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01)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1.1 主題內容本標準規定了危險廢物填埋的入場條件,填埋場的選址、設計、施工、運行、封場及監測的環境保護要求。1.2 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危險廢物填埋場的建設、運行及監督管理。本標準不適用于放射性廢物的處置。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含的條文,在本標準中被引用即構成本標準的條文,與本標準同效。GB5085.1危險廢物鑒別標準腐蝕性鑒別GB5085.3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GB5086.12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T15555.112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測定方法GB1629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噪
2、聲標準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T4848地下水水質標準GB15562.2環境保護圖形標志一一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當上述標準被修訂時,應使用最新版本。3定義3.1 危險廢物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3.2 填埋場處置廢物的一種陸地處置設施,它由若干個處置單元和構筑物組成,處置場有界限規定,主要包括廢物預處理設施、廢物填埋設施和滲濾液收集處理設施。3.3 相容性某種危險廢物同其他危險廢物或填埋場中其他物質接觸時不產生氣體、熱量、有害物質,不會燃燒或爆炸,不發生其他可能對填埋場產生不利影響的反應和變化。3.4 天然基礎層填埋場
3、防滲層的天然土層。3.5 防滲層人工構筑的防止滲濾液進入地下水的隔水層。3.6 雙人工襯層包括兩層人工合成材料襯層的防滲層,其構成見附錄A圖1。3.7 復合襯層包括一層人工合成材料襯層和一層天然材料襯層的防滲層,其構成見附錄A圖2。4填埋場場址選擇要求4.1 填埋場場址的選擇應符合國家及地方城鄉建設總體規劃要求,場址應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區域,不會因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受到破壞。4.2 填埋場場址的選擇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4.3 填埋場場址不應選在城市工農業發展規劃區、農業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物(考古)保護區、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供水遠景規劃區、礦產資源
4、儲備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4.4 填埋場距飛機場、軍事基地的距離應在3000m以上。4.5 填埋場場界應位于居民區800m以外,并保證在當地氣象條件下對附近居民區大氣環境不產生影響。4.6 填埋場場址必須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標高線以上,并在長遠規劃中的水庫等人工蓄水設施淹沒區和保護區之外。4.7 填埋場場址距地表水域的距離不應小于150m4.8 填埋場場址的地質條件應符合下列要求:a.能充分滿足填埋場基礎層的要求;b.現場或其附近有充足的黏土資源以滿足構筑防滲層的需要;c.位于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主要補給區范圍之外,且下游無集中供水井;d.地下水位應在不透水層3m以下,否則,必須提高防滲設
