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12-2008 煤的工業分析方法》相較于之前的幾個版本,即《GB/T 212-2001》、《GB/T 15334-1994》以及《GB/T 18856.7-2002》,在內容上進行了多項更新與整合。主要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水分測定部分,《GB/T 212-2008》對空氣干燥法和微波干燥法進行了詳細規定,并且增加了通氮干燥法作為可選方法之一,以適應不同實驗條件下的需求。此外,還明確了使用電子天平稱量樣品的要求,提高了測試精度。
其次,關于灰分測定,《GB/T 212-2008》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快速灰化法,而且新增了慢速灰化法,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空間。同時,對于灰皿材質也給出了具體要求,確保實驗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揮發分測定方面,《GB/T 212-2008》進一步細化了加熱溫度控制范圍及保溫時間,強調了坩堝蓋子的重要性及其正確放置方式,從而保證揮發分測量值更加穩定可靠。
固定碳含量計算則依據新標準中提供的公式進行調整,使得計算過程更為簡便快捷。
另外,《GB/T 212-2008》還加強了對實驗室環境條件的要求,比如溫度、濕度等,以減少外界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同時,該標準還特別指出了一些常見問題及其解決辦法,幫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執行相關操作規程。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8-07-29 頒布
- 2009-04-01 實施




文檔簡介
?煤的工業分析方法
GB/T212-2008
代替GB/T212-2001,GB/T15334-1994,GB/T18856.7-2002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煤和水煤漿的水分、灰分和揮發分的測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計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褐煤、煙煤、無煙煤和水煤漿。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218煤中碳酸鹽二氧化碳含量的測定方法 (GB/T218-1996,eqvISO925:1980)
GB/T7560煤中礦物質的測定方法(GB/T7560-2001,eqvISO602:1983)
GB/T18510煤和焦炭試驗可替代方法確認準則
GB/T18856.1 水煤漿試驗方法 第1部分:采樣
3水分的測定
本章規定了煤的三種水分測定方法。 其中方法A適用于所有煤種,方法B僅適用于煙
煤和無煙煤,微波干燥法(見附錄A)適用于褐煤和煙煤水分的快速測定。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一般分析試驗煤樣水分進行校正以及基的換算時,應用方法
A測定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的水分。
3.1方法A(通氮干燥法)
3.1.1方法提要
稱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置于( 105~110)C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氣流中
干燥到質量恒定。然后根據煤樣的質量損失計算出水分的質量分數。
3.1.2試劑
3.1.2.1氮氣:純度99.9%,含氧量小于0.01%.
3.1.2.2無水氯化鈣(HGB3208):化學純,粒狀。
3.1.2.3變色硅膠:工業用品。
3.1.3儀器設備
