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大附中2013高三上期中考試試題-語文_第1頁
福建師大附中2013高三上期中考試試題-語文_第2頁
福建師大附中2013高三上期中考試試題-語文_第3頁
福建師大附中2013高三上期中考試試題-語文_第4頁
福建師大附中2013高三上期中考試試題-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福建師大附中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 文 試 題一、古代詩文閱讀(27分) (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 1 補寫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 淇水湯湯, 。 (詩經·氓)2 屈心而抑志兮, 。 (屈原離騷)3 ,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李密陳情表)4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蘇軾念奴嬌)5 ,連月不開 (范仲淹岳陽樓記)6 寄蜉蝣于天地之間, 。 (蘇軾赤壁賦)(二)文言文閱讀(1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諫論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說蓋出于仲尼。吾以為諷、直一也,顧用之之術何如耳。伍舉進隱語,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論,秦帝立悟。諷固不可盡與,直

2、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顧用之之術何如耳。然則奚術而可?曰:機智勇辯如古游說之士而已。夫游說之士,以機智勇辯濟其詐,吾欲諫者,以機智勇辯濟其忠。請備論其效。周衰,游說熾于列國,自是世有其人。吾獨怪夫諫而從者百一,說而從者十九,諫而死者皆是,說而死者未嘗聞。然而抵觸忌諱,說或甚于諫。由是知不必乎諷,而必乎術也。說之術可為諫法者五:理諭之,勢禁之,利誘之,激怒之,隱諷之之謂也。觸龍以趙后愛女賢于愛子,未旋踵而長安君出質;甘羅以杜郵之死詰張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諭之也。子貢以內憂教田常,而齊不得伐魯;武公以麋鹿脅頃襄,而楚不敢圖周。此勢而禁之也。田生以萬戶侯啟張卿,而劉澤封;朱建以富貴餌閎孺,而辟陽

3、赦。此利而誘之也。蘇秦以牛后羞韓,而惠王按劍太息;范睢以無王恥秦,而昭王長跪請教。此激而怒之也。蘇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繳感襄王,此隱而諷之也。五者,相傾險诐之論,雖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則?理而諭之,主雖昏必悟;勢而禁之,主雖驕必懼;利而誘之,主雖怠必奮;激而怒之,主雖懦必立;隱而諷之,主雖暴必容。悟則明,懼則恭,奮則勤,立則勇,容則寬,致君之道盡于此矣。吾觀昔之臣,言必從,理必濟,莫如唐魏鄭公(魏征),其初實學縱橫之說,此所謂得其術者歟?噫!龍逢、比干不獲稱良臣,無蘇秦、張儀之術也;蘇秦、張儀不免為游說,無龍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龍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術;蘇秦、張儀吾取其術,不取其心

4、,以為諫法。 (選自蘇洵諫論上,有刪節)【注釋】險诐(bì):不正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顧用之之術何如耳 顧:不過 B請備論其效 備:準備C此理而諭之也 諭:使明白D悟則明,懼則恭 恭:謙遜有禮3下列全都符合作者“理諭之、勢禁之,利誘之,激怒之,隱諷之”的進諫方法的一項是( )(3分)甘羅以杜郵之死詰張唐,而相燕之行有日。田生以萬戶侯啟張卿,而劉澤封。周衰,游說熾于列國,自是世有其人。觸龍以趙后愛女賢于愛子,未旋踵而長安君出質。伍舉進隱語,楚王淫益甚。子貢以內憂教田常,而齊不得伐魯。 A B C D4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5、 )(3分)A作者認為進諫的大臣能否達到讓國君納諫的目的,不取決于進諫的形式,只看使用的進諫方法怎么樣。B文章倡導要像古代游說諸侯的策士那樣進諫,即機智、靈活、勇敢、善辯,學會以理服人、以利誘人、以勢壓人、以話激人、以隱語啟人。C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示自己要向龍逢、比干和蘇秦、張儀學習,效法他們的忠心和和游說方法,以便供進諫時取法。D文章著重闡述進諫的方式和方法。鋪排手法的運用,使文章氣勢不凡;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的運用,使得觀點突出,層次鮮明。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諷固不可盡與,直亦未易少之。(3分) 吾獨怪夫諫而從者百一,說而從者十九。(3分) (三)古代詩歌

