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體態語藝術_第1頁
班主任的體態語藝術_第2頁
班主任的體態語藝術_第3頁
班主任的體態語藝術_第4頁
班主任的體態語藝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班主任的體態語藝術人的內心世界是看不到的,人的內心世界又是可以覺察到的。說人的內心世界看不到,是因為人的心理、思想隱藏在人的大腦中,看不到,摸不著;說人的內心世界可以覺察到,是因為人的心理、思想總要通過言語、行動表現出來,而為人所覺察。人說話當然能表達人的思想、感情、情緒,可是當人沉默不語的時候,人的臉、身、手也都在時時表露著人的內心世界,人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的情緒與情感,都可以通過臉部、身體、雙手的表情顯現出來,人們把這種表情叫做體態語。因此,班主任老師不可不對體態語做一些研究。所謂體態語言,是指人帶有一定情感色彩、可以傳遞一定信息、表示一定態度的、在人的交際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非有聲

2、語言表現。這種特定的身體態勢可以支持、修飾或者否認言語行為;又可以局部地代替言語行為,發揮獨立的表達功能,同時又能表達言語行為難以表達的感情和態度。體態語言在人的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其約定俗成的一面,比方,搖頭,表示否認與不同意;皺眉說明反感與討厭;坐翹二郎腳常常隨意或傲慢等等。同時又因交際場合、個人性格特點的不同而具有靈敏多變的一面。比方,臉紅常態下表露的是人的害差,而在一個學生說謊時,臉紅又表示該學生心虛和害怕的內在心理。在很多特定的情境下,體態語可以代替言語的作用,甚至起到比言語更有力的效果。例如,班主任老師在上課時,看到學生在下面搞小動作,這時班主任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處理方法可供選擇:一是停

3、下講課,大聲批評;二是假裝沒看見,聽之任之;三是假設如其事地走到該學生座位前,一邊講課一邊用手輕輕拍拍學生的肩,從而制止了學生的小動作,使其專心聽講,同時又沒有打亂課堂的教學進程。班主任用動作代替了口頭批評,不費口舌不動聲色不影響教學,真可謂經濟實惠的教育方式,這就是體態語方的妙處。近年來,國內外許多研究研究者對體態語言表達系統進展研究。體態語言表達系統大致由三局部構成:第一局部是言語者身體的動作及態勢(包括面部、上肢、軀干、下肢);第二局部是副體態語表達系統。副體態語表達系統是指言語者穿著服飾、發型打扮等等能給人一定感覺信息的附加物。第三是言語者的空間語言表達系統。所謂空間語言表達系統,是指

4、人在交際過程中所主動選擇,或被動選擇的空間位置??臻g語言表達系統也能傳達重要的信息。比方班主任老師看到教室混亂,便無聲地站在教室門口。學生們看到老師這樣,漸漸地停頓了說話,安靜下來。這便是班主任老師的空間語言表達系統起的作用。據體態語專家伯德惠斯特爾研究,面部表情有2萬5千種之多。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說: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成功的語言,比嘴里講的語言更復雜到千百倍的語言。(一)體態語的特點體態語的突出特點是它的輔助性和習慣性。1輔助性這一特點是不言而喻的。除了聾啞人,沒有一個人可以全部用體態語言來表情達意的。體態語只是支持、輔助有聲語言,加強有聲語言的力度,增強有聲語言的效果。換句話說,體

5、態語言經常是伴隨有聲語言而起作用的。國外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個交際效果公式:交流的總效果=7的有聲語言+38音調+55的面部表情。還有人研究,認為一個人每天平均只用10分鐘的時間講話,平均每句話占25秒鐘,人在面對面交流中,有聲局部低于35,而65的交際信號是無聲的。這些數字我們認為只是研究體態語時的一個參考,但是一個道理是明顯的,體態語言在交際中的輔助性并不說明體態語的無足輕重,雖然體態語是輔助的,但它的作用卻是不可替代的。這一點可以從在家看劇本或聽話劇錄音和到劇院看話劇的不同效果來證明。有人說,我們永遠無法從印在紙上的演說詞來認識一個演說家是為什么成功的。有時印在紙上的演說詞可能是平淡無奇的

