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音樂上冊教案_第1頁
七年級音樂上冊教案_第2頁
七年級音樂上冊教案_第3頁
七年級音樂上冊教案_第4頁
七年級音樂上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歌曲新世紀的新代教案義務教育七年級音樂上冊(人教版)第一單元教案    閆愛蘭教學內容:歌曲新世紀的新一代教學目標:    1學會有情感地演唱歌曲新世紀的新一代,并能夠用三角鐵、小鈴鼓等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通過學唱歌曲和為歌曲伴奏,培養同學們相互協作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聆聽和學唱歌曲,培養同學們朝氣蓬勃、活潑向上的情操。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新世紀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緒,能夠有感情地唱。  

2、60; 2能夠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教學難點:節奏:  X  X X  0    (X X X X )十六分音符教學用具:電子琴、:三角鐵、響板、小镲 、 小軍鼓等。教學設備:教學音響等教學過程:    A學前準備1、發聲練習: 注意:練聲時口腔要打開,聲音要圓潤,富有彈性。2、節奏練習: (1)  X  X  X  (2)  2/4   X  X  X | X  X  X | X

3、60; X | X  0     (3)  4/4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注意: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節拍的強弱關系,可讓學生在強拍處拍手掌,弱拍處 拍手腕。  (也可讓兩個同學對著拍手,做 拍豆角游戲。)    B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跨入了21世紀,我們可以自豪地說

4、,我們是新世紀的花朵,我們是新世紀的希望,我們是新世紀的新一代。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歌曲新世紀的新一代。    C學習新課:1  (1)播放歌曲,學生欣賞,并感受歌曲熱烈歡快、充滿活力的情緒。    (2)學生思考討論:    歌曲的情緒有什么特點?(熱烈歡快、朝氣蓬勃、充滿活力)    歌曲的速度怎么樣?  (中速稍快)    為什么不用慢速或很慢來表現?(用慢速就表新不出歌曲熱烈歡快、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情緒) &

5、#160;  歌曲的演唱有什么特點? (輕快、自豪、富有朝氣)    (3)結合討論的問題,使學生再次聆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等方面的特點。2(1)播放歌曲,學生跟著音樂輕聲學唱歌曲,邊唱邊體會歌曲的意境。(也可邊唱邊用手輕輕地拍著歌曲的節拍或節奏。)    (2)師彈琴,教學生進一步學唱歌曲,直至熟練演唱。    3觀察討論:    (1)歌曲第一樂段的四個樂句在節奏方面有什么特點?(節奏完全相同,歌詞與旋律結合緊密,一字一音;并且在每一樂句的句

6、末和下一樂句的銜接處都有小過門,并標有拍擊節奏的記號。)    (2)誰能邊演唱歌曲邊在句 末小過門的地方拍擊節奏?    (3)學生齊唱第一樂段,并試著在句末小過門處加上節奏:X  X  X    練習節奏:  X  X  X    演唱歌曲,并用手拍擊節奏。        讓學生用三角鐵、響板、小 镲 、小軍鼓等為歌曲伴奏。注意:伴奏的速度要和歌曲的速度相一致,并

7、且節奏與樂句銜接要緊湊。    4觀察討論:    (1)第二樂段和第一樂段相比,在節奏上有什么變化和特點?        A、節奏拉寬  b、每句末尾都是長音  c、一字兩音的現象很多    (2)如果在這一樂段也加上剛才在第一樂段用的節奏還行嗎?(不行了)    (3)對于這一樂段我們怎樣來處理比較合適呢?(生討論)    師總結:我們可以在這一樂段的第112小節

8、的第一拍 和第13、14小節的一、三拍上加上適當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起到加強節拍重音的效果。(如三角鐵、鈴鼓、碰鈴、大軍鼓等)    (4)學生試著演奏。    5師彈琴伴奏,學生有感情地齊唱全首歌曲,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其余學生拍擊節奏,再次體會這首歌曲所表現的輕快、熱烈的情緒。(可交替輪流幾次。)注意:兩個樂段的銜接處要自然。    D課堂小結:    師:誰能說一下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先讓學生自己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歌曲新

