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緒論一、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能對傳質分離過程有一個總體了解。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一)、化工分離操作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性(一般)識記:化工分離操作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性分析。(二)、分離過程的分類和特征(次重點)識記:分離過程的分類和特征,傳質分離過程的分類和特征。§1.1 本課程的內容和任務§ 1.1.1 課程內容、性質與特點該課程是化學工程專業所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之一。 分離過程是將混合物分成組成互不相同的兩種或幾種產品的操作,它是一門與實際生產聯系極其緊密的課程,是學生在具備了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傳遞過程原理等技術知識后的一門必修課,它
2、利用這些課程中有關相平衡熱力學、動力學機理、傳熱、傳質和動量傳遞理論來研究化工生產實際中復雜物系的分離和提純技術。由理想理想氣體實際氣體理想溶液實際溶液由簡單復雜二元精餾多元精餾單組分吸收多組分吸收§課程設置的目標開設本課程,為了使學生掌握各種常用的分離過程的基本理論、操作特點、簡捷和嚴格計算方法和強化改進操作的途徑。對一些新分離技術有一定的了解。1、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為分離工程的選擇、特性分析和計算奠定基礎;2、分離過程的共性出發,討論各種分離過程的特征;3、強調工程和工藝相結合的觀點,注意設計和分析能力的訓練,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1.1.3 與本
3、專業其他課程的關系與該專業課相關的基礎課物理化學、 傳遞過程原理、 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等與本課程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是本課程的技術基礎課,同時本課程又是化工工藝設計與化工過程開發的基礎,它與化工反應工程緊密相連,只有這些課學好了才能學好這門課,做好畢業設計。§學習方法及要求1. 理解重要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推導假設,掌握公式及公式的使用范圍;2. 掌握各種分離過程的基本原理、理論、操作特點,簡捷法(FUG)和嚴格計算法及強化改進操作的途徑,對設備的特殊要求;3. 該課程應用性、技能性較強,須認真地做習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4. 會用計算中常用到的手冊和圖表提高使用圖表的能力。
4、67; 教材和參考書教材 : 化工分離過程陳洪鈁劉家祺主編。參考書 :化工分離過程劉家祺主編化工出版社分離工程鄧修主編科學出版社石油化工分離工程張一安徐心茹主編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有機化工分離過程,許其佑等編著,華東化工學院出版社。抓住重點,理清思路,善于分析,旨在應用。認真聽課,積極思索,必要預習,獨立解題。§1.2 分離操作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性(作用和地位)§ 分離過程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性無論化學、石油、冶金、食品、輕工、醫藥、生化和原子能等工業都廣泛應用分離過程,總而言之,廣泛的應用,科技的發展,環境的需要都說明分離過程在國計民生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并展示了分離工程的
