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_第1頁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_第2頁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_第3頁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_第4頁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代文學(一) 課程教學大綱課程名稱:中國古代文學(一)(Chi 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I)課程編號: 182132總學時數: 48 學時 講課學時: 48 學時學分: 3 學分先修課程:古代漢語教材:中國文學史 (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第二版) 。參考書目:章培恒、駱玉明編著, 中國文學史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6 年。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課程內容簡介:本課程通過系統地介紹先秦兩漢時期重要的作家、作品,包括詩經 、楚辭、先秦 散文、漢賦、漢樂府民歌、 史記、漢書等,使學生了解中國文學的發端及此

2、期文學的 基本發展狀況, 了解中國古代早期的文化遺產。并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學知識,增強古代文學修養, 提高鑒賞和利用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的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和進一步的深造打下一個較好的基礎。一、課程性質、目的和要求中國古代文學 是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的必修課, 是培養具有深厚文學功底的中文人 才的專業課程之一。 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必要的古代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 掌握鑒賞 與評論的方法,為今后從事文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求必須了解先秦兩漢文學史上的主要文學現象, 能夠通過對作家作品的了解, 勾勒出 文學史發展的脈絡。 能夠將文學現象放在文學史中加以關照, 了解其在文學史上的價值。 能夠

3、在課本的基礎上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二、教學內容、要點和課時安排中國古代文學(一)授課課時分配表章節講課習題課討論課合計第一章總緒論11第二章先秦文學緒論11第三章上古神話212第四章詰經718第五章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44第六章先秦說理散文314第七章 屈原與楚辭718第八章秦漢文學緒論11第九章 秦及西漢散文11第十章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314第十-一章司馬訐與史記516章 兩漢樂府詩33第十三章 東漢辭賦1- 1 -第十四章漢書及東漢散文22第十五章 東漢文人詩22合計42648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共分十五章。第一章:總緒論主要內容是:文學本位、史學思維與文化學視角。 中國文學的演進。中國文

4、學史的分期。 重點、難點:文學史的學科性質及其研究方法,中國文學宏觀演進的特點。第二章:先秦文學緒論主要內容是:中國文學的源頭。 先秦文學的形態。 先秦文學作者的流變。先秦文化與先 秦文學發展的軌跡。重點、難點:重點是先秦文學的形態、先秦文化與先秦文學發展的軌跡。難點是先秦文化與先秦文學發展的軌跡。第三章:上古神話主要內容是:中國神話的產生和記錄。 中國神話及其蘊涵的民族精神。上古神話的思維特征。上古神話的散失和演化。重點、難點:重點是中國神話及其蘊涵的民族精神、上古神話的思維特征。難點是中國神話的產生和記錄、上古神話的散失和演化。第四章:詩經主要內容是:詩經的編定和體制。詩經的內容。詩經的藝

5、術特點。詩經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重點、難點:重點是詩經的內容。 詩經的藝術特點。難點是詩經的編定和 體制。第五章: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主要內容是:從甲骨卜辭到春秋。左傳的敘事和記言。國語的文學成就。戰 國策的文學成就。重點、難點:重點是左傳的敘事和記言、戰國策的文學成就。難點是從甲骨卜辭到春秋 。第六章:先秦說理散文主要內容是:孟子散文的藝術成就。 莊子哲學思想的詩意表現。荀子和韓非子的議論文。重點、難點:重點是莊子哲學思想的詩意表現。難點是荀子和韓非子的議論文。第七章:屈原與楚辭主要內容是:楚辭產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屈原。離騷。屈原的其他作品。楚辭的流變與屈原的地位。重點、難點:重點是屈原與

6、離騷。難點是楚辭產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屈原的其他作品、楚辭的流變。第八章:秦漢文學緒論主要內容是:漢代作家群體的生成。 漢代文學的基本態勢。 漢代文學與經學的雙向互動。 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重點、難點:重點是漢代文學的基本態勢、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難點是漢代文學與經學的雙向互動。第九章:秦及西漢散文主要內容是:呂氏春秋。李斯的散文。賈誼的政論文。淮南子。重點、難點:重點是呂氏春秋、賈誼的政論文。難點是淮南子 。第十章: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主要內容是:從賈誼賦到枚乘七發。司馬相如時代的賦家。子虛賦和上林賦C 西漢其他賦家。重點、難點:重點是司馬相如時代的賦家,子虛賦和上林賦。難點是子虛賦和上林賦 。