9、世紀的新一代,同學們不僅能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而且還學會了用樂器為歌曲伴奏,大家進步可真快!如果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在課外自制一些簡易的打擊樂器來為學過的歌曲伴奏。D課后反思: 祖國頌歌教案設計重慶市秀山縣第一中學校 高群 彭華友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祖國頌歌第一課時。設計思路: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音樂教學中要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突出情感體驗”。圍繞這一目標,這節課通過采取“創設情境欣賞體驗演唱感受實踐延伸、拓展”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擴展學生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教學目標:l、通過欣賞今天是你的生

10、日、中國體驗歌曲在表達熱愛祖國、歌頌祖國情感時的方式,掌握音樂演唱形式和演唱風格,認識旋律線。2、通過準確而有情感的演唱歌唱祖國,感知音樂結構,掌握歌曲演唱風格。教學重、難點:1、辨別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風格、音樂效果、感知歌曲力度變化,旋律起伏的音高變化。2、理解把握歌曲歌唱祖國的情緒及表現內涵,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教具準備:鋼琴。教學課程:一、創設情景1、看圖片,聽音樂設問:結合圖片,讓我們一起來聽國歌,這首歌在哪些場合下能聽到?聽到國歌有何感受?(A、天安門升國旗;B、學校升國旗:c、中國女排獲得奧運會金牌頒獎時升國旗的場面。)2、看圖片導言:這是什么圖片?看了圖片有何感想?請你

11、用簡短的語言來描述?(這些圖片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國慶大典的慶典圖片,看到這些讓我感覺到祖國的日趨繁榮富強,我為祖國而驕傲自豪。)二、欣賞體驗導言:就從1949年10月1日這一刻起,天安門廣場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欣賞的歌曲。1、出示課題:音樂欣賞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學生欣賞,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學生哼唱,體會在演唱歌曲時的情緒變化。2、出示問題,分組討論。學生分組討論所欣賞的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唱風格和情緒。表現主題,請見表。表:歌曲名稱演唱形式演唱風格情緒表現主題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工工工工討論結果,請見表

12、表:歌曲名稱演唱形式演唱風格情緒表現主題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女聲獨唱混聲合唱通俗風格清新充滿朝氣歡快熱情借放飛的白鴿表達了兒女在祖國生日之際,對祖國的熱愛。畫旋律線。三、演唱感受導言:看了五十周年國慶慶典閱兵的圖片,欣賞了祝福祖國的歌曲,我們情不自禁想為祖國高歌,那么讓我們一起為祖國而歌唱吧!1、播放歌唱祖國。(學生感受)2、聽完這首歌想到了什么?(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想)3、教師范唱。4、學生隨鋼琴哼唱主旋律。5、教師指揮,隨音樂演唱歌唱祖國一遍,學生自己尋找不足之處,注意唱好起句的弱起小節,附點節奏。6、分析歌曲的演唱風格、音樂結構圖式和表現主題。(出示歌曲的演唱風格:雄壯、行進、有力;音樂結

13、構圖式:ABA;表現的主題:歌曲表現了中國人民昂揚的精神風貌和自豪感,表現走向繁榮富強的光明前程,表達了人民對祖國的歌唱和贊頌)。7、隨鋼琴有感情地齊唱歌曲。四、實踐延伸,拓展導言:下面為大家播放一首歌曲,聽后猜猜歌名是什么?由誰演唱?你們了解多少?1、播放歌曲蝸牛的CD碟。(歌曲的名字蝸牛,周杰倫在世界展望會上演唱,學生自由發揮,說出自己的看法。)2、教師歸納引導:目前這首歌被上海市評為愛國歌曲,并被選入音教科書,跟著CD碟大家一起唱,體會歌曲的演唱風格和所表現的音樂內涵。(歌曲的演唱風格特點在于它的旋律,在背景音樂中用了鼓等,節奏比較好,具有濃厚的流行音樂風格。其音樂內涵主要在兩個方面:A

