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三輪專題復習--農業區位因素_第1頁
高考三輪專題復習--農業區位因素_第2頁
高考三輪專題復習--農業區位因素_第3頁
高考三輪專題復習--農業區位因素_第4頁
高考三輪專題復習--農業區位因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聚焦點一聚焦點一 區域農業發展條件評價區域農業發展條件評價 區域農業發展條件評價包括多個方面,如氣候、區域農業發展條件評價包括多個方面,如氣候、地形、土壤、灌溉水源等自然條件;如勞動力、市場、地形、土壤、灌溉水源等自然條件;如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等社會經濟條件。但任一發展條件的評價均交通運輸等社會經濟條件。但任一發展條件的評價均需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進行描述,并結合該發展條需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進行描述,并結合該發展條件進行全方位討論。件進行全方位討論。 以分析某一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為例:以分析某一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為例: 1確定總體思路,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個方確定總體思路,從有利條件和

2、不利條件兩個方面去描述面去描述(若設問只要求回答其中一個方面,則可忽略若設問只要求回答其中一個方面,則可忽略另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 2從氣候的各個組成要素進行全方位討論,如從從氣候的各個組成要素進行全方位討論,如從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氣象災害等方面去描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氣象災害等方面去描述;述; 3從氣候的時間分布進行充分調動,如從春、夏、從氣候的時間分布進行充分調動,如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氣候條件分段描述。秋、冬四個季節的氣候條件分段描述。例例1:(2011太原市二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后面的題目。 A國面積176萬平方千米,人口590萬,外來人口200萬。2008

3、年人均GDP為16114美元,居非洲之首。A國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其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95%以上的出口收入來自石油。農業產值約占GDP總值的2.7%,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24%,其中牧民和半牧民占到農業人口的一半。2002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小麥9萬噸,大麥20萬噸,養殖牲畜1160萬頭,主要為羊、駱駝和牛。 有人建議A國向B國學習,大力發展棉花生產。你是否贊成?簡述理由。 【解析】通過解讀文字材料可知該國農業人口缺乏。解讀區域地圖可知,該國沙漠廣布導致地形雖較平坦,但陸地交通不便且水資源缺乏。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該題為一半開放試題。如答贊成,應從該國有利的方

4、面進行回答,側重從自然條件描述。其中,光熱充足是該國發展棉花生產的主導因素。如答不贊成,則從該國不利的方面進行回答,側重從社會經濟條件及限制性因素兩個角度描述。其中,水資源不足是該國發展棉花生產的限制性因素。觀點類試題作答時,一定按設問順序先回答觀點,再寫理由! 答案答案: 贊成。A國地形平坦,熱量充足,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適于棉花生產。不贊成。A國水資源短缺,勞動力缺乏,交通不便,棉花生產成本高。聚焦點二聚焦點二 農業的區位因素對農業布局的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對農業布局的影響1農業布局的區位選擇:農業布局的區位選擇:(1)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結合氣候、地形、土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因地制宜

5、,結合氣候、地形、土壤、水分等條件分析該地適宜種植什么作物。壤、水分等條件分析該地適宜種植什么作物。(2)充分考慮到社會經濟條件的需要,主要是應優先考慮充分考慮到社會經濟條件的需要,主要是應優先考慮市場區位,如臨近城市需要什么樣的農產品,再考慮到交通市場區位,如臨近城市需要什么樣的農產品,再考慮到交通運輸條件的評價運輸條件的評價(包括運費、保鮮可能性與運時等包括運費、保鮮可能性與運時等)。(3)注重某種農業布局對區位因素的特殊需求。如乳牛業、注重某種農業布局對區位因素的特殊需求。如乳牛業、園藝業對交通、花卉對水源的需求。園藝業對交通、花卉對水源的需求。(4)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還要注意區位因素

