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1 1前前 言言 .2 22 2自然地質環境條件自然地質環境條件 .3 33 3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 .4 44 4滑坡穩定性評價滑坡穩定性評價 .5 55 5滑坡治理工程設計滑坡治理工程設計 .6 66 6費用預算費用預算 .11117 7監測工程設計監測工程設計 .11118 8施工工序和注意事項施工工序和注意事項 .1212附件 1 *縣職教中心后山滑坡治理設計計算書附件 2 *縣職教中心后山滑坡治理設計圖紙滑坡周邊環境圖(圖紙編號:01)治理分區及工程布置圖(圖紙編號:02)區支護剖面圖(圖紙編號:03)區支護剖面圖(圖紙編號:04)微型樁平面布置圖、剖面
2、圖、微型樁與連系梁連接圖(圖紙編號:05)錨桿與連系梁連接圖、格構配筋圖、錨桿與格構連接圖(圖紙編號:06)排水管、截水溝大樣圖(圖紙編號:07)坡面位移監測點布置圖(圖紙編號:08)* *縣職教中心后山滑坡治理設計縣職教中心后山滑坡治理設計1前 言1.1任務由來2004 年 7 月 2 日,*縣職教中心后山南坡土體出現開裂,下部五層住宅樓后混凝土地面產生鼓脹變形,擋土墻裂開并向外錯動。險情發生后,引起了職教中心及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實施了搶險,主要采取了兩項措施:滑坡體范圍全部用防水彩條布遮蓋,避免雨水滲入滑體內;臨空面坡腳采用回填土反壓。7 月 6 日,滑移變形體已基本得到控制,7
3、月 12 日至7 月 27 日,五層樓后側擋土墻向外錯動了3mm,說明滑體仍在發生緩慢蠕動變形。盡管該滑坡在臨時搶險措施下險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如不進行根本治理,今后在雨季仍有失穩的可能。受縣搶險指揮部和職教中心委托,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承擔了該滑坡的治理設計任務。1.2工程概況滑坡位于*縣職教中心后山,東西兩側為民居,緊鄰滑體前緣為一棟五層教師住宅樓,沿主滑方向南約 30m,為職教中心教學大樓,在滑體后 20m 山坡上還有一條110KV 高壓線路及鐵塔。另外,滑體周邊現有在校學生 1700 余人,教職員工 130 人,周邊居民住戶 22 人。一旦滑坡失穩,將對教職員工、學生及周邊居民
4、生命財產構成嚴重威脅,危及高壓線路與鐵塔的安全與穩定,后果嚴重。該滑坡產生滑動變形后,坡面出現了大量破裂裂隙,后緣最大裂縫寬 20cm,長12m,垂直位移 40cm,各裂縫斷斷續續呈扇形分布;前緣臨空面出現幾條垂直裂縫,五層住宅樓后擋土墻已經破裂,局部已經向外錯動 34cm,由于擠壓作用,擋土墻與住宅樓之間水泥地面鼓脹隆起近 20cm。據調查該部位歷史上曾兩次產生滑動變形,此次滑坡不但誘發了老滑坡復活,而且擴大了滑坡范圍,形成了一個更大范圍的滑坡體。根據滑坡變形程度,本滑坡體可分為西部主滑坡段和東部次滑坡段。主滑坡段位于五層住宅樓后,為歷史滑移變形疊加部位,該滑坡段土體結構破碎,擾動強烈;次滑
5、坡段位于臨空面后,土體內裂隙發育,土體擾動不強烈,結構較完整,為一新滑坡體。2自然地質環境條件2.1地理位置*縣隸屬咸寧市管轄,縣城城區呈東西向長條形,距咸寧市公路 37km,至武漢市128km,皆有省道與國道相通,交通便利。2.2氣象與水文*縣城區屬北亞熱帶氣候區,四季分明,具有空氣濕潤、雨量充沛,少冰雪嚴寒等特點。多年平均氣溫 16,一月(最冷月)平均氣溫 4,絕對最低氣溫13,7 月(最熱月)平均氣溫 29,絕對最高氣溫達 40。相對濕度 6681,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多年平均降雨量 1285mm。年最大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春夏(其中 2003 年 4月最大月降雨量為 320.4mm,200
