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級本科血液循環教材_第1頁
07級本科血液循環教材_第2頁
07級本科血液循環教材_第3頁
07級本科血液循環教材_第4頁
07級本科血液循環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咸寧學院教案課程名稱生理學授課題目(章節或主題)第四章血液循環授課教師黃碧蘭所屬二級學院醫學院所屬教研室生理學職稱教授授課時間2008年4月14日第8周星期五第5、6節第1次課授課時數2學時授課班級護理學專業(本科口專科口)2007%攵1班教學課型理論課口實驗課口習題課口討論課口實習(踐)課口其它口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時間生理學、姚泰、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教學目標與要求:1掌握心臟各類細胞生物電現象及其形成機制、心肌細胞的電生理特性;2熟悉心肌細胞的分類;3了解血液循環主要功能。主要知識點、重點與難點:1主要知識點:血液循環、4期自動去極化、期前收縮、代償間隙、興奮性、自律性、潛在

2、起搏點、異位起搏點概念;/、同心肌細胞動作電位表現及產生機制;心肌的電生理特性2重點:各類心肌細胞生物電現象及其形成機制;3難點:心肌電生理特性教學過程設計(包括講授內容、講授方法、時間分配、媒體選用、板書設計等的設計):介紹循環系統功能及心肌細胞的類形(15min)第一節心臟的生物電活動一心肌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一)工作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1靜息電位(10min)2動作電位(20min);(二)自律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形成機制1.浦肯野氏細胞(15min);2.竇房結細胞(15min)。二、心肌電生理特性:興奮性(15min)、自律性(下次課講)、傳導性(下次課講)教學媒體(請打

3、,選擇):教材口板書口實物口標本口掛圖口模型口投影口幻燈口錄像口CAI(計算機輔助教學)口教學方法(請打,選擇):講授法口討論法口演示法口自學輔導法口練習法(習題或操作)讀書指導法口PBL(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口案例法口其他口提問、課堂討論等師生互動的設計:1提問靜息電位產生機制2復習骨骼肌和神經的生物電,引入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讓學生辨別兩種記錄波形,由學生找出兩者的不同點,然后比較性的講解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特點;復習思考及作業題布置:1試述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產生機制2簡述竇房結起搏細胞的電活動特點3為什么心肌不會像骨骼肌那樣產生完全強直收縮教學中的創新點(加強基礎與實踐知識的聯系、外語

4、的運用、啟發學生思維、指導學生自學、介紹學科新進展等方面):1加強基礎與實踐知識的聯系:引用傳統實驗斯氏結扎法說明竇房結是正常心臟的起搏點;講解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時,借助臨床早搏的例子講解,先提出早搏可能出現的臨床癥狀,進而講解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形成原理。2外語的運用:BloodCirculation(血液循環);excitabilit(興奮性);autorhythmicity(自律性);plateau(平臺期);phase4spontaneousdepolarization(4期自動去極化)3啟發學生思維:改變細胞外的K+濃度,興奮性會發生怎樣變化?4介紹學科新進展:腺昔心臟電生理作用的研究

5、進展進展竇房結細胞靜息膜電位約為-60mV,當腺昔作用于竇房結細胞時,通過受體機制,與腺昔A1受體結合,激活細胞膜上的K+通道,K+離子外流,使細胞膜超極化,膜電位降至-90mV,閾電位升高,舒張期緩慢去極化速度(4相)減慢,動作電位0相峰值降低、時程縮短,使竇房結的自律性降低,表現在竇性心律減慢或出現竇性靜止。腺昔的非受體機制是否對竇房結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不十分清楚。大多數學者認為竇性心律的減慢是腺昔雙重作用機制的結果,但有些學者研究發現,腺昔這種負性變時作用經阿托品化后依然存在。另外,臨床上應用ATP后,先出現竇性心律的減慢,繼而出現竇性心律的加快,這可能與腺昔介導的血管擴張引起血液