6、的變化。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還要注意區位因素的變化。聚焦點二聚焦點二 農業的區位因素對農業布局的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對農業布局的影響2農業區位因素的改造與實例:農業區位因素的改造與實例:(1)農業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技術對氣候的改造和合理農業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技術對氣候的改造和合理利用。例如溫室農業、大棚育秧、雜交品種的推廣使農作利用。例如溫室農業、大棚育秧、雜交品種的推廣使農作物的區位范圍擴大。物的區位范圍擴大。(2)低洼地、丘陵山地、黃土高原等對地形的改造與立低洼地、丘陵山地、黃土高原等對地形的改造與立體農業的發展體農業的發展。2農業區位因素的改造與實例:農業區位因素的改造與實例:(1)農業科

7、學技術尤其是生物技術對氣候的改造和合理利用。例農業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技術對氣候的改造和合理利用。例如溫室農業、大棚育秧、雜交品種的推廣使農作物的區位范圍如溫室農業、大棚育秧、雜交品種的推廣使農作物的區位范圍擴大。擴大。(2)低洼地、丘陵山地、黃土高原等對地形的改造與立體農業的低洼地、丘陵山地、黃土高原等對地形的改造與立體農業的發展。主要形式有基塘農業,魚塘臺田農業,丘陵山區的林發展。主要形式有基塘農業,魚塘臺田農業,丘陵山區的林地梯田魚塘,黃土高原的打壩於地與梯田等,都是對不利地梯田魚塘,黃土高原的打壩於地與梯田等,都是對不利的地形條件加以改良,進行立體農業的綜合開發。的地形條件加以改良,進行

8、立體農業的綜合開發。(3)改良土壤,使之適宜農業發展,提高產量。如東北的沼改良土壤,使之適宜農業發展,提高產量。如東北的沼澤土改良,黃淮海鹽堿地的治理,南方山區紅壤的改良澤土改良,黃淮海鹽堿地的治理,南方山區紅壤的改良等。等。(4)開發水源,合理利用水資源,對于干旱地區農業發展的開發水源,合理利用水資源,對于干旱地區農業發展的影響,包括節約用水,引水灌溉。如河西走廊、河套平影響,包括節約用水,引水灌溉。如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南疆綠洲農業。原、寧夏平原、南疆綠洲農業。(5)城市、工礦區城市、工礦區(市場區位市場區位)與面向城市的農業類型。如園與面向城市的農業類型。如園藝業和乳畜業。藝業

9、和乳畜業。(6)鄉鎮企業的發展和交通運輸條件的改鄉鎮企業的發展和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故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善,故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概念說明概念說明舉例舉例主要主要區位區位因素因素指某一區域某種農業發展所指某一區域某種農業發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符合的所有因素(條件條件)。要。要求分析某地農業發展的主要求分析某地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發展農業的自然和列出某地發展農業的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社會經濟因素自然因素,如氣候、地形、自然因素,如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社會經濟因素,水源、土壤;社會經濟因素,如政策、科技、勞動力

10、、市如政策、科技、勞動力、市場、交通等場、交通等主導主導因素因素指影響某種農業發展的最重指影響某種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因為要的因素,也就是說,因為該因素對農業的影響最大,該因素對農業的影響最大,沒有這種因素沒有這種因素(或條件或條件),就,就不可能有該種農業在該區域不可能有該種農業在該區域分布的可能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是在特有的地形條件下形成是在特有的地形條件下形成的,如果沒有這種地勢低洼的,如果沒有這種地勢低洼的地形,而是地形平坦,當的地形,而是地形平坦,當地的農業生產可能就是水稻地的農業生產可能就是水稻種植業,因此,地形是珠江種植業,因此

