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技術規范》
(GB
17681—2024)解讀標準起草組2024年12月目
錄一
出臺背景
二
起草過程三
主要內容說明四
執行建議一、出臺背景?3標準修訂必要性?一是我國為世界化工第一大國
,化工總產值占世界40%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7000余家
,
重大危險
源2.4萬余處
,
具有數量多、
分布廣、
事故易發等特點。?據統計
,2011以來
,化工行業15起重特大事故全部發生在重大危險源企業。生產裝置2023年聊城魯西雙氧水
“5·1”重大爆炸著火事故儲罐區倉庫2010年大連中石油
“7·16”
特別重大爆炸火災事故1993年深圳清水河“8
.5”特大爆炸火災事故?4標準修訂必要性?二是GB
17681-1999、AQ
3035-2010和AQ
3036-2010已經發布實施多年
,
部分條款已無法滿足當前
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防控的需求。?5標準修訂必要性?三是近年來
,應急管理部門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
同時相關
良好實踐不斷涌現
,
需根據當前應用現狀重新梳理
,
優化提升相關技術標準要求
,進一步規范
提升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防控水平。?6二、起草過程?7本文件由應急管理部提出并歸口。本文件由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化學品安全分技術委員會(SAC/TC288/SC3)組織起草和審查。本文件由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牽頭
,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寰球工程有
限公司、
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煉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獨山子石化分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漢威科技集
團股份有限公司參加修訂工作。?8?91.
2023年4月國標委下達修訂計劃2.
2023年5月~
2023年6月成立修訂工作組3.
2023年7月~
2023年10月編制標準草案4.
2023年11月~
2024年3月編制征求意見初稿5.
2024年4月~
2024年6月完成征求意見稿6.
2024年6月22日~
8月23日公開征求意見7.
2024年9月4日通過技術審查8.
2024年9月~2024年11月完成報批稿9.
2024年11月28日國標委批準發布?10三、主要內容說明?11與GB
17681-1999相比
,本文件主要技術變化如下:——更改了標準適用范圍(見第1章
,
1999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基本要求(見第5章);——增加了設計一般要求(見6.
1);——增加了生產單元監控要求(見6.2);——增加了儲存單元監控要求(見6.3);——更改了儀表自控要求(見6.4
,
1999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電視監視系統要求(見6.5);——增加了防雷防靜電要求(見6.6);?12與GB
17681-1999相比
,本文件主要技術變化如下:——增加施工要求(見第7章);——刪除了線路敷設要求(見1999年版的第7章);——更改了驗收抽驗要求(見8.
12、8.
13、8.
14
,
1999年版的8.4.5);——增加運行與檢維修要求(見第9章);——增加了報警管理與優化要求(見第10章)。?13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的基本要求、設計要求、施工要求、
質量驗收、運行與檢維修、報警管理與優化等方面的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使用危險化學品從事生產的化工企業新建
、改建、擴建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監控。條文說明:
本文件適用范圍的判斷需同時滿足如下條件:①危化品生產經營企業或使用危化品從事生產的化工企業②新、
改、
擴建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③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特殊說明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評估參照GB18218-2018執行。?141范圍本文件不適用于下列情況下構成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a)
城鎮燃氣;b)
地下水封洞庫、地下氣庫;c)
危險化學品廠外運輸(包括鐵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運輸方式)
的中轉倉儲
、站場;d)
港區內從事危險化學品的倉儲經營;e)
用于國防科研生產的危險化學品。?153術語和定義3.
1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hazardous
chemicals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儲存、使用和經營危險化學品
,且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
量的單元。[來源:GB
18218-2018,3.4]條文說明:
此定義與GB18218-2018《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
保持一致。根據GB18218辨識屬于危化品重大危險源、
且在本文件適用范圍內的
,
其安全監控系統的設計、
施工、
質量控制、
運維等均應滿足本文件相關要求。?163術語和定義3.2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系統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hazardous
chemicals用于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的軟硬件設施。注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系統包括基本過程控制系統、
安全儀表系統、氣體檢測
報警系統、
電視監視系統、雷電預警系統、接地電阻監測系統中的一個或多個。條文說明:
本條旨在明確:
滿足本文件后續規定的基本過程控制系統、
安全儀表系統、
氣體檢測報警系
統、
電視監視系統、
雷電預警系統、
接地電阻監測系統
,
其中任何一個或多個系統,
即是“危險化學品
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系統”。?173術語和定義3.3
雷電預警系統
lightning
warning
system監測目標區域內的雷暴活動
,并能對該區域未來時段雷電發生情況進行預警的系統。3.4
基本過程控制系統
basic
process
control
system;
BPCS對來自過程及其相關設備、其他可編程系統和(或)操作員的輸入信號作出響應并生成輸出
信號
,使過程及其相關設備按照期望的方式運行的系統。注
:基本過程控制系統包括分散控制系統、可編程序控制器系統、壓縮機控制系統、監控與
數據采集系統。[來源:GB/T
21109.
1-2022,3.2.3,有修改]?183術語和定義3.5
氣體檢測報警系統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GDS用于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等泄漏的檢測及報警或聯鎖
,
由氣體探測器、現場警報器、報警控
制單元等組成的系統。[來源:GB/T
50493-2019,5.
1.
1,有修改]3.6
液化氣體
liquefied
gas在15
℃時
,蒸氣壓大于0.
1
Mpa(A)
的烴類液體
,及液氨、液氯、液氫、液氧等其他類
似的液體。條文說明:
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
原安監總局四十號令所提及的“液化氣體”
(對應本文件的6.4.2.1)
進行了定義
。
參照現行國標GB50160等中液化烴的術語定義
,
進一步明確
:
除傳統液化烴外
,
液氨、
液氯、
液氫、
液氧等類似液體屬于本文件6.4.2.
1提及的“液化氣體”。?193術語和定義3.7
最終執行機構
final
actuator基本過程控制系統或安全儀表系統的一部分
,執行指令以達到或保持安全狀態的終端物理元件
。
[來源:GB/T
21109.
1-2022,3.2.22,有修改]3.8
安全聯鎖
safety
interlock執行安全功能的聯鎖。條文說明:
根據GB/T
21109.
1-2022
3.2.65,
安全功能指的是“針對特定的危險事件,為達到或保持過程的
安全狀態,
由一個或多個保護層實現的功能。”“執行安全功能的聯鎖”
,可以在SIS實現
,
也可以在BPCS實現
。
不是所有為安全目的而設置的聯鎖
,
都在安
全儀表系統SIS里實現
。
哪些聯鎖在SIS實現見本文件6.4.2.
