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13.08035CCS B 10福建省地方標準DB35/T 20322021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技術規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cropland quality2021 - 12 - 29 發布2022 - 03 - 29 實施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 布DB35/T XXXXXXXX目次前言范圍1規范性引用文件1術語和定義2技術路線2資料收集3耕地質量監測3耕地質量評價6圖件編繪9耕地質量數據庫建立9成果要求10驗收要求11附錄 A(資料性) 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工作技術路線圖12附錄 B(規范性)
2、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樣點地塊調查表13附錄 C(規范性) 福建省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區域劃分16附錄 D(規范性) 福建省耕地質量評價因子隸屬函數模型和經驗隸屬度值17附錄 E(資料性) 福建省耕地質量評價因子權重21附錄 F(規范性) 福建省耕地質量等級劃分標準23附錄 G(規范性) 福建省耕地中低產田類型劃分標準24IDB35/T 2032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福建農林大學提出。本文件由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歸口。本文件起草單
3、位: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福建省農田建設和土壤肥料技術總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邢世和、沈金泉、周碧青、張華、張黎明、范協裕、毛艷玲、邱龍霞、楊文浩、陳瀚閱、廖文強。IIDB35/T 20322021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的技術路線、資料收集、質量監測、質量評價、圖件編繪、 成果要求和驗收要求等。本文件適用于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 12297
4、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測定方法GB 15618 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T 17136 土壤質量總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 土壤質量鉛、鎘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22105.2 土壤質量總汞、總砷、總鉛的測定原子熒光法 第2部分:土壤中總砷的測定GB/T 33469 耕地質量等級HJ 491 土壤和沉積物 銅、鋅、鉛、鎳、鉻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LY/T 1228 森林土壤氮的測定LY/T 1241 森林土壤水解性總酸度的測定NY/T87土壤全鉀測定法NY/T88土壤全磷測定法NY/T295中性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和交換性鹽基
5、的測定NY/T889土壤速效鉀和緩效鉀含量的測定NY/T890土壤有效態鋅、錳、鐵、銅含量的測定 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NY/T1119耕地質量監測技術規程NY/T1121.1土壤檢測第1部分:土壤樣品的采集、處理和貯存NY/T1121.2土壤檢測第2部分:土壤pH的測定NY/T1121.3土壤檢測第3部分:土壤機械組成的測定NY/T1121.4土壤檢測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測定NY/T1121.5土壤檢測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NY/T1121.6土壤檢測第6部分:土壤有機質的測定NY/T1121.7土壤檢測第7部分: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測定NY/T1121.8土壤檢測第8
6、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測定NY/T1121.9土壤檢測第9部分:土壤有效鉬的測定NY/T1121.13土壤檢測第13部分:土壤交換性鈣和鎂的測定NY/T1121.14土壤檢測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測定NY/T1121.16土壤檢測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鹽總量的測定1DB35/T 20322021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耕 地 cropland用于農作物種植的土地。3.2耕地質量 cropland quality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狀況和田間基礎設施構成的、滿足農產品持續產出和質量安全的能力。3.3耕地地力 cropland productivity在當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