7、第十一章:司馬遷與史記主要內容是:司馬遷。史記的成書。史記的敘事藝術。史記的人物刻畫。史 記的風格特征。史記的地位和影響。重點、難點:重點是史記的敘事藝術、人物刻畫、風格特征。難點是史記的體 例結構。 第十二章:兩漢樂府詩 主要內容是:樂府和樂府詩。豐富多彩的藝術畫面。嫻熟巧妙的敘事手法。 異曲新聲與 詩體演變。重點、 難點:重點是樂府和樂府詩、 豐富多彩的藝術畫面。 難點是異曲新聲與詩體演變。 第十三章:東漢辭賦主要內容是:東京賦的崛起。抒情賦的勃興。 重點、難點:重點是東京賦、抒情賦的代表作家作品。難點是東京賦、抒情賦的體制特 點、繁盛原因。第十四章:漢書及東漢散文主要內容是: 漢書。吳越

8、春秋。論衡和潛夫論 。 重點、難點:重點是漢書 。難點是論衡和潛夫論 。第十五章:東漢文人詩主要內容是:班固、張衡、秦嘉的詩。 古詩十九首 。 重點、難點:重點難點是古詩十九首 。三、教學方法本課程教學方法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 ,以自學和課堂討論為輔 ,對重要的作家作品及重要 文學現象積極開展研究性教學 .。對非重點的一般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簡要列出提綱及參考 書目,指導學生在課外自行學習,彌補本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的缺憾。在教學中,適當應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力求使本課程的教學更有活力和現代性。四、成績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試2、記分方式:百分制3、考試時量: 100 分鐘4、試題總數:約五道

9、大題5、題目類型以及各類題目考核的目的 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材料分析題和論述題:考 核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之上對文學現象的深入理解。五、制定本大綱的有關說明 1因授課內容較多,時或需圖片、短片展示,需采用多媒體教室教學。 2主講教師根據本大綱,制定具體的授課計劃。大綱執筆者:張 健分管教學負責人簽字:蔡梅娟中國古代文學(二) 課程教學大綱課程名稱:中國古代文學(二)(Chi 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n)課程編號: 182133總學時數: 48 學時 講課學時: 48 學時 學 分: 3 學分先修課程:古代漢語教 材:中國文學史(袁行霈

10、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參考書目:章培恒、駱玉明編著,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課程內容簡介:本課程是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第二學期,主要講授魏晉南北朝文學和隋唐五代文學。 將通過對這兩個階段作家作品的介紹和分析,以及文學史發展的系統講授,使學生初步了解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學現象,獲得有關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知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和初步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 分析評價我國古代文學的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和進一步的深造打下一個較好的基礎。一、課程性質、目的和要求

11、中國古代文學 是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的必修課,是培養具有深厚文學功底的中文人才的專業課程之一。 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必要的古代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鑒賞與評論的方法,為今后從事文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求必須了解魏晉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文學史上的主要文學現象,能夠通過對作家作品的了解,勾勒出文學史發展的脈絡。 能夠將文學現象放在文學史中加以關照, 了解其在文學史 上的價值。能夠在課本的基礎上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二、教學內容、要點和課時安排中國古代文學(二)授課課時分配表章節講課習題課討論課合計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文學緒論11第一章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22第三章 兩晉詩壇11/ 4 J* I

12、1 J 11 -J * >第四章陶淵明2 厶13第五章南北朝民歌11第六章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變22第七章永明體與齊梁詩壇22第八章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22第九章 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22第十章魏晉南北朝小說11第十一章隋唐五代文學緒論11章 南北文學的合流與初唐詩壇22第十三章盛唐的詩人群體44第十四章 李白314第十五章杜甫314第十六章大歷詩風,11第十七章韓孟詩派與劉禹錫、柳宗元等詩22第十八章白居易與元白詩派22第十九章昔文的文體文風改革22第二.十章 唐傳奇與俗講變文11第一一章晚唐詩歌212第.十章.李商隱22第一十三章詞的初創及晚唐五代詞314合計43548本課

