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海中考語文復習全攻略詩歌賞析部分文學常識一覽表1.觀滄海曹操政治 家、軍 事家、 詩人三國曹操集譯 注詩人借大海的雄偉壯麗的景象, 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 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2.望岳杜甫現實主 義詩 人,“詩 圣”唐朝杜少陵集 詳注詩人描寫了雄偉磅礴的氣象,抒 發了詩人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 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的朝氣。3.飲 湖上初 晴后 雨蘇軾文學豕北宋四部叢刊 影印本集注 分類東坡先 生詩這首詩抓住了西湖時晴時雨的特 征,表現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熱 愛與贊美。4.錢 塘湖春行白居易詩人唐朝白氏長慶 集全詩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 寺寫起,至白沙堤終。以“春” 字為著眼點,寫出了早
2、春西湖美 景給游人帶來的喜悅之情。5.黃鶴樓崔潁詩人, 晚號“香山 居士”唐朝崔潁集這首詩描寫了詩人登樓遠眺的所 見所思,抒發了詩人漂泊異地的 傷感與思念家鄉的情懷。6.山居秋 暝王維詩人,“詩中 后畫, 回中后 詩”唐朝土石丞集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 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 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 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 足心情。7.送友人李白浪漫主 義詩 人,“詩 仙”唐朝李太白全 集這是一首意味深長的送別詩,作 者通過描寫清新如畫的送別環 境,渲染深情美好的送別氣氛, 表達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意。8.賣久習習力白居易詩人唐朝白氏長慶 集這首敘事諷喻詩,描述了賣 炭
3、翁辛勤勞動所得被宮使無情掠 奪的經過,揭露了封建“宮市” 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表 現了詩人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 同情。9.酬 樂天揚 州初逢 席上見 贈劉禹錫乂字 家、哲 學家唐朝劉禹錫集表現出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 豁達胸襟,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樂 觀精神。10.題 破山寺 后禪 院常建詩人唐朝全唐詩詩人以清晨游破山寺后禪院為線 索,描寫了古寺的肅穆、幽深和 寧靜,表達了詩人游覽名勝的喜 悅和對高遠境界的追求。這首詩 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作 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 懷。11 .江 城子? 密州出 獵蘇軾文學 家,唐 宋八大 家北宋東坡樂府這首詞描寫了作者在密州作地方 長官時出獵
4、的情景。作者在詞中 抒發了為國效力疆場、抗擊侵略 者的雄心壯志和豪邁氣概。12.蝶 戀花柳永詞人北宋樂章集全詞巧妙地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 受,向懷戀總中人的纏綿情絲融 升-體,上闕寫主人公登高望遠, 春愁油然而生。下闕寫主人公苦 中求樂,情深志堅。13.如夢令李清照女詞人宋漱玉集以與侍女對話的形式,刻畫了一 個年輕女子愛春、惜花的細膩情 感。,惜花實際上是,惜春,惜自己 如花的青春年華。14.訴衷情陸游愛國詩 人南宋放翁詞上片寫兩個生活場景,下片轉 入了感情的直接抒發,抒發了作 者壯志未酬的慷慨和悲壯。5.丑 奴兒? 書博山 道中 壁辛棄疾愛國詞 人南宋稼軒長短 句全篇言愁。通過“少年”與“而
5、今”、“不識”與“識盡”、無愁與 有愁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受壓抑、 遭排擠、報國無門的4前苦,也表 達了作者對南宋朝廷的不滿。16.破 陣子? 為陳同 甫賦壯 詞以 寄辛棄疾愛國詞 人南宋稼軒長短 句全詞首尾寫實,中間寫夢境,末 句再返回現實,與首句呼應。現 實與夢境形成鮮明對比。這首詞 是作者寫給摯友陳亮與之共勉的 作品,抒發了詞人的抗金決心和 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17.四塊玉? 別懵關漢卿元雜劇 奠基人元這是一首.寫離情別緒的小令,表 達了多情的女生人公真切、深切 的離愁。18.天 凈沙? 秋白樸雜劇 家、散 曲家元天賴集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 秋景圖,整首曲寫盡秋意,卻不 一個“秋”
6、字,表現了作者對 于隱居生活的熱愛之情。19.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雜劇 家、散 曲家元東籬樂府這是一首散曲作品,被王國維視為元人小令最佳者。用 28字就勾畫出一幅秋郊夕照、天涯飄零的“游子思歸圖”。被贊譽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20.水 仙子? 詠江 南張養浩散曲家元云莊休居 自適小樂府這首小令著重描寫了江南水鄉特 有的景象,表達了對江南真切的 喜愛。以“愛殺江南”結尾,既 凸顯主旨,又充分表達了感情。六年級 觀滄海 (一)文學常識:選自曹操集譯注。曹操( 155-220 ),字孟德,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二)內容中心詩人借大海雄偉壯麗的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