6、4 年 6 月降雨量達 334mm) 。由于地處鄂南暴雨中心,降雨具有集中、強度大的特點,每年 49月為雨季,其降雨量占全年的 75,7 月初為每年的梅雨季節,多陣雨和暴雨,一小時最大降雨量可達 50mm。特殊的氣象條件是誘發各種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2.3地震根據國家地震局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 (1990 年出版) ,*縣城區屬無震中分布、地震烈度低于度的非地震危害區。2.4地質構造滑坡所在區域位于*向斜北翼,巖層倒轉,傾向近北,傾角 4090。區內無較大規模的斷裂構造穿過。3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3.1地形地貌滑坡位于城區西部,屬剝蝕殘丘地貌,區后山山頂海拔 183.5m,坡腳海拔 77m,最
7、大相對高差 106.5m。勘察區南部為校區,房屋密集,地勢相對較緩,房屋后多為13m 高人工陡坎,平均坡度 1015;學校后山前部坡度相對較緩,后部相對較陡,總體坡度 1535。3.2地層巖性滑動區范圍內基本全為第四系殘坡積松散土層覆蓋,土層厚度 5.520.5m,下伏志留系上統茅山組石英細砂巖、粉砂巖與石炭系中統黃龍組灰巖,各巖性特征如下:1)第四系殘坡積松散土層,從上到下分為三層:第一層為粉質粘土:該層主要呈褐黃色、黃色、黃褐色,以粉質粘土為主,結構松散,可塑,主要為下部殘積粘土層進一步風化而成,局部有少量坡積物,該層厚 1.05.5m,在滑坡體后緣較薄,前緣相對較厚。第二層為砂礫質粘土:
8、該層結構密實,硬塑,具網紋結構,網紋內主要充填黃色或白色高嶺土,可見紫黑色鐵錳質浸染,層厚 1.57.3m。第三層為含砂礫粘土,主要為紫紅色、磚紅色,粘土成分相對較高,軟塑,局部可塑,厚度 1.69.1m。2)志留系上統茅山組:紫紅色中厚至厚層石英細砂巖、粉砂巖,砂質結構,層狀構造,主要成分為石英,具較好的分選性,硅質膠結。上部為強風化,破碎程度較高;下部為中風化,巖石較完整,呈灰褐色,結構致密堅硬。3)石炭系中統黃龍組:灰白色至深灰色灰巖,微風化,粉晶結構,塊狀厚層狀構造,巖石較完整,局部節理裂隙發育,主要為方解石充填。根據勘察報告,滑坡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見表 1。表表 1 1 土層物理力
9、學性質指標表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表抗剪強度含水量重度孔隙比液限塑限內摩擦角粘聚力壓縮模量壓縮系數welpCEsa0.1-0.2土層名稱密實或狀態%kN/m3kPaMPaMpa-1粉質粘土松散,可塑20.519.10.72632.120.127.232.17.30.29砂礫質粘土密實,硬塑21.519.20.71946.026.027.022.46.60.28含砂礫粘土軟塑36.617.81.07760.435.118.418.810.30.213.3水文地質條件3.3.1地下水地下水滑坡內地下水均為潛水,埋藏較淺,多在 4.513.9m。滑坡周邊無地表水系,滑坡內地下水主要由后緣基巖裂隙水及降
10、水補給。地下水按賦存狀態分為三類:碳酸巖巖溶水、碎屑巖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水。1)碳酸巖巖溶水巖溶水多由降雨下滲、地表裂隙水及地下暗河補給。2)碎屑巖裂隙水碎屑巖裂隙水主要受降雨的影響,水量一般很小。3)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水本滑坡區地表全由第四系松散層覆蓋,由粉質粘土、砂礫質粘土和少量碎石土組成,滑體內土體結構松散,裂隙發育,破碎程度較高,透水性很強,孔隙水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一部分滲入地下基巖巖溶水,一部分順坡向滲流。3.3.2水質分析水質分析通過水質分析,本區地下水對鋼筋及混凝土結構均無腐蝕性。3.3.3土體透水性土體透水性ZK4、ZK5、ZK7 鉆孔現場注水試驗表明:土體內裂隙極其發育