6、閱讀(6分)6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6分)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注】本詞為東坡貶謫黃州時所作,是他當時鄉間幽居生活的寫照。本詞上下闕分別著重寫了什么內容?(2分) 本詞的寫作手法豐富多樣,請結合上片簡要分析。(4分) 二、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6分)(一)文學名著閱讀(10分)7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A平兒從李紈那回來時,在園子山石后遇見兩個人影,以為是兩個小丫頭在偷懶,便想嚇她們一下,豈料原來是司棋和她表弟在園內

7、偷情。二人嚇得磕頭求饒,最后平兒答應為他們保密。B克字輩三兄弟一起面對官太太入住,同樣都是封建衛道士,但他們的態度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克明正統剛直,士階層的不屈;克定心懷鬼胎,心術不正;克安明哲保身,毫無氣節。C甘果瓦和副主教救出愛斯梅拉達,但他覺得自己負擔不了照管兩個囚犯的重任,更認為副主教十分愿意照顧愛斯梅拉達,便帶著山羊離開了。而愛斯梅拉達再次拒絕了副主教。D葛朗臺原來是一個箍桶匠,囤積居奇,大發橫財,成了暴發戶。他專橫冷酷,吝嗇貪婪,為了保住自己的財產,折磨死了妻子,騙取了女兒的遺產繼承權,逼走了侄兒。E第一次去探監時,馬絲洛娃要求聶赫留朵夫給她找一個好律師,同時又向他要了十盧布。聶赫留

8、朵夫看見變化極大的馬絲洛娃,心里開始動搖,將身上的錢都給了她。8簡答題。(100字左右)(5分)(關公)書略曰:“新恩雖厚,舊義難忘。茲特奉書告辭,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報,愿以俟之異日。”關羽“異日”如何報答曹操的“余恩”?請簡要敘述其相關情節。 (二)文化經典閱讀(6分)9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雍也)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注】畔:通“叛”,違背(君子之道)。下列對選段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孔子認為君子廣泛地學習文獻,是一種外在的充實和提

9、高,而“禮”是內在的要求。B孔子認為君子從里到外,從精神到行為,都因為博學而不至于背離君子的正道。C孟子從學習方法的層面,提出了“博學”是達到學習最高境界第一步的見解。D盡管所處的時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認識到“博學”對于學習和修身養性的重要性。結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張的“約”和孟子主張的“約”有何不同。(3分) 三、現代文閱讀(24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戲劇需要激情余秋雨戲劇需要激情。列托爾斯泰對“藝術”下了一個簡單明確的定義:“作者所體驗過的感情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別林斯基認為“激情”是一切詩歌體裁所必有的,而且,他還說:“(激情)這個字

10、眼,在談戲劇時最經常地被人采用,因為就其本質來說,戲劇是最富有激情的詩歌體裁”劇作家和觀眾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鑄起來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審美價值。劇作家從現實生活中發掘出來的思想是一部劇作的靈魂,正是它,賦予劇作家的產品以一定的社會價值;戲劇最忌的是理性說教,思想必須飽含激情,才能對觀眾產生巨大的感染力。戲劇的基本手段是動作,而動作不過是激發感情共鳴的有力手段,如果動作不能產生感情反應,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義。在不同種類的劇作中,激情可能產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時引起觀眾熱淚盈眶,有時使他們開懷大笑,有時促使他們深思冥想;但卻不能沒有它,失去了它,劇本就不能喚起觀眾的共鳴。在不同風格

11、的劇作中,有的激情洶涌澎湃,有如奔騰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滲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沒有它,劇本就成了一片龜裂的干河,是沒有生命的。劇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嫻熟但卻沒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為熟練的匠人,劇本不能沒有戲劇性,可是,戲劇更需要激情的滋養,否則,它就會是沒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難成茂葉繁花之美。戲劇需要戲劇性,但也需要抒情性。兩者應該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不過,談到“抒情”,人們首先會想到詩,特別是抒情詩。抒情詩要求通過凝練、節奏鮮明、感情色彩濃厚的語言,抒發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內心感受,引起讀者、聽眾的強烈共鳴。戲劇要求的是貫穿的動作,是鮮明的人物性格,是