5、廣闊前景:現代社會離不開分離技術,分離技術發展于現代社會。化工生產中采用分離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1、 原料預處理;2、 產品的分離提純;(苯乙烯生產)3、 環保和安全生產的需要;4、 防止催化劑中毒。§ 分離在清潔工藝中的地位和作用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清潔工藝也稱少廢無廢技術,是面向21 世紀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也是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清潔工藝將生產工藝和防治污染有機結合起來,將污染物消滅在生產工藝過程中,從根本上解決工業污染問題。清潔工藝是一種節能、低耗、高效安全、無污染的工藝技術。就化學工業而言,清潔工業本質是合理利用資源,減少甚至消滅廢料的產生。
6、化工清潔工藝應綜合考慮合理地原料選擇,反應路徑的潔凈化,物料分離技術的選擇及確定合理的工藝流程和工業參數等。與化工分離密切相關的有:(1) 高有效利用率和循環利用率;(2) 開發和采用新技術、新工藝, 改善操作條件,以控制和消除污染;(3) 采用生產工藝裝置系統的閉路循環技術;(4) 處理生產中的副產物和廢物,使之減少或消除對環境的危害;(5) 研究和開發利用低物耗、低能耗、高效率的三廢治理技術。閉路循環系統是清潔工藝的重要方面,其核心是將過程產生的廢物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循環使用,減少過程排出廢物的量。實現分離與再循環系統使廢物最少化的方法:(1) 廢物直接再循環,如廢水循環使用(丙烯腈、丁醇、
7、丁醛生產)(2) 進料提純減少雜質生成副產物,減少排放量;(3) 除去分離過程加入的附加物質(如特殊精餾中的S);(4) 附加分離與再循環系統§1.3 傳質分離過程的分類和特征 分離過程1) 機械分離對象為 兩相或兩相以上的混合物,只要用簡單的機械方法就可將其分離,兩相間不發生物質的傳遞。如過濾、沉淀等。( 2) 傳質分離用于各種 均相混合物的分離, 其特點是有質量傳遞發生, 有相間傳質,可以在均相中進行,也可在非均相中進行。傳質分離依據物理化學原理的不同,可分為平衡分離和速率分離兩大類。平衡分離過程 借助分離媒介(如熱能、溶劑或吸附劑)使均相混合物系統變成兩相系統, 再以混合物中各
8、組分在處于平衡兩相中的不等同的分配為依據而實現分離。分離媒介按兩相狀態的不同,平衡分離過程可分為以下幾類:1) 氣液傳質過程如吸收、氣體增濕或減濕;2) 汽液傳質過程如液體精餾;3) 液液傳質過程如萃取;4)液固傳質分離結晶、浸取吸附、離子交換;5)氣固傳質過程固體干燥、吸附。對于平衡傳質分離過程,工程上有兩種處理方法:1、 把現狀和達到平衡之間的濃度梯度或壓力梯度作為過程 推動力 , 而把其他因素都歸納于阻力 中。 傳遞速率就成為推動力和阻力之商(傳熱、流體輸送、吸收)2、 依據處于熱力學平衡的兩相組成不相等 的原理, 以每一級都處于平衡態為手段,得平衡級數,并把其他影響因素歸納于效率之中(
9、如精 儲)速率分離過程借助某種推動力(濃度差、溫度差、壓力差、電位差等) ,有時在選擇性透過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組分擴散速率的差異而實現組分的分離。速率分離過程可分為膜分離和場分離。該類分離傳遞發生于相內,無須產生新的相,所以往往是低能耗的。世界萬物都是由有序自動走向無序,所有純物質都逐漸變為混合物,而將混合物變為純物質不能自發進行,只有 外加能量 方可使之進行。一般分離過程能耗:無相變分離<有相變分離; 無外加物質的分離<有外加物質的分離。膜分離:利用流體中各組分對膜滲透速率的差異而實現組分的分離。分離過程發展現狀見P10 圖 1-3,圖表明分離技術成熟程度和應用成熟程度。上方雖很
10、成熟,改進余地小,但應用廣,微小改進可帶來巨大效益。§1.4 分離過程的集成化§ 反應過程與分離過程的耦合為改善不利的熱力學和動力學因素,減少設備和操作費用,節約資源和能源,分離過程和反應過程多種形式的耦合已開發和應用。如:( 1) 化學吸收是反應和分離過程耦合的單元操作,可提高推動力和液相傳質系數;( 2) 化學萃取是伴有化學反應的萃取過程,溶質與萃取劑反應可提高過程推動力和速率;( 3) 反應精餾反應和精餾結合成為一個過程,形成了精餾技術中的一個特殊領域。 其一方面成為提高分離效率而將反應和精餾相結合的一種分離操作(利用反應熱使液體汽化,改變組分間的 a),另一方面成為