13、程的教學內容共分二十三章。第一章:魏晉南北朝文學緒論主要內容是:文學的自覺與文學批評的興盛。動亂中文人的命運與文人的風尚。門閥制度。玄學。佛教與佛經翻譯。本時期文學發展歷程。重點、難點:重點是本時期文學發展歷程。難點是文學的自覺與文學批評的興盛。第二章: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主要內容是: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征。正始詩歌。重點、難點:重點是曹操、曹丕、曹植。難點是正始詩歌。第三章:兩晉詩壇主要內容是:陸機、潘岳與太康詩風。左思與劉琨。郭璞的游仙詩。王羲之與蘭亭唱和。 玄言詩。重點、難點:重點是左思、玄言詩。難點是玄言詩。第四章:陶淵明主要內容是:陶淵明的人生道路與思想性格。

14、田園詩。陶詩藝術及其淵源。陶淵明的散文與辭賦。陶淵明的典型意義。重點、難點:重點是陶淵明的田園詩,陶詩藝術及其淵源。難點是陶淵明的人生道路與 思想性格,陶淵明的典型意義。第五章:南北朝民歌主要內容是:南朝民歌與吳、楚風情。北朝民歌與北朝各民族的風習。重點、難點:重點是南北朝民歌的特點與代表作。難點是民歌與民族風習的聯系。第六章: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變主要內容是:謝靈運。山水詩的興盛。鮑照。重點、難點:重點與難點是謝靈運與山水詩的興盛。鮑照與詩風的轉變。第七章:永明體與齊梁詩壇主要內容是:沈約、謝脁與永明體。齊梁詩人集團。從市井到宮廷。重點、難點:重點與難點是永明體。第八章: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

15、漸主要內容是:北朝文化與文學。南北文風的交融。庾信文章。重點、難點:重點是庾信文章。難點是南北文風的交融。第九章: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主要內容是:魏晉文壇。南朝美文。水經注等。重點、難點:重點是南朝美文、水經注。難點是南朝美文。第十章:魏晉南北朝小說主要內容是:小說的起源。志怪小說。志人小說。世說新語。重點、難點:重點是搜神記、世說新語。難點是小說的起源。第十一章:隋唐五代文學緒論主要內容是:開放的文化環境。漫游、入幕、讀書山林之風、貶謫與唐文學。佛道對文學的影響。唐代文學的發展軌跡。重點、難點:重點是唐代文學的發展軌跡。難點是佛道對文學的影響。第十二章:南北文學的合流與初唐詩壇主要內

16、容是:隋代文學。初唐詩壇。陳子昂與唐詩風骨。張若虛與唐詩興象。重點、難點:重點是陳子昂與唐詩風骨。難點是隋代文學,初唐詩壇。第十三章:盛唐的詩人群體主要內容是:王維與創造靜逸明秀之美的詩人。王昌齡、崔顥和創造清剛勁健之美的詩人。高適、岑參和創造慷慨奇偉之美的詩人。重點、難點:重點是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派,高適、岑參與邊塞詩派。難點是王 孟比較、高岑比較。第十四章:李白主要內容是:李白的生平、思想與人格。李白的樂府與歌行。李白的絕句。李白詩歌的藝術個性。李白的地位與影響。重點、難點:重點是李白的樂府、歌行與絕句。難點是李白的思想。第十五章:杜甫主要內容是:杜甫生平、思想。杜甫的律詩。杜詩的藝

17、術風格。杜詩的地位與影響。重點、難點:重點是杜甫的律詩、杜詩的藝術風格。難點是杜詩的“詩史”特點。第十六章:大歷詩風主要內容是:士人心態的轉變大歷詩歌的情調。大歷詩歌的意象類型。顧況與李益。重點、難點:重點難點是士人心態的轉變大歷詩歌的情調。第十七章:韓孟詩派與劉禹錫、柳宗元等詩人主要內容是:韓孟詩派及其詩歌主張。韓愈、孟郊、李賀等人詩歌的意象類型與技巧的創新。劉禹錫、柳宗元等人的詩歌風貌。重點、難點:重點是韓孟詩派及其詩歌主張,李賀詩歌的意象類型與技巧的創新。難點是李賀詩歌。第十八章:白居易與元白詩派主要內容是:唐代中期的詩歌思潮與詩歌創作。白居易的詩歌主張及其諷喻詩。長恨歌、琵琶行。白居易