1和6.4.2.2的規定。為了規范所有此類聯鎖的設置和運維
,
本文件對“安全聯鎖”給出了要求
,詳見6.2.3、
6.2.4、
9.6條的規定。?204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BPCS
:基本過程控制系統(Basic
Process
Control
System)GDS
:氣體檢測報警系統(Gas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IDLH
:直接致害濃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f
Health
Concentration)
LEL:
爆炸下限(Lower
Explosion
Limit)OEL:
職業接觸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IF:
安全儀表功能(Safety
Instrumented
Function)SIL:
安全完整性等級(Safety
Integrity
Level)SIS:
安全儀表系統(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UPS:
不間斷電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215基本要求從技術、建設、管理三個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22要
素要
點對應條款技術要求明確了標準采用、
基本功能、
信息儲存時長、
有人
值守、
信息接口與信息安全、
供電安全、
安裝環境
適應性等技術要求5.
1
,
5.3
,
5.4
,
5.5
,
5.6建設要求明確系統建設“三同時”要求:
與主體工程同時設
計、
同時施工、
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5.2管理要求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應與安全監控
系統相互適應5.75基本要求5.
1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系統(以下簡稱“系統”
)應滿足適用標準規范要求
,
保障安全性和可靠性。條文說明
:本條旨在確保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施
,
完全符合國家的安全生產
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要求。
本條強調了系統設計與實施的合法性、
安全性和可靠性
,
以保障人民生命財
產安全和環境的可持續性
。在設計階段
,
需對系統進行全面審查
,確保設計方案的合規性。5.2
系統應與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主體工程同時設計、
同時施工、
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條文說明:
本條來源于《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一條明確“
生產經營單位新建、
改建、
擴建工程項目的安
全設施
,
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
同時施工、
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
控系統屬于安全設施
,
需滿足“三同時”要求。?235基本要求5.3
系統應具備各類監控參數的信息采集、實時展示、操作控制、連續記錄、報警預警、信
息存儲等功能
,支持查詢各類監控信息的實時數據、歷史數據、報警數據
,視頻圖像信息儲
存時間不應小于90天
,其他監控信息儲存時間不應少于1年
。系統應有人值守。5.4
系統應具備通過標準通信協議、接口規范、數據編碼共享監控信息的功能
,并保障網絡
安全和信息安全。?245基本要求5.5
BPCS、SIS、GDS控制器的供電回路至少一路應采用UPS供電
,UPS的后備電池組應
在外部電源中斷后提供不少于30min的供電時間。5.6
系統應滿足安裝場所的防火、
防爆、
防雷電、
防靜電、
防腐蝕、
防振動、
防干擾、
防水、
防塵等方面要求。5.7
系統的設置與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應相互適應。條文說明: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應和系統設置匹配、
系統設置也應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
險源事故應急預案匹配。?256設計要求?26要
素要
點對應條款一般要求明確了系統設計基本要求6.
1生產與儲存單元
監控要求明確了涉及重大危險源的生產單元和儲存單元的工藝安全
監控要求
,監控參數、
報警及聯鎖要求等6.2
,
6.3儀表自控明確了BPCS、
SIS、
GDS、過程檢測儀表、
氣象監測儀、
最終執行機構的設置要求6.4電視監視系統明確了CCTV設置要求6.5防雷防靜電明確了雷電預警系統、
接地電阻在線監測系統的設置要求6.66設計要求6.
1
一般要求6.
1.
1
系統應具備長期穩定運行的能力
,保證監控數據的連續性和完整性。6.
1.2
系統的維護和升級不應影響安全運行。條文說明:
系統屬于安全設施
,其維護和升級應在能保證監控對象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進行。6.
1.3
系統應提供直觀、易操作的人機交互界面。條文說明
:確保操作人員迅速掌握系統監控對象的狀態
,
并能夠及時、
有效地進行操作和管理
,
從而提
高系統的可用性,避免誤操作。6.
1.4
各系統之間應保持時鐘同步。條文說明:
要求各系統之間時鐘同步
,
以確保事件、
事故的記錄和追溯時間一致。?276設計要求6.2
生產單元監控要求6.2.
1
應根據物料特性、工藝過程、操作條件及過程危險性分析的結果
,確定生產單元需要監
控的關鍵工藝參數
,如物位(液位、料位、界位、氣柜高度)
、溫度、壓力、流量或特定介質
濃度等。條文說明:
本條旨在說明監控的關鍵工藝參數要根據生產及安全要求設置
,條文僅是典型列舉
,應理解為包
括但不限于
,
同時并非全部工藝參數需要監控。6.2.2
報警值應滿足生產安全控制要求。6.2.3
安全聯鎖應根據生產過程、工藝特點、過程危險性分析和風險評估結果設置
,并考慮對
上下游裝置安全生產的影響。條文說明:
安全聯鎖可能涉及到切斷進出料、
停車等
,
需考慮聯鎖動作后對上下游裝置造成的影響。6.2.4
應顯示安全聯鎖投用狀態
。
?286設計要求6.3
儲存單元監控要求6.3.