7、業的抱負。(三)重點詞句1 .澹澹:水波搖動的樣子2 .竦峙:高高聳立。 竦,通“聳”,高。3 .星漢:銀河4 .開頭兩句點明了觀滄海的時間就和地點,“觀”字統領全篇。5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一句動靜相襯,剛柔并濟,顯示大海的遼闊壯觀。6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一句動靜結合,真實描寫了山島和海 水的景象。7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虛景,描繪大海吞吐日月、包蘊星 漢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里丘UU(一)文學常識:這是一首五言古詩,選自杜少陵集詳注卷一。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唐代詩人。(二)內容中心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
8、象,抒發了自己勇于攀登, 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 洋溢著蓬勃的朝氣。(三)重點詞句1 .岱宗:對泰山的尊稱2 .造化:大自然3 .陰陽:山南叫“陽”,山北叫“陰”4 .齊魯:齊魯,原是春秋戰國時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省境內,后用齊魯指代山東地區5 .會當:應當,定要6 .凌:登上7 .第一句設問語氣領起全詩。第二句作答,為遠望(觀景角度)以距離之遠烘托出泰山之高。三四句近觀(觀景角度)泰山神奇秀麗、巍峨聳立的形象。五六句寫黃昏時的山景和 詩人的感受。七八句表達作者意欲登頂泰山,睥睨天下的豪情壯志。8 .全詩以“望”字為線索,望是自遠而近,并由望岳而想象將來登岳遠望之情景。在描 寫手法上,這首詩虛實
9、相生,由景及情,由情及景,亦情亦景,情景交融。飲湖上初晴后雨(一)文學常識:選自四部聰刊影宋本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卷十。蘇軾(1037-1101 ), 北宋文學家,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二)內容中心這首詩抓住了時晴時雨的特征,描繪了西湖在不同的天氣下呈現出來的別樣風姿,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熱愛和贊美。(三)重點詞句1 .微舞:波光閃動的樣2 .空蒙:細雨迷茫的樣子.3 .西子:西施4 .首句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 次句描寫雨天的山色, 最后兩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西湖比作“西子”寫出了西湖的神韻。錢塘湖春行(一)文學常識:選自白氏長慶集。白居易(772-846 ),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唐代詩
10、人。(二)內容中心全詩以“行”字為線索,以“春”字為著眼點,寫出了早春西湖的美景給游人帶來的喜 悅之情。(三)重點詞句1 .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2 .亂花:紛繁的花。3 .足:滿足。4 .陰:指樹陰。5 .首聯寫地點和遠景;頷聯是仰視(觀景角度)所見禽鳥;頸聯是俯察(觀景角度)花 草;尾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喜悅的心情。黃鶴樓(一)文學常識:選自崔潁集。崔潁,唐代詩人。(二)內容中心通過詩人登樓望遠的所見所思,抒發了詩人漂泊異地的傷感和思念家鄉的情懷。(三)重點詞句1 .歷歷:清楚可數。2 .萋萋:形容草木長得很茂盛。3 .鄉關:故鄉。4 .此詩在取景上頗具繪畫美,首聯寫近景,頷聯寫遠景,頸
11、聯寫日景,尾聯寫晚景。詩 中多用如“黃鶴”、“復返”等雙詞聲、雙聲詞組,“此地” “江上”等疊韻詞組,以及“悠悠” “歷歷” “萋萋”等疊音詞,晴朗和諧,有音韻美。山居秋暝(一)文學常識:選自王右丞集。王維(701? -761),字摩詰,唐代詩人。(二)內容中心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風山中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名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的志趣,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三)重點詞句1 .暝:日落,夜晚。2 .春芳歇:春天的芳華凋謝了。歇,消散。3 .王孫:此處指作者本人。4 .首聯點明時間地點,勾畫出雨后山村的自然畫卷; 頷聯勾畫出有聲(泉聲)、有色(青 松)、有動(泉流)、有
12、靜(月照)的幽靜雅致的山間月夜圖;頸聯采用以動襯靜寫法,表現純真美好的生活圖景;尾聯表達心志。送友人(一)文學常識:選自李太白全集。李白,字太白,唐代詩人。(二)內容中心作者通過描寫清麗如畫的送別環境,渲染了深情、美好的送別氣氛,表達出作者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意。(三)技巧賞析(四)重點詞語1 .孤蓬:隨風飄轉的蓬草,喻指遠行的朋友。2 .班馬:離群的馬.這里指載人遠離的馬。3 .首聯寫景,山清水秀;頷聯以“孤蓬”喻友人,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漂泊天涯的深切關 懷和依戀不舍;頸聯展示分別時的遼闊背景,用“浮云”比喻友人就像天邊的白云,行蹤不 定,任意東西;尾聯寫離別的場景。 全詩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
13、觀,毫無纏綿俳惻的哀傷情調。七年級頭灰習習(一)文學常識作者白居易,朝代唐朝。選自白氏長慶集。(二)內容中心這是一首諷喻詩,敘述了賣炭翁辛勤勞動所得被宮使無情掠奪的經過,揭示了封建 社會“宮市”制度的弊端與黑暗,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三)重點詞句1 .何所營:彳什么用,營:經營。2 .翩翩: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3 .驅將:趕著走。4 .直:通“值”,指價格。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文學常識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選自劉禹錫集。(二)內容中心前四句寫出了詩人被貶的憤慨和辛酸,后四句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豁達的精神。(三)重點詞句1 .翻似:倒好像。2 .長
