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離騷教案教學目標: 一、解屈原生平,領悟其愛國主義精神和高潔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誦讀課文,理解關鍵詞語,感悟濤歌中表達的情感。 三、了解倆種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移情和比喻。教學重點 一、解屈原生平及楚辭的一般特點。 二、通過鑒賞離騷的優美詩句,學習屈原追求美政、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 三、有感情、有節奏地誦讀并背誦課文。教學難點: 一、理解詩作中疑難的字、詞及表達含蓄的句子。 二、品味、鑒賞詩歌中移情的藝術手法。教學建議: 一、這首詩古奧難懂,教學時應當先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字面意思,然后再指導學生欣賞詩句。 二、這首詩有豐富深厚的內涵,學生僅疏通文字是不可能獲得深刻的感受和思想
2、的。可引導學生在了解詩人生平、政治環境、地域文化等背景知識的基礎上對詩歌內在含義進行深入探討??梢栽谡n前布置學生利用網絡或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 三、教學過程中要強調誦讀。鼓勵學牛放聲朗讀,讀出節奏,讀出感情。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在熟讀的基礎上體會,背誦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本課所在板塊為殉道者之歌,教學時要注意抓住板塊主題,體現出屈原為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殉道精神,引導學生體驗屈原對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 五、建議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教學過程 一、導人。 大家還記得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嗎?(帶領學生背誦)誰能說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中的“風騷”是什么意思? 明確
3、沁園春·雪中的“風騷”指的是文化水平或文學水平。其中的“風”是指十五國風,代表詩經,“騷”指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離騷。 二、初讀體驗。 (一)教師范讀或播放誦讀錄音。 (二)學生自由誦讀。要求:放聲朗讀,讀準字音。 (三)師生齊讀。 (四)提問:你反復誦讀之后,覺得這首詩外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1。句式長短參差,形式比較自由。 2句末多用“兮”字增強語勢,使句式整齊,瑯瑯上口。 三、相關知識介紹。 (一)學生交流課前查到的有關知識。 (二)教師補充。 1介紹楚辭。 剛才大家誦讀后總結出的這首詩外在形式上的特點,就是“楚辭”這種詩體的形式特點。 “楚辭”之所以姓“楚”,就是因為所
4、有的楚辭“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漢代人將這種別具風格的文體稱之為“楚辭”,以后又稱為“騷體”(因為離騷是楚辭中最著名的作品)。 楚辭一書是西漢劉向輯錄的戰國時期楚國詩歌總集。楚辭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出現,打破了詩經以后兩三個世紀的沉寂而在詩壇上大放異彩,后人也因此將詩經與楚辭并稱為風、騷。風指十五國風,代表詩經,充滿著現實主義精神;騷指離騷,代表楚辭,散發著浪漫主義氣息。風、騷代表著中國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創作的兩大流派。 2介紹屈原及離騷。 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屈原生活在時代動蕩、社會變革的戰國中期。當時,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集團
5、的殘余勢力,在宗國內部和宗國之間進行著內外交錯的復雜斗爭。據史記·屈原列傳記載,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還曾“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舉賢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治,這就突破了他所屬的奴隸主貴族階級的局限,而適應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要求。楚國貴族集團中的頑固派不斷打擊和排擠屈原,使他一生為之奮斗呼號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實現,他就用詩歌傾吐自己的憂愁幽思和纏綿悱惻的情緒。(教師可參考教參上“屈原的政治活動”部分給學生簡單介紹屈原經歷的政治斗爭。) 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是我
6、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全詩共373句,2 400多字,是“可與日月爭光”的一篇浪漫主義杰作,是詩人的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辭體的重要代表作品,人們往往以此來代稱屈原的全部詩作,它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四、再讀感悟。 (一)學生齊讀全文。 (二)提示詩中的“兮”是一個語氣助詞,它不僅加強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詩歌的調子回蕩頓挫,婉轉動人,讀的時候應該拉長語氣。 五、理解詩句。 (一)學生參閱注釋,分小組討論翻譯詩句,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詩句的字面意思即可。 (二)各小組推選代表發言,各組互相補充,教師點評。 (三)再次誦讀全詩。 六、整體感知。 按習慣,離騷以節論,每四句為一
7、節,課文24句為離騷的前六節。這六節根據內在的邏輯關系又可以分成幾部分呢?(提示:課文右側的“對話欄”里的內容能夠給我們一些幫助。) 學生討論后發言,教師點評。 明確課文節選部分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8句):自l己高貴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 第二部分(第912句):自己一直在追求著美好的品格和才能(以香花美草為喻)。 第三部分(第1324句):自己對時光流逝不能為國效力和君王昏聵、國家動亂的擔憂。表達自己愿為國效力,為楚王引路的決心。 七、誦讀全詩。 要求:讀出節奏和情感,嘗試背誦。 八、研讀文本。 (一)研讀第一部分。 1課本上對話欄中說這部分“敘說高貴的出身、降生的祥瑞