3.1.3.1小空間干燥箱:箱體嚴密,具有較小的自由空間,有氣體進、出口,并帶有自
動控溫裝置,能保持溫度在 (105~110)C范圍內。
3.1.3.2玻璃稱量瓶:直徑40mm,高25mm,并帶有嚴密的磨口蓋(見圖1)。
單位為毫米
圖1玻璃稱量瓶
3.1.3.3干燥器:內裝變色硅膠或粒狀無水氯化鈣。
3.1.3.4干燥塔:容量250mL,內裝干燥劑。
3.1.3.5流量計:量程為(100~1000)mL/min。
3.1.3.6分析天平:感量0.1mg。
3.1.4試驗步驟
3.1.4.1在預先干燥和已稱量過的稱量瓶內稱取粒度小于 0.2mm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
(1±0.1)g,稱準至0.0002g,平攤在稱量瓶中。
3.1.4.2打開稱量瓶蓋,放入預先通入干燥氮氣并已加熱到( 105?110)C的干燥箱
(3.1.3.1)中。煙煤干燥1.5h,褐煤和無煙煤干燥 2ho在稱量瓶放入干燥箱前 10min
開始通氮氣,氮氣流量以每小時換氣 15次為準。
3.1.4.3從干燥箱中取出稱量瓶,立即蓋上蓋,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
后稱量。
3.1.4.4進行檢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連續兩次干燥煤樣質量的減少不超過
0.0010g或質量增加時為止。在后一種情況下,采用質量增加前一次的質量為計算依據。
當水分在2.00%以下時,不必進行檢查性干燥。
3.2方法B(空氣干燥法)
3.2.1方法提要
稱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置于( 105~110)C鼓風干燥箱內,于空氣流中
干燥到質量恒定。根據煤樣的質量損失計算出水分的質量分數。
3.2.2儀器設備
3.2.2.1鼓風干燥箱:帶有自動控溫裝置,能保持溫度在( 105~110)C范圍內。
3.2.2.2玻璃稱量瓶:同3.1.3.2。
3.2.2.3干燥器:同3.1.3.3。
3.2.2.4分析天平:同3.1.3.6。
3.2.3試驗步驟
3.2.3.1在預選干燥并已稱量過的稱量瓶內稱取粒度小于 0.2mm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
(1±0.1)g,稱準至0.0002g,平攤在稱量瓶中。
3.2.3.2打開稱量瓶蓋,放入預先鼓風并已加熱到( 105?110)C的干燥箱(322.1)
中。在一直鼓風的條件下,煙煤干燥 1h,無煙煤干燥1.5ho
注:預先鼓風是為了使溫度均勻。可將裝有煤樣的稱量瓶放入干燥箱前( 3?5)min就開始鼓風。
3.2.3.3從干燥箱中取出稱量瓶,立即蓋上蓋,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 20min)
后稱量。
3.2.3.4進行檢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連續兩次干燥煤樣的質量減少不超過
0.0010g或質量增加時為止。在后一種情況下,采用質量增加前一次的質量為計算依據。
水分小于2.00%時,不必進行檢查性干燥。
3.3結果的計算
按式(1)計算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的水分:
m1 / ,、
Mad=1M100 ( 1)
m
式中
Mad 般分析試驗煤樣水分的質量分數, %;
m——稱取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的質量,單位為克( g);
m1——煤樣干燥后失去的質量,單位為克( g)。
3.4水分測定的精密度
水分測定的精密度如表1規定。
表1 水分測定結果的重復性限
水分質量分數(Mad)/%
重復性限/%
<5.00
0.20
5.00?10.00
0.30
>10.00
0.40
4灰分的測定
本標準包括兩種測定煤中灰分的方法一一緩慢灰化法和快速灰化法。緩慢灰化法為仲裁法。
4.1緩慢灰化法
4.1.1方法提要