12、完整、緊湊的情節,而這些卻是抒情詩所不能容納的;如果不顧戲劇的特性,在劇本中讓人物脫離劇情發展去大抒其情,又會造成劇情的停滯。從這個角度來說,戲劇和抒情似乎是對立的。可是,各種文學樣式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對立,都是相對的。別林斯基把抒情性稱為“一切詩的生命和靈魂”,他認為“抒情性像元素一樣進入一切其他種類的詩中,使之活躍起來,有如普羅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還說:“如果沒有抒情性,史詩和戲劇就會過于平淡,變得對自己的內容冷漠無情。”他的看法無疑是正確的。1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戲劇的真正的審美價值,在于劇作家用激情熔鑄起來的形象和觀眾之間的情感交流。B思想賦

13、予劇作家的產品以一定的社會價值,戲劇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說教。C戲劇的基本手段是動作,它是激發感情共鳴的有力手段,所以,從本質說,戲劇是動作的藝術。D戲劇和抒情詩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差異,必然導致戲劇性和抒情性的對立。11請根據全文,分析“戲劇需要激情”的原因。(3分) 12文中先后兩次引述別林斯基的話,作者引用這些話,要分別說明什么? 請根據原文內容加以概括。(3分)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悲憫的月光 張佐香有人問托爾斯泰,如果你看見一個壞人,正舉起一個小孩,要往地上摔,唯有對那個家伙射擊才能挽救小孩的無辜生命。這時,你射擊還是不射擊?這個命題集中體現了

14、人類在倫理和精神上的矛盾。俄羅斯女青年微拉查蘇利奇以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并且慷慨陳述選擇的理由。1877年7月31日,被囚禁的進步大學生波古柳波夫因在彼得堡市市長特列波夫面前沒有行脫帽禮,遭到毒刑拷打。薇拉憤慨至極,她朝那個滅絕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顆子彈,并當場被捕。審判席上,薇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慘無人道的暴行:“迫使一個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這是多么殘忍我覺得絕不能也不應該讓這件事無聲無息地過去。如果保持緘默,特列波夫依舊會有恃無恐地一次又一次濫施淫威。我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向世人證明:絕不能讓這個殘酷凌辱人類個性的人逍遙法外舉起手來,向一個人開槍這是可怕的,但我意識到必須這樣

15、做。”薇拉射擊并非出于私心和復仇,而是為了另一個人的思想和名譽。她的動機中有一種正直而崇高的熱忱。這個少女勇敢地舉起了自己的右手,毅然決然地彎下食指,制止踐踏凌辱人類尊嚴的行動。她的食指,擔負起了整個時代的職責。在辯護律師據理力爭下,薇拉幸運地得以釋放。薇拉的行為蘊藏著驚人的力量和決絕的信念。她是真理和道義的承載者。她對犯罪個體的射擊表達了她對人類苦難最大的悲憫和承擔。我的目光撫摸著“悲憫”一詞,品味著它的硬度和光亮。德國的舒和兄妹漢斯和索菲,為了阻止希特勒的暴行,散發反納粹傳單,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妹妹索菲在笑赴刑場時說:“如果我們的行動能喚醒千百萬人民,那么我們雖死何憾?”哥哥漢斯在臨死的一

16、剎那,高呼“自由萬歲!”青春而高貴的頭顱隨著黑亮的鍘刀落下,定格成為一種永恒的背景。他們熾熱殷紅的鮮血在陽光中灑向歷史深處。人類之所以浸泡在連綿不絕的戰爭、迫害、屠殺、腐敗的血海與黑暗中,還能煥發出如此迷人的光彩,就是因為我們有薇拉和舒和兄妹,還有那個“流血請自嗣同始”的人等,天下興亡,干我甚事?!大多數人是這么做的。但是鐵肩擔道義的他們卻永遠也不會這么去想,明知以卵擊石,卻依然奮勇出擊,替天行道。他們甘愿為世界上每一個熱愛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不分膚色不分種族。月光靜靜地悄悄地走來,洗禮著不潔的凡塵,慰藉著苦澀的心靈。薇拉們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靈魂就像這灑滿人間的月光;他們吞咽著