14、、蝸牛在青少年中流傳極廣,深受青睞。將這樣的歌曲列為愛國主義推薦曲目,迎合了廣大青少年的喜好,切合了他們的心理需求,將更加容易被他們所接受;B、就蝸牛而言,歌曲雖并非慷慨激昂,卻也積極向上,同樣能夠給人力量,催人奮進,同樣可以教育、感化青少年的心靈。)3、愛國主義教育不是單純的說教。應從青少年的實際心理需求出發,培育他們健康的精神品質,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學習和生活,這同樣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小結:鮮艷的五星紅旗在藍天下高高的飄揚,在歌唱祖國的嘹亮歌聲中結束這一課。2005-12-26  中小學優秀音樂教案集錦 下載: 金色的秋天教案通遼八中張杰【教學內容】金

15、色的秋天【課型類別】欣賞課【教學設想】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音樂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中首要的是體驗,而音樂創造則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學習領域。本課試圖通過學生課內的體驗,引導他們充分發揮想象,用語言、律動、表演、節奏等模仿表達生活中的聲音,進行音樂探索與演練,開展創編與表現活動。讓學生在創作實踐中感受到音樂的無窮魅力,認識到生活給音樂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使學生的感受能力和實踐、創造能力同時得到發展。【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聽辨樂曲主題與主奏樂器。2為慶豐收配伴奏。過程與方法:仔細聆聽音樂作品,同時展開聯想與想象,從中進行思考探索與體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能在與他人

16、共同創造演練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2引導學生懂得珍惜勞動果實,珍惜時間,把握命運。【教學重點、難點】1為慶豐收伴奏。2學生自編節奏、律動。自然大方地表演。【教學方法】欣賞法、對比法、實踐演練法。【教具準備】課件、部分民族打擊樂器。【教學內容】1欣賞金色的秋天、慶豐收。2演藝揚鞭催馬送糧忙。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具體目標課前導入一、導入由四季圖片進入情境,引入秋天話題。看圖片進入情境,展開聯想。在觀看四季圖片的同時,產生對四季的興趣,為后面尋找秋天、探索秋天音樂做準備。思考與表達二、欣賞金色的秋天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描繪秋景、對秋天的感受及與之相關的社會活動的主題詞。欣賞金色的秋天引導學生體會

17、樂曲采取了哪種藝術形式,表達了何種情感。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分配詩歌朗誦的任務:要求吐字清晰、抒情性強、有韻味。討論得出描繪秋景、對秋天的感受及與相關的社會活動的主題詞有:金色、收獲、紅葉、谷穗、登高、曠遠、賞荷、狩獵、凋零、蕭瑟等。:聽賞。:討論得出結論金色的秋天采取了小提琴獨奏的藝術形式。表達了悲涼、熱烈、抒情、激昂、憤怒等情感。朗誦金色的秋天并評價。在欣賞表達中體會聽覺藝術與語言藝術的共性與特點。進行藝術實踐活動,并參與評價。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引導學生投入社會生活,加強環保意識。探索與實踐三、欣賞慶豐收播放慶豐收。分發樂器:按第22頁節奏型為慶豐收前半部伴奏。重點:打擊