7、條件、自然特性等相關要素綜合構成的耕地生產能力。3.4設施蔬菜地 facility vegetable plot具有足以改善自然氣候條件、使之有利于蔬菜生長發育的固定保護性設施(如溫室、溫床,塑料大、中、小棚等)的長期蔬菜栽培用地。3.5有效土層厚度 effective soil layer thickness土壤剖面中母質層(或障礙層)以上的土體(或土層)厚度。3.6質地構型 texture profile土壤剖面中不同質地類型層次的排列組合。3.7農田林網化率 farmland shelter rate農田四周的林帶保護面積與農田總面積之比。3.8生物多樣性 soil biodiversi
8、ty耕層中土壤動物和微生物種群的豐富和復雜程度。3.9清潔程度 soil cleanliness degree耕層土壤受重金屬、農藥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影響程度。技術路線利用最新的耕地利用土壤類型空間數據庫,合理設立調查監測點,定期開展野外調查采樣和室內分析,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點空間與屬性數據庫。確定評價區域歸屬,以耕地利用土種類型為評價單元, 建立耕地質量評價因子空間與屬性數據庫,開展耕地土壤清潔程度評價和耕地質量等級劃分,綜合評估耕地質量水平(見附錄A)。2DB35/T 20322021資料收集數據庫資料收集監測評價時點上一年度的土地利用類型和耕地質量等級數據庫、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庫、地貌類型數據
9、庫、行政區劃數據庫以及土壤類型數據庫,省、地級市和縣(市、區)的比例尺分別為1:500 000、1:250 000和1:50 000。圖件資料收集巖石或成土母質類型分布圖、農田灌溉和排水設施分布圖以及農田防護林網分布圖。監測數據資料收集監測評價時點上一年度的國家和省級耕地質量監測點以及縣(市、區)耕地土壤環境監測點的 定位坐標和調查分析數據。文本資料收集監測評價時點上一年度的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報告、社會經濟統計年鑒、農業農村相關管理部門 年度工作總結以及有機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退化耕地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理等項目的實 施方案和總結報告。耕地質量監測耕地利用土壤類型空間數據庫建立從土地利
10、用類型數據庫提取耕地利用類型矢量數據圖層,與土壤類型矢量數據圖層進行空間疊加分 析和拓撲運算,建立耕地初始土壤類型空間數據庫,編繪耕地初始土壤類型分布圖。選擇合理的野外調 查線路,開展耕地土壤類型變化調查,結合耕地斑塊的利用類型、地形條件(海拔及坡度)、成土母質(質地類型)和熟化程度(有機質含量)等資料,遵循土壤形成和演變規律綜合判斷并修正可能發生變 化的耕地土壤類型,建立監測評價時點的耕地利用土壤類型空間數據庫。耕地質量監測點布設、調查與取樣監測點布點原則密度控制原則按NY/T 1119規定,評價區域每400 hm2耕地至少布設1個監測點,每33.33 hm2設施蔬菜地至少布設1個監測點,單
11、片規模6.67 hm2設施蔬菜地至少布設1個監測點。代表性原則監測點在評價區域應具有代表性,應覆蓋每一鄉鎮、每一地貌類型、每一耕地利用類型(水田、旱 地和水澆地)和每一土種類型。3DB35/T 20322021均勻性原則監測點應在評價區域空間均勻分布。優先性原則優先選擇原耕地地力調查點作為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的監測點。監測點確定與田間調查監測點設定與空間定位按監測點布設原則在評價區域耕地利用土壤類型分布圖上預先布設監測點位,經實地考查選定監 測點所在的耕地地塊,在地塊中央位置進行定位。設定的監測點原則上不應隨意更改,確因非農建設占用或自然災害損毀等客觀原因而需要調整的, 應按監測點布設原則在同一
12、鄉鎮就近選擇與原監測點相同土種類型的耕地地塊,設立新的監測點,并重新定位。監測點地塊調查與表格填寫通過實地調查、挖掘剖面和訪問農戶,按附錄B調查填寫監測點所在耕地地塊的土壤類型、成土母質、地貌類型、地形部位、有效土層厚度、耕層厚度、耕層質地、質地構型、常年耕作制度、熟制、生物多樣性、農田林網化程度、障礙因素、障礙層類型、障礙層深度、障礙層厚度、灌溉能力、灌溉方式、 水源類型、排水能力、主栽作物名稱和年產量等。監測點景觀攝影拍攝監測點地塊、調查采樣情況、土壤剖面、主栽作物和地塊周邊主要景觀等。調查資料整理野外調查獲得的各監測點資料經審核后,按數據庫格式進行編碼、整理和錄入,建立區域耕地質量 評價
13、監測點屬性數據表。樣品采集按NY/T 1121.1規定的方法采集耕層混合土壤樣品和容重樣品。測試分析物理性狀必測項目:土壤容重和機械組成。化學性狀必測項目:土壤pH、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以及土壤重金屬鉛、鎘、砷、鉻、汞、銅、 鋅和鎳總量。選測項目:土壤潛性酸、全氮、全磷、全鉀、緩效鉀、交換性鈣、交換性鎂、有效硫、有效銅、有 效鋅、有效硼、有效鉬、陽離子交換量和水溶性鹽總量。4DB35/T 20322021測試分析方法按表1規定的方法分析必測和選測項目。表 1 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必測和選測項目分析方法必測項目分析方法選測項目分析方法容重NY/T 1121.4 規定的方法緩效鉀NY