6、動力學變化反射性興奮交感神經有關。參考資料(包括輔助教材、參考書、文獻等):1生理學第五版,姚泰主編2人體生理學范少光等主編,3離子通道心腦血管疾病基礎與臨床賈宏軍等主編4生理學學習與解題指南,余承高主編5維普資訊網教研室意見教研室主任簽章:年月日教學后記(即教學實施情況總結分析,在課程結束后填寫)咸寧學院教案課程名稱生理學授課題目(章節或主題)第四章血液循環授課教師黃碧蘭所屬二級學院醫學院所屬教研室生理學職稱教授授課時間2008年9月24日第4周星期三第1、2節第1次課授課時數2學時授課班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口專科口)2007級2班教學課型理論課口實驗課口習題課口討論課口實習(踐)課口其它口

7、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時間生理學、朱大年、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教學目標與要求:1掌握心臟泵血過程與機制;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心肌收縮的主要特點.2熟悉心音的產生機制及特點;心臟泵功能的評價、心泵功能的儲備3了解心動周期;血液循環功能.主要知識點、重點與難點:1主要知識點:等容收縮期、快速射血期、等容舒張期、快速充盈期;心肌收縮的特點;負荷、心肌收縮能力對搏出量的影響;心音。2重點:心臟泵血過程與機制。3難點: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教學過程設計(包括講授內容、講授方法、時間分配、媒體選用、板書設計等的設計)概述110min)第一節心臟的泵血功能二、心臟的泵血機制和過程(一)心動周期(8m

8、in)(二)心臟的泵血過程(27min)(三)心房在心臟泵血活動中的作用(四)心音的產生(10min)二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定(10min)三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25min)教學媒體(請打,選擇)教材口板書口實物口標本口掛圖口模型口投影口幻燈口錄像口CAI(計算機輔助教學)口教學方法(請打,選擇):講授法口討論法口演示法口自學輔導法口練習法(習題或操作)讀書指導法口PBL(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口案例法口其他口提問、課堂討論等師生互動的設計:用圖演示各瓣膜的開、關,血流方向,一邊演示一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和回答,逐步引入心臟射血與充盈的機制。復習思考及作業題布置:1簡述第一第二心音的特點及區別?

9、2與骨骼肌相比,心室功能曲線有何不同?有何生理意義?3設計一個實驗來觀察心輸出量的影響因素4一個心動周期中,心室內壓、容積、瓣膜及血流方向各有何變化?教學中的創新點(加強基礎與實踐知識的聯系、外語的運用、啟發學生思維、指導學生自學、介紹學科新進展等方面):1加強基礎與實踐知識的聯系:結合臨床高血壓病例,講解后負荷對搏出量的影響。2外語的運用:cardiaccycle(心動周期),BloodCirculation(血液循環),preload(前負荷);afterload(后負荷);cardiacoutput(心輸出量);cardiacindex(心指數);ejectionfraction(射血分

10、數);strokevolume(每搏輸出量)參考資料(包括輔助教材、參考書、文獻等):1生理學第六版,姚泰主編2人體生理學范少光等主編,3心臟生理卡茨主編4生理學學習與解題指南余承高主編5GordonRoss,M.D.,Essentialofhumanphysiology教研室意見教研室主任簽章:教學后記(即教學實施情況總結分析,在課程結束后填寫)咸寧學院教案課程名稱生理學授課題目(章節或主題)第四章血液循環授課教師黃碧蘭所屬二級學院醫學院所屬教研室生理學職稱教授授課時間2008年4月21日第9周星期一第5、6節第3次課授課時數2學時授課班級護理學專業(本科口專科口)2007級1班教學課型理論

11、課口實驗課口習題課口討論課口實習(踐)課口其它口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時間生理學、姚泰、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教學目標與要求:1掌握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心臟泵功能的評價、心泵功能的儲備;2熟悉各類血管的功能特點、3了解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壓;主要知識點、重點與難點:1主要知識點:前負荷、后負荷、心肌收縮能力對搏出量的影響;心輸出量、射血分數、心指數概念;2重點:影響心輸出量因素;3難點:搏出量的調節。教學過程設計(包括講授內容、講授方法、時間分配、媒體選用、板書設計等的設計):三、心臟泵功能的評價(15min)四、心泵功能的儲備(10min)五、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45min):前負荷