6、,但當時確實得到很大的成功。他的演說并不全是他口中說出的語言,實際上包括他展如今聽眾面前的整個體態,包括他說話時的腔調、手勢、面部表情等。這一特點在班主任工作及其它科任老師的教學教育活動中表達出來。同一堂課、同樣的內容,有的老師講課學生喜歡,有的老師講課學生睡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師體態語言藝術運用上。2、習慣性人的體態語言的習慣性很容易理解,因為你不用準備體態語言(當然服飾除外)。上課前,你要備課,但卻沒有必要設計你的手勢和微笑。有人說,演說家在演講前要練習手勢、動作。我們說,那他是表演。反過來,人體的體態語言又是可以通過練習來改變的。比方有的學生一著急就咬手指頭,表示他的煩躁不安。這是

7、一個習慣性的體態語言。這個習慣性的體態語言是可以通過對自己的要求而改變的。又比方,有的老師在與學生講話時喜歡用手指指點學生,引起學生的反感,對于溝通師生感情非常不利,這位老師通過自己的努力改正了這個毛玻3、真實性社會是復雜的,而語言是復雜社會的反映,在長期的社會利益爭斗中造成了語言的欺騙性和隱蔽性。而體態語言較之口頭語具有更大的真實性。這一特點是由于體態語言的習慣性決定。人的體態語言是人的內心意識與潛意識的一種反映,人的內心情緒或感情的變化常常會在體態上有所反映。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態語言也會逐漸變得越來越隱蔽。例如一個幼兒或低年級小學生說謊話時,會毫無顧忌地用手捂嘴吧;而當一個初中生說撒時,

8、有的用手輕輕觸摸一下嘴角;而當一個成人說謊時,幾乎看不出什么體態的變化。無論隨著年齡的增加使體態語言變得如何隱蔽,想百分之百地掩蓋內心的真實情感是非常困難的。國外有一種Es的說法,意思是細小短暫表情。這種表情表露時間非常之短,在這短暫的時間里一個人的思想和表情有一搭接現象,會從面部表情流露出來。一位經歷豐富的班主任老師會從學生的這短暫的表情泄秘中探得學生心中的機密。4、差異性從社會學角度講,體態語言的差異性是由于不同國家民族的開展背景造成的。例如,美國人有聳肩表達遺憾;中國人以拍肩表示友好等等體態習慣。從個體角度看,人與人的體態語言是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造成的。比方,一年級小孩子剛入學,班主任老

9、師會發現非常不同的行為習慣,有的低頭順目,有的趾高氣揚;有的慢聲細語,有的高聲吵鬧;有的跑跑跳跳,有的靜坐不語這些常常反映了學生的不同的家庭背景。班主任老師應仔細注意這些細小的表現,同其他教育信息結合起來,為制定個別教育策略所用。(二)老師體態語的特點1、教育性(示范性)老師的體態語言的第一特點是它的教育性,這一點是老師這一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老師在講臺前一站,幾十雙眼睛便緊緊盯住了你。這一點很像舞臺上的聚光燈,班主任老師是講臺的主角,學生不僅僅在看你,而且在品評你,不僅僅在品評,而且在品評之后,學生對你或認可,或反感。班主任老師必須注意自己的體態語言,無

10、論是舉手投足,還是一顰一笑;無論是發型裝飾,還是穿著打扮,均在學生目光射程之內。由于班主任老師的這一職業特點,班主任必須注意自己的體態語言的教育性。有些班主任在這方面不太注意,上課時,有時手挖鼻孔,有時伸手撓癢,有的斜靠講臺這些不良的體態語言,不但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還會降低了教學教育效果。班主任老師應注意自己體態語言的教育性(示范性)。2、有意性(控制性)一般人,體態語具有相當大的隨意性。例如見了熟人,面部會很習慣地、隨意地露出笑容;見了自己討厭的人,會轉過身,或不自覺地把笑容收起;與人交談打手勢也很隨意,這些體態語一般沒有經過設計,是自然而然的隨意的。班主任老師那么不然,班主任在教學中始終處