14、/T 889 規定的方法機械組成NY/T 1121.3 規定的方法交換性鈣和鎂NY/T 1121.13 規定的方法pHNY/T 1121.2 規定的方法有效硫NY/T 1121.14 規定的方法有機質NY/T 1121.6 規定的方法有效銅和鋅NY/T 890 規定的方法堿解氮LY/T 1228 規定的方法有效硼NY/T 1121.8 規定的方法速效鉀NY/T 889 規定的方法有效鉬NY/T 1121.9 規定的方法有效磷NY/T 1121.7(適用于酸性土壤)和 GB 12297(適用于石灰性土壤)規定的方法陽離子交換量NY/T 295(適用于酸性土壤)和 NY/T 1121.5(適用于石
15、灰性土壤)規定的方法總鉛和鎘GB/T 17141 規定的方法水溶性鹽總量NY/T 1121.16 規定的方法總鉻HJ 491 規定的方法潛性酸LY/T 1241 規定的方法總汞GB/T 17136 規定的方法全氮LY/T 1228 規定的方法總銅和鋅HJ 491 規定的方法全磷NY/T 88 規定的方法總砷GB/T 22105.2 規定的方法全鉀NY/T 87 規定的方法總鎳HJ 491 規定的方法分析質量控制分析檢測機構資質分析檢測工作應由具備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的單位承擔。分析精密度控制采用平行雙樣分析測定保證分析的精密度,每批樣品每個項目應測定10%15%的平行樣品,要求每批樣品平行雙樣
16、分析測定的合格率應95%,若合格率95%,除對分析不合格的項目進行重新測定外, 再增加10%20%的平行雙樣測定率,如此累進,直至總合格率95%。分析準確度控制采用質控樣品分析和加標回收實驗保證分析的準確度,每批樣品每個項目應插入相應的質控樣品, 在測定精密度合格的前提下,要求質控樣品測定應落在其保證值(95%的置信水平)范圍內。對于無質控樣品的測定項目,采用加標回收實驗檢查測定的準確度,在每批樣品中隨機抽取10%20%進行加標回收測定,根據含量高低分別加入被測項目含量的0.51.0倍和23倍,要求加標回收率應在允許的范圍內。5DB35/T 20322021耕地質量評價耕地質量等級評價耕地質量
17、等級評價區域確定按GB/T 33469的規定,對照附錄C確定各縣(市、區)的評價區域歸屬。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單元確定利用評價區域耕地利用類型矢量圖層與土種類型矢量圖層進行空間疊加分析、拓撲運算形成的最小 圖斑為評價單元,建立耕地質量評價單元空間數據庫。評價因子及指標體系建立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因子由農田管理(灌溉能力、排水能力)、立地條件(地形部位、農田林網化程 度)、養分狀況(有機質、有效磷、速效鉀)、理化性狀(耕層質地、容重、pH)、剖面狀況(有效土 層厚度、質地構型、障礙因素)和健康狀況(生物多樣性、清潔程度)共6個方面15個評價因子構成。耕地質量評價監測點空間屬性數據庫建立采用2000國家大
18、地坐標系,借助ArcGIS軟件將監測點屬性數據表與評價區域耕地質量評價單元空間 數據庫相鏈接,建立區域耕地質量監測點空間與屬性數據庫。耕地質量評價因子空間屬性數據庫建立理化性狀和養分狀況因子空間屬性數據庫建立利用區域耕地質量監測點空間與屬性數據庫,采用反距離權重或普通克里格空間插值模型進行耕層 土壤砂粒、粉粒、黏粒、容重、pH、有機質、有效磷和速效鉀等屬性的空間插值,利用面積加權平均法 計算并建立區域耕地評價單元理化性狀和養分狀況因子空間屬性數據庫。重金屬含量空間屬性數據庫建立采用點面賦值法將有監測點的土壤重金屬含量測定值賦值給所在的耕地評價單元,無監測點的耕 地評價單元采用低于GB 1561
19、8中的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進行賦值,建立區域耕地評價單元重金屬含量空間屬性數據庫。剖面狀況和農田管理因子空間屬性數據庫建立采用點面賦值法將有監測點的有效土層厚度、質地構型、障礙因素、灌溉能力、排水能力賦值給 所在的耕地評價單元,無監測點的耕地評價單元按鄉鎮行政區和土種類型相同、距離最近的原則進行空 間賦值,建立區域耕地評價單元剖面狀況和農田管理因子空間屬性數據庫。生物多樣性因子空間屬性數據庫建立采用間接綜合判斷法(按附錄B)進行耕地評價單元生物多樣性的空間賦值,或利用監測點的高通量測序實測值,借助關聯模型、空間插值模型等進行評價單元生物多樣性空間插值,建立區域耕地評價 單元生物多樣性因子空間屬性
20、數據庫。6DB35/T 20322021立地條件因子空間屬性數據庫建立采用區域耕地利用土壤類型矢量數據圖層與地貌類型及數字高程模型矢量數據圖層進行空間疊加分析和拓撲運算,按地貌類型結合海拔確定評價單元的地形部位(按附錄B)。采用點面賦值法將有監測點的農田林網化程度賦值給所在的耕地評價單元,無監測點的耕地評價單元按鄉鎮行政區和土種 類型相同、距離最近的原則進行空間賦值,建立區域耕地評價單元立地條件因子空間屬性數據庫。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評價采用單因子污染指數法,按公式(1)計算并建立耕地評價單元土壤重金屬單因子污染指數空間屬性數據庫。式中:Pi單因子污染指數;Ci第i種重金屬污染物實測值; S
21、i第i種重金屬污染風險管控標準。P i C i S i(1)對于重金屬未污染(即Pi1)的耕地評價單元,直接進行耕地質量等級劃分;對于重金屬污染(即 Pi1)的評價單元,進行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即清潔程度)評價,建立耕地評價單元土壤環境質量空間屬性數據庫。耕地質量評價因子屬性數據標準化按評價區域類型,利用耕地質量評價因子隸屬函數模型和經驗隸屬度值(按附錄D)進行評價單元各評價因子屬性數據標準化,將區域評價單元各評價因子屬性數據轉化為標準化、無量綱的隸屬度值。耕地質量評價因子權重確定按評價區域類型,查閱附錄E確定耕地質量評價因子的權重。耕地質量綜合指數計算采用耕地質量評價因子加權指數和法,按公式(