8、和美好的名字”,請說說看,這三點分別是哪幾句寫出來的? 明確課文中第12句寫自己高貴的出身,第34句寫自己降生的祥瑞,第58句寫自己美好的名字。 2寫這幾點分別有什么作用? 明確(1)寫自己高貴的出身:從遠祖顓頊帝說起,顯示詩人與楚王同姓宗親的血緣關系,既表現了詩人對祖先的崇拜,又表現他貴族出身的優越感和責任感,表明自己對楚國的興亡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2)寫自己出生的祥瑞:詩人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這是包含特殊文化內涵的吉宜時日,詩人對自己在這個時候降生充滿自豪。 (3)寫自己美好的名字:詩人自述父親給他起的美好的名字,這個名字中包含著父親對他品德的美好期望,詩人也把這作為自己美好人格的
9、準則。 這三點共同表現出了整理高度的莊重自愛。 (二)研讀第二部分。 課本上對話欄中說“內美句承上,修能句啟下。體現了詩人對自我價值的發現”。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確“內美”承上是指第18句中所說的自己高貴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這都是上天與先人賜予的。詩人并未滿足,依然“重之以修能”?!靶弈堋本鋯⑾拢?112句就用采集香花美草來比喻自己對“修能”的追求,把江離與芷草披在身上,把秋蘭結成飾物掛在身邊,只要是美好的品格,詩人都學習。因此“內美”和“修能”正是整理對自己高尚品格和美好才能的評價,正是詩人對自我價值的發現。 (三)研讀第三部分。 1課本上對話欄中說第1320句“焦慮之情
10、,憂患之意,溢于言表”,請同學們具體說說,整理為什么會表現出“焦慮之情,憂患之意”呢? 明確“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對一心報國的詩人而言,最令人擔心的是時光如流水逝去,而沒有機會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獻給楚國。而另一方面,詩人更是充滿憂慮:“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薄懊廊恕痹谶@里指君王,君王昏聵誤國,保守落后,政治混亂。詩人雖懷有一腔熱忱,無奈“美人”不識。所以整理會表現出“焦慮之情,憂患之意”。 2課本上對話欄中說第2l一22句“上句詞直,下句意婉”,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確這兩句的抒情對象都是楚王?!安粨釅讯鴹壏x兮”是勸告楚王把握年歲盛
11、壯的時機,丟掉穢惡的行徑。直接說君王行徑穢惡,這就是“詞直”。詩人下旬中卻改用商量的語氣說“何不改此度”,婉轉地說“為什么不改變這種不善的法度呢?”體現了詩人雖然對楚王的穢惡行徑非常憤恨,但他依然忠于楚王,對楚王還是很恭敬的。這就是“意婉”。 3課本上對話欄中說第2324句“崇仰真理,當仁不讓。強烈的道德覺醒”,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確詩人想像駕著駿馬奔向遠方,他熱情地回首,望著徘徊無路的楚王,高喊著:“來吧,我為你在前面引路!”詩人崇仰真理,有著高尚的人格,所以他當仁不讓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在他的思想中,自己是頂天立地的人。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意味著人的覺醒。 九、簡析藝術手法。 (一)
12、教師講解:離騷中整理常以“香草”、“美人”來比喻自己、賢士和君王,并表達政治理想,這是離騷的一大藝術特色,這種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這種方法在古典詩詞中廣泛運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時代,借用“移情”,可言難言之語,抒難抒之情。 (二)請找出相關的詩句,說說詩人是怎樣運用比喻來表達政治理想的。 明確用“香草”比喻內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掛“江離”、“秋蘭”比喻修身養性。 用“乘騏驥”比喻美好追求和政治理想。 十、課堂小結。 離騷是我國最早出現的浪漫主義詩歌杰作。司馬遷稱:“其文約,其辭微”,“其稱文
13、小而其旨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我們的課文充分體現了這樣的特點,短短的24句,我們看到了屈原對高尚品格和美好才能的追求,看到了他對楚國的無比忠誠和責任感。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每當國家民族處于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屈原,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十一、布置作業。 (一)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背誦全詩。 (二)請嘗試把課堂上的翻譯改寫成詩歌的形式。(課件出示郭沫若的翻譯)我本是古帝高陽氏的后裔,號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親。太歲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先父看見了我有這樣的生日,他便替
14、我取下了相應的關名。替我取下的大名是叫做正則,替我取下的別號是叫做靈均。我的內部既有了這樣的美質,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裝扮。我把蘼蕪和白芷都折取了來,和秋蘭紐結著做成了個花環。我匆忙得就像是在趕路一般,怕的是如箭的光陰棄我飛掉。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蘭,我在冬天去收攬水邊的青藻。金烏和玉兔匆匆地不肯停留,夏天和秋天輪流著在相替代。想到草和木都時刻地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你應該趁著年少以自圖修潔,為甚總不改變你那樣的路數?我駕著駿馬正要打算去奔馳,你來吧,我要為你在前面引路。 (三)對歷史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網絡或到圖書館查閱史記中的屈原賈生列傳(原文和澤文對照閱讀)。 (四)對詩歌
15、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網絡或到圖書館查閱離騷全詩(原文和譯文對照閱讀)。 (五)作文:請以屈原的足跡為題,寫一篇文章。板書設計“風”詩經,現實主義 “騷”楚辭,浪漫主義第1 8句:出身、降生和名字。莊重自愛第9 12句:追求美好的品格和才能。一一自我價值的發現第13 24句:擔憂和決心。道德覺醒香草、美人 移情法:移情于物“香草”美好品德“美人”理想中的君王采摘和披掛“江離”、“秋蘭”修身養性“乘騏驥”美好追求和政治理想離騷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今天,我所說課的題目是離騷。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的設計等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對本課的理解與設計。【教材分析】離騷是
