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六單元 契訶夫與《三姐妹》教案 新人教選修《中外戲劇名作欣賞》_第1頁
高中語文 第六單元 契訶夫與《三姐妹》教案 新人教選修《中外戲劇名作欣賞》_第2頁
高中語文 第六單元 契訶夫與《三姐妹》教案 新人教選修《中外戲劇名作欣賞》_第3頁
高中語文 第六單元 契訶夫與《三姐妹》教案 新人教選修《中外戲劇名作欣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新人教版 選修第六單元契訶夫與三姐妹教案【教學目標】1、理解契訶夫戲劇的重要地位與現代意義。2、通過學習三姐妹,認識所謂“散文化戲劇”的特征。3、認識戲劇悲喜劇因素交融的審美特性。【教學重點】理解契訶夫戲劇的重要地位與現代意義。【教學難點】1、通過學習三姐妹,認識所謂“散文化戲劇”的特征。2、認識戲劇悲喜劇因素交融的審美特性?!菊n時安排】 2課時【教學設想】1、在本教材所收的外國戲劇劇目中,可以把俄狄浦斯王視為古希臘戲劇的代表作,把羅密歐與朱麗葉視為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代表作,而問世于1901年的契訶夫的三姐妹,則是20世紀現代戲劇的代表作。可以啟發學生以戲劇沖突的性

2、質來宏觀地區別世界戲劇發展過程中這三個重大階段,從而得出這樣的結論:古希臘戲劇的戲劇沖突表現為“人與神的沖突”,文藝復興時期戲劇表現為“人與人的沖突”,以契訶夫戲劇為開端的20世紀現代戲劇展示的是“人與環境的沖突”。為此,可以約略地講講“戲劇沖突”對于戲劇藝術的重要性,講講“沒有沖突便沒有戲劇”的道理。2、結合劇作家曹禺和著名文藝評論家王元化先生對于契訶夫戲劇的賞析,同時也結合教材中選入的本劇第一幕戲劇段落,領會契訶夫戲劇的散文化風格??梢詮膬蓚€方面來理解:(1)契訶夫善于從日常生活的流程中提示戲劇性,即曹禺所說的“沒有一點張牙舞爪的穿插”,王元化所說的“在情節上都平淡無奇”;(2)契訶夫戲劇

3、雖然情節上平淡無奇,但戲劇人物的心理挖得很深,人物的情感表現得很蘊藉,而且還有詩意的象征的滲透,于是如曹禺所說的,在契訶夫的戲劇中,“走進走出,是活人,有靈魂的活人”,如王元化所說,“契訶夫把這些平凡的生活寫得像抒情詩一樣美麗。”在討論契訶夫的散文化戲劇風格時,還可以說明,質樸無華是藝術創造中的一種高境界。3、三姐妹的戲劇結構似乎很平淡,那么它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老師可把教材所提供的第四幕片段與第一幕片段作對照,從而發現這幾個為劇作者所心愛的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逐漸升華的動人過程。尤其應該關注此劇的尾聲“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這一主題在這個尾聲里得到了充分的詩意的表達。這里還能引發出對于“悲喜劇因

4、素”交融這個戲劇美學問題的思考。三姐妹的心愛的人,有的如圖森巴赫已經死了,有的如繼爾希寧已經開拔走了,她們想回莫斯科去的愿望一時也不能實現,這當然是可悲傷的,然而,正是在這個“秋天的憂郁”之中,三姐妹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她們相信,她們的痛苦會化成“后代人的愉悅,幸福與和平會降臨到未來的人間”。而這也正是契訶夫本人相信明天一定會更美好的樂觀主義精神的寫照?!窘虒W過程】一、作者簡介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18601904)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十九世紀末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1860年1月29日生于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但契訶夫只身留在塔甘羅格

5、,靠擔任家庭教師以維持生計和繼續求學。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后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1904年6月,契訶夫因肺炎病情惡化,前往德國的溫泉療養地黑森林的巴登維勒治療,7月15日逝世。他和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 齊名為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二、初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三姐妹是“20世紀現實主義戲劇奠基人”契訶夫的現實主義巨著,劇中講述了和弟弟相依為命的三姐妹,在生活帶來的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沖擊下,堅強前行,從未放棄“到莫斯科去”那一絲遙遠的希望,內心的迷茫、愛情的扭曲、婚姻的欺騙、金錢的困窘譜寫成一段生活的變奏