22、2)計算每個評價單元的耕地質量綜合指數。Yi X ij aij(2)式中:Yi第i個評價單元的耕地質量綜合指數; Xij第i個評價單元第j個評價因子的隸屬度值; aij第i個評價單元第j個評價因子的權重。耕地質量等級劃分按評價區域類型,查閱附錄F確定各評價單元的耕地質量等級,建立區域耕地質量等級空間屬性數據庫。7DB35/T 20322021耕地質量等級實地驗證按一定比例(5%)分別隨機選取耕地質量各等級若干個評價單元,通過與土壤類型和作物產量的 實地調查比較分析,驗證耕地質量等級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的吻合程度,吻合度90%為合格。中低產田類型劃分及主要障礙因素評價從區域耕地質量等級空間屬性數據
23、庫提取出410等中低產耕地單元圖層,按附錄G劃分并確定中低 產田類型,建立區域中低產田類型及其主要障礙因素空間屬性數據庫。土壤酸堿性分級、有機質和礦質養分豐缺分區利用區域耕地質量評價因子空間屬性數據庫,按土壤酸堿性(pH)分級和表2的指標進行分區,建立區域耕地土壤酸堿性分級、有機質和礦質養分豐缺分區空間屬性數據庫。耕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利用區域耕地評價單元土壤重金屬單因子污染指數空間屬性數據庫,采用綜合污染指數法,按公式(3)評價耕地土壤重金屬的綜合污染狀況。 P 2 P2i m a x2綜P (3)式中:P綜土壤重金屬綜合污染指數;土壤重金屬各單因子污染指數(Pi)的平均值;Pimax土壤重金
24、屬各單因子污染指數中的最大值。按表3評價標準進行區域耕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建立區域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等級空間屬性數據庫。表 2 福建省耕地土壤有機質和礦質養分豐缺分級標準項目豐缺分級標準一級(豐富)二級(較豐富)三級(中等)四級(較缺乏)五級(缺乏)有機質a/(g/kg)a3030a2525a1515a10a10全氮b/(g/kg)b2.002.00b1.501.50b1.001.00b0.75b0.75全磷c/(g/kg)c1.201.20c1.001.00c0.600.60c0.40c0.40全鉀d/(g/kg)d25.025.0d20.020.0d15.015.0d10.0d10.0堿解氮
25、e/(mg/kg)e250250e200200e150150e100e100有效磷f/(mg/kg)f4040f2525f1010f5f5速效鉀g/(mg/kg)g150150g100100g8080g50g50緩效鉀h/(mg/kg)h500500h330330h220220h160h160交換性鈣i/(mg/kg)i1 0001 000i500500i200200i50i50交換性鎂j/(mg/kg)j300300j200200j100100j50j50有效硫k/(mg/kg)k4040k3030k2020k10k10有效銅l/(mg/kg)l3.003.00l2.002.00l1.001
26、.00l0.50l0.508DB35/T 20322021表 2 福建省耕地土壤有機質和礦質養分豐缺分級標準(續)項目豐缺分級標準一級(豐富)二級(較豐富)三級(中等)四級(較缺乏)五級(缺乏)有效鋅m/(mg/kg)m2.002.00m1.501.50m1.001.00m0.50m0.50有效硼n/(mg/kg)n2.002.00n1.501.50n1.001.00n0.50n0.50有效鉬o/(mg/kg)o0.200.20o0.150.15o0.100.10o0.05o0.05表 3 福建省耕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耕地環境質量等級P綜污染程度清潔程度1P綜0.7安全清潔20.7P綜1.0
27、警戒線尚清潔31.0P綜2.0輕度污染較不清潔,土壤和作物開始污染42.0P綜3.0中度污染不清潔,土壤和作物污染明顯5P綜3.0重度污染很不清潔,土壤和作物污染嚴重耕地質量綜合評估根據耕地質量等級劃分和清潔程度評價結果,對耕地質量進行綜合評估,查明影響耕地質量的主要障礙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耕地培肥和土壤改良對策與措施。對判定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的耕地, 應明確耕地土壤主要污染物類型,提出耕地限制性使用的意見和種植作物調整的建議。圖件編繪借助ArcGIS軟件編繪區域耕地質量等級評價系列成果圖,包括耕地利用現狀分布圖、耕地土壤類型(土類、亞類、土屬和土種)分布圖、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點位分布圖、
28、耕地質量等級分布圖、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等級分布圖、中低產田類型分布圖、耕地土壤酸堿性分布圖、耕地土壤有機質豐缺分區圖、 耕地土壤堿解氮豐缺分區圖、耕地土壤有效磷豐缺分區圖和耕地土壤速效鉀豐缺分區圖等。耕地質量數據庫建立空間數據庫建立空間數據庫包括區域耕地利用類型空間數據庫、耕地土壤類型空間數據庫、耕地質量評價單元空間 數據庫、耕地質量評價監測點空間數據庫、耕地質量評價因子空間數據庫、耕地評價單元重金屬單因子 污染指數空間數據庫、耕地質量等級空間數據庫、中低產田類型及其主要障礙因素空間數據庫、耕地土 壤主要養分豐缺分區空間數據庫、耕地土壤酸堿性空間數據庫和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等級空間數據庫等。矢量圖形
