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試題文綜地理帶解析_第1頁
河南省六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試題文綜地理帶解析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聯考試題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地理第I卷798藝術區是北京現代藝術的標志,其前身為建國初期外國援建的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老廠區。21世紀初,相關企業整合重組外遷后,青年藝術家和文化創意企業陸續進入該區,成規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廠房,逐漸將其發展成為畫廊、藝術中心、設計公司、餐飲酒吧等各種空間聚合體。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 推斷原有企業整合重組的好處是A. 推進體制改革以釋放企業活力B. 提高技術水平以增強競爭力C. 提高當地第三產業比重以優化產業結構D. 適應城市化擴張帶來的用地類型轉變2. 798藝術區初期吸引相關藝術家及企業入駐的主要因素是A. 集聚效應B.工業基

2、礎C.市場D.地價3. 為實現798藝術區可持續發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加大環保投入,促進綠色生產B.發展多元化產業,著力創造產值C.轉變管理方式,激發創新機制D.實施工業復興,引進重化工業【答案】1.B2.D3.C【解析】【1題詳解】“整合重組”的好處而非“搬遷的目的”;整合重組不等于體制改革;企業活動的目的是盈利,而非改變當地產業結構,且單純整合重組對于一個區域產業結構影響不大;整合重組有利于企業更好地配置和利用資源,集合優勢,更好地推進自身研發轉型,以提高技術水平。因此B選項正確。【2題詳解】初期階段藝術企業沒有集聚;藝術與工業基礎關聯不大;早期該地為工業區,距離城區市場較遠;早期由

3、于該地為廢棄工業區,地價低而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成規模租用,十分適合資金緊缺的年輕藝術家。因此D選項正確。【3題詳解】該地目前以藝術企業為主,污染不大;藝術區的發展不能僅追求經濟價值,或發展多元化產業還需要傳承精神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在藝術區引進重化工業顯然不妥;藝術創作的持續發展需要寬松恰當的體制環境來激發活力,ABD排除,C選項正確。在我國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局部地區出現了城市人口收縮現象,為此,有學者將城市劃分為持續增長、轉型增長、潛在收縮、顯著收縮等類型。下表中,甲、乙、丙、丁是四個不同類型的城市,每框的三位數字,依次代表城市的經濟總量指數、人口數量指數和用地面積指數;各指數均采用1-5的

4、等級,數字越大,在全國的相對地位越據此回答下列各題。甲乙丙丁1980年2214333444352016年5443334343244. 成功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轉型增長城市是A.甲B.乙C.丙D.丁5. 下列關于四座城市的分析比較,正確的是A.甲:以傳統制造業為主體B.乙:對外來人口的引力增大C.丙:城市化水平顯著下降D.丁:廠礦資產閑置現象突出【答案】4.C5.D【解析】【4題詳解】丙城市的經濟總量指數增大,說明在全國的經濟地位相對上升,但是人口規模在全國的相對地位下降,說明該城市可能經歷了傳統產業衰落、外來勞動力減少,其后成功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故選C項。【5題詳解】甲城市從小城市發展為經

5、濟實力處于全國頂級的大城市,僅依靠傳統制造業是很難達到的;乙城市在全國的經濟地位相對下降,人口數量指數和用地面積指數基本穩定,這說明對人口遷入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屬于潛在收縮型城市;丙城市的人口數量指數減小,僅能說明在全國的相對地位下降,就本地而言,在我國高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水平仍會有所提高;結合數據分析,可以看出丁城市的各項指標顯著收縮,一般為資源枯竭型城市,廠礦倒閉或效益低下,形成大量的閑置土地、設備等,故選D項。桑溝灣是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的一處海灣,這里是我國最早海帶人工養殖的地方。近年來,中國水產黃海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此成功探索出了海帶、鮑魚和海參三者混合養殖的新模式(見下圖)

6、。據此完成下列各題。6. 桑溝灣由單一的海帶養殖到海帶、鮑魚、海參三者混合養殖的變化,主要得益于商番晦水中自掘號誹勘宙酵水中的C01A.優質的海洋環境B.養殖技術的進步C.市場的需求升級D.保鮮技術的出現7. 與單一養殖比,該混合養殖模式的突出優點是 節省餌料投放,提高經濟效益 吸收海水中的CO2,減緩溫室效應 調整生產規模,市場適應性強 改善水質,減少海洋養殖污染A.B.C.D.&冬季,農戶們常將鮑魚和海參送往福建和廣東沿海養殖,其最主要目的是A.靠近消費市場B.獲得優惠補貼C.躲避大風暴雪D.縮短養殖周期【答案】6.B7.B8.D【解析】【6題詳解】近年來,中國水產黃海研究所的科研

