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5 赤壁賦5分鐘訓練 (預習類訓練,可用于課前)1.給下面詞語中的加點字注音。(1)舉酒屬客( ) (2)徘徊于斗牛之間( )(3)山川相繆( ) (4)釃酒臨江( )(5)駕一葉之扁舟( ) (6)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答案:(1)zh (2)du (3)liáo (4)sh (5)pin (6)zàn2.解釋下列加點實詞的意義。(1)七月既望 (2)舉酒屬客(3)白露橫江 (4)縱一葦之所如(5)山川相繆 (6)倚歌而和之(7)正襟危坐 (8)固一世之雄也(9)知不可乎驟得答案:(1)農歷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2)勸酒 (3)彌漫 (4)往,去 (5)縈繞 (6
2、)應和 (7)端正 (8)本來 (9)屢次3.解釋下列加點虛詞的意義及用法。(1)之縱一葦之所如_凌萬頃之茫然_扣舷而歌之_茍非吾之所有_(2)于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月出于東山之上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托遺響于悲風_(3)其而不知其所止_其聲嗚嗚然_何為其然也_方其破荊州_(4)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_侶魚蝦而友麋鹿_耳得之而為聲_下江陵,順流而東也_答案:(1)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定語后置的標志,可不譯。代詞,指唱的內容。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2)介詞,在。介詞,從。介詞,被。介詞,表引出對象。(3)代詞。代詞,指簫。副詞,加強反問語氣
3、。代詞,指曹操。(4)連詞,表轉折。連詞,表并列。連詞,表承接。連詞,表修飾。4.填空。(1)蘇軾(10371101),字_,號_,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蘇洵之子,詩、文、書、畫皆精,才高一世,為北宋文壇宗主。(2)在古典文學中,詩、詞、歌、賦并稱。賦大體上經歷了_、_、_、_、_等幾個發展階段。在特點上,借景抒情,鋪敘風物,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顯志,以寄諷喻之意是它的寫作特點。答案:(1)子瞻 東坡居士(2)騷賦 漢賦 駢賦 律賦 文賦5.本文共四段,請你仔細閱讀課文,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各段的內容。答案:第一段,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
4、,露珠和水色輝映。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第四段,寫作者的豁達開朗以及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10分鐘訓練 (強化類訓練,可用于課中)1.對下列各句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凌萬頃之茫然 擊空明兮溯流光 倚歌而和之 故為之文以志 A.凌駕 逆流而上 按 志向B.越過 順水而下 靠 記C.越過 逆流而上 靠 志向D.凌駕 逆流而上 按 記答案:D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答案:D解析:A項,第一個“然”為“的樣子”,第二個“然”為“這樣”;B項,第一個“雖”為“雖然”,第二個“雖”為“即使”;C項,第一
5、個“相與”為“相交往”,第二個“相與”為“相互”;D項,“是”均為“這”。3.選出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 )縱一葦之所如 而又何羨乎 茍非吾之所有A.任憑 然而 茍且 B.任憑 然而 如果C.假如 但是 如果 D.任憑 但是 如果答案:B4.對下列各句加點詞活用情況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侶魚蝦而友麋鹿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A.和不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C.和相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相同答案:B解析:和均為名詞作動詞;名詞意動用法;名詞作狀語。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凌萬頃之茫然(3)渺渺兮予懷
6、(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而今安在哉(6)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答案:(1)狀語后置句 (2)定語后置句 (3)主謂倒裝句 (4)被動句 (5)賓語前置句 (6)判斷句6.翻譯下列句子。(1)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2)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3)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答案:(1)只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2)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與明月一起長存。(3)這是自然界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可以和你共同享受。7.默寫。(1)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_,_。(2)_,_,_,_,_。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答案:(1)飄飄乎如遺世獨
7、立 羽化而登仙(2)其聲嗚嗚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 余音裊裊 不絕如縷30分鐘訓練 (鞏固類訓練,可用于課后)閱讀理解(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
8、“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C.方其破荊州 方:當。 D.盈虛者如彼 盈:滿。2.下列對于兩段選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第一段“方其”以下五句,先從曹操兵力的強大和地盤的擴張寫出了聲勢和氣派,然后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八字勾畫出曹操“