11、提高反應收率而借助于分離手段的一種反應過程(將產物及時移出提高平衡轉化率,并靠物料汽化移走反應熱)。若反應A+B-C+D , C的a>AB的a , D 的a <AB的a ,則反應精儲可從精儲塔的兩端分別得到 C和D (A與B 的配比等于化學計量比)。目前, 反應精餾已從單純的工藝開發向過程普遍性規律研究的方向發展。工業廣泛應用于酯化、酯交換、皂化、胺化、水解、異構化、硝化反應。( 4) 膜反應器將合成膜的優良分離性能與催化反應相結合,在反應的同時選擇性地脫除產物,使平衡轉化率提高,或控制反應物的加入速度提高Y、 X 和 S。( 5) 藥物的控制釋放控制釋放的時間和部位(一天多次改為
12、一天一次或多天一次,減少副作用)。( 6) 膜生物傳感器§ 分離過程與分離過程的耦合不同分離過程耦合在一起構成復合分離過程,以集中原分離過程之所長,避其所短。適用于特殊物系的分離。如:(1) 萃取結晶是分離沸點相近的混合物的有效方法;(2) 吸附蒸餾在同一設備中進行g-l-s 三相的分離過程。過程的集成1. 傳統分離過程的集成共沸精餾往往與萃取集成,共沸精餾與萃取精餾集成。2. 傳統分離與膜分離集成3. 膜分離集成采用多種不同膜組合第二章單級平衡過程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正確理解相平衡熱力學中的基本概念; 掌握平衡常數、泡點、露點和閃蒸過程的計算方法.二、知識考核點與考核目標( 一
13、) 相平衡條件(重點)識記:相平衡條件;汽液、液液平衡表示方法.(二)相平衡常數和分離因子(重點)識記: 相平衡常數和分離因子的含義;狀態方程法、活度系數法表示的汽液平衡常數。應用:用狀態方程法、活度系數法計算汽液平衡常數。(三) 活度系數法計算汽液平衡常數的通式及計算(重點)理解:活度系數法計算汽液平衡常數的四種簡化形式。應用:用活度系數法計算汽液平衡常數的前三種簡化形式計算汽液平衡常數。(四)、泡點和露點計算類型(重點)識記:泡點和露點的含義及四種計算類型。(五)、泡點溫度和壓力的計算(重點)應用:用汽液平衡常數前三中簡化形式計算泡點溫度和泡點壓力。(六)露點溫度和壓力的計算(重點)應用:
14、用汽液平衡常數前三中簡化形式計算露點溫度和露點壓力。(七)閃蒸過程類型(重點)識記:閃蒸的含義;閃蒸過程的類型及應用。(八)等溫閃蒸和部分冷凝過程(重點)識記:核實閃蒸問題是否成立的兩種方法。應用:汽液平衡常數與組成無關的閃蒸過程的計算。單級平衡過程是化工傳質分離過程中最簡單的分離過程,其是使其兩相相互 接觸達到物理平衡,然后將兩相分開,若兩組分在兩相中的分離因子很大, 則單 級平衡就足以滿足預期的分離要求,否則需要多級分離。如對 g-l平衡,分離因 子為a ,若物系中1a 1 ,則單級平衡分離幾乎達到完全分離,口 11 ,則需要幾個、幾十甚至上百個分離級;若 a電1 ,幾乎不能用 普通精儲法
15、分離。本章僅討論單級平衡,包括 g-l、l-l和g-l-l等分離過程, 計算基礎是物料平衡和相平衡。當有相變化或混合熱很大時,還需考慮能量平衡。相平衡是研究精儲、吸收、萃取等化工中最常見的傳質分離過程的基礎,可 用于闡述混合分離的原理、傳質推動力和進行設計計算,是設計和開發單級平衡 分離的關鍵。§2.1相平衡§21.1相平衡的關系2.1.1.1相平衡的條件相平衡是指物系中各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狀態,從熱力學上看,逸度是一種虛擬的壓力,具有壓力的單位。物理平衡時需與物理量T、P、組成關聯方可用于相平衡計算。1.汽液平衡關系為將之與T、P組成關聯引入兩輔助函數逸度系數和活度系
16、數(1) 逸度系數(校正實際氣體相對于理想氣體的偏差)汽相組分i的逸度系數*=fPiyP式中:P為總壓;Xi, y 分別為汽液相中i的摩爾分數。(2) 活度系數(校正實際溶液相對于理想溶液的偏差)1 pRT p(VRTP)dP液相組分i的活度系數或汽相組分i的活度系數或理想溶液活度系數等于1。基準狀態下組分i在汽液相中的逸度。達到平衡時,由前面各式得:1 .液液平衡關系2 .相平衡常數和分離因子定義Ki為i組分在平衡兩相中的摩爾分數之比。對汽液平衡(1) 以T、V為獨立變量(2) 以P、T為獨立變量目前求取K的狀態方程有數百個,要選取合適且計算比較簡便的方程求解。(具體方程介紹見書)的規定不是