14、精神:振作精神。3 .酬:答詩樂天:指白居易。4 .巴山楚水:指詩人被貶所到之地。5 .“沉舟”兩句的引申義:新生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6 .聞笛賦:指晉人向秀所作的思舊賦,作者借此表達對故人的思念。7 .爛柯人:指王質。作者借此典故表達23年回鄉后物是人非的感慨。題破山寺后禪院(一)文學常識作者:常建 唐代詩人。選自全唐詩。(二)內容中心描寫了古寺的肅穆、幽深、脫俗和純凈,表達了詩人游覽名勝的喜悅和對高遠境界的追 求。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三)重點詞句1 .人心:人的俗念。2 .禪房:僧侶們的住所。3 .萬籟:此指自然界一切
15、聲音。4 .磬:古代用玉、石或金屬制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江城子密州出獵(一)文學常識作者:蘇軾,宋代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選自東坡樂府(二)內容中心:描寫了太守打獵時熱烈、壯觀的場面,表現了詞人渴望為國殺敵、抗 擊侵略者、建功立業的愛國熱情和英雄氣概。(三)重點詞句1 .聊:姑且。2 .擎:舉,向上托住。3 .太守:此指作者自己。4 .孫郎,原指孫權,這里借以自指。5 .天狼:這里隱指西夏。6 .“持節”二句:意為朝廷何日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詩人以魏尚自比,希 望得到朝廷的信任。蝶戀花(一)文學常識作者: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選自樂章集。(二)內容中心全詞巧妙地把飄零異鄉的
16、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上闋寫主人公登高望遠,春愁油然而生。下闋寫主人公苦中求樂,情深志堅。“伊”既是思念深愛的女子, 也暗喻著詞人的人生理想和遠大目標。(三)重點詞句1 .佇倚危樓:長時間依靠在高樓的欄桿上。2 .望極:極目遠望。3 .黯黯:心情沮喪憂愁。4 .殘:道出了主人公憂愁沮喪的心情。5 .煙光:飄忽繚繞的云靄霧氣。如夢令(一)文學常識作者: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選自漱玉集。(二)內容中心:以對話的形式,刻畫了一個年輕女子愛春、惜花的細膩情感。惜花實 際上是惜春,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華。(三)重點詞句1 .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2 .濃睡:酣睡。3
17、.綠肥紅瘦:指綠葉繁茂,紅花凋零。4 .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八年級訴衷情(一)文學常識:陸游,宋朝人,字務觀,號放翁。選自放翁詞。(二)內容中心詞的上片主要描寫了當年和現今兩個生活場景,下片直接抒發了詞人壯志難酬的慷慨和悲憤,同時也抒發了對南宋統治者的強烈不滿。(三)重點詞句1 .關河:關塞河防,指山川險要處。2 .夢斷:夢醒,轉慷慨激昂為傷感悲涼。3 .胡:此指金兵。4 .鬢先秋:鬢發早已斑白,如秋霜。5 .天山:這里代指抗金前線。6 .“萬里覓封侯”:奔赴萬里以外的疆場,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這是運用班超的典故, 表達了渴望建功立業的愿望。7 .“塵暗舊貂裘”:貂皮裘上
18、落滿灰塵,顏色為之暗淡。這是借用蘇秦的典故,說自己 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負。8 .寫法:理想與現實的強烈對比。9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說盡內心的抑郁與悲憤, “未”、“先”、“空”流露出沉 痛、悲憤與不甘。10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愛國激情和壯志難伸的悲憤融合在一起,具有 強烈的震撼力,抒發對統治者的強烈不滿。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一)文學常識:辛棄疾,宋朝人,字幼安,號稼軒。選自稼軒長短句。(二)內容中心通篇言愁(線索)。濃愁淡寫,委婉蘊藉。通過當年與而今,無愁與有愁的對比,表現 了詩人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也表達了對南宋朝廷的諷刺與不滿。(三)重點詞句1 .少
19、年:年輕的時候。2 .不識:不懂,不知道什么是。3 .層樓:高樓。4 .“為賦”句:為了寫出新詞,沒有愁而硬要說愁。強( qi fing),勉強地,硬要。5 .識盡:嘗夠,深深懂得。6 .欲說還(hd)休:想說而終于沒有說。7 .“卻道”句:意謂言不由衷地顧左右而言他。8 .“盡”概括詞人半生艱難、辛酸的經歷。9 .“欲說還休”寫出詞人有苦無處訴的痛苦矛盾心情,迭用更表現詞人內心深沉的孤獨和壓抑。10 .背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閑居帶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一)文學常識:作者辛棄疾,作此詞寄陳亮,以共勉。(二)內容中心全詞首尾寫實呼應, 中間寫夢境,通過現實與夢境的鮮明對比,抒發了詞人的
20、抗金決心和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三)重點詞句2.炙:烤肉 3.4.翻,演奏。 5.6.沙場:戰場。1.麾下:指部下。麾:軍旗。五十弦:這里泛指軍中樂器塞外聲,以邊塞作為題材的雄壯悲涼的軍歌。7. 點兵:檢閱軍隊。8. 作:像,如。9 .的盧:一種性烈的快馬。相傳劉備在荊州遭遇危險,騎的盧馬“一躍三丈”,脫離險 境。10 .霹靂:驚雷,比喻拉弓時弓弦響如驚雷。11 .了卻:完結,完成。12 .天下事:此特指恢復中原之事。13 .贏得:博得。 14.身后:死后。15 .可憐:可惜。16 .八百里:牛名。亦指連營之廣,語意雙關。18 .“沙場秋點兵”秋高氣爽,威武的軍隊接受檢閱、準備出征。19 .“
