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3]_第1頁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3]_第2頁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3]_第3頁
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陰市華士高級中學高二歷史自主探究學案 必修三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編制人:高二歷史備課組 班級 組名 姓名 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一、學習目標1、了解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張2、理解明清儒家思想的新發展二、學習任務(一)社會背景閱讀第1目,根據第1、2段,從政治、經濟角度概括明清之際儒學發展的社會背景? (二)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張1、李贄離經叛道 (閱讀第1目)(1)、閱讀第2、3段,概括李贄的主要主張。(在書上劃出并標注序號)(2)、閱讀第3段,回答:李贄的思想反映了怎樣的時代要求?2、黃宗羲抨擊封建君主專制(閱讀第2目)(1)閱讀第1、

2、2段,概括黃宗羲的政治主張。(在書上劃出并標注序號)(2)閱讀第3段,評價黃宗羲的政治主張。3、顧炎武經世致用(閱讀第3目)閱讀第1、2段及歷史縱橫,概括顧炎武的主張。(在書上劃出并標注序號)4、王夫之唯物思想(閱讀第3目)閱讀第2段,概括王夫之的主張。(在書上劃出并標注序號)小結: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位進步思想家主張的側重點分別是什么?(三)明清儒家思想的發展閱讀第3目第3段和“本課要旨”,回答:明清之際三位進步思想家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有何作用?三、隨堂鞏固1、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出現的政治背景是A、明清易代 B、農民起義 C、海禁和閉關 D、君主專制強化2、“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

3、穿衣吃飯,無論物矣。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這一思想A、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 B、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要求C、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D、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3、明末清初學者唐甄在潛書中說:“兩千年來皇帝皆盜賊”,下列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主張與唐甄相似的是A、顧炎武 B、黃宗羲 C、王夫之 D、李贄4、溫家寶總理最近收到友人轉贈的新版黃宗羲全集,他親筆回信對黃宗羲的學術思想做了客觀中肯的評價。你覺得溫總理不能從這套書里讀到的內容是A、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氣者,理之依也C、“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D、天下為主,君為客5、某思想家說:

4、“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為萬民,非為一姓也。”他所反對的是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權制 C、專制主義制度 D、君主立憲制6、與“農為天下之本,而工賈皆其末也”觀點不一致的是A、“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D、“舍本逐末,賢者所非”7、“工商皆民之本”思想提出的根本原因是A、黃宗羲總結實踐經驗的結果 B、明清重農抑商政策的必然結果C、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在社會思想上的反映 D、統治者重視工商業的反映8、顧炎武認為:“王(陽明)學末流背離了儒學為學宗旨,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而專心于內

5、,實乃內釋外儒之學,已非儒學之正宗。”從中不能得出的結論是A、顧炎武主張“經世致用”的學風 B、顧炎武批判“心學”的空談C、顧炎武批判“心學”是對儒學思想的背棄 D、顧炎武主張廢除儒家思想9、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進步性在于A、反對封建私有制 B、反對中央集權制度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會 D、反對君主專制10、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三位進步思想家主張的共同點是 反傳統反教條反對封建專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商品經濟發展時代的要求A、 B、 C、 D、11、明清時期出現帶有民主色彩的進步思想的根源在于A、先秦儒家思想的影響 B、封建專制制度的迫害 C、商

6、品經濟的發展 D、資產階級思想的熏陶12、韓非子主張君主專制,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依據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正確的評價是A、都是進步思想 B、前者反動后者進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封建統治13、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閑著曾留下睿智的言論。下列人物組合與表中引文順序完全符合的是甲:“親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要“知行合一”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為主,君為客”丙:“辟邪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從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A、朱熹、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 B、程頤、朱熹、李

7、贄、黃宗羲C、王陽明、黃宗羲、董仲舒、顧炎武 D、王夫之、程頤、王陽明、顧炎武14、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國則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萬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順治,非能為物作則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冊周易程氏傳材料三: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論物矣。李贄焚書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歟。”(追求物質享受乃是)“秉賦之自然”,“各從所好,各馳所長。 李贄藏書請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張。并回答作者為什么會提出這一主張?(4分)(2)材料二宣揚的核心主張是什么?作者提出這些主張的目的何在?(4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李贄的思想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原因。(4分)(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發展變化具有怎樣的特點?(1分)四、單元知識框架答案:(1)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統。(2分)適應國家統一和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2分)(2)主張:“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