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2014高中語文《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頁
甘肅省2014高中語文《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頁
甘肅省2014高中語文《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頁
甘肅省2014高中語文《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頁
甘肅省2014高中語文《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甘肅省2014高中語文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教案 新人教版課題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授課班級高二(*)班授課時間*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 ,理解詩歌內容。2.賞析詩歌,領會獨特的藝術美。過程方法按古詩欣賞的一般步驟進行自主學習,進一步提高鑒賞能力。體會詩中“移情入境”的手法以及工整的對仗句法。情感態度理解詩人在詩中表現出來的復雜的情感,樹立積極向上人生價值觀教學重點1詩歌中獨特的藝術美2通過學習,理解全詩,體會詩中的愁苦悲情,而在蒼涼之中又尚有豪邁的意境。教學難點1詩中“移情入境”的手法。2體會“驚風亂飐”、“密雨斜侵”與比喻“江流曲似九回腸”的運用之妙。課 型新授課主

2、要教學方法探究合作教學模式教學手段與教具多媒體板書設計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宗元 罪貶(驚、亂、密、斜) 愁思茫茫 阻隔(重、 遮、九 、曲) (蒼涼、豪邁) 寂寞(共、來、滯 )作業設計熟背這首詩2.深刻理解柳宗元的“愁思”教學反思注:教學過程在續頁上完成。課堂教學設計續頁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一回顧,導入新課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詩中說:“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遭貶是因為參加了王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柳宗元也曾因參加了永貞革新而被一再遭貶。封建時代的愛國志士,痛苦莫過于政治上的孤獨,今天,我們就來聽聽柳宗元地遭貶的孤獨中發出的吶喊和呻

3、吟。二初讀,了解大意結合注釋了解作者及創作背景師: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作者,再聯系時代背景解釋一下題目。 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后遷長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 柳宗元重視文章的內容,主張文以明道,認為“道”應于國于民有利,切實可行。他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強調文須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來,并編成集。有柳河東集。 解題。公元805年,唐順宗李誦即位,改元永貞

4、,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共謀打擊宦官勢力。“永貞革新”遭到殘酷鎮壓。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分別謫降為遠州司馬。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與劉禹錫等五人才奉詔進京。誰知憲宗怨恨未消,又由于宰相武元衡極力反對,不出一月,憲宗又改變主意,竟把他們分別貶到更荒遠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連州為刺史。在暮春三月的落花時節,柳宗元與他的同道劉禹錫又帶著失望的心情一同離京赴任。他們一路上相互贈答了不少詩篇,在共同政治思想和生活遭遇的基礎上,彼此的友誼更加深厚了。柳宗元到了柳州任所之后,心情郁悶,在夏季六月的一天,他登上柳州城樓,觸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戰友的疏離,不覺愁情滿懷,百感交集,

5、對天地長歌一呼,寫成一首七律,遙寄給共同遭逐的戰友們。 = 2 * GB4 * MERGEFORMAT 朗讀,初步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中情感。 從城上高樓遠眺空曠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出來。急風胡亂地掀動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長滿薜荔的墻上。山樹重重遮住了遠望的視線,江流曲折就像那九轉的回腸。我們來到百越這個紋身之地,雖處于一地音書卻阻滯難通。問:此時此地,詩人的心境怎樣?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確:愁苦、寂寞。文有文眼,詩有詩眼,整首詩中一以貫之的就是愁思。詩的第一句便是“愁思茫茫”。三討論,析詩解義首聯: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問:首聯即景抒情。寫了什么景?景物有什么特色?

6、景和情是怎樣交融在一起的?明確:荒漠,遼遠的原野,海天相接茫茫的一片,也感到“愁思”無盡,就好似這海一般的廣,如天一般的高。 柳州城外邊遠,城樓很高,四野雜樹參天,野草叢生,人煙稀少,登城樓遙望,看到的是一片遼闊的大荒野。這句起勢高遠,意境闊大,情景俱包,悲涼之氣,籠罩全詩,很自然地開啟了下句“海天愁思正茫茫”。 詩人面對著遼闊的大荒野,不禁悲從中來,愁思萬端。他想到自己懷著濟世之志,參與政治革新,本是為了替朝廷除弊興利,做一些對百姓有益之事,卻不料遠謫永州,十年被棄,壯志未酬。好不容易得到召還,滿懷希望地回到長安,以為政治理想又可實現了。誰知立足未定,又被貶逐到更僻遠的柳州,離鄉去京更遠,使

