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PAGE IPAGE 37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38189787 引 言 PAGEREF _Toc338189787 h 1 HYPERLINK l _Toc338189788 第1章 評估目的、依據(yj)、范圍及程序 PAGEREF _Toc338189788 h 2 HYPERLINK l _Toc338189789 1.1 評估(pn )目的 PAGEREF _Toc338189789 h 2 HYPERLINK l _Toc338189790 1.2 評估(pn )依據 PAGEREF _Toc338189790 h 2 HY
2、PERLINK l _Toc338189791 1.2.1法律依據 PAGEREF _Toc338189791 h 2 HYPERLINK l _Toc338189792 1.2.2行政法規和相關規劃 PAGEREF _Toc338189792 h 2 HYPERLINK l _Toc338189793 1.2.3產業政策和準入條件 PAGEREF _Toc338189793 h 3 HYPERLINK l _Toc338189794 1.2.4相關標準和規范 PAGEREF _Toc338189794 h 3 HYPERLINK l _Toc338189795 1.2.5其他相關資料 PAG
3、EREF _Toc338189795 h 6 HYPERLINK l _Toc338189796 1.3 評估方法 PAGEREF _Toc338189796 h 6 HYPERLINK l _Toc338189797 1.4 評估范圍和程序 PAGEREF _Toc338189797 h 6 HYPERLINK l _Toc338189798 1.4.1評估范圍 PAGEREF _Toc338189798 h 7 HYPERLINK l _Toc338189799 1.4.2評估程序 PAGEREF _Toc338189799 h 7 HYPERLINK l _Toc338189800 第2
4、章 項目概況 PAGEREF _Toc338189800 h 8 HYPERLINK l _Toc338189801 2.1建設單位基本情況 PAGEREF _Toc338189801 h 8 HYPERLINK l _Toc338189802 2.2項目基本情況 PAGEREF _Toc338189802 h 9 HYPERLINK l _Toc338189803 2.3項目建設方案 PAGEREF _Toc338189803 h 10 HYPERLINK l _Toc338189804 第3章 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 PAGEREF _Toc338189804 h 22 HYPERLINK
5、 l _Toc338189805 3.1項目使用能源品種的選用原則 PAGEREF _Toc338189805 h 22 HYPERLINK l _Toc338189806 3.2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 PAGEREF _Toc338189806 h 22 HYPERLINK l _Toc338189807 第4章 項目能源消耗種類及能源使用分布情況 PAGEREF _Toc338189807 h 25 HYPERLINK l _Toc338189808 4.1項目能源消耗種類、年消耗量 PAGEREF _Toc338189808 h 25 HYPERLINK l _Toc338189809
6、4.2項目能源使用分布情況 PAGEREF _Toc338189809 h 30 HYPERLINK l _Toc338189810 4.3項目節能設計 PAGEREF _Toc338189810 h 30 HYPERLINK l _Toc338189811 第5章 項目節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PAGEREF _Toc338189811 h 36 HYPERLINK l _Toc338189812 5.1節能措施 PAGEREF _Toc338189812 h 36 HYPERLINK l _Toc338189813 5.1.1節能措施綜述 PAGEREF _Toc338189813 h 36 H
7、YPERLINK l _Toc338189814 5.1.2相關專業的節能措施 PAGEREF _Toc338189814 h 36 HYPERLINK l _Toc338189815 5.1.3節電設計 PAGEREF _Toc338189815 h 40 HYPERLINK l _Toc338189816 5.1.4給水及排水專業的節能措施 PAGEREF _Toc338189816 h 44 HYPERLINK l _Toc338189817 5.1.5暖通、空調與動力專業的節能措施 PAGEREF _Toc338189817 h 46 HYPERLINK l _Toc338189818
8、 5.1.6其它方面的節能措施 PAGEREF _Toc338189818 h 50 HYPERLINK l _Toc338189819 5.2指標 PAGEREF _Toc338189819 h 51 HYPERLINK l _Toc338189820 5.3效果分析 PAGEREF _Toc338189820 h 51 HYPERLINK l _Toc338189821 第6章 結論及建議 PAGEREF _Toc338189821 h 53 HYPERLINK l _Toc338189822 6.1 評估結論 PAGEREF _Toc338189822 h 53 HYPERLINK l
9、_Toc338189823 6.2 建議 PAGEREF _Toc338189823 h 53江蘇宿豫經濟開發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季橋農民集中居住區二期建設項目節能評估報告引 言節能是國家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好又快建設(jinsh)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國策。為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用能管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頒布實施之后,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biozhn),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加強(jiqing