9、一世之雄”的形象。從文意看,這八句都是為“而今安在哉”一句蓄勢。B.選文第一段緊承上段的泛舟賞景之“樂”展開,突顯一個“悲”字。悲的原因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C.選文第二段中作者以“變”與“不變”兩者相提并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但實際上作者要闡明的主要是“不變”一層意思,并以此表現豁達樂觀的態度。 D.選文第二段,作者結合景物特征,巧妙地批判了“客”的觀點。但仔細看來,作者所闡述的“不變”只是宇宙萬物無窮無盡,并未涵蓋人生,以此來駁“客”的觀點,稍顯牽強。3.翻譯下列句子。(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10、,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2)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1.答案:B解析:“食”,享有。2.答案:D解析:錯在“但稍顯牽強”處,實際上本段也涉及了“人生”,認為變與不變,無論宇宙還是人生,都是相對的。3.答案:(1)從變化的方面看,天地萬物每一瞬間都在變化。從不變的方面看,萬物和我都是長存的,又何必羨慕它們呢?(2)再說,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為我所有,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能得到。(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7題。 紹圣初,予(蘇轍)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谷(巢谷,字元修,四
11、川眉山人)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吾兄弟。聞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遺予書曰:“我萬里步行見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予驚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見,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復昔日元修也。將復見子瞻于海南,予憫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則善,然自此至儋(今海南省儋縣)數千里,復當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視未即死也,公無止我。”留之不可,閱其囊中無數千錢,予方乏困,亦強資遣之。船行至新會,有蠻隸竊其囊裝以逃,獲于新州,谷從之至新,遂病死。予聞哭之失聲,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予方雜居南夷,與
12、之起居出入,蓋將終焉,雖知其賢,尚何以發之?聞谷有子蒙在涇原軍中,故為作傳,異日以授之。 4.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1)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2)不旬日必見(3)已而道平生5.對“不自意全”這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自己沒有料到還能保全性命。 B.自己沒有把心意完全表示出來。C.自己在路上沒有注意安全。 D.自己的意圖全都沒有實現。6.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2)蓋將終焉,雖知其賢,尚何以發之?7.蘇轍兄弟貶官以后,世人和巢谷對他們的態度有何不同?(用文中詞語回答)作者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1)世人態度:(
13、2)作者意圖:(3)巢谷態度:(4)作者意圖:4.答案:(1)回避、顧忌 (2)十天 (3)繼而、不久5.答案:A解析:關鍵是“自”“全”的理解。6.答案:(1)然而也對他不采納我的意見而實現自己的心愿感到驚異。(2)(我)大概將死在此地,雖然知道他的賢德,(但)我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傳揚他的事跡呢?7.答案:(1)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2)諷刺世態炎涼。(3)欲徒步訪吾兄弟。(4)褒揚巢谷古道熱腸。(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題。后赤壁賦 蘇 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
14、:“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
15、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注:蒙茸:雜亂的草。虬龍:指盤曲而古老的樹。馮夷:傳說中的水神。疇昔:往日。這里指昨日。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10.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屬于用白描手法寫景的一組是( )人影在地,仰見明月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 曾日月之幾何 山鳴谷應,風起水涌A. B. C. D.11.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16、確的一項是( )A.文章寫了作者與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動描繪了清幽的江上景色。B.“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寫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賦中寫的則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初秋之景。C.作者在散步中為“月白風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興,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復舟游,過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D.文中道士化鶴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的曠達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如此良夜何?(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8.答案:D 解析:A項前者作“但是”“只是”講,表轉
17、折;后者作“回頭”講,動詞。B項“披”都作“撥開”講。C項前者作“恰巧、正好”講,副詞;后者作“到”講,動詞。D項前者作“高聳”講,動詞;后者作“端正”講。9.答案:B解析:A項前者表承接關系,后者表并列關系。B項都用于形容詞詞尾,可譯為“的樣子”。C項前者表目的連詞,可譯為“來”;后者用于修飾與被修飾之間,相當于“而”。D項前者用于形容詞詞尾,可譯為“的樣子”;后者是代詞,譯為“這樣”。 解析:不是寫景。11.答案:A解析:本文所寫的不只是泛舟,還有爬山;描繪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間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12.答案:(1)怎樣度過這樣美好的夜晚呢?(2)回到江邊上了船,把船撐到
