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真誠為您提供優質參考資料,若有不當之處,請指正。第四單元動物世界第十五課松鼠 學法導引 松鼠用細致的描述、文藝的筆調,準確生動地說明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表現出松鼠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小動物。學習本文,首先要整體感知文章,明確文章的說明對象。研究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說明松鼠特征的,把握思路,理清說明順序。在此基礎上,找出文章中生動而形象地介紹有關松鼠情況的語句。在朗讀中感悟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分析一些用得十分準確的、有極強表現力的詞語的意義和作用。最后進行說明小動物的寫作訓練,學會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準確說明事物的特征。 要點精講 字詞積累 1馴良:和順善良。馴,順服的。 2矯健
2、:強壯有力。矯,強壯。注意“矯”勿寫為“驕”或“嬌”。 3纓():這里指系在帽子上的穗狀裝飾品。注意“纓”勿寫成“櫻”。 4蟄伏: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吃不動。 5榛():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果實叫榛子,果皮堅硬,可食用或榨油。 6櫸()實:櫸樹的果實。櫸,落葉大喬木,像榆樹,結堅果。木材堅硬,耐水濕,是優良的造船、建筑、橋梁用材。 7苔蘚:植物的一個大類,大多生長在潮濕的地方。 文學常識 1布豐(17071788),法國著名學者、作家。他用畢生的精力經營皇家花園,并用40年的時間寫成了36巨冊的自然史。 2科學小品文: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的不同之處,是采用了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文學是其
3、手段,傳播科學知識才是其目的。如果說雜文是文藝性的議論文,是政治思想戰線的匕首和投槍,那么科學小品就是文藝性的說明文,是科學普及宣傳中的輕騎兵。 一般說明文字,總是有些枯燥的,科學小品避開了這個短處。它短小精練,也可稱千字文,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資料可靠、數據確鑿,力求知識的科學性;它玲瓏活潑,有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可敘述,可描寫;它通俗生動,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科學融于藝術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勝。 課文整合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總述松鼠的特點和它討人喜歡之處。 第二部分(第2至5段),分述松鼠的三個特點:漂亮、馴良和乖巧。 第三部分(第6段),補充說明松鼠的生殖、換毛及用
4、途。 教材賞析 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可以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刮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區,是找不到松鼠的。它們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樹叢里,只喜歡大的樹林,住在高大的樹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著叫著,互相追逐的聲音。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
5、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栗。 思考1松鼠討人喜歡的原因是:_、_、_。它外表最突出的特點是_,作者從_、_、_、_、_等幾個方面對松鼠作了全方位的描寫。 2作者在介紹松鼠的活動能力上使用了哪些準確的詞語? 3“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中的“常常”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4從選文中找出一個擬人句并說明它的作用。 解析1漂亮馴良乖巧漂亮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點撥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松鼠特點的把握、對局部說明順序的理解情況。 2矯健輕快敏捷機警點撥本題主要考查用準確的詞來介紹松鼠的活動能力強。答題時需讀懂原文,準確篩選詞語;這
