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_第1頁
2020-2021學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_第2頁
2020-2021學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_第3頁
2020-2021學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卷第 =page 1 1頁,共 =sectionpages 3 3頁2020-2021學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級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一、選擇題亞洲地域遼闊,是我們生活的大洲,讀下圖亞洲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描述的地區應該是()A亞洲北部B亞洲東部C亞洲南部D亞洲西部2根據河流流向,說明亞洲地勢()A西高東低B南高北低C北高南低D中部高,四周低3亞洲自然環境復雜多樣,是因為()跨緯度最廣 跨經度最廣 四面臨海 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ABCD【答案】1B2D3B【解析】【分析】1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描述了亞洲東部的山水,如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向東都注入太平

2、洋。故選B。2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輻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輻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和山地,四周多平原和丘陵。故選D。3由于亞洲緯度范圍廣,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造成亞洲是世界上自然地理環境最復雜的大洲。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故錯誤。亞洲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面是歐洲,三面臨海,故錯誤。故選B。【點睛】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是世界上

3、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輻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2021年3月23日,“長賜號”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導致運河阻塞,引起全球油價上漲、國際海運緊張等;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4蘇伊士運河位于圖中的()ABCD5貨輪阻塞蘇伊士運河對下列國家進口石油影響最大的是()A日本B中國C英國D澳大利亞6沙特阿拉伯的氣候特征是()A全年炎熱干燥B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C全年高溫多雨D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7圖示區域中,地跨亞非兩個大洲的國家是()A沙特阿拉伯B土耳其C埃及D伊拉克【答案】4B5C6A7C【解析】【分析】4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位于埃及境內

4、,是圖中處表示的位置,故選B。5蘇伊士運河的堵塞,直接影響中東地區輸往西歐和北美洲的石油,以上四個國家中,中東地區輸往中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石油都不需要經過蘇伊士運河,只有對英國的影響最大,故選C。6沙特阿拉會位于阿拉伯半島上,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終年盛行下沉氣流,終年炎熱干燥,故選A。7圖中所示的區域中,跨了亞洲和非洲兩大洲的國家是埃及,因亞非分界線的蘇伊士運河位于埃及境內,故選C。【點睛】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波斯灣的唯一出口是霍爾木茲海峽,該海峽是世界上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產油國;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紛爭、

5、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中東地區發生戰爭和沖突的重要因素;中東地區地處“五海三洲”之地,其五海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紅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亞、非、歐三大洲的匯合點和交通樞紐。讀下圖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8下列關于阿拉斯加的敘述正確的是()A瀕臨大西洋和北冰洋B大部分位于高緯度地區C大部分位于北寒帶D位于東半球9海峽是()A土耳其海峽B馬六甲海峽C曼德海峽D白令海峽10國家是()A加拿大B俄羅斯C墨西哥D中國【答案】8B9D10B【解析】【分析】8讀圖,阿拉斯加瀕臨太平洋和北冰洋,故A錯誤。030為低緯度, 30 60為中緯度, 6090為高緯度;阿拉斯加大

6、部分位于60N以北,大部分位于高緯度地區,故B正確。66.5N是北寒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小部分位于66.5N以北,小部分位于北寒帶,故C錯誤。20W與160E組成的經線圈作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東半球的范圍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圍是20W-180-160E;阿拉斯加經度大致為西經140度到西經170度之間,位于西半球,故D錯誤。故選B。9讀圖,是白令海峽,該海峽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土耳其海峽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馬六甲海峽位于東南亞馬來半島和蘇門達拉島之間;曼德海峽位于亞洲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讀

7、圖,國家位于白令海峽以西,瀕臨北冰洋和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故B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陸西北端,東與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環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該州擁有全美20座最高山脈中的17座,6194米的麥金利峰是北美最高峰。世界上大多數活動冰川在阿州境內,其中最大的馬拉斯皮納冰川流域面積為5703km。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有15個成員國,下圖為RCEP成員國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下列關于RCEP成員國的敘述,正確的是()A都瀕臨太平洋B位于亞洲和歐洲C多數國家位于熱帶D都是發展中國家12下列關于

8、RCEP各成員國經貿往來的敘述,正確的是()A日本大量進口工業制成品B菲律賓大量出口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C澳大利亞大量進口礦產品D韓國大量出口香蕉、菠蘿等熱帶水果13泰國成為中國游客出境游目的地的原因有()熱帶風光旖旎與中國接壤,距離近消費水平較低華人華僑比重較大,溝通方便ABCD【答案】11C12B13A【解析】【分析】11RCEP成員國位于亞洲和大洋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大部分瀕臨太平洋,少數瀕臨印度洋;多數國家位于熱帶;大部分屬于發展中國家,少數是發達國家,故選C。12RCEP各成員國的貿易往來中,日本以出口工業產品進口農礦產品為主,故A錯誤。菲律賓地處熱帶,主要出口熱帶的經濟作物,故B正