17、唯一的( 1)可凝組分的基準態逸度活度系數的基準態是指活度系數等于1 時的狀態,對于可凝組分常選取純組分在系統T、 P 為基準態即取 =1 時純組分的逸度作為基準逸度。或說:為在系統T、 P 下液相中純組分的逸度。即基準態為與系統具有相同T、 相同P 和同一相態的純i 組分 (上結論在萃取精餾和共沸精餾中很重要)。表示純組分i 在一定 T 和蒸汽壓下的逸度系數,則:上式中為在系統溫度壓力下純組分i的逸度,是純組分i在體系T、壓力為i 在體系溫度下的飽和蒸氣壓的逸度系數,校正處于飽和蒸汽下的蒸汽對理想氣體的偏差,指數項(普瓦廷Poynting 因子)是校正壓力偏離飽和蒸汽壓的影響。( 1)不凝性
18、組分的基準逸度采用 XLO 時,-1(2-22)當組分i的摩爾分數變為無窮小時1,組分i的逸度等于基準態逸度乘以組分 i 的摩爾分數。該基準態下組分i 的逸度等于在系統T、 P 估算出來的亨利常數。對于由一個溶質(不凝組分)和一個溶劑(可凝組分)構成的二元溶液:溶劑按Xi-1.0,=1選取基準態(依據拉烏爾定律),溶質按Xi-0,-1選取基準態(依據亨利定律)。當兩側基準態不同時,稱為不對稱型基準態。1. 液相活度系數與 的關系。 ( 為過剩自由焓)由上述原理推出的常用的求的公式有:(1) Margules單參數方程( 1) VanLaur 方程(兩參數)活度系數方程A12、 A21 為模型參
19、數,需由實測平衡數據推算得到。(1) Margules二參數方程活度系數方程活度系數方程。二元物系為威爾遜參數,為組分 i 和組分 j 之間的二元相互作用能量參數,J/mol;分別純液體i 和 j 的摩爾體積。特點: 僅需用二元參數即可預見多元系的活度系數; 適用范圍廣,對酮、醇、醚、腈及水、硫、鹵化物的互溶系統均有較高的正確度; 基本上與T 無關因此活度系數方程中包含了T 的影響; 不能預計液液平衡時的活度系數。( 1) NRTL (有規雙液)方程由上述原理推出的常用的求的公式有:(1) Margules單參數方程( 1) VanLaur 方程(兩參數)活度系數方程A12、 A21 為模型參
20、數,需由實測平衡數據推算得到。(1)Margules二參數方程活度系數方程應用局部組成概念的活度系數方程( 1) 威爾遜方程活度系數方程。二元物系為威爾遜參數,為組分 i 和組分 j 之間的二元相互作用能量參數,J/mol;分別純液體i 和 j 的摩爾體積。特點: 僅需用二元參數即可預見多元系的活度系數; 適用范圍廣,對酮、醇、醚、腈及水、硫、鹵化物的互溶系統均有較高的正確度; 基本上與T 無關因此活度系數方程中包含了T 的影響; 不能預計液液平衡時的活度系數。(1) NRTL (有規雙液)方程活度系數方程,二元物系A12、 A21 為模型參數,需由實測平衡數據推算得到。多元物系參數, 其中為
21、組分 i 和組分 j 之間的二元相互作用能量參數;,其中為模型參數之一,通常在0.20.47之間。( 1) UNIQAC (通用化學)方程活度系數:將下標 1 和 2對調得計算式。1. 汽相逸度系數常用的最簡便的是維里方程截取到第二維里系數,可適用于中低壓系統。粗略定量(2-30) 、 ( 2-31)適用范圍§ 2.1.2.3活度系數法計算g-l 汽液平衡常數的簡化形式vi 組分i在溫度為T壓力為P時氣相的逸度系數。riv 組分i在溫度為T壓力為P時氣相的活度系數在不同情況下可對上面通式進行簡化:1. 汽相為理想氣體,液相為理想溶液由上式講一下為什么在一定T、 P 范圍內可看為常數。
22、2.汽相為理想氣體,液相為非理想溶液理想氣體,,氣相為理想溶液;溶液為非理想溶液3 .汽相為理想溶液,液相為理想溶液氣體為理想溶液,,氣相為非理想氣體, ;理想溶液;則4 .汽相為理想溶液,液相為非理想溶液氣體為理想溶液,,氣相為非理想氣體,;溶液為非理想溶液5 .汽相為非理想溶液,液相為非理想溶液氣體為非理想溶液,;氣體為非理想氣體,;溶液為非理想溶液6 .1.3.3四元系(多元系)有三種不同類型:第一類 ,只有組分1 與組分24部分互溶,而組分24彼此完全互溶。第二類,只有組分1 與組分部分互溶,該兩組分與系統中其他組分完全互溶,組分3 和 4 也完全互溶。第三類 ,只有組分1 與組分 3
23、 和4 分別部分互溶,而組分1 和 2 完全互溶,組分 2、 3、 4 彼此完全互溶。相平衡常數計算方法的選擇見鄧修書P31”(整理之)第三章 多組分多級分離工程分析與簡捷計算一、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各種常用的分離過程的基本原理、流程及其簡捷計算;了解塔內流量、濃度和溫度分布特點。二、考核知識點和考核目標(一)設計變量(重點)識記:設計變量、可調設計變量、固定設計變量的含義。(2) 設計變量的確定(重點)理解:設計變量、可調設計變量、固定設計變量的確定分法。(3) 多組分精餾過程分析(重點)識記:關鍵組分、清晰分割和非清晰分割的定義。應用:塔內流量、液相濃度和溫度分布特點。