17、人間的苦難和罪孽,讓生命灑下無邊無際亙古如斯的悲憫之光。上帝把月光交給少數平凡而又真正偉大的人,像那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望著滴落的鮮血,仍用悲憫的目光眷顧塵世。有了悲憫之光的照耀,這個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涼,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 (選自散文2006.3)13下面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A文章第段中,“俄羅斯女青年薇拉查蘇利奇以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所說的“答案”就是指 “向那個滅絕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顆子彈”。B根據文章內容,薇拉所陳述的“選擇的理由”是:對受難者的同情,對事件的態度不能讓受害者再受鞭笞,不能對濫施淫威者保持緘默。C文章第段,“我的目光撫摸著悲

18、憫一詞,品味著它的硬度和光亮”一句,巧妙地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傳達了作者的敬佩之意。D文中所提及的“悲憫”的“硬度”指的是,薇拉的行為給予統治者的重創;“光亮”則是指,薇拉的行為表現了她對他人的保護和一個時代的責任。E本文采用了記敘、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在讀者面前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個為了自由、和平、幸福不惜獻出生命的志士形象。14試分析文章第段畫線句子的含義。(4分) 15文章除了描寫薇拉的行為外,還列舉了德國的舒和兄妹以及中國的譚嗣同的事跡,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13分)16從下表中篩選有關信息,在后面的空格內填寫三個結構相近的短語。(3分)某市高

19、中生學習、生活情況調查表調查項目家庭作業情況睡眠狀況體育鍛煉情況百分比4小時以上2小時以上8小時以上8小時以下1小時以上1小時以下84%16%105%895%21%79%從調查中可以看出,該市高中生普遍存在著 , , 的狀況。17下面一段文字存在三處語病,請提出修改意見。(3分) 過去的時間里,人類活動更多的與陸地直接有關,雪嶺溪流、高原平地幾乎無處沒有不留下人類的印跡。應該說,人類活動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但是也給地球生物和人類自身帶來了相當多的問題,諸如珍貴物種滅絕、環境污染嚴重等等。一方面人類必須解決這樣一些已經出現或者將要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把更多的視線投射在一些不太熟悉甚

20、至是完全陌生的領域。到現在,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進軍廣袤的海洋,對海洋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是人類走出人口劇增、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的困境的重要出路。 18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7分)據報道,近年來,報名參加美國高考SA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的考生人數以每年50的速度遞增,其中中國考生更是翻番,占非美國本土考生的比例越來越大。中國考生大都來自各省排得上號的重點中學,學習成績至少中等偏上,目標是美國排名前50位的高校。他們普遍從高二就開始準備SAT考試,一部分人甚至與學校簽了協議,放棄中國高考。對于中學生如此熱衷于參加美國SAT考試,你有什么看法?請簡要闡述。(要求:表達簡明連貫,言之成理,150字

21、左右。)(7分) 五、寫作(70分)19請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對不起,”森林中的一只小鳥問,“您比我年長,您能告訴我,森林在哪里嗎?”“森林?”年長的老鳥說,“此刻在你身邊的不就是森林嘛。”“真的嗎?可我身邊的只是樹,而我要尋找的是森林。”小鳥說完,失望地飛向別處,繼續尋找森林去了。請全面理解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記敘文或者議論文。要求: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得抄襲或者套作,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一、古代詩文閱讀(27分)(一)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1補寫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漸車帷裳 忍尤而攘詬(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羽扇綸巾 若夫淫雨霏霏 渺滄海之一粟(二

22、) 文言文閱讀(15分)2B(備:完備,全面。)3C(不在作者提倡的五種方法之列。)4C(學習龍逢、比干他們的忠心,但是不學習他們的方法;學習蘇秦、張儀的方法,但是卻不學習他們的心地。)5諷諫當然不能一概贊成,直諫也不能輕易貶低的。(“與”譯為“贊成”,1分;“少”譯為“貶低”,1分;譯對句子大意1分)我只是對這種現象感到奇怪:進諫君主而被聽從的僅有百分之一,游說君主而被聽從的卻占十分之九。(“怪”譯為“對感到奇怪”,1分;譯對“百一”、“十九”得1分;譯對句子大意得1分)【參考譯文】不論古時還是現代,人們議論進諫,往往贊成諷諫,貶低直諫,這種說法大概是由孔子首先提出來的。我認為,諷諫、直諫,

