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兩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1、知識目標:熟讀并背誦詩歌,把握詩歌的內在旋律與和諧節奏;從詩歌意象入手, 領會其象征意義。2 2、能力目標: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從中傳達的情感和主題,提高閱讀和 鑒賞詩歌的能力。3 3、情感目標: 從意象和語言中情濃意深的形象美體味詩歌抒發的戀土深情和思鄉愁緒。【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詩歌意象,體會詩人情感,深入理解和把握詩歌主題。第一課時:我愛這土地【設計意圖】 : : 我認為解讀詩歌的鑰匙是詩歌意象,所以這堂課就緊抓住詩歌的意象入 手,通過朗讀和賞析來深入體味詩人所深蘊的情感和思想,從而指導學生更好地走近詩歌、 解讀詩歌。【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中國
2、近現代史是咱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屈辱史、 一部苦難史、 一部血淚史。 艾青作為中國 現代詩歌史上重要的詩人, 他就用他的詩歌記載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悲歡。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 我愛這土地就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二、資料助讀1 1、艾青(1910191019961996),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艾青和老師 很有些淵源,不僅是老師的老鄉,而且老師所讀的中學就是艾青中學, 又叫大堰河中學。艾 青 19321932 年從事革命文藝活動被捕,在獄中寫了不少詩,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發 表后引起轟動,一舉成名。艾青是繼聞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詩人,1985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
3、最高勛章。作品有大堰河 北方 向太陽 黎明的通知 等,主要詩作還有抒情長詩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斗技場等。2 2、寫作背景:我愛這土地寫于國難當頭、山河淪亡的抗戰初期,正是風雨飄 搖的 19381938年。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日寇的鐵蹄正肆 意踐踏著祖國的大地。面對山河破碎、國土淪喪,詩人是無法抑制他那拳拳的愛國情的。我們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可以感受和體味這種熾熱的深情。三、朗讀品味1 1、 指導: 朗讀詩歌要注意語氣和語調, 注意停頓和重音。 這首詩是自由詩體。 艾青提 倡詩歌的“散文美”,提倡單純的口語, 無固定的節律, 不受韻腳之限。誦讀時要著重體會 出詩中感情起
4、伏所構成的“內在節奏”。2先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朗讀來劃分節奏停頓和重音。女口:為什么 我的眼里 常含淚水?因為 我對這土地 愛得深沉2 2、范讀欣賞。(注意朗讀節奏、重音、詩人的感情:要注意用激昂悲壯的語調讀出昂 揚、深沉的語氣。)四、合作探究(一)鑒賞指導:【提問】:拿到一首詩歌,你會怎樣去入手賞析它呢?【指導】:“意象”意為滲透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形象(即意+ +象),是詩詞形象構成的基本元素, 是詩打開歌的一把鑰匙。 錢理群曾說: “每一個有獨創性的詩人都有屬于他 自己的意象: 在這意象里凝聚著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受、 觀察與認識, 凝聚著詩人獨特的思 想與感情。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是:土
5、地與太陽。”(二)捕捉意象:1 1、 我愛這土地中運用了哪些具體意象?最核心的意象是什么?2 2、 作者借助這些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我們不妨一起來探討一下象征意義和深蘊。(1 1)“鳥”意象的深層蘊涵【思考】:1“鳥”的形象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借鑒了歌德的“假如我是一個歌者”) 。詩人以“鳥”自比, 把詩人的歌唱比喻為鳥 的鳴叫,一般說來鳥鳴叫是歡快的那, 但在這首詩里, 詩人的歌唱卻帶著一種時代的沉重:“嘶啞的喉嚨歌唱”。它是抗戰初期悲壯的時代氛圍對于詩人的影響所致,同時也是這位 “悲哀的詩人”(詩人自稱)所具有的特殊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2一般對自己摯愛的事物進行贊美, 我們多愛
6、用甜美的嗓音、 婉轉的喉嚨進行歌唱, 但 艾青為什么說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啊?因為詩人一直在為這片土地、 為這民族不停的歌唱, 也正因為有著深重的痛苦, 他的喉 嚨從嘹亮的聲音一直歌唱到聲音嘶啞,這就更加表現了作者對民族的愛是堅定的、深沉的。 一種杜鵑啼血的決絕! “嘶啞”一詞充滿著因沉重的苦難和憂郁的負荷而生發的焦灼, 傳遞 著與時代同步的憂患詩情。讓我們看到了詩人那杜鵑啼血般的悲憤的愛國者形象。3【改一改】:能否把第一句改成“假如我是一只鳥 /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鳥“ 也應該” “歌唱”,更何論一個被“這土地”哺育成長的人呢?4以“鳥”自比, 在中國傳統詩歌里, 素來也是