18、樂的強拍位置。師生合奏慶豐收。欣賞慶豐收。參與學習第22頁節奏型。師生合奏慶豐收。用樂器喚起學生主動參與音樂的興趣。并從中體驗音樂。在音樂探索與演練中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無窮魅力與成功的喜悅。思考實踐與創造四、演藝揚鞭催馬送糧忙介紹并播放樂曲揚鞭催馬送糧忙。邊欣賞邊思考:樂曲中反復運用典型節奏模擬了什么聲音?啟發學生進行音樂創作。聽賞揚鞭催馬送糧忙得出結論:典型節奏模擬了送糧車隊的馬蹄聲。分組表演。有的敲桌子模仿馬蹄節奏;有的自創律動;還有的模仿農民豐收后喜悅的心情。啟發學生在音樂中創作。在音樂中模仿生活、表現生活。讓學生在創作實踐中感受到樂趣。使學生的感受力與創造力同時得到發展。歸納與總結五、小

19、結情感引申:一年四季就像人生。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深刻體會教師話語的內涵。由季節引申到人生。引導學生懂得珍惜勞動果實,珍惜時間,珍愛生命,把握命運。六、作業到生活中尋找春天。(如:田野里)2006-11-10  音樂天地2006-8 下載: 牧歌說課稿 神州大地(1)-遼闊的草原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少數民族與其獨特的風俗民情、獨具魅力的音樂風情深深吸引著無數人前往探秘。今天,我將帶著同學們一起走進蒙古族,感受體驗來自大草原的異域風情。一、說教材我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音樂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遼闊的草原。本課是第一課時,教學內容主要

20、包括:歌曲牧歌、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馬頭琴獨奏曲萬馬奔騰。遼闊的草原是本冊教材中唯一以少數民族音樂作為教學內容的課,充分體現了音樂課程標準中弘揚民族音樂的教育理念。歌曲牧歌總體上可以看作是由詞曲同步的兩大句組成,旋律起伏不大,第三句有較強的對比性。這首民歌有許多版本,今天學習的是經過安波整理的版本,由16個小節組成的方整結構。歌詞在語態上流露出強烈的感嘆、贊美之意,藍天、白云、綠草、羊群展現一幅令人神往的草原畫卷。二、說教學目標考慮到七年級的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我依據教學實際,從音樂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維度制定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蒙古族

21、的地域及民族風俗特點,通過動聽的旋律表達內心對對蒙古族的向往與熱愛之情。2、在參與學唱歌曲的過程中,體驗歌曲遼闊的情緒和動感的旋律。3、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學會演唱歌曲牧歌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學唱歌曲牧歌。三、說教法學法本課我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看看大草原的風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直觀性強、信息面廣的優點,為學生創設一個草原之施的情境,用大草原的民族風情之美、自然風光之美、音樂藝術之美吸引學生,展開認識草原走進草原歌唱草原贊美草原四個環節的教學。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視唱簡單的樂譜,在教學中,我主張讓學生自主學唱,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

22、性和自主探究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張揚自己的個性。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遼闊的草原教學現場吧!一、創設情境、認識草原為在一開課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讓學生在蒙古族民歌的音樂聲中走進教室,的聽覺上產生沖擊,用草原上的一種語言歡迎大家的到來,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引出主題,讓學生談談向往中的大草原是什么樣的,引發學生對大草原的向往。我播放歌曲牧歌的伴奏,讓學生很自然的用身體和著音樂搖動,體驗歌曲節奏感和情緒。最初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天高地曠、綠草白羊的草原環境,接著看圖片呈現牧民居住的氈房,最后呈現載歌載舞、彈琴唱歌的生活愉悅的場景,為后續的學唱歌曲打下

23、基礎。二、學唱新曲,歌唱草原在對蒙古族做簡單介紹后,我完整的播放了歌曲范唱,讓學生在整曲聆聽后說一說歌曲的幾個要素,歌曲的情緒、速度等,為學生色勾畫出一個初步的音樂輪廓,在第二次聆聽時,我希望學生能在心中隨樂默唱,有了這樣一個聽覺基礎,我采用交替合作的方式學唱歌譜,教師唱第一句,學生唱第二句,第一啟遍完成后,再反過來練習。當然在唱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力求讓學生在自主自由的環境中學會演唱歌曲,熟悉并能準確把握旋律,讓歌詞的套入演唱更方便快速。三、聽賞樂曲,贊美草原在學唱完蒙古族民歌牧歌之后,再次聆聽。然后,我播放無伴奏合唱牧歌,讓學生在聆聽后說一說歌曲的要素,再板書出作曲家用