9、確。澳大利亞大量出口羊毛、羊肉等,是著名的農礦產品出口國,故C錯誤。韓國位于北溫帶,不可能出口熱帶農產品椰子、香蕉等,故D錯誤。故選B。13泰國之所以成我國游客出境游的目的地,主要是因為泰國與我國距離較近,熱帶風光旖旎,華人華僑多,語言溝通障礙小,泰國與我國不接壤,故選A。【點睛】RCEP的簽署,有利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改善地區貿易和投資環境,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幫助各國更好地應對挑戰,也能增強本地區未來發展的潛力,造福于本地區的各國人民。蝗蟲常以水稻、小麥等禾本科植物為食。2020年2月,非洲東部爆發了大規模蝗災,數千萬人糧食安全受到威脅;下圖為非洲蝗蟲遷徙示意圖

10、;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非洲東部蝗災爆發區的主要氣候類型是()A熱帶草原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C地中海氣候D熱帶沙漠氣候15此次蝗災沒有入侵中國,從地形條件分析在中國和印度半島之間阻擋蝗蟲的天然屏障是()A大高加索山脈B喜馬拉雅山脈C落基山脈D阿爾卑斯山脈16蝗災直接加劇了非洲的()A環境問題B糧食問題C人口問題D能源問題【答案】14A15B16B【解析】【分析】14讀非洲蝗蟲遷徙示意圖,在非洲非洲蝗蟲遷徙主要經過肯尼亞、烏干達、埃塞俄比亞,這幾個國家主要位于東非高原和塞爾比亞高原,該區域主要是是熱帶草原氣候區,故A符合題意。故選A。15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

11、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從地形條件分析,在中印邊界阻擋蝗蟲北上的天然屏障是喜馬拉雅山脈。故選B。16長期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很低,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低于人口增長的速度,因此,糧食供應不足,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問題。根據材料,蝗蟲常以水稻、小麥等禾本科植物為食,蝗災導致當地糧食產量減少,直接加劇了非洲的糧食問題,故B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根據非洲位于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并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赤道穿過非洲的中南部,非洲氣候特點為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

12、稱分布。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讀下圖俄羅斯交通運輸線路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7俄羅斯交通線路分布的主要特點是()在歐洲部分鐵路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在亞洲部分鐵路分布在南部山區管道運輸線主要沿南北方向延伸鐵路網分布,東密西疏ABCD18俄羅斯貨物運輸的兩種主要方式是()A鐵路和管道B公路和航空C管道和海運D內河和航空19圖中俄羅斯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港口是()A圣彼得堡B莫斯科C海參崴D摩爾曼斯克【答案】17A18A19D【解析】【分析】17俄羅斯交通運輸線路和

13、樞紐在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分布不平衡,歐洲部分的鐵路網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亞洲部分鐵路比較稀疏,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區,管道運輸線主要沿東西方向延伸,鐵路網分布呈現東輸細密的特點,故正確,錯誤。故選A。18俄羅斯地域遼闊,客運主要以鐵路和公路運輸為主,貨運以管道和鐵路運輸為主,其中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和天然氣,故A符合題意。故選A。19圣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和波羅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無極晝極夜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莫斯科是俄羅斯的首都,位于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地處北溫帶,無極晝極夜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海參崴是俄羅斯東部,日本海沿岸的港口城市,位于北極圈和北回歸線之間,地處

14、北溫帶,無極晝極夜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位于北極圈以內,北冰洋沿岸,有極晝極夜現象,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俄羅斯幅員遼闊,面積1709.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亞、歐兩大洲和東、西兩半球的國家。俄羅斯交通運輸方式多樣。2011年,日本發生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受到嚴重影響,發生核泄漏事故;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決定將2011年福島核事故中產生的核廢水排入大海,引發國際輿論;下圖為日本福島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福島位于()A本州島B四國島C九州島D北海道島212011年,日本發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

15、擠壓B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C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發生張裂D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發生張裂22日本核電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三分之一,日本大力發展核電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眾多,能源需求量大B礦產資源豐富C水能資源匱乏D森林資源匱乏【答案】20A21B22A【解析】【分析】20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讀圖,輔導位于日本最大的島嶼-本州島上,故A符合題意。故選A。21日本由于處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因此多火山地震。日本多火山地震,因此日本的建筑多采用輕質材料,而且日本每年進行防震演習,提高民眾自

