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大氣環境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西安市車輛中學 劉彩俠教材分析本節課內容選自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湘教版必修一“大氣環境”第一課時內容,即大氣的垂直分層和熱力狀況。本節既是對宇宙中的地球的承接和復習,又為后面學習大氣運動奠定了基礎。一切天氣現象都與大氣運動有關,因此,要分析天氣與氣候,首先就要分析大氣運動,而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又是太陽輻射。通過身邊實例引入新課,講課過程中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利用探究題激發學生興趣。聯系前面所學知識,為學生詳細、生動的介紹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以及大氣逆輻射的知識,為后面大氣的運動等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學
2、情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高一學生記過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具備一定的抽象綜合分析能力。對學生來說,天氣現象并不陌生,就在身邊。但對于天氣現象的變化原因卻充滿了疑惑和好奇,可以說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把學生已有的、無序的知識儲備調動起來,從身邊的天氣現象及其變化入手,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已達到課本知識和日常生活現象有機結合的效果。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學生能夠看圖說出大氣的垂直分層結構、各層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2.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的保溫效應。3.理解大氣的保溫作用,并能運用這一原理解釋相關現象。(二)過程與方法1.
3、學生能夠看著表格,運用對比分析方法,比較說出不同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氣的選擇性吸收。2.學生能夠借助簡圖說明大氣的整個受熱過程。3. 運用大氣熱力性質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大氣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培養探索大氣環境的興趣。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注身邊自然現象,激發求知欲,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情感。教學重點和難點(一)重點: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2.大氣的受熱過程和保溫作用。(二)難點:1、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2.大氣的保溫作用。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觀看12月17號都市快
4、報霧霾天氣,你的生活受影響了嗎?,對比最近幾天的天氣情況,提問:你更喜歡那種天氣?(講解)天氣的好與壞,與我們所處的大氣環境密不可分,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了解大氣環境。觀看新聞,引出新課。利用學生身邊的地理現象,引入新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講授新課板書多媒體展示探究問題板書多媒體投影多媒體播放動畫板書多媒體展示圖表播放動畫投影表格展示答案板書投影多媒體投影小結 大氣環境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選自蘇軾的水調歌頭 探究一:為什么蘇軾會發出“高處不勝寒”的感慨?現代版三小兒辯曰: 小兒甲:一天中正中午最熱,因為太陽當頭照射!
5、 小兒乙:午后一點最熱,因為腳丫踩在地上最燙! 小兒丙:午后二點最熱,因為氣溫最高!探究二:誰更有理?一、 一、大氣的垂直分層投影“大氣垂直分層圖”注意橫、縱坐標代表的內容,思考:(1).地球大氣共分哪幾層?(2).大氣垂直方向上的溫度怎么變化?動畫“氣溫的垂直變化”了解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變化規律。(3).各層有什么現象?結合動畫“大氣的垂直分層”總結各層的特點。(講解總結)1、對流層特點:(1)、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 (2)、對流運動顯著,厚度不均,赤道處為17-18km,在兩極為8-9km,平均厚度12km。(3)、天氣現象復雜多變。2、平流層特點:(1)、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遞增;原
6、因:平流層靠臭氧吸收大量的紫外線增溫。(2)、以平流運動為主,利于飛機飛行。(3)、天氣晴朗3、高層大氣特點:(1)、溫度隨高度的增加先遞減,而后遞增;(2)、有流星、極光現象出現。(3)、有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利于無線電通信;二、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講解)溫度越高,能量越大,波長越短,輻射越強。三種輻射及其性質:太陽輻射屬于短波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屬于長波輻射。1、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照下圖和表格,能得出什么結論?太陽輻射 紫外線 可見光 紅外線 波長小于0.40.4-0.76大于0.76 對太陽輻射削弱的選擇性絕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一部分被大氣分子和云散射、反射、吸收大部分被大
7、氣中的二氧化碳和云直接吸收(提問)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現形式有幾種?動畫“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的三種表現形式。(總結歸納)作用形式作用特點參與作用的大氣成分被削弱的輻射形成的自然現象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吸收作用 (思考):為什么十字路口停車信號燈是紅燈?因為紅色光不容易被散射,穿透力強,穿過的路程長,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承接)白天太陽照射地球,使得地球溫度不斷升高。到了晚上,沒有太陽光的照射,但我們依舊感覺溫暖
8、。特別是夏季,白天氣溫最高可達三四十度,到了半夜,溫度仍然超過二三十度。(思考):為什么沒了太陽的照射,地球溫度不會迅速降低?2、 2、大氣的保溫作用(提問)1、那么大氣熱量究竟來自于哪里?太陽輻射地面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地面增溫大氣強烈吸收大氣削弱(一邊講解,一邊展示太陽、地面、大氣三者之間的熱傳遞。)2、大氣吸收了地面輻射,就地面而言是熱量損失的過程,那么地面溫度不是很低了嗎?對流層大氣受熱過程分解: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太陽暖大地(思考):1、為什么晴天比多云(或陰天)晝夜溫差大?2、 2、為什么在晚秋和深冬,霜凍多出現在晴朗的夜晚?3、誰有理啊?4、為什么“高處不勝寒”?(小結)見多媒體課件
9、。(討論)月球上,在陽光直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C;夜晚溫度可低到-183 °C, 而地球上記錄到最大的晝夜溫差為56度。 這是為什么呢?(小試牛刀):1氣象諺語有“露重見晴天”的說法。就此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氣保溫作用強 B地面輻射強,地表降溫慢 C空氣中水汽少,地表降溫慢 D大氣逆輻射弱,地表降溫快2. 關于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具有選擇性 B.太陽對太陽輻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都無選擇性 C.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無選擇性,散射作用有選擇性 D.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和散射有選擇性,反射無選擇性 3. 白天多云氣溫比晴天低,其主要原因是大氣對太陽輻射的( )太陽輻射地面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地面增溫大氣強烈吸收大氣削弱 A.吸收作用 B.散射作用 C.反射作用 D.保溫作用讀右面大氣受熱過程圖,回答46題。4使近地面大氣溫度升高的熱量傳遞過程順序是 ()。 A B C D5影響近地面大氣溫度隨高度升高而遞減的是箭頭 ()。 A B C D6青藏高原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太陽輻射強,但氣溫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氣吸收輻射少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