10、)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的通知(發改投資20062787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6號令)和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加強工業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源消耗準入管理工作的通知(蘇發改工業發20061197號)、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蘇發改規發20111號)等文件的規定。受江蘇宿豫經濟開發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委托,本公司承擔項目的節能評估工作。為保障評估工作的正常進行,本公司成立了項目組,在對項目進行考察、調研及相關資料收集整理的基礎上,依據江蘇宿豫經濟開發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季橋農民集中居住區二期建設項目可行性研
11、究報告等文件所提供的資料,在分析論證的基礎上,編制完成本報告,為該項目進行核準提供相關依據。第1章 評估目的、依據、范圍及程序1.1 評估(pn )目的節能評估是為了(wi le)更好地貫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堅持開發與節約(jiyu)并舉、節約優先”的方針。從而體現了“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其作用是為政府以進行宏觀控制,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為目標,對建設項目進行審批、核準、備案等行政管理時提供科學依據;是對項目建設單位提高節能管理水平,減少浪費,控制成本提出的節能措施進行的科學評定。1.2 評估依據1.2.1法律依據1、中
12、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6、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1.2.2行政法規和相關規劃1、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 號) ;2、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 號);3、關于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工作的通知(發改投資20062787 號);4、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6號令);5、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及審查指南(2006)(發改環資200721 號);6、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發改環資200425
13、05 號);7、重點節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原國家經貿委令第7 號);8、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建設部部長令第76 號);9、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2004 年8 月20 日第二次修正);10、省政府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意見(蘇政發2006152 號);11、固定資產(gdngzchn)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蘇發改規發20111號);1.2.3產業政策(chn y zhn c)和準入條件1、國務院關于發布促進產業(chny)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發200540 號);2、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 年本)(國家發改委令9號);3、國家鼓勵發展的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
14、護技術(國家發改委2005 第65 號);4、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及審查指南發改環資200721 號)。1.2.4相關標準和規范1、管理及設計方面的標準和規范(1)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171672006);(2)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2、建筑類相關標準及規范(1)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50189-2005(2)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GB/T50378-2006(3)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 GB50243-2002(4)民用建筑熱工設計標準 GB50176-93(5)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034-2004(6)建筑采光設計標
15、準 GB/T5003-2001(7)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規范 GB50365-2005(8)綠色建筑技術導則(建科2005199號)(9)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JGJ134-2010(10)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95(11)采暖通風與空調設計規范 GB500192003(12)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 JGJ144-2004(13)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 JGJ142-2004(14)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16-2008(15)建筑給水及采暖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42-2002(16)綠色照明工程技術規程 DBJ01-607-2001(17)