11、,結構破碎程度很高,透水性很強。4滑坡穩定性評價4.1滑坡形態特征滑坡所在山體地形較陡,滑坡體后緣上部坡度 35,滑體前緣坡度 1520,由于人工開挖建筑場地,在滑坡體前緣形成了多級人工開挖陡坎,坎高 14m。總體地形為高臨空面及坡上部斜坡地形。滑坡體東西長約 120m,南北寬 55m,分布面積 6600m2,厚 5.515.3m,平均約9.8m,沿山坡呈扇形分布,全部為第四系殘坡積土體,估計方量約 7 萬方。滑體最后緣海拔 121m,土體較薄(約 5.5m) ,下伏志留系石英細砂巖;滑體最前緣海拔90.8m,土體較厚(1120.2m) ,下伏石炭系灰巖。滑坡區山體表面坡度 2446,總體呈楔
12、形向南傾伏。4.2滑坡地質結構特征根據現場調查和勘察報告,滑坡結構面根據其物質組成、力學性狀可分為三類:滑坡土體裂隙結構面、基巖不整合接觸面和土體與基巖接觸面附近滑動帶。1)滑坡土體裂隙結構面基本特征滑坡內裂隙結構面主要有北東、北西和東西向三組。其中,北東向裂隙結構面控制著滑體西側邊界,北西向裂隙結構面控制著滑體東側邊界,東西向張拉結構面控制著滑體后緣范圍,致使滑體在坡面上呈扇形分布。2)基巖不整合接觸面根據勘察報告,滑坡體下伏基巖為志留系上統茅山組紅色石英細砂巖和石炭系中統黃龍組粉晶灰巖,巖層為平行不整合接觸。3)土體與基巖接觸面附近滑動帶根據鉆探資料,滑帶位于基巖與土體接觸面附近,一般沿基
13、巖接觸面滑動。在滑體后緣表現為張裂破碎,土體結構松散,可塑軟塑;前緣表現為擾動強烈,滑動帶厚 0.94.1m,在可塑部位有滑動鏡面與擦痕等微構造。在滑體西部主滑段上,滑帶土體擾動強烈,滑移摩擦鏡面及蠕動變形跡象極其發育;在滑體東部次滑段,接觸面附近土體擾動較弱,破碎現象明顯,但滑帶厚度不大,一般小于 1m,局部可見揉皺及滑動鏡面。4.3滑坡失穩破壞類型根據鉆探結果,滑體后緣土體較薄,下伏基巖為細砂巖,滑體前緣土體較厚,下伏基巖為灰巖,基巖坡面較陡,坡度呈2446。因此滑體主要在自重力作用下沿基巖接觸面滑移。由于滑體為土體,滑動面強度主要受土體的粘聚力和摩擦力控制。所以假定滑坡失穩破壞模式為:滑
14、體后緣受張拉應力作用,在滑體內形成張拉裂隙面,滑體中部沿基巖接觸面滑移,滑體前緣在土體內形成擠壓剪切滑動面。4.4滑坡穩定性評價在應急措施下,目前滑坡體中部和東部土體在天然狀態下處于基本穩定和臨界穩定狀態,如果沒有外在建(構)筑物的阻擋作用,滑坡體西側土體還處于不穩定狀態,正是有建筑物的阻擋和反壓,它才基本穩定,事實上,5 層樓房后混凝土地面鼓脹還在繼續,擋土墻裂縫還有增大的趨勢,表明滑坡體仍處于欠穩定狀態。今后在持續暴雨條件下,整個滑坡體仍將處在極不穩定狀態,如果不加緊治理危害性很大。5滑坡治理工程設計5.1設計依據該滑坡防治的目的是:保障該滑坡的整體穩定,保障周邊建(構)筑物以及人員生命財
15、產安全,設計依據如下:1)*縣職教中心后山滑坡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湖北省第四地質大隊 2004 年 7 月2)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土資源部 2004 年 11 月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J9-87)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5)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6)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J86-85)7)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CECS 22:90)5.2設計標準本滑坡周邊環境復雜,一旦失穩,后果嚴重。根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 ,滑坡屬于級,參照湖北省三峽庫區滑坡防治地質勘察與治理技術規定 ,安全系數取 1.151.20。考慮本滑坡
