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小練習:良諸古城水利工程(附答案解析)_第1頁
高中地理小練習:良諸古城水利工程(附答案解析)_第2頁
高中地理小練習:良諸古城水利工程(附答案解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3 頁 共 NUMPAGES3 頁高中地理小練習:良諸古城水利工程附答案解析高中地理小練習:良諸古城水利工程 附答案解析20_ 年 7 月 6 日,中國良諸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諸古城遺址位于天目山系南側山麓的太湖平原上,其外圍龐大復雜的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下列圖為良諸古城水利工程復原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由圖可知,該水利系統核心工程為高、低兩級水壩,其主要功能為A縮小上下壩水庫間落差,提升水運才能 B擴大蓄水面積,保證漁業的穩定開展 C梯級分擔暴雨引發山洪的壓力,進步工程整體防洪才能 D減少坡地的水土流失,保證梯田農業的開展

2、2研究人員在土壩斷面處,發現先民利用蘆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長圓柱形,然后碼成壩體,其主要原因為A增加抗拉強度,加快堆筑速度B方便冬季撤除,保證古城用水 C減輕雨水侵蝕,防止庫區淤積D加速壩體植被恢復,進步庫區水質3研究人員對梧桐弄水壩進展勘察,發現水壩海拔低且壩下有明顯的河道跡象,這說明A該地降水強度大,該水壩時有垮塌B該水壩兼具蓄水、泄洪雙重功能 C人為開挖運河,加強對外聯絡D地面沉降幅度大,曾發生海水內侵【答案】1C2A3B 【解析】1良諸位于我國浙江地區,夏季降水量大,易發生山洪,故該水利工程最主要的功能為防洪。采用上下兩級梯級壩,可以分散山洪對單一壩體的沖擊壓力,進步防洪才能,C 說法正

3、確。豐水期時,高壩水庫處于滿庫狀態,上下壩水庫水位差大,枯水期時,高壩水庫處于空庫狀態,兩者之間水運條件差,A 說法錯誤。當地的農業主要為水稻種植業,漁業資缺乏,B 說法錯誤。該地植被覆蓋率高,該地水壩無攔沙作用,D 說法錯誤。應選 C。2利用蘆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長圓柱形,通過材料之間的互相作用咬合構成一體,是為了加強水壩的承壓才能,增加抗拉強度,同時相對于單一的壘泥,也大大進步了施工速度,A 說法正確。水壩為固定式,不撤除,B 錯。利用蘆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長圓柱形做成土壩,并不能減輕雨水侵蝕,防止庫區淤積 C 錯。利用蘆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長圓柱形做成土壩,可以加速壩體植被恢復,但是對庫區水質影響不大,D 錯。應選 A。3該地采用多級水壩攔水,防洪才能強,且有完好的水壩遺跡留存至今,說明水壩鞏固,未發生垮塌,A 錯。水壩較低且下游有河道痕跡,說明當水庫水位到一定高度時,可以漫過壩體流到水壩下游,防止水位過高,吞沒古城,因此該水壩兼具蓄水、泄洪雙重功能,B 對。該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