1
一般要求6.3.1.1
儲罐應設置液位、溫度檢測儀表。6.3.1.2
低壓儲罐、氮封常壓儲罐、壓力儲罐、全冷凍式儲罐應設置壓力測量就地指示儀表
和壓力遠傳儀表
。壓力儀表的安裝位置
,應保證在最高液位時能測量氣相壓力并便于觀察和
維修。6.3.1.3
儲罐進出物料管道上應設置遠程控制的開關閥。條文說明:
重大危險源的罐區危險性相對較高
,
進出料管道上設置遠程控制的開關閥
,
便于發生危險時
可及時操作。?296設計要求6.3.1.4
易燃易爆介質裝車和卸車場所防靜電接地裝置、
防溢液裝置報警信號應聯鎖停止物
料裝車和卸車
,并應遠傳至控制室
,
同時應能在現場發出聲光報警。條文說明
:屬于重大危險源的廠內裝卸車場所危險性較高
,
因此要求防靜電接地、
防溢液裝置的報警信號
聯鎖停止物料裝車和卸車
,
發生危險時可及時切斷物料。6.3.1.5
應將遠程控制的開關閥開關狀態信號遠傳至控制室顯示,
系統應具有判斷開關狀態
正確與否的功能
,并對錯誤狀態予以報警。6.3.1.6
氣柜應設上下限位報警裝置,設有進出口管道自動切斷裝置的應與限位報警信號聯
鎖。?306設計要求6.3.2
常壓和低壓儲罐區監控要求6.3.2.1儲罐應至少設置2套液位連續檢測儀表,
或1套液位連續檢測儀表和2個液位開關。條文說明
:采用多套液位檢測以保證測量可靠性和安全聯鎖。6.3.2.2
應在系統中設置高液位報警、低液位報警、
高高液位報警、低低液位報警
,并應符
合下列規定:a)
報警設定值應符合SH/T
3007的有關規定;外浮頂儲罐和內浮頂儲罐的低低液位報警設
定值不應低于浮盤落底高度。b)
高高液位報警應聯鎖關閉儲罐進口管道上遠程控制的開關閥
,并對進料泵采取防憋壓措
施;低低液位報警應聯鎖切斷出料。條文說明:
高高液位聯鎖切斷進料
,
以避免溢罐;
低低液位報警聯鎖切斷出料
,
以避免抽空、
汽蝕。?316設計要求6.3.2.3
設有氮氣密封保護系統的甲B、
乙A類易燃液體儲罐
,應控制氧氣濃度不大于極限氧
濃度的50%。6.3.2.4
未設氮氣密封保護系統的甲B、
乙A類易燃液體儲罐
,儲罐內可燃氣體檢測值大于介
質爆炸下限的50%時
,儲罐應停運檢修、改造浮盤系統或加裝氮氣密封保護系統
。
當采用在
線檢測方式時
,第一級報警閾值應小于或等于介質爆炸下限的25%
,第二級報警閾值應小于
或等于介質爆炸下限的50%。條文說明:
當采用集中在線檢測方式時
,
每個罐組設置一個可燃氣體濃度分析小屋
,
每座儲罐最高液位
以上氣相空間氣體取樣管道并引至罐下匯總到1根總管
,
總管連接到分析小屋
,
分析小屋設置抽氣泵
,
分
別將每座儲罐內氣體抽吸至分析小屋進行化驗分析
,采用色譜或激光等分析方法。?326設計要求6.3.3
壓力式儲罐區監控要求6.3.3.1
壓力式儲罐應至少設置2套液位連續檢測儀表和1個高高液位開關,
或設置3套液位
連續檢測儀表
。液位連續檢測儀表應具備液位就地指示、高低液位報警、高高和低低液位報
警功能
,高高液位報警應聯鎖關閉儲罐進料管道上的緊急切斷閥
,并對進料泵采取防憋壓措
施;低低液位報警應聯鎖切斷出料。條文說明:
高液位報警和低液位報警時操作人員應采取相應措施來防止液位進一步升高或降低。高高液位聯鎖切斷進料
,
以避免溢罐;
低低液位報警聯鎖切斷出料
,
以避免抽空、
汽蝕。6.3.3.2
高液位報警設定值不應大于儲罐的設計儲存高液位;低液位報警設定值應滿足從報
警開始15
min內泵不會汽蝕的要求。6.3.3.3
高高液位報警設定值不應大于液相體積達到儲罐計算容積90%時的高度。?336設計要求6.3.3.4
壓力式儲罐的壓力報警高限應至少設置兩級,
第一級報警閾值應為正常工作壓力的
上限
,第二級報警閾值應為下列計算值的較小值:a)
正常工作壓力的上限值與安全閥設定壓力值之和的50%;b)
安全閥設定壓力值的90%。6.3.3.5
儲存對氧含量敏感物質的儲罐單元應設在線氧含量檢測儀表。條文說明:
如《丁二烯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指南(試行)》3.5條要求“在高純丁二烯系統增加在線檢測儀
監控氧含量
,設置報警、
聯鎖”。?346設計要求6.3.4
全冷凍儲罐區監控要求6.3.4.1
儲罐液位檢測儀表的設置和液位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a)
應至少設置3套液位檢測儀表
,其中至少2套應為液位連續檢測儀表
,
用于液位測量和高
低液位報警、高高液位報警及聯鎖、低低液位報警及聯鎖。b)
儲罐的低低液位報警設定值不應小于泵不發生汽蝕的最低液位高度與儲罐7天蒸發量所對
應的液位高度之和
,低低液位報警應聯鎖停泵并關閉泵的出口閥門。c)
儲罐的低液位報警設定值不應小于低低液位與儲罐15
min最大體積外輸量對應的液位高
度之和
,儲罐達到低液位時應報警。d)
儲罐的高高液位報警設定值不應大于設計高液位與儲罐充裝15
min最大充裝體積流量所
對應的液位高度之和
。高高液位報警應聯鎖關閉儲罐進料管道上遠程控制的開關閥和聯鎖停
運進料泵。?356設計要求6.3.4.2
全冷凍式儲罐應設置滿足正常操作壓力、
高壓、低壓及負壓監測需要的壓力檢測儀
表
,并應符合下列規定:a)
根據壓力檢測調節蒸發氣體壓縮機負荷;b)
設置高壓力報警
,并打開蒸發氣壓力控制閥使蒸發氣排至安全泄放系統;c)
設置高高壓力報警
,并聯鎖切斷低溫液體進料;d)
設置低壓力報警
,并啟動低壓補氣設施;e)
設置低低壓力報警
,并聯鎖停蒸發氣壓縮機和(或)切斷液相出料。6.3.4.3
儲罐溫度檢測儀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
內罐應設置多點溫度檢測儀表
,相鄰2個測溫傳感器之間的垂直距離不應大于2
m;b)
氣相空間應設置溫度檢測儀表;c)
內罐罐壁及底部應設置監測預冷及升溫的溫度檢測儀表;d)
內罐外壁側環形空間底部應設置監測泄漏的溫度檢測儀表
,溫度達到低限值時應報警
。
?366設計要求6.3.5
倉庫監控要求6.3.5.1
倉庫應根據儲存介質特性、包裝物和容器的結構形式、環境條件等因素確定監控參
數
,如溫度、濕度、煙氣、風機運行狀態、可燃氣體濃度、有毒氣體濃度或火焰等。條文說明
:條文僅是典型列舉
,應理解為包括但不限于
,
同時并非全部參數需要監控。6.3.5.2
存儲對溫度和(或)濕度有特殊要求的危險化學品倉庫
,應按照GB
17914規定
,
根據存儲工藝要求設置相應的溫度和(或)濕度檢測和調節設備設施。條文說明
:GB
17914《易燃易爆性商品儲存養護技術條件》
中對于商品的儲存溫濕度做了具體要求
,
應據此設置相應的溫度和(或)
濕度檢測和調節設備設施。6.3.5.3
倉庫中儲存的危險化學品可能因蓄熱而引發事故時,應監測物料溫度。?376設計要求6.3.5.4
固體硝酸銨倉庫安全監控應滿足GB
44022規定。條文說明
:硝酸銨具有遇火、
高溫、
猛烈撞擊發生爆炸的危險特性。6.3.5.5
倉庫中儲存介質可能釋放出可燃氣體和(或)
有毒氣體時
,應在倉庫外墻上設置機
械通風設備
。泄漏氣體比空氣輕時
,機械通風設備應安裝在外墻上部;泄漏氣體比空氣重時
,
機械通風設備應安裝在外墻下部
。事故換氣次數不應小于12次/時
。
當倉庫內氣體泄漏二級
報警時
,系統應聯鎖啟動機械通風設備應急排風;應分別在倉庫內外部設置機械通風設備的
啟停按鈕。條文說明:
倉庫中儲存介質可能釋放出可燃氣體和(或)
有毒氣體時
,
應設置可燃和(或)
有毒氣體探
測器和機械通風設備
,
氣體探測器二級報警應能聯鎖啟動風機
,
及時將可燃和(或)
有毒氣體排出
。在
倉庫內外部均應設置風機的啟停按鈕
,
以便應急情況下手動打開風機。?386設計要求6.4
儀表自控6.4.1
基本過程控制系統6.4.1.1
生產單元、儲存單元應配備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BPCS。6.4.1.2
BPCS應具備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溫度、
壓力、流量、物位、組分濃度等過
程變量的連續測量、監視、報警、控制和聯鎖功能
,并應同時具備連續記錄、
生成數據報表、
數據遠傳通信、信息存儲和信息集成等功能。條文說明
:6.4.