11、,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農業的主導因素三角洲基塘農業的主導因素聚焦點三聚焦點三 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主導因素、限制性因素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主導因素、限制性因素概念說明概念說明舉例舉例限制性限制性因素因素農業生產需滿足許多農業生產需滿足許多條件才能進行,如果條件才能進行,如果一個地區其他條件都一個地區其他條件都能滿足,惟有某一個能滿足,惟有某一個條件不能滿足,這個條件不能滿足,這個缺乏的條件就成為該缺乏的條件就成為該地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地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因素如我國西北地區光照、熱量如我國西北地區光照、熱量等條件優越,但缺少水,因等條件優越,但缺少水,因此,水就成為西北地區發展此,水就成為西北地

12、區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當這個農業的限制性因素。當這個制約因素得到滿足,該因素制約因素得到滿足,該因素轉而就變成當地農業生產的轉而就變成當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如河西走廊由于主導因素。如河西走廊由于祁連山的冰雪融水,能夠進祁連山的冰雪融水,能夠進行糧棉生產,當地水源就成行糧棉生產,當地水源就成了農業發展的主導因素了農業發展的主導因素 不同區域的不同農業生產類型受各種條件的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以我國各區域的優勢區位與限制性因素為例:優勢區位限制性因素東北平原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適于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緯度高,熱量不足,農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華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疏松,光熱充足水源不足,旱澇、鹽堿

13、、風沙災害嚴重優勢區位限制性因素南方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充足洪災較為嚴重西北地區灌溉農業光熱充足降水稀少,水源缺乏青藏高原河谷農業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農作物單產高,質量好海拔高,氣溫低,熱量不足三、世界典型地區農業區位因素的比較三、世界典型地區農業區位因素的比較地域地域類型類型屬類屬類特點特點典型地區及典型地區及區位優勢區位優勢問題及措施問題及措施對我國對我國可借鑒可借鑒之處之處季風季風水田水田農業農業種植業、種植業、密集農密集農業、自業、自給農業給農業小農經營;小農經營;單位面積單位面積產量高;產量高;商品率低;商品率低;機械化水機械化水平低;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利工程量大;科

14、技大;科技水平低水平低典型地區:亞洲東典型地區:亞洲東部、南部;中國南部、南部;中國南方地區方地區問題:小農經問題:小農經營,商品率低,營,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科技水平低調整農業生產方式和調整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業結構,實施聯產農業結構,實施聯產承包和多種經營,農承包和多種經營,農林牧漁業綜合發展;林牧漁業綜合發展;發展農產品系列加工發展農產品系列加工業,把農業生產從自業,把農業生產從自給經濟轉到商品生產給經濟轉到商品生產上來;加大科技投入,上來;加大科技投入,向優質、高效農業方向優質、高效農業方向發展向發展區位優勢:高溫多區位優勢:高溫多雨

15、的氣候,地形平雨的氣候,地形平坦,勞動力充足,坦,勞動力充足,種植經驗豐富種植經驗豐富措施:擴大規措施:擴大規模,發展水利,模,發展水利,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水平商品商品谷物谷物農業農業種植業、種植業、密集農密集農業、商業、商品農業品農業規模大、規模大、機械化程機械化程度高、面度高、面向市場向市場典型地區:美國中典型地區:美國中部平原、中國東北部平原、中國東北和西北地區的國有和西北地區的國有農場農場問題:農業成問題:農業成本高,耗能大,本高,耗能大,農業生態環境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惡化大規模經營在市場競大規模經營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先進爭中占有優勢,先進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務體

16、系,值得我國服務體系,值得我國廣大農區借鑒;加強廣大農區借鑒;加強農業一體化經營,延農業一體化經營,延長生產鏈,提高經濟長生產鏈,提高經濟效益效益區位優勢:優越的區位優勢:優越的自然條件,便利的自然條件,便利的交通運輸,地廣人交通運輸,地廣人稀,工業發達,先稀,工業發達,先進的科技進的科技措施:向生態措施:向生態農業方向發展農業方向發展大牧場放大牧場放牧業牧業畜牧業、畜牧業、密集農業、密集農業、商品農業商品農業干旱、半干干旱、半干旱氣候區,旱氣候區,天然草場以天然草場以放牧為主,放牧為主,美國、阿根美國、阿根廷牧牛,澳廷牧牛,澳大利亞牧羊大利亞牧羊典型地區:阿根廷典型地區: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