11、于學生的視線之內,他的一舉一動無不收入學生的眼底,給教學教育帶來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因此,老師對自己的體態語應該加以控制。有人曾作過這樣一個實驗:指定某學校的兩位才能相當的青年老師甲乙二人,同時給每人一份同樣的文章,要求兩人熟記成誦。然后,單獨通知甲兩天后演講,而沒有通知乙。兩天后,甲乙二人分別給師范大學的學生講演。雖然兩人都準備好文章內容,但因為甲事先作了準備,設計了體態語,而乙沒有做這項準備,因此兩人的講演效果大不一樣。甲講演時體態調控沉著,和諧自然,獲得了成功。而乙演講中,缺少手勢,單調呆板,而且出現了一些消極的體態語,如翻眼看天花板,引得學生發笑。最后統計結果:甲運用得體的手勢共9次,消

12、極體態語2次;乙出現消極體態語6次,積極體態語3次。這個實驗說明,體態語在有所準備的條件下是可以控制的,有所控制的體態語會收到比擬好的交際效果。班主任老師對自己的體態語應該給予有意控制。(1)班主任老師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注意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舉止的反響,根據學生的反響來調控自己的不良體態語;(2)學習其他優秀班主任的體態語。當然這種學習并不是機械的模擬,因為機械的模擬往往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我們說的學習是把優秀班主任老師在教學教育中的體態語與自己的體態語加以比擬,找出自己體態語的缺點,而加以控制。(3)在班會課、年終總結課等重要活動前,對體態語進展有意的準備。根據活動內容,對自己的體態語做重

13、點的設計練習。在這里我們要指出的是有所準備并不是造作的表演。我們應該記住自然大方的舉止是最得體的體態語。(三)班主任老師體態語的分類目前體態語的研究還未到達成熟階段,關于體態語的分類也是各執自見。英國體態語專家洛弗和羅德里克1971年對中小學老師的體態語的分類,雖然細致、全面,但稍嫌瑣碎,缺少概括和歸納。我們認為老師體態語的分類由于視角不同,所以分類也不同。比方,從效果分:可分為:積極體態語、消極體態語、中性體態語;從體態語的發生種類分,可分為:無意識體態性、有意識體態語;從體態語的形態分,可分為:象征性體態語、說明性體態語、表露性體態語、適應性體態語、體調性體態語。我們認為,以上幾種體態語的

14、分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對于第一線的班主任老師來說,學習理解稍嫌繁瑣。所以我們根據教育教學中經常自覺不自覺運用的體態語進展分類,并給予簡要闡述。1、上肢體態語(姆指體態語、食指體態語、手掌體態語、雙臂體態語)人類的手在人一生的活動中發揮著宏大的作用。在人體的各部位中,手指的運用也許是最為頻繁的。據統計,人一生至少要伸屈手指2500萬次(?人體秘語?,昆侖出版社)??梢哉f世界上所有的創造最終的實現都少不了手指的作用-音樂、繪畫、詩歌、建筑老師的手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更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板書、批閱作業之外,老師的手指的體態語也起著輔助作用,老師應該研究進步手指在教育教學中的輔助作用。(1)拇

15、指手勢語(翹大姆指)。這是人在社會交際中經常運用的一個肯定性的體態語,它的含義是肯定與贊揚。多用來肯定、贊揚學生思想品德方面或學習活動中的突出表現。我們發現,在一般性的肯定贊揚中較少運用這一手勢語,而是常常在一些出乎意料的場合,因為這一體態語用是用來表達非常滿意、欣喜的心理。比方,學生在答復出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或者學生的答案出乎老師的意料,這時老師會情不自禁地伸出大姆指,同時說:太棒了!這時學生在心理上會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滿足感。同時我們也發現,許多班主任老師很少用翹大姆指來表示自己對學生的鼓勵與肯定,除了這種體態語是表示非常強烈的贊揚的原因之外,我們的老師在贊揚學生方面比擬吝嗇有關。我們的許