24、(4) 最小回流比(重點)識記:分配組分、非分配組分的含義。理解:分析最小回流比下恒濃區的部位。應用:用恩德伍德法計算最小回流比。(5) 最少理論板數和組分的分配(重點)識記:全回流、最少理論板數的含義及芬斯克公式。理解:求最少理論板數的幾種表示形式。應用:確定最少理論板數及塔頂和塔釜組分的分配。(六 )實際回流比和理論板數(重點)應用:實際回流比、理論板數、適宜進料位置的確定。(七)萃取精餾的原理(重點)識記:萃取精餾、共沸精餾和特精餾的含義。(八)萃取精餾的流程特點(次重點)識記:萃取精餾的流程特點。(九)萃取精餾溶劑作用原理和溶劑的選擇(重點)理解:溶劑作用原理;溶劑選擇原則。(十)萃取
25、精餾過程分析(重點)理解:分析萃取精餾過程特點。(十一)共沸精餾的原理與萃取精餾原理的區別。(重點)識記:共沸精餾的原理與萃取精餾原理的區別(十二)共沸物的特征與共沸組成的計算(重點)識記:均相共沸物和非均相共沸物的特征。理解:共沸組成的計算方法。(十三)共沸劑的選擇(重點)理解:共沸劑的選擇原則及加入量的分析。( 十四) 分離共沸物的雙壓精餾過程。(重點)應用:分離共沸物的雙壓精餾過程分析。(十五)二元非均相共沸精餾。應用:二元非均相共沸精餾用圖解法計算理論板數。(十六)吸收和蒸出過程的流程(次重點)識記:吸收和蒸出過程的流程特點。(十七)多組分吸收和蒸出過程分析(重點)識記:簡單分析吸收和
26、蒸出過程設計變量和關鍵組分。理解:簡單分析吸收塔內單向傳質和濃度分布;吸收和蒸出過程的熱效應。(十八)多組分吸收和蒸出的簡捷計算法(重點)識記 : 吸收因子和蒸出因子、平均吸收因子和平均蒸出因子、吸收率和蒸出率的含義。應用 :多組分吸收和多組分蒸出的簡捷計算法。§ 3.1 設計變量精儲和吸收中,若要得到確定的 N,需確定哪些參數?對一個 二元精餾 系統(常規塔)設計中,進料組成,T、 P 定,再定輕(或重)組分的XD, xw (或知回收率)即可由 R、回流狀態和適宜進料位置求出 N或由N、回流狀態和適宜進料位置求 Ro為什么?單組分 吸收過程,在一定 T 和 P 下已知原料氣和吸收的
27、計量和組成,可由溶 質的吸收率求出此條件下的Nog。為什么?電算中,經常要給變量賦值,為什么,給幾個變量賦值,是否可任意定?在分離過程中,通常要給一些變量賦值,才能完成要求的設計。賦值的變量多佳 還是少優?解方程組時,什么條件下得唯一解(獨立方程式數目=未知數的數目), 矛盾解(獨立方程式數目 未知數的數目),無唯一解(獨立方程式數目 未知數 的數目)?設計變量I-一計算前,必須由設計者賦值的變量。若賦值的變量數太少,設計不會有結果(多組解),若賦值的變量過多,設計也 無法進行(矛盾解)。因此,設計第一步工作不是選擇變量的具體值,而是確定 設計變量的數目。即討論確定設計變量的方法。Nv描述系統
28、的獨立變量數;Nc系統變量數間的約束關系數;Ni 設計變量數。Ni=Nv-Nc(3-1)(1)獨立變量數NvN=f+1= c-兀+2+1=c-1+2+1=c+2。c+2個變量:物料組成xi, X2x(c-i)(或yi, y2 y(c-i);物料流率L (V);溫度T;壓力P。對一個達到相平衡的多相物流物流獨立變量數為多少?c+2個變量:物料組成Xi, X2x(c-i)(或yi, y2 y(c-i);物料流率L (V);溫度T;壓力Po2)當系統與外界有能量交換時,N還應加上描述能量交換的變量數。則系統的M=系統各物流的獨立變量數+描述能量交換的變量數M=E (C+2) +能量交換變量數(2)約
29、束關系數Nd的確定約束關系包括:1) 物料衡算式 數目等于組分數c2) 能量衡算式每個系統只有一個3) 相平衡式有c (九1)個3)化學平衡式分離過程一般不考慮4)內在關系式 指約定關系,如物流間溫差、壓差如平衡的兩相的物流,多了一相組成、流率、溫度和壓力計 C+2個變量但 也多了 C各型平衡關系,和T、P相等計C+ 2個約束關系:f= c-兀+2=c-2+2=c 再加上各相物料的流率 2, NV仍為c+2。M=f+2=C+2對于多相物流NV=f+兀= C+2化工裝置往往很復雜,討論其 N/、N和N很麻煩,為此確定一個裝置的設計變 量常用基本原則是將一個裝置分解為若干進行簡單過程的單元,由每一