24、合唱營造出的“天蒼蒼、野茫茫”的大草原場景,提示了生活在遼闊草原上的人們愉快的心情及其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具有較強的感染力。最后聽賞馬頭琴獨奏曲萬馬奔騰,這首曲子情緒熱烈、節奏緊湊,展現草原特有的壯觀場面。在樂曲的后半段,還出現了模擬馬嘶的聲音,表現手法直觀、易覺,同時欣賞的時候,提醒學生注意馬頭琴獨特的音色。最后,教師和學生在觀看蒙古族賽馬的場面,同時聽賞讓人熱血沸騰的音樂中結束本課。 亞洲之聲總要求: 通過學習本單元,了解世界上最大的陸地亞洲音樂的基本情況與特點,以及亞洲音樂與其他藝術的聯系等。 具體要求: 1、了解日本音樂和朝鮮音樂的主要形式與特征。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櫻花,并體會其獨具特色的

25、五聲音階的音調特征。 2、解印度尼西亞音樂的主要形式與特征,學唱劃船曲。 了解印度音樂的主要特征。 1、 解亞洲不同地區和國家音樂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語言形式作不同的表達。 教學準備: 1、多媒體教室的有關裝置等。 2、投影儀、幻燈機等,以便把地圖、圖片等投放到屏幕上。 意圖: 1、過本章圖文、曲譜、音樂相結合的形式學習,形成生動直觀的亞洲主要國家的音樂教材內容; 2、以知識講授、唱歌、欣賞結合的形式學習,了解亞洲音樂; 3、每個主要亞洲國家或選一 首歌、或選一 支樂曲、或選一 至二幅圖;以不同的表達形式的教學內容、一 點給棉的敘述和聯系方式,表現有關國家乃至東亞、東南亞、南亞的音樂。 重

26、點與難點: 1、各國音樂特征。 2、印度音樂。 (第1課時) (一 )合本單元開頭的圖片,見數額亞洲和亞洲音樂。導入本課的方法,可以教師說,也可以師生共同參與。 (二)東亞: 朝鮮半島、日本半島音樂與中國有著悠久的聯系。日本的雅樂、朝鮮的鄉樂都受到中國唐代以來音樂的許多影響。中國的琵琶、箏、三弦及其它 音樂作品傳往東亞成為對日本、朝鮮傳統音樂有重大影響的部類。 1、日本是位于亞洲東部的有3900多個小島組成的太平洋島國,一 億多人口。主要音樂有雅樂、能樂;一 種包括音樂、舞蹈、戲劇結合的藝術,箏樂尺八樂、三味線音樂等。 2、介紹櫻花 (1)由歌名花名名花日本國花;春日賞櫻的民俗,民間名歌、國之

27、名歌;歌詞內容與風格。對櫻花的喜愛與贊頌、賞花的歡樂。 (2)旋律特色。都節調式的特色:五聲、二個半音,三種級進:L大二度67(760;小二度34(43),71(17);大三度64(46),31(13)。音與音連接的特色:樂句內各音級進的連接;樂句之間連接要么級進式連接,要么大跳連接。C大調,4拍子。 (3)字對一 音為主。樸素的語言與簡單的詞曲結合、從容不迫的節奏。 3、學唱櫻花 (1)教師播放櫻花的錄音或VCD ,引導學生欣賞音樂的同時介紹或想象春日賞櫻的戶外活動。 (2)學生可邊打拍子邊聽唱,注意句末長音的長度。 (3)可以讓學生先自由的朗誦詩歌,啟發想象,注意情景;而后注意詩歌與旋律對