7、詩人常用的一種手法。 傳說古代的蜀國 有望帝,禪位后逃亡, 后來蜀人聞杜鵑啼鳴而思望帝。 而且,杜鵑的喙為紅色, 便又有了“泣 血”的傳說。杜鵑的啼叫便寓含著鄉愁與家國之思。“杜鵑苦啼, 啼血不止”:更是成為悲 痛呼號的著名比喻。 詩人在杜鵑鳥的啼鳴中感受到的憂患意識, 他們面對國家與民族的悲慘 命運, 傷時憂國,憂心3忡忡“國破山河在”、 “恨別鳥驚心”的悲痛。 那種能夠唱出歡 樂之歌的報喜鳥, 他是一只像杜鵑鳥那樣, 在他的泣血的啼鳴中, 寓含了對祖國的北方的土 地淪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之下的深沉悲痛, 詩人是為祖國而歌, 為民族的苦難而歌, 為人 民的痛苦而歌。 因此,在這一節的結尾,
8、詩人又以沉痛的心情, 寫下了極為沉痛的詩句: “ 然后我死了, / /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進一步強化了詩人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 聯系在一起,誓死忠誠于祖國的決心。(2)“土地”意象的深層蘊涵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是: 土地與太陽。“土地”的意象里, 凝聚著詩人對祖國一一大地 母親最深沉的愛;愛國主義是艾青作品中永遠唱不盡的主題。【拓展補充】: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1937.12.281937.12.28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風,/ /像一個太悲哀了的老婦。/ /緊緊 地跟隨著 / /伸出寒冷的指爪 / /拉扯著行人的衣襟。用著像土地一樣古老的語言 /
9、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 中國的路 / /是如此的崎嶇,/ /是如 此的泥濘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中國的痛苦與災難 / /像這雪 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中國 / /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 /所寫的無力的詩句/ /能給你些許 的溫暖么?1這只癡情的“鳥”,他所歌唱的是“土地”。這“土地”所象征和承載的是什么? “土地”就是祖國的化身, 是詩人直接面對著的具體形象。 “被暴風雨打擊著”的“土地”意象寄托了他對眼前遭受苦難、山河破碎的祖國命運的憂思。2意象“河流”、“風”、“黎明”又象征什么呢?“永遠洶涌著”的“悲憤”的“河流”和“激怒”的“風”抒寫了人民的悲憤和
10、激怒, 象征抗爭力量的風起云涌和不屈不撓。 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是苦難人民 的抗爭勝利希望的“黎明”。詩人從這些彌漫著悲涼氛圍的大自然的景象中, 感受著時代的苦難。 在他的眼前, 一切 自然景物都被籠罩上了一層悲劇色彩。所謂“感時花濺淚”,是詩人把自己對時代的感受, 轉化為景物的形象特征。所以僅僅歌唱還不夠,死了還要埋葬在土里,投入這片土地之中, 與大地融為一體,生于斯,歌于斯,死于斯!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 隱含著的是詩人對民族苦難的理性的思考, 他感覺到的是民族的 不屈精神,是我們永遠不會退卻和倒下的堅強意志。“打擊”“悲憤”“激 怒”“黎明”,這一情感的變化過程,正表現出
11、了詩人在面對民族的巨大災難的時候, 并沒有沉浸的悲觀與絕望之中,他對土地的深摯的愛,也就有了更深的內涵。3拓展: 詩人自稱是“悲哀的詩人”。 艾青的憂郁, 同許多偉大作家一樣, 源自民族罹受的苦難。 這里有深刻的憂患意識,有博大的歷史襟懷,有濃烈的愛國真情!別林斯基說: “沒有一個詩人能夠由于自身和依賴自身而偉大, 他既不依賴自己的痛苦, 也不依賴自己的幸福; 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 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會 和歷史的土壤里。”4(3 3)結尾:濃縮著詩情的意境升華 思考:我愛這土地結尾與第一節和主題有著怎樣的聯系?詩人在把感情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 激情終于迸發, 凝結成為廣為傳
12、誦的“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唱出了詩人愛國之情的最高音。詩人在 結束全詩的時候, 從“鳥”的比喻中超脫出來, 自己站到了讀者的面前, 由“比興”而轉為 直接的抒情。“為什么?” “因為”這種句式組合,直抒胸臆,情如潮涌,酣暢淋漓。詩人以良知之筆寫出了一個在苦難中掙扎的民族對遭受日寇鐵蹄踐踏的國土刻骨銘心、 至死不渝的愛。第二課時鄉愁一、新課導入“鄉愁”是臺灣詩歌文學永恒的母題。 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 政治原因, 在臺灣詩歌史 中鄉愁詩有著重要的位置,涌現出了一大批像余光中、鄭愁予、洛夫等這樣的優秀的詩人。 他們都以詩歌表達對故園的思念,抒發渴望回歸祖國懷抱的
13、情感。我們不妨先來看一首著名的鄉愁詩,是 19791979 年洛夫在余光中的陪同下參觀了落馬洲之 邊界,寫下了邊界望鄉贈余光中:“望遠鏡中擴大數十倍的鄉愁 / / 亂如風中的散發 / /當距離調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 /一座遠 山迎面飛來/ / 把我撞成了 / /嚴重的內傷 / 病了病了 / /病得像山坡上那叢凋殘的杜鵑/ /只剩下惟一的一朵 / /蹲在那塊“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這時 / /一只白鷺從水田中驚起 / /飛越深圳 / /又猛然折了回來故國的泥土 / /伸手可及 / /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手冷霧”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余光中的鄉愁, 也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因為它的經典早