30、個單元的獨立變量數求出每個單元的設計變量數,然后由單元設計變量數計算裝置的設計變量數。該法適用于連續穩定流動過程,流動的動能和位能可忽略,與外界交換的機械能只限于軸功,且過程無化學反應,所用平衡級是串聯的。§ 單元設計變量分離過程主要單元15個, ( P56 表 3-1)3.1.1.1 分配器絕熱操作下的分配器單元獨立變量數:每個物流的獨立變量數Nv=c+2,三個物流,單元約束關系:物料衡算式C 個(等于組分數)能量平衡式1 個相平衡式c (兀-1) = c (1-1) =0化學平衡式0 個內在約束關系式兩物流T、P相同2個(Pi=P2, Ti=T2)兩物流組成相同 Xi, 1=xi
31、, 2(c-1)個(進料 c+2 個,系統壓力1 個),可以是L1/F 或 L2/F 或L1/L2。§.2產物為兩相的全凝器(出料為平衡的兩液相)能量衡算式1 個相平衡式c個§ .3 絕熱操作的單元平衡級固定設計變量: =+5 (進料2 (c+2)個,單元壓力1個)可調設計變量:=0 個。.4有側線出料的單元平衡級單元約束關系相平衡關系式c個物料衡算式c個能量衡算式1 個 § .5有進料和側線有熱量進出的單元平衡級單元約束關系注意: c 為物流組分數,當各股物流的組分數不同時,求各物流的獨立變量數應代入各物流相應的組分數c 值。§裝置設計變量§
32、 .1 裝置設計變量一個裝置的設計變量應為組成裝置的若干單元的設計變量之和。但若裝置中某一種單元以串聯形式被重復使用時(如吸收、精餾中),則應增加一個變量數以區別于與其他單元相連接的情況。這一表示重復使用的變量數稱為重復變量數, 為同一種單元被串聯使用的次數。(注意是串級的數目,而非被串聯使用的單元數目。由于單元間是由物流相連的,在裝置中相互直接相連的單元之間必有一股或 幾股物流,是從一單元進入另一單元的,則在連接單元之間有了新的約束關系以 表示, N 為連接單元之間物流的數目。則有:§ .2簡單吸收塔的設計變量對于圖3-1所示的簡單吸收過程(P57)(1) N個絕熱操作的簡單平衡級
33、(2)串聯而成,每一級設計變量數(兩股進料,再加一個壓力)(2)重復變量數(僅一種單元串聯使用)(3)用級單元間物流的約束關系數所以其中可調設計變量:其可為理論級數,也可為溶質中關鍵組分被吸收的完全程度。查表3-1的簡單平衡級為裝置各進料物流的變量數加上裝置不同壓力數目。,可為N或尾氣中關鍵組分低濃度,吸收液中關鍵組分的濃度§ .3精儲塔(常規塔)的設計變量 (P57圖3-2)全塔6個單元,包括兩個審級單元,各單元設計變量數見下表:廳P單元1全凝器c+4C+312回流分配器c+4C+313N- (M+1)板平衡級+ (N-M+1 ) +5+ (N-M+1 ) +414進料級+7+70
34、5(M-1)平衡級+ (M+1) +5+ (M+1 ) +416再沸器c+4C+31申級1:申級2:由于單元間物流數為9,所以所以其中(進料物流c+2 個, N 級壓力,全凝器,分配器壓力)可調設計變量:可調設計變量可為:回流狀態,理論板數,進料位置,D流率和R (也可為其他 賦值變量,但不能是固定設計變量,也不能出現矛盾)總上可知,系統可調設計變量為各單元可調設計變量之和再加上系統的串級數。而固定設計變量只與進料物流和系統壓力等級數有關。.4 確定 、 的方法確定方法及步驟為:(1) 按每一單相物流有c+2個變量,計算所有進料的固定設計變量數;(1) 確定系統所具有的不同的壓力級數(當忽略過
35、程壓降時當如何);(2) 以上兩項之和即為系統的固定設計變量數;(3) 將系統的串級單元的數目、分配器數目、側線采出單元數目和傳熱單元數目加和即為系統可調設計變量數。例用上法求圖3-3 (P58)所示精儲塔的解: :進料變量數c+2,壓力等級數1個(壓降忽略),: 串級單元數3 個 (注意每增加一股側線采出或加料時串級數增加一個); 分配器個數為1;側線采出單元數1 個;傳熱單元數2 個;所以同樣方法求圖3-1、 3-2的 、例題:有一吸收裝置處理含 CO2原料氣,假設進料中有c個組分,其操作條件如圖所示,試確定裝置的并指出設計變量可能的選擇解: ( 1)裝置的固定設計變量數壓力等級數2, 一