16、體的實際情況,擬定本滑坡安全系數如下表。表表 2 2 滑坡穩定性分析安全系數滑坡穩定性分析安全系數工況類別工況類別荷載組合荷載組合安全系數安全系數工況一一般氣候條件土體自重1.20工況二暴雨或久雨條件土體自重1.155.3滑坡治理設計計算5.3.1斜坡穩定性分析計算方法斜坡穩定性分析計算方法斜坡穩定性分析采用極限平衡法,采用傳遞系數法分別計算各斷面的剩余下滑推力及穩定系數;由于該滑坡屬于土質滑坡,主要沿基巖接觸面滑動,滑動面非圓弧滑動面,同時還采用簡布法(Janbu)和摩根斯坦-普賴斯法(M-P)進行分析,以資比較校核。因為滑體后緣土層較厚,為避免加固后的滑坡的穩定性安全系數只限于局部滑裂面,
17、所以,對加固滑坡采用折線滑動面和圓弧滑動面進行計算。5.3.2計算軟件計算軟件理正邊坡穩定性分析軟件(用于計算分析) ;Geoslope(用于對比、校核) 。5.3.3治理分區治理分區根據滑坡地層條件、地形條件和周邊環境的不同,整個滑坡體分兩個區域分別進行治理,五層住宅樓后為區,臨空面后為區。5.3.4計算條件計算條件1)水對邊坡穩定性影響的考慮計算時考慮了久雨或暴雨條件引起地下水位提高的影響。2)地震力對邊坡穩定性影響的考慮本區地震基本烈度度。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0)的規定,計算時地震力對滑坡的影響不予考慮。3)假定滑移面的考慮根據鉆探資料和實地調查,發現區滑移面上部位于
18、粉質粘土中,中部沿基巖接觸面,底部穿過擋墻(位于五層樓后)后出露;區滑移面上部位于粉質粘土中,中部沿基巖接觸面,底部穿過臨空面后出露。采用理正軟件進行計算時,按堪察報告提供的滑動面進行指定滑動面的滑坡穩定性分析。5.3.5設計工況設計工況設計工況:由于本滑坡土體破碎,受降雨影響較大,設計時按一般氣候條件和暴雨條件進行考慮。工況 1:一般氣象條件,地下水位以上土體處于非飽和狀態;工況 2:暴雨或久雨條件,邊坡土體按全部飽和考慮。5.3.6設計參數的選取設計參數的選取土體重度:根據勘察報告,粉質粘土取 19.1kN/m3,砂礫質粘土取 19.2kN/m3,含砂礫粘土取 17.8kN/m3。勘察報告
19、提供了滑坡各土層的總應力抗剪強度指標,而未給有效應力指標,為獲得有效應力指標,參考勘察報告結合反演方法(取安全系數為 0.951.0) ,進行綜合分析,取得了土層有效應力抗剪強度參數見表 3。表表 3 3 土體抗剪強度參數土體抗剪強度參數總應力分析法有效應力分析法土層名稱內摩擦角()內聚力(kpa)內摩擦角()內聚力(kpa)粉質粘土20252515砂礫質粘土18152510含砂礫粘土1215227說明:理正軟件:工況 1、2 穩定性分析均采用總應力法,采用總應力強度指標;Geoslope 軟件:工況 1、2 穩定性分析采用有效應力法,采用有效應力強度指標。錨桿與土層之間的摩阻力:粉質粘土取
20、30kPa,砂礫質粘土取 34kPa,含砂礫粘土取 30kPa,巖石取 400kPa。5.4治理方案的比選滑坡治理有多種措施可供選擇:1) 削坡減載削坡減載,改變斜坡形態,可以減小坡腳的下滑力,有利于邊坡穩定;2) 錨固通過施工錨桿,錨固段位于穩定土層(巖層)中可以抵消部分或全部下滑力來保證邊坡穩定。錨桿注漿不僅提供錨固力和增強巖土體強度和抵抗變形能力,而且減小孔隙水壓力入滲帶來的不利影響。3) 抗滑樁抗滑樁屬于被動支護,通過在坡腳或邊坡中部設置單排或多排抗滑樁,可以平衡滑坡下滑力,保證邊坡穩定。通過分析,治理本滑坡有三種方案可供選擇:方案一:雙排抗滑樁(見圖方案一:雙排抗滑樁(見圖 1 1)
21、第一排抗滑樁位于坡腳,樁型尺寸1.5m2.0m,間距 4m,樁長 12m16m;第二排抗滑樁位于滑坡中部,高程 100m 左右,樁長 1016m。圖圖 1 1 方案一簡圖方案一簡圖方案二:一排抗滑樁錨桿(見圖方案二:一排抗滑樁錨桿(見圖 2 2)抗滑樁設置于坡腳,樁型尺寸1.5m2.0m,間距 4m,樁長12m16m;在區布置 68 排錨桿,區布置 35 排錨桿,錨桿長度約15m,行距與排距均為 3.6m。方案三:削坡減載雙排微型樁錨方案三:削坡減載雙排微型樁錨桿(見圖桿(見圖 3 3)首先對滑坡進行削坡減載,減小下滑力。隨后在區坡腳布置雙排微型樁,間距 1.2m,呈梅花形布置,并布置 810
