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人教版_第3頁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人教版_第4頁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人教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人教版)1 、科學探究一般包括的環節: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2 、生物的特征1 )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植物自養;動物異養。2 )生物能進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氣體、排尿。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4 )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應激性。5 )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 、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向上、下各約十千米。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8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

2、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9 、影響生物的生存的環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蟲捕食蚜蟲,是捕食關系。稻田里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屬競爭關系。螞蟻、蜜蜂家庭成員之間分工合作。10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1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舉例: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 常少;駱駝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樹等。2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 肥力;沙地植物防風固沙等都屬于生物影響環境。“大樹底下好乘涼”,“千里之堤毀于蟻穴”7 、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

3、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水、空氣、溫度等8 、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就形成了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也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層消費者結束9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10 、利用顯微鏡觀察裝片目鏡看到的是倒像。例: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一 個“d”,那么在透明紙上寫的是“ p”。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10X30= 300在視野

4、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標本應朝左下方移動物像才能移到中央。區分污點的位置:移動裝片,污點跟著移動,污 點在裝片上;轉動目鏡,污點跟著移動,污點在目鏡上;移動裝片和目鏡,污點都不動,則污點在物鏡上。11 、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細胞壁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細胞膜一保護細胞,控制物質的進生。細胞質一活細胞的細胞質具有流動性,有利于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細胞核一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在生物遺傳中具有重要作用。12 、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13 、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制作和觀察(清水)、撕、展、蓋、滴、吸14 、口腔上皮細胞裝片的制作和觀察擦

5、、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滴、吸15 、細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質的進出。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16 、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里的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線粒體: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17 、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作用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中有DNA DNAk有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18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分裂時,順序是由內到外: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

6、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于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19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植物的四大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人體的四大組織:上皮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20 、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21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體無系統)22 、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屬于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屬于生殖器官)23 、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等都是單細胞生物,能完成一切生理活動。赤潮形成的原因:水體富營養化,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24 、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 1)種類

7、:按寄生細胞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噬菌體)( 2) 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核酸) 組成。沒有細胞結構。生活: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27 、區分孢子植物: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根、莖、葉的分化。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綿、衣藻、海帶、紫菜苔蘚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有莖、葉,根為假根,葉只有一層細胞,沒有輸導組織的分化, 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常見的苔蘚植物:葫蘆蘚、墻蘚。蕨類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濕環境中,具根、莖、葉,有輸導組織。常見蕨類植物:腎蕨、卷柏、滿江紅。28 、區分種子植物裸子植物: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果皮包

8、被。如:松、杉、柏、銀杏、蘇鐵等等。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29 、種子的主要結構(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異同點)相同點:有種皮和胚不同點:菜豆種子無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子葉里。子葉兩片玉米種子有種皮和胚,有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胚乳里。子葉一片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藍色30 、種子萌發的條件自身條件:胚必須是完整的、活的、度過休眠期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31 、種子萌發的過程:先吸收水分,胚根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32 、植株的生長:1 )幼根的生長: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和伸長區細胞的生長增大

9、體積2 )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3 ) 植株發育所需營養:水、無機鹽(主要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和有機物。含氮的無機鹽:促進枝葉的生長。含磷的無機鹽:促進果實的生成含鉀的無機鹽:促進莖的生長(了解如何設計實驗證明植物需要含氮的無機鹽)33 、桃花的結構: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頭、花柱、子房)、雄蕊(花藥、花絲)。34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傳粉: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雙受精:花粉落到柱頭上后,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隨著花粉管的伸長而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胚珠內有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受

10、精卵,極核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極核果實和種子的形成:花瓣、雄蕊、柱頭和花柱-凋落子房-果實子房壁-果皮胚珠-種子珠被f種皮受精卵-胚受精極核-胚乳35 、根適于吸水的特點: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導管的功能: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水是由導管(在木質部)從下往上運輸,有機物由篩管(在韌皮部)從上往下運輸。36 、蒸騰作用: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氣孔由一對保衛細胞組成。蒸騰作用的意義:降溫植物體的溫度;促進植物體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植物體任何時期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騰作用。37 、光合作用:條件:光能場所:葉綠體 原料:二氧化碳、 水 產物:有機物、氧氣光能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儲存能量)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濃度等“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是:暗處理 (耗盡葉中有機物);部分遮光;光照數小時后隔水加熱 (用酒精脫去葉綠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結果:遮光部分不變藍,見光部分變藍證明: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38 、植物的呼吸作用概念:植物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