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Ⅰ作業1答案_第1頁
現代漢語Ⅰ作業1答案_第2頁
現代漢語Ⅰ作業1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西師范大學現代漢語作業1現代漢語第一章 現代漢語及其書寫符號 年級 專業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名詞解釋 1.共同語 共同語也叫民族共同語,是一個民族全體成員通用的語言。共同語是在一種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2.方 言:方言是局部地區的人們使用的語言。這種具有變異的地域性語言,是民族語言的地域分支。3.雙語現象:雙語現象就是雙重語言制,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在正式場合同時使用兩種語言的現象。雙語現象是語言同化的先導或過渡階段。4.現行漢字:現行漢字指現在通用的漢字,就是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收錄的7000個字(其中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構成的、用來記寫現代漢語的書寫符號體系。5.隸 書:隸書

2、是產生于秦代、通行于漢代的一種漢字形體。隸書改造了篆書的偏旁,打破了篆書的形體結構,筆畫進一步簡化,變婉曲、圓轉的線條為平直、方折的筆畫。隸書開始向現行漢字形體的過渡,并為現行漢字的形體奠定了基礎。6.構字部件:二、判斷說明題 普通話也就是北方話。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北方話只不過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在廣大的北方地區和西南地區的地域變體,它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話北京話的語音系統作為語音系統,普通話的語匯也主要來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現代白話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區流行的近代白

3、話文發展而來的,但我們終究不能把作為基礎方言的北方話和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混為一談。 北京官話和江淮官話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聲母方面。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兩者都是形聲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聲旁。所以,說“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錯誤的。“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實際上是“肉”,跟肌肉有關,“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關,所以說“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錯誤的。4.由于古今字音字意的

4、演變,有的形聲字的聲旁不表音了,有的形聲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三、簡述題1. 如何理解共同語和方言之間的關系?共同語是一個民族全體成員通用的語言。方言是局部地區的人們使用的語言,是民族語言的地域分支。 共同語對方言來說是一種高級形式,它從語音、語匯、語法等方面給方言的發展以積極的影響;方言在共同語形成之前可以是共同語形成的基礎,在共同語形成之后是共同語的分支或變體,它的作用隨著民族共同語的推廣和影響的擴大而縮小。2. 為什么說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口語的發展,從兩漢時期開始出現言文不一致的現象,漢魏以后差異越來越大,一致延續到20世紀初葉。在這個漫長的時間里,人們

5、口頭講的是發展中的漢語,筆頭上寫的卻是文言文。這種言文不一致,很不適應社會和語言的發展。(一)白話文的興起、推廣和新的書面語的產生。到了晚唐五代,一種同口語直接聯系的書面語“白話”逐漸興起,成為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書面形式的主要來源,開始了一步步發展到現代白話文的歷史進程。唐代的變文、宋代的語錄、宋元的話本以及宋金元的諸宮調和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說如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儒林外史等,這些重要的白話文文學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寫成的。這些作品不僅在北方方言區流行,而且在非北方方言區也產生重大影響,因而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廣。(二)北京話的傳播和新的口語的產生。與此同時,北方方言的代表話北

6、京話也逐步傳播開來,逐步取得了在各方言區之間作為交際工具的地位。這種形成中的共同語,明清時代稱為“官話”,到了清末,“官話”正名為“國語”。(三)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促成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到了本世紀初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后,掀起了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的“白話文運動”。 文言文的地位終于被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白話文所取代, 白話文在文學作品和一般學術著作的范圍內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0世紀30年代開展的大眾語運動正是五四以來的白話文運動的延續和發展,它促使現代白話文走向成熟。 從1913年起,中國政府開始系統地審訂“國音”,在全國推行“國語”, 開展了“國語運動”。 “國語運動”和“注音字母”

