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彎支座級進模設計de開題報告(共9頁)_第1頁
側彎支座級進模設計de開題報告(共9頁)_第2頁
側彎支座級進模設計de開題報告(共9頁)_第3頁
側彎支座級進模設計de開題報告(共9頁)_第4頁
側彎支座級進模設計de開題報告(共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開 題 報 告 機械學院二、國內外基本(jbn)情況沖壓模具是沖壓生產設計和制造有直接關系。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zhling)、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能力。重視(zhngsh)技術改造, 加大對新設備的投資,增強市場競爭的“硬件”實力。根據對部分單位的調查,近3 年來每個投資為1326.27 萬元,主要增添了加工中心、數控設備等。在引進、消化的基礎上開展自主創新,使新型模具標準件品種增多,特別是出現了不少與汽車模具配套的新產品。經銷”向“網絡銷售”發展,為此,標準件委員會經過3年的努力已建成“中國模標商務網”,實

2、現了與中國模協“信息網”的鏈接,現已開通為用戶服務;加大了標準件委員會主辦的“模標商情”雜志的信息量,設立了“專題論述”、“協會信息”、“技術交流”、“經驗交流”、“專題論述”、“企業采風”等欄目,加大了對標準件企業的宣傳力度6-10。沖模CAD/CAM技術已成為沖壓工藝與模具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我國在沖壓模具的CAD/CAM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發展。上海交通大學在80年代初期開展了打規模的CAD/CAM研究開發工作,采用交互設計方法進行條料排樣,模具結構及零件設計方面采用了典型結構及標準零件的自動調用和交互設計相結合的方法,開發了智能化數據庫,貯存了各種沖模的典型結構、標準零件、設計經驗 、設

3、計方法和步驟,并向用戶開放,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學已建立了模具CAD/CAM國家工程通過該級進模的設計,能夠比較深刻的了解連續模的設計原則及指導思想。培養調查研究相關文獻檢索和閱讀能力;培養沖壓模具設計、計算與繪圖的能力;培養使用UG等繪圖軟件進行三維造型和輔助AutoCAD進行二維成型的能力。通過工藝分析,能夠了解級進模與單工序模、復合模之間的優缺點。 (2)技術方案: = 1 * GB3 工藝性分析(fnx):圖示零件為側彎支座,材料為2A12M,即硬鋁。厚度為1mm,生產批量為120萬件,為大批量件技術要求是表面不得(bu de)有劃痕,無毛刺等,而2A12M材料表面容易劃痕,因此要求沖件間

4、隙合理,工作面表面粗糙度值要小。采用級進模生產。 = 2 * GB3 工藝(gngy)方案:根據工件的情況,結合工件的外形尺寸和形狀,確定工件包括落料、沖孔、彎曲等工序,可以有以下三種工藝方案:方案一:采用單工序模生產。若采用方案一,需一副沖外形、一副沖孔、三副彎曲,共五副模具才能完成。單工序模結構簡單,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廉;但生產效率低,沖出的制件精度不高,且工人勞動強度大,不適合大批量的生產。因此,不采用該方案。方案二:采用復合模生產。復合模結構緊湊,沖出的制件精度較高,適合大批量生產,特別是孔與制件外形的同心度容易保證。若采用方案二,根據復合模的特點,制件的精度和批量都能滿足,但要用

5、三副以上模具,模具結構復雜,模具制造較困難,制造周期長,使生產效率大大下降,且提高了生產成本。因此,不采用該方案。方案三:采用級進模生產。在一副級進模上可對形狀十分復雜的沖壓件進行沖裁、彎曲、拉深成形等工序,故生產率高,便于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適于大批量生產。由于采用條料(或帶料)進行連續沖壓,所以操作方便安全。若采用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mj)即可成型,能滿足生產所需的精度和批量,操作安全方便,且生產效率高。適合所加工零件精度高、大批量生產的要求。因此,采用該方案。 = 3 * GB3 排樣圖及工位設計(shj) 8 7 6 5 4 3 2 1成形此零件包括沖裁、彎曲、等工序。為使材料(ci

6、lio)很好定位,在最初安排了側刃和沖導正銷孔,在每一成形工位前,應先沖掉周圍妨礙成形的廢料。在彎曲工位中,為了使3次彎曲不發生干涉及簡化模具設計及制造成本,選擇具體工位如下:側刃和沖導正銷孔異型沖裁沖切分隔沖孔向下彎曲向上彎曲側向彎曲切斷沖裁 = 4 * GB3 主要設計計算材料利用率的初算、搭邊值和條料寬度的確定、步距的確定。沖壓力的計算、壓力中心的計算、壓力機的選擇。工作部分計算:沖裁間隙、模具刃口尺寸的計算。 = 5 * GB3 模具總體設計確定送料方式定位方式(fngsh)選擇和定位裝置卸料方式(fngsh)的選擇模架選擇(xunz)卸料板及其配套設施選擇導料裝置模具材料的選用處理(

7、3) 關鍵技術、主要措施:由于工件的彎曲較多,在級進模的結構設計和加工制造上都有一定的困難,且級進模是單件生產,試模失敗后很難修改,因此要精心設計,各種問題都應該考慮周全。課題進展計劃 09年11月 4 日09年11月20日 課題相關資料收集和整理09年11月20日09年12月10日 完成開題報告及文獻翻譯 09年12月10日10年 1 月20日 確定工藝、設計模具 10年 1 月20日10年 2 月20日 畫模具總裝圖 10年 2 月20日10年 3 月10日 零件圖10年 3 月10日10年 4 月10日 撰寫畢業論文 10年 4 月10日10年 5 月10日 答辯準備及答辯四、論文的框架