16、救能力,同時加強預報研究,盡量提前預測出地震,減小傷亡。故B符合題意; 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2日本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能源需求量大;礦產資源貧乏;雖然日本水能資源豐富,但是由于其能源需求量大,水能資源不能滿足日本經濟發展的需要;日本森林資源豐富,但是和大力發展核電之間的關系不大;故A符合題意; 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福島縣是日本東北地方南部的一縣,位于福島中部的“中通”被東面的阿武限高地、西面的奧羽山脈夾在其中,由被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并列的三大山地分割成三個地區,有起伏變化的山地、復雜的火山地形和大大小小的湖沼群等,自然景觀資源豐富。埃塞俄比亞地處熱帶,周邊沙漠廣布,

17、但卻被稱為“清涼王國”;亞吉鐵路連接了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鄰國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這是非洲第一條全線采用中國標準施工的現代電氣化鐵路;下圖為埃塞俄比亞位置、地形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下列關于埃塞俄比亞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以平原為主B以高原山地為主C地勢南高北低D地勢東高西低24埃塞俄比亞被稱為“清涼王國”的主要原因是()A緯度較高,氣候涼爽B地勢高,氣候涼爽C靠近海洋,冬暖夏涼D降水豐沛,河湖眾多25亞吉鐵路設計時速為160km,但最終將時速調整為120km,調整的原因可能是()A山高谷深,地勢起伏大B科技水平低,建設難度大C為動物提供遷徙通道D方便旅客、貨物上下【

18、答案】23B24B25A【解析】【分析】23埃塞俄比亞境內以山地高原為主,大部屬埃塞俄比亞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體,占全境的2/3,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高原四周地勢逐漸下降,地勢地勢中高周低。故A、C、D 錯誤,B正確。故選B。24埃塞俄比亞地形特征埃塞俄比亞境內以山地高原為主,大部屬埃塞俄比亞高原,平均海拔近3000米,地勢高,氣候涼爽,被稱為“清涼王國”,故B符合題意。故選B。25西段穿越高原和深切河谷,地勢起伏大;周圍多沙漠,風沙活動多,降低能見度;兩國經濟欠發達,貨運量少;同時降低時速可以節約建設成本。故A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埃塞俄比

19、亞地處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勢高,氣候涼爽;東側的東北信風攜帶的海洋水汽,受山地地形抬升影響,降水較多。新西蘭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地廣人稀;畜牧業用地占農業用地達76%;政府不僅重視天然草場的保護、改良和合理利用,還特別重視發展人工草場,人工草場面積已超過天然草場;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但糧食不能自給。依托發達的農業科研機構,家庭農場經營的技術水平、專業化程度高。左圖為新西蘭等高線圖,右圖為新西蘭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氣候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6新西蘭發展畜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A終年溫和濕潤, 牧草茂盛B政府重視發展人工牧場C人口眾多,市場需求量大D技術先進,專業化程度高

20、27新西蘭糧食不能自給的原因()A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B平原面積小,糧食生產技術落后C全年溫和多雨,光熱條件好D牧場廣布,畜牧業用地比重大【答案】26A27D【解析】【分析】26新西蘭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濕潤,牧草茂盛,適合發展畜牧業,故A符合題意。政府不僅重視天然草場的保護、改良和合理利用,還特別重視發展人工草場,人工草場面積已超過天然草場,不屬于自然條件,故B不符合題意。新西蘭地廣人稀,國內市場需求量小,國際市場需求大,畜牧業產品大部分用來出口,故C不符合題意。技術先進,專業化程度高,是社會條件,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7新西蘭地形以山地為主,故A錯誤。新西蘭雖然平原面積小,但作為

21、發達國家,糧食生產技術發達,故B錯誤。新西蘭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光照不足不利于糧食生產,故C錯誤。新西蘭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濕潤,牧草茂盛,適合發展畜牧業,牧場廣布,畜牧業用地比重大,糧食總產量低,故D正確。故選D。【點睛】新西蘭絕大部分屬溫帶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豐富,植物生長十分茂盛。由于是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邊界處,再由板塊碰撞擠壓,島上形成高大山脈,對氣流產生很大影響。新西蘭位于南半球,與國內的季節完全相反。二、解答題28讀左圖印度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和右圖印度糧食作物分布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南亞的地理位置可概括為“北山南洋東