17、潘帕斯草原問題:牲畜品種退問題:牲畜品種退化,水源不足化,水源不足建設人工草場,改善建設人工草場,改善牧區交通條件和加工牧區交通條件和加工體系體系區位優勢:氣候溫區位優勢: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地和,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土地租金廣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低,距海港近措施:改善交通,措施:改善交通,培育良種,開辟水培育良種,開辟水源,種植飼料作物源,種植飼料作物乳畜業乳畜業畜牧業、畜牧業、密集業、密集業、商品農業商品農業商品率高、商品率高、高度機械化、高度機械化、集約化集約化典型地區:西歐、典型地區:西歐、中歐中歐問題:牲畜疾病問題:牲畜疾病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機械化水平,培育優

18、機械化水平,培育優質品種質品種區位優勢:溫帶海區位優勢: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宜多洋性氣候,適宜多汁牧草生長,經濟汁牧草生長,經濟發達,市場廣闊發達,市場廣闊措施:病害研究與措施:病害研究與防治,培育良種防治,培育良種混合農業混合農業密集農業、密集農業、商品農業商品農業將飼養牲畜將飼養牲畜和谷物生產和谷物生產有機結合有機結合典型地區:澳大利典型地區: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亞墨累達令盆地問題:水源不足問題:水源不足我國南方山區應建設我國南方山區應建設良性的林地農田生良性的林地農田生態系統以防止水土流態系統以防止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土地資失;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發展林草田塘多源,發展林草田塘多種經濟;根據國

19、內和種經濟;根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變化,有國際市場的變化,有側重地發展區域的特側重地發展區域的特色經濟色經濟區位優勢:農場區位優勢:農場成為良性的生態成為良性的生態系統,農民可以系統,農民可以有效利用時間安有效利用時間安排農事活動,農排農事活動,農業生產具有很大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場的適應性措施:東水西調措施:東水西調【變式訓練變式訓練1】 (2011成都三診成都三診)讀澳大利亞區域圖,回讀澳大利亞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答下列問題。 圖中圖中E與與F地為兩種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請分析地為兩種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請分析E地地發展農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發展農牧業的有利

20、自然條件;F地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地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及該類農業地域類型的優點。素及該類農業地域類型的優點。【解析解析】該題有三個小問。第該題有三個小問。第1小問,農牧業的發展需小問,農牧業的發展需要有草場,這一點較容易答出。農牧業的生產對象是要有草場,這一點較容易答出。農牧業的生產對象是動物,需要有供牲畜飲用的水。如果是淡水資源,那動物,需要有供牲畜飲用的水。如果是淡水資源,那勢必在勢必在E地發展單位面積產量更高的種植業,故只能地發展單位面積產量更高的種植業,故只能是鹽度相對較低的水,既可供牲畜飲用,但又不能用是鹽度相對較低的水,既可供牲畜飲用,但又不能用于發展種植業。結合于發展種植業。

21、結合E地氣候及地勢特點可確定該區地氣候及地勢特點可確定該區域的低鹽水較豐富。第域的低鹽水較豐富。第2小問,結合等高線可知,小問,結合等高線可知,F地地處中低緯,熱量較足且地勢平坦,能夠滿足農業生產處中低緯,熱量較足且地勢平坦,能夠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但的需求。但F地位于來自海洋暖濕信風的背風坡,降地位于來自海洋暖濕信風的背風坡,降水少,需跨流域調水滿足灌溉用水的需求,故制約因水少,需跨流域調水滿足灌溉用水的需求,故制約因素為降水少。第素為降水少。第3問,問,F地為混合農業,回顧混合農業地為混合農業,回顧混合農業的優點即可作答。的優點即可作答。 答案答案: E地區地下水豐富,且多為低鹽水,適宜牲