7、人員在此成功探索出了海帶、鮑魚和海參三者混合養殖的新模式,可見此模式是科研人員研究的成果,得益于養殖技術的進步,B選項正確。【7題詳解】海水中的CO2是被海帶吸收,單一養殖海帶也有此功能,錯誤。混合養殖和單一養殖在生產規模上未必有變化,錯誤。混合養殖中,海帶的食料提供給鮑魚,鮑魚的糞便提供給海參,海參的排泄物提供給海帶,節省了餌料投放提高了經濟效益,而且改善了水質,減少了海洋養殖污染,故對,選B。【8題詳解】只是冬季送往福建和廣東沿海養殖,并且會增加成本,說明不是為了靠近消費市場和優惠補貼,排除AB。養殖主要在海水中,受大風暴雪影響小,閩粵沿海也會有大風,故排除C,應是利用福建、廣東緯度低、熱

8、量充足的條件,縮短養殖周期,D選項正確。十九世紀以來,德國境內的河流被大規模裁臂取直和渠化,使河流失去正常的河道功能,嚴重影響沿岸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近十幾年來,德國恢復河流水文形態特征工程日益興起,工程要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淺灘和深潭、沙洲和沙灘,發揮河流生態系統的物質生產、環境和生態效益,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共處。下圖為“某河流水文特征工程規劃示意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9.河流被大規模裁彎取直和渠化有利于A.航運和行洪B. 水質改善C. 發電和航運D. 魚類生產10.凹岸和凸岸、淺灘和深潭、沙洲和沙灘關系可能為A.凹岸為淺灘B.凸岸為深潭C.凸岸多沙洲D.凹岸多沙灘11.河流的生

9、態修復使河流A.水流速度減緩B.河道擺動空間減少C.河道形態標準化D.侵蝕作用明顯增強【答案】9.A10.C11.A【解析】【9題詳解】結合材料可知河流被裁彎取直和渠化后失去良好的生態效益,因此水質改善只是短期而不是長期的,B錯誤;這些河流主要位于城城鄉附近,因此不是為了發電和航運,C排除;德國城鄉河流大多位于平原地區,裁彎取直和渠化,縮短流程,加深河道可以提高河流流速,減少泥沙淤積,不是為了養魚,而是了航運和行洪,A選項正確。【10題詳解】凸岸流速緩慢,沉積為主,多沙灘、沙洲和淺灘。凹岸為侵蝕岸,流速快,一般形成深潭,不會形成淺灘和沙灘。排除ABD,C選項正確。【11題詳解】河流的生態修復使

10、河流恢復彎曲的河道,水流速度減緩,沉積作用明顯增強,侵蝕作用減弱,A正確,D錯誤。裁彎取直和渠化使河道擺動空間減小,河道形態標準化,生態恢復使河道形態多樣化,河道擺動空間增大,BC錯誤。第II卷(一)必考題12.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馬爾代夫是印度洋島國,由1,200多個珊瑚島組成,其中199個島嶼有人居住,陸地面積298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是亞洲最小的國家。首都馬索位于馬累島上,面積約1.5平方千米,是全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擁擠的首都之一。長期以來,馬爾代夫沒有橋,連接各個島嶼的主要途後是擺渡(擺渡:指乘坐來回的渡船渡過河流或其它水域)。材料二:2018年

11、8月30曰,連接馬累島與國際機場的中馬友誼大橋開通儀式在馬累隆重舉行。中馬友誼大橋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標志性項目,也是馬爾代夫重要的民生項目。最初馬爾代夫決定修建大橋的消息一經推出,國際上很多工程單位稱之為“地獄工程”,認為在馬爾代夫修建大橋難于登天。在眾多外國工程單位紛紛退出之際,中國迎難而上,接下了這個任務。大橋全長2千米,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橋。材料三:馬爾代夫位置圖和中馬友誼大橋。7、國際機場81代知A<3切瑚島715°(1)簡析馬爾代夫連接各島的主要途徑是擺渡的原因。(2)請從自然因素分析大橋建設施工難度大的原因。(3)簡述中馬友誼大橋的開通對馬累的直接影響

12、。【答案】(1)國力弱,經濟發展水平低,資金短缺;建橋施工難度大;多為無人島,建橋的作用不大;島嶼距離較近,擺渡便利且成本低。(2)緯度低,太陽輻射強;降水多,濕度大(施工環境惡劣);全年高溫,施工工人面臨熱帶疾病等威脅;季風洋流經過,海水流向多變且流速大,施工難度大;需建在珊瑚礁上,地基不穩;海水鹽度高,對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任答5點即可)對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3)利于疏解馬累的居住壓力;實現馬累與機場之間的快速往返,緩解交通壓力。【解析】【詳解】(1)結合圖文信息可知,馬爾代夫是南亞的島國,經濟發展水平低,綜合國力較弱,建設資金短缺;該國島嶼多為珊瑚島,1200多個島中只199個島嶼有