12、、后負荷、心肌收縮能力、心率第三節血管生理一、血管的分類及功能特點(10min)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壓(10min)教學媒體(請打,選擇):教材口板書口實物口標本口掛圖口模型口投影口幻燈口錄像口CAI(計算機輔助教學)口教學方法(請打,選擇):講授法口討論法口演示法口自學輔導法口練習法(習題或操作)讀書指導法口PBL(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口案例法口其他口提問、課堂討論等師生互動的設計:1結合第二章學過的骨骼肌前負荷和后負荷的概念,請同學們說出心臟的前后負荷是指什么?復習思考及作業題布置:1名詞解釋:動脈血壓,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平均動脈壓。2試述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3動脈血壓是如何形成

13、的?教學中的創新點(加強基礎與實踐知識的聯系、外語的運用、啟發學生思維、指導學生自學、介紹學科新進展等方面):1加強基礎與實踐知識的聯系:結合臨床高血壓病例,講解后負荷對搏出量的影響。2外語的運用:preload(前負荷);afterload(后負荷);cardiacoutput(心輸出量);cardiacindex(心指數);ejectionfraction(射血分數);strokevolume(每搏輸出量)參考資料(包括輔助教材、參考書、文獻等):1生理學第五版姚泰主編2人體生理學范少光等主編3心臟生理卡茨主編,4血管生物學韓啟德主編,5生理學學習與解題指南余承高主編6GordonRoss

14、,M.D.,Essentialofhumanphysiology教研室意見教研室主任簽章:年月日教學后記(即教學實施情況總結分析,在課程結束后填寫)咸寧學院教案課程名稱生理學授課題目(章節或主題)第四章血液循環授課教師黃碧蘭所屬二級學院醫學院所屬教研室生理學職稱教授授課時間2008年4月24日第9周星期四第1、2節第4次課授課時數2學時授課班級護理學專業(本科口專科口)2007級1班教學課型理論課口實驗課口習題課口討論課口實習(踐)課口其它口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時間生理學、姚泰、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教學目標與要求:1掌握動脈血壓的形成及影響因素、中心靜脈壓、影響靜脈回心血量因素、組

15、織液的生成及其影響因素;2熟悉微循環的組成及通路;3了解淋巴液的生成與回流。主要知識點、重點與難點:1主要知識點: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中心靜脈壓、外周靜脈壓、微循環概念;動脈血壓的形成及影響因素、靜脈回心血量及影響因素;有效濾過壓2重點:中心靜脈壓;影響靜脈回心血量因素;微循環組成和通路;組織液的生成與回流。3難點:動脈血壓影響因素;教學過程設計(包括講授內容、講授方法、時間分配、媒體選用、板書設計等的設計):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一)動脈血壓1動脈血壓的形成(18min)2動脈血壓的正常值(7min)3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20min)(二)動脈脈搏(自學)四、靜脈血壓(20min)

16、中心和外周靜脈壓、靜脈回心血量及影響因素五、微循環組成和功能特點(15min)六、組織液的生成與回流(10min)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自學)教學媒體(請打,選擇):教材口板書口實物口標本口掛圖口模型口投影口幻燈口錄像口CAI(計算機輔助教學)口教學方法(請打,選擇):講授法口討論法口演示法口自學輔導法口練習法(習題或操作)讀書指導法口PBL(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口案例法口其他口提問、課堂討論等師生互動的設計:1提問學生是否測量過血壓,怎樣測定血壓,原理是什么?抓住這機會,展開動脈血壓內容的講解,包括血壓定義、形成及正常值。2結合影響靜脈回心血量因素,請同學們說出右心衰和左心衰臨床表現復習

17、思考及作業題布置:1試述影響組織液生成與回流的因素。2微循環有幾個部分組成?3影響靜脈回流的因素有那些?4動脈血壓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影響因素?教學中的創新點(加強基礎與實踐知識的聯系、外語的運用、啟發學生思維、指導學生自學、介紹學科新進展等方面):1加強基礎與實踐知識的聯系:結合臨床補液快、慢直接與中心靜脈壓有關的事實,說明中心靜脈壓測量的重要性。結合臨床上出現的水腫說明血漿膠體滲透壓的正常對維持組織液的生成起重要的作用。2外語的運用:arterialbloodpressure(動脈血壓);Systolicpressure(收縮壓);Diastolicpressure(舒張壓);pulsep