28、應的長度、念讀。 (4)可先由女聲唱旋律或唱歌,清澈的女聲與這首歌的情景更吻合。然后,全體同學合唱。也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先后歌唱組合。 (5)欣賞春之海 4、朝鮮半島音樂包括:雅樂(管弦合奏音樂與管樂合奏音樂、吹打、歌樂)、民俗音樂(包括唱樂、農樂、雜歌、民謠等)。主要樂器為弦琴、伽倻琴等。伽倻琴在女性中廣泛流傳。無半音的五聲音階:la、do、re、mi、sol、la為常用的。 (1)欣賞朝鮮半島音樂。 聽歌曲清津浦船歌。注意這首歌的6/8拍特色,采用這種節拍起到描寫行船、漁業勞動的具體形象的作用。歌曲中的襯詞模仿羅鼓樂的聲響,使歌曲增添了民間生活的情趣,反映了漁人的快樂的勞動生活與樂觀精神。

29、組織學生配合歌曲打出其中的羅鼓樂節奏。 讓學生聽倻琴音樂片段。 (2)小結朝鮮音樂。 以“小競賽”內容做練習,看誰做得更快、更準確。 課后記: 本節課,通過知識講授、唱歌、欣賞結合的形式學習,使學生了解日、朝音樂及各個國家的傳統樂器的音色。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 (第2課時) (一 )介印尼與印尼音樂。聽印尼民歌劃船曲,體會海上行船的情景,并作相應的舞蹈、表演動作。 (二)聽甘美蘭音樂。 (三)欣賞泰國民間樂曲竹板琴合奏。 (四)欣賞孟加拉民歌祖國母親讓我上前線,從中體會優美的歌樂聲與上前線的情境之間的聯系。 (五)印度與印度音樂。 看圖聽音樂。聽西塔爾琴音樂、印度鼓樂。談印度音樂特點、獨特的律

30、制、異常豐富的旋律、即興演奏在表演中的重要性、彈弦樂器在樂器與器樂中的突出地位。 (六)小結南亞音樂、亞洲音樂的特點。 (七)組織學生進行“小競賽”活動,從競賽中增強對亞洲音樂的進一 步了解與記憶。 知識介紹: (1)東南亞 泰國 大陸地區的泰國五千多萬人口中泰族占40,為主要民族。泰國在民族方面與中國有密切聯系,佛教為其國教。泰國音樂與中國、印度、印尼、柬埔寨音樂有著眾多聯系,如鑼群藝術、中國廣東音樂都對泰國僅存音樂有一 定影響。泰國音樂常用七等分音階,二拍子。 欣賞竹板琴合奏 印度尼西亞 島嶼地區的印度尼西亞,由13700多個島嶼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人口約一 點八億人。其音樂具有

31、復雜性和多樣性。既有受中國、歐洲影響的音樂,也有像甘美蘭那樣獨具本土特色的音樂。 欣賞劃船曲 學唱劃船曲 欣賞甘美蘭 介紹西塔爾 西塔爾和維那都是印度著名的彈弦樂器。印度音樂家崇尚即興演奏。作為音樂作品構成基礎的旋律性和節拍、節奏十分豐富。 欣賞曼德(西塔爾獨奏) 欣賞印度鼓樂 小競賽: 下面的演出圖分別代表了那個國家(泰國、印度、日本、朝鮮)的表演形式? 課后記: 本節課,通過知識講授、唱歌、欣賞結合的形式學習,使學生了解泰國、印度音樂及各個國家的傳統樂器的音色。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第六單元 旋轉舞臺教學目標:(一)、監測與評價本學期學生學習音樂的實際效果(二)、反饋與評估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作為調控和改進教學的依據。(三)、為學生展示其藝術才能,參與音樂藝術實踐,創設空間和舞臺,同時也有利于開發學生的組織才能。教學重點:新星擂臺教學難點:新年音樂會的個人準備,音樂會集體節目的組織和編排教具:多媒體、錄音機課時安排: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