22、畜飲用;草場廣布,故發展了牧牛和牧羊業。 F地的制約因素為:降水少(或水源不足); 優點:農場成為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造成的污染少;根據市場需求決定小麥種植和牧羊的規模,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 聚焦點聚焦點五 區域農業發展條件的精細分析 在實際生產當中,為了追求更高的農業效益,在實際生產當中,為了追求更高的農業效益,人們往往會對某一農業發展條件進行改善,使其為人們往往會對某一農業發展條件進行改善,使其為農業生產服務。常被改善的農業發展條件如下:農業生產服務。常被改善的農業發展條件如下: 例例2:(原創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韓國首爾多年平均月均溫表。

23、月份123456均溫3.41.14.511.817.421.5月份789101112均溫24.625.420.614.36.60.4 材料二泡菜是韓國的特色菜,其主要佐料之一是大蒜。大蒜喜冷涼氣候,在首爾郊區為秋播作物,喜濕、喜肥、不耐旱,忌漬水,在發芽階段忌陽光曝曬。首爾為克服自然條件對種植大蒜的不利影響,播種時在原有土地上增鋪了一層禾草,使大蒜的產量、質量顯著提高。說明禾草對大蒜生長自然條件說明禾草對大蒜生長自然條件的改善作用。的改善作用。【解析】材料一說明首爾在大蒜播種期間的日溫差大,且光照強烈,結合材料二可知首爾秋季天氣狀況不利于大蒜的生長。增鋪禾草既然能夠提高大蒜質量與產量,就意味著

24、能夠克服日溫差大、光照強烈等不利條件;并能創造出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大蒜適宜生長環境。在此基礎上,逐一針對“喜濕、喜肥、不耐旱,忌漬水,在發芽階段忌陽光曝曬”進行分析。 答案答案: (首爾為溫帶季風氣候,秋季多晴天,氣溫日較差大。)禾草層可遮陽,提高夜晚土壤的溫度,避免大蒜發芽時遭受曝曬及凍害;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濕度);削弱灌溉和淋水施肥時對土壤的沖刷;抑制雜草的生長(稻草遮擋了陽光);(大蒜生長后期,)禾草腐爛后為土壤提供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答出兩點即可) 【技巧點撥】趨利避害話農業布局 首先應明確農業區位與布局的區別與聯系,如下表所示: 其次,對農業發展條件(區位)的改善應考

25、慮經濟投入與收入的效益比。對于大尺度的農業發展不利條件(一般為自然條件)應重點考查布局,借助大自然的格局來趨利避害。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合理地運用各種農業資源,并獲得最大的效益。 【變式訓練2】 (2011鄭州二模)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天然橡膠是一種熱帶經濟作物,是制造輪胎的原料。天然橡膠喜高溫、高濕:年均溫在19以上,以2127為宜;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相對濕度70%80%;靜風向陽,風速60厘米。熱量條件的保證程度,特別是越冬低溫狀況是橡膠樹生長的限制因素。絕對低溫5,就會引起寒害;絕對低溫0,引起嚴重寒害,時間較長則引起死亡。西雙版納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橡膠

26、基地。 材料二哀牢山脈宛若一道屏障縱貫云南中部,在云南氣材料二哀牢山脈宛若一道屏障縱貫云南中部,在云南氣候上有著重要作用。哀牢山西坡水熱條件較東坡優越。候上有著重要作用。哀牢山西坡水熱條件較東坡優越。 材料三我國天然橡膠分布圖。材料三我國天然橡膠分布圖。 (1)我國天然橡膠主要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南地區,試從我國天然橡膠主要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南地區,試從氣候方面解釋其原因。氣候方面解釋其原因。答:緯度低,熱量條件好,降水豐富,受寒潮影響小。答:緯度低,熱量條件好,降水豐富,受寒潮影響小。 (2)哀牢山西坡的橡膠林多選擇在陽坡的山腰部位,并哀牢山西坡的橡膠林多選擇在陽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寬行距;哀牢山東