稱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放入馬弗爐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熱到(815±10)C,灰化并灼燒到質量恒定。以殘留物的質量占煤樣質量的質量分數作為煤樣的灰分。
4.1.2儀器設備
4.1.2.1馬弗爐:爐膛具有足夠的恒溫區,能保持溫度為( 815±10)Co爐后壁的上
部帶有直徑為(25?30)mm的煙囪,下部離爐膛底(20?30)mm處有一個插熱電偶的小孔。爐門上有一個直徑為20mm的通氣孔。
馬弗爐的恒溫區應在關閉爐門下測定, 并至少每年測定一次。高溫計(包括毫伏
計和熱電偶)至少每年校準一次。
4.1.2.2灰皿:瓷質,長方形,底長45mm,底寬22mm,高14mm(見圖2)。
單位為毫米
圖2灰皿
4.1.2.3干燥器:同3.1.3.3。
4.1.2.4分析天平:同3.1.3.6。
4.1.2.5耐熱瓷板或石棉板。
4.1.3試驗步驟
4.1.3.1在預先灼燒至質量恒定的灰皿中,稱取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
(1±0.1)g,稱準至0.0002g,均勻地攤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質量不超過 0.15g。
4.1.3.2將灰皿送入爐溫不超過 100c的馬弗爐恒溫區中,關上爐門并使爐門留有
15mm左右的縫隙。在不少于 30min的時間內將爐溫緩慢升至 500C,并在此溫度下保
持30min。繼續升溫到(815±10)C,并在此溫度下灼燒1h。
4.1.3.3從爐中取出灰皿,放在耐熱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氣中冷卻5min左右,移入
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后稱量。
4.1.3.4進行檢查性灼燒,溫度為(815±10)C,每次20min,直到連續兩次灼燒后
的質量變化不超過0.0010g為止。以最后一次灼燒后的質量為計算依據。 灰分小于15.00%
時,不必進行檢查性灼燒。
4.2快速灰化法
本部分包括兩種快速灰化法:方法解口方法B。
4.2.1方法A
4.2.1.1方法提要
將裝有煤樣的灰皿放在預先加熱至 (815±10)C的灰分快速測定儀的傳送帶上, 煤
樣自動送入儀器內完全灰化,然后送出。以殘留物的質量占煤樣質量的質量分數作為煤樣的灰分。
4.2.1.2專用儀器:快速灰分測定儀(見附錄 B中圖B.1)
4.2.1.3試驗步驟
4.2.1.3.1將快速灰分測定儀預先加熱至( 815±10)C。
4.2.1.3.2開動傳送帶并將其傳送速度調節到17mm/min左右或其他合適的速度。
注:對于新的灰分快速測定儀,需對不同煤種與緩慢灰化法進行對比試驗, 根據對比試驗結果及
煤的灰化情況,調節傳送帶的傳送速度。
4.2.1.3.3在預先灼燒至質量恒定的灰皿中, 稱取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
(0.5±0.01)g,稱準至0.0002g,均勻地攤平在灰皿中,使每平方厘米的質量不超過0.08g。
4.2.1.3.4將盛有煤樣的灰皿放在快速灰分測定儀的傳送帶上,灰皿即自動送入爐中。
4.2.1.3.5當灰皿從爐內送出時, 取下,放在耐熱瓷板或石棉板上, 在空氣中冷卻5min
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后稱量。4.2.2方法B4.2.2.1 方法提要
將裝有煤樣的灰皿由爐外逐漸送入預先加熱至 (815±10)C的馬弗爐中灰化并灼燒
至質量恒定。以殘留物的質量占煤樣質量的質量分數作為煤樣的灰分。
4.2.2.2儀器設備:同4.1.2。
4.2.2.3試驗步驟
4.2.2.3.1在預先灼燒至質量恒定的灰皿中,稱取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
(1±0.1)g,稱準至0.0002g,均勻地攤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質量不超過
0.15g。將盛有煤樣的灰皿預先分排放在耐熱瓷板或石棉板上。
4.2.2.3.2將馬弗爐加熱到850C,打開爐門,將放有灰皿的耐熱瓷板或石棉板緩慢地