22、灣西海”,其中“南洋”指_洋,“東灣”指_灣;印度大部分地區屬于_氣候。(2)印度種植水稻,一般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雨季_(風向)季風帶來豐富的水汽,由于該季風不穩定,導致印度_災害頻繁,請你為應對這種災害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_。(3)小麥主要分布于降水量_mm_mm的_高原西部和恒河上游。【答案】(1)印度洋 孟加拉灣 熱帶季風(2) 西南 旱澇 修建水利工程 (3)500 1000 德干【解析】【分析】本大題以印度年降水量圖和印度糧食作物分布圖為材料,涉及南亞的位置和范圍、印度的農業與氣候相關內容,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詳解】(1)南亞位于

23、亞洲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南洋指的是印度洋,東灣指的是孟加拉灣。印度大部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2)印度為熱帶季風氣候,雨季受西南季風影響,從印度洋帶來豐富的水汽,干季受東北季風影響;但西南季風不穩定,導致印度多旱澇災害,應對旱澇災害的措施為修建水利工程;加強監測預報,建立預警制度;完善保險制度等。(3)印度分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結合圖例,兩幅圖對比可看出,小麥分布在降水量5001000mm的德干高原西部和恒河上游。29讀左圖非洲氣候分布圖和右圖歐洲西部氣候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1)從緯度位置

24、看,非洲絕大部分位于_帶,歐洲西部主要位于_帶;從海陸位置看,它們共同瀕臨_洋。(2)非洲氣候的分布特征是_,最廣的氣候類型是_。(3)歐洲西部_氣候廣布,其主要特征是_,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歐洲西部多數國家的農業以_為主。(4)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歐洲西部是_(發達/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地區,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家經濟發展緩慢,主要出口_,進口_,在國際貿易中處于_地位。【答案】(1)熱 北溫 大西 (2)以赤道為軸,呈南北對稱分布 熱帶草原氣候 (3)溫帶海洋性氣候 全年溫和濕潤 畜牧業 (4)發達 初級農礦產品 工業制成品 不利【解析】【分析】本題以非洲氣候分布圖和歐洲西部氣候分布圖為背景

25、材料,設置了四道小題,涉及了非洲和歐洲西部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非洲和歐洲西部的氣候,農牧業之間的關系,歐洲西部的經濟發展水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考察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詳解】(1)從緯度位置看,非洲被赤道和南、北回歸線同時穿過,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地處熱帶;歐洲西部大部分在北緯40到北緯60之間,主要位于北溫帶;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非洲西林大西洋,他們共同瀕臨的海洋是大西洋。(2)氣候類型呈帶狀分布,以赤道為軸,南北大致對稱,從赤道往南、北兩側,依次出現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其中面積最大的是熱帶草原氣候。(3)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受來自海洋

26、濕潤氣流的影響,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其氣候特征是全年溫和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畜牧業發達,因此,歐洲西部多數國家的的農業以畜牧業為主。(4)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這里是工業革命發源地,也是世界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歐洲西部是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家受長期殖民主義者的統治戰和掠奪,經濟發展緩慢,主要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由于工業制成品的價格比初級產品貴得多,因此,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3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下圖為巴西示意圖,圖中的M陰影區三十多年前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如今已變

27、成可以實施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世界新糧倉,有巴西“谷物帶”之稱。(1)巴西位于_洲,河流是_,主要流經_氣候區。(2)M陰影區主要位于_(地形區)。(3)列舉M區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_。(至少答兩點)【答案】(1)南美 亞馬孫 熱帶雨林(2) 巴西高原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熱量充足等【解析】【分析】本題以巴西示意圖為背景材料,設置了三道小題,涉及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河流、氣候、地形以及巴西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詳解】(1)讀圖,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亞馬遜河,該河流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長度第二的河流,亞馬孫河主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該

28、區是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廣的地區。(2)圖中陰影區域位于巴西的中南部,是巴西高原,該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3)圖中陰影區域主要位于熱帶氣候濕熱,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熱量充足,具有種植熱帶作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31讀下圖美國地形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據圖描述美國地形特征是_。(2)五大湖沿岸的農業帶是_帶,其形成的主要社會經濟條件是_。 (3)美國農業特點是_、_。(4)美國著名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硅谷”位于_(A、B)城市的東南部。(5)信息技術產業是美國對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請列舉2條美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促進作用_。【答案】(1)東