22、 排錨桿加固滑坡;區滑坡只布置 46 排錨桿,錨桿長度約15m,行距與排距均為 3.6m。圖圖 2 2 方案二簡圖方案二簡圖圖圖 3 3 方案三簡圖方案三簡圖表 3 給出了上述三個方案的比較結果。表表 3 3 滑坡治理方案比較滑坡治理方案比較方 案施工難易程度總造價工期方案一由于施工場地不便,大型機械無法進入,抗滑樁只能采用人工挖孔樁,本滑坡仍處于緩慢變形階段,人工作業十分危險。約 200 萬元34 個月方案二抗滑樁安全施工難度大,但錨桿易于施工。約 180 萬元23 個月方案三微型樁采用鉆機成孔,孔中插工字鋼,并填碎石注漿,易于施工。錨桿施工方便。約 160 萬元約 2 個月從表 3 可以看
23、出,方案 3 是切實可行的。5.5滑坡治理設計本報告對于勘察報告所給出的四個地質剖面進行了邊坡穩定性分析,采用傳遞系數法分別計算了各斷面的剩余下滑力,其成果列于下表,詳細成果見附錄 1(計算書) 。表表 4 4 邊坡穩定性分析成果匯總表邊坡穩定性分析成果匯總表既有邊坡加固邊坡計算剖面穩定性系數剩余下滑力(kN)加固措施穩定性系數工況一1.0151.64工況二0.851250.881.24工況一1.1601.24工況二0.7231047.47削坡減載微型樁 2 排錨桿 10 排1.22工況一1.0001.31工況二0.5722742.261.31工況一1.2201.50工況二0.6901735.
24、06削坡減載錨桿 5 排1.50注:采用理正邊坡穩定性分析軟件、Geoslope 計算結果詳見附錄 1。綜合勘察報告和本報告成果,滑坡體在自然狀態下處于欠穩定狀態,在持續暴雨或久雨條件下,滑坡體處于極不穩定狀態,必須加緊治理。采用本報告提出的分區治理方法可以根治本滑坡。5.5.1抗滑措施抗滑措施區:對坡面進行削坡減載,利用鉆孔錨桿和混凝土格構進行加固。坡腳用雙排微型樁對坡腳進行加固。錨桿孔徑 130,桿芯材料采用 28鋼筋,長 15m,共計 81 根,注漿材料為純水泥漿,水灰比為 0.45-0.50 左右,水泥采用 p.s32.5 普通硅酸鹽水泥。錨桿通過混凝土格構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以增
25、加整體穩定性,格構尺寸為 0.3m0.3m,縱筋采用 418 鋼筋考箍筋為 8200,砼 C20。微型樁按雙排梅花型布置,每排 30 根,長 12m,間距 1.2m,成孔 200,將 12.6#工字鋼作為骨架,填充碎石并注入水泥漿。微型樁通過聯系梁連在一起,增加整體穩定性。連系梁尺寸為 700250,砼C20。兩種工況下斜坡穩定性安全系數均滿足要求,詳細請查閱計算書。區:對坡面進行削坡減載,減小下滑力,利用鉆孔錨桿和混凝土格構進行加固。錨桿孔徑 130,桿芯材料采用 28螺紋鋼,長 12m,共計 77 根,注漿材料為純水泥漿,水灰比為 0.45-0.50 左右,水泥為 p.s32.5 普通硅酸
26、鹽水泥,并施工坡頂截水溝防止雨水入滲。混凝土格構尺寸與配筋同區。兩種工況下斜坡穩定性安全系數均滿足要求,詳細請查閱計算書。5.5.2截排水措施截排水措施截水溝應與加固區兩側水溝相連,應與已有排水系統連通,以及時將上部雨水排出場地。為將滲入土體的水引導出邊坡土體,在區設置 3 排排水管,區 2 排排水管,排水管開孔直徑 100mm,長 15m,上傾5,間距 3.6m。截水溝采用 M3.6 漿砌片石砌筑,梯形截面, (頂寬 1.4m,底寬 0.5m,高 0.6m) 。按規范要求,截水溝的頂面高度應高于設計水位 0.10.2m,現截水溝頂面高度取高于設計水位 0.1m,過水面積為、濕周、水力半徑分別
27、為最小縱坡坡率 12,流速系數流速通過流量頂部會水面積,降雨強度系數設計流量為可知,截水溝通過流量大于設計流量,符合設計要求。6費用預算表表 5 5 費用預算表費用預算表序號項目計量單位工作量單價合計(元)1錨桿m2755230633650.00 2微型樁m744310230640.00 3排水孔m1004125125500.00 4鋼筋混凝土格構m3360520187200.00 5土方m31000012120000.00 6截排水溝25018045000.00 7擋墻修00 8坡面整理m23400517000.00 9小計1382990.00 10監測費36000