21、可憐白發生”句完全否定前幾句的理想,“壯詞”由雄壯化為悲壯。四塊玉別情(元曲)(一)文學常識:關漢卿,元雜劇奠基人,元朝偉大戲劇家。四塊玉,詞牌名。(二)內容中心作者以一名與愛人分離的女子的口吻來寫,直抒其離別后纏綿的相思,真摯的愛情。(三)重點詞句1 .楊花雪:如雪花般飛舞的楊花,語出蘇軾少年游 ,表明所寫時節正值暮春。2 .憑闌袖拂楊花雪:寫主人公靠著闌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飛絮,以免妨礙視線。3 .斜:此處指溪流拐彎。4 .楊花迷眼、山水阻隔,這幾句通過層層設障委婉細膩地抒寫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絕、纏綿俳惻的離情別緒。5 .“溪又斜,山又遮”寓情于景,“自送別,心難舍”、“人去也”是直抒胸臆。天
22、凈沙秋(一)文學常識:選自天籟集。白樸,字太素,號蘭谷。元代雜劇家、散曲家,代 表作墻頭馬上、梧桐雨。(二)內容中心通過遲暮蕭瑟之秋景與明朗絢麗之秋景這兩幅畫面的強烈對比,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 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向往之情。(三)重點詞句1 .飛鴻:天空中的鴻雁。(暗喻作者本人)2 .黃花:菊花。3 .現實之景:寂寥蕭瑟的氣氛描繪出暗淡、蕭瑟、冷清的遲暮秋景圖。(寫實手法)4 .前六個意象照應題目“秋”。5 .心中之景:由遠及近、由高到低、多層次、多側面。6 .結構:鋪排靜景一飛鴻動景一鋪排靜景,動靜結合,一筆并寫兩面。天凈沙秋思(一)文學常識:選自東籬樂府。
23、馬致遠,號東籬,元代雜劇家、散曲家,代表作漢宮秋、青衫淚。(二)內容中心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蕭索、悲涼的“游子思歸圖”,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思鄉之情。(三)重點詞句1 .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2 .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處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3 .王國維視為元曲小令最佳者。被贊譽為“秋思之祖” 。4 .點題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5 .“小橋流水人家”句明凈、安謐、溫馨,以樂景襯悲情,常被后人用來表現江南水鄉(地區)景物特點。6 .前三句九個名詞,不都是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但三組畫面被“斷腸人在天涯”串聯起來,情景交融。水仙子詠江南(一)文學常識:張養浩,字希孟,號云
24、莊。本曲選自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二)內容中心這首小令描繪了江南水鄉恬靜、祥和的美好景象,表達了對江南真切的喜愛。(三)重點詞句1 .芟荷:芟是菱的古稱,芟荷指菱葉與荷葉.2 .蠅:風吹物使之顫動.3 .殺:用在動詞后,表示程度深.4 .嵐:山林中的霧氣。5 .晴嵐:晴天空中仿佛有煙霧籠罩,故稱晴嵐。6 .“卷香風”句化用杜牧贈別。7 .“一江”兩句對偶,從大處著筆。“沙鷗” “香風”句寫動,有閑適自得的怡然之味。8 .“十里”為夸張之詞,表明江南人家的富裕。9 .前五句寫景由遠而近,由大到小,第六句寫遠方的畫船,第七句又近寫村落酒店酒旗, 格調歡快,是一派祥和之景。二、文言文閱讀理解部分上海
25、中考文言文文學常識、中心整理一覽表作品作者 編者身份、思 想學派朝代出處中心歸納1.為學 原題為學 一首示子 侄彭端淑文學豕清朝«白鶴堂集本文講述了 “蜀鄙二僧”“之南海”的故事,生動形象地闡明了 難易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告訴大豕:人貴立志,事在人為的道 理,勉勵人們立志求學,努力上 進。2.天時不 如地利孟軻(字子 輿)思想家、 儒家、亞 圣、孔 孟、民本 施行仁 政戰國孟子強調了戰爭中“人和”的重要性, 提出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的觀點。3.橘逾淮 為枳淳于越(相 傳)春秋晏了春秋文章敘述了晏子出使楚國,憑著 機智善辯,挫敗J楚士的詭計, 維護了祖國尊嚴的故事。表現
26、了 一個愛國,機智,善于辭令的晏 子和平庸愚昧的楚土形象。4.傷仲永王安石(介 甫、號半山、 王荊公)政治家、 文學豕 唐宋八 大家宋朝臨川先生文 集本文敘述了方仲永才能變化的 三個階段,意在以方仲永為反面 的事例,來提醒人們要重視后天 教育,勤奮努力地學習。字里行 間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5.周處劉義慶乂字豕南北朝世說新語本文敘述周處改過自新的故事, 告訴我們:人是可以轉變的,只 要痛卜決心,浪子也可以回頭, 并成才-個有用的人。“殺虎斬蛟”、“尋訪二陸”兩個實例,鮮 明展示了周處的個性特點。6.小石潭 記(默寫)柳宗元,字子 厚,河樂人家八、韓 學宋家 文唐大“柳唐朝
27、柳河東集永州八記作者時而歡樂,時而憂傷,思想 感情隨景們變,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含蓄的抒發了自己被貶后 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思想感 情。7.賣油翁歐陽修(字永 叔、號醉翁、 六一居士、謚 號文忠)文學豕、 唐宋八 大家宋朝歐陽文忠公 文集通過“陳堯咨善射”、“賣油翁酌 油”兩件事,說明了熟能生巧、 實踐出真知的道理。8.核舟記魏學凈 張潮明朝 清朝虞初新志以空間為順序,圍繞“奇巧”特 點,總述核舟的體積小、 容量大。 表現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藝和巧 妙構思,反映出我國古代民間工 藝的高超成就。9.口技林嗣環,張潮清朝虞初新志通過描寫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 演,展現了我國口技藝術的魅 力,贊揚了口技藝
28、人的高超技 藝。10.愚公移 山列御寇道家學 派戰國列子湯問通過記敘一個年近九十的老人 帶領子孫挖山不止,最后被感動 的天帝命山神把山背走的故事, 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畏艱難、 堅毅樂觀的精神,也說明了克服 困難必須卜定決心, 堅持不懈地 奮斗的道理。11.陋室銘(默寫)劉禹錫文學豕, 哲學家唐朝全唐文“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 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發 展成一種文體。作者通過對陋室的描寫和贊頌,抒發了作者安平樂道、 潔身自好 的思想感情,展現了不慕富貴、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12.愛蓮 說(默寫)周敦頤哲學家、 宋代理 學“開山 鼻祖”宋朝周元公集“說”是一種文體,可說明事物