23、是一樣的,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樣罷了。伍舉使用隱語進諫,楚王荒淫放縱更加厲害;茅焦解開衣服,正言進諫,秦帝立即省悟過來。諷諫當然不能一概贊成,直諫也不能輕易貶低的。所以我說: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樣罷了。如果能掌握適當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夏桀、商紂還稍強一些,我進諫一百次他會聽從一百次的,何況是虛心納諫的君主呢?如果不能掌握適當的方法,那么君主比唐堯、虞舜還稍差一些,我進諫一百次他會不聽從一百次的,何況是拒絕忠言的君主呢?情況如此,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機智、靈活、勇敢、善辯,就像古代游說諸侯的策士那樣就可以了。那般游說諸侯的策士,靠著機智、靈活、勇敢、善辯助成他的詭詐;我要進諫君主,靠著機智、

24、靈活、勇敢、善辯助成我的忠貞。讓我全面論述一下它的實際效果吧!周朝衰落,游說之風在諸侯各國間興盛起來,從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這樣的人物。我只是對這種現象感到奇怪:進諫君主而被聽從的僅有百分之一,游說君主而被聽從的卻占十分之九,進諫君主因而喪命的比比皆是,游說君主因而喪命的卻沒有聽說過,然而觸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處,有時游說比進諫還嚴重呢。由此可知,關鍵不一定在諷諫上,而一定在方法上。游說的方法可供進諫時取法的有五種:講清道理開導他,從形勢上禁止他,使用利益引誘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諷諭他,這些就是所說的五種方法。觸龍認為趙太后愛女兒勝過愛兒子,眨眼之間長安君就出國做人質去了;甘

25、羅拿武安君死在杜郵這件事詰問張唐,張唐答應去做燕相并且定了出發日期;這些就是講清道理開導他的事例呀。子貢用憂慮國內就不應征伐強國來指教田常,于是齊國就只好不征伐魯國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將招來眾人攻擊威脅頃襄王,于是楚國就不敢謀劃進攻西周了。這些就是從形勢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萬戶侯打動張卿,(讓他按照呂后的意圖暗示群臣,請求封呂后為王,并且建議呂后加封劉澤,鞏固呂的地位)于是劉澤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貴引誘閎孺,(讓他勸說惠帝釋放辟陽侯)于是辟陽侯就被赦免了。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誘他的事例呀。蘇秦用韓國本是大國,卻落了個“牛后”的名義羞辱韓惠王,于是韓惠王手按寶劍,仰天長吁一聲;范睢用四大貴

26、人獨斷專行,秦國簡直等于沒有國王恥笑秦昭王,于是秦昭王跪下請教。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蘇代用土偶人至死不離故土的故事譏笑田文,楚國射雁獵手用弋射諸侯鼓動頃襄王。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諷諭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種,都是見解偏頗、不夠公平的說法。雖然如此,由忠臣來運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緣故呢?講清道理開導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會醒悟;從形勢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驕傲,也一定會害怕;使用利益引誘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會振奮起來;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會堅強起來;含蓄委婉地諷諭他,君主即使兇暴,也一定會接受意見。醒悟就會明白,害怕就會謹慎,振奮就會勤勞,堅強就會勇敢,接受就會寬

27、厚。輔助君主的正確方法,全在這里了。照我看來,從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見必定聽從,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沒有誰比得上唐代魏鄭公。當初,他其實學的縱橫家的學說,這就是所謂能掌握適當方法的人吧?唉!龍逢、比干進諫國君,招致殺身之禍,也不能稱為好臣子,因為他們沒有蘇秦、張儀的得力方法;蘇秦、張儀游說國君,取得功名利祿,可是不免被人譏為游說之徒,因為他們沒有龍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對于龍逢、比干,我肯定并學習他們的心地,但是卻不肯定并學習他們的方法;對于蘇秦、張儀,我肯定并學習他們的方法,但是卻不肯定并學習他們的心地,以便供進諫時取法。(三) 古代詩歌閱讀(6分)6上片寫景,寫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圍的景