6、曲。契訶夫在舞臺上展現了生活的一角,用大師的悲憫情懷詮釋著生活的艱辛、甜美與神秘。三、再讀課文,思考問題1、劇中的三姐妹一再說“要到莫斯科去”,但她們終于沒有實現這一愿望。結合選段和導讀文字,想一想她們的愿望為何沒能實現。提示:三姐妹的主題可以概括為,“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薄澳箍啤痹谶@里就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契訶夫是個積極的樂觀主義者,他讓他筆下的可愛的劇中人物都懷抱著“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都想到莫斯科去”;但契訶夫同時也是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他不可能回避現實生活中的矛盾,他清醒地意識到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并把它們表現出來。冷酷的現實、庸俗的環境決定了可愛的三姐妹很難輕易地實現“

7、回到莫斯科去”的愿望。2、俄羅斯大戲劇家丹欽科1940年導演三姐妹時,指出這個戲的“種子”(即主題)是“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請從選段中找出能表達這一主題的相關臺詞與段落。提示:在第一幕里有奧爾加與伊林娜關于“到莫斯科去”的對話:“伊林娜到莫斯科去。賣掉房子,結束在這里的一切,到莫斯科去”“奧爾加對!盡早到莫斯科去吧。”在第一幕里還有圖森巴赫的這句臺詞:“如今一個大時代已經來了,有個龐然大物在向我們逼近,就快要向我們刮起一場清新猛烈的風暴,把我們社會的惰性、冷漠、對勞動的鄙視、腐朽的沉悶生活一股腦的卷了去!我要去做工,不超過25年,或者過30年以后,每一個人都要去做工的。每一個人!”在第四幕里

8、奧爾加的那段結束全劇的臺詞:“軍樂奏得多么歡快,多有朝氣啊,讓人真想活下去!我們的痛苦,都會化為我們后代人的愉悅,幸福與和平會降臨到未來的人間”四、關于三姐妹的主題俄國著名戲劇家丹欽科1940年排演三姐妹時,曾作過一個關于三姐妹的主題的說明,他把此劇的“種子”(即主題)歸結為:“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焙髞矶韲膶W術界普遍接受了丹欽科的這個觀點。1998年中國著名導演林兆華排演三姐妹·等待戈多,等于是對三姐妹的主題在表述上作了個微調:由“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改變為“對于美好明天的等待”,或簡潔地說是“等待明天”。這樣的主題揭示是受啟發于貝克特的等待戈多。兩個流浪漢要等待的“明天會來”

9、的戈多,其實也是三姐妹期盼的“明天要去”的莫斯科。永恒明天決定了永恒等待。三姐妹里有五個最重要的人物三姐妹外還有名叫圖森巴赫與維爾希寧的兩個軍官。他們都是知識分子。他們之所以是知識分子,不僅因為三姐妹懂得英、法、德三門外語(小妹伊林娜還懂意大利語),兩位軍官屬于全城“最有教養的人”。三個姐妹和兩位軍官的知識分子氣息,彌漫在他們的對于現實的痛苦反應中。痛苦來自更高的精神追求。當下滿足不了他們的精神追求,于是他們只好等待,等待美好的明天的到來。知識分子不是無所不知的,但他們執著地企圖探尋存在的意義與痛苦的根源。契訶夫相信這種探尋是會有結果的。他讓大姐奧爾加在結束全劇的臺詞里說:“軍樂奏得這么歡快,

10、仿佛再過去一會兒我們就會知道我們為什么活著,為什么痛苦”三姐妹寫于1900年,寫于新世紀已經來臨之時,而此時契訶夫卻已重病在身,自知不久于人世,因此,我們可以把三姐妹(還有寫成于1904年的櫻桃園)看作是契訶夫留給世人的藝術的遺囑。他的這份遺囑歸根結底一句話:做一個有精神追求的人。而這恰恰是契訶夫戲劇的現代意義的所在。隨著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物質與精神的沖突具有了世界性的意義,因此,契訶夫的那些可愛的戲劇人物的精神痛苦與精神追求,也越來越被現代人所理解,這就是契訶夫的戲劇成了當今世界舞臺上演得最多的經典戲劇之一的原因所在。五、關于“散文化戲劇”當今世界的戲劇理論家或戲劇史學家,普遍認為契訶夫開