16、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18)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19)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5-2003(20)建筑(jinzh)中水設計規范 GB50336-2002(21)江蘇省居住建筑(jinzh)熱環境和節能設計標準DGJ32/J71-20083、相關(xinggun)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1)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2005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12021.3-2004)規定:能效等級的判定目前只考量制冷能效比EER。根據產品的實測能效比,判定該產品的能效等級,此能效等級不應低
17、于該產品的額定能源效率等級。(2)照明設備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普通照明用雙端熒光燈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19043-2003)規定了普通照明用雙端熒光燈(以下簡稱:雙端熒光燈)的能效等級、能效限定值、目標能效限定值、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適用于標稱功率在14W65W范圍內,采用交流電源頻率帶啟動器的預熱陰極雙端熒光燈及采用高頻工作的預熱陰極雙端熒光燈。雙端熒光燈能效標準中的產品按照標稱功率范圍分為3類:1421 W;2235 W;3665 W。能效等級:雙端熒光燈能效等級分為3 級,其中1 級能效最高。同時要求各能效等級雙端熒光燈在燃點2000h時,其光通維持率應符合雙端熒光燈 性能要求GB
18、/T 10682 -2010中的有關規定。雙端熒光燈能效等級 標稱功率范圍W初始光效,lm/W能效等級(色調:RR,RZ)能效等級(色調:RL,RB)能效等級(色調:RN,RD)123123123142175534481625181645322358457538868628870643665756755827460857763注:表中色調應符合GB/T10682中色度坐標的要求。企業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制造非標準顏色的燈,但應同時給出非標準顏色色度坐標的目標值,且其容差應在5SDCM的范圍之內。對非標準顏色的燈,其光效應按鄰近標準顏色光效值較高的能效等級進行判定。能效限定值:雙端熒光燈能效限定值
19、為表1中能效等級的3級,同時雙端熒光燈在燃點2000h時,其光通維持率應符合GB/T 10682-2010中的有關規定。4、同行業國內先進水平各國都有適合自己國家國民經濟發展和氣候特點的節能標準,影響較大的有美國的ASHRAE 90. 1-2001,該標準適用于公共建筑和4 層及4 層以上的居住建筑。其特點是最大限度地用一個標準控制了建筑節能的所有環節。1.2.5其他(qt)相關資料(zlio)1、江蘇宿豫經濟(jngj)開發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季橋農民集中居住區二期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有關咨詢設計文件;2、建設單位提供的其它相關有效資料。1.3 評估方法1、檢查法:依據國家政策、法規、規章
20、及相關標準針對該項目進行核查評估。2、能源折算法:依據綜合能耗計算通則等相關能耗折算標準對該項目的各種能源消耗情況進行折算分析。3、類比法:針對建設項目的特點,類比正在運行的同類企業的能源消耗狀況,進行能源消耗分析和節能降耗措施的提出。4、專家評議法:聘請相關方面的專家針對項目特點及能源消耗情況進行分析、預測,對專家討論及質疑結果進行分析匯總,編制專家評估意見表。本評估報告主要采用核查法、能源折算法和類比法對該項目進行能源消耗評估;并按專家評議提出的要求,修改完善。1.4 評估范圍和程序1.4.1評估范圍本次節能評估只針對江蘇宿豫經濟開發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季橋農民集中居住區二期建設項目的能源消
21、耗情況進行合理用能分析的評估,其余內容不作為本評估的范圍。1.4.2評估程序(1) 接受節能評估委托;(2) 收集資料,熟悉了解評估項目的相關內容;(3) 能源利用和消耗評估;(4) 節能措施評述;(5) 編制評估報告,給出結論和建議;(6) 組織審核;(7) 修改合理用能評估報告;(8) 報告出版。第2章 項目概況2.1建設(jinsh)單位基本情況1、建設(jinsh)單位:江蘇宿豫經濟開發區開發投資(tu z)有限公司2、公司類型:有限公司3、注冊地址:江蘇宿豫經濟開發區4、主要經營范圍為:項目投資開發、建筑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房地產開發、建筑材料銷售、土地清理、土地復墾以及政府授權
22、范圍的固有資產經營管理等,其中房產開發為暫定二級資質。5、項目單位概況:江蘇宿豫經濟開發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金1億元,主要經營范圍為:項目投資開發、建筑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房地產開發、建筑材料銷售、土地清理、土地復墾以及政府授權范圍的固有資產經營管理等,其中房產開發為暫定二級資質;投資公司下設兩個子公司,宿遷市牡丹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和宿遷市明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物業公司資質正在等待市建設局審批,園林公司運行良好。2010年公司用于江山大道、昆侖山、太行山、華山路等幾條道路綠化建設費計1767.81萬元,江山大道雙側慢車道鋪設、漓江路道路及排水、利民河道路及排水