29、采用ArcGIS的矢量數據格式(Shape files),柵格圖形采用ArcGIS的柵格數據格式(Grid files),圖層投影方式為高斯克呂格投影,6度分帶,坐標系為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高程系統為1985年國家 高程基準。9DB35/T 20322021屬性數據庫建立屬性數據庫包括上述空間數據庫圖層自動生成的屬性數據、調查收集的屬性數據和監測點分析化驗 的屬性數據。按規范將屬性數據輸入數據錄入系統,數據存放在關系數據庫(SQL)中,未建立關系數據庫平臺的,數據存放在關聯式數據庫管理系統(ACCESS)中。圖片及其它資料圖片資料采用bmp或jpg文件格式保存,文字資料以TXT文件保存,影
30、像資料以AVI或MPG格式保存, 超文本(網頁)資料以HTML格式保存,將文件名及內容說明放在一個數據庫中。成果要求文字報告文字報告包括耕地質量監測技術報告和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技術報告。耕地質量監測技術報告內容包 括引言、監測區概況、耕地質量監測技術方法、耕地質量監測屬性分析、耕地土壤存在的問題與改良對 策。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技術報告內容包括引言、評價區概況、耕地質量評價技術方法、耕地質量狀況分 析、耕地土壤主要性狀及豐缺分區分析、中低產耕地主要障礙因素分析、耕地質量存在的問題和耕地質 量提升對策等。耕地質量管理信息系統按照縣域耕地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的要求,整合調查數據、分析化驗數據及各評價成果矢量
31、數據,建 立縣域耕地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圖件要求圖件內容成果圖件包括區域耕地利用類型分布圖、耕地土壤類型分布圖、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點位分布圖、 耕地質量等級分布圖、耕地環境質量等級分布圖、中低產田類型分布圖、耕地土壤酸堿性分布圖、耕地土壤有機質豐缺分區圖、耕地土壤堿解氮豐缺分區圖、耕地土壤有效磷豐缺分區圖和耕地土壤速效鉀豐缺分區圖等。圖件規范省、地級市和縣(市、區)成果圖件比例尺分別為1:500 000、1:250 000和1:50 000,耕地最小上圖圖斑面積為6 mm2,交通運輸用地、水域與水利設施用地和城鎮村及工礦用地最小上圖圖斑面積為4 mm2。圖面基本要素包括圖名、比例尺、指北針、坐標
32、、圖例、行政界線、交通運輸用地、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坐標系及高程系、制圖單位和制圖時間等。其它成果包括耕地質量監測土壤樣品庫、各類原始記錄和文檔資料檔案等。10DB35/T 20322021驗收要求內容要求耕地質量監測和評價收集的資料及原始記錄、監測點分析數據、各類空間屬性數據庫、耕地質量管 理信息系統、文字報告和相關圖件。質量要求區域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成果質量應符合以下要求:外業調查采樣、監測和評價的成果資料以及原始記錄齊全;監測點分析數據在允許誤差范圍之內,錄入規范;圖件制作規范,基本要素齊全;空間屬性數據庫符合規范要求,縣域耕地質量管理信息系統運行正常;技術報告結構合
33、理、邏輯層次清晰、內容翔實,文字表述準確,引用數據真實,問題和對策 符合客觀實際。驗收程序各項目單位在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成果自查基礎上,向項目主管部門提出驗收申請,經初審后,組 織有關專家對項目進行驗收,形成驗收意見。11DB35/T 20322021附 錄A(資料性)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工作技術路線圖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工作技術路線圖見圖A.1。圖 A.1 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工作技術路線圖12DB35/T 20322021附 錄B(規范性)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樣點地塊調查表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樣點地塊調查表見表B.1。表 B.1 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樣點地塊調查表調
34、查項目屬性值描述規范統一編號采用19位編碼,即郵政編碼(6位)+C+采樣時間(8位)+采樣組(1位)+順序號(3位)。地理位置填寫省、地級市、縣(市、區)、鄉鎮和行政村全名。采樣時間填寫年、月和日。經緯度采用WGS-84坐標系、“度.度”方式表示,保留5位小數。海拔從GPS上讀取,保留1位小數。土壤類型根據監測點布設圖上的土壤類型,結合野外調查進行確認。若圖件上的土壤類型與野外調查結果不一致,以野外調查確認的土壤類型為準,按福建省土壤分類系統填寫土類、亞類、土屬和土種名稱。地貌類型根據野外調查填寫大地貌類型,包括山地(海拔500 m)、丘陵(海拔500 m)、平原(包括臺地,多數海拔50 m)
35、和盆地。地形部位根據野外調查填寫中小地貌單元,包括(1)山間盆地:指由山地丘陵圍限的低地,處于造山帶之間的盆地,包括構造盆地、河谷盆地和溶蝕盆地;(2) 寬谷盆地:指丘陵山地區較寬闊的溝谷構成的較小盆地;(3)平原低階:由于河流的侵蝕和堆積作用形成沿河谷兩岸伸展、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階梯狀地形,高于河漫灘的最低一級階地;(4)平原中階:高于河漫灘的二級階地;(5)平原高階:高于河漫灘的三級階地;(6)丘陵上部:丘陵區海拔介于350 m 500 m的坡地;(7)丘陵中部:丘陵區海拔介于200 m350 m的坡地;(8) 丘陵下部:丘陵區海拔200 m的坡地;(9)山地坡上:山地區海拔900 m 的坡