8、(一)、引言摘要關鍵詞英文翻譯(二)、沖壓工藝性分析(1)零件的工藝分析 (2)零件的尺寸分析(3)排樣的設計(4)材料利用率計算(三)、確定成型設備選擇與沖壓工藝規程編程(1)計算沖壓力(2)計算壓力中心(3)沖壓設備成型工藝參數的確定(4)填寫沖壓成型工藝卡(四)、沖壓模的結構設計(1)定位(dngwi)方式的確定(qudng)(2)推件方式(fngsh)的選擇(3)卸料方式設計(4)標準模架的選擇(5)其他零件的選擇及確定(五)、沖壓模設計的尺寸計算(1)刃口尺寸計算(2)沖壓模具零件設計(七)、沖壓模主要零件加工工藝規程的編制(1)凸模的加工工藝過程(2)凹模的加工工藝工程(3)模具工

9、作零件材料選擇及熱處理(八)、模具裝配及工作過程(九)、結束語(十)、參考文獻五、課題進展計劃1、 12月15日1月5號: 完成開題報告、外文資料翻譯2、 1月6號2月28號: 工藝分析和相關計算3、 3月1號3月31號: 模具結構設計4、 4月1號4月15號: 二維和三維造型5、 4月16號4月30號: 加工工藝制定6、 5月1號6月7號: 編寫設計說明書 6月8號6月27號: 準備畢業答辯六 、主要參考文獻1中國鍛壓協會主辦. 鍛造與沖壓. 2006年第5期.2郝濱海主編. 沖壓設計簡明手冊.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3王孝培主編. 沖壓手冊.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4 HYPER

10、LINK :8080/opac/openlink.php?author=%D6%DC%B4%F3%F6%C1%B5%C8%B1%E0%D6%F8 周大雋主編. 沖壓模具結構設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5高錦張,陳文琳,賈俐俐編著.塑性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6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author=%D1%A6%86%A2%CF%E8%B1%E0 薛啟翔編.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title=%B3%E5%D1%B9%C4%A3%BE%DF%C9%E8%BC%C6%BD%

11、E1%B9%B9%CD%BC%B2%E1 沖壓模具設計結構圖冊. 北京: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publisher=%BB%AF%D1%A7%B9%A4%D2%B5%B3%F6%B0%E6%C9%E7 化學工業出版社.7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author=%B7%FB%EC%BF%D6%F7%B1%E0 符煒主編. 實用切削加工手冊. 長沙: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publisher=%BA%FE%C4%CF%BF%C6%D1%A7%BC%BC%CA%F5

12、%B3%F6%B0%E6%C9%E7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8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author=%B6%A1%D6%BE%BB%AA%B1%E0%D6%F8 丁志華編著.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title=%B9%AB%B2%EE%BA%CF%C0%ED%D1%A1%D3%C3%D3%EB%D5%FD%C8%B7%B1%EA%D7%A2 公差合理選用與正確標注. 北京: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publisher=%B9%FA%B7%C0%B9%A4%D2%

13、B5%B3%F6%B0%E6%C9%E7 國防工業出版社,1991.9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author=%C0%EE%C6%E6%2C+%D6%EC%BD%AD%B7%E5%2C+%BD%AD%D3%A8%D6%F7%B1%E0 李奇, 朱江峰, 江瑩主編.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title=%C4%A3%BE%DF%B9%B9%D4%EC%D3%EB%D6%C6%D4%EC 模具構造與制造. 北京: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publisher=%C7%E

14、5%BB%AA%B4%F3%D1%A7%B3%F6%B0%E6%C9%E7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10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author=%D6%D0%B9%FA%BB%FA%D0%B5%B9%A4%B3%CC%D1%A7%BB%E1%B6%CD%D1%B9%D1%A7%BB%E1%B1%E0 中國(zhn u)機械工程學會鍛壓學會編. HYPERLINK :8080/opac/openlink.php?title=%B6%CD%D1%B9%CA%D6%B2%E1 鍛壓(duny)手冊. 北京(bi jn): HYPERLINK :8080

15、/opac/openlink.php?publisher=%BB%FA%D0%B5%B9%A4%D2%B5%B3%F6%B0%E6%C9%E7 機械工業出版社.11王華僑,趙華萍.UG/NX在模具設計與數控加工中的應用模具制造.2004.12王軍,傅旻,龐煒.U型彎曲支撐件沖模設計.模具制造,2006.13曾立平.級進模優化排樣的CAD模塊開發.模具技術,200514歐陽波儀,石宗金.支撐架多工位級進模設計.模具制造,2006.15唐啟洪.級進模彎曲的整形和調整方法.機電元件,2004.16 Costa, C. A. and R. I. M. Young, Product range mode

16、ls supporting design knowledge reuse, Proceedings of the image, PART B: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215(3): 323-337. 200817 Chin, K. S. and T. N. Wong, Knowledge-based evaluation for the conceptual design development of injection moulding parts, Engin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9 (4), 359-376. 2006指導教師評語:題目難度適中,符合學生所學專業,適合社會及企業需要,工作量合理,可以很好地考查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及掌握情況,有利于開拓學生獨立思考及查閱相關資料和工具書的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同意開題。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評議小組意見1、論文選題:有理論意義;有工程背景;有實用價值;意義不大。2、論文的難度:偏高;適當;偏低。3、論文的工作量:偏大;適當;偏小。4、設計或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好;較好;一般;不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