29、, 也可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都是 為了闡明道理。文早通過對連化形象和品質的 描寫和贊美,歌頌了君子“出淤 泥而/、染”的美德,表達了作者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和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鄙棄和 厭惡。13.王顧左 右而后他孟軻(字子 輿)思想家、 儒家、亞 圣、孔 孟、民本 施行仁 政戰國孟子短文告訴我們,在進行批評教育 的時候,既要觀點正確,又要注 意方式方法,有時間接的批評比 直接的批評要功效得多。14.公輸墨翟思想家、 政治家 墨家、非 攻兼愛戰國墨子課文通過記載墨子以實際行動 阻止楚國攻宋的故事,生動地表 現出他的艱苦實踐精神和反對 不義戰爭的“非攻”思想。15.曹劌論 戰(默寫最 后
30、一段)左丘明魯國史 官春秋左傳編年體 史書通過長勺之戰的史實,告訴大家 要取信于民、善于掌握戰機。并 表現了曹劌深謀遠慮,善于把握 戰機,有卓越的軍事才能。16.鄒忌諷 齊士納諫劉向史學家西漢戰國策 國別體史書告訴當權者,只有廣開言路,米 納群言,虛心接受批評意見并積 極加以改正,才后可能成功。17.生于憂 患,夕匕.安 樂(默寫)孟子,名軻, 字子輿。思想家、 儒家、亞 圣、孔 孟、民本 施行仁 k戰國孟子第一、二段:六個歷史人物,論 證人才在憂患中造就。第三段:從個人、國家,說明人 處困境能激發斗志,國無憂患易 遭滅亡。第四段:得出中心論點“生于憂 患,死十安樂”。18.孔孟論 學(默寫前
31、 四則)孔子,名丘, 字仲尼)思想家、 教育、儒春秋 戰國論語孟子第L條:學習的作用,能使 人終生受益第二條:學習的方法,學習 和思考要精密結合第三條:學習的態度和方 法,學習耍勤勉好學,不恥下問第四條:學習的態度,學習 不能止步不前,要不斷學習。堅 持不懈的重要性。第五條:學習的態度,學習 不能暴卜寒,必須持之以恒, 專心致志第六條:學習的態度,讀書 不能迷信書本,要后懷疑、批判 的精神19.黃生借 書說袁枚(字子 才、號隨園主 人)文學豕清朝小倉山房文 集(詩歌評論 集隨園詩話)本文就黃允修向作者借書一事 發表議論,提出“書非借不能讀” 的觀點,勉勵青年人努力為自己 創造條件,發奮學習;勉
32、勵珍惜 年少時光,勤奮學習。20.濰縣署 中寄舍弟墨 第一書鄭燮(號板 橋)書回家、 文學家“揚州 八怪”清朝板橋家書對“讀書以過目成誦”的批駁, 主張讀書需要選擇精華、深入研 究。21.黔之驢(默寫)柳宗兀(字子 厚、柳河東)文學豕、 唐宋八唐朝柳河東集二戒旨在諷刺當時統治集團中的官 高位顯,又無才無德、外強中干、韓的人物,問時也啟示人們要敢 于、善于向貌似強大的敵人作斗爭。22.狼(默 寫)蒲松齡(字留 仙、號柳泉、 聊齋先生)乂字豕清朝聊俞志異告訴我們,面對像狼一樣的邪惡 勢力,只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23.記承天 夜游蘇軾(字子 瞻、號東坡居 士)義學豕、 唐宋八
33、 大家、三 蘇宋朝東坡志林描寫承天寺夜游時的月色美景, 抒發了作者壓抑無奈的苦悶心 情。24.岳陽樓 記(默寫)范仲淹(謚號 文正)政治家、 乂字豕宋朝范文止公集抒發了作者“先天卜之憂而憂, 后大卜之樂而樂” 的生活態度和 政治抱負。25.醉翁亭 記(默寫)歐陽修(字永 叔、號醉翁、 六一居士、謚 號文忠)文學豕、 唐宋八 大家宋朝歐陽文忠公文 集通過對滁州優美風景的描寫,表 現了自己寄情山水, 與民同樂的 思想。26.陳涉世 家司馬遷文學豕、 史學家、 思想家漢朝史記紀傳體 通史文章講述了陳勝起義的原因與 過程,贊揚了陳勝、吳廣的反抗 精神和政治才能,反映了農民起 義軍的雄偉力量和浩大聲勢。
34、27. «出師表諸曷鳧(字孔 明、號“臥 龍”)政 治 家、軍 事家、戰 略家、發 明家三國諸葛鳧集“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言 事的一種文體。給后主三條建議一一)開百路; 嚴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表 現出諸葛亮報答先帝的知遇之 恩的真摯和北定中原的決心。“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 貫穿全篇。28.桃花源 記(默寫)陶淵明,一名 潛,字元亮, 自號五柳先 生)田園派 詩人晉朝陶淵明集塑造了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反 映了人民厭惡戰爭的態度和追 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現了作者 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社會(寧 靜的生活、淳樸的社會風尚。和 平、寧靜、幸福)的憧憬。29.捕蛇者 說(默寫第 四
35、段)柳宗元文學豕、 唐宋八 大家唐朝柳河東集通過對蔣氏二代寧可冒夕匕捕蛇 們不愿受苛政暴斂之害的描寫, 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橫征暴斂 的殘酷,反映了作者對勞動人民 疾苦的同情。30.登泰山 記姚鼐桐城派 散義家清朝惜抱軒詩文 集描繪了在泰山頂上所見的壯麗 雄渾景象,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 河山的思想感情。為學(一)文學常識選自白鶴堂集,作者是彭端淑,清代文學家,原題為為學一首示子侄。目的是勉勵他的子侄輩立定志向,刻苦學習。(二)內容中心本文是講述了 “蜀鄙之僧” “之南海”的故事,采用的是對比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 了難與易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告訴大家人貴立志,事在人為的道理,勉勵人們立志求學, 努
