、明月、敘親情、享歡樂。可你知道我們中華民族為什么要如此重視這一天嗎?想不想了解這一節日的來歷?圍繞這個節日人們都用哪些方式慶祝呢?對這個富有濃濃人情味的節日,你喜歡嗎?(喜歡)但你們對中秋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樣的體驗呢?面對“中秋”這個詞,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預設:(1)我想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2)我想知道這一天每個人都要吃月餅嗎?(3)我想知道為什么中秋要吃月餅?(4)我想知道一些關于中秋的傳說、故事等。”(5)我想知道現在有多少種月餅?他們的價錢怎么樣?哪一種吃?”(6)我想知道月餅到底是怎樣做出來的?我還想自己動手做一做。”(7)我們家鄉的中秋有哪些活動,哪些習俗?(8)中秋只是漢族的節

7、日嗎?別的民族過中秋嗎?【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確定主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先將問題歸納匯總,再對某一個或某些問題感興趣的學生分成小組,民主選出組長。組長負責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討論活動方案。班內交流活動方案。在老師的指導下,各組制定了活動方案。要研究的問題怎樣研究研究的成果人員的分工中秋的來歷及傳說1、問老師、問父母。2、查閱圖書或上網查找。1、將收集到的資料分類,集成小冊子走近中秋。2、辦走近中秋手抄報。(略)月餅的種類和制作1、到商店去調查

8、統計;2、去食品廠或詢問他人,了解制作月餅的原料。3、學習制作月餅。開一個月餅品嘗會。(略)中秋習俗1、查資料。2、收集有關圖片或實物;3、向老人,詢問,調查家鄉中秋習俗,制作中秋習俗圖文集。(略)中秋頌1、查閱圖書或上網查詩文;2、自由創作。集成中秋詩文賞讀小冊子。(略)【設計意圖】活動研究的問題,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組人員的分工均由學生自己來討論決定,而不是由教師來代替,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無論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計劃性,防止活動的盲目性。組長組織,自主實踐1、在組長帶領下,通過網上搜索、調查年長的親人、圖書閱覽室

9、查閱資料等形式開展工作。2、9月28日,我們帶領20名學生(有6名非本組學生)來到月餅加工點,先進行了參觀,學生情緒激昂,一邊看一邊提出許多有趣的問題,比如:月餅餡里會有什么?還可以用什么作餡?為什么做月餅的面發黃?為什么和面要用油?月餅圖案的涵義?為什么叫“五仁”?我們讓學生先不要問,先觀察,想不明白的再問阿姨。在月餅加工點,我們還發現一個已有七十年歷史的月餅模子,直徑有十厘米,上面刻有微軟雅黑字“天下太平”,學生反過來倒過去地看,許多問題又來了學生親自動手的時間到了,洗凈手,挽起衣袖,在阿姨的指導下,每個人做得有模有樣匯報交流,教師指導在學生自主實踐活動的基礎上,老師利用課上時間,根據小組

10、分工,先小組內交流,然后教師組織各小組班內交流,匯報本組實踐活動的進展情況,活動做法,取得的成績;活動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不能解決等。通過匯報,同學之間互相出主意想辦法,教師不失時機地加以指導。【設計意圖】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是很正常的,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但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孩子怎樣做,而是引導啟發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意識和能力交流成果,活動反思中秋節班會教案小結3教學要求:1、了解中秋節的有關知識。2、介紹有關中秋節的傳奇故事。教學過程:一、齊讀班會的主題,交流對主題的理解:(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是團圓的日子,我們心里也會喜洋洋、甜滋

11、滋的)二、中秋知識競猜:1、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我們能正確說出是哪三個節日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2、中秋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許多習俗,我們知道些什么習俗都可以說出來哦,看誰說的多?(拜月娘、賞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餅等等)三、故事引趣:1、師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現在就讓老師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嫦娥奔月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

12、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余的太陽。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_詐刁鉆、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_。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_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