36、地;(10)山地坡中:山地區海拔介于700 m900 m的坡地;(11)山地坡下:山地區海拔介于500 m700 m的坡地。質地構型根據土種類型查閱第二次土壤普查資料或根據實地調查填寫,分為:(1)薄層型:土體厚度40 cm;(2)松散型(通體砂土型):全剖面質地為砂土;(3)緊實型(通體黏土型):全剖面質地為黏土;(4)夾層型:剖面中出現砂土夾層(夾砂礫型)或黏土夾層(夾黏型);(5)上緊下松型(砂漏型): 剖面上部質地為重壤土黏土,下部質地為砂土或砂壤土;(6)上松下緊型(蒙金型):剖面上部質地為輕壤土或中壤土,下部質地為重壤土黏土;(7)海綿型(通體壤型):全剖面質地為輕壤土或中壤土。1
37、3DB35/T 20322021表 B.1 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樣點地塊調查表(續)調查項目屬性值描述規范耕層質地類型采用國際制,根據質地類型野外手測法或機械組成分析結果確定,填寫砂土、砂壤土、輕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和黏土。生物多樣性采用間接綜合判斷法、微生物量碳或熒光定量PCR+全基因組測序法進行確定, 填寫豐富、一般、不豐富。(1)間接綜合判斷法:采用以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低為主要依據(豐富:水田有機質30 g/kg,旱地和水澆地有機質25 g/kg; 一般:水田有機質30 g/kg15 g/kg,旱地和水澆地有機質25 g/kg10 g/kg; 不豐富:水田有機質15 g/kg,旱地和水
38、澆地有機質10 g/kg),結合地下水位、海拔和土壤含鹽量(地下水位30 cm、海拔800 m或土壤含鹽量4 g/kg的降一級)進行綜合判斷確定;(2)微生物量碳法:采用氯仿熏蒸法分析,根據微生物量碳(MBC)高低進行確定(豐富:MBC350 mg/kg; 一般:MBC介于350 mg/kg200 mg/kg;不豐富:MBC200 mg/kg);(3)熒光定量PCR+全基因組測序法:采用熒光定量PCR測定微生物數量、高通量測序法分析計算多樣性指數(Chao1指數)進行確定。農田林網化程度根據實地調查的農田林網化率進行判斷,填寫高、中、低。障礙因素根據土種類型結合實地調查進行確定,填寫鹽堿(含鹽
39、量4 g/kg或pH8.0)、瘠瘦(有機質含量10 g/kg)、酸化(pH4.5)、漬潛(地下水位30 cm)、障礙層次(土體中存在障礙層)、無等。障礙層類型根據土種類型或野外調查0 m1 m深度土體內出現的障礙層類型進行填寫,填寫黏磐層、夾砂層、砂礫層、潛育層、鹽積層、漂白層和咸酸層等。障礙層深度根據土種類型或實地調查進行確定,保留1位小數。障礙層厚度根據土種類型或實地調查進行確定,保留1位小數。有效土層厚度指母質層(或障礙層)以上的土層厚度,根據土種類型或實地調查進行確定,保留1位小數。耕層厚度根據野外調查實際測量確定,保留1位小數。灌溉能力根據耕地利用類型結合實地調查進行確定,填寫充分滿
40、足、滿足、基本滿足、不滿足。灌溉方式根據實地調查進行確定,填寫漫灌、溝灌、畦灌、澆灌、噴灌、滴灌、滲灌、無灌溉條件。水源類型根據實地調查進行確定,填寫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無。排水能力根據實地調查進行確定,填寫充分滿足、滿足、基本滿足、不滿足。成土母質根據實地調查進行確定,填寫殘積物、坡積物、沖積物、洪積物、海積物、風積物、牛軛湖相沉積物等。14DB35/T 20322021表 B.1 福建省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樣點地塊調查表(續)調查項目屬性值描述規范常年耕作制度根據調查地塊常見的耕作制度進行填寫,如單季稻、早稻晚稻紫云英、稻稻菇(香菇、蘑菇)、春煙玉米、春煙玉米甘薯、春煙晚稻、稻稻
41、菜、稻薯菜、蔬菜大豆(花生)+玉米甘薯、蔬菜花生(大豆)甘薯等。熟制由當地水熱條件決定的、調查地塊可能的熟制,填寫一熟、兩熟、三熟、四熟等。主栽作物填寫調查地塊最主要種植的一種作物名稱。年產量(t/hm2)根據地塊的實際耕作制度,填寫各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容重(g/cm3)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2位小數。砂粒(%)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粉粒(%)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黏粒(%)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有機質(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2位小數。pH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2位小數。堿解氮(m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有效磷(mg/kg