23、等基礎設施建設費計2224.56萬元;2011年用于江山大道及南延段、長江路南延段等綠化移植費計13.7萬元,力引路橋梁、道路及排水工程、富春江路北延段、運河產業帶主干道及排水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費計4998萬元;2012年用于江山大道南延段綠化工程及園區內苗木補植等投入計504.09萬元,110kV翔盛高新材料線路、翔盛污水應急排放工程以及江山大道跨路莊河箱涵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計4779萬元;自2010年來,用于興隆、季橋、羅橋、陸橋、油坊等安置小區建設費用計4.115億元。 2.2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名稱季橋農民集中居住區二期建設項目2、建設地點本項目位于江蘇宿豫經濟開發區陸集新城,地塊;東
24、側、北側為官莊社區,南側為即將建設的普馬特超市,西側為社區服務中心。3、建設規模及主要內容項目(xingm)占地面積90056m2(約合135.08畝),開發(kif)總建筑面積約 194674m2,其中住宅(zhzhi)面積157623m2,地下面積約37051m2。規劃停車位2905個。規劃總戶數1686戶。項目容積率1.75,建筑密度25.1%,綠化率35.6%。項目擬設機動車停車位2905個,非機動車位3372個。本項目由江蘇宿豫經濟開發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總投資為45633.77萬元人民幣,資金全部由企業自籌。本項目經初步測算,主要經濟指標見下表:表2-1 季橋農民集中居
25、住區二期建設項目規劃技術經濟指標序號項目計量單位數值備注1居住用地面積平方米90056約合135.08畝2居住戶數戶(套)16863居住人數人4720按每戶2.8人4居住用地內建筑總面積平方米194674其中地上住宅面積平方米157623地下建筑面積平方米370515容積率1.756建筑密度%25.17綠化率%35.68總機動停車位個2905其中住宅機動車位個1349其中地面停車位個454地下停車位個895公建機動車位個15569非機動車位個33724、投資總額本項目總估算投資為45633.77萬元,由建安成本、配套費用、前期工程費、土地征用費、預備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部分組成。其中建安成
26、本35014.32萬元,配套費用4477.5萬元,前期工程費778.7萬元,土地征用費405.25萬元,預備費1285萬元,銷售費用750萬元,管理費用750萬元。5、項目實施計劃本項目建設期擬定為24個月。項目進度計劃內容包括立項批報、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土建施工、安裝工程、室外工程、竣工驗收并交付等。項目4812162024項目審批 場地清理 三通一平項目設計土建工程安裝工程綠化工程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2.3項目建設(jinsh)方案1、總平面布置原則(yunz)(1)根據功能(gngnng)不同,居住空間與公共空間分區布置;(2)按照結構概念有機組織居住空間,設計綠化率不小于35%;(3
27、)充分考慮與城市道路的關系,合理布置道路網絡,形成“通而暢”的道路系統和豐富的步行系統;(4)在三維空間上安排小區的各種活動場所,形成豐富有趣、有家園氛圍的空間序列;(5)按照可持續發展概念進行規劃布局設計。2、總平面布置(1)功能結構布局該地塊位于宿遷宿豫經濟開發區,地塊位處開發區核心地段,距開發區政府大夏三公里,西臨主干道漓江路,用地面積為90056平方米畝,根據原有的路網設計進行規劃布局,以縱貫南北的綠化帶為核心,東西向的城市道路為鋪助,配套公建。(2)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布局按照居住區規范要求,設置會所、公廁、垃圾中轉站、電信機房等。(3)建筑單體根據搬遷政策要求,住宅單體建筑面積主要以8
28、0方米、100平方米和120方米三種戶型組成。且考慮到用地區位的優勢及用地的經濟性,搬遷地塊建筑為多層。考慮朝向、采光、通風等的要求。住宅正面及側面間距均滿足有關規范要求。同時設置中央景觀綠化帶,進一步提高搬遷安置區整體景觀質量。商業建筑:分為在住宅底層設置的商業門面和獨立設置的商鋪兩種。居民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購買適合自己條件的商業門面進行經營。結合沿街住宅的底層設計成為商業網點,滿足小區居民和周邊區域的休閑娛樂消費需要。社區服務設施包括會所(含村委會、客堂)和托幼,均設置于規劃區中部靠近主入口處,體現出其作為社區公共活動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幼兒園設計上努力營造安靜、祥和、親切的小空間,既貼合
29、幼兒需要安全感的特殊心理,有豐富了建筑的整體空間,達到了形態與內容的統一。立面造型和外墻色彩明快活潑。會所結合了原有村落中的公共空間“客堂”的功能和現代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業主活動中心的功能進行設計。單體風格:在有限的造價前提下,創造體現本地區建筑文化特色的空間形象。3、設計構思(1)在設計中利用和改造現有地形、創造環境(hunjng),把住宅融于環境之中,盡可能地拓展居住的景觀環境空間。(2)平面布局注重居住建筑的空間景觀差異性,通過(tnggu)密度和形態的變化創造出豐富的社區空間;同時注重營造整體而挺拔的建筑群體天際輪廓。(3)重視建筑的外立面設計,通過建筑形體(xngt)的變化材質,色
30、彩的搭配,創造出豐富而獨特的視覺效果。(4)建筑類型和單體設計注重為客戶提供不同的選擇,適合當地市場的要求,同時遵守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規定。(5)合理設置和布局各類公建設施,提供完善、便利的社區生活服務,提升社區的生活品質。(6)節能環保:強調生態理念,創造自然循環與自動調節的微觀環境。4、設計指導思想(1)以人為本關注生活的需求和細節,從使用(功能配置)與空間(視覺感受和體驗)兩個層面提升社區的整體品質。(2)整體性與豐富性對于一個樓盤而言,整體而大氣的形象至關重要,它關乎一個品牌形象的建立;而從銷售與居住的角度而言,則需要房型的多樣化與豐富細膩的建筑與環境細節,從而提高居住的適應性、舒適性與