推入馬弗爐中,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樣灰化。待( 5?10)min后煤樣不再冒煙時,以
每分鐘不大于2cm的速度把其余各排灰皿順序推入爐內熾熱部分 (若煤樣著火發生爆燃,
試驗應作廢)。
4.2.2.3.3關上爐門并使爐門留有15mm£右的縫隙,在(815±10)C溫度下灼燒40min。
4.2.2.3.4從爐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氣中冷卻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后,稱量。
4.2.2.3.5進行檢查性灼燒,溫度為(815±10)C,每次20min,直到連續兩次灼燒
后的質量變化不超過0.0010g為止。以最后一次灼燒后的質量為計算依據。如遇檢查性灼燒時結果不穩定,應改用緩慢灰化法重新測定。灰分小于 15.00%時,不必進行檢查性
灼燒。
4.3結果的計算
按式(2)計算煤樣的空氣干燥基灰分:
Aad=m~M100 ( 2)
m
式中:
Ad——空氣干燥基灰分的質量分數, %
m——稱取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的質量,單位為克( g);
m——灼燒后殘留物的質量,單位為克(g)。
4.4灰分測定的精密度
灰分測定的精密度如表2規定:
表2灰分測定的精密度
灰分質里分數/%
重復性限Aad/%
再現性臨界差Ad/%
<15.00
0.20
0.30
15.00?30.00
0.30
0.50
>30.00
0.50
0.70
5揮發分的測定
5.1方法提要
稱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放在帶蓋的瓷塔期中,在( 900±10)C下,隔絕
空氣加熱7min。以減少的質量占煤樣質量的質量分數,減去該煤樣的水分含量作為煤樣的揮發分。
5.2儀器設備
5.2.1揮發分塔埸:帶有配合嚴密蓋的瓷塔塌, 形狀和尺寸如圖3所示,塔期總質量為
(15?20)go
單位為毫米
圖3揮發分增期
5.2.2馬弗爐:帶有高溫計和調溫裝置,能保持溫度在(900±10)C,并有足夠的(900±5)C的恒溫區。爐子的熱容量為當起始溫度為 920c左右時,放入室溫下的塔竭架和
若干堪竭,關閉爐門后,在 3min內恢復到(900±10)Co爐后壁有一個排氣孔和一個
插熱電偶的小孔。小孔位置應使熱電偶插入爐內后其熱接點在增期底和爐底之間,距爐底(20?30)mm處。
馬弗爐的恒溫區應在關閉爐門下測定,并至少每年測定一次。高溫計(包括毫伏計和熱電偶)至少每年校準一次。
5.2.3塔蝸架:用饃銘絲或其他耐熱金屬絲制成。其規格尺寸以能使所有的塔期都在馬弗爐的恒溫區內,并且塔竭底部緊鄰熱電偶熱接點上方(見圖 4)。
單位為毫米
圖4塔蝸架
5.2.4塔蝸架夾(見圖5)。
圖5塔塌架夾
5.2.5干燥器:同3.1.3.3。
5.2.6分析天平:同3.1.3.6。
5.2.7壓餅機:螺旋式或杠桿式壓餅機,能壓制直徑約 10mm的煤餅。
5.2.8秒表。
5.3試驗步驟
5.3.1在預先于900c溫度下灼燒至質量恒定的帶蓋瓷塔期中,稱取粒度小于 0.2mm
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1±0.1)g,稱準至0.0002g,然后輕輕振動塔蝸,使煤樣攤平,蓋上蓋,放在塔端架上。
褐煤和長焰煤應預先壓餅,并切成寬度約 3mmi小塊。
5.3.2將馬弗爐預先加熱至920c左右。打開爐門,迅速將放有增竭的塔竭架送入恒溫
區,立即關上爐門并計時,準確加熱7min。塔期及堪竭架放入后,要求爐溫在 3min內
恢復至(900±10)C,此后保持在(900±10)C,否則此次試驗作廢。加熱時間包括溫度恢復時間在內。
注:馬弗爐預先加熱溫度可視馬弗爐具體情況調節, 以保證在放入塔竭及塔蝸架后,
爐溫在3min內恢復至(900±10)C為準。
5.3.3從爐中取出塔竭,放在空氣中冷卻 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
20min)后稱量。
5.4焦渣特征分類
測定揮發分所得焦渣的特征,按下列規定加以區分:
a)粉狀(1型):全部是粉末,沒有相互粘著的顆粒;
b)粘著(2型):用手指輕碰即成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較大的團塊輕輕一碰
即成粉末;
c)弱粘結(3型):用手指輕壓即成小塊;
d)不熔融粘結(4型):以手指用力壓才裂成小塊,焦渣上表面無光澤,下表面稍
有銀白色光澤;
e)不膨脹熔融粘結(5型):焦渣形成扁平的塊,煤粒的界線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顯銀白色金屬光澤,下表面銀白色光澤更明顯;
f)微膨脹熔融粘結(6型):用手指壓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銀白色金屬光
澤,但焦渣表面具有較小的膨脹泡(或小氣泡) ;
g)膨脹熔融粘結(7型):焦渣上、下表面有銀白色金屬光澤,明顯膨脹,但高度
不超過15mm;
h)強膨脹熔融粘結(8型):焦渣上、下表面有銀白色金屬光澤,焦渣高度大于
15mm。
為了簡便起見,通常用上列序號作為各種焦渣特征的代號。
5.5結果的計算
按式(3)計算煤樣的空氣干燥基揮發分:
mi
Vad=-LM100—Mad (3)
m
式中:
Vad——空氣干燥基揮發分的質量分數, %;
m 般分析試驗煤樣的質量,單位為克(g);
m——煤樣加熱后減少的質量,單位為克(g);
Md——一般分析試驗煤樣水分的質量分數, %
5.6揮發分測定的精密度
揮發分測定的精密度如表3規定:
表3 揮發分測定的精密度
揮發分質量分數/%
重復性限V,d/%
再現性臨界差Vd/%
<20.00
0.30
0.50
20.00?40.00
0.50
1.00
>40.00
0.80
1.50
6固定碳的計算
按式(4)計算空氣干燥基固定碳:
FCad=100-(Mad+Aad+V,d) ( 4)
式中:
FCd——空氣干燥基固定碳的質量分數, %
Md——一般分析試驗煤樣水分的質量分數, %
Ad——空氣干燥基灰分的質量分數, %
Vad——空氣干燥基揮發分的質量分數, %
7空氣干燥基揮發分換算成干燥無灰基揮發分及干燥無礦物質基揮發分
7.1干燥無灰基揮發分按式(5)?式(7)換算:
VadVdaf= ad 父100 ( 5)
100-Mad-Aad
當一般分析試驗煤樣中碳酸鹽二氧化碳的質量分數為( 2?12)%寸,則:
=Vad-(C°2)ad父100 ( 6)
100-Mad-Aad
當一般分析試驗煤樣中碳酸鹽二氧化碳的質量分數大于 12%寸,則:
Vdaf
7)
100-Mad-Aad
Vad-(CO?Id-9。2%俾渣)I100
式中:
Vdaf 干燥無灰基揮發分的質量分數, %
(CQ)ad——一般分析試驗煤樣中碳酸鹽二氧化碳的質量分數 (按GB/T218測定),%
(CO2)ad(焦渣)——焦渣中二氧化碳對煤樣量的質量分數, %。
7.2干燥無礦物質基揮發分按式(8)?式(10)換算:
Vad
8)
Vdmmf) ad 100
100-(MadMMad)
當一般分析試驗煤樣中碳酸鹽二氧化碳的質量分數為( 2?12)%寸,則:
Vdmmf=—口一(CO2)ad—M100
100-(MadMMad)
當一般分析試驗煤樣中碳酸鹽二氧化碳的質量分數大于 12%寸,則:
dmmf
Vad一1cO2id-(CO2\d(焦渣)
100-(MadMMad)
100
10)
式中:
Vdmmf——干燥無礦物質基揮發分的質量分數, %
MM——空氣干燥基煤樣礦物質的質量分數(按 GB/T7560測定),%
8水煤漿工業分析
8.1分析試樣的制備
8.1.1水煤漿試樣的準備
試驗前攪拌水煤漿試樣,使其無軟硬沉淀成均一狀態。
8.1.2水煤漿干燥試樣的制備
按照GB/T18856.1規定方法制備水煤漿干燥試樣。
8.2水煤漿水分的測定
8.2.1方法提要
稱取一定量攪拌均勻的水煤漿試樣,置于( 105?110)C干燥箱中,在空氣流中干
燥到質量恒定。然后根據水煤漿的質量損失計算出水煤漿水分的質量分數。
8.2.2儀器設備
同3.2.2。
8.2.3試驗步驟
8.2.3.1稱取攪拌均勻的水煤漿試樣(1.2?1.5)g(稱準至0.0004g)于預先干燥并
已知質量的稱量瓶中,迅速加蓋并稱量。稱量后,將水煤漿平鋪于稱量瓶底部。
8.2.3.2打開稱量瓶蓋,將上述裝有水煤漿的稱量瓶放入預先鼓風并已加熱到( 105?