1.
1和6
.4.
1.2條依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0號《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
管理暫行規定》
中的第十三條第(
二
)
款“重大危險源的化工生產裝置裝備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自動化
控制系統
…
…”和第(一)
款“重大危險源配備溫度、
壓力、
液位、
流量、
組份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
監測系統…
…
,
并具備信息遠傳、
連續記錄、
事故預警、
信息存儲等功能…
…”而制定。其中
,
第40號令中所指的“
自動化控制系統”
=
本規范所指的“基本過程控制系統(BPCS)
”?396設計要求6.4.2
安全儀表系統6.4.2.1
涉及有毒氣體、液化氣體、劇毒液體的一級或二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生產單
元、儲存單元(倉庫除外)應配備SIS。條文說明:
依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0號《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
中的
第十三條第(
三)款“涉及毒性氣體、
液化氣體、
劇毒液體的一級或者二級重大危險源,
配備獨立的
安
全儀表系統(SIS)
”而制定。其中
,
“有毒氣體”
的范圍參照GB18218中的“毒性氣體”
;
“液化氣體”
的范圍依據本文件術語3.6;
“劇毒液體”
的范圍是《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
》
‘劇毒化學品’
中的液體”。?406設計要求6.4.2.2
除6.4.2.
1條之外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生產單元、儲存單元(倉庫除外)應根
據SIL評估結果確定是否配備SIS
,
當SIL定級報告確定該生產單元、儲存單元(倉庫除外)
具有SIL1及以上的SIF時
,應配備符合SIL要求的SIS。條文說明:
依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監總管三【
2014】
116號《關于加強化工安全儀表系統管
理的指導意見》
,對于SIL評估達到SIL1及以上的SIF時
,應配備符合SIL要求的SIS;
否則可不設置SIS。6.4.2.3
SIS的獨立性應滿足SIF的要求。條文說明:
參照GB/T
50770《石油化工安全儀表系統設計規范》
的6.2、
7.2、
8.2節。6.4.2.4
SIS的設計
,
除了應符合本文件要求之外
,還應符合GB/T
20438(所有部分)
、
GB/T
21109(所有部分)和GB/T
50770的要求。?416設計要求6.4.3
氣體檢測報警系統6.4.3.1
在使用或產生有毒氣體、
甲類可燃氣體或甲類、
乙A類可燃液體的重大危險源生產
單元、儲存單元內
,應按區域控制和重點控制相結合的原則
,設置GDS。條文說明:
依據《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標準》GB
50160-
2008(
2018年版)
第5.
1.3條“在使用或
產生甲類氣體或甲、
乙A類液體的工藝裝置、
系統單元和儲運設施區內
,
應按區域控制和重點控制相結
合的原則
,
設置可燃氣體報警系統”強制性條文而制定;
并根據《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
警設計標準》GB/T
50493-
2019有關內容
,增加了對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的相關要求。?426設計要求6.4.3.2
具有可燃氣體釋放源,釋放時空氣中可燃氣體易于積聚且濃度有可能達到報警設定
值的場所
,應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器。具有有毒氣體釋放源,釋放時空氣中有毒氣體易于積聚
且濃度有可能達到報警設定值并有人員活動的場所
,應設置有毒氣體探測器,有毒氣體探測
判定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
。既屬于可燃氣體又屬于有毒氣體的單組分氣體釋放源存在的場所
,
應設置有毒氣體探測器。6.4.3.3
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同時存在的混合釋放源場所,釋放時當空氣中可燃氣體濃度可
能達到報警設定值
,而有毒氣體不能達到報警設定值時
,應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器;釋放時當
空氣中有毒氣體可能達到報警設定值
,而可燃氣體濃度不能達到報警設定值時
,應設置有毒
氣體探測器;釋放時當空氣中的可燃氣體濃度和有毒氣體濃度可能同時達到報警設定值時
,
應同時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器和有毒氣體探測器。條文說明:
6.4.3.2和6.4.3.3條依據GB/T
50493-
2019的3.0.
1條而制定(有修改)
。
?436設計要求6.4.3.4
下列滿足6.4.3.2要求的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氣體釋放源周圍應設置檢測點:a)
氣體壓縮機和液體泵的動密封;b)
手動液體采樣口和氣體采樣口;c)
手動切水口;d)
儲罐區、裝車和卸車區物料進出連接法蘭或閥門組;e)
其他經評估需要監測氣體泄漏的場所。條文說明:
依據《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準》GB/T
50493-
2019的4.