16、多班主任老師喜歡批評學生,而不喜歡表揚學生。學生的嘉言善行在許多老師眼里好似是微缺乏道的,或者老師贊揚的話一字千金舍不得用。我們認為,表揚比起批評來副作用要小得多。當學生獲得成績的時候,老師給予口頭表揚,同時豎起大姆指,也許一位后進生的會因此而抬起頭來走路。翹大姆指的動作需要與面部表情親密配合,假設面部表情的真誠、驚喜、滿意,那么翹大姆指是表示贊揚;反之,面部表情是不屑、冷漠,或無動于衷會適得其反。(2)食指手勢語食指是五指中非常重要的手指,人類的許多創造性活動多以它為中心來完成。在國外,食指的名稱很多,比方,有時稱它為指示指,因為它是用來指路的;有時稱它為發射指,因為它是用來開槍的;有時稱它

17、為拿破侖指,因為據說拿破侖喜歡用這只手指來發號施令班主任老師應注意正確適當運用食指來加強教育教學效果。最常運用的是靜止性食指體態語-食指靠近嘴唇并與嘴唇穿插成十字型,表示請安靜、不要出聲的意思。常常嘴唇成呶出狀,同時嘴里發出輕輕地噓聲。這一手勢,經常用來組織課堂教學秩序。比方,老師叫幾名同學到黑板上做練習題,下面的學生發現了錯誤,便小聲議論起來,這時老師最恰當的制止學生議論以免干擾上面學生思維的手勢,莫過于這個手勢,這個手勢表示老師的一種好心友好的制止,學生一般是會承受的。另外,用食指輕點學生額頭,同時說出贊美的話,表示一種親昵和喜歡。例如小學低年級或幼兒園的老師經常對犯了小錯誤的學生說你這個

18、小淘氣啊!同時以食指輕點學生額頭,表示批評,同時表示對他的喜歡,學生在這種批評中很自覺地改正了自己的錯誤的言行。食指手勢語,有時被老師誤用。比方,課堂上叫某學生答復下列問題,有的老師喜歡用食指一點。這種食指手勢是不適宜的,我們建議與其用手指指,不如手心向上平伸出去指向被你邀請的學生,同時說:請你來答復好嗎?這樣的手勢語,學生會感到老師對自己的尊重,學生得到了別人的尊重,他常常會因此變得自尊,而自尊是人們進步永不會折斷的階梯。(3)手掌體態語手掌各種態勢在教育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常被用來輔助教育教學活動。最常用的是鼓掌。鼓掌是一種積極的體態信號,鼓掌的含意是贊許、肯定。老師運用鼓掌表示對

19、學生的贊許時,往往是想鼓勵全體學生一同鼓掌,對某一學生給予鼓勵與贊揚。有時,老師在鼓掌時還用語言號召學生一同鼓掌:來,大家為他鼓掌。在老師的號召示范下,學生自然而然鼓起掌來,從而形成濃郁的鼓勵團結集體氣氛,產生宏大的鼓勵效應。當老師把掌聲獻給學習較差或性格內向學生的時候,會更強烈地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喚起他們主動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班主任老師要注意掌聲不要僅僅獻給獲得好成績的學生,對關鍵時候遭到失敗的學生,班主任老師要找出適當的理由,讓全班學生給予掌聲鼓勵。鼓掌這一體態語與其它體態語有所不同的是,它伴有聲音,而且這種聲音與贊揚肯定的程度有關,掌聲越響,節奏感越強,它所表示的鼓勵和贊揚的情緒越強