5、計標準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取得主管部門同意;e.天然地層巖性相對均勻、滲透率低;f.地質構結構相對簡單、穩定,沒有斷層。4.9 填埋場場址選擇應避開下列區域:破壞性地震及活動構造區;海嘯及涌浪影響區;濕地和低洼匯水處;地應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區;石灰溶洞發育帶;廢棄礦區或塌陷區;崩塌、巖堆、滑坡區;山洪、泥石流地區;活動沙丘區;尚未穩定的沖積扇及沖溝地區;高壓縮性淤泥、泥炭及軟土區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場安全的區域。4.10 填埋場場址必須有足夠大的可使用面積以保證填埋場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長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內能充分接納所產生的危險廢物。4.11 填埋場場址應選在交通方便、運輸
6、距離較短,建造和運行費用低,能保證填埋場正常運行的地區。5填埋物入場要求5.1 下列廢物可以直接入場填埋:a.根據GB5086和GB/T15555.111測得的廢物浸出液中有一種或一種以上有害成分濃度超過GB5085.3中的標準值并低于表5-1中的允許進入填埋區控制限值的廢物;b.根據GB5086和GB/T15555.12測得的廢物浸出液pH值在7.012.0的廢物。5.2 下列廢物需經預處理后方能入場填埋:a.根據GB5086和GB/T15555.111測得廢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種有害成分濃度超過表5-1中允許進入填埋區的控制限值的廢物;表5-1危險廢物允許進入填埋區的控制限值序號項目穩定化控制
7、限值(mg/L)1有機汞0.0012汞及其化合物(以總汞計)0.253鉛(以總鉛計)54錨(以后錨計)0.505總銘126六價銘2.507銅及其化合物(以總銅計)758鋅及其化合物(以總鋅計)759鍍及其化合物(以總鍍計)0.2010釧及其化合物(以總釧計)15011銀及其化合物(以總銀計)1512神及其化合物(以總碑計)2.513無機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鈣)10014氧化物(以CN計)5b.根據GB5086和GB/T15555.12測得的廢物浸出液pH值小于7.0和大于12.0的廢物;c.本身具有反應性、易燃性的廢物;d.含水率高于85%勺廢物;e.液體廢物。5.3 下列廢物禁止填埋:a.醫療
8、廢物;b.與襯層具有不相容性反應的廢物。6填埋場設計與施工的環境保護要求6.1 填埋場應設預處理站,預處理站包括廢物臨時堆放、分撿破碎、減容減量處理、穩定化養護等設施。6.2 填埋場應對不相容性廢物設置不同的填埋區,每區之間應設有隔離設施。但對于面積過小,難以分區的填埋場,對不相容性廢物可分類用容器盛放后填埋,容器材料應與所有可能接觸的物質相容,且不被腐蝕。6.3 填埋場所選用的材料應與所接觸的廢物相容,并考慮其抗腐蝕特性。6.4 填埋場天然基礎層的飽和滲透系數不應大于1.0X105cm/s,且其厚度不應小于26.5 填埋場應根據天然基礎層的地質情況分別采用天然材料襯層、復合襯層或雙人工襯層作
9、為其防滲層。6.5.1 如果天然基礎層飽和滲透系數小于1.0X107cm/s,且厚度大于5m,可以選用天然材料襯層。天然材料襯層經機械壓實后的飽和滲透系數不應大于1.0X107cm/s,厚度不應小于1ni6.5.2 如果天然基礎層飽和滲透系數小于1.0X106cm/s,可以選用復合襯層。復合襯層必須滿足下列條件:a.天然材料襯層經機械壓實后的飽和滲透系數不應大于1.0x107cm/s,厚度應滿足表6-1所列指標,坡面天然材料襯層厚度應比表6-1所列指標大10%表6-1復合襯層下襯層厚度設計要求基礎層條件下襯層厚度滲透系數<1.0X107cm/s,厚度>3m厚度>0.5m滲透系