42、)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速效鉀(m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鉛總量(m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鎘總量(m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1位小數。砷總量(m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鉻總量(m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汞總量(m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1位小數。銅總量(m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鋅總量(m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鎳總量(mg/kg)根據室內分析結果填寫,保留整數。15DB35/T 20322021附 錄C(規范性)福建省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區域劃分福建省耕
43、地質量等級評價區域劃分見表C.1。表 C.1 福建省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區域劃分一級農業區二級農業區縣(市、區)長江中下游區浙閩丘陵山地林農區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馬尾區、晉安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 HYPERLINK /item/%E9%97%BD%E6%B8%85 閩清縣、 HYPERLINK /item/%E6%B0%B8%E6%B3%B0/14534 永泰縣、三元區、沙縣區、 HYPERLINK /item/%E6%B0%B8%E5%AE%89/47156 永安市、 HYPERLINK /item/%E6%98%8E%E6%BA%AA 明溪縣、 HYPERLINK /item/%E
44、6%B8%85%E6%B5%81/10614651 清流縣、 HYPERLINK /item/%E5%AE%81%E5%8C%96 寧化縣、 HYPERLINK /item/%E5%A4%A7%E7%94%B0/8292 大田縣、 HYPERLINK /item/%E5%B0%A4%E6%BA%AA 尤溪縣、 HYPERLINK /item/%E5%B0%86%E4%B9%90 將樂縣、 HYPERLINK /item/%E6%B3%B0%E5%AE%81 泰寧縣、 HYPERLINK /item/%E5%BB%BA%E5%AE%81/3224968 建寧縣、永春縣、 HYPERLINK /i
45、tem/%E5%BE%B7%E5%8C%96 德化縣、延平區、 HYPERLINK /item/%E5%BB%BA%E9%98%B3 建陽區、 HYPERLINK /item/%E9%82%B5%E6%AD%A6/4687 邵武市、武夷山市、 HYPERLINK /item/%E5%BB%BA%E7%93%AF 建甌市、順昌縣、 HYPERLINK /item/%E6%B5%A6%E5%9F%8E 浦城縣、光澤縣、 HYPERLINK /item/%E6%9D%BE%E6%BA%AA 松溪縣、 HYPERLINK /item/%E6%94%BF%E5%92%8C/15286 政和縣、新羅區、永
46、定區、 HYPERLINK /item/%E6%BC%B3%E5%B9%B3 漳平市、 HYPERLINK /item/%E9%95%BF%E6%B1%80 長汀縣、上杭縣、 HYPERLINK /item/%E6%AD%A6%E5%B9%B3/9278 武平縣、連城縣、蕉城區、 HYPERLINK /item/%E7%A6%8F%E5%AE%89/7837984 福安市、 HYPERLINK /item/%E7%A6%8F%E9%BC%8E 福鼎市、 HYPERLINK /item/%E9%9C%9E%E6%B5%A6/742014 霞浦縣、古田縣、屏南縣、壽寧縣、 HYPERLINK /i
47、tem/%E5%91%A8%E5%AE%81/16527 周寧縣、 HYPERLINK /item/%E6%9F%98%E8%8D%A3 柘榮縣華南區閩南粵中農林水產區 HYPERLINK /item/%E7%A6%8F%E6%B8%85 福清市、 HYPERLINK /item/%E9%95%BF%E4%B9%90/3905824 長樂區、 HYPERLINK /item/%E5%B9%B3%E6%BD%AD 平潭綜合實驗區、 HYPERLINK /item/%E6%80%9D%E6%98%8E%E5%8C%BA 思明區、 HYPERLINK /item/%E6%B5%B7%E6%B2%A7
48、%E5%8C%BA 海滄區、 HYPERLINK /item/%E6%B9%96%E9%87%8C%E5%8C%BA 湖里區、 HYPERLINK /item/%E9%9B%86%E7%BE%8E%E5%8C%BA 集美區、 HYPERLINK /item/%E5%90%8C%E5%AE%89%E5%8C%BA 同安區、 HYPERLINK /item/%E7%BF%94%E5%AE%89%E5%8C%BA 翔安區、城廂區、涵江區、荔城區、秀嶼區(包含北岸管委會)、 HYPERLINK /item/%E4%BB%99%E6%B8%B8/1424629 仙游縣、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
49、HYPERLINK /item/%E7%9F%B3%E7%8B%AE/857377 石獅市、晉江市、 HYPERLINK /item/%E5%8D%97%E5%AE%89/82737 南安市、 HYPERLINK /item/%E6%83%A0%E5%AE%89 惠安縣、 HYPERLINK /item/%E5%AE%89%E6%BA%AA 安溪縣、金門縣、薌城區、龍文區、 HYPERLINK /item/%E9%BE%99%E6%B5%B7/31587 龍海區、長泰區、云霄縣、 HYPERLINK /item/%E6%BC%B3%E6%B5%A6 漳浦縣、 HYPERLINK /item/%