31、社區的整體品質。(3)均好性通過規劃設計,提高土地開發的價值與潛力。5、住宅建筑設計(1)平面布局建筑單體設計以滿足使用功能、使用率高、成本低為原則。戶型方正實用,南北通透,最大限度地利用景觀面,且每戶的日照條件都非常優越。(2)立面設計建筑造型以溫暖的現代主義手法演繹現代簡潔歐式風格。小區住宅里面以簡潔、時尚、流暢、韻律為取向,外墻通過賦以顏色豐富的涂料,結合少量花崗巖、砂巖裝飾面材,使建筑造型簡潔中富有變化,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感。色彩上采用冷暖結合的手法。6、景觀設計項目在綠化和景觀的規劃設計中強調系統性、原生性和生態性,力求展現具有很高人文價值并能體現純生態的原生自然風貌。以道路
32、為主線,通過空間的流動,連通及引伸,努力造出“步移景異”、“峰回路轉”之感;通過環境小品安排,達到“豁然開朗”、“別有洞天”的感覺。7、結構設計本工程結構設計依據國家有關規范(gufn)、規程進行。有關規范和規程(含各規范的最新局部(jb)修訂)建筑結構荷載(hzi)規范GB500092006混凝上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砌體結構沒計規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S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人民防空工程設計規范GB5022595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
33、500382005現行國家及宿遷市其他有關規范規程和規定本工程擬建地區的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遠震,建構筑物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風荷載基本風壓多層為0.35kN/m2、高層0.40kN/m2。(1)設計使用活荷載標準值臥室、起居室、餐廳 2.0 kN/m2廚房、衛生間 2.0 kN/m2走廊、樓梯 1.5 kN/m2挑出陽臺 2.5 kN/m2上人屋面 2.0 kN/m2不上人屋面 0.5 kN/m2屋面綠化 4.0 kN/m2車庫 4.0 kN/m2機房 7.0 kN/m2或按設備實際重量計算六級人防等效靜載荷取值如下:頂板 室內60kN/m2,室外75kN/m2底板 25kN/m2(飽和土)外
34、側墻 地面以下55kN/m2其他部位載荷取值按照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取值。(2)結構選型項目建筑采用框架結構或剪力墻結構,現澆鋼筋混凝土,外填充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內墻可采用輕質隔墻(ALC板材)或加氣混凝土砌塊,以降低建筑物自重,降低綜合造價。基礎可根據地質勘探結果,本著經濟、安全的原則,選擇采用適宜的基礎形式(待地質勘探后,再行確定)。8、電氣設計(1)強電(qin din)系統1)設計(shj)依據電氣設計應按照(nzho)國家現行的有關規程、規范進行。設計依據如下: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03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 50052-200
35、9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7588-2003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08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業主提供的設計要求及其它專業提供的設計資料。電氣設計應按照國家現行的有關規程、規范進行。2)供配電系統本工程中電梯、消防水泵、消防中心、汽車庫的防排煙風機及正壓風機、應急照明等消防設施電源為二級負荷,辦公、商業用電為三級負荷。本區域用電負荷按以下原則估算,高層住宅用電負荷為面積小于150m2按住宅用電指標8kW/戶(單相),面積大于150m2按住宅用電指標12kW/
36、戶(三相),商業用電負荷為100W/m2,其他公建用電負荷為40W/m2。區域內總用電負荷約為13488kW,計入需要系數并考慮變壓器負荷率后,供電變壓器總安裝容量約為11000kVA。擬采用62000kVA的箱式變壓器。供電電源來自住區內高層地下室設置的變電所,提供380/220V三相四線電源;10kV高壓電源和380/220V低壓電源均采用直接埋地方式引來。供電電源來自高層地下室設置的變電所,提供380/220V三相四線電源;10kV高壓電源和380/220V低壓電源均采用直接埋地方式引來。辦公樓部分設單相10A(40A)四倍表計量,集中設電表箱。3)防雷接地各建筑物均為民用三類防雷建筑物
37、。接地系統采用TNS型接地保護方式。采用聯合接地形式,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姆。4)照明設計光源及照度標準:住宅起居室、臥室、公建用房等采用日光燈或節能燈,樓梯間、衛生間、庫房、廚房、走道等采用白熾燈,照度標準如下:起居室、臥室等 50100LX餐廳、廚房等 5080LX衛生間、庫房等 1520LX樓梯間、走道(zudo)等 1015LX(2)弱電(ru din)系統1)設計(shj)依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2008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20094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08各工種提供的技術資料。2)弱電設計弱電設
38、計主要包括:有線電視系統、電話通訊系統、電腦聯網系統、可視對講系統、安全防范系統、自動報警系統、緊急及背景音響、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等。擬將通訊、計算機和自控等技術用小區內,向業主提供先進的安全防范、信息服務、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以網絡概念為代表的樓宇智能化已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小區的智能化已經向人們展示出未來生活居所的前景,它已經不再是開發商為了爭奪市場而營造的一個賣點,同IT技術一樣,它意味著便捷的生活和更多的閑暇時間。9、給排水設計(1)設計依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9)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汽車庫