18、的閑適詩。重點、難點:重點是白居易的詩歌主張,長恨歌,琵琶行。難點是唐代中期的詩歌思潮與詩歌創作。第十九章:散文的文體文風改革主要內容是:政治改革與文體文風改革。韓、柳散文的藝術成就。 晚唐古文的衰落與駢文的復興。重點、難點:重點是韓、柳散文的藝術成就。難點是政治改革與文體文風改革。第二十章:唐傳奇與俗講變文主要內容是:唐傳奇由發軻到高潮再到低潮的發展過程,唐傳奇的作意好奇與虛構性,唐傳奇情節結構、人物描寫、修辭。俗講與講經文。轉變與變文。重點、難點:重點是唐傳奇。難點是俗講變文。第二十一章:晚唐詩歌 主要內容是:杜牧與晚唐懷古詠史詩。賈島、姚合等苦吟詩人。愛情題材與艷麗詩風。隱士情懷與淡泊詩

19、風。亂離之感與時世諷諭。重點、難點:重點是杜牧、賈島。難點是晚唐詩歌風格與時代的關聯。 第二十二章:李商隱主要內容是: 李商隱的生平。 李商隱的詩歌內容。 李詩的朦朧多義與對心靈世界的開拓。 李詩凄艷渾融的風格。重點、難點:重點難點是李詩的的朦朧多義與對心靈世界的開拓。 第二十三章:詞的初創及晚唐五代詞主要內容是:燕樂的興起及詞的起源。溫庭筠及其他花間詞人。李煜及其他南唐詞人。重點、難點:重點是花間集 、李煜。難點是詞的起源。三、教學方法本課程教學方法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 ,以自學和課堂討論為輔 ,對重要的作家作品及重要 文學現象積極開展研究性教學 .。對非重點的一般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簡要列出提

20、綱及參考 書目,指導學生在課外自行學習,彌補本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的缺憾。在教學中,適當應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力求使本課程的教學更有活力和現代性。四、成績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試2、記分方式:百分制3、考試時量: 100 分鐘4、試題總數:約五道大題5、題目類型以及各類題目考核的目的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材料分析題和論述題:考 核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之上對文學現象的深入理解。五、制定本大綱的有關說明1因授課內容較多,時或需圖片展示,需采用多媒體教室教學。2主講教師根據本大綱,制定具體的授課計劃。大綱執筆者:張 健分管教學負責人簽字:蔡梅娟中國古代文學(三) 課

21、程教學大綱課程名稱:中國古代文學(三)(Chi 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川)課程編號: 182134總學時數: 40 學時 講課學時: 40 學時學分: 2.5 學分先修課程:古代漢語教材:中國文學史 (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第二版) 。參考書目:章培恒、駱玉明編著, 中國文學史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6 年。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課程內容簡介:本課程是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第三學期,主要講授宋代文學和元代文學。將通過對這兩個階段作家作品的介紹和分析,以及文學史發展的系統講授,使學生初步了解各個歷史時期的重

22、要作家和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學現象, 獲得有關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知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和初步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評價我國古代文學的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和進一步的深造打下一個較好的基礎。一、課程性質、目的和要求中國古代文學 是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的必修課,是培養具有深厚文學功底的中文人才的專業課程之一。 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必要的古代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鑒賞與評論的方法,為今后從事文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求必須了解宋元文學史上的主要文學現象, 能夠通過對作家作品的了解, 勾勒出文學 史發展的脈絡。能夠將文學現象放在文學史中加以關照, 了解其在文學史上

23、的價值。 能夠在 課本的基礎上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二、教學內容、要點和課時安排中國古代文學(三)授課課時分配表早節講課習題課討論課合計第一章 宋代文學緒論11第二章 宋初文學22,第三章 柳永與北宋前期詞風的演變22,第四章 歐陽修及其影響下的詩文創作11第五章 蘇軾314第六早江西詩派22第七章周邦彥和北宋中后期詞壇22Lu('yRJ /1 * ' -1 Ux 1| 71-4 zyj第八章南渡前后詞風的演變22第九章 陸游等中興四大詩人22刁 J > Li |1 U-l 1/JJ 、J 1/第十章辛棄疾和辛派詞人99re|丁l 刁 flw丿-v第十一章江夔、吳文英

