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一輪復習課時作業:48宋明理學(含解析)_第1頁
2019屆高考一輪復習課時作業:48宋明理學(含解析)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作業48宋明理學時間: 4545 分鐘一、選擇題1 1. (20192019 北京西城區模擬)下列反映隋唐時期儒學發展的史實是()()A.A.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學家提倡復興儒學B.B.封建帝王重視儒學,開始建立太學,傳授儒家思想C.C.儒學失去了在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D.D.儒學吸收佛、道思想,形成新的體系解析:隋唐時期出現了“三教合一”的現象,A A 項正確;B B 項是漢代時期,不符合題意;C C 項“失去”說法與史實不符;D D 項反映的是宋明理學,不符合題意。答案: A A2 2 . (20192019 湖南考前猜題卷)朱子語類大全中認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 之知

2、,在即物而窮其理也。”清朝康熙帝對朱子“最為尊崇,天下士子莫不奉為準繩”,一 時朱子學大興,學者遍及全國。這里的“朱子學”認為 ( )A.A.“道”是世界萬物的本原B.B.君主要用權術駕馭大臣震懾臣民C.C.人性在于追求自由和幸福D.D.“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解析:道家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可排除A A 項。法家主張君主要以法治國,運用權術與權威來對待臣民, 可排除 B B 項。 朱熹強調天理就是作為封建倫理道德規范的“三 綱五常”, 主張“存天理,滅人欲”,而近代歐洲文藝復興主張人性在于追求自由和幸福, 由此提出了注重人性的人文主義觀念,可排除 C C 項。朱熹認為“格物致

3、知”就是研究事物而 獲得知識、道理,他認為人通過接觸觀察世間萬事萬物,在體會各種知識的基礎上,可以加 深對“理”的感悟。他提出的理學是服從于統治者需要的,其目的是宣揚封建倫理道德,明 道德之善,所以 D D 項正確。答案: D D3 3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問時說:“雖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豈不可以 格?如麻麥稻粱,甚時種,甚時收,地之肥,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這位思 想家是 ( )A.A.朱熹B B.王陽明C.C.顧炎武D.D.王夫之答案: A A4 4朱熹 3434 歲的時候,孝宗召見了他。他給孝宗講“格物致知”。說帝王之學,必須要 先“格物致知”。第二年,他去見皇帝

4、時又說,大學之道,即“格物致知”。皇上沒有做到 “即物窮理”,沒有做到“即事觀理”,所以就沒有收到治國平天下的效果。這說明 ( ( ) )A.A. 朱熹好為帝師,希望給皇帝講道理B.B. 朱熹主張儒家學者應當干預政治,制約皇權C.C. 朱熹主張通過發明本心來即物窮理D.D. 程朱理學成為了官方哲學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傳統主流思想的演變,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和調動、 運用知識的能力。材料中“給孝宗講格物致知”“皇上沒有做到即物窮理,沒有做 到即事觀理”體現了,朱熹主張通過儒學“正君心”,干預政治,故B B 項正確。朱熹是否好為帝師、程朱理學是否為官方哲學在題干材料中均沒有體現,故A A

5、、D D 項錯誤。“發明本心”為陸王心學的內容,而非朱熹的思想,故C C 項錯誤。答案: B B5.5. 王陽明說: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之所發處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惡行”。對該材料理解錯誤的是( ( ) )A.A. 目的是為了加強人的道德修養B.B. 體現了 “知行合一”的認識論學說C.C. 正確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關系D.D. 認為良知是存在人們心中的天理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王陽明的心學,考查學生從文字材料中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由 題干信息“心之所發處便是行”可知,王陽明認為行產生于心,這與“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 作用”的科學理論不符

6、,故 C C 項錯誤,但符合題意。由題干信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可知, A A 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由題干信息“心之所發處便是行”可知,B B 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由題干信息“知善知惡是良知”可知,D D 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答案: C C6.6. 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隱而不顯,其地位甚至不及顏回。宋代,一場聲勢浩大的孟 子升格運動展開。朱熹把孟子與論語并列, 孟子躋身于“四書”,成為了士人必 讀的官方教科書。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 ) )A.A. 孟子在儒學的發展進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歷史作用B.B. 孟子的思想與宋儒的政治和理論訴求有諸多契合之處C.C. 孟子和宋儒都面臨來

7、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嚴峻挑戰D.D. 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學說體系提高學術修養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程朱理學,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程朱理學興起后, 孟子與論語并列, 孟子躋身于“四書”,成為了士人必讀的官方教科書,原因在于孟子的思想與理學在政治和理論訴求上有諸多契合之處,材料提及的是宋代儒學家,不是孟子,A A 項錯誤;儒學面臨佛道挑戰是在魏晉以后,D D 項沒有指出根本原因。B B 項正確。答案: B B二、非選擇題7.7. (2019(2019 江蘇蘇州檢測)()(節選)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閱讀下列材 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夫儒者以

8、“六藝” ( (詩 書禮易春秋樂 ) )為法。 “六藝”經傳 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少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 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易也。漢初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材料二 北宋開始,門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羅不到人才。禪宗的新宗教,不 啻叫人回頭,由真返俗。而進士輕薄,終于擔當不了天下大事。在這一情形下,須待北宋知 識分子再來打開新風氣,尋覓新生命。書院講學,由此醞釀。他們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 正式轉移到現實社會。要把清凈寂滅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觀念,正式轉變成修身、齊家、治 國、平天下的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舊理想。錢穆國史新論(1)(1) 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點是什么?(2)(2) 根據材料二,指出理學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理學產生的 原因。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發展演變。第 (1)(1) 問,注意從儒學的內容、儒學的作 用兩個角度歸納。第 (2)(2) 問,結合材料即可回答“政治理想”;“原因”則要從統治的需要、 宗教的沖擊、科舉的局限等角度回答。答案: (1)(1) 六藝卷帙浩繁,儒學太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