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項部分 古詩文【教材梳理】涼州詞:又名?涼州歌?。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作者簡介】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南鞏縣現鞏義市,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大李杜,人稱“詩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亂、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史詩。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有?杜工部集?傳世。今存詩140
2、0余首,文21篇。歷代杜詩校注批點本約550多種,現存170余種。 【注釋】 1獨步尋花:單獨一人一邊漫步,一邊找花欣賞。2黃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時的鄰居。3溪:小路。4嬌:得意的。5恰恰:形容鳥叫聲音和諧動聽。6留連:同“流連,即留戀,舍不得離去。該詩句用來形容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戀戀不舍的樣子。7江畔:江邊。8 時時:時常。9啼:某些鳥獸叫。【詩意】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和諧動聽,美妙無比。 【賞析】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杜甫定居成都西郊草堂,在飽經離亂之后,開場有了安身的處所,詩人為此感到
3、欣慰。春暖花開的時節,他單獨沿江畔漫步,情隨景生,一連成詩七首。此為組詩之六。 首句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次句“千朵萬朵,是上句“滿字的詳細化。“壓枝低,描繪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風光宛如歷歷在目。“壓、“低二字用得非常準確、生動。第三句寫花枝上彩蝶蹁躚,因戀花而“留連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鮮妍。花得意,蝶的舞姿亦得意,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但詩人也許并未停步,而是繼續前行,因為風光無限,美景尚多。“時時,那么不是偶爾一見,有這二字,就把春意鬧的情趣渲染出來。正在詩人賞心悅目之際,恰巧傳來一串黃鶯動聽的歌聲,將沉醉花叢的詩人
4、喚醒。這就是末句的意境。“嬌字寫出鶯聲輕軟的特點。“自在不僅是嬌鶯姿態的客觀寫照,也傳出它給人心理上的愉快輕松的感覺。詩在鶯歌“恰恰聲中完畢,饒有余韻。這首絕句,仿佛把讀者也帶入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條通往“黃四娘家的路上,和詩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此詩寫的是賞景,這類題材,盛唐絕句中屢見不鮮。但像此詩這樣刻畫非常細微,色彩異常濃麗的,那么不多見。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尋李九莊?,“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春宮曲?,這些景都顯得“清麗;而杜甫在“花滿蹊后,再加“千朵萬朵,更添蝶舞鶯歌,風光就濃麗了。這種寫法,前無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講究詩句腔調的和
5、諧。他們的絕句往往能被諸管弦,因此很講音律。杜甫的絕句不為歌唱而作,純屬誦詩,因此常常出現拗句。如此詩“千朵萬朵壓枝低句,按律第二字當平而用仄。但這種“拗決不是對的任意破壞,“千朵萬朵的復疊,便具有一種口語美。而“千朵的“朵與上句一樣位置的“四字,雖同屬仄聲,但彼此有上、去聲之別,腔調上仍具有變化。詩人也并非不重視詩歌的音樂美。這表如今三、四兩句雙聲詞、象聲詞與疊字的運用。“留連、“自在均為雙聲詞,如貫珠相聯,音調婉轉。“恰恰為象聲詞,形容嬌鶯的叫聲,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聽覺形象。“時時、“恰恰為疊字,既使上下兩句形成對仗,使語意更強,更生動,更能表達詩人迷戀在花、蝶之中,忽又被鶯聲喚醒的剎那間
6、的快意。這兩句除卻“舞、“鶯二字,均為舌齒音,這一連串舌齒音的運用造成一種喁喁自語的語感,維妙維肖地呈現出看花人為美景陶醉、驚喜不已的感受。聲音的效用極有助于詩人心情的表達。 在句法上,盛唐詩句多天然渾成,杜甫那么與之異趣。比方“對結后聯駢偶乃初唐絕句風格,盛唐絕句已少見,因為這種結尾很難做到神完氣足。杜甫卻因難見巧,如此詩后聯既對仗工穩,又饒有余韻,用得恰到好處:在賞心悅目之際,聽到鶯歌“恰恰,更使詩人陶然神往。此外,這兩句按習慣文法應作: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蹄。把“留連、“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韻上的需要,同時又在語意上強調了它們,使含義更易為讀者體味出來,句法也顯得新穎多變。
7、寒 食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作者簡介】韓翃754年前后在世,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十三載754年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此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詩多寫送別唱和題材,如?韓君平詩集?,?全唐詩?錄存其詩三卷。【注釋】 1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2.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3.御柳:皇城中的柳樹。4.斜:為了押韻,此處可以按古音讀作xia二聲。5.