36、力上進。文章最后一句“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運用反詰語氣,巧妙第闡述了中心論點°“議論-敘事-議論”的結構,清晰、完整、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三)重點詞語為學:為,做。求學,做學問貧者語于富者曰:告訴吾欲之南海:往,到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還,反而西蜀之去 南海: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去,距離(四)重點句子1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去學,那么困難的事情也變困難了;(如果)不學,那么容易的也變困難了。2 .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
37、)窮和尚嗎?天時不如地利(一)文學常識選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名軻,戰國時期思想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后世 常將他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二)內容中心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充分體現了孟子的“仁政” 思想,強調戰爭中“人和”的作用。第一段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二段舉例論證“天時不如地利”;第三段舉例論證“地利不如人和”;第四段進一步闡述“人和”,通過對比論證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論證思路結構上是層進關系。“天時” “地利” “人和”逐層論述。論證方法上是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并用。大量運用排比句,使文章氣勢如長江
38、大河,一瀉千里,攝人心魄。(三)重點詞語天時不如地利:天時,指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戰的地形。人和:得人心,上下團結。得道者: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失道者: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畔:通“叛”背叛。(四)重點句子1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到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不如得到有利于作戰的地形(重要),得到有利于作戰的地形(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團結(重要)。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違反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3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非”也表示否定的判斷,譯為“不是”) 城墻不是不高,城池不是不深。橘逾淮為枳(一)文學常識文章選自
39、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名嬰,春秋時期政治家,以“善于辭令”著稱。(二)內容中心本文記述晏子出使楚國,憑借機智善辯,挫敗楚王的詭計,維護了齊國尊嚴的故事。晏子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為比喻,以反問的語氣指出是楚國的水土 使民善盜,使楚王從“洋洋自得”變至“尷尬自嘲” ,襯托了晏子機智善辯、熱愛祖國、從 容鎮定、敢于維護國家尊嚴的形象。(三)重點詞語方來:將要吏縛一人詣,王:拜訪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得無 莫非 善善于,擅長。曷:通“何”,什么。熙:同“嬉”,戲弄。(四)重點句子1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判斷句。者也,譯為是)晏嬰,是齊國善于辭令的人。2 .吾欲辱之,何以也?(
40、賓語前置句。“何以也?”是倒裝,正常語序應為“以何也?”) 我想要羞辱他,該用什么辦法呢?3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圣人是不可以隨便戲弄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傷仲永七上(一)文學常識文章作者是宋朝的王安石,王安石倡導古文運動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二)內容中心本文以方仲永為反面教材,啟示我們(也是中心) :要重視后天教育,勤奮努力學習。(三)重點詞語1 .古今異義或以錢幣乞之(或:古義:不定代詞,有的。 今義:或許,或者。)稍稍賓客其父(稍稍:古義:漸漸。 今義:稍微。)2.詞類活用形容詞作意動詞“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為驚奇、詫異”的 意思
41、名詞作意動詞“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為利”的意思(四)重點句子1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從此,(有人)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馬上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得地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周處(一)文學常識選自世說新語,南北朝劉義慶編撰。(二)內容中心本文通過周處改過自新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是可以轉變的, 只要痛下決心,浪子也可以回頭,并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三)重點詞語一詞多義A.或(1)或說處殺虎斬蛟有人(2)蛟或浮或沒有時jB.患(1)為鄉里所患認為是禍害(2)