1.3條而制定
,其中的b)、
c)
、
d)
內容均有修改:b)
增加了“手動”
,
因為在線分析儀的自動液體和氣體采樣口是完全密閉的
,
無需設置氣體探測器。c)
原文“液體(氣體)
排液(水)
口和放空口”范圍太大
,
實際無法操作
,因此改為“手動切水口”。d)
原文“經常拆卸的法蘭和經常操作的閥門組”實際難以判斷
,
因此改為本規范的d)款內容。?446設計要求6.4.3.5
以下重點場所可燃和(或)有毒氣體探測器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
液化烴、
甲B或乙A類液體等產生可燃氣體的液體儲罐的防火堤內;
當防火堤內隔堤的高度超
過氣體探測器的安裝高度時
,
隔堤分割的區域內應設氣體探測器。b)
對于液化烴、
甲B或乙A類液體的裝車和卸車設施
,探測器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鐵路裝車和卸車站臺的地面上
,每個車位應設1臺探測器
,且探測器與裝車、卸車口的水平距離
不應大于10
m;2)汽車裝車和卸車鶴位與探測器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0
m。c)
液化烴灌裝站的探測器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封閉或半敞開的灌瓶間
,灌裝口與探測器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7.5
m;2)敞開式儲瓶庫房沿四周每隔15
m~20
m應設一臺探測器;
當四周邊長總和小于15
m時
,應設
一臺探測器;?456設計要求3)緩沖罐排水口或閥組與探測器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7.5
m。d)
封閉或半敞開的氫氣灌瓶間
,應在灌裝口上方的室內最高點易于滯留氣體處設探測器。e)
明火加熱爐與可燃氣體釋放源之間應設可燃氣體探測器。f)
設在爆炸危險區域2區內的在線分析小屋
,應設可燃和(或)
有毒氣體探測器
,
同時應布置氧
氣探測器。g)
控制室、現場機柜室的空調新風引風口等可燃和(或)有毒氣體有可能進入建筑物的地方
,應
設可燃和(或)有毒氣體探測器。h)
有人進入巡檢操作且可能積聚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氣體的工藝閥井、管溝等場所,
應設可燃和(或)有毒氣體探測器。?466設計要求i)
釋放源處于露天或敞開式廠房布置的設備區域內
,可燃氣體探測器距其所覆蓋范圍內的任一釋
放源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0
m;有毒氣體探測器距其所覆蓋范圍內的任一釋放源的水平距離不
應大于4
m。j)
釋放源處于封閉式廠房或局部通風不良的半敞開廠房內時
,可燃氣體探測器距其所覆蓋范圍內
的任一釋放源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5
m;有毒氣體探測器距其所覆蓋范圍內的任一釋放源的水平
距離不應大于2
m。k)
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和(或)
有毒氣體釋放源處于封閉式廠房或局部通風不良的半敞開廠房
內時
,
除了應在釋放源上方設置探測器外
,還應在廠房內最高點氣體易于積聚處設置可燃和(或)有毒氣體探測器。?476設計要求6.4.3.6
在生產過程中可能導致環境氧氣濃度變化,
出現欠氧、過氧的有人員活動受限空間或
封閉場所
,應設置氧氣探測器
。
當相關氣體釋放源為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釋放源時
,氧氣探測
器應與相關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探測器一起設置。6.4.3.7
GDS應獨立于BPCS和SIS。
當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氣體探測器聯鎖回路具有SIL等
級要求時
,探測器應獨立于GDS設置
,探測器輸出信號應送至SIS
,氣體探測器聯鎖回路配置
應符合GB/T
50770的有關規定
。
當氣體探測器不直接參與BPCS聯鎖、SIS聯鎖
,也不參與
消防聯動時
,氣體探測器聯鎖應在GDS中設置。條文說明:
依據GB/T
50493-
2019的3
.0.8條
“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應獨立于其他系統單
獨設置”而制定
,
同時也符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116-
2013的8.
1.2條“可燃氣體探測
報警系統應獨立組成”
的規定。?486設計要求6.4.3.8
氣體探測器的技術性能應符合GB
12358、
GB
15322(所有部分)
、GB/T50493、GB/T
20936(所有部分)
的要求。條文說明:
6.4.3.8條所要求的應符合GB
12358《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
通用技術要求》、
GB
15322(所有部分)
《可燃氣體探測器
第1部分
~
第4部分》
為氣體探測器的產品標準
;而GB/T
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準》
、
GB/T
20936(所有部分)《爆炸性環境
用氣體探測器
第1部分~第4部分》
為設計和應用標準。6.4.3.9
報警控制單元的技術性能,
除了應符合本文件要求之外
,還應符合GB/T
50493的
規定
。參與消防聯動的報警控制單元應符合GB
16808的規定。條文說明:
根據GB/T
50493-
2019的5
.4.3條
,
“可燃氣體探測器參與消防聯動時
,
探測器信號應先
送至按專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產品標準制造并取得檢測報告的專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
…”
,
因
此
,
報警控制單元的技術性能
,
尚應符合GB/T
50493的規定
。參與消防聯動的報警控制單元應符合GB
16808《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
的規定。?496設計要求條文說明
:根據GB/T
50493-
2019的附錄C
,對于6.4.3.7條和6.4.3.9條中的GDS配置進一步解讀為:1)標準型GDS(右圖注1)
;2)
消防聯動型GDS(右圖注2)3)與SIS相關的氣體探測器(右圖注3)
。?506設計要求6.4.3.10
可燃氣體探測器、
有毒氣體探測器、氧氣探測器的選用
,應根據探測器的技術性
能、被測氣體的理化性質、被測氣體的組分種類和檢測精度要求、探測器與現場環境的相容
性、現場環境特點等因素確定。6.4.3.11
可燃氣體探測器的測量范圍和報警設定值應符合下列規定。a)
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的測量范圍應為0~
100%
LEL。b)
線型可燃氣體探測器的測量范圍應為0~5
LEL
·m。c)
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的一級報警設定值應小于或等于25%
LEL;二級報警設定值應小于
或等于50%
LEL。d)
線型可燃氣體探測器的一級報警設定值應為1
LEL
·m;二級報警設定值應為2
LEL
·m。?516設計要求6.4.3.12
有毒氣體探測器的測量范圍和報警設定值應符合下列規定。a)
有毒氣體探測器的測量范圍應為0~300%
OEL。b)
當有毒氣體探測器的測量范圍不能滿足6.4.3.12
a)要求而采用IDLH時
,其測量范圍上限
不應超過30%
IDLH。c)
有毒氣體探測器的一級報警設定值應小于或等于100%OEL;二級報警設定值應小于或等于
200%OEL。d)
當有毒氣體探測器的測量范圍不能滿足6.4.3.12
a)要求而采用IDLH時
,一級報警設定值
應小于或等于5%
IDLH;二級報警設定值應小于或等于10%
IDLH。條文說明:
6.4.3.