13、人居住,多無人島,建橋的作用意義不大;而且這些島嶼彼此之間的距離較近,利用渡船來擺渡登島十分便利而且成本較低。(2)結合圖文信息可知該馬爾代夫地處赤道附近,緯度低,光照強,全年高溫,施工工人面臨熱帶疾病等威脅;受赤道低氣壓控制,屬于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富,濕度大,施工難度大;該地地處北印度洋地區,受季風洋流影響,海水流向多變且流速大,施工難度大;海水鹽度較高,具有腐蝕性,對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3)馬爾代夫旅游業發達,中馬友誼大橋連接馬累島與國際機場,可以有效緩解馬累的人口居住壓力,實現馬累與國際機場之間的快速往返,緩解交通壓力。13.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塞罕壩位于河北省最北

14、部,地處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冬季風強勁,屬半干旱區到半濕潤區的過渡地帶。歷史上塞罕壩曾開圍放墾,原始森林幾乎絕跡。20世紀60年代初,內蒙古的風沙緊逼北京城。為了抵御風沙南侵,1962年,塞罕壩林場正式組建。塞罕壩的條件比同緯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適宜林木生長,樹木生長緩慢。但是幾十年來,塞罕壩人還是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創造了從荒原到林海的綠色奇跡,同時也發展了經濟,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材料二:塞罕壩林場及周邊區域示意圖(下圖)伸II_0-200(1)描述圖示區域的地形特征。(2)說明塞罕壩原始森林破壞后,風沙緊逼北京的原因。(3)從氣候的角度分析

15、塞罕壩林場樹木生長緩慢的原因。(4)請以塞罕壩生態環境的恢復對經濟的影響為例,說出你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解。【答案】(1)圖示區域以高原(山地)、平原為主;(地表起伏較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逐漸降低。(2)(離冬季風源地近,)冬季風強盛;塞罕壩原始森林破壞后,北京失去綠色屏障,(冬季風長驅直入,導致風沙南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利于風沙南侵;北京離渾善達克沙地距離近。(3)地勢較高,熱量條件不足(或“生長期較短”);屬半干旱區到半濕潤區的過渡地帶,降水較少;冬季風強勁易受低溫凍害影響。(4)塞罕壩生態環境的恢復,能促進當地林業的發展;增加了生物多樣性,(形成獨特的旅游資

16、源),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解析】【詳解】(1)地形特征主要從主要地形類型及其分布、地勢起伏和傾斜方向等方面描述。結合圖示可知圖示區域海拔高度多為200米以上,一小部分在200米以下,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地勢整體從西北向東南方向逐漸降低。(2)該地區距冬季風源地較近,冬季風強盛;渾善達克沙地距北京近,塞罕壩原始森林破壞后,土地沙化,為沙塵天氣提供了沙源,北京失去綠色屏障,冬季風攜風沙長驅直入;該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降低,利于冬季風沙南侵。(3)塞罕壩林場位于我國內蒙古高原,地勢較高,熱量條件不足;該地區地處我國半干旱與半濕潤地區的過渡地帶,降水較少;冬季寒冷漫長,冬季風強勁,容易遭受低溫

17、凍害的影響,因此該地樹木生長緩慢。(4)塞罕壩生態環境恢復,森林覆蓋率提高,促進了當地林業的發展;生態環境改善,增加生物多樣性;形成了獨特的旅游資源,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二)選考題:14. 【旅游地理】“公路下面是房屋,公路上面是房屋,房屋上面還是房屋”、“停在8樓的2路汽車”,在山城重慶,這不再是文學虛構,你還會看到:從居民樓內駛過的輕軌列車、“暈得懷疑人生”的波浪形公路(如下圖所示)極限挑戰等影視節目取景地的長江索道、斑駁古樸的“另一個世界”下浩老徇:在網絡媒體的追捧下,重慶人熟視無睹的這些地方,快速變臉為全國聞名的“網紅景點”。(1)說說重慶“網紅景點”的出現對旅游開發的啟示。(2)

18、“網紅景點”往往火得快,冷得也快。指出使“網紅景點”能持久“保鮮”的措施。【答案】(1)立足于旅游資源的多樣性,積極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資源;挖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或“植入多元的文化元素”);利用新的傳播方式,加強宣傳,是旅游市場開發的重要手段(2分)。(2)做好后續開發工作,創新和豐富旅游項目;將網紅景點串聯起來,形成旅游線路,豐富旅游體驗;完善配套設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任選兩點)。【解析】【詳解】(1)“網紅景點”是一種新興旅游資源,立足于旅游資源的多樣性,借助新的傳播方式,加強宣傳,是旅游市場開發的新型模式和重要手段,可以積極開發當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資源;借助各種媒體宣傳,挖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2)“網紅景點”往往火得快,冷得也快。指出使“網紅景點”能持久“保鮮”的措施。要讓“網紅景點”能持久“保鮮”,應該進一步提升旅游景點的文化內涵。就必須做好后續開發工作,創新和豐富旅游項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