6、些詞生動地寫出松鼠美麗而富有活力的特點。 3不可以。因為“常常”是經常的意思,“直豎著身子坐著”僅是松鼠常用的一種姿勢,有時也會四足著地。如果去掉,意思表達就不夠準確,也體現不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點撥本題主要考查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準確性、嚴密性,特別是修飾語的重要性。 4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點撥本題主要考查修辭方法,也就是本文語言的生動、形象。先介紹松鼠尾巴的狀態“老是翹起來”,再介紹尾巴翹的高度“一直翹到頭上”,顯示出松鼠身子與尾巴的比例與眾不同,看上去,“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生動活潑地點出松鼠形態的奇特之處。 課外類文黃鼠狼拜太陽 黃鼠狼是
7、一種機警的鬼祟的小獸,喜歡夜間活動,白天常躲在草垛、土坡、溝沿、碎石堆、灌木叢里休息。黃鼠狼的聽覺極為靈敏,遠遠便能嗅到老鼠的氣味,并能十分準確地判斷洞里是否有老鼠。萬一遇到敵害的威脅和襲擊,便急忙從肛門的兩個臭腺中放出令人惡心的臭氣,熏得敵害不敢接近。黃鼠狼在動物分類學上屬哺乳類食肉目。它的身體圓而細長、柔軟,長著棕黃色或淡黃色的毛,拖著一根蓬松的尾巴。除了繁殖期外,它都過著獨居生活。冬季,有時雞窩門關閉不嚴,只要有一個小縫,它就會鉆進去偷雞吃。不過,這不是經常的。 黃鼠狼出生后10個月,便發育成熟。雌性每年生育12次,一窩獸58只。夏季是鼠類猖狂活動的季節,也正是黃鼠狼繁殖后代的季節。在這
8、期間,黃鼠狼需要捕捉大量的老鼠和其他嚙齒動物,來喂育子女。只靠晚上的時間捕老鼠喂養58個小黃鼠狼顯然不夠,只好白天也出來捕食。但黃鼠狼是習慣于夜間活動的,白天出來活動,眼睛就有些遲鈍,往往對周圍的情況辨認不清。尤其對太陽照射的方向更看不清,所以有時它就會停止前進。直立起身子,機警地觀察周圍的環境,但直立身子容易跌倒,所以常常搖動前肢以保持平衡,看起來像是作揖。迷信的人就說黃鼠狼拜太陽要成仙。(選自動物世界) 思考1這篇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黃鼠狼的特點? 2畫線語句采用了_、_的說明方法,主要說明了什么問題?你對黃鼠狼的印象如何? 3黃鼠狼真的是在拜太陽嗎?文中是怎樣解釋的,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
9、。 4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黃鼠狼的知識?或者寫幾條俗語、歇后語也可。 解析1機警、外形、食性、生殖及捕食習慣。點撥這是一道考查寫作順序和寫作角度的題目。答案大多包含在原文中,讀懂原文就能準確答題。 2列數字、舉例子;主要說明了黃鼠狼的食物主要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還有農業害蟲;從辯證的角度看,黃鼠狼對人類、對農業是有利大于弊,我們應該恰當保護黃鼠狼。點撥本題考查的是說明方法,說明語句的內容和個人對黃鼠狼的印象;需要進行辨析、歸納。 3不是。黃鼠狼慣于夜間活動,在陽光普照的白天活動,往往對周圍情況辨認不清,有時就直立起身子,觀察周圍環境。但直立身子容易跌倒,所以常搖動前肢來保持平衡,看起來像是作揖。
10、點撥本題考查對原文語句的理解、概括。4(1)黃鼠狼分布廣,數量多,經濟價值大。(2)我國出口的黃鼠狼皮,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3)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等。以上可任選一條,也可另選。 點撥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只要符合題意即可。第十六課松樹金龜子(節選) 學法導引 松樹金龜子是一篇介紹動物生態的科學小品文。它科學、詳盡地說明了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包括婚戀、發音、繁衍等方面的內容,滲透著作者對昆蟲的人文關懷,使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有關松樹金龜子的科學知識,激發起熱愛昆蟲的感情。學習本文,首先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然后合作探究,重點體會本文的文藝筆法,運用比較法體會用詞的準確性與生動
11、性。學會通過細致觀察準確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要點精講 字詞積累 1鍬():一種工具,一般金屬頭、木柄。如鐵鍬。注意“鍬”勿寫為“揪”。 2流蘇:本指用五彩羽毛或絲線制成的穗狀的下垂裝飾物,這里指金龜子的觸須。 3獻媚:為了討好別人而做出的某種姿態或舉動。 4無動于衷():一點也不動心。衷,內心。注意“衷”勿寫為“哀”、“衰”。 5抑郁:心有憤恨,不能訴說而煩悶。 6螽()斯:一種昆蟲,身體綠色或褐色,善于跳躍,是害蟲。 文學常識 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作家。達爾文贊揚他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他以畢生精力寫出的昆蟲世界(昆蟲記)十卷本被認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 課文整