8、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宮。6.傳:賜給。 7.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極、王逢時五人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詩意】 暮春的長安城里漫天舞著楊花,寒食節東風吹斜了宮中的柳樹。黃昏開場宮里頌賜新蠟燭,輕煙先升起在皇帝貴戚家。 【賞析】 據孟棨?本領詩?記載:德宗時制誥缺乏人才,中書省提名懇求御批,德宗批復說:“與韓翃,當時有兩個韓翃,于是中書省又以兩人的名字同時進呈。德宗便批與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翃。這雖是一段佳話,但足見?寒食?這首詩的廣泛流傳和受到的賞識。這是一首挖苦詩,但詩人的筆法巧妙含蓄。從外表上看,似乎只是描繪了一幅寒食節長安城內富于濃郁
9、情味的風俗畫。實際上,透過字里行間可感受到作者懷著強烈的不滿,對當時權力顯赫、作威作福的宦官進展了深化的挖苦。中唐以后,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致他們的權力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為憤慨。本詩正是因此而發。“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兩句描寫春日長安城花開柳拂的風光。“無處指花開既多又廣、“飛花寫花開的盛況,時值春日,長安城到處是飛花柳絮,一派繽紛絢爛的景象。“東風指春風,“御柳斜是狀摹宮苑楊柳在春風吹拂下的搖擺姿態。“斜字用得妙,生動地寫出了柳枝的搖曳之神。這是寒食節京城的白天風光。風光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宮苑。下面接著寫宮苑黃昏的景象。“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
10、家,是寫天黑時分,宮苑里傳送著一支支由皇帝恩賜給宦官的蠟燭。蠟燭燃燒通明,升騰起淡淡的煙霧,裊裊娜娜地縈繞在宦官家,到處彌漫著威福恩加的氣勢!使人如見他們那種炙手可熱、得意洋洋的驕橫神態。在封建風俗的統治下,不要說全城百姓,就連那些不是寵臣的朝官之家,在制止煙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唯獨這些宦官之家,燭火通明,煙霧繚繞。由一斑而見全豹,僅此一點,足見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權倚勢,欺壓賢良。作者在這里僅用兩句詩,寫了一件傳蠟燭的事情,就把對皇帝厚待親信宦官,宦官的可惡可憎的面目暴露無遺,到達了辛辣挖苦的目的。5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作
11、者簡介】王安石10211086年,生于北宋時期。字介甫,晚號半山,謚號“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臨川人。北宋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熙寧九年罷相后,隱居,病死于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謚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后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注釋】1.泊船:停船。泊,停泊。2.京口: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長江的南岸。3.瓜洲:在長江北
12、岸,揚州南面。立足點4.一水:這里的“一水指長江。5.間jiàn: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要注意讀要讀四聲,不是動詞“間隔的“間。根據本詩平仄格律、“間字固有的詞義,以及古人語言習慣,此“間字必須為平聲。“一水間為體詞性偏正詞組,內部構造與“咫尺間、“幾步間、“一瞬間、“一念間一樣,中心詞為“間,限定成分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說京口和瓜州就在一條橫向的河的間隔 之內。按古人文言的說法,即所謂僅“一水之遙。王安石是想說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說它們之隔離。6.鐘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7.隔:間隔。8.數重:幾層。讀shù chóng9.綠:吹綠了。10、何時:什么時候。1
13、1.還huán:回到 【詩意】對面的京口和這里北岸的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間隔 之內,再遠處的鐘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春風又把對岸的江南大地吹綠了,明月啊,你什么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對面江南的故土呢? 【賞析】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土的思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愿望。其實,在字里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詩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綠,這固然是春風吹綠的,但是那蔥綠的禾苗難道不是青苗法等變法措施產生的實效嗎?但是官場是險象環生的,詩人望著這瓜洲渡口,也望著鐘山的明月,發出了“
14、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慨嘆,詩人是想早點分開是是非非的官場,表達作者希望重返那沒有利益紛爭的家鄉,很有余韻。這首詩不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敘事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風格清新。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修辭上的錘煉。其中“綠字可以體會到詩人用詞的修飾,把吹改為綠,為的是生動,在這之前王安石也有屢次改這個字,但最后還是把這個字改成了“綠。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作者簡介】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號山中居士,又號石湖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紹興進士歷任知處州、知靜江府兼廣南西道經略安撫使、四川制置使、參知政事
15、等職。曾使金,幾被殺。晚年退居故土石湖,卒謚文穆。其詩題材廣泛,與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稱“南宋四大家。又工詞。著作頗富,存世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注釋】1.耘田:除掉稻田的雜草。 2. 績麻:搓麻線。 3.各當家:各人有自己的活干。4.未解:不懂得,不會。 5.童孫:幼小的孫子。 6. 供:擔任,擔負。 7.傍:靠近。【詩意】白天在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 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 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賞析】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績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
16、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干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歡勞動,于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妙趣橫生。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
17、雨不須歸。【作者簡介】:詩人張志和,唐朝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注釋】:漁歌子:詞牌名,又叫漁父。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西南。3.白鷺:一種水鳥,白色羽毛,脖子和腿都很長。4.鱖魚:俗稱桂魚,是一種名貴的淡水魚,形體平扁,細鱗大。5.箬笠:一種用寬大的竹葉編的斗笠,可用來遮雨。蓑衣:用草、莊稼葉或棕毛編的雨披。6.不須歸:不必回去。【詩意】清幽的西塞山前有白鷺在空中飛,桃花盛開,春水上漲,鱖魚也肥美。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微風小雨迎面來,釣趣正濃不愿回。【賞析】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18、。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流水相映,表現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作者簡介】王翰687726,唐代邊塞詩人。字子羽,唐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1、夜光杯:白玉制成的酒杯
