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1、2課時)_第1頁
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1、2課時)_第2頁
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1、2課時)_第3頁
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1、2課時)_第4頁
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1、2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內容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共幾課時2執教日期第幾課時1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5個生字,綠線內的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細讀課文第一小節和最后一小節,在對課文語言朗讀品味的過程中,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對課文語言的品味。教學資源1、 美好的大自然是農村孩子生活的搖籃,孩子們對大自然充滿著熱情。2、 課文中的插圖也給孩子們提供了想象和表達的情境。先學提綱一、生字新詞我自學1.記一記:劃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容易讀錯的字詞多讀幾遍。難寫的生詞試著寫幾遍。容易

2、讀錯的字詞字詞與讀音: 容易寫錯的字詞我來寫一寫: 2.問一問:遇上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系上下文猜一猜,也可以問一問詞典,結合課文將注釋寫在語文書上。二、 梳理脈絡我先行 1.讀一讀:至少讀詩歌三遍,讀正確,讀流利,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2.想一想:每個自然段的大意,用簡潔的話寫下來。 (1) (2) (3) (4) (5) (6) (有發現嗎?詩歌可以分為哪三部分?)學程預設導學策略調整與反思第一板塊:走進課文(2分鐘)讓學生說說“課本”的用處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第二板塊:預習展示(12分鐘)預習作業1認讀詞語。(指讀、開火車讀、齊讀詞語)勁:jng作“堅強有力”解釋時都讀這個音“剛勁、

3、蒼勁、勁敵”等勁:jn作“力氣、精神”解釋時讀這音,如:費勁、干勁、沒勁指出容易寫錯的字預習作業2理解詞語的意思:蒼勁、絢麗、溫馨、浩瀚預習作業3分小節讀課文,讀出詩歌的韻味。(注意語速和聲音的高低起伏)第三板塊:整體感知(8分鐘)1、自主學習3分鐘2、合作探究(2分鐘)3、展示。(2分鐘)(1)總-分-總(2)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5)第三部分(6)4.學習反思(1分鐘)第四板塊明確學習目標,學有方向(1分鐘)第五板塊、細讀課文第一小節和最后一小節(11分鐘)1、自主學習5分鐘2、合作探究(3分鐘)3、展示。(3分鐘)(1)交流(2)、讀課文,讀出歡快、喜悅之情。讀句子,讀出向往、贊美

4、的語氣。第五板塊:完成作業(6分鐘)一、凸顯導入趣味點,樂學新知1、先板書“課本”兩個字,再讓學生說說“課本”的用處。2、齊讀課題,提問3、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二、突破自學障礙點,順暢閱讀預習作業1字音:(1)檢查讀詞語情況。出示:洋溢 敞開 飽覽 胸襟 相聚 蒼勁耕耘芬芳 浩瀚 黃昏 絢麗 描繪無限 微風 云錦 挺拔 溫馨 鳴禽導學:襟、芬都是前鼻音 勁多音字字形:導學“敞”里面是“口”“瀚”、“拔”、“馨”“禽”重點指導預習作業2字義:提出不理解的詞,共同交流預習作業3檢查讀課文情況指名分小節讀課文。(其余學生幫助正音)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順清脈絡1.任務驅動【學習單一】(1)、快速

5、瀏覽課文,看看這首現代詩是什么結構()(2)、按照這個結構把詩歌分成幾個部分()(3)、自學時間3分鐘2.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3.巡視、參與小組合作探究4.導學1)總-分-總(2)第一部分寫了祖國召喚孩子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第二部分是第二到第五節:寫了我們投入大自然,勇敢探索,就一定會收獲成果。第三部分是第六節:寫了激發我們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5、組織反思根據課文結構,理清文章脈絡四、出示學習目標,學有方向1、回顧前一階段學習目標(出示目標1、2)2、認定下一階段學習目標(出示目標3)五、精選課文一部分,品讀感悟細讀課文第一小節和最后一小節1、任務驅動【學

6、習單二】、默讀課文第一節和最后一節,寫寫自己的收獲()、仔細讀讀這兩節說說自己的發現并想想第一節和最后一節的關系()、自學時間5分鐘.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3.巡視、參與小組合作探究4.導學(1)圍繞“綠色的大門”、“清涼的綠陰“等詞語引導學生想象綠色大自然正向我們徐徐展開,初步感受綠色大自然的秀美與神奇(2)第一小節和最后一小節詩句的反復,并不是重復,篇首是對主題的暗示,篇末是全詩的升華,兩者是首尾呼應(3)指導朗讀。指導朗讀。孩子們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樣?我們應該以怎樣的語調來讀?(以歡快的語調,讀出喜悅之情。) 綠色的大自然是那樣美妙神奇,等著我們去呼吸那芬芳

7、的空氣、感受那清涼的綠陰,我們應用什么語氣來讀這一節?(用向往、贊美的語氣來讀) 指名讀,集體讀。六、精心設計練習題,檢測完善教 后反思 教學內容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共幾課時2執教日期第幾課時2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帶領學生通過朗讀對課文語言進行品味感受,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學習,感受世界的絢麗多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4、能掌握詩歌反復的意義,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表達自己的理解。教學重點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朗讀品味課文語言,感受世界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和興趣教學資源先學提綱一、品讀感悟我能行1.