39、、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97)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設計規程(CJJ2998)建設單位提供的有關資料建筑及相關專業方面的資料(2)給水系統1)水源項目水源來自市政供水管網,在小區內形成環網,市政供水壓力按0.20MPa設計。結合城市市政管網,合理進行給水系統設計及材料的選用,并考慮衛生防疫、環保設計等。2)給水系統住宅樓給水系統由無負壓增壓水箱供水。公建服務設施等公共部位生活用水單獨設置水表計量。在水泵房安裝紫外線消毒器進行消毒,以防止二次污染,保證水質。3)節水措施住宅(zhzhi)內建議衛生間采用(ciyng)6L沖洗水箱,公建衛生間蹲式大便(dbin)器和小便器采用自閉
40、式沖洗閥,水龍頭采用陶瓷片密封水龍頭等節水產品。各戶均用水表計量,每個單元設單元水表,小區公共建筑部分單獨設表計量水量,避免浪費。(3)排水系統本區污水主要來自生活污水、住宅衛生間、公建配套服務區,取0.8的排供系數。規劃用地四周城市道路設有雨水、污水管道。實行雨、污分流制,室內污水、糞便由主下水管道排出室外,經化糞池無害化處理符合排放標準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最終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雨水經落水管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網。10、消防系統本工程包括以下消防系統:室外消火栓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噴灑系統。小區按同一時間發生一次火災考慮。(1)住宅樓的消防按相關規定,分類設置。設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
41、2)室外消火栓系統:由城市自來水供給,在城市自來水引入管及室外給水管上設置室外消火栓以保證室外消防用。(3)消防用水量約60L/s計。(4)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設有水泵結合器,以保證消防車向消防給水系統提供水量和加壓要求。總體消防設計,地塊均設有環道,最小寬度為4m,能方便地直接到達各建筑物邊緣,室外消火栓沿車道布置,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m,保護半徑不大于150m,距路邊2m,并保證在消防水泵接合器的1540m范圍內有室外消火栓。11、動力設計(1)設計依據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年版(
42、GB5004595);建筑及其它相關專業提供的資料;建設單位提供的要求及相關資料。(2)燃氣工程社區煤氣由中壓煤氣管接入,經設于基地內的煤氣調壓站調壓后,低壓煤氣管網接入各居民住宅樓和會所等;室外煤氣管道均采用埋地敷設、室內煤氣管采用沿墻柱架空明管敷設。12、人防工程及無障礙設施根據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人防(rn fn)地下室設計必須貫徹“長期(chngq)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并應堅持人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與防空地下室無關的管道不宜穿過(chun u)人防維護結構;上部建筑的污水管、雨水管不得進入防空地下室;穿過防空地
43、下室頂板、臨空墻和門框墻的管道,其公稱直徑不宜大于150mm;凡進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過的人防圍護結構,均應采取防護密閉措施。在平面布置、結構選型、通風防潮、給水排水和供電照明等方面,應采取相應措施使其在確保戰備效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項目人防工程為就地建設,小區內做滿堂紅地下室,地下室考慮平戰結合,人防面積由宿遷當地人防辦確定。建設人防工程時嚴格按照國家的要求來建設人防工程,人防工程除了主題結構建設以外,還包括防護設施,防洪、防火、防倒灌設施,以及人防專用線路同道,設置專用消防系統,建設消防專用通道。人防工程采用無障礙設施,旨在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為廣大老年人、殘疾人、
44、婦女、兒童提供行動方便和安全的空間。第3章 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3.1項目(xingm)使用能源品種的選用原則項目主要(zhyo)功能為居民(jmn)居住。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采用節能型的建筑結構、材料、器具和產品,提高保溫隔熱性能,減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本項目在規劃設計階段選擇能源類型時,堅持以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情況為基礎,遵循所選能源需環保、便捷、經濟且能保證滿足項目功能的原則。3.2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季橋農民集中居住區二期建設項目位于宿豫經濟開發區陸集新城,供電、通訊、供排水及供氣等基礎設施齊全。該區域已具備一定市政設施的接口,市政設施可以得到保證,只要項目本身進行
45、必要的區內管線的建設及與大市政的接入,即可滿足本項目建設和使用要求,能源供應條件(給水、排水、電力等市政配套)初步具備。一、供水1、水源項目建設區域已有完善的供水系統,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本項目供水由宿遷市自來水公司供給。項目區域由市政給水管網供水,由市政供水管網接入,規劃區內的給水管網接入該輸水管道取水。供水率基本可達到95%,完全滿足施工與運營要求。生活用水與施工用水采用同一系統。2、給水方案(1)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約為858.10m3/d;(2)水源:給水由市政自來水引入,引入點不少于兩個;(3)給水系統分四個區:給水系統采用蓄水池、變頻調速水泵聯合供水。變頻泵組及生活水池集