10、數<1.0X106cm/s,厚度>6m厚度>0.5m滲透系數<1.0X106cm/s,厚度>3m厚度>1.0m一-一一一-12、b.人工合成材料襯層可以米用局密度聚乙烯(HDPE,其滲透系數不大于10cm/s,厚度不小于1.5mmHDPEM料必須是優質品,禁止使用再生產品。6.5.3 如果天然基礎層飽和滲透系數大于1.0X106cm/s,則必須選用雙人工襯層。雙人工襯層必須滿足下列條件:a.天然材料襯層經機械壓實后的滲透系數不大于1.0X107cm/s,厚度不小于0.5m;b.上人工合成襯層可以采用HDP材料,厚度不小于2.0mm;c.下人工合成襯層可以采用
11、HDP材料,厚度不小于1.0mm;襯層要求的其他指標同第6.5.2條。6.6 填埋場必須設置滲濾液集排水系統、雨水集排水系統和集排氣系統。各個系統在設計時采用的暴雨強度重現期不得低于50年。管網坡度不應小于2%填埋場底部應以不小于2%的坡度坡向集排水管道。6.7 采用天然材料襯層或復合襯層的填埋場應設滲濾液主集排水系統,它包括底部排水層、集排水管道和集水井;主集排水系統的集水井用于滲濾液的收集和排出。6.8 采用雙人工合成材料襯層的填埋場除設置滲濾液主集排水系統外,還應設置輔助集排水系統,它包括底部排水層、坡面排水層、集排水管道和集水井;輔助集排水系統的集水井主要用作上人工合成襯層的滲漏監測。
12、6.9 排水層的透水能力不應小于0.1cm/s。6.10 填埋場應設置雨水集排水系統,以收集、排出匯水區內可能流向填埋區的雨水、上游雨水以及未填埋區域內未與廢物接觸的雨水。雨水集排水系統排出的雨水不得與滲濾液混排。6.11 填埋場設置集排氣系統以排出填埋廢物中可能產生的氣體。6.12 填埋場必須設有滲濾液處理系統,以便處理集排水系統排出的滲濾液。6.13 填埋場周圍應設置綠化隔離帶,其寬度不應小于10m。6.14 填埋場施工前應編制施工質量保證書并獲得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批準。施工中應嚴格按照施工質量保證書中的質量保證程序進行。6.15 在進行天然材料襯層施工之前,要通過現場施工試驗確定合適的施
13、工機械,壓實方法、壓實控制參數及其他處理措施,以論證是否可以達到設計要求。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要進行現場施工質量檢驗,檢驗內容與頻率應包括在施工設計書中。6.16 人工合成材料襯層在鋪設時應滿足下列條件:a.對人工合成材料應檢查指標合格后才可鋪設,鋪設時必須平坦,無皺折;b.在保證質量條件下,焊縫盡量少;c.在坡面上鋪設襯層,不得出現水平焊縫;d.底部襯層應避免埋設垂直穿孔的管道或其他構筑物;e.邊坡必須錨固,錨固形式和設計必須滿足人工合成材料的受力安全要求;f.邊坡與底面交界處不得設角焊縫,角焊縫不得跨過交界處。6.17在人工合成材料襯層在鋪設、焊接過程中和完成之后,必須通過目視,非破壞性和破壞
14、性測試檢驗施工效果,并通過測試結果控制施工質量。7填埋場運行管理要求7.1 在填埋場投入運行之前,要制訂一個運行計劃。此計劃不但要滿足常規運行,而且要提出應急措施,以便保證填場的有效利用和環境安全。7.2 填埋場的運行應滿足下列基本要求:a.入場的危險廢物必須符合本標準對廢物的入場要求;b.散狀廢物入場后要進行分層碾壓,每層厚度視填埋容量和場地情況而定;c.填埋場運行中應進行每日覆蓋,并視情況進行中間覆蓋;d.應保證在不同季節氣候條件下,填埋場進出口道路通暢;e.填埋工作面應盡可能小,使其得到及時覆蓋;f.廢物堆填表面要維護最小坡度,一般為1:3(垂直:水平);g.通向填埋場的道路應設欄桿和大
15、門加以控制;h.必須設有醒目的標志牌,指示正確的交通路線。標志牌應滿足GB15562.2的要求;i.每個工作日都應有填埋場運行情況的記錄,應記錄設備工藝控制參數,入場廢物來源、種類、數量,廢物填埋位置及環境監測數據等;j.運行機械的功能要適應廢物壓實的要求,為了防止發生機械故障等情況,必須有備用機械;k.危險廢物安全填埋場的運行不能暴露在露天進行,必須有遮雨設備,以防止雨水與未進行最終覆蓋的廢物接觸;l.填埋場運行管理人員,應參加環保管理部門的崗位培訓,合格后上崗。7.3 危險廢物安全填埋場分區原則7.3.1 可以使每個填埋區能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得到封閉。7.3.2 使不相容的廢物分區填埋。7.