10條~6.4.3.
12條整合了GB/T
50493-
2019的“5.5節
測量范圍及報警值設定”
的要
求編制。?526設計要求6.4.3.13
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的報警應按照生產單元、儲存單元內的工藝單元進行報警分
區
。可燃氣體區域報警功能和有毒氣體區域報警功能應區別實現。6.4.3.14
區域警報器的啟動信號應采用二級報警設定值。
區域警報器的聲壓級應高于110
dBA
,且距離區域警報器1
m處的總聲壓值不應高于120
dBA。條文說明
:依據GB/T
50493-
2019的5.3.
1條和5.3.2條。6.4.3.15
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的檢測報警信號應送至至少一處24h有人值守的控制室顯示
報警;可燃氣體二級報警信號、GDS報警控制單元的故障信號應送至消防控制室。條文說明
: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116-
2013的8.
1.4條。6.4.3.16
控制室內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的聲光警報器的聲壓等級應滿足設備前方1
m處不
小于75
dBA
,聲光警報器的啟動信號應采用綜合二級報警設定值。條文說明
:依據GB/T
50493-
2019的5.4.2條
。
?536設計要求6.4.3.17
在現場有安裝空間的情況下,氣體探測器的布點及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
氣體探測器的布點及安裝位置應符合生產單元、儲存單元對氣體或液體蒸氣泄漏的監測要求。b)
氣體探測器應安裝在無沖擊、無振動、無強電磁場干擾、易于檢修的場所
。探測器安裝地點
與周邊工藝管道或設備之間的凈空不應小于0.5
m。c)
檢測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
,氣體探測器的安裝高度應距地坪(或樓/框架地板)
0.3
m~0.6
m內。d)
檢測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
,氣體探測器的安裝高度應在釋放源上方0.5
m~2.0
m內。e)
檢測比空氣略重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
,氣體探測器的安裝高度應在釋放源下方0.5
m~
1.0
m內
,且距地坪(或樓/框架地板)0.3
m以上。?546設計要求f)
檢測比空氣略輕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
,氣體探測器的安裝高度應在釋放源上方0
.5
m~
1.0
m內。g)
環境氧氣探測器的安裝高度應距地坪(或樓/框架地板)
1.5
m~2.0
m內。條文說明
:整合GB/T
50493-
2019的6.
1.
1條、
6.
1.2條。?556設計要求6.4.4
過程檢測儀表6.4.4.1
生產單元、儲存單元應配備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過程檢測儀表。6.4.4.2
儀表選型應根據工藝要求的操作條件、設計條件、精確度等級、工藝介質特性、檢測點
環境、配管材料等級規定及安全環保要求等因素確定
,并滿足工程項目對儀表選型的總體技術水
平要求
。儀表選型應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6.4.4.3
儀表選型在性能要求上應根據測量用途、測量范圍、范圍度、精確度、靈敏度、分辨率、
重復性、線性度、可調比、死區、永久壓損、輸出信號特性、
響應時間、控制系統要求、安全系
統要求、
防火要求、環保要求、節能要求、可靠性及經濟性等因素來綜合考慮。?566設計要求6.4.4.4
在現場安裝的電子式儀表,
防護等級不應低于GB/T
4208規定的IP65;在現場安裝的
氣動儀表及就地儀表
,
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5;在儀表井、
閥門井及水池內安裝的儀表
,
防護
等級應為IP68。條文說明:
6
.
4
.
4
.
1條
~6
.
4
.
4
.
4條均來源于《石油化工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
SH/T
3005-
2016的
“第4章
一般規定”
,
以及HG/T
20507-
2014《自動化儀表選型設計規范》
的相關規定。?576設計要求6.4.4.5
過程檢測儀表應符合下列規定。a)
儀表的承受壓力部件不應采用低熔點材質。b)
智能型變送器應具有自診斷功能。c)
多路溫度轉換器不應用于SIS聯鎖。d)
溫度計套管材質的選用應滿足溫度測量范圍及防腐蝕、
防磨蝕等要求。e)
安裝在工藝管道上的溫度計套管應做振動頻率及應力符合性計算
,并應根據計算結果采取防沖
折斷措施。f)
用于同一個SIS聯鎖源的多臺壓力、差壓變送器不應共用取壓口、根部閥及導壓管
,壓力就地
指示儀表和壓力遠傳儀表不應共用一個取壓口
,多個壓力遠傳儀表不應共用取壓口。?586設計要求g)
容積大于10000m3
或直徑大于30m的儲罐連續液位檢測應選用雷達物位計、伺服液位計或磁
致伸縮液位計。h)
當選用放射性物位計時
,放射源的強度應根據測量和安全性要求進行選擇
。現場的射線劑量當
量應符合GBZ
125規定要求
。放射源應有隔離射線裝置
,并具備遠程關斷功能。條文說明:
梳理了SH/T
3005-
2016和HG/T
20507-
2014中與安全相關的要求。?596設計要求6.4.5
氣象監測儀6.4.5.1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每個廠區應至少配備1套氣象監測設施,監測風速、風向、大
氣壓、環境溫度和環境濕度等參數
,采樣頻次不應少于1次/h。6.4.5.2
氣象監測儀應安裝在距地面5
m~
15
m高處、空氣清潔且流動良好、便于安裝維護的非
爆炸危險場所。6.4.5.3
氣象參數報表中應能統計并記錄當日、
當月、
當年各氣象參數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條文說明:
6
.
4
.
5節依據應急處置、
消防救援、
特殊作業等需求而編制
。
“廠區”
的定義參照GB50160中2.0.2?606設計要求6.4.6
最終執行機構條文說明:
6.4.6節整合了GB/T
50770、
SH/T
3005和HG/T
20507中與安全相關的要求。6.4.6.1火災安全型的開關閥應具有防火結構并應符合ISO
10497的規定。6.4.6.2
最終執行機構的安裝支架、軸承、鍵銷、緊固件等配件應選用鋼制材料
。不應采用石棉
或層壓石棉作閥門填料和墊片材料。?616設計要求6.4.6.3
當工藝安全對最終執行機構有防火保護要求時,最終執行機構的驅動部分及其附件應有
防火保護措施
,應選擇安裝防火保護罩或涂敷防火涂層,防火試驗應取得產品型式批準證書
,應
能夠在1093℃下抵抗烴類火災30min
,確保防火保護罩內或防火涂層內的溫度不超過閥門驅動
部分及其附件的最高允許溫度
。正常運行時
,最終執行機構外表面溫度不應超過其電氣防爆認證
允許的溫度上限。條文說明:
依據SH/T
3005-
2016的10.3.6.