110)C的干燥箱中,在鼓風條件下干燥 1h。
8.2.3.3從干燥箱中取出稱量瓶,立即蓋上蓋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
后稱量。
8.2.3.4檢查性干燥同3.2.3.4 。
8.2.4結果的計算
按式(11)計算水煤漿水分:
m-m1 ,一
Mcwm= 1父100 ( 11)
m
式中:
Mcwm——水煤漿水分的質量分數, %;
m——水煤漿試樣的質量,單位為克(g);
m——水煤漿試樣干燥后的質量,單位為克(g)。
8.2.5 水分測定的精密度
水煤漿水分測定的重復性限如表4規定。
表4水煤漿水分測定的精密度
水煤漿水分
重復性限/%
Mcwm
0.40
8.3 水煤漿干燥試樣水分的測定
按照本標準第3章規定測定水煤漿干燥試樣的水分。
8.4 水煤漿灰分的測定
8.4.1水煤漿干燥試樣灰分的測定
按照本標準第4章規定測定水煤漿干燥試樣的空氣干燥基灰分。
8.4.2水煤漿灰分的計算
按式(12)計算水煤漿的灰分:
J00-Mcwm
Acwm—Aad
100一Mad
式中:
Awm——水煤漿灰分的質量分數,%
Aad——水煤漿干燥試樣的空氣干燥基灰分,用質量分數表示, %
Mad——水煤漿干燥試樣水分的質量分數, %
Mcwm——水煤漿水分的質量分數, %
8.5 水煤漿揮發分的測定
8.5.1水煤漿干燥試樣揮發分的測定
按照本標準第5章規定測定水煤漿干燥試樣的空氣干燥基揮發分。
8.5.2水煤漿揮發分的計算
按式(13)計算水煤漿的揮發分:
Vcwm=Vad
100-Mcwm
13)
100-Mad
式中:
水煤漿揮發分的質量分數, %
Vad——水煤漿干燥試樣的空氣干燥基揮發分,用質量分數表示, %
Mad——水煤漿干燥試樣水分的質量分數, %
cwm
水煤漿水分的質量分數,%
8.6
水煤漿固定碳的計算
水煤漿固定碳按式(14)計算:
14)
FCcwm=100-(Mcwm AcwmVcwm)
式中:
FCcwm——水煤漿的固定碳,用質量分數表示, %
其他符號意義同上。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煤的水分測定——微波干燥法
A.1范圍
本附錄規定了采用微波干燥快速測定一般分析試驗煤樣水分的方法。本方法適用于褐煤和煙煤水分的快速測定
A.2方法提要
稱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置于微波水分測定儀內,爐內磁控管發射非電離微波,使水分子超高速振動,產生摩擦熱,使煤中水分迅速蒸發,根據煤樣的質量損失計算水分。
A.3儀器設備
A.3.1微波水分測定儀(以下簡稱測水儀):帶程序控制器,輸入功率約 1000W。儀器內
配有微晶玻璃轉盤,轉盤上置有帶標記圈、厚約2mm的石棉墊。
A.3.2玻璃稱量瓶:同3.1.3.2。
A.3.3干燥器:同3.1.3.3。
A.3.4分析天平:同3.1.3.6。
A.3.5燒杯:容量約250mL。
A.4試驗步驟
A.4.1在預選干燥和已稱量過的稱量瓶內稱取粒度小于 0.2mm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1
±0.1)g,稱準至0.0002g,平攤在稱量瓶中。
A.4.2將一個盛有約80mL蒸儲水、容量約250mL的燒杯置于測水儀內的轉盤上,用預加熱程序加熱10min后,取出燒杯。如連續進行數次測定,只需在第一次測定前進行預熱。
A.4.3打開稱量瓶蓋,將帶煤樣的稱量瓶放在測水儀的轉盤上,并使稱量瓶與石棉墊上的標記圈相內切。放滿一圈后,多余的稱量瓶可緊挨第一圈稱量瓶內側放置。在轉盤中心放一盛有蒸儲水的帶表面皿蓋的 250mL燒杯(盛水量與測水儀說明書規格一致) ,并
關上測水儀門。