19、,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區的特產。2、沙場:平坦空曠的沙地,古時多指戰場。3、君:你。4、琵琶:這里指作戰時用來發出號角的聲音時用的。5、催:催人出征。【詩意】葡萄美酒倒滿了華貴的酒杯,正要暢飲的時候,馬上琵琶就聲聲響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戰。在沙場上醉倒了請你不要笑,古往今來,奔赴沙場的人中有幾個人能平安歸來?【賞析】詩是詠邊寒情景之名曲。全詩寫艱辛荒涼的邊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首句用語絢麗優美,音調清新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一句用“欲飲兩字,進一層極寫熱烈場面,酒宴外加音樂,著意渲染氣氛。三、四句描寫征人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
20、從內容看,無厭惡戎馬生涯之語,無哀嘆生命不保之意,無非難征戰痛苦之情,謂是悲涼感傷,似乎勉強。使樸華的話有其深度。千古名絕,眾論殊多,見仁見智,學人自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作者簡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漢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號青蓮居士, 又號“謫仙人, 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注釋】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
21、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最新一次修葺黃鶴樓,開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達。廣陵:即揚州。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仰,彼此感情深沉,因此稱之為“故人。煙花: 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下:順流向下而行。碧空盡:在碧藍的天際消失。盡:沒了,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陸游的?入蜀記?云:“八月二十八日訪黃鶴樓故址,太白登此樓送孟浩然詩云: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蓋帆檣映遠,山尤可觀,非江行久不能知也。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天際:天邊。6辭:辭別。【詩意】老朋友孟浩然,辭別西邊的黃鶴樓;陽春三月煙
22、花如海,他去游歷揚州。一葉孤舟,遠遠地消失在碧空盡頭;只見浩浩蕩蕩的長江,向天際奔流。 【賞析】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彩。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于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絡,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向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里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一般美妙。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
23、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到揚州,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而揚州,更是當時整個東南地區最繁華的都會。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游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郁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里進展的。李白心里沒有什么憂傷和不愉快,相反他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向往揚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別友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美景令人悅目,送別卻令人傷懷,以景見情,含蓄深沉,有如弦外之
24、音,到達使人神往,遐想的藝術效果。“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揚州,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煙花三月下揚州“煙花三月下揚州的美景,在“三月前加上“煙花二字,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煙花,指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給讀者的感覺絕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煙花在揚州的另一種解釋為柳絮。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正是
25、煙花之地。“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風光,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綺麗,被稱為“千古名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的后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孤帆遠影碧空盡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誰又能說是單純寫景呢?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表達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
26、中嗎?詩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嗎?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向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風光,將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作者簡介】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風格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
27、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 【注釋】1. 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2.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3.寒雨:寒冷的雨。4.連江:滿江。5.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6.平明:清晨。7.客:指辛漸。8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9.孤:單獨,孤單一人。10.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11.冰心:比喻心的純潔。12.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詩意】昨天晚上,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大地
28、,迷蒙的煙雨覆蓋著吳地江天。 清晨當我送別友人的時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樣孤獨寂寞。 洛陽的親朋好友假如向你問起我,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仍然像一顆珍藏在玉壺中的冰一般晶瑩純潔。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是作者在芙蓉樓送辛漸。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置了凄清的氣氛。二句中的“平明點明送客的時間;“楚山孤,既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時的心情。三、四句,寫的是自己,仍與送別之意相吻合。因為辛漸是詩人的同鄉,辛漸返鄉,親友一定要問到詩人的情況,所以詩人送別辛漸時特別囑托他:“家鄉的親友假如問到我如今的情況,你就說,我的為人就像那晶瑩剔透的一塊冰,裝在潔白的玉壺之中。說明自己不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構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