13、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

14、風俗在民間傳開了。2、學生扮演嫦娥姑娘來介紹其他中秋節的習俗好,聽了老師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拜月娘拜土地公3、繼續介紹關于中秋節的神話故事好,聽了嫦娥姑娘的給我們的介紹,老師覺得中秋節真是個非常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啊。它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呢。(看時間待定)月中玉兔吳剛伐掛樹4、介紹中秋節的水果四、聯系班級實際,討論中秋節的活動方案1、討論:很快就是中秋節了,我們有什么想法嗎?大家想過沒有,中秋節怎么過?2、同學之間交流我們二(3)班的特點之一就是,我們班有幾個寄宿生,他們的爸爸媽媽不在桃山,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

15、日,我們該對他們做點什么?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全班每一個同學都愛他們。他們的親人不在自己的身邊,可是我們同學都在他們身邊,我們就是他們的親人。4、同學交流五、小結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我們班級同學如何過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二(3)班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大家永遠齊心協力,共同出謀劃策做好每一件事!中秋節班會教案小結4【教學目標】:1、知道中秋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及習俗。【教學過程:】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說一個謎語,你們來猜猜,看看誰最聰明。(出示課件) 謎語:迎佳節,

16、慶豐收,歌舞表演樂融融。月餅香,月餅甜,全家歡樂大團圓。是什么節日?(中秋節)二 、中秋由來、習俗你知道中秋節是哪一天嗎?中秋習俗?八月十五 中秋節 (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吳剛折桂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中秋節的來歷有關習俗:吃月餅、團圓飯、

17、賞月。月餅的來歷:唐代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三 、七嘴八舌話中秋1、剛剛老師先講述了一些中秋小故事傳說,現在由同學再補充一點點與中秋有關的神話故事; 可以講一講中秋節的習俗。可以說一說與中秋或月亮有關的詩。(簡短時間完成,注意用來調動氣氛)嫦娥奔月、玉兔搗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舉杯望明月,對影成三人3 中秋月(蘇 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4 古朗月行李白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

18、 問言與誰餐?2 、活動二 :老師和同學分享中秋怎么度過難點 (1)狀物(賞月)+寄情(表團圓幸福感、異鄉思念之情)狀物(教學生用比喻)1今天多云,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云層里,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2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_,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3現在的月亮特別明亮,圓月像一只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4

19、那高高懸掛著的圓月就像一個晶瑩剔透的白玉盤。結尾寄情 (篇末點題)1 夜已深,月正圓,我愛中秋,我愛圓月。2 中秋佳節真快樂呀,不但月亮圓,而且人們也和親人一起圓聚。中秋節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議呀!四、出示一篇小范文板書:1 短信祝福2 中秋的由來、習俗3 明月(狀物)、吃月餅的場景4 結尾抒情五、布置作文中秋月圓中秋節班會教案小結5一、活動目的: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

20、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二、活動時間:_年9月17三、活動準備:蘇軾的水調歌頭ok帶、中秋燈謎、圖畫、月餅四、活動地點:六(1)班教室五、活動過程:老師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一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1、 中秋節的由來(1)老師:隊員們?每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么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3)、說中秋節的由來。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4)、

21、小結:隊員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于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1)老師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及一些民間故事?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3)引導隊員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吳剛伐桂;

22、玉兔搗藥等等。老師(小結):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3、隊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老師引: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拜月娘、拜土地公)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老師: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1)、出示圖片1老師問: 我們來看這幅畫,隊員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李白的靜夜思)隊員齊背靜夜思。(2)、老師:中國畫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這幅中國畫書畫印都有,惟獨缺詩,我們給它題首詩,使它變得更完整。(隊

23、員發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選自李白月下獨酌)(你們知道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嗎?(3)對了,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出自這首詞。老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絕妙好詞。(4)有感情朗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玩月(5)學唱蘇軾的水調歌頭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你還知道哪些呢?(6)指名背誦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三、 中秋佳節話月餅1、品嘗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老師:隊員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