12、合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至3段):介紹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征。 第二部分(第4至20段):介紹松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婚戀、發音、死亡與繁衍。 第三部分(第21段):從松樹金龜子與農作物的關系,呼吁人們“別去打擾它”,滲透了作者對金龜子的人文關懷。 教材賞析 就算有人用手去抓它們,它們也不逃走。大多數金龜子嘴里啃著松針,后爪鉤著樹枝,露出很滿足的樣子。有的甚至咬著松針在那里打瞌睡。直到黃昏再次降臨,它們才重新在空中飛舞。 要想觀察清楚它們在空中的舞姿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早上,乘它們打瞌睡時抓了四對,關進寬敞的鐵絲網里,再放點松枝進去讓它們歇息。等來等去,它們就是不肯作空中舞蹈表演。因為它們無法
13、高飛。最多也就是一只雄蟲飛近它的對象,打開它的折扇,輕輕地晃動,像是在問: 它們可能要到深夜才交配,我沒能守候到最好的時機。 思考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掠:美人: 炫耀:無動于衷: 2結合上文看,文中提到的雄蟲的“折扇”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第段中“雌蟲”是怎樣“失去自由的”?它怎么會感到“抑郁”? 4“它們在忙什么呢?很顯然,它們是在向美人大獻殷勤,每天都進行到深夜。”是一個什么句式?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們到底是在忙什么呢? 5選文大量使用擬人化手法以使說明生動形象,請舉出兩例。 解析1輕輕擦過或拂過。 這里指雌蟲。夸耀。 一點也不動心。衷,內心。 2雄蟲的“折扇”指的是觸角末端的各7條
14、緊挨著的流蘇。當發育成熟時可以作為求偶的標志。點撥回答此類題目時要注意結合上下文。 3在打瞌睡時被抓住,放進有松枝的寬敞的鐵絲網里。因為失去了自由所以感到抑郁。 4這是一個設問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們在炫耀各自的美貌,同時向美人大獻殷勤。點撥答題時注意設問句與反問句的區別:設問句自問自答,反問句答在問中。 5.(1)很顯然它們是在向美人大獻殷勤,每天都進行到深夜。 (2)有的甚至咬著松針在那里打瞌睡。 課外類文 在所有動物當中,蜂鳥的體態最嬌美、色彩最艷麗。金雕和玉琢的精品也無法同這大自然的瑰寶媲美。它屬于鳥類,但體積最小,“以其微小博得盛譽”。小蜂鳥是大自然的杰作,其他鳥僅僅部分
15、享有的品質它都兼而有之:輕盈、迅疾、敏捷、優雅、華麗的羽毛這小小的寵兒應有盡有。它身上閃爍著綠寶石、紅寶石、黃寶石般的光芒,它從來不讓地上的塵土玷污它的衣裳,而且它終日在空中飛翔,只不過偶爾擦過草地;它在花朵之間穿梭,永遠生活在自由天地里。它有花的鮮艷,有花的光澤;花蜜是它的食糧,它只生活在花兒常新的國度里。 最小的蜂鳥體積比虻還小,粗細不及雄蜂。它的喙是一根細針,舌頭是一根纖細的線;它的眼睛像兩個閃光的黑點;它翅上的羽毛非常輕薄,好像是透明的;它的雙足又短又小,不易為人察覺;它極少用足,停下來只是為了過夜,而白天它縱情在空中邀游;它飛翔起來持續不斷,而且速度很快,發出嗡嗡地響聲。它雙翅的拍擊
16、非常迅捷,所以它在空中停留時不僅形狀不變,而且看上去毫無動作,只見它在一朵花前一動不動地停留片刻,然后箭一般朝另一朵花飛去。它是所有的花朵的客人,它用細長的舌頭探進它們懷中,用翅膀撫摸它們,但既不老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也不一離去就不復返;它來去無常僅僅是因為它隨心所欲和以無邪的方式恣意歡娛,因為這位輕浮的情人雖然靠花兒生存,但并不摧殘它們;它不過吸它們的花蜜,而且仿佛這是它舌頭的惟一用途。 2文中開篇便給蜂鳥做了一個全面的概括,是什么?蜂鳥具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生理特點? 3從文中“它從來不讓地上的塵土玷污它的衣裳”我們可以看出蜂鳥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句中“從來”是否能夠去掉?為什么? 4文中在向
17、我們介紹蜂鳥的形體特點時,運用了比喻修辭和比較的寫法,有什么好處? 解析1ìàáì 2在所有動物當中,蜂鳥的體態最嬌美、色彩最艷麗。它屬于鳥類,但體積最小,“以其微小博得盛譽”。點撥做題時要注意審清題意,把握要求。 3可以看出蜂鳥喜愛清潔。不能。因為“從來”與“向來”同義,指從過去到現在。如果去掉就改變了句子原義,表達不出蜂鳥始終講衛生的特點,也體現不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4這樣可以使我們形象、具體地了解到蜂鳥的形體特點。第十七課國寶大熊貓 學法導引 國寶大熊貓是一篇介紹珍稀動物大熊貓的科普說明文。文章條理清晰地從多方面介紹了大熊貓的特點和生活