42、人患志之不立擔憂(四)重點句子1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耶?況且一個人怕的是不立志,(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擔心美好的名聲不能傳揚呢?”2 .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古人認為“早上聽聞了道理,即使晚上就死了也甘心”的精神最為可貴。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小石潭記(一)文學常識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唐朝文學家。他曾被貶為永州司馬。寫下山水游記多篇, 合稱永州八記。唐宋八大家之一。還學過他的寓言黔之驢。(二)內容中心作者抓住小石潭幽靜的特點, 含蓄的表達了自己被貶官后難以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思想感情。(三)重點詞語詞類活用:樂:a.動詞的意動用法,以一為樂。例句:心樂之;b.形容詞作動
43、詞,嬉樂,逗樂,似與游著相樂。下,a.名詞作狀語,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詞作狀語,在下面,下見小潭。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一樣。例句:斗折蛇行。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例句:斗折蛇行。(四)重點句子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朝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向北斗星那樣曲曲折折,又像蛇那爬行那樣彎曲,(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2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岸上)青翠的樹木,碧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接,參差不齊,隨風飄蕩。3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用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賣油翁(一)文學常識選自歐陽文
44、忠公文集,作者歐陽修,宋朝。我們還學過他的文章醉翁亭記。(二)內容中心文章記敘了兩件事:陳堯咨射箭,賣油翁酌油,形象地說明了熟能生巧、實踐出真知。(三)重點詞語1 .通假字但手熟爾(“爾”同“耳”,相當于“罷了”。句意:只是手熟罷了。)2.詞類活用爾安敢輕吾射(“輕”:形容詞做動詞,看輕。句意:你怎么能看輕我射箭的本領?) 康肅笑而遺之(“遣”:使動用法,“使走”,打發。句意:陳堯咨笑著讓他走了。)(四)重點句子1 .我亦無他,唯手熟爾。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熟罷了。2 .以我酌油知之。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核舟記(一)文學常識選自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學凈,明朝人。(二)
45、內容中心核舟的主題是:大蘇泛赤壁,文中的“大蘇”即是宋朝的文學家蘇軾。文章中心是:表現了雕刻者的 技藝精湛(高超)和巧妙構思,突出了(核舟)的精巧 ;反映我國古代工藝Wj超。(三)重點詞語1 .通假字右臂支船(訊一一“屈”,彎曲。)左手椅一衡木(衡一一“橫”,橫著)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一一“揀”挑選)約八分有奇(有一一“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2 .詞類活用(1)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峨冠,戴著高高的帽子。(2)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梳著椎形發髻。(四)重點句子1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原來是挑選了(一個)長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咦, (這)技藝也真奇妙啊!2 .其兩膝相比
46、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他們的相互靠近的兩膝,都隱藏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口技(一)文學常識節選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清朝的林嗣環。(二)內容中心課文以 時間先后 為順序,分別記敘了口技藝人 演出前的準備,表演時 精彩逼真的表 演,以及表演結束時的情景。全文緊扣一個“善” 字,依次描寫了夢中驚醒、漸入夢鄉和失火救火 三個情景,表現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三)重點詞語1 .通假字滿坐寂然(“坐”同“座”,座位。句意:全場靜悄悄的。)2 .古今異義會,古義:適逢 今義:會議但,古義:只 今義:轉折連詞,但是|(四)重點句子1 .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一會兒,只聽到圍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場
47、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敢大聲說話的。2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一個不被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卷起衣袖,露出手臂, 兩條大腿哆嗦發抖,幾乎想要搶先跑掉。3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全場的客人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聽),偏著頭看,微笑著,暗暗地贊嘆,認為表演得妙極了。愚公移山(一)文學常識本文是一篇帶有神話色彩的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列子, 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二)內容中心本文記敘了愚公帶領子孫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后感動天地而將山搬走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不畏艱難、堅毅樂觀的精神。(三)重點詞