14條要求而編制
。根據API
RP
2218-2013
的規定
,
給緊急
切斷閥加裝防火保護罩或涂敷防火涂層、
選用耐火電纜或安裝耐火電纜槽盒等
,屬于被動防火保護(
Passive
Fire
Protection,
PFP)措施
,
是為執行主動防火贏得“買方時間(buys
time)”
。?626設計要求6.4.6.4
當SIS的最終執行機構選用電動開關閥且有防火保護要求時
,應采取下列安全措施:a)
架空敷設的電源電纜和信號電纜應采用阻燃和耐火性能不低于GB/T
19666規定的ZBN的阻
燃耐火型電纜或采用符合GB
29415規定的耐火型電纜槽盒敷設;b)
電動開關閥電動執行器應滿足6.4.6.3條要求。6.4.6.5
電動開關閥和電液開關閥應確保來自SIS的緊急停車信號能夠對電機控制系統的自保功
能及其它控制信號進行超馳,SIS信號應具有最高優先級。6.4.6.6
電動開關閥的安全要求應符合GB
30439.8的規定
。氣動開關閥和電液開關閥所用的氣
動電磁閥和液壓電磁閥的安全要求應符合GB
30439.6的規定。?636設計要求6.5
電視監視系統6.5.
1
電視監視系統應具有與其他系統進行聯網的接口
,應能聯動顯示報警區域的圖像。條文說明
:具體需要與哪些系統聯網
,須滿足相關標準規范規定和實際需求。6.5.2
電視監視系統應采用獨立的網絡結構
,容納全部視頻信號輸入
,支持在顯示輸出終端選擇
輸入信號
,并具備擴展功能
。
電視監視系統的視頻服務器網絡協議應采用TCP/IP
,支持固定IP
及動態IP用戶聯網。6.5.3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電視監視系統應能識別人員侵入、值班室脫崗、初期火災等異常
,
電
視監視系統攝像機獲取的火災報警信息應接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6.5.4
電視監視系統應支持檢索圖像記錄
,并具有逐幀回放及防篡改功能
,顯示及記錄的圖像應
附帶時間、監控區域的位置信息。?646設計要求6.5.5
電視監視系統的圖像信號傳輸延遲響應時間應小于或等于0.4
s。條文說明
:來源于SH/T
3153-2021
《石油化工電信設計規范》6.5.6
攝像機的設置個數和位置
,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而定
,攝像機應有效監視下列場所:a)
壓縮機、機泵、爐區等對生產操作和安全影響重大的重要設備及區域;b)
易發生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液體泄漏和火災的部位;c)
儲罐頂部和儲罐底部閥組區;d)
重要巡檢修通道、廠區及裝置區進出通道、人員集中場所。?656設計要求6.5.7
攝像機安裝應考慮下列條件:a)
應安裝在有利于觀察主要目標且對周邊觀察遮擋最小的位置;b)
光學攝像機應避免強光直射鏡頭;c)
熱成像攝像機的攝像區應避開高溫干擾影響。6
.
5
.8
攝像機的圖像拾取范圍
、
靈敏度
、
幀率
、
圖像效果
、視場角
、
環境照度等應符合SH/T
3153的規定
,并應滿足現場安全監控的需要。6.5.9
帶電動云臺的攝像機應以監視主目標為主
,
同時還應兼顧周邊場所
,
并應具有延時自動歸位主目標的功能
。
6.5.
10
防爆旋轉云臺或防爆直線云臺與攝像機的連接電纜應采用內置結構;
配有防爆旋轉云臺攝像機的解碼與
信號轉換、
避雷設備等應內置在防爆護罩或防爆云臺內。?666設計要求6.6
防雷防靜電條文說明:
本文件的防雷防靜電要求包含
:雷電預警系統的設置要求、
接地電阻在線監測系統的設置要求、
裝車和卸車場所的防靜電接地裝置的設置要求、
過電壓保護裝置的設置要求。本文件對防雷防靜電的相關要求
,重點突出“預警”與“預防”
。對雷電天氣做到“提前可知”
;對裝置內
的接地情況做到“實時可知”
;對裝車和卸車場所的防靜電接地裝置連接情況做到“實時聯鎖”。?676設計要求6.6.
1
雷電預警系統條文說明:
雷電預警系統的基本功能、
系統構成、技術指標等相關內容主要來自2022年應急管理部危化監
管二司印發的《大型油氣儲存基地雷電預警系統基本要求(試行)》6.6.1.1
大型油氣儲存企業、地屬多雷區或強雷區的二級以上石油庫應設置雷電預警系統。注
:大型油氣儲存企業是指單罐罐容不小于100000
m3且總庫容不小于1000000
m3
的原油
庫;單罐罐容不小于5000
m3且總庫容不小于50000
m3
的成品油庫;單罐罐容不小于10000
m3且總庫容不小于100000
m3
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單罐罐容不小于1000
m3且總庫容不小
于10000
m3
的液化石油氣儲存企業。條文說明:
“大型油氣儲存企業”定義取自《應急管理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大型油氣儲存基地安全風險評估工
作的通知》
(應急廳〔
2021〕
35號)
;
“多雷區、
強雷區”
的定義來自GB
50343中3.