24、及宋末詞壇112第十二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11第十三章南宋后期和訂金的詩歌11第十四章元代文學緒論11第十五章話本小說與說唱文學11尺尺 、. 第十八章關漢卿22第十七章王實甫和西廂記314第十八章白樸和馬致遠22第十九章北方和南方戲劇圈的雜劇創22第二十章南戲的興起與琵琶記22第二-一章元代散曲11第一十一章元代詩文21合計37340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共分二十二章。第一章:宋代文學緒論主要內容是:高度繁榮的文化。憂患意識與愛國主題。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審美情趣。 城市的繁榮。宋代文學的獨特成就與歷史地位。重點、難點:重點是宋代文學的獨特成就與歷史地位。難點是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審 美情趣。第二章

25、:宋初文學主要內容是:宋初的散文和復古思潮。宋初白體詩人和王禹偁。宋初晚唐體詩人。西昆 體的盛衰。重點、難點:重點是西昆體的藝術特征。難點是宋初的散文和詩。第三章:柳永與北宋前期詞風的演變主要內容是:對五代詞風的因革:晏殊詞、歐陽修詞。開拓詞境的嘗試:范仲淹詞、張 先詞、王安石詞。柳永詞的新變。重點、難點:重點與難點是柳永詞的新變。第四章:歐陽修及其影響下的詩文創作主要內容是:歐陽修的散文、辭賦和四六。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的詩歌。王安石等 人的散文。王安石的詩歌。重點、難點:重點是歐陽修的文學革新主張與散文創作。難點是歐陽修、梅堯臣、蘇舜 欽、王安石等人的詩歌、散文風格。第五章:蘇軾主要內容

26、是:蘇軾的人生觀和創作道路。蘇軾的古文和辭賦、四六。蘇軾的詩。蘇軾的 詞。蘇軾的意義與影響。重點、難點:重點是蘇軾的詞。難點是蘇軾的人生觀和創作道路。第六章:江西詩派主要內容是:黃庭堅的詩歌。陳師道的詩歌。江西詩派的形成。江西詩派的演變。陳與義和曾幾的詩歌。重點、難點:重點是黃庭堅的詩歌、江西詩派。難點是江西詩派的演變。第七章:周邦彥和北宋中后期詞壇主要內容是:黃庭堅和晁補之。晏幾道。秦觀。賀鑄。周邦彥。 重點、難點:重點與難點是晏幾道、秦觀、賀鑄、周邦彥的詞。 第八章:南渡前后詞風的演變主要內容是:李清照。朱敦儒。張兀干等詞人。李綱、岳飛等詞人。重點、難點:重點與難點是李清照的詞論與詞作。第

27、九章:陸游等中興四大詩人主要內容是:陸游的創作道路和詩歌淵源。陸游詩歌的特點與成就。陸游的影響。楊萬里和范成大。重點、難點:重點是陸游詩歌的特點與成就。難點是陸游的創作道路和詩歌淵源。第十章:辛棄疾和辛派詞人主要內容是:辛棄疾的創作道路。辛棄疾對詞境的開拓。辛詞的藝術成就。辛派詞人。重點、難點:重點是辛棄疾對詞境的開拓和辛詞的藝術成就。難點是辛棄疾的創作道路。第一章:江夔、吳文英及宋末詞壇主要內容是:江夔:耿介清高的江湖雅士;戀情的雅化和語言的剛化;別有寄托的詠物詞;幽冷悲涼的詞境與虛處傳神的手法;因詞制曲的自度曲和韻味雋永的小序。吳文英:非仕非隱的人生;亦夢亦幻的境界;突變性的章法結構和密麗

28、深幽的語言風格。宋末其他詞人:周密、王沂孫、張炎、蔣捷、劉克莊、陳人杰、劉辰翁和文天祥。重點、難點:重點與難點是江夔詞、吳文英詞的風格特點。第十二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主要內容是:南宋的政論文和筆記小品。南宋理學家的文論和散文。南宋的四六。重點、難點:重點與難點是南宋散文和四六的主要風格。第十三章:南宋后期和遼金的詩歌主要內容是:永嘉四靈和江湖派。宋末詩歌。遼代詩歌。元好問與金代詩歌。重點、難點:重點是元好問的詩歌。難點是永嘉四靈和江湖派。第十四章:元代文學緒論主要內容是:兀代的社會與文學。敘事文學的興盛。兀代的抒情文學。兀代文學的審美情趣。重點、難點:重點是元代戲劇的繁榮。第十五章:話本小說與