36、股原料氣進料c+2,水蒸氣進料1+2=3,( 2)可調設計變量數串級單元數2,側線采出數0,分配器數0,傳熱單元數3。所以(3)固定設計變量選擇:吸收塔壓力 Pa,蒸出塔壓力Pb,原料氣流率、T、P和組成(c-1 個) ;水蒸氣流率、T 和 P。( 4)可調設計變量選擇1) 吸收塔Na;蒸出塔Nb;每個換熱器出口溫度。2) 離開吸收塔的尾氣中CO2的濃度;離開蒸出塔的CO2的濃度;三個換熱器的換熱面積。3) 吸收塔Na蒸出塔Nb,尾氣中CO2濃度,離開蒸出塔氣體中 CO 2濃度,進吸收塔吸收劑的濃度。4) 注意選擇中,固定不容易選錯,選時一是不要把屬于的變量選上,再是選擇變量不要出現矛盾。例附
37、圖為熱耦合精餾塔系統,進料為三組分混合物,采出三個產品。試確定該系統: ( 1)設計變量數;2)指定一組合理的設計變量解: ( 1)裝置的固定設計變量數壓力等級數N+M+1 ,一股原料進料c+2,( 2)可調設計變量數2+4,側線采出數1,分配器數1,傳熱單元數2。所以3)固定設計變量選擇:原料氣流率、T、 P 和組成(2個) ;各個理論級及全凝器(含分配器,認為兩者為同一壓力)的壓力。4)可調設計變量選擇D 和側線流率。第五章分離設備的處理能力和效率一、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能簡單分析并基本了解強化分離操作的途徑。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一)氣液傳質設備的處理能力的影響因素(
38、一般)識記:影響氣液傳質設備的處理能力的主要因素。(二)氣液傳質設備的效率及其影響因素(重點)理解:氣液傳質設備效率的幾種表示方法及其影響板效率的主要因素。5.1 氣液傳質設備的處理能力和效率5.1 .1 氣液傳質設備的處理能力的影響因素氣液傳質設備有板式塔和填料塔兩類。影響氣液傳質設備的處理能力的因素有:1、液泛板式塔:,處理能力增加。規整填料處理能力大于亂堆填料。真空操作設備的往往成為限制生產能力的主要原因,還影響降液管內液位高度, T,液位高度T,以造成液泛。4、停留時間停留時間與生產能力成反比,精儲中,液體在降液管內停留時間一般為35 秒。1、 效率的表示方法(1)全塔效率Et (總板
39、效率,塔效率)-為完成給定分離任務所需要的理論塔板數(N)與實際塔板數(NL)之比。ET的特點是容易測定和使用(2)默弗里(Murphree)板效率假定板間氣相完全混合,氣相以活塞流垂直通過液層,板上液體完全混合,氣組成等于離開該板降液管的液體組成。默弗里板效率實際板上濃度變化與平衡時應達到的濃度變化之比。氣相濃度表示的默弗里板效率。與 成平衡的氣相摩爾分率。液相濃度表示的默弗里板效率液相濃度表示的默弗里板效率。與 成平衡的液相摩爾分率。般 豐 0( 3)點效率板上氣液兩相錯流,假定液體在垂直方向上完全混合。( 5 4) i 組分在該板j 處的點效率。若氣液兩相完全混合,則 =。與 成平衡的氣
40、相摩爾分率。( 4)等板高度(HETP)對于填料塔,為相當于一塊理論板所需的填料高度(從此段填料上方離開填料上升的蒸汽和離開此段填料下降的液體互成平衡)。HETP= Z/N(5 5)對于板式塔( 5)傳質單元高度(HTU )( HTU) HTU 表示填料塔的傳質效率,定義為:式中: 氣相總傳質單元高度,m;V氣相流率,mol/h ;Kg組分的氣相總傳質系數,mol/m2h;a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積m2 /m3;A塔的橫截面積m2。2、影響效率的因素(1) 傳質速率參見右圖,設單位塔截面上汽相摩爾流率為G,經截面為dA的液層通量為GdA,該處板上液層高度為Z,氣液兩 相傳質比表面積為a m2/m3,
41、氣相傳質總系數為Ky。則組分i的傳質量為:( 5 6)對(5 6)式沿液層高度積分:則( 5 8)由(5 8)知: G 一定,。因此塔板上液層愈厚,氣泡愈分散,表面湍動程度愈高,點效率愈高。由雙膜理論:5-9)L、V分別為液氣相流率,m為汽液平衡常數有許多書上給出NG、 NL 求取的經驗式。( 2)流型和混合效應液體流經塔板時,與氣體產生密切接觸,混合情況十分復雜,板上任一點的液體會在三個垂直方向上發生混合。沿液流方向上的混合稱為縱向混合 ; 在塔板平面上與液流垂直的混合稱為橫向混合 ; 垂直于塔板液面,沿氣流方向的混合。 這些混合將影響板效率。描述流型對效率影響的數學模型:1)板上液體完全混