18、江心,聽憑它漂到哪兒就在哪兒休息。創新應用 13.(原創題)根據后面內容,為下面橫線處補充內容。 _,_。蘇軾有詞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梁啟超說:“蓋人生歷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順境亦居十三四,而順逆兩境又常相間以迭乘。”古語有“夜里忖忖千條路,天亮仍舊走老路”一說,就是反映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遇有這種矛盾、困惑時,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采取寬宏大度的人生態度。解析:蘇軾、梁啟超以及古語說明一個道理,即“反映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答案示例:人生不能事事都一帆風順 也不能總是心想事成14.(原創題)依據所提供的材料,為橫線處補充內容。 “滄海一粟”這個成語出自蘇軾的散文名篇赤壁
19、賦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一語。那么,該成語及蘇軾原句中的“粟”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大多數工具書(如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和1983年修訂本的辭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的辭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的漢語成語詞典、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的古文鑒賞辭典)中都把“滄海一粟”這個成語中的“粟”字解釋為“谷子”“米粒”,并將“滄海一粟”解釋為“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或米粒),比喻十分渺小”。仔細琢磨一下,這種解釋是頗令人費解的:不錯,“粟”字的本義確實是指谷子,漢語中也有一個與“滄海一粟”意思相近的成語“太倉一粟”,其中的“粟”字即是指“谷子”。可是,用京都太倉里的一粒
20、谷子來比喻某物十分渺小順理成章,而若要用“滄海”之中一粒“谷子”來作類似比喻則讓人感到有些別扭大海里哪來的谷子?“谷子”與“大海”又沒有什么直接的聯系,二者為何會被牽扯在一起呢? 其實,查康熙字典和中華書局1978年版的中華大字典可知,“粟”字還有一個義項“沙子”。其中,康熙字典·未集(上)曰:“又沙謂之粟。山海經:柜山有英水,中多丹粟。注:細丹沙如粟也。”而在辭海辭源和中國文化研究所1982年印行的中文大辭典中,“粟”字詞條下分別有如下義項:“凡細顆粒之物或曰粟”“指顆粒如粟之物”“泛指粟狀物”。而且,辭海辭源中的該義項下還都引有句例:“山海經·南山經:英水出焉,西南流注
21、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郭璞注:細丹沙如粟也。蘇軾赤壁賦: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而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粟”條下更是明確地說“粟”可指“沙粒等細小之物”。由此,我認為,成語“滄海一粟”的正確釋義應該為“_”。答案:大海中的一粒沙子,比喻十分渺小深層探究15.本文的感情基調是消極的嗎?請談談你的看法。解析:全文通過主客對話所表現的憂傷與喜樂,都是作者內心矛盾和復雜感情的真實反映。這里邊有積極,也有消極,我們要看主流。參考答案:作者抒發哀怨之情時,流露了“人生無常”的消極情緒。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動地從消極、哀怨中解脫出來,從莊子的機械相對論中尋找人生之路,因
22、而胸襟豁達,思想開闊,表現出一種灑脫、豪邁的氣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積極進取、達觀超然的感情基調。片段作文16.文章第一段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幅優美的秋江夜游圖,將我們的思維帶進泛舟游赤壁的優美意境之中,同時也加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請你選取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加以描寫,要求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并且抓住瞬間獨特的感受,寫一個片段,內容不限。答案示例:那是極普通的深秋的一天,云很薄,陽光也不來裝飾。水很靜,可能還很淺,但深綠色的浮游生物使水灣深邃幽遠。水杉的華麗的樹冠垂直到水面上,看去像龐大的動物在飲水。安靜的樹,風躡足遠去。我腳下的草地似乎滲出水來,涼涼的水意從我的腳跟導向全身。那一刻我迷迷糊糊地聽到有無聲的語言呼喚我,我全身都在主動回答。那樹始終嚴肅的凝視著,要提醒我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生物檢驗技術人員的職業素養與試題及答案
- 童車制造企業生產調度與優化練習考核試卷
- 室外拱形廊道施工方案
- 垃圾運輸防滲漏施工方案
- 2025年【光氣及光氣化工藝】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移動通信技術在智慧工廠行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項目材料采購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花藝師考試的學習方法與技巧試題及答案
- 畜牧業綠色發展政策建議考核試卷
- 紙張表面裝飾技術的創新與發展考核試卷
- 2024北京一零一中初二(下)期中數學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考試系統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GB/T 45456-2025包裝折疊紙盒折痕挺度的測定
- 國企薪酬福利體系與市場化改革
- 2025年保安員職業技能考試筆試試題(700題)附答案
- 2025屆江蘇省江陰市四校高三下-第四次月考數學試題試卷
- 2025年04月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干部學院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36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鄭州理工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Unit 4 Healthy food B Lets learn(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知不足而后進 望山遠而力行》期中家長會課件
- 《自由飛翔之鳥》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嶺南美版(2024)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