28、.00 11設計費110639.20 12稅金5()74681.46 合計1604310.66 7監測工程設計該滑坡體盡管目前已處于基本穩定狀態,但滑坡體有可能進一步變形。為了保證施工安全以及評價滑坡體整治效果,必須對該整治工程進行監測。7.1監測目的及原則本滑坡監測的目的是保證施工安全,為滑坡體整治工程動態設計和優化設計提供科學依據,評價整治效果。滑坡的監測遵循原則如下:1)可靠性原則;2)多層次、多手段和立體監測;3)根據地質情況,關鍵部位重點監測;4)高效的信息反饋原則。7.2監測內容7.2.1坡面位移監測坡面位移監測滑坡體坡面位移監測是為了了解滑體地表水平位移和沉降情況以及滑體滑動方向
29、。監測儀器采用高精度電子全站儀或經緯儀與水準儀。根據規范和本滑坡安全設防要求,本滑坡變形監測等級選定為二等,其具體要求參見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觀測工作結束后及時整理和檢查外業觀測手薄。根據工程需要需提供以下有關資料:水平位移成果表;垂直位移成果表;位移速率、時間、位移量曲線圖;變形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技術分析。7.2.2監測頻率與監測組織監測頻率與監測組織施工初期,每周監測一次;邊坡變形較小時,監測次數適當減少。施工結束后,滑坡變形較小時,根據情況確定監測頻率。異常情況出現時,根據需要增加監測次數,監測周期為一至二年。8施工工序和注意事項8.1鉆孔錨桿施工進行錨桿施工時應先進行 12 根張拉試驗,確認設計的可靠性。8.1.1成孔成孔當土方挖至錨桿設計部位下 1.0m 時,用錨桿鉆孔機成孔,孔深超過設計深度0.5m,成孔后,采用高壓噴射水沖洗錨孔,洗盡土屑。錨孔在水平方向誤差不應大于 100mm,垂直方向誤差不應大于 50mm,鉆孔偏斜度不應大于 3%,孔深超過 0.5m。8.1.2錨桿安放錨桿安放錨桿上設定位器,并將注漿管一并放入孔內,注漿管底端距孔底 50100mm。8.1.3注漿注漿按設計配比制作水泥砂漿,用注漿泵將水泥砂漿注入錨孔內,該注漿過程為第一次注漿。灌漿必須保證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內容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燃氣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植物園綠色建筑設計與節能環保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真題解析試題及答案
- 園藝師多功能果園管理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聯通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年中國石化高校畢業生專項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煙草機械設備的遠程監控與故障分析考核試卷
- 地鐵檢修庫維修施工方案
- 紙板容器市場前景預測考核試卷
- GB/T 44127-2024行政事業單位公物倉建設與運行指南
- 工裝裝修合同電子版
- Q195L板坯工藝方案
- 2024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二)
- 14-10 投資項目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 脫掛式客運索道報價說明(單線循環脫掛抱索器車廂式索道)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調研數學押題卷(蘇教版)
- 老年人抑郁癥的診斷和治療
- 20KV及以下配電網工程建設預算編制與計算規定
- APQP可行性分析報告
-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課件 第四單元 分數乘法第2課時 簡便運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