7、、“國語羅馬字”、“拉丁化新文字”這些拼音方案的推廣,又在口語方面增強了北京話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語音成為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音。這樣,北方方言的代表話北京話在全國范圍內廣為傳播,逐漸發展為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口語形式。 “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促使現代漢語的書面語和口頭語不斷靠攏,最終達成一致。 新中國成立后,從語音、語匯、語法三個方面確定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正式確定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3.現代漢語教材上說:“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你對這句話是怎樣了解的?隸書產生于秦,在戰國時代

8、秦國文字的簡俗字的基礎上形成。秦代的隸書稱秦隸,筆畫少波勢,尚存篆意,是當時民間日常使用的形體。到了漢代,字形有了發展,稱漢隸,成為漢代通行的漢字形體。隸書與篆書相比,主要有以下特點:改造了篆書的偏旁,打破了篆書的形體結構;字形轉為扁平,筆畫進一步簡化;變婉曲、圓轉的線條為平直、方折的筆畫,并顯出波勢,后期的隸書還運用挑法。漢字的演變從此進人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開始了向現行漢字形體的過渡,并為現行漢字的形體奠定了基礎。因此,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4. 從構造上看,漢字有沒有它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舉例說明你對漢字結構的認識。(一)漢字從結構上看有它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所謂表

9、層結構,就是指每一個漢字外部的構造方式。漢字都是由簡單的筆畫構成部件,單個部件或部件組合可以構成漢字,部件組合成漢字時可以是左右結構、上下結構或內外結構等結合方式。由于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漢字的外部結構特征的分析得到的,所以叫做漢字的表層結構。所謂深層結構,就是指漢字除了表層的外部結構特征外,還有內部的造字方法。漢字采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構成,具有造字規律,此外還有假借、轉注等用字方法。例如,形聲字“鋼”字右邊的部件“岡”具有表音的作用,而它左邊的部件“釒”則具有表意的作用,它表示鋼屬于金屬。不過,漢字的深層結構往往不能通過外部結構特征的觀察得到,而必須通過聯想的方式,把現行漢字的某

10、個字與之相對應的造字時代的形體特征聯系起來,才能夠分析出來。例如,現行漢字中的“燕”,只有通過聯系把它和造字時代的“”(甲骨文)或者“”聯系起來,我們才知道“燕”是一個象形字。“燕”字發展到小篆就成了“”,已經接近現行漢字了,它的圖像性明顯減弱。具有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是漢字的一大特點,它對于我們學習、掌握和使用漢字都有很大的幫助。(二)我對漢字的結構的認識如下:1.漢字是一種具有字理的文字。它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構造原理構字,象形、指事、會意不含表音成分,形聲則既含表意成分,又含表音成分。現行漢字還采用簡化的方法用簡化字取代繁體字。2.漢字是一個層級裝置。它由最小的構形單位筆畫構成基本結

11、構單位部件,由部件構成文字的運用單位“字”。從為數有限的筆畫,到數百個基本構件,組成數千個現在通用的漢字,形成現行漢字的文字體系。3.漢字的獨體字由一個部件構成,而合體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件構成。合體字的基本結構類型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內外結構三種。三、論述題1.現代漢語上說:“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談談你對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的理解。1955年10月中國科學院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確定把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稱為普通話,從語音、語匯、語法三個方面確定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現代漢民

12、族共同語的標準的含義是這樣的:(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共同語的語音通常總是以基礎方言的代表話的語音系統為標準的。北方方言的代表話是北京話,所以,普通話的語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在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過程中, 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北京語音的標準音地位。1923年,“國語統一籌備會”對“老國音”加以調整,采用北京語音作為國音標準(后稱為“新國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是就北京話的語音系統講的。但是,一些土音成分,必須舍棄;一些分歧的讀音(異讀),必須經過審訂決定取舍; 北京話的輕聲、兒化問題相當復雜,同樣需要加以規范。 (二)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意味著北方方言的