20、烈。鼓掌有時沒有贊揚與鼓勵的含義,而只是制造一種氣氛,主要用來組織學生唱歌時,以拍掌來增強歌唱的節奏。注意用作節奏的鼓掌,必須與樂曲的節拍相和,掌聲要響亮。掌聲有時還用來表示提醒的意思。例如,分小組的討論完畢時,班主任老師可先鼓幾下掌,當學生的討論停下來時,老師可以宣布分組討論完畢??傊恼剖且环N積極的體態語,運用適時適當會給教育教學帶來非常好的效果。(4)雙臂體態語在上肢體態語中,雙臂的體態是其它體態語的根底,無論是姆指,還是食指,還是手掌都是在雙臂位置變化的根底上進展的,換句話說,雙臂的體態語所傳達的信息是在其它體態語的輔助下發生的。我們在這里單獨提出雙臂體態語進展討論是因為雙臂體態有時

21、會表露老師的一些心理變化,從而對教育教學活動產生一些影響。雙臂倒背。最常見到的是雙臂倒背,這一體態所傳達的是一種自信,一種權威顯示信號。我們發現有此習慣的人常常是那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假如你留意,你會發現執勤的警察、在士兵面前的軍官都喜歡將手背于身后。據有關研究顯示,雙臂倒背不但可以作為一種權威顯示,而且還能起到鎮定的作用,也就是說,當人們處于極度緊張或焦躁不安狀況時,雙臂背后可以緩解緊張情緒。雙臂倒背于后給人的感覺是坦然自假設,不慌不忙。據觀察,在老師中較普遍存在倒背雙臂的習慣,年老老師比年輕老師使用的頻率高,男老師比女老師使用的頻率高,老師在對學生不滿或批評學生時經常倒背雙臂。倒背雙臂會

22、讓學生感覺老師的威嚴。因此,老師在一些適當的場合,比方監考、巡視學生做課堂作業時可以適當采取這種體態。但是在一些場合老師不應采取這種體態,比方和學生個別談話時,不應把雙臂倒背起來,因為這樣做會給學生一種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感覺,學生心理上會消費一種壓力,阻礙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雙臂穿插于胸前。雙臂穿插于胸前這種體態傳達的人的內心情緒比擬復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如今參與同自己關系不大的事件的時候,人有時雙臂抱肩;對某件事感到無所謂時,有時雙臂抱肩;而悠閑自得時,人們有時也喜歡兩臂抱肩。美國一位體態研究者曾做過一次小實驗:在一次會議上,他成心誣蔑聽眾所熟知和佩服的幾位名人。他的這種講話持續了一段時間

23、,突然停頓下來,并要求聽眾不要動,保持他們剛剛的體態。結果發現:百分之九十的人保持雙臂穿插于胸前的姿勢。可見,當人對于某件情不以為然,或是有不同意見時,喜歡采取雙臂抱肩的體態。中國體態語研究人員曾做過一個實驗:要求某校高二學生在聽課時雙臂穿插于胸前。學生以這種體態上了不同老師的兩堂課。結果一位老老師在講課時表現得無精打采,一位年輕老師表現得緊張而不知所措。老老師說,學生像一個旁觀者,我講得沒有勁,不提情緒。年輕老師說,學生似乎很漠視老師,好似是在審視老師的講課而不是在學習,讓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通過以上的實驗和我們理論生活的感覺,我們可以斷定,雙臂抱肩(雙臂穿插于胸前)對于老師來說是一種消極

24、性體態語,在老師教學教育活動中不宜于使用。尤其是當老師與學生之間發生不快的時候,這種體態尤其不宜,因為這時雙臂抱肩會給學生一種壓力或蔑視的感覺,不利于師生間的感情溝通與交流。當然,這種體態并非完全是消極的,有時給人一種休閑自在的感覺。老師與學生在課下談心時,假如輔以微笑,也能給人以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感覺。所以,對于雙臂穿插于胸前這一體態老師要仔細體會,靈敏掌握,防止副作用。雙手叉腰。雙手叉腰是手部體態還是雙臂體態說不清,它所傳達的信息也不是單一的,有時是講話者對聽眾的威懾,有時只是講話者對某一事件的威懾態度,而不指向聽眾??傊?,這種體態是一種富于進攻性的體態,給人的感覺是咄咄逼人的氣勢。