29、說唱文學主要內容是:說話藝術。小說話本。講史話本。說經話本。諸宮調。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重點、難點:重點是"說話”四家、小說話本、西廂記諸宮調。難點是四家中的合生。 第十六章:關漢卿主要內容是:關漢卿的生平思想與創作旨趣。單刀會西蜀夢與關漢卿的歷史劇創作。救風塵與關漢卿的喜劇創作。 竇娥冤與關漢卿的悲劇創作。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 和語言藝術。重點、難點:重點是竇娥冤、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難點是關漢卿的生 平思想與創作旨趣。第十七章:王實甫和西廂記主要內容是:西廂記的作者王實甫。鶯鶯故事的創新。西廂記的戲劇沖突。西廂記的人物塑造、語言藝術和社會影響。重點、難點:重點是鶯鶯故事的創

30、新、西廂記的人物塑造。難點是西廂記的語言藝術。第十八章:白樸和馬致遠主要內容是:白樸和梧桐雨。墻頭馬上。馬致遠和漢宮秋。馬致遠的神仙道化 劇和陳摶高臥。重點、難點:重點是梧桐雨、漢宮秋。難點是馬致遠的神仙道化劇和 陳摶高臥。 第十九章:北方和南方戲劇圈的雜劇創作主要內容是:大都作家群。河北作家群。山東作家群。山西作家群。雜劇的南移與衰落。 鄭光祖。喬吉與宮天挺。重點、難點:重點是大都作家群、鄭光祖。難點是各地作家群的特點、代表人物、代表 作品。第二十章:南戲的興起與琵琶記主要內容是:南戲的形成與發展。 琵琶記的悲劇意蘊。 琵琶記的藝術成就。四大 南戲及其他。重點、難點:重點是琵琶記 、四大南戲

31、。難點是南戲的形成與發展。第二十一章:元代散曲 主要內容是:散曲的興起及其體制風格。元代前期散曲創作。元代后期散曲創作。重點、 難點:重點是元代前后期散曲的不同特點及代表作家、作品。難點是散曲的興起及其體制風格。第二十二章:元代詩文 主要內容是:元代詩文概況。元代前期的詩歌。中期的詩歌。后期的詩歌。 重點、難點:重點是楊維楨的“鐵崖體” 。難點是元代前、中、后期詩歌的特點及代表 作家作品。三、教學方法本課程教學方法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以自學和課堂討論為輔 ,對重要的作家作品及重要文學現象積極開展研究性教學 .。對非重點的一般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簡要列出提綱及參考 書目,指導學生在課外自行學習,彌

32、補本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的缺憾。在教學中,適當應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力求使本課程的教學更有活力和現代性。四、成績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試2、記分方式:百分制3、考試時量: 100 分鐘4、試題總數:約五道大題5、題目類型以及各類題目考核的目的 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材料分析題和論述題:考 核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之上對文學現象的深入理解。五、制定本大綱的有關說明1因授課內容較多,時或需圖片展示,需采用多媒體教室教學。2主講教師根據本大綱,制定具體的授課計劃。大綱執筆者:張 健分管教學負責人簽字:蔡梅娟中國古代文學(四) 課程教學大綱課程名稱:中國古代文學(四)(

33、Chi 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IV)課程編號: 182135總學時數: 40 學時 講課學時: 40 學時學分: 2.5 學分先修課程:古代漢語教材:中國文學史 (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第二版) 。參考書目:章培恒、駱玉明編著, 中國文學史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6 年。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課程內容簡介:本課程是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第四學期,主要講授明代文學和清代文學。將通過對這兩個階段作家作品的介紹和分析,以及文學史發展的系統講授,使學生初步了解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以及重要的文學現象, 獲得有關

34、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知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和初步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評價我國古代文學的能力。為今后的工作和進一步的深造打下一個較好的基礎。一、課程性質、目的和要求中國古代文學 是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的必修課,是培養具有深厚文學功底的中文人才的專業課程之一。 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必要的古代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鑒賞與評論的方法,為今后從事文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求必須了解明清文學史上的主要文學現象, 能夠通過對作家作品的了解, 勾勒出文學 史發展的脈絡。能夠將文學現象放在文學史中加以關照, 了解其在文學史上的價值。 能夠在 課本的基礎上深入思考,提出