1.3條。?686設計要求6.6.1.2
雷電預警系統不能替代雷電保護裝置。6.6.1.3
雷電預警系統應由雷電探測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和應用終端等組成
。雷電預警系統應具備下列基本功能:a)
實時監測地面雷電特征參數;b)
雷電臨近預警
,包括雷電預警級別、
雷電預警時間、預警區域、預警解除等信息;c)
雷電歷史數據統計、查詢。條文說明
:根據調研
,雷電探測模塊常由大氣電場儀、
閃電定位系統、
多普勒雷達等一種或多種方式組成
,
其中大氣電場儀在大型油氣儲存基地本地裝設
,
閃電定位系統和多普勒雷達探測數據宜通過第三方獲取;
數
據處理模塊一般配置支持雷電探測數據的通信、
接收、
存儲、
計算與應用發布的硬件和軟件;
應用終端包括
電腦端、
移動端、
數據接口服務等一種或多種不同類型。根據實時檢測的參數
,一般可將預警級別分為一級、
二級、
三級
,其中:?696設計要求一級預警
:可能有雷電活動
,
覆蓋區域的大氣電場正在增強
,
電場出現波動
,地閃回擊點發生位置位于距大
型油氣儲存基地10千米以外的臨近區域
,
有造成雷擊事故的可能。二級預警
:雷電發生的可能性較大
,
覆蓋區域的大氣電場快速增強
,
電場變化波動加劇
,地閃回擊點發生位
置距大型油氣儲存基地5-10千米
,造成雷擊事故的可能增加。三級預警:
即將發生雷電
,
覆蓋區域的大氣電場劇烈波動
,地閃回擊點發生位置距大型油氣儲存基地0-5千
米
,造成雷擊事故的可能性大。雷電歷史數據統計查詢
,
具備覆蓋區域內雷電預警信息查詢、
統計分析功能
。主要用于事故分析倒查。?706設計要求6.6.1.4
雷電探測模塊應自帶抗雷擊、過電壓保護措施。6.6.1.5
雷電預警過程應包含預警啟動、預警持續、預警結束階段。6.6.1.6
雷電預警提前時間不應小于10
min,平均有效報警率不應低于80%。?716設計要求6.6.2
接地電阻在線監測系統6.6.2.1
土壤腐蝕嚴重地區或強雷區儲存單元的易燃易爆介質地上儲罐,應設置接地電阻在線
監測系統
,實時監測每座儲罐的接地點接地電阻值
,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
Ω。條文說明:
本規范適用范圍為“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
,
因此并非“儲存易燃易爆介質地上儲罐”必須全
部設置
,應根據適用條件進行判斷。6.6.2.2
接地電阻在線監測系統應由接地電阻檢測儀、通訊網絡系統、監控系統及連接線纜等
部分組成。條文說明:
為了實現“在線”監測功能
,可采用能夠不斷開引下線
,
安全快速測量接地電阻功能的設備
。
當
被測回路電阻出現異常時
,
系統應提供報警信號
,
準確判斷故障點
,及時處理安全隱患
,保證防雷接地回路
正常運行
。檢測方法可依據GB/T
21431,使用回路法或三級法等。?726設計要求6.6.2.3
接地電阻在線監測測量精度應滿足系統功能及要求,
同時不影響被監測的接地系統正
常工作
。
當被測回路電阻出現異常時
,系統應報警。條文說明:
系統測量范圍內
,應能準確判斷防雷引下線發生腐蝕或斷裂等安全隱患的所在位置
,可監控各個
監控點的電阻值變化的數據
,
具備報警提示功能;
系統后臺監控主機建議存儲保留歷史數據庫
,
歷史曲線等
運行軌跡供倒查
,
同時能提醒企業對接地電阻變大趨勢的回路進行重點監測。對于“
同時不影響被監測的接地系統正常工作”
的要求
,表示企業不應采用注入電流等方法
,進行接地電阻
的在線監測
,
以免對正常接地的其他設備及防爆區域內的接地系統產生不利影響。?736設計要求6.6.3
其他給系統供電的線路在跨越不同的防雷分區時
,應在首端或末端裝設與被保護設備耐壓水平相適
應的過電壓保護裝置
。
當采用電涌保護器時
,應實時監測電涌保護器及其后備保護裝置的運行
狀態。條文說明:
要實現“
電涌保護器及其后備保護裝置運行狀態”
的實時監測
,可采用具備通信功能的電涌保護
器
,信號傳至監控后臺進行顯示
,企業應及時更換已失效的電涌保護器。6.7
證實方法查驗設計文件、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評估報告、HAZOP和LOPA分析報告、SIL驗算報告、
SIS安全需求規格書、
防雷防靜電檢測報告、安全監控系統及現場設備設施設置等
,證實滿足
本章要求。?747
施工要求7.
1
施工準備7.
1.
1
應選用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
,特種作業人員應取得相應資格。7.
1.2
施工單位按設計文件、施工標準規范及建設單位技術交底內容編寫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
,
并完成審批。條文說明
:施工方案應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編制說明;
(2)工程概況和工程特點;
(3)主要施工方法、
關鍵操作法及施工程序;(4)施工進度計劃;(5)勞動力計劃;
(6)執行的技術標準、
規范、
規程和主要質量指標。(7)施工技術措施、
質量保證措施;
(8)施工安全措施;(9)施工機具計劃;(
10)臨時設施計劃;(
11)安全危險因素
,
環境因素及相應的控制措施。?757
施工要求7.
1.3
施工前
,應對系統組件、管件、儀表及其他設備、材料進行現場完好性檢查和性能試驗。條文說明
:儀表設備和材料的檢驗應符合設計文件和現行國家標準
,依據《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
GB
50093-2013編制。7.2
施工安裝7.2.
1
施工單位應按審批的設計文件、施工方案進行施工
。
當確需變更時
,應履行相應變更審批
手續。7.2.2
施工質量過程控制包括但不限于:a)
各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
。每道工序完成后
,應進行檢查
,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
下道工序;b)
隱蔽工程應實施旁站監理;c)
系統布線和部件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規定。?767
施工要求7.2.3施工中應按有關規定采取安全技術措施
。現場電氣和儀表設備的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a)
安裝位置避開易受機械損傷、振動、腐蝕、粉塵積聚以及有危險溫度的場所
,不能避開時
,需
采取有效防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銷合同樣本授權方
- 獸藥解聘合同標準文本
- 2025購銷合同的違約責任
- 2025建筑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清單綜合單價型)
- 寫公司培訓合同樣本
- 2025建筑行業外地農民工勞動合同書模板
- 2025年國家水資源利用許可合同
- 公司設備采購合同標準文本
- 兼職介紹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屆江西省南昌十九中學高三教學質量監測(三)數學試題
-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16章 LSTM神經網絡
- 第09講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新定義題型(原卷版+解析)-2021-2022學年下學期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復習高頻考點專題(人教版)
- 華能汕頭電廠招聘筆試題庫2024
- 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道路頂管燃氣保護方案(頂管)
- 浙江省A9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英語試題
- 醫療救助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 2025屆江蘇南京市鹽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
- 2024CSCO結直腸癌診療指南解讀
- 江蘇省靖江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中考數學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