29、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山地,東西高、中間低 (2)乳畜帶 這里是美國的制造業的城市,人口密集,市場需求量大。 (3)機械化 專業化(4) A (5)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各行各業,形成許多新的部門,新增就業機會,使得美國的經濟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并為美國國內創造了巨大財富。【解析】【分析】本題以美國地形分布示意圖為背景材料,設置了五道小題,涉及了美國的地形、農業及農業特點 ,高新技術產業中心以及美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對美國經濟帶來的主要促進作用,考察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詳解】(1)美國地勢的特點總體來說是“兩邊高中間低”,西海岸是落基山脈,海拔較高,東海岸也是由山地和高原組成的高地,中部是

30、被稱作“大平原”的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勢低矮寬闊。(2)由題中圖可以看出,乳畜帶農業區(帶)主要分布在美國東北部五大湖沿岸,主要發展畜牧業,故形成社會經濟條件主要是這里是美國的制造業帶,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市場需求量大。(3)美國是世界農業大國,種植業與畜牧業并重,農業生產區域專化、機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當高,玉米、小麥、大豆棉花、肉類產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4)A圣弗朗西斯科又稱舊金山,是美國太平洋沿岸重要的金融、貿易和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以斯坦福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的“硅谷”,是全球聞名的高新技術產業區。(5)信息技術產業是美國對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的產業,屬

31、于支柱產業,發展迅速,美國信息技術產業對經濟發展的主要促進作用表現在: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各行各業,形成許多新的部門,新增就業機會,使得美國的經濟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并為美國國內創造了巨大財富。32讀下圖澳大利亞礦資源和冶金工業中心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該國的鐵礦主要分布在_。(2)工業中心主要分布在_地區,主要原因是_(列舉兩點)。 (3)試分析該國采礦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_。(4)由于在對外貿易中礦產品所占比重大,該國被稱為“_”。(5)該國獨自占有一個大陸 ,保留有很多古老生物種類,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1)西部沿海 (2)東部沿海 海運便利、勞動力豐富 (3)礦產資源豐富 (4

32、)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5)長期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中、自然環境單一、動物進化慢【解析】【分析】本題以澳大利亞為材料,考查對澳大利亞礦產、城市分布、礦產的地位,古老野生動物多等方面的理解與掌握,考查學生如何學會從地圖中獲取信息。【詳解】(1)由圖可知,澳大利亞的鐵礦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2)由圖可知,澳大利亞的工業中心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因為東部沿海地區海運便利;城市密集、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3)澳大利亞采礦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礦產資源豐富且種類齊全。(4)澳大利亞的對外貿易中,礦產品占比重大,所以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稱號。(5)澳大利亞長期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中,自然環境單一,沒有大型野生

33、動物,動物的進化速度慢,至今仍然保留有許多古老的野生動物。33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南極地區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四周被大洋環繞。南極大陸上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其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稱。1985年以來,我國在南極地區已建成4個科學考察站。據科學家監測,近年來南極冰蓋在不斷融化,下圖為南極冰蓋表面融化范圍分布圖。(1)結合所學知識,從自然角度分析我國南極科考站在2月左右建站的原因_。(2)據圖文材料,說明南極大陸被稱為“冰雪高原”的原因_。(3)讀圖,指出19992019年間南極地區冰蓋融化的主要分布區_。(4)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南極地區冰蓋融化產生的影響_。【答案】(1)2月

34、份是南極地區的暖季,此時氣溫較高,白晝時間長,便于考察。 (2)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平均厚度2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稱。 (3)南極半島;南極大陸沿海(緯度相對較低)地區。 (4)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海拔較低的區域可能被淹沒;威脅南極企鵝等生物的生存(任答2點)【解析】【分析】本題以南極冰蓋表面融化范圍分布圖為背景材料,設置了四道小題,涉及了我國南極科考站在2月建站的原因、南極大陸被稱為冰雪高原的原因、極地冰川融化的分布區以及冰川融化產生的影響,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詳解】(1)我國在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長城站、中山站和昆侖站,在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站有黃河站。南北半球

35、季節相反,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是南極的暖季,白晝長,是去南極洲考察的最佳時間。(2)南極整塊大陸被冰雪冰封著。南極原來的海拔不是很高,但是積雪慢慢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冰層覆蓋住了南極的土地。這層冰層有2000多米,把南極裹成了一個高原,故此,冰雪高原”就是這樣得名而來。(3)讀圖,隨著全球氣候逐漸變暖,極地地區的冰川融化,指出19992019年間南極地區冰蓋融化的主要分布區在南極半島;南極大陸沿海(緯度相對較低)地區。(4)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氣溫上升,使極地地區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沒,威脅南極企鵝等生物的生存等。34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西西伯利亞平原,冬季氣溫低于0,地勢平坦廣闊,河水排泄不暢,形成大面積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