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松怪石圖題詩》教學設計_第1頁
《蒼松怪石圖題詩》教學設計_第2頁
《蒼松怪石圖題詩》教學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蒼松怪石圖題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蒼松怪石圖題詩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8單元的一篇課文。單元主題為歲寒三友。這是“揚州八怪”之一,清代詩畫家李方膺的作品。全詩從松的外形入手,贊頌了蒼松的品格,表現了自己不屈權貴,不阿諛奉承,耿直廉潔的英雄氣概。整個作品詩畫相配,畫面中怪石聳立,為蒼松設置了極好的背景;蒼松挺勁,生機勃勃,帶給人無限的力量。學生分析六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古詩,但詩配畫的欣賞還是在本單元初次接觸。學習中,估計學生憑借工具書和資料上的有關注釋,再聯系畫面能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但對于詩和畫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來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缺乏真切的感受,要引導他們深刻地去體驗

2、。教學設想與目標古詩教學中,我們不能僅停留于對詩意繁冗枯燥的解說,把詩的言語肢解為有關語言知識的例證、情理的空洞說教之類的“教教材”行為,而應該實現以此詩為資源的“用教材教”。教學目標:1、借助工具書和資料再聯系畫面,理解全詩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的內容。2、反復誦讀詩歌、欣賞畫面,想象并體會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默寫詩。教學重點:1、借助工具書和資料再聯系畫面,理解全詩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的內容。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默寫詩。教學難點:反復誦讀詩歌、欣賞畫面,想象并體會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賞圖對比,訓練語言。課件出示兩幅圖:一幅

3、是文中“蒼松怪石圖”,另一幅是沒有怪石背景的松樹圖。請學生組織語言分別描述一下兩幅畫面。二、反復朗讀,品味詩句。師:揚州八怪”之一,清代詩畫家李方膺是這樣描述其中一幅畫面的。(出示古詩全文)1、學生讀詩,直至成誦。2、引導學生品味詩的語言。師:畫面好獨特,背景好特殊。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試著描述了畫面,作者用了66個字,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出來,贏得了眾多人的喜愛與稱贊。你們喜歡這幅圖和它的題詩嗎?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對照談對畫面和詩句的喜愛之處,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的內容。“君不見,歲之寒,何處求芳草。又不見,松之喬,青青復矯矯”寫出了松在寒冬之際為大地增添了綠意和嬌姿。“天地本無心,萬物貴

4、其真。直干壯山岳。秀色無等倫。飽歷與冰霜,千年方未已”這一層寫出了蒼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壯山岳,秀色無等倫。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是對其品格高度贊美。而“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是隱語,隱含作者的褒揚之意。最后一層“擁護天闕高且直,迥于春風碧云里”,作者從松的外形入手,為本詩更添了悠遠、清麗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風碧云”帶給讀者無限的希望與憧憬,頗有“冬天已經過去,春天還會遠嗎?”之意。三、了解背景,體會情感。這樣有特點的一幅畫和題詩,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創作的呢?請學生交流課下收集的有關資料:李方膺,字晴江,又號秋池、衣白山主人。為官期間曾因得罪上司被捕入獄,為官時,“有惠政,人德之。”

5、去后寓南京借園,常往來揚州賣畫。善畫松、竹、菊、梅、雜花及魚蟲,作品縱橫豪放,墨氣淋漓,所畫之梅以瘦硬見稱。四、欣賞畫面,感悟“蒼”、“怪”。1、整體欣賞畫面。2、圖中的怪石、蒼松各有什么樣的特點,它們之間是什么相互關系,各有什么寓意?怪石:聳立(不屈不撓)象征詩人的錚錚鐵骨;蒼松:挺勁(飽經風霜)象征詩人剛正不阿的氣概。二者關系:怪石聳立,不屈不撓,為蒼松設置了一個極好的生存背景,兩者互為映襯更顯其“蒼”、“怪”。3、小組內交流探究:作者的創作意圖是什么?借所畫的怪石、蒼松表現自己不屈權貴,不阿諛奉承,耿直廉潔的英雄氣概。五、拓展閱讀,開闊視野。請學生交流課下搜集的有關松的詩句,繪畫作品。六

6、、總結學法,背默全詩。板書設計:              怪石聳立 不屈不撓錚錚鐵骨蒼松怪石蒼松挺勁 飽經風霜 剛正不阿 課后反思1、本課感覺最成功之處是入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地展示出兩幅松樹圖,讓學生在對比中領略出文中畫面的獨特,同時也訓練了學生根據畫面組織、表達語言的能力,一舉雙得。2、“在所有的言語中,詩是語言的鉆石;在所有的情感表達中,詩是情感的軸。”在教學本課時我著眼于詩的語言,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學生對詩畫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來的形趣、意

7、趣、理趣、志趣等深入地去體驗、感受,產生賞心悅目的情感體驗效應。通過對比、拓展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對詩畫的意境有所領悟。學生在自主學習古詩、理解全詩的意思時,我利用各種資源,讓已經明白詩意的多位同學向大家介紹自己學懂的情況,從學生個性化的語言表述中提煉出明白詩意的方法釋、留、補、調。這中間,給學生充分的尊重和自主學習的空間。此時,我發現學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展示他們的創造潛能。古詩畢竟不同于一般作品,它在字詞的使用上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我在放手讓學生自學的同時不忘教師關鍵處的引導、點撥。我在學生發言時適時提醒學生抓住詩句中的關鍵字,品味玩索、深挖細摳。本詩在譴