注1:水分蒸發效果與微波電磁場分布有關,稱量瓶需位于均勻場強區域內。
注2:燒杯中的盛水量與微波爐磁控管功率大小有關,以加熱完畢后燒杯內僅余少量水為宜。
注3:微波測水儀生產廠家在設計測水儀時, 應通過試驗確定微波電磁場分布適合水分測定的區
域并加以標記(即標記圈),并確定適宜的盛水量。
A.4.4按測水儀說明書規定的程序加熱煤樣。
A.4.5加熱程序結束后,從測水儀中取出稱量瓶,立即蓋上蓋,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
溫(約20min)后稱量。
注:其他類型的微波水分測定儀也可使用,但在使用前按照 GB/T18510進行精密度和準確度測
定,以確定設備是否符合要求。
A.5結果的計算
煤的空氣干燥基水分按式(A.1)計算:
m1
MadMm^MlOO ( A.1)
m
式中:
Mad——空氣干燥基煤樣水分的質量分數, %;
m——稱取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的質量,單位為克(g);
m1——煤樣干燥后失去的質量,單位為克( g)。
A.6精密度
同3.4。
(規范性附錄)
快速灰分測定儀
8.1圖B.1是一種比較適宜的快速灰分測定儀。它由馬蹄形管式電爐、傳送帶和控制儀三部分組成,各部分結構如下:
a)馬蹄形管式電爐:爐膛長約 700mm,底寬約75mm,高約45mm,兩端敞
口,軸向傾斜度為5°左右,其恒溫帶要求:(815±10)C部分長約140mm,750c?825c部分長約270mm,出口端溫度不高于100C。
b)鏈式自動傳送裝置(簡稱傳送帶):用耐高溫金屬制成,傳送速度可調。在1000c下不變形,不掉皮。
c)控制儀:主要包括溫度控制裝置和傳送帶傳送速度控制裝置。溫度控制裝置能將爐溫自動控制在(815±10)C;傳送帶傳送速度控制裝置能將傳送速度控制在(15~50)mm/min之間。
1—管式電爐;2—傳送帶;3—控制儀圖B.1快速灰分測定儀
8.2凡能達到以下要求的其他形式的灰分快速測定儀都可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物業管理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環境藝術設計創業創新
- 財務管理外包合同樣本
- 設備租賃合同樣本簡明版
- 電影金融知識分析
- 藥物過量護理個案分析
- 智能城市共建合作框架協議
- 舞臺行業基本情況介紹
- 市場拓展合同合作計劃
- 春節后回復生產安全教育
- 2025年國家電投集團珠海橫琴熱電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河南鄭州航空港區國際教育集團招聘考試真題2024
- 中小學校長在教師大會上講話:以八項規定精神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根深?重明?規立?法新?行遠
- 2025山東航空股份限公司社會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4年開封尉氏縣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外交政策試題及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打印版
- 建筑公司管理制度大全
- GB/T 45251-2025互聯網金融個人網絡消費信貸貸后催收風控指引
- 西交大政治考題及答案
- 鐵路施工安全教育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