18、習性,說明了大熊貓成為國寶的原因。學習本文,首先整體感知文章,了解大致內容;然后再研讀文章,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和文章結構,并結合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體會說明內容和順序之所以這樣安排的道理;通過閱讀感悟、比較討論等方法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形象。在揣摩語言的基礎上,通過反復朗讀有關語句、語段,進而感受作者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 要點精講 字詞積累 1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注意“衍”勿寫為“街”或“銜”。 2憨態:天真而略帶傻氣的神態。 3璀璨( à):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 4浩瀚:形容水勢盛大。 5孤僻:孤獨怪僻。 6分娩():這里指生幼畜。 7幼仔():幼小的動物。另音,仔肩(
19、擔任);,仔細。 8樂不可支:形容快樂到了極點。支,支持。 9翌(ì)日:第二天。 文學常識 葉永烈(1940),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家。浙江溫州人。作品頗多,其中中篇科幻小說小靈通漫游未來獲全國第二屆少年兒童文藝作品評選一等獎。后以寫報告文學為主,并作有傳記張春橋浮沉錄王洪文浮沉錄陳伯達其人等。 課文整合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至7段):說明大熊貓的可愛和珍貴。 第二部分(第8至16段):介紹野生大熊貓的生長環境和生活習性,以及野生大熊貓數量少、瀕臨滅絕的處境。 第三部分(第17至18段):介紹大熊貓生活歷史古老的特征,說明它是“活化石”。 (注:根據對文章內容理解的不同,文章
20、層次亦可有多種劃分。) 教材賞析 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貓”。嚴格地說,“熊貓”是錯誤的名詞。這一“錯案”是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展出貓熊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著“貓熊”兩字。可是,當時報刊的橫標題習慣于自右向左認讀,于是記者們便在報道中把“貓熊”誤寫為“熊貓”。 “熊貓”一詞經媒體廣為傳播,說慣了,也就很難糾正。于是,人們只得將錯就錯,稱“貓熊”為“熊貓”。 其實,科學家定名大熊貓為“貓熊”,是因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于食肉目。 后來熊一直保持肉食習慣,而大熊貓卻棄葷食素,最喜翠竹,偶爾也吃玉米稈、幼杉
21、樹皮。這是為什么呢?據科學家研究,大熊貓遠祖雖是肉食動物,后來,由于尋不著肉食,只得吃滿山叢生的竹子,代代相傳,也就養成了吃竹子的習慣。大熊貓食用的竹類共有17種,其中最愛吃的是冷箭竹和華橘竹。不過,竹子中的營養成分不多,主要是難以消化的纖維素,所以大熊貓食量很大,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凡是大熊貓活動的地方,最容易發現的就是一堆堆纖維素糞便。不過,大熊貓有時也顯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類動物。 思考1大熊貓是怎么得名的?這個叫法科學嗎? 2大熊貓棄葷食素的原因是什么? 3選文使用了多種說明方法,按要求找出例句。 作詮釋: 列數字: 4大熊貓是
22、珍貴物種,是國寶,請說一說它珍貴的原因有哪些? 5你認為我們應采取哪些措施,保護大熊貓? 6用一句話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 解析1是由于媒體傳播的錯案造成的。叫法不科學,應稱為“貓熊”。 2是因為熊貓的祖先尋不到肉食,只得吃竹子,世代相傳,養成習慣。 3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貓”。 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4體態可愛; 數量稀少; 有著300萬年歷史的古老動物,對研究哺乳動物具有珍貴價值,有“活化石”之稱。 5設立保護區; 人工飼養。點撥各抒己見,只要想法合理即可。 6熊貓的得名原因及食性。 課外類文 蜜蜂測距靠
23、光流 科學家發現,蜜蜂可能無法直接判斷距離,而是通過自己飛過了多少景物來估算。美國印第安納州圣母大學的科學家說,他們發現蜜蜂是通過“光流”來判斷距離。光流是指觀察者的位置發生變化時,周圍景物顯示出的移動量,景物離觀測者越近,其光流就越大,譬如火車上的乘客會感覺路邊的樹木移動得比遠處的山要快。 科學家們訓練了一些蜜蜂,使它們飛過一條8米長的管道找到食物。蜜蜂與管壁的距離比平時覓食過程中與景物的距離近得多,_。 觀察發現,蜜蜂會用搖擺舞的方式向同伴傳達食物的方位信息,搖擺的頻率代表距離。這些飛過管道的蜜蜂返回蜂巢后,用搖擺舞傳達出的信息,是食物大約在72米外,而不是實際的8米。其他蜜蜂根據這一信息