42、合板上各點液相組成均相同,并等于該板出口溢流液的組成,即,若進入 板的氣相組成是均一的,則有:。省略下標i,( 5 14)此時,塔板上摩弗里板效率等于點效率。2)液體完全不混合(活塞流)且停留時間相同可推導出默弗里板效率和點效率間關系式液體混合作用的減弱使默弗里板效率增大。3)液體部分混合縱向混合(與板上液流總方向平行方向上的液體混合)將使下降;橫向混合(與板上液流總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液體混合)將使上升。不完全混合使得。總之:不均勻流動,尤其是環流會對效率產生不利影響;橫向混合能消弱液相不均流動的不利影響;塔徑加大,縱向不完全混合有利影響減弱,不均勻流動則趨于加強。( 3)霧沫夾帶霧沫夾帶為級間
43、混合,降低分離設備的分離效果,板效率下降。Colburn (可 爾本) 1936年推導出下關系:( 5 20)有霧沫夾帶下的板效率。e-單位氣體流率的霧沫夾帶量。此外,漏液和氣體被液體夾帶也會使板效率降低。( 4)物性的影響1) 液體粘度液體粘度大,產生氣泡大,相界面小,兩相接觸差,且液相擴散系數小,效率低。由于精餾溫度一般較吸收溫度高,液體粘度小,故精餾塔效率高于吸收塔。2)密度梯度當易揮發組分的大于難揮發組分的時,能形成混合旋流,可提高液相傳質系數。3)表面張力和表面張力梯度a) 表面張力對效率的影響泡沫狀態時,對效率的影響很小;噴射狀態時,效率有所提高。b) 表面張力梯度的影響對于正系統
44、:輕組分<重組分, <0 ,在泡沫狀態操作更好。因為這時正系統泡沫穩定性好,不易破裂而造成氣泡合并,傳質面積大有利于效率提高。對于負系統,輕組分>重組分, >0 ,在噴射狀態操作更好。因為這時液滴不穩定,易斷裂破碎成更細的液滴,傳質面積大,有利于效率提高。泡沫狀態:板式塔在較低氣速下操作,氣相為分散相,液相為連續相,氣泡界面為傳質界面。噴射狀態:板式塔在較高氣速下操作,液相為分散相,氣相為連續相,液滴 群表面為傳質界面。4)相對揮發度的影響相對揮發度大,效率低。由完成一定分離要求的理論板數求實際板數需要板效率數據。獲取方法有三種:A、從工業塔數據歸納出的經驗關聯式;B、依賴傳質速率的半理論模型;C、從實驗裝置或中間工廠直接得到數據。1、板式塔( 1) 經驗關聯式1) 奧康奈爾法(法)也可由關聯圖求板效率。2) Lockhart和Legget同時關聯精儲塔和吸收塔數據,奧康奈爾法關聯圖類似的圖。( 1)半理論模型1) AIChE 法基于雙膜理論提出的計算方法。見 P158圖58。2) Zuiderweg 法適用于篩板塔的默弗里板效率的計算。具體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03月四川自貢市沿灘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公開招聘聘用制人員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高溫氣冷堆及配套產品項目風險分析和評估報告
- 浙江省嘉興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教學測試政治+答案
-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酒店信息化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LCR測量儀項目風險分析和評估報告
- 華東交通大學《劇本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漳州理工職業學院《中醫養生與食療》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海洋大學《形體訓練(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都市職業學院《專業方向綜合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水利職業學院《中國古代小說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發證機關所在地區代碼表
- 奧托尼克斯計米器使用說明書
- 風生水起博主的投資周記
- 供水管網施工組織設計
- 最全的冷軋知識材質牌號分類及生產工藝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安全培訓
- 氣化風機檢修工藝規程
- 美女金喜善寫真集
- 大學物理平面電磁波ppt課件
- 八年級下寫字課
- 前列腺癌臨床路徑(最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