14、已被人 普曲傳唱,我們不妨先來欣賞這首深沉感人的著名歌曲鄉愁。二、其人其事余光中:19281928 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現居臺灣,當代詩人、散文家和詩評家。畢業 于廈門大學外文系,19481948 年發表第一首詩作,次年隨國民黨軍隊赴臺。詩歌代表作有鄉 愁、鄉愁四韻、白玉苦瓜、碧潭、春天,遂想起等。他的詩兼取中國古 典文學與外國現代文學之精神,創作手法新穎靈活, 比喻奇特,含蓄雋永。這首詩寫于 19721972年,當時,大陸與臺灣互不往來,幾乎隔絕。三、 朗讀品味1 1、指導:仍然先按照自己的朗讀先劃分節奏,標出重音,注意體會詩人的感情,給詩 歌劃2 2、分四組朗誦。注意模仿節奏、重音、詩歌
15、感情。3 3、我們來聽聽近 8080 高齡的余光中自己是如何原汁原味地朗讀這首詩歌的。四、 賞析探究51 1、讀完聽完整首詩,你的頭腦里剩下哪幾個什么詞語?2 2、復習:“意象”一一鄉愁是一種抽象的情緒,余光中是怎樣將抽象情緒轉化成具體 可感的形象的?作者巧妙的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 對應物。3 3、鄉愁是如此的深沉浩淼又難以言傳,如果是你來表達這種時時襲上心頭又揮之不去 的情感,你會選擇什么意象來物化這種情緒呢?詩人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四種意象(對應物)。【提問】:意象選擇好就可以了嗎?詩人以時間的發展貫穿組合起了不同的空間,這四個意象對應的是人
16、生的四個階 段,借這四種意象和四個階段來表達了內心對祖國大陸的綿綿思念和眷戀。4 4、這對應的人生的四個階段分別是小時候一一長大后一一后來一一現在,他們有什么 共同特征嗎?作者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的共同特征:小時候的母子分離 (詩人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托在小小的郵票上) 長大后的夫妻分離(為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成了寄托鄉愁的媒介)后來 的母子死別(一方矮矮的墳墓,將“我”與母親永遠分開)一一現在的游子與大陸的分離(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時空的隔離與變化,推進了詩情的層層深化一一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個群體的家國之思。全詩的結尾暗含了渴望
17、親人團聚,祖國統一的強烈愿望。5 5、類似的|托物寄情|在余光中其他的詩作里也時有所見。如:白玉苦瓜:“鐘整個大陸的愛在一只苦瓜 / /皮靴踩過,馬蹄踩過/ /重噸戰車的履帶踩過/ /一絲傷痕也 不留下”類似的例子還有當我死時:“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 /讓一顆心滿足地睡去,滿足地想”6 6、鄉愁應該是凝重的,但詩中為何卻說“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作者正語反出,以一種輕描淡寫來使鄉愁濃縮于 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上,反襯出鄉愁 的濃烈。比大肆宣泄要來得有力量,來得引人共鳴!7 7、大家一起再有感情地朗誦一遍,并說說你感覺到了這首詩有
18、哪些明顯的藝術特點?1鮮明強烈的音韻美。根據抒情需要,詩人用了復沓手法。全詩各節都采用“鄉愁是”與“我在這頭在那(里)頭”的句式。復沓手法的運用,既突出地抒寫了鄉愁,又分清了詩的層次脈絡,從而增添了,增強了節奏感。各節的第二句,都有“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等數量詞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等形容詞,同一位置上詞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造成一種類似音樂的回環往復、 抑揚頓挫、6一唱三嘆的旋律,增強了詩的音韻美,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悵惘的基調。2對稱和諧的整飭美。因為鄉愁是一首新格律詩,不同于我愛這土地的自由詩體。就詩的每一節來看,句子有長有短,參差不齊。但全詩四節,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是寓變化于統一的美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玉溪職業技術學院《地理課程與教學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隸書楷書(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財經大學《語文教學能力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傳統體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紡織大學《法醫學基礎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南醫科大學《西方經典名著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空調安裝勞務合同年
- 培訓班老師勞動合同
- 商場門面房租賃合同
- 承包坑塘合同協議書
- 2025基礎教育改革綱要
- 樓宇亮化施工方案
- 2025-2030年中國LPG行業市場運行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 第四代住宅戶型優化提升
- 2022-2023學年第二期高一中職數學期中考試模擬測試題
- 2025年四川成都青白江蓉歐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英語-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試題
- 《住院服務流程優化》課件
- 2024年高端醫療服務合同(含遠程診療與健康管理)
- 制程異常處理流程及方法
- 中國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24年)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