24、飛往食物所在方向時,如果不通過管道而是在普通環境中飛行,就會飛出70多米遠。 科學家據此得出結論說,蜜蜂并不能直接判斷距離的遠近,而是通過計算在該方向上飛過了多少景物來判斷。如果對這一“測距系統”加以干擾,蜜蜂就會判斷失誤,并通過搖擺舞蹈把錯誤的距離信息告訴同伴。 思考1根據你的理解,簡要說說什么是“光流”。 2根據第段的內容,你認為在第段橫線處應填寫的語句是:_。 3飛行距離相同的情況下,蜜蜂在管道內飛行后的搖擺頻率_。其同伴據此得到的信息是,食物所在方位要比實際距離_。 4分析下面語句中加點的詞語。 解析1光流是指觀察者的位置發生變化時,周圍景物顯示出的移動量。當觀測者移動位置時,周圍景物
25、距觀測者位置越近,觀測者就會感覺移動越快,反之則感覺移動越慢。 2產生的光流也大得多。點撥這類題型要結合上下文概括歸納,同時把句子放進文章中通讀、體味、修正。 3快、遠 4計算在該方向上飛過了多少景物,據此判斷食物距離。第十八課黔之驢 學法導引 黔之驢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則,敘寫了老虎吃掉“龐然大物”驢子的故事,表現了老虎的機智勇敢和驢子的外強中干;給人以深刻的啟示:不要被貌似強大的東西所嚇倒,只要敢于斗爭,定能獲得勝利。學習本文,首先對照注釋,查閱工具書,并通過相互切磋,讀懂課文、把握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討論交流對老虎的描寫,認識老虎的性格特征。最重要的是通過反復誦讀,把握寓意。 要點精講 字
26、詞積累 1好事者:喜歡多事的人。 3大駭:非常害怕。 4遠遁(ù):遠遠地逃走。“遁”勿寫為“循”。 5狎(á):態度親近而不莊重。 6跳踉(á):跳躍。“踉”勿寫為“狼”。 7():怒吼。 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朝河東人,世稱柳河東。他是韓愈提倡的古文運動的積極支持者。他的散文以山水游記最為后人所傳誦,他的寓言也很有名。他的作品有的揭露了統治者的壓迫剝削,反映人民的痛苦;有的傾吐自己抑郁的情懷,表達出一部分有理想而又遭遇坎坷的知識分子的感情。他的文學成就在文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與韓愈并稱,有人說,唐代“三百年中,能文者不啻
27、千余家,專其美者,獨韓柳二人而已”。作品集有柳河東集。 2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以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先秦時代的寓言往往只是一些文章的短小片段,柳宗元在繼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發展了寓言這種體裁,使之成為一種獨立、完整的文學樣式。他一共寫了十一篇以動物為題材的寓言,其寓言特色是:一、濃郁的文學色彩。他善于想像和夸張,更善于諷刺,創作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文學形象。二、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鮮明的戰斗性。他遭貶謫以后,深感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腐敗,便采用短小的寓言形式,諷刺時政。他的寓言都是有針對性的。課文整合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寫黔驢的來歷及老虎初見驢子時的恐懼、茫然。 第二部分(第2段):寫虎識驢、吃驢的過程。 教材賞析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2翻譯。 (2)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3寫出這個故事中的兩個成語,并解釋其含義。 4文章描寫虎的動作用詞準確精練,如:老虎初見驢時“蔽”、“窺”,生動地勾畫出老虎既好奇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扶持資金合同樣本
- 買狗售后合同樣本
- 題型05 跨學科實踐 2025年會考生物學專題復習(含答案)
- 第15講 動物的主要類群 2025年會考生物學專題練習(含答案)
- 買賣牲畜合同標準文本
- 公積金貸款擔保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與公司借款合同樣本
- 以誠為本促進道德教育的理念計劃
- 2025建筑工程項目承包合同范本
- 公司資質升級合同標準文本
- 廣州國際文化中心詳細勘察報告正文-171229end
- 警察禮儀(PPT53頁)
- 《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見》解讀
- 《尚藝發型標準剪裁》PPT課件
- 中國現代文學史00537
- 110kV升壓站電氣施工工藝及方案培訓資料(共107頁)
- 年產萬噸碳酸飲料廠的工藝設計
- 流砂過濾器設計說明書
- T∕CISA 065-2020 高爐循環冷卻水系統節能技術規范
- 電力現貨市場基礎知識(課堂PPT)
- 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工作總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