27、坡地區,橡膠林則選擇在北部有屏障放寬行距;哀牢山東坡地區,橡膠林則選擇在北部有屏障且向南開闊的馬蹄形環境中,并且要預先營造防護林。分且向南開闊的馬蹄形環境中,并且要預先營造防護林。分析橡膠林如此布局的原因。析橡膠林如此布局的原因。 【解析解析】第第(1)題,題,“熱量條件的保證程度,特別是越冬低熱量條件的保證程度,特別是越冬低溫狀況是橡膠樹生長的限制因素溫狀況是橡膠樹生長的限制因素”說明熱量是天然橡膠的限說明熱量是天然橡膠的限制因素,回答時緊扣此點,然后再結合天然橡膠的其他生長制因素,回答時緊扣此點,然后再結合天然橡膠的其他生長要求進行描述。第要求進行描述。第(2)題,結合橡膠的生長要求題,結

28、合橡膠的生長要求(材料一材料一)逐一逐一對設問對設問2進行解讀:進行解讀: 答案答案:西坡受寒潮影響小,地處西南季風迎風坡,山腰部位降水豐富,選擇在陽坡并放寬行距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東坡受寒潮(冷空氣)影響較大,馬蹄形地形可以阻擋冷空氣,營造防護林可以減小風速。 從以上分析可知,在農業發展中若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趨利避害將減少生產投入,獲得更高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聚焦點六聚焦點六 我國不同區域的農業生態環境問題 因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條件的不同,導致不同區域的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若干生態環境問題 區域農業生態環境問題江南丘陵水土流失,土壤貧瘠;植被破壞引起荒漠化東北平原土壤

29、次生鹽堿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沼澤被毀水面減少,生物資源減少區域農業生態環境問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過度引水灌溉引起土壤次生鹽堿化,植被破壞造成風沙危害荒漠化云貴高原由于地下多溶洞,地表水下滲嚴重,容易出現干旱現象;地處低緯季風區,降水多,氣溫高,化學溶解強,雨水的淋溶作用強,土壤極易流失,出現石漠化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農業污染嚴重,主要是來自農藥與化肥的使用,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農業用地破壞嚴重,城建、工業用地增加、交通發展等例例3:(2011長沙市一中第五次月考長沙市一中第五次月考)讀下圖和相關資料,回答讀下圖和相關資料,回答問題。問題。 簡述該地區水土流失導致農作物減產的原因。簡述該

30、地區水土流失導致農作物減產的原因。【解析】東北地區黑土分布廣泛,但近年來由于水土流失加劇,土層變薄,致使土壤表層最肥沃的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致使土地生產力下降。 答案答案:該地區為肥沃的黑土,土壤有機質多集中在表層;水土流失使土壤喪失了最肥沃的表層土,使土地生產力下降,導致農作物減產。 【技巧點撥】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地貌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在特定時間、地貌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在特定時間、特定區域則是以某種作用為主;而且在不同的自然環特定區域則是以某種作用為主;而且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下,主導的外力作用不同。境下,主導的外力作用不同。針對各區域的農業生態環境及

31、其他問題,應采取相應針對各區域的農業生態環境及其他問題,應采取相應措施,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措施措施,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措施可歸為五大方面:可歸為五大方面: 1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農作物生長環境角度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農作物生長環境角度 如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禁止過如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禁止過度開墾放牧樵采、小流域綜合治理、建設農田防護林、度開墾放牧樵采、小流域綜合治理、建設農田防護林、治理鹽堿地和風沙地等;治理鹽堿地和風沙地等; 2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農業自身構成元素農業自身構成元素) 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