13、語匯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語匯的基礎和主要來源。但是,北方方言的語匯不是衡量現代漢民族共同語語匯的準則和唯一來源。作為基礎,并不是要兼容并蓄北方方言所有的語匯。與此同時,普通話還需要吸收新造語匯、古語語匯、方言語匯和外來語匯等作為它的語匯的有益的補充。“發燒友”、“鐵飯碗”、“保齡球”、“電飯鍋”、“喇叭褲”等等隨著社會發展而產生的新詞要吸收到普通話中來,古代漢語里如“逝世”、“公主”等等有生命力或適應特殊場合需要的古語詞要吸收到普通話中來,其他方言中如“垃圾”、“別扭”、“憋腳”、“癟三”、“搞”等等富有表現力的語匯要吸收到普通話中來,其他民族語言里具有特殊的表達效果的外來語匯如“維生素” (

14、維他命)、“青霉素”(盤尼西林)、“話筒”(麥克風)也要吸收到普通話中來。(三)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語法規范以書面語為標準而不以口語為標準,因為經過加工、提煉的民族共同語的集中表現是文學語言, 而文學語言是加工加工和規范化的書面語言,比一般書面語更豐富、更富有表現力,它是書面語言的高級形式。“現代白話文著作”是說要同早期的白話文著作區別開來。早期的白話文,無論是宋元時代的還是五四時期的,都同現代白話文有明顯的區別。還要求現代白話文著作是典范的而不是一般的。典范的著作具有穩固性和廣泛的代表性。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是指它的一般的并具有普遍性的用例,個別的特殊的用例是不包括

15、在內的。2. 比較現代漢語和印歐語的不同,以下面材料為例,說明現代漢語在語音、語匯、語法方面的特點 Perhaps you are an average student with average intelligence. You do well enough in school, but you probably think you will never be a top student.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 however. You can receive better grades if you want to. Yes, even stu

16、dents of average intelligence can be top students without additional work.你也許是一個智力一般的普通學生。你在學校的學習成績還不錯,可你也許會覺得自己永遠也成不了優等生。然而實際情況未必如此。你要是想取得更好的成績,也還是可以做到的。是的,即使智力中等的學生,在不增加學習負擔的情況下,也可以成為優等生。語音方面:輔音。漢語每個音節不一定都得有輔音。輔音主要位于音節的開頭,只有少數輔音可以處在音節的末尾(n和ng)。沒有復輔音。輔音一般不能單獨構成音節。但在英語中卻有nd、nt、ttle之類的輔音叢,元音。元音是現代漢民族

17、共同語一般音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個音節至少有一個元音,例如“和he、是shi、生sheng”都有一個元音。又如,“啊a、鵝e、惡e、”都有且只有一個元音,沒有輔音。一個音節還可以有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聲調。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每個音節都有聲調。音節按聲調分類,可以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英語屬于非聲調語言,詞的意義基本上與讀音的高低升降無關。音節。漢語音節數量有限,音節負載信息的能量大,使用的效率高。同時,音節的構成規律性強,結構形式簡短,音節與音節界限分明。英語的音節總數大大超過漢語。 語匯方面:語素以單音節為主。單音節語素是漢語語素的基本形式。多音節語素為數甚少,主要用來構成

18、聯綿詞("伶俐")、疊音詞(“猩猩”)、擬聲詞(“撲通”)、音譯詞(“迪斯科”、“布爾什維克”)。雙音節詞占優勢。使用率很高的多是單音節詞,但就整個語匯系統的構成情況看,雙音節詞占絕對優勢(73%)。現代漢語雙音節詞絕大多數為合成詞,構成主要采用詞根復合法,按一定結構關系構成,同短語的構造原則基本一致。例如,“財產”(聯合)、“真理”(偏正)、“地震”(主謂)、“提高”(補充)、“破產、( 動賓)。但在印歐語中, 詞綴附加法在構詞上卻占主要地位。 語法方面: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詞類缺乏詞形變化形態,也缺乏構詞形態。漢語部分詞有重疊形式,但是,這類形態性質的東西既不全面,也不地