8、憶一憶:你明亮的眼睛曾經觀察到哪些大自然的動人的畫面?寫一個最動人的。 2.想一想: 為什么把大自然說成“綠色的課本”? 寫一兩點你的理解。 學程預設導學策略調整與反思第一板塊:復習(2分鐘)1.齊讀課題2、(總-分-總)3、回顧第一課時提出的問題第二板塊:學習2-5小節(25分鐘)1、自主學習5分鐘2、合作探究(3分鐘)3、展示。(4分鐘)(1)翠竹 松柏 果園 沃野 鳴禽 野花 青山 綠水 天空 云錦 早晨 大地 微風 黃昏(2)翠竹:不怕狂風暴寸不低頭、正直、剛正不阿、堅強松柏:四季常青、不怕風雪、昂首挺胸、堅韌頑強豐收的果園:沒有付出 哪有收獲耕耘的沃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人們播下希

9、望的種子,收獲豐收果實青山:要飽覽無限的風光,必須攀登,攀上山頂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想得美綠水:只有不怕困難,披波斬浪,勇敢前進,才能實現美好抱負,學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4、學習反思:(5分鐘)第二節的翠竹、松柏、果園、沃野是親眼所見的,第三節的鳴禽、野花是親身參與的;第四節的青山、綠水是親耳聆聽的;第五節的天空、云錦、早晨、大地、微風、黃昏是用心感受的。我們調動全身心、動用各種感官,留心觀察大自然,才能讀懂大自然綠色的課本。)5、那么你認為大自然是一本什么課本?為什么?(音樂、美術、科學、語文)生機蓬勃、充滿活力、象征生命,象征著活力,象征著和諧、美好)第三板塊:總結寫法(5分鐘)首尾反復,

10、前后呼應2、擬人3、豐富的聯想2、齊讀課文第四板塊:完成作業(8分鐘)一、復習導入1、揭題齊讀2、本首詩采用什么結構?(首尾呼應)3、設疑:a綠色的課本里有什么?b.為什么把大自然稱作綠色的課本?二、品讀感悟任務驅動【學習單一】(1)默讀課文2-5小節,畫一畫綠色的課本中的景物?(2、)挑選其中的兩三種景物,在旁邊寫寫從他身上得到的啟發。(3)自學時間:5分鐘2.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3.巡視、參與小組合作探究4.導學過渡:聽到了嗎?祖國召喚我們,讓我們去那我們走吧。(一)提示任務請同學們默讀第2至5小節,看看怎樣打開這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里又有些什么?

11、(二)自主閱讀學生默讀語段思考問題,同時圈圈畫畫,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悟。(三)展示交流預設:交流第2小節(1)請聽,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里都有些什么?請拿筆在表示景物的詞語下面,畫上兩根橫線。(師范讀課文第二小節。)(2)請將這幾個詞語齊讀一遍。(翠竹、松柏、果園、沃野)(3)這些景物各有特點。請在表示它們特點的詞語下面,分別點上小圓點。(4)請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文字所描繪的畫面。(5)通過邊朗讀邊想象,你們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里體會出來的?(指名回答)(6)請用心去朗讀,體會這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吧!(7)這一幅又一幅美好的畫卷,會不會自己送上門來?怎樣才可以欣賞到這些美好的事物?用課文中的話來說

12、,應該讓明亮的眼睛去發現!(8)請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注意突出相關詞語,表現出景物的美好!預設2:交流第3、4小節(1)這兩節采用了什么手法寫的? (2)從青山、綠水所說的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交流:引:禽鳥、野花怎樣和我們聯歡?請同學們閉眼,邊聽邊想象,誦:在這本書里,鳥兒聲聲,鮮花遍地,你瞧國花牡丹展示了自己的笑臉,展示了她的高貴與典雅;荷花也開放了,她向我們展示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月季花、牽牛花叫上名兒的、叫不上名兒的,他們都趕來與我們聯歡。(4)你從剛才鳥兒、花兒與我們聯歡的情境中聽到了他們會對我們說些什么?(5)現在,我們來看看青山、綠水會對我們說什么?齊讀。(6

13、)理解下面的詞語:飽覽、無限(7)要想飽覽無限的風光,我們就必須登上青山,登黃山高山,才能放眼世界,展望未來,要想登上高山,必須不怕困難。(8)理解:浩瀚、胸襟我們要奔向的浩瀚大海,僅僅是大海嗎?預設3:交流第5小節(1)正是無限風光在險峰,要想去實踐,去發現,就要不怕困難,敢于面對。(2)當你攀上高峰,奔向大海,你會發現,天空、大地變得如何呢?(3)請同學們齊讀第五小節。同學們還記得第一堂課的發現嗎,為什么這首詩的首尾兩節要相同呢?現在大家體會到了嗎?文章首尾呼應,詩句反復,并非簡單的重復。篇首是對主題的暗示,兩個“去吧”,召喚少年兒童去打開大自然的課本,“綠色”點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篇末是對全詩的升華,激發少年兒童勇敢探索、勇于實踐,朗讀時要注意對比。師總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得就是既要向課本學習,還要向自然學習,知識無處不在,關鍵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顆勇于探索的心靈。生再品味: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試著把它背下來。5、組織反思看看在作者的筆下,打開綠色課本的方式有哪些6、小結:有思考的學生才是會學習的學生,今天我們班學生個個會思考,人人會學習。、同學們,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肯學,天天都會有收獲7、在課本下加“點”。那么你認為大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