7、他感到孤獨,對戰友的思念更深。這里的“茫茫”既是說海天茫茫,又是說愁思茫茫,既是現實的自然空間,也是詩人愁思浩渺的心靈空間,主客觀世界渾然一體。 頷聯: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問:頷聯寫什么?你認為應扣住哪些字眼來理解?“亂飐芙蓉水,斜侵薜荔墻”看似寫景,實際上是寫什么? 驚駭的狂風刮過荷塘水面,波浪起伏顫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荷花亂搖,東倒西伏,密集暴雨,斜里吹打,侵襲著覆蓋薜荔的圍墻。、驚:狂風、突然、使作者心靈驚悸。、亂:是狂風使得池水劇烈起伏、動蕩。我們似乎看見狂風席卷而來,池水動蕩,滿池荷花東倒西伏,被狂風壓彎了腰,還未直起腰桿,又被壓下去,其實,何止是狂風,還有暴雨。、

8、密:暴雨密集,鋪天蓋地。、斜:狂風對墻對薜荔的摧殘,對墻、對薜荔施展它們的淫威。“芙蓉、薜荔象征著詩人和諸友的高潔品質與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驚風、密雨隱喻朝廷上那些猖狂肆虐地打擊進步力量的腐朽勢力。這里只是寫景,然而卻是表情,“移情入境”。 頸聯: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問:頸聯寫什么?這一聯是怎樣將景和情交融在一起的? 明確:把目光遠投,只見山嶺綿綿,林樹重重,遮住了詩人遠望的視線,那曲曲折折的柳江,恰似我的曲結的愁腸。 嶺樹重遮: 、山嶺綿綿,林樹重重。 、志同道合的朋友分別被貶到山嶺、林樹之外的漳、汀、封、連,“重”也是黑暗勢力所設置的層層障礙。 千里目: 、相距遙遠 、登高“

9、欲窮千里目”,望國都,望朋友,但是嶺樹重遮,即使本來能望到很遠的地方,現在因為阻隔,(仕途上的阻隔,感情交流的阻隔),也是無可奈何,想見,卻又不能見到。 登高的目的是為了遠望,來解愁思,然而卻沒能做到,眼前山嶺綿綿,林樹重重,使他更愁,正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九回腸: 回,反復。九,次數多。腸,愁腸、愁思。愁腸百結。 “江流曲似九回腸”把江流曲比作九回腸,其實是把自己的不絕愁思用九曲柳江來形容。 對政治的抱負不絕,對友人的思念無限,但被重重山嶺阻斷,滿腹愁思無形,但卻似山嶺林樹重重疊疊,就如柳江江水滔滔不絕,又百轉千回。 尾聯: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問:共同的遭遇,

10、同樣的命運,都被貶到了荒遠的地區,各處一方,想互通問候,卻又音信不通。這是一種怎樣的愁思?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共來、滯一鄉: 、五嶺以南,福建、廣東、廣西其實相距較距離京都來說并不遠,但仍然不能互通音信,愈覺荒遠閉塞,愈覺孤獨、寂寞。 、大家一起被貶到這樣的蠻荒地區朝廷的罪貶之重,將來的遙不可知。 “滯一鄉”的“滯”不僅是柳宗元當時的處境,而且也是他最終的命運,最后他客死于柳州任上,“滯”不僅是全詩的愁思的凝結點,也是他一生命運悲慘的終結點。 四小結 問題研討:以哀景寫哀情是本詩一大特點。說說這首詩寫了哪些哀景?具有怎樣的特點?抒發了怎樣的哀情?(詩人遭貶后的心情如何?詩中寫了哪些景?這寫景

11、具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詩人將自己被貶謫的哀情寓于哀景的鋪敘之中。“高樓大荒” “海天茫茫” “驚紛亂飐” “密雨斜侵” “嶺樹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所有這些對遭貶的詩人來說,都是哀苦無比的景色。詩人正是通過這些景色的鋪敘,遠近結合,景中見情地把自己的無限哀情表達了出來。 愁:對友人望而不見的關切之情。對自己遭謫貶的哀傷之情。 全詩首尾兩聯敘事抒懷,中間兩聯寫景寓情,移情入境。 全詩用“愁思”貫穿,首聯登高望遠,引出愁思,頷聯見到芙蓉、薜荔橫遭摧殘,引起身世之感,又添愁思,頸聯,遠望友人,嶺樹重遮,江流阻斷,使人愁腸百結,尾聯音書斷絕,各滯一方,倍感寂寞,愁思更深。 五誦讀回味 六布置作業 學生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