32、善排灌條件、加大科技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善排灌條件、加大科技投入、推廣節水技術和優良品種等、土壤改良、提高投入、推廣節水技術和優良品種等、土壤改良、提高機械化水平、改善交通條件、建設人工草場、輪牧、機械化水平、改善交通條件、建設人工草場、輪牧、禁漁、休漁、培育速生林等;禁漁、休漁、培育速生林等;(原則:農業生產的所原則:農業生產的所有技術措施都在于放大優勢,彌補不足。需要注意的有技術措施都在于放大優勢,彌補不足。需要注意的是,技術上的可行要和經濟上的可行聯系起來,不能是,技術上的可行要和經濟上的可行聯系起來,不能不計成本地進行自然條件的改造。不計成本地進行自然條件的改造。) 3優化農業生產結

33、構:優化農業生產結構:(農業內部的結構農業內部的結構) 如農林牧漁均衡發展,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如農林牧漁均衡發展,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合理安排各業比重;在均衡發展的同時又得牧則牧,合理安排各業比重;在均衡發展的同時又得突出其特色產業等;突出其特色產業等;(立體農業立體農業/生態農業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特色農業) 4加強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專門化:加強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專門化:(農業規農業規模、性質模、性質) 如建設如建設(試題涉及區域具有優勢的某農作物試題涉及區域具有優勢的某農作物)商品商品性農業基地等,獲得規模效益;性農業基地等,獲得規模效益; 5實現農業綜合開發,轉變經營方式

34、:實現農業綜合開發,轉變經營方式:(拓展延拓展延伸,不局限于農業本身伸,不局限于農業本身) 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延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延長產業鏈,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等;尤其是對特色產長產業鏈,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等;尤其是對特色產業進行深挖掘,提高附加值。業進行深挖掘,提高附加值。 以上措施均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靈活應用。以上措施均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靈活應用。【變式訓練3】 (2011西安市三模)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材料一近年來,“保護性耕作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該耕作法對耕地實行免耕或淺耕措施,并且在糧食收割后,不焚燒作物秸稈,而

35、是將作物秸稈粉碎后歸還農田,或者將莊稼根茬留在田地過冬。 材料二材料二下圖為某河段示意圖。圖中M地是我國最早進行“保護性耕作法”實驗的地區。在總結M地實驗經驗的基礎上,圖中N地也開始推廣這種耕作方法。 材料二材料二下圖為某河段示意圖。圖中M地是我國最早進行“保護性耕作法”實驗的地區。在總結M地實驗經驗的基礎上,圖中N地也開始推廣這種耕作方法。 材料三材料三下表為實施“保護性耕作法”前后,N地冬春季節的有關資料。土壤水分土壤空氣土壤有機質大氣懸浮物質大氣水分實驗前6.3%25.5%0.7%14.6%18.6%實驗后23.5%16.7%3.2%3.4%34.5% (1)實施“保護性耕作法”的主要優

36、點有哪些? (2)N地推廣“保護性耕作法”以后,對緩解當地土地利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積極作用? (3)就保護M地和N地的農業生態環境,提出兩點合理化建議。【解析】第(1)題,重點在于對材料一、三的解讀,如“將作物秸稈粉碎后歸還農田”即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第(2)題,首先了解該區域關于土壤的生態環境問題,側重從材料三解讀信息,然后逐一分析回答。如土壤水分從實驗前的6.3%到實驗后的23.5%,說明耕地灌溉用水量減少。第(3)題,只要求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態環境”角度回答,按照【技巧點撥】歸納的內容加以取舍即可。 答案答案: (1) 保持(或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土壤侵蝕,減輕荒漠化危害;增加大氣濕度;減少大氣污染等。(2)減少耕地的灌溉用水量,減輕土壤的鹽堿化程度;增加土壤的濕潤程度,增強土壤的抗風蝕能力等;保護耕地資源,減輕荒漠化的危害等。(3)合理灌溉,提倡噴灌和滴灌;禁止亂砍濫伐,盲目開墾土地資源;植樹種草,防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