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總復習 知識點回顧 第一單元 3-1-1《文化與社會》過關檢測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2013年高考政治總復習 知識點回顧 第一單元 3-1-1《文化與社會》過關檢測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2013年高考政治總復習 知識點回顧 第一單元 3-1-1《文化與社會》過關檢測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2013年高考政治總復習 知識點回顧 第一單元 3-1-1《文化與社會》過關檢測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3年高考政治總復習 知識點回顧 第一單元 3-1-1文化與社會過關檢測 新人教版必修3一、選擇題1數量眾多的無錫文化景觀遺產,與無錫各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具有強烈的地域文化特色。根據不同文化景觀呈現的不同特點,大致可以將其分為環湖文化景觀帶、惠山古鎮景觀帶等七種類型。這表明()A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文化B各地的文化都是相同的C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自然環境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解析:本題考查文化現象的特點,考查考生對材料信息的準確解讀能力。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文化環境,呈現出各自特有的文化特色,B說法錯誤;材料旨在強調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答案為A;C、D不符合題意。答案:A2(201

2、2屆高三江西重點中學摸底)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2011年9月19日,國家主席胡錦濤與老撾國家主席朱馬利舉行會談2011年9月,四川巴中遭遇160年來特大洪水災害晨練、下棋、唱歌等社區活動中國海外交流協會2011年講學團赴緬甸曼德勒送教A BC D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化內涵、內容和形式的識記與理解能力。屬于政治現象。屬于自然現象。屬于文化現象。答案:C3(2012屆濟南市模擬)中國結源于遠古的結繩記事。“結繩為記,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與“吉”諧音,“同心結”“團圓結”美麗的中國結蘊涵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可見()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從繩結中可透視人們的精神世界

3、和精神生活結繩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對社會發展起著決定作用A BC D解析:本題考查文化的內涵。結繩記事,即通過結繩“記載”人們的實踐活動;中國結體現著人們的精神追求,符合題意。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文化作為精神力量,能夠反作用于社會存在,但對社會發展不能起決定作用,觀點不科學。答案:A4 (2012屆濟南市模擬)杭州西湖有許多美麗的自然景觀。“重湖疊山獻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柳永的望海潮形象地描繪了杭州天堂般的勝境。這說明 ()A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B文化也包括自然現象C文化是人的靈感和想象D文化是對客觀現象的反映解析:本題

4、考查文化的產生和特點。柳永的望海潮是一種文化現象,“形象地描繪了杭州天堂般的勝境”,體現了文化是對客觀現象的反映,因此答案為D。A強調的是文化的產生,在材料中未體現。B錯誤,“純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C 錯誤,“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答案:D5(山東濟寧市期末統考)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龍應臺說:“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推人?一個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這告訴我們()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著人文化是可以通過人的行為體現出來的文化是學校教育培養出來的文化

5、是在個人成長中自發形成的A BC 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文化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文化通過后天的教育逐步培養出來的。錯。故答案選A。答案:A6(山東省日照市2012屆高三5月適應性訓練)2013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將在山東舉行。屆時將以招商、招展和交易為核心,全力打造生態文化產業和生態文化產品交易平臺。內容既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演藝、廣播影視等成果,又有書畫展、民族舞蹈、茶文化等精彩展演。上述材料表明()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文化具有豐富的形式交流是文化發展的根本途徑A BC D解析:藝術節打造“生態文化產業和生態文

6、化產品交易平臺”體現了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同時“書畫展、民族舞蹈、茶文化等精彩展演”體現了文化具有豐富的形式,符合題意。與題意無關;說法錯誤。答案:B7中秋團圓月,攜手一家親。2011年9月12日晚,第十屆海峽兩岸各民族中秋聯歡活動在貴陽舉行。十年來,兩岸文化交流非常頻繁,民俗文化節、龍舟賽、經貿文化論壇、圖書交易會以及兩岸文化論壇等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相繼開展。兩岸之所以高度重視文化 交流,是因為()文化是經濟的基礎,對經濟起決定作用文化對經濟具有反作用,有服務兩岸經濟的功能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人,有決定人的思維方式的功能文化對政治有反作用,具有增強政治互信的功能A BC D解析:本題考查文化的

7、功能,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經濟是基礎,文化是經濟的反映,說法錯誤;文化對經濟、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交流能服務于兩岸經濟,促進政治互信,正確;文化影響人的思維方式,而不是“決定”,錯誤。答案:B8(2012屆高三湖南重點中學聯考)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六五”普法的開啟之年。25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回應了人民群眾對法制的深情呼喚,法治也順應了人民群眾的殷切期待。公眾參與立法是近年來法制宣傳教育的一個顯著成效。公眾通過參與論證會和聽證會或者提交征求意見等形式,直接對法律草案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法律草案科學與否和參與公眾的素質密切相關。這()

8、表明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要求公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要求我國要不斷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對公民參與政治的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A BC D解析:本題考查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考查考生對教材基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有序的政治參與要求公民提高文化素養,這是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的體現,正確且符合題意,答案為B;材料旨在說明公眾的文化素養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系,與題意不符。答案:B二、非選擇題9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借助于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生產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處于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不僅具有高知識性、高附

9、加值等特征,而且具有經濟、文化、技術等強融合性特征以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強輻射力特征。結合材料說明文化創意產業是如何體現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解析: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本題指向明確,解答的關鍵在于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對材料信息的準確解讀。在根據材料確定具體知識點后,將理論與材料信息結合即可。文化創意產業所具有的經濟、文化、技術的強融合性特征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勞動者素質的重要性;借助于高科技,生產出高附加值產品科技的作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文化生產力。答案:文化創意產業所具有的經濟、文化、技術的強融合性特征,說明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特點日益顯著,文化的經濟功能日益增強。文化創意產業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具有高知識性特征,說明為推動經濟建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