35、自己的見解。二、教學內容、要點和課時安排中國古代文學(四)授課課時分配表章節講課習題課討論課合計第一章明代文學緒論11第一章三國志演義與歷史演義的繁榮314第三章水滸傳與英雄傳奇的演化314第四章西游記與其他神怪小說22第五章金瓶梅與世情小說的勃興22/第六章“三言”、“一拍” 與明代的短篇小說22/I J / 、一第七章' 11* J 1 1-V 丿 J 1 J H J /1 U ' -J明代雜劇的流變314第八章為 1、丿口 J H J明代傳奇的發展與繁榮22第九章湯顯祖22第十章明代詩文11第-一章清代文學緒論11第十二章清初戲曲與長牛殿、桃花扇22第十三章清初白話小說1

36、1第十四章聊齋志異22第十五章儒林外史22尺尺 、. 第十六章紅樓夢314第十七章清中葉的小說戲曲與講唱文學11第十八章清代詩文詞11第十九章近代詩文詞11第一十章近代小說與戲曲11合計36440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共分二十章。第一章:明代文學緒論主要內容是:商業經濟的繁榮與城市文化形態的形成;王學左派的興起及其對文學創作的推動;俗文學的發展與對文學特性認識的深化;眾多的文學群體及文學的論爭。重點、難點:重點是俗文學的發展、明代文學論爭的特點。難點是王學左派的興起及其對文學創作的推動。第二章:三國志演義與歷史演義的繁榮主要內容是:三國志演義的成書、作者與版本;在理想和迷惘中重塑歷史;波瀾壯闊、氣勢

37、恢弘的歷史畫卷;三國志演義的影響。重點、難點:重點是在理想和迷惘中重塑歷史;波瀾壯闊、氣勢恢弘的歷史畫卷。難點 是三國志演義的成書、作者與版本。第三章:水滸傳與英雄傳奇的演化主要內容是:水滸傳的成書過程與作者;奸逼民反與替天行道;用白話塑造傳奇英雄的群像;水滸傳的影響。重點、難點:重點是奸逼民反與替天行道。難點是水滸傳的成書過程與作者。 第四章:西游記與其他神怪小說主要內容是:西游記的題材演化及其作者;富有人生哲理的“游戲之作”;神幻世界的奇幻美與詼諧性;封神演義等其他神魔小說。重點、難點:重點是西游記的奇幻美與詼諧性。難點是西游記的題材演化及其 作者。第五章:金瓶梅與世情小說的勃興主要內容是

38、:金瓶梅的創作時代及其作者;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畫;白話長篇小說發展的里程碑;續書及其影響。重點、難點:重點是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畫;白話長篇小說發展的里程碑。難點是金 瓶梅的創作時代及其作者。第六章:“三言”、“二拍”與明代的短篇小說主要內容是:白話短篇小說的繁榮;市民社會的風情畫;“無奇之所以為奇”;明代的文言小說。重點、難點:重點是“三言”、“二拍”。難點是明代的文言小說。第七章:明代雜劇的流變主要內容是:明初宮廷派作家的雜劇創作; 明代中后期的雜劇轉型; 徐渭及其諷世雜劇。重點、難點:重點是徐渭與四聲猿 。難點是明代中后期的雜劇轉型。第八章:明代傳奇的發展與繁榮主要內容是:明初傳奇概述;明

39、代中期三大傳奇;明代后期傳奇的繁榮;吳江派與玉茗堂風格影響下的劇作家。重點、難點:重點是明代中期三大傳奇。難點是“湯沈之爭”第九章:湯顯祖主要內容是:湯顯祖的生平與思想;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 ;“臨川四夢”中的另外 三部戲;湯顯祖的影響。重點、難點:重點是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 。難點是紫釵記 、南軻記、邯鄲 記體現的湯顯祖的儒釋道思想。第十章:明代詩文主要內容是:明初詩文;明代中期的文學復古;晚明詩文;散曲與民歌。 重點、難點:重點是臺閣體、李夢陽與前七子、王世貞與后七子、唐宋派、李贄的“童 心說”、袁宏道與公安派。難點是各個詩歌流派及其主張。第十一章:清代文學緒論主要內容是:文化專制下的學術和文學;清代人文思潮與文學;清代文學的歷史特征。重點、難點:重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