16、高中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作品,它具有很濃的楚地風情,學習這篇課文,要反復吟詠,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作品在創作手法上的獨創性,注意詩體的節奏,感受由此產生的情趣?!緦W情分析】學生思維活躍,知識面較廣,有較強的自我表現力。經過半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學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學習的經驗。【教學目標 】 依據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課標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相關字詞知識,了解楚辭及其整理。 2.學會吟誦古詩詞,注意節拍、重音。 3.通過學習離騷,了解文學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詩中的“香草”“美人”表
17、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懷。 過程與方法目標:1.培養通過把握詩文形象,深入體會整理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培養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學習離騷,理解詩人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情懷,培養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詩人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執著追求理想的高尚節操。 【教學重點、難點】這3個教學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1.通過鑒賞離騷的優美詩句,學習屈原追求美政、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鑒賞詩歌的比興藝術手法,藝術價值。 教學難點:1.引導學生對詩作中疑難
18、的字、詞及表達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節奏地誦讀并背誦課文。 【教法釋義】對于教師的作用,新的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备鶕陨险n標要求以及本課內容的特點,教學時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通過啟發,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同時綜合運用任務型教學、講授教學和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緦W法指導】“一個好的老師應教會學生發現真理?!苯虝W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
19、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新課改和新課程標準都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針對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方法擬以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為主,引導學生根據所掌握的資料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課文內容和相關知識點;并綜合應用自主學習和接受學習等學習方法。【教學過程】導入(使用多媒體課件觀看屈原的鏡頭,配以主題歌曲)(設置情境,激情導入)檢查預習1、屈原(約前339約前278)名平,字原。丹陽(今湖北
20、秭歸)人。戰國末期楚國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作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國愛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2、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共23篇。以離騷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后人將楚辭詩經并稱“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傳統的源頭。3、“楚辭”與楚辭“楚辭”:“楚辭”是屈原等人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立的一種新詩體。其特點是句式長短不一,多用 “兮”字。對后來漢賦的形成有重大影響。楚辭:繼詩經之后的又一部詩歌總集,是西漢人劉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詩作而成集。共有詩歌17篇,其中絕大多數是屈原的作品。課文節選部分整理表達了四層意思:受屈遭貶的原因;不同流合污的思想;追求“美政”九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臨清2025年初三畢業班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三亞市2025屆四下數學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東平縣2024-2025學年中考適應性測試(二)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數字視頻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模電 第25講 非正弦波發生電路學習資料
- 模電 10-直流電源學習資料
- 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團體心理輔導與訓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商學院《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工程制圖基礎 04第三章學習資料
- 山東省臨沂沂水縣聯考2024-2025學年初三復習診斷(二)生物試題含解析
- 黑臭水系治理工程監理大綱
- 二年級下冊遞等式計算練習400題及答案
- 高三下學期綜評自我陳述報告
- 國際人權法與非洲人權體系的重要案例研究
- 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評估與出讓管理
- 2023年標準化工程師考試真題模擬匯編(共402題)
- 中建懸挑卸料平臺專項施工方案
- 中建總工程師的職業基本素養
- 【房地產項目成本控制問題研究文獻綜述2300字】
-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word精排版)
- 《一般將來時》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