28、色。下片寫作者太陽西下時手拄藜杖緩步游賞,表現他自得其樂的隱逸生活。開頭兩句,由遠而近,從遠處的樹林、高山,到近處叢生的翠竹、靠近院落的池塘、池邊枯萎的衰草。蟬聲四起,叫聲亂成一團。這兩句詞中,既有遠景,又有近景;既有動景,又有靜景;意象開闊,層次分明。作者運用擬人、擬物手法,傳神地運用“斷”、“隱”、“明”這三個主觀色彩極強的形容詞,把景物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三四兩句,宏廓的天空,不時地能看到白鳥飛上飛下,自由翱翔。滿池荷花,映照綠水,散發出柔和的芳香。清新淡雅,充滿詩情畫意;詞句對仗,工整嚴密。 “細細香”,描寫荷花宜人的淡淡芳香。這兩句寫景有色有香,有動有靜,空中與地上兩組景象相得益

29、彰,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麗圖卷。(其中手法1分,結合詩句分析1分,只要能分析出其中兩點即可,共4分。)二、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6分)(一)文學名著閱讀(10分)7AE(A項,是鴛鴦發現的。E項,聶赫留朵夫并沒有將所有的錢都給馬絲洛娃。)8赤壁之戰時,關羽在諸葛亮面前立下軍令狀,帶兵守住華容道。(1分)后來,曹操果然敗走華容道,(1分)曹操親自上前向關羽求情。(1分)關羽念及舊日恩惠,幾番猶豫之后,把馬頭勒回,讓眾軍“四散擺開”。(1分)不顧軍令放走曹操,報答余恩。(1分)(二)文化經典閱讀(6分)9B(“都因為博學而不至于背離君子的正道”有誤,不背離君子的正道不僅靠博學,還要“約之以禮”

30、。)孔子的“約”是“約束”,孟子的“約”是“簡約”(把握重點,扼要說明);孔子主張用“禮”來約束自己,就可以不違背君子之道;孟子認為先要博學,進而詳說,最后則須“說約” 把握重點,扼要說明(說的簡約)。(一點1分,共3分)【參考譯文】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文獻,用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違背君子之道了吧。”孟子說:“廣博地學習,詳細地闡述,是要由此返回到能說出其要點的境地。”三、現代文閱讀(24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10D(D項,戲劇需要戲劇性,但也需要抒情性,兩者應該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11 戲劇中的形象只有充滿激情,才具有真正的審美價值; 戲劇的思想必須飽含激情,

31、才能對觀眾產生巨大的感染力; 戲劇的動作若不能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價值。【原文:一、劇作家和觀眾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鑄起來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審美價值。二、劇作家從現實生活中發掘出來的思想是一部劇作的靈魂,思想必須飽含激情,才能對觀眾產生巨大的感染力。三、戲劇的基本手段是動作,而動作是激發感情共鳴的有力手段,如果動作不能產生感情反應,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義。】(一點1分,共3分;若完全引用原文的話回答,總體扣1分。)12(1)第一段的引述說明了富于激情的劇作才具有真正的審美價值。(2)末段的引述說明了戲劇少了抒情性,就失去了生命和靈魂。(回答對一處得2分,全回

32、答正確得3分)(二)文學類文本、實用類文本選做題(15分)(甲)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13CD(C項,運用了通感(移覺)的修辭,即把本屬于視覺(目光)的感受用觸覺(撫摸)和味覺(品味)表現出來。D項,“硬度”應指,薇拉的行為所蘊藏著的驚人的力量和決絕的信念。)14全句含義是薇拉們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靈魂就像這灑滿人間的月光吞咽著人間的苦難和罪孽。(2分)有了悲憫之光的照耀,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涼,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2分) (說明:這里的“月光”象征著薇拉們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靈魂;“不潔的凡塵”指世上那些踐踏凌辱人類尊嚴的行為;“苦澀的心靈”指的是被迫害折磨、被踐踏凌辱的那些受苦受難的人。)(4分)15擴展了文章內容,說明微拉并不孤獨,古今中外都有“鐵肩擔道義”的同道者。深化文章中心,證明人類之所以在連綿不絕的戰爭、迫害、屠殺、腐敗與黑暗中,還能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就是因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