46、中設于地下給水泵房。各水泵通過水力壓力開關和變頻調速控制柜控制水泵運行狀態。住宅各區各層供水壓力不超過0.35MPa,公建不超過0.20MPa。超壓樓層在支管上設減壓閥,住宅每戶設獨立水表計量用水,水表采用遠傳抄表。公建按各單位,設立獨立水表計量。二、排水:1、排水原則(1)符合城市總體雨、污水排放規劃要求。(2)采用雨水(y shu)、污水分流排放體制。(3)依據規劃路網豎向并參照現狀地形經組織,合理劃分匯水面積以便就近排放(pi fn),并組織多個出口排放區內雨、污水。(4)符合管線綜合總體協調要求,并合理利用道路縱坡,既減少管渠斷面(dun min)尺寸,節約造價,又使管道間連接順暢。2
47、、排水工程規劃室內雨、污分流排放,總排污水量為686.48m3/d,排水點分布同給水點。暴雨強度采用宿遷市的暴雨公式,其中重現期屋面P=2,室外場地P=1。室外雨污分流,污水經收集經化糞池處理,公建的廚房含油廢水經隔油池處理。污水經匯集分別排入淮海南路的市政污水管道。雨水經匯集分別排入淮海南路的市政雨水管道。三、電力:(1)供電電源及電壓在小區底層設置一個10kV開閉所,負責整個工程的高壓供電,開閉所的兩路10kV高壓電源從城市兩路不同的10kV電網引接。(2)供電系統各樓均由相應的公用變電所供電。配電間的兩路低壓電源接自公用變電所的不同變壓器的低壓出線,一二級負荷均在末端自動切換,備用電源自
48、投自復。(3)弱電規劃本工程弱電包括電視、電話、網絡、對講門鈴。電視、電話、網絡均引至公共網,外網由有關部門規劃。四、采暖:本項目小區內不考慮采暖工程,不設集中供熱系統,不建供熱鍋爐。第4章 項目能源消耗種類及能源使用分布情況4.1項目(xingm)能源消耗種類、年消耗量項目主要功能為生活(shnghu)居住,能源消耗以水、電、天然氣為主。4.1.1分品種(pnzhng)能源年消耗量自來水消耗量本項目根據江蘇省城市生活與公共用水定額規定,住宅用水按365天/年計;綠化用水按200天計。1)住宅用水4720人150L/人天365天/1000=258420m32)地下建筑用水本項目地下建筑總面積為
49、37051m2,用水定額為2L/m2d,則用水量為27047.23m3/a (全年以365天計)3)綠化用水本項目綠化面積為32059.94m2,用水定額一、四季度為0.6L/(m2d),二、三季度為2L/(m2d),全年取均值2L/m2.d計算,則年用水量為12823.98t/a。4)未可預見用水本項目為可預見用水量按上述用水總量的5%計算,則項目未可預見用水量為14914.56m3/a。4-1用水量計算表序號項目規模定額值用水天數(d/a)年用水量(m3)備注1住宅4720人150L/人d3652584202地下建筑37051m22 L/m2d36527047.235綠化32059.94m
50、22L/m2d20012823.98按2、3季度計算6未可預見按上述5%14914.56合計313205.8電力(dinl)消耗量1、居住(jzh)用電量應用負荷密度(md)法確定計算居住用電負荷PM (適用于照明及家用電負荷),其表達式如下:PM=PedS式中PM實際最大負荷,kWPed單位面積計算負荷,W/m2S居住總面積,m2同時系數,根據相關資料,居民住宅負荷一般按建筑面積40W-60W/m2負荷密度選擇,本項目Ped取40W/m2;住宅用電考慮住戶負荷使用時間差異,計算負荷應乘以同時系數,不同的住戶值不同,綜合各方面的資料,值可按200戶以上標準取值,為0.35;項目住宅總建筑面積1
51、57623m2,則計算得實際最大用電負荷為:PM=40157623/10000.352206.72kW住宅小區負荷中占比重較大的是照明及家用電負荷,照明及家用電負荷出現最大值的時段為每天19:0022:00,因而在計算小區的最大負荷時就以19:0022:00時段的照明及家用電負荷為基礎。由以上計算可知,該項目居住最大用電負荷為2206.72kW,計算用電量為:Q12206.72kW3小時(xiosh)365天/10000241.64萬kWh2、采暖(cinun)、制冷耗電量根據(gnj)江蘇省居住建筑熱環境和節能設計標準DGJ32/J71-2008室內熱環境設計參數: 冬季采暖建筑室內平均溫度
52、不低于18度,換氣次數為1次/小時; 夏季空調建筑室內平均溫度不高于26度,換氣次數為1次/小時; 冬季被動采暖建筑室內平均溫度夏熱冬冷地區不低于12度,寒冷地區不低于10度; 采暖、空調設備為家用氣源熱泵空調器,空調額定能效比取2.3,采暖額定能效比取1.9; 室內照明得熱為每平方米每天0.0141kWh。室內其他得熱平均強度為4.3W/m2。江蘇省采暖度日數HDD18(一年中,當某天室外日平均溫度低于18時,將低于18的度數乘以1天,并將此乘積累加)為1926.d, 空調度日數CDD26(一年中,當某天室外日平均溫度高于26時,將高于26的度數乘以1天,并將此乘積累加)為60.d;則依據夏
53、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可知,單位面積采暖年耗電量14.2kWh/m2,單位面積空調年耗電量12.5(kWh/m2),則全年單位面積采暖、制冷耗電量26.7kWh/m2,取需要系數0.4,則本項目全年采暖、制冷耗電量為:26.7kWh/m2157623m2/100000.4=168.34萬kWh其中:建筑面積不包括地下建筑面積。3、小區其它用電量計算電梯負荷PD=PDiD式中PD電梯(dint)實際最大總負荷。PDi單部電梯負荷。一般(ybn)單臺電梯功率為10-14kW/臺,本項目(xingm)取10kW/臺計算。D多部電梯運行時的同時系數,根據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規定,D取值為0
54、.53。本項目按20臺電梯計算,則電梯用電負荷為:PD=20100.53=106kW小區電梯使用按16h/d計,則小區電梯用電量為:10616365/10000=61.9萬kWh供水水泵用電量PMS=PSiNsi式中:PMS水泵最大運行方式下(開泵最多的方式)的實際最大負荷,kW。PSi各類水泵的單臺最大負荷,kW。本項目住宅樓為高層建筑,單臺水泵最大負荷取14.5kW/臺。NSi最大運行方式下各類水泵的臺數。本項目水泵6臺。則供水水泵用電負荷為:PMS=14.56=87kW則供水水泵用電量為:8712365/10000=38.11萬kWh公用(gngyng)照明本項目(xingm)公用照明負
55、荷PG(單位(dnwi)kW)按30kW計,每天用電時間取3小時,則公用照明用電量為:303365/10000=3.29萬kWh4、電力損耗本項目電力損耗按上述電力消耗總量的2%估算,則損耗電量為12.87萬kWh。綜合以上,本項目全年用電量見下表。表4-2 用電量計算表序號項目年用電量(萬kWh/a)1居住用電241.642采暖、制冷用電168.343電梯用電61.94供水水泵用電38.115公共照明用電3.29電力損耗10.27合計523.55天然氣消耗量根據2011年宿遷市居民住戶燃氣消耗平均水平估算,每戶居民每月消耗天然氣30m3,建設項目規劃住戶為1686戶,約60.70萬m3。4.