19、道,沒有代表性。英語名詞有性、數、格等變化,動詞有人稱、時、體、式、態的變化,形容詞和副詞有級的變化。總之,英語的語法意義、語法關系主要依靠形態變化來表示,而現代漢語則以語序和虛詞作為表達語法意義、語法關系的主要語法手段。詞類具有多功能性,與句子成分不存在簡單的對應關系。例如,動詞既可以充當謂語,也可以充當主語、賓語等句法成分,形式都不改變,如“聚也依依,散也依依”、“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英語的動詞與謂語對應,名詞與主語、賓語對應,形容詞與定語對應,副詞與狀語對應,詞類的功能比較單純,與句法成分之間有一種比較簡單的對應關系。由于詞類不變形,現代漢語的句子構造原則和短語構造原則基本一致

20、,有五種基本類型:主謂、動賓、偏正、補充、聯合。英語從句子結構本身來看,句子可分為簡單句、并列句、復合句,謂語的主要動詞要同主語在人稱、數等方面保持一致。這是句子的構造原則。短語是另一套構造原則:不定式短語、動名詞短語、分詞短語、介詞短語。短語中的動詞只能用非限定形式。有獨具特色的詞類和短語,句式多樣化。現代漢語有十分豐富的量詞和用以表達種種語氣差別的語氣詞。這是印歐語所沒有的。動補結構、主謂謂語句等句法結構和句式也是現代漢語所特有的。印歐語沒有類似的句式與之對應。印歐語的定語、狀語可以位于中心語之前。現代漢語主謂句的主語不向印歐語的那樣通常不能省略。3. 有人認為漢字是典型的表意體系的文字,

21、也有人認為漢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你贊同哪種觀點?為什么?贊成不贊成都要說明理由。一種文字體系的根本性質決定于該文字所表示的符號所性質。表音文字是用數目不多的符號表示一種語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節,作為標記詞語聲音的字母。表意文字不是直接表示音位或音節的字母,而是用不同筆畫而構成的大量表意符號來記錄語言的單音節語素,從而代表了語素的聲音。漢字是由筆畫、偏旁、漢字等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是漢族人民最重要的輔助性交際工具。漢字是具有字理的文字。它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構造原理構字。古代把象形、指事、 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稱為“六書”。(一)有人認為,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由記事圖畫發展而來的文字

22、是象形的表意文字。例如:漢語的“日、月、門、山”等漢字。有些抽象的意思無法用簡化的圖形表示,就用拐彎抹角的方法表示。漢語中的指事字和會意字就是這樣。“刃、亦、末、未”等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加上用于指事的筆畫構成的指事字,“休、采、從、北”等都是由象形字充當表意偏旁構成的會意字。形聲字的形旁也是表意符號。從構造上考察,古今漢字的不同集中表現在漢字發展的形聲化趨勢上。甲骨文、金文以不帶表音成分的構造方式為主,盡管已經可以從中看出形聲化趨勢。往后形聲字逐漸增多,在說文解字中上升到80左右,已躍居主要地位,現行漢字中形聲字比例還要大。可見,現行漢字在構造上鞏固并發展了以形聲字為主的格局,是形聲字占絕對優勢的文字體系。 形聲字的聲旁雖然在形聲字中起著表音的作用,但是,它也可以在另外一個形聲字中充當形旁表意,聲旁本身往往就是一個表意的文字。例如,形聲字“沐”中的“木”是聲旁,但在“桃”這個形聲字中它又是一個表意的形旁,“木”本身就是一個象形字。由此可見,形聲字的聲旁雖然是表音成分, 但與表音文字所使用的專職的純表音符號有著本質的區別。由此可見,形聲字的產生以及進而在漢字中占優勢,只表明漢字發展的形聲化趨勢,并未改變漢字的文字體系的根本性質,并未使漢字越出表意文字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