11、了現代戲劇的先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肯定了契訶夫的“散文化戲劇”對于20世紀現代戲劇的啟蒙意義。契訶夫戲劇的散文化傾向最早就由契訶夫用最明確的語言說了出來。1895年11月21日契訶夫寫完海鷗后給一位友人寫信說:“劇本寫完了違背所有戲劇法規。寫得像部小說?!逼踉X夫在世時,俄國不少作家,戲劇家(包括托爾斯泰)不承認契訶夫的戲劇家地位,就是因為不承認他的“散文化戲劇”的存在價值。而當時的少數先知先覺者激賞契訶夫戲劇,也恰恰是因為看清了這種“散文化戲劇”的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創新意義。在俄羅斯,契訶夫戲劇的知音是莫斯科藝術劇院的兩位創始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欽科。在中國,契訶夫戲劇的最早的知音是戲劇

12、家曹禺、戲劇導演焦菊隱和文藝理論家王元化。曹禺1936年寫的日出·跋里說:“我記起幾年前著了迷,沉醉于契訶夫深邃艱深的藝術里?!敝赋觥霸谶@出偉大的戲里沒有一點張牙舞爪的穿插不見一段驚心動魄的場面,結構很平淡,劇情人物也沒有什么起伏發展卻那樣抓牢了我的魂魄。”曹禺所說的“這出偉大的戲”就是指三姐妹。王元化1997年寫的莎劇解讀·序里回顧了20世紀40年代他接觸到契訶夫戲劇時所受到的感動。他說:“無論是契訶夫的劇本或者別林斯基的自然派理論,都使我對于表現平凡日常生活的作品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我讀過的劇作中,我把具有這種特點的劇本稱作散文性戲劇,將它與傳奇性戲劇相區別。不用說,在

13、這樣的對比下,我的偏愛很自然地會傾向契訶夫?!痹谌忝弥?,的確如曹禺所說,“不見一段驚心動魄的場面,結構很平淡,劇情人物也沒有什么起伏發展”,這是因為,在三姐妹里既沒有一個貫串性的戲劇事件,也沒有一個發生在人物與人物間的持久的戲劇性沖突。契訶夫說他“違背所有戲劇法規”。他的對于傳統“戲劇法規”的重大冒犯,恰恰是在他對“戲劇沖突”的重新認識與重新構建上。沒有沖突便沒有戲劇的經典性定義是黑格爾首先提出來的。黑格爾認為:“戲劇是以目的和人物性格的沖突以及這種斗爭的必然解決為中心?!彼巡煌宋锏牟煌康呐c性格的沖突,解釋為戲劇沖突的主要內容。但也有人持所謂“意志沖突”說。但無論是“性格沖突”還是“意

14、志沖突”,都屬于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而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恰恰是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戲劇沖突的基礎。契訶夫作為現代戲劇的前驅人物的一個重要理由,是他用一種全新的戲劇沖突“人與環境的沖突”取代了“人與人的沖突”模式。在契訶夫的戲劇中,不是這個人物與那個人物過不去,而是所有這一群人都被他們所處的環境壓迫著。在契訶夫戲劇中,人和生活環境永恒地沖突著。然而,契訶夫戲劇的這一創新特征,遲到20世紀50年代之后才被充分地意識到,這是因為包括荒誕派戲劇在內的西方現代戲劇的戲劇沖突也是以“人與環境的沖突”為基本內容,從而也更鞏固了契訶夫作為20世紀現代戲劇開拓者的歷史地位。六、布置作業曹禺在1936年寫的日出

15、83;跋里,對三姐妹,特別是它的尾聲表示激賞,他說:“我記起幾年前著了迷,沉醉于契訶夫深邃艱深的藝術里,一顆沉重的心怎樣為他的戲感動著。讀畢了三姐妹,我合上眼,眼前展開一幅秋天的憂郁”試依據各自的閱讀經驗,結合三姐妹最后偎依在一起說的那些話語以及整個戲劇蘊含的情調,理解曹禺所說的“秋天的憂郁”。點撥:曹禺“秋天的憂郁”這五個字,把三姐妹中蘊涵的契訶夫的戲劇情調很傳神地揭示了出來。三姐妹的第一幕是春天,三姐妹的情緒很好,就像大姐奧爾加所說:“今兒早上我醒了,看見遍地的陽光,看見春天就快來了,心里一股歡樂的浪潮翻涌起來,真想到咱們的故鄉去啊!”她們的故鄉是莫斯科。在第一幕里充溢著要回莫斯科去的幸福預感。但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