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4-16五四愛國運動 必修1歷史同步練習(名師解析) 岳麓版必修1_第1頁
高中歷史 4-16五四愛國運動 必修1歷史同步練習(名師解析) 岳麓版必修1_第2頁
高中歷史 4-16五四愛國運動 必修1歷史同步練習(名師解析) 岳麓版必修1_第3頁
高中歷史 4-16五四愛國運動 必修1歷史同步練習(名師解析) 岳麓版必修1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4單元 第16課1五四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是()A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矛盾的加深B中國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C新文化運動的推動D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解析:五四運動作為中國近代一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其爆發是各種社會矛盾發展的產物。當時北洋軍閥處于統治地位,國內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矛盾尖銳,這是其爆發的根本原因。答案:A2五四運動中,中國人民的正義要求得以實現的是()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收回德國在山東的特權ABC D解析:的要求到五四運動結束時仍沒有實現。答案為A。答案:A3(2009·廣州高一檢測)1919年,著名漫畫家馬星馳在上海新聞

2、報上發表題為民氣一致之效果的漫畫(右圖),對該漫畫表述不正確的是()A反映了民眾團結的重要性B體現了五四運動是一場愛國主義運動C褒揚了愛國學生的先鋒隊作用D反映了五四運動有較為廣泛的群眾基礎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識圖分析能力。A、B、D三項在圖中均能體現出來,C項是否有學生的先鋒隊作用則無法體現,故選C項。答案:C41919年6月12日上海學聯告同胞書載:“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這段材料表明,在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運動具有空前的群眾性青年愛國學生起到了先鋒作用運動具有斗爭的堅決性A

3、 BC 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學生首先罷課引發商人罷市,工人罷工,故說學生起了先鋒作用,工人成為主力軍,且群眾性空前,而長期不懈的斗爭說明有堅決的斗爭性。答案:D5下面四副有關五四運動的對聯,其中反映五四運動取得了一定勝利的是()A“學生含冤,屬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風雪。”B“民眾雪恥心堅,全市罷工;本店金錢主義,獨自開張。”C“共爭青島歸來,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D“學生一日不釋,本店一日不開。”解析:五四運動取得一定勝利的表現是,北洋軍閥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親日賣國賊的職務,中國外交代表團也拒絕在和約上簽字,與此最相符的是選項

4、C。答案:C6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哪幾方面()運動主力群眾基礎革命性質反帝態度領導階級A BC D解析: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而辛亥革命則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此題考查學生對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區別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及任務是相同的,這就決定了革命的性質相同。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別是領導階級的不同。因此,排除帶的選項即可。答案:D7五四運動又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體現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A宣傳民主與科學 B宣傳民主革命思想C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 D宣傳維新變法的思想解析:馬克思主義傳播

5、是五四運動后人們思想進一步解放的突出表現。答案:C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警告國民一文,沉痛地說:“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北京大學等學生代表知道這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了,便決定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辦法。5月3日,北京大學及北京各校學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禮堂集會,由京報主編邵飄萍報告中國外交的失敗情況,群情激奮。北大一位同學當場咬破中指,撕斷衣襟,血書“還我青島”四個大字,全體學生更加激奮。第二天,五四運動爆發了。材料二:(1)中國是戰勝國,請分析巴黎和會上中國的正義要求為什么得不到滿足?(2)學生們不怕流血,反映了怎樣的感情?(

6、3)為什么把“五四”定為青年節?答案:(1)中國參加一戰,并且是戰勝國之一,但當時的中國并不是強國,實力弱小。(2)反映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3)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始終,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體現了鮮明的民主與科學精神、勇于解放的精神。其中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9(2009·四川高考)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國人普遍對協約國勝利持高度肯定態度;但1919年4月后,列寧批判帝國主義的理論卻迅速流行開來。輿論的這種變化反映出()A國人一度對借巴黎和會獲得世界強國地位充滿信心B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官的退讓引發了國人情緒變化C馬列主義思想給國人帶來

7、了重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馬列主義成為了國人追求民族獨立富強的指導思想解析:根據材料的時間信息,可知它反映的是巴黎和會召開前后中國人民的民族覺悟的變化。選項的內容應涵蓋前后變化的全部思想。A、D兩項說法不錯但各執一面,B項說法是表層認識,不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C項。答案:C10(2009·天津高考)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報刊登“北京特約通訊”,標題為北京學界之大舉動昨日之游街大會/曹汝霖宅之焚燒/青島問題之力爭/章宗祥大受夷傷。從上述標題中能獲得的信息是()A京津兩地工人罷工游行B學生愛國浪潮遍及全國C外爭主權、內除國賊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學生解析:本題實際考查五四運動的性質。“青

8、島問題之爭”是指要求從日本手中收回青島,體現反帝性質。“曹汝霖宅之焚燒”“章宗祥大受夷傷”是指要求懲辦賣國賊,體現了反封建性質,只有C項最符合題意,而A、B、D三項在材料中沒有反映出來。答案:C11情景與問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在中國紡織業的發展情況項目1913年1919年紗錠11萬多枚33萬多枚織布機886臺1486臺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上海學聯告同胞書1919年6月12日材料五: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

9、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新民主主義論【探究主題】弘揚五四精神。【探究意義】(1)認識五四運動在近代中國民主革命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及意義。(2)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探究課題】(1)五四運動爆發的歷史背景。(2)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相比,具有哪些“新姿態”?(3)你認為新時期應該怎樣弘揚五四精神?【探究思路】課題(1)歸納課本知識即可,可從國際、國內兩方面分析;課題(2)與辛亥革命相比,注意找準對比項,可從領導、思想、斗爭精神、群眾基礎等方面考慮;課題(3)屬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國際上:一戰期間,日本侵華加劇;一戰后,巴黎和會上列強實行強權政治。國內: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北洋軍閥腐敗,對內鎮壓,對外賣國。(2)領導力量:辛亥革命由資產階級領導,五四運動由李大釗、陳獨秀等初具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領導。斗爭精神:辛亥革命不徹底,對中外反動勢力具有妥協性,五四運動具有徹底地不妥協地革命斗爭精神。群眾基礎:辛亥革命沒有發動群眾,缺乏群眾基礎,五四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3)認識:五四精神包含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勇于犧牲等內容,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銳意進取,為振興中華,建設繁榮富強的國家而奮斗。(言之有理即可)歷史小錦囊因果型選擇題:通常將歷史現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據題干的指向列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