16、3.3 分區的順序應有利于廢物運輸和填埋。7.4 填埋場管理單位應建立有關填埋場的全部檔案,從廢物特性、廢物傾倒部位、場址選擇、勘察、征地、設計、施工、運行管理、封場及封場管理、監測直至驗收等全過程所形成的一切文件資料,必須按國家檔案管理條例進行整理與保管,保證完整無缺。8填埋場污染控制要求8.1 嚴禁將集排水系統收集的滲濾液直接排放,必須對其進行處理并達到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第一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的要求及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標準要求后方可排放。8.2 危險廢物填埋場廢物滲濾液第二類污染物排放控制項目為:pH值,懸7?物(SS),五日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
17、ODr),氨氮(NH-N),磷酸鹽(以P計)。8.3 填埋場滲濾液不應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填埋場地下水污染評價指標及其限值按照GB/T14848執行。8.4 地下水監測因子應根據填埋廢物特性由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必須具有代表性,能表示廢物特性的參數。常規測定項目為:濁度,pH值,可溶性固體,氯化物,硝酸鹽(以N計),亞硝酸鹽(以N計),氨氮,大腸桿菌總數。8.5 填埋場排出的氣體應按照GB16297中無組織排放的規定執行。監測因子應根據填埋廢物特性由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必須具有代表性,能表示廢物特性的參數。8.6 填埋場在作業期間,噪聲控制應按照GB12348的規定執行。9封
18、場要求9.1 當填埋場處置的廢物數量達到填埋場設計容量時,應實行填埋封場。9.2 填埋場的最終覆蓋層應為多層結構,應包括下列部分:a.底層(兼作導氣層):厚度不應小于20cm,傾斜度不小于2%由透氣性好的顆粒物質組成;b.防滲層:天然材料防滲層厚度不應小于50cm,滲透系數不大于107cm/s;若采用復合防滲層,人工合成材料層厚度不應小于1.0mm天然材料層厚度不應小于30cmI其他設計要求同襯層相同;c.排水層及排水管網:排水層和排水系統的要求同底部滲濾液集排水系統相同,設計時采用的暴雨強度不應小于50年;d.保護層: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0cm,由粗砥性堅硬鵝卵石組成;e.植被恢復層:植被層
19、厚度一般不應小于60cm,其土質應有利于植物生長和場地恢復;同時植被層的坡度不應超過33%在坡度超過10%勺地方,須建造水平臺階;坡度小于20%時,標高每升高3m,建造一個臺階;坡度大于20%寸,標高每升高2m,建造一個臺階。臺階應有足夠的寬度和坡度,要能經受暴雨的沖刷。9.3 封場后應繼續進行下列維護管理工作,并延續到封場后30年:a.維護最終覆蓋層的完整性和有效性;b.維護和監測檢漏系統;c.繼續進行滲濾液的收集和處理;d.繼續監測地下水水質的變化。9.4 當發現場址或處置系統的設計有不可改正的錯誤,或發生嚴重事故及發生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使得填埋場不能繼續運行時,填埋場應實行非正常封場。非正常封場應預先作出相應補救計劃,防止污染擴散。實施非正常封場必須得到環保部門的批準。10監測要求10.1 對填埋場的監督性監測的項目和頻率應按照有關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進行,監測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賣首付房子合同樣本
- 代理賣房合同樣本
- 水資源珍惜與公眾參與計劃
- 農村鍋爐出租合同范例
- 急診部門協同工作流程計劃
- 企業廢料收購合同標準文本
- 入職材料合同標準文本
- 借車位合同樣本
- 供熱工程勞務合同樣本
- 貨架管理與優化策略計劃
- 三星堆文化遺跡中國風動態PPT
- DB44-T 2283-2021水利工程生態設計導則1-(高清現行)
- XX縣城區新建公廁、生活垃圾中轉站項目實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
- 哈薩克斯坦鐵路車站代碼
- 利潤分配專項審計
- 探索性數據分析簡介課件
- 螺紋的標注-PPT課件
- 勇者斗惡龍之怪獸仙境圖表資料合集(合成表技能)
- 履帶式液壓挖掘機挖掘機構設計
- 原材料進廠檢驗管理制度及檢驗規程
- 川崎病診治指南最新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