25、班主任老師在生氣時或是批評學生時喜歡采取此體態。所以,我們建議當老師的講話是直接針對學生時,最好不要采取這種體態,因為這種體態容易造成對其心理的傷害。但是,當老師的講話是針對令人氣憤的第三者的時候,這種體態會有助于老師感情的表達。例如,談到社會上某種丑惡現象,講到激昂時,不妨采用這種體態,并輔助其它體態,以增強講話的感染力。雙手插兜。把一只手或雙手插入口袋。對于老師來說,這是一種消極性體態。這種體態給人的印象是隨意。假如雙手插兜的同時,其它體態同時表現出無精打彩的話,那么,總的印象將不是隨意,而是懶散了。所以,老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盡量防止使用這種體態。雙手撐桌。將雙臂支撐在講臺上。我們認為這

26、是一種中性體態,它傳達的信息可能是講話者體力上的疲倦。它不具有進攻性,也不具有威懾性,但它給人的感覺不是振奮,而是低迷。假如老師在教學教育過程中長時候采取這種體態,學生會變得無精打彩。所以老師應該盡量防止長時間采取這種體態。2、頭部體態語頭部是人表情達意的最豐富最細致的局部。眼睛、嘴、眉毛都集中于頭部。美國作家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所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就可以從眼睛的語言中理解心靈世界。前蘇聯作家費定說:啊,眼睛,遠比煩瑣缺乏道的語言來得豐富。(1)眼睛情感表達方式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目光是情感的橋梁。眼睛是人體最靈敏多變的器官。據有關專家研究外界的信息約有80是通過眼睛獲得的。目光是重要的情

27、感傳遞中介,由于眼睛的重要,我們首先談談眼睛在老師教育教學活動中表情達意方式與功能。微笑。微笑并不是僅僅通過眼睛就能完成的,但是我們認為,真誠的微笑表達在眼睛里。所以我們把微笑放在眼睛這節里闡述。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許多老師失去了微笑才能。有時我們聽一天課,沒有見到班主任老師一絲笑容,課堂里像陰得死沉的天空,壓抑憋悶,學生失去了活力,老師失去了活力。在社會交往中,微笑是最正確的選擇;在老師教育教學過程中,微笑同樣是最正確的方式。我們提倡真誠的微笑,我們提倡會心的微笑,我們提倡理解的微笑,我們提倡寬容的微笑,我們提倡鼓勵的微笑微笑可以幾乎應用到任何教育場合而不出錯,只要你的微笑是真誠的,好心的

28、。我們建議,每一位老師每一天微笑著站在教室的門口,我們建議每一位老師微笑著說出每一天的第一句話當學生犯了錯誤,我們建議,先不要發火,而是微笑著對學生說:你來想一想這樣做對不對。當我們微笑著開場一天的教育教育工作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天的工作變得舒暢了。注視。將目光較長時間地固定于某人或某物。注視輔以不同的視線、視角或不同的表情,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嚴肅的表情、低緩的語調,加上不動聲色的注視,會讓學生感到一種威嚴,對于比擬淘氣的學生,會漸漸收斂放縱,老師這時再給予語言的說服教育開導,自然而然會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親切的態度、和藹的面容,加上鼓勵的注視,會讓學生感到溫暖,對于課堂上答復不出問題的學生

29、,會調動起學生的自信和勇氣,他們會靜下心來深化考慮,打通思路,進步學習效率。一位優秀老師曾說:提問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而更重要的還是學生的答復,因為提問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答復中掌握知識、訓練思維。那么如何保證學生答復下列問題時的思維沿著正確的方向運行,也就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鼓勵,鼓勵,充滿信任的鼓勵!一個有難度的問題,一個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問題,學生一般很難一語中的,常常是或顧此失,或偏離方向,或想得太淺。這時我不急不慌地等待著,親切地注視著,我的目光里包含著豐富的意義,學生都能讀懂,他們是聰明的,不會辜負我的鼓勵和期待,因此苦思冥想,總能找到正確的答案。這種經歷一個困難思