18、ressure(脈壓);meanarterialpressure(平均動脈壓);centralvenouspressure(中心靜脈壓)、peripheralvenouspressure(外周靜脈壓);microcirculation(微循環)、Effectivefiltrationpressure(有效濾過壓)。參考資料(包括輔助教材、參考書、文獻等)1生理學第五版姚泰主編2人體生理學范少光等主編3血管生物學韓啟德主編4生理學學習與解題指南余承高主編5GordonRoss,M.D.,Essentialofhumanphysiology教研室意見教研室主任簽章:年月日教學后記(即教學實施情況總

19、結分析,在課程結束后填寫)咸寧學院教案課程名稱生理學授課題目(章節或主題)第四章血液循環授課教師黃碧蘭所屬二級學院醫學院所屬教研室生理學職稱教授授課時間2008年4月28日第10周星期一第5、6節第5次課授課時數2學時授課班級護理學專業(本科口專科口)2007級1班教學課型理論課口實驗課口習題課口討論課口實習(踐)課口其它口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時間生理學、姚泰、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教學目標與要求:1掌握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血管緊張素的生理作用;2熟悉心臟和血管的神經支配、心血管中樞、動脈體與主動脈體化學感受性反射;3了解其它心血管反射。主要知識點、重點與難點:1主要知

20、識點:心血管中樞概念;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對心臟支配作用;血管緊張素的生理作用。2重點: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血管緊張素的生理作用。3難點: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統。教學過程設計(包括講授內容、講授方法、時間分配、媒體選用、板書設計等的設計)第四節心血管活動的調節一、神經調節(一)心臟和血管的神經支配(25min)(二)心血管中樞:延髓、其它心血管中樞(15min)(三)心血管反射:1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30min)2化學感受T反射(10min)3心肺反射和其他反射(自學)二體液調節(一)腎素一血管緊

21、張素一醛固酮系統(10min)教學媒體(請打,選擇):教材口板書口實物口標本口掛圖口模型口投影口幻燈口錄像口CAI(計算機輔助教學)口教學方法(請打,選擇):講授法口討論法口演示法口自學輔導法口練習法(習題或操作)讀書指導法口PBL(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口案例法口其他口提問、課堂討論等師生互動的設計:1結合解剖知識,以提問的形式復習心臟神經支配及血管的神經支配。復習思考及作業題布置:1何謂減壓反射?試述減壓反射的過程及其生理意義。2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如何調節血壓?教學中的創新點(加強基礎與實踐知識的聯系、外語的運用、啟發學生思維、指導學生自學、介紹學科新進展等方面):1加強基礎與實踐知識的

22、聯系:結合動物實驗牽拉一側頸總動脈或引用臨床上壓迫頸動脈竇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的例子,講解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的概念及其過程,強調減壓反射在正常情況下是維持血壓穩定的主要調節因素。2外語的運用:cardiavascularcenter(心血管中樞);baroreceptor(壓力感受器);chemoreceptor(化學感受器);baroreceptorreflex(壓力感受性反射);renin-angiotensin-system(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buflernerves(緩沖神經)參考資料(包括輔助教材、參考書、文獻等):1生理學第五版姚泰主編2人體生理學范少光等主編3臟

23、生理卡茨主編4血管生物學韓啟德主編5生理學學習與解題指南余承高主編6GordonRoss,M.D.,Essentialofhumanphysiology教研室意見教研室主任簽章:年月日教學后記(即教學實施情況總結分析,在課程結束后填寫)咸寧學院教案課程名稱生理學授課題目(章節或主題)第四章血液循環授課教師黃碧蘭所屬二級學院醫學院所屬教研室生理學職稱教授授課時間200年5月5日第11周星期一第5、6節第6次課授課時數2學時授課班級護理學專業(本科口專科口)2007級1班教學課型理論課口實驗課口習題課口討論課口實習(踐)課口其它口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時間生理學、姚泰、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教學目標與要求:1掌握Adr和NA、ADH的生理作用;2熟悉局部血流調節;3了解器官循環主要知識點、重點與難點:1主要知識點:Adr和NAADH生理作用;冠脈血流的特點和調節2重點:Adr和NAA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