56、1.2項目能源年消耗總量建設項目需要的耗能品種有電力、新鮮水以及天然氣。這些能源實物折算成標煤的折算系數見下表表4-3 能源實物采用的折標煤系數表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折標煤系數1新鮮水tce/萬m30.85712電力tce/萬kWh1.2293天然氣kgce/m31.2143注:綜合能耗計算中,電、水按照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規定的折標系數進行折算,電按當量值計算。由上述分析可知,本項目消耗新鮮水量31.32萬m3 /a、消耗電力656.38萬kWh/a,消耗天然氣60.70萬m3,通過折標系數計算結果如下:表4-4 能源消耗指標分析表序號能源年消耗量折標煤(噸)1水31.
57、32萬噸26.842電523.55萬千瓦時643.443天然氣60.70萬立方737.08合計1407.36綜上分析(fnx),建設項目年耗能總量折合標煤約1407.36tce。4.2項目(xingm)能源使用(shyng)分布情況1、用電場所項目用電包括照明、居民設備用電等。2、用水場所本項目用水主要為生活用水。4.3項目節能設計1、日常工作的用電節能設計:項目采用多種措施來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達到節能的目的,如:選用高效節能的照明設備、建筑設備采用智能自動化管理等。日常工作的用電節能措施總體可分為三個方面:管理節能、節能設備、設備節能。管理節能:通過合理的管理手段,達到節電節能的目的,如:
58、及時關停不用設備、合理安排小區用電程序、移峰填谷。節能設備:一般指淘汰老型號、高耗能、低效率的設備,更換新型號、高效率的節能型設備。如淘汰高耗能的S7型變壓器,更換為節能型變壓器S11等等。設備節能:一般指通過對設備改造和加裝節電器,實現節約用電。依據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04)中規定,燈具的運行電壓不宜超過額定電壓的5%。對于熒光燈及氣體放電光源,降低燈具的運行電壓,使其工作在額定電壓的95%左右,在不影響照度的前提下,達到節約電能的目的。2、通風系統設計中可供采用的節能設計:(1)夏季夜間自然通風一般房間的通風換氣,宜采用自然通風,以縮短需要空調的時間。建筑內產生大量熱、濕
59、以及有害物質的部分,應優先采用局部排風,必要時輔以全面排風。無自然通風條件或自然通風不能滿足通風換氣要求時,應設置機械送風系統、機械排風系統或機械送排風系統。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系統與機械排煙系統合用時,宜采用兩臺風機并聯運行或采用雙速風機。建筑利用和組織自然通風降溫。通過建筑合理設計,對建筑空間進行合理分割(包括平面分割和豎向分割),在夏季夜間通過將相對涼爽的室外空氣通過自然通風引入建筑,讓建筑構件降溫、蓄冷。利用建筑材料的熱惰性,降低夏季白天的制冷負荷,從而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2)可控通風(tng fng)建筑采用集中全新風(xn fn)系統。新風采用分層控制,首先經預冷(熱)處理、過濾后進
60、入新風換氣機與室內回風進行能量回收,通過冷卻除濕、升溫(噴淋加濕、加熱),使新風達到室內要求狀態點。新風緩緩送入并充滿整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一個經過嚴密計算過的新風口,且維持著5m的送風射程向房間里送風;排風口則設服務(fw)空間。新風和排風系統將24小時的不間斷運轉,人長期在的地方保持正壓,排風量為新風量的80%,使室外的污濁空氣無法進入室內。為了室內空氣的新鮮,有良好的空氣質量,并滿足夏季除濕及冬季加濕的需要。設計人均新風量已達到了40m3/h,超過了我國人均新風量30m3/h的規范標準。因此本建筑是會呼吸的房子。建筑的“呼吸”系統充分保障了室內空氣的新鮮,即使室內長久封閉無人在家,或不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賬戶印章與支票的管理
- 光伏輕質組件施工方案
- 天津大學《發酵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精神病與精神衛生》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洋甘菊精油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惠州市租房合同范本
- 甘肅彩色混凝土施工方案
-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行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棉布男式便服套裝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動畫影視欣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屆湖北省黃岡高考數學一模試卷含解析
- 【MOOC】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浙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年10月自考01685動漫藝術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評分參考
- 設備運輸包裝方案
- 高中信息技術《走近人工智能》教學設計
- 第八章 堅持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國家安全教育大學生讀本教案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起訴狀范本6篇
- 2024年飲料供應鏈銷售與分銷協議
- 翼狀胬肉患者護理查房
- 2025高考數學專項復習:指對同構問題 講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