48、語1 .詞性活用(1)險: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險峻的大山。(2)箕畚:名詞活用為狀語,用箕畚。(3)面:名詞用為動詞,面向著。2 .通假字(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聰明。(3)河曲智叟亡以應。“亡”通“無”,沒有。(四)重點句子1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河曲智叟笑著阻止愚公說:“你太不聰明了。”2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憑你殘余的年月,剩下的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大山的土石怎么樣?3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愁什么挖
49、不平呢?陋室銘(七下)(一)文學常識作者:唐朝劉禹錫選自全唐文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文字,后來發展成一種文體。 這種文體的一般特點是 用韻的。(二)內容中心抒發了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和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點明陋室不陋的原因(即中心)的句子是: 惟吾德馨。(三)重點詞語1 .一詞多義:之:無案牘之勞形(用于主謂之間的助詞,不譯) 何陋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2 .古今異義:惟吾德馨馨(古義:品德高尚;今義:芳香)無案牘之勞形 形(古義:形體、身體;今義:樣子、形狀)3 .詞類活用:有龍則靈(靈,形容詞用作動詞,“成為靈異的水”)無絲竹之亂耳(亂
50、,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擾亂”)4 .特殊句式:倒裝句何陋之有?(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有何陋”)(四)重點句子1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與我談笑說話的都是博學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來的沒有一個是沒有學問的人2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嘈雜的)管弦樂聲擾亂耳朵,也沒有(繁雜的)官府公文使我身心勞累愛蓮說(一)文學常識作者是 周敦頤, 宋朝。寫法:托物言志,以蓮喻人。“說”是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者記敘事物,都是為了闡明道理。(二)內容中心文章通過對蓮花形象和品質的描寫和贊美,歌頌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不追名逐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
51、高尚情操(三)重點詞語1 .一詞多義:鮮:陶后鮮有聞(少,讀“ xi由”) 芳草鮮美(鮮艷,讀“ xi )2 .詞類活用:不蔓不枝(蔓、枝,名詞“蔓” “枝”用作動詞,“生蔓” “長枝”)3 .特殊句式:判斷句蓮,花之君子者也。(四)重點句子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2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對于蓮花的喜愛,同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人就很多了。3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香氣遠播,更加顯得清幽,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它,卻不可以 親近而不莊重地玩弄它。王
52、顧左右而言他(一)文學常識選自孟子,作者是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 ,名軻,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又 一位大師,有“亞圣”之稱。我們還學過他的文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和天時不如地 禾I孟子形象:機智勇敢、善于設問、敢于批評時政。(二)內容中心本文記錄了孟子與齊宣王對話的過程,目的是反應孟子民本、仁政的思想。啟示:我們在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既要觀點正確,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時候間接批評比直接批評有效的多。(三)重點詞語一詞多義棄:1.拋棄2.絕交左右:1.近侍進臣2.周圍,附近3.支配,控制托:1.舉起,托起2.寄托,囑托(四)重點句子1 .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等他回來的時候,他的妻子兒女卻在受凍挨餓,對待這樣的朋友應該怎么辦呢?2 .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一個國家沒有治理好,那該怎么辦呢?3 .王顧左右而后他。齊宣王環顧左右,把話題扯到別的事情上去了。公輸(一)文學常識節選自墨子。春秋戰國,作者是墨子,名翟 ,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家主張“非 攻”“兼愛”非攻,反對非正義戰爭。(二)內容中心課文記載了墨子以實際行動阻止楚國攻宋的故事,生動地表現出他的艱苦實踐精神和反對不義戰爭的“非攻”思想。墨子形象:善于辯論、關心國事,富有智慧 以理服人。(三)重點詞語古今異義子墨子聞之 子古義:夫子 今義:子女至于郢至于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