50、E8%AF%8F%E5%AE%89 詔安縣、東山縣、 HYPERLINK /item/%E5%8D%97%E9%9D%96 南靖縣、平和縣、 HYPERLINK /item/%E5%8D%8E%E5%AE%89 華安縣16DB35/T 20322021附 錄D(規范性)福建省耕地質量評價因子隸屬函數模型和經驗隸屬度值福建省耕地質量評價因子隸屬函數模型和經驗隸屬度值見表D.1表D.4。表 D.1 福建省浙閩丘陵山地林農區峰型、戒上型評價因子隸屬函數模型類型評價因子隸屬函數模型cUt峰型pHY=1/1+0.221 129*(U-c)2c=6.811 204Ut1=3,Ut2=10峰型土壤容重(g/
51、cm3)Y=1/1+2.236 726*(U-c)2c=1.211 674Ut1=0.5,Ut2=3.21戒上型有機質(g/kg)Y=1/1+0.001 842*(U-c)2c=33.656 446Ut=0戒上型速效鉀(mg/kg)Y=1/1+0.000 081*(U-c)2c=181.622 535Ut=0戒上型有效土層厚度(cm)Y=1/1+0.000 205*(U-c)2c=99.092 342Ut=10戒上型有效磷(mg/kg)Y=1/1+0.002 025*(U-c)2c=33.346 824Ut=0表 D.2 福建省浙閩丘陵山地林農區概念型評價因子經驗隸屬度評價因子分級標準隸屬度地
52、形部位平原低階1.00平原中階0.95寬谷盆地0.95平原高階0.90山間盆地0.80丘陵下部0.80丘陵中部0.70山地坡下0.68丘陵上部0.60山地坡中0.45山地坡上0.30障礙因素無1.00酸化0.70瘠薄0.65障礙層次0.60漬潛0.55鹽堿0.5017DB35/T 20322021表 D.2 福建省浙閩丘陵山地林農區概念型評價因子經驗隸屬度(續)評價因子分級標準隸屬度生物多樣性豐富1.00一般0.80不豐富0.60排水能力充分滿足1.00滿足0.80基本滿足0.60不滿足0.30灌溉能力充分滿足1.00滿足0.80基本滿足0.60不滿足0.30農田林網化程度高1.00中0.85
53、低0.70耕層質地砂土0.60砂壤0.85輕壤0.90中壤1.00重壤0.95黏土0.70清潔程度清潔1.00尚清潔0.80不清潔0.00質地構型薄層型0.55松散型0.30緊實型0.75夾層型0.85上緊下松型0.40上松下緊型1.00海綿型0.9518DB35/T 20322021表 D.3 福建省閩南粵中農林水產區峰型、戒上型評價因子隸屬函數模型類型評價因子隸屬函數模型cUt峰型pHY=1/1+0.256 941(U-c)2c=6.7Ut1=4 Ut2=9.5峰型土壤容重(g/cm3)Y=1/1+2.786 523(U-c)2c=1.35Ut1=0.9 Ut2=2.1戒上型有機質(g/kg)Y=1/1+0.002 163(U-c)2c=38Ut=6戒上型速效鉀(mg/kg)Y=1/1+0.000 068 57(U-c)2c=205Ut=30戒上型有效土層厚度(cm)Y=1/1+0.000 230(U-c)2c=100Ut=20戒上型有效磷(mg/kg)Y=1/1+0.003 8(U-c)2c=40Ut=5表 D.4 福建省閩南粵中農林水產區概念型評價因子經驗隸屬度評價因子分級標準經驗隸屬度地形部位平原低階1.00平原中階0.90寬谷盆地0.90平原高階0.80山間盆地0.70丘陵下部0.60丘陵中部0.50山地坡下0.50丘陵上部0.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成飛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題【含答案】
- 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城區片區學校2025年小升初易錯點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2025年數學五下期末預測試題含答案
- 西北師范大學《安裝工程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敦煌歷史與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沈陽市實驗北重點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中考適應性考試(二)英語試題含答案
-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神經與精神病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六盤水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級統計分析方法(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食品安全檢驗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設備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常用的飼料加工設備圖形符號
- GB∕T 28575-2020 YE3系列(IP55)三相異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63~355)
- 《通過感官來發現》PPT
- DB34T1589-2020 《民用建筑外門窗工程技術標準》
- 施工臨時便橋、便道安全要求內容
- 40篇短文搞定高考英語3500詞(共42頁)
- 輪式挖掘機的驅動橋殼工藝設計1
-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審批表--實用
- 主體結構施工方案(清江路站最新修改6-16)
- 鋼管扣件進場驗收記錄
- 電解鋁整流系統整流方案及整流元件與快熔的選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