30、索過程得來了東西,感受特別深化。所以,許多聽過我的課的老師都說:真佩服你的耐心,那么多人在聽課,問題學生答復不上來,竟能親切地注視著學生靜心等候親切的注視是一種鼓勵,是一種鞭策。老師要有耐心,要相信學生。環視。目光在講話對象范圍內作較大的范圍的掃描。這是一種在教學教育活動中很重要的眼勢語,是一種無聲的組織教學手段。環視時老師的面部表情應顯得自然、靈敏,安祥、親切,像春風拂面,使煩躁的安靜,使萎迷的振奮,使自卑的自信。環視的運用一般在教室內,面向全體學生授課時;在教室外,多用于排隊集合、開會等集體活動。上課之前。上課鈴聲響過,學生剛剛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還沒有完全安靜下來,這時老師站在講臺前,安靜、

31、親切、慈祥地環視一周,能引起學生注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開場上課做好準備。老師在全班學生情緒普遍躁動不安之時,運用目光給予鼓勵,促使學生穩定情緒,樹立信心,教育教學活動獲得良好的開端,使得后面的活動自然展開,最終獲得好的效果。在講課、組織班會過程中,老師也經常通過環視調控課堂氣氛。這時的環視節奏、表情,要根據當時課堂的情況而定,假如當時課堂紀律松散,學生交頭接耳說話,老師的環視要嚴肅、莊重,讓學生感到一絲威嚴;假如當時學生精神不振,老師的環視要親切,并說上幾句振奮精神的話提問之后。在課堂教學或在班級教育活動中,當老師提出一個有難度的問題后,假如暫時沒有學生可以答復,這時老師可以環視全體學生。

32、其作用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借助環視,以發現哪位學生可以答復,因為,題目比擬難,學生對自己的答案拿不準是對是錯而不敢舉手時,面部表情是猶豫的,這時老師給予鼓勵,他也許能大膽舉手答復;二是借助環視以鼓勵每一個學生開動腦筋,積極考慮。這時的環視,目光飽含鼓勵與期待,在重點學生身上可以稍停片刻,給予鼓勵,效果較好。(2)頭部體態語在這里我們單單提出頭部來闡述是因為頭部的姿勢也常常傳達了某種信息或情緒,而這一點常常被研究者無視。人與人交往時,頭部的姿勢位置表現了一個人的態度,比方,頭仰向天,往往表現不屑或看不起;頭部稍偏,眼睛注視對方,面帶微笑,表示傾聽;改變一邊,或左顧右盼,常常表示心不在焉,等等。老

33、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頭部的姿態,假如,頭部的位置正確,再輔以相應的眼神、手勢,教育效果會更好。(3)嘴部體態語嘴型的變化與人的情緒、感情、心態等嚴密相關,除了眼睛之外,嘴型可以說是窺視人情緒變化的另一扇窗戶。嘴角掛的一絲笑意表露心中的欣喜;嘴唇緊抿表示心中的不滿或意志的剛毅;嘴唇微張可能是想某事而發愣或看某事吃驚;嘴角耷拉下來可能是生氣的表示;嘴角上揚可能是喜上心頭老師要注意自己的嘴型所表達的情感,會給你的教育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這里我們要提醒老師的是嘴不要長時間張開,因為這種嘴型常常給人以呆傻的感覺,應盡量防止。(4)消極體態語所謂消極性的體態語是指對教育教育效果起負作用的體態、姿勢、動作。研究說明消極的體語損壞老師形象,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破壞性體態。下面做一簡要的闡述。摳鼻孔。老師在課堂上或與學生談話時,有時會用手摳鼻孔。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體態習慣,一是不文雅,二是不衛生。老師上課用粉筆寫字,手上必沾上許多粉筆末,假如用右手摳鼻孔,便會在鼻孔里沾上許多粉末,既影響老師,又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又不衛生,所以這種習慣,必須堅決改正。假如鼻癢難挨,必須給予處治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