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_第1頁
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_第2頁
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_第3頁
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 實驗 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教案(1)實驗目標要求學生在學會打點計時器的使用、紙帶數據處理、測瞬時速度以及速度時間圖象的基礎上,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體現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學習物理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學習尋找規律的方法。(2)儀器和器材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帶小鉤的細線;25 g的鉤碼3個,也可以用50 g的鉤碼。或用沙子和小桶代替鉤碼,用彈簧秤或天平稱量打點計時器;紙帶;刻度尺;學生電源、導線。(3)注意事項 打點計時器紙帶限位器要與長木板縱軸位置對齊再固定在長木板上,使紙帶、小車、拉線和定滑輪在一條直線上。小車要選擇在木板上運動不跑偏或跑偏較

2、小的車。 牽引小車的鉤碼以100 g以內為宜。若用到150 g以上,則紙帶上打出的點數不能滿足以01 s為計數點取6組數值的要求。解決辦法:·用小沙桶替代鉤碼。沙桶及沙的質量在40100 g之間取三種不同質量,可用托盤天平稱量沙桶和沙子。·若用50 g鉤碼,取至150 g時打出的紙帶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可減小至008 s或006 s,可以滿足6組以上數據的要求。·為防鉤碼落地損傷鉤碼,可在地面鋪泡沫塑料墊。小沙桶可選擇能裝100 g以上砂子的帶蓋塑料瓶。 在小車后面安裝紙帶的方法如圖2-1所示。使小車運動時保持紙帶與打點計時器平面、木板平行,減少摩擦力影響。注意調

3、整滑輪高度,使拉車的線與木板平行,減少拉力的變化。 開啟電源,待打點計時器工作穩定后釋放小車,同時用一只手在定滑輪一端準備接住小車,防止小車撞擊定滑輪,防止小車落地。即使安裝了防撞擋板,也要防止小車落地。關斷電源后再取紙帶,取下紙帶后,將所用鉤碼質量標注在紙帶上,并給紙帶編號。 紙帶上的點先取零點和計數點進行編號再測距離。測量長度時不要用短刻度尺分別測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長度,最好用長刻度尺對齊各計數點(不移動尺子)讀出各計數點間長度值,避免測量誤差的積累。 在坐標紙上畫v-t圖象時,注意坐標軸單位長度的選取,使圖象分布在坐標平面的大部分面積。(4)教學中的幾點考慮 復習前一章實驗中打點計時器

4、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測量瞬時速度的方法。 打出紙帶后處理數據,要讓學生討論課文中“舍掉開頭些過于密集的點子,為了便于測量,找一個點當做計時起點。”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然后作出v-t圖象,引導學生討論,從作出的v-t圖象探究到什么樣的規律。(5)小車在重物牽引下的運動(示例) 50 g鉤碼100 g鉤碼說明:長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同一小車時間t/s速度v1/(m·s-1)速度v2/(m·s-1)掛不同鉤碼的兩條速度時間圖象00030026 0104505302060080030741060408913405103147 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 有條件的學校或

5、學生可以交一張計算機打印的數據和v-t圖象。(6)用計算機繪制v-t圖象的教學用Excel繪制圖象時,注意課文中輸入數據時用了“依次”二字,在Excel工作簿中先輸入自變量時間,在相鄰列中輸入對應的速度值,輸入順序不對,所畫的圖象也不對(課本圖22-3在Excel工作簿中輸入數據的屏幕圖)。具體做法如下:打開Excel工作簿可以看到行和列,行號用1、2、3表示;列號用A、B、C表示。將自變量時間的數值從某一單元格開始輸入,在同一列中將其他時間值一一輸入。在相鄰的右側一列中將速度值一一輸入,注意速度值要與時間值相對應。也可以在同一行中依次輸入時間和速度,下一行中再次輸入第二組時間和速度,直至全部

6、輸入完畢。用鼠標選中這些數據。再用鼠標左鍵單擊“圖表向導”按鈕,出現“圖表類型”窗口,選“散點圖”,選“確定”按鈕,彈出“圖表標題輸入框”,輸入相應的字符后選“下一步”按鈕,直到“完成”。出現由點組成的圖表,用鼠標右鍵單擊繪圖區中任何一個數據點,出現下拉式菜單,選“添加趨勢線”,彈出添加趨勢線窗口,選擇“線性”趨勢;打開該窗口的“選項”卡,對其中“顯示公式”左側的小方格用鼠標左鍵單擊出現“”號后,按“確定”。則圖表框中出現一條直線,這就是經過計算機做最佳“擬合”后的v-t圖象,并顯示出一個表明該圖象的函數式。 1 問題與練習1解答(1)15,16,18,19,21,23,24;圖28

7、(2)如圖2-8所示;(3)可認為是一條直線。2解答A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15 m/s;B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19 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C做初速度為4 m/s,加速度為067 m/s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6 s時速度為0。 強化實驗方案的自我設計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高中物理課程各個模塊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學探究或物理實驗。高中學生應該在科學探究和物理實驗中達到以下要求。 科學探究要素對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問題能發現與物理學有關的問題從物理學的角度較明確地表述這些問題認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義猜想與假設對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問題的答案提出假設對物理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認識猜想與假設的重要性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知道實驗目的和已有條件,制定實驗方案嘗試選擇實驗方法及所需要的裝置與器材考慮實驗的變量及其控制方法認識制定計劃的作用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用多種方式收集數據按說明書進行實驗操作,會使用基本的實驗儀器如實記錄實驗數據,知道重復收集實驗數據的意義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識認識科學收集實驗數據的重要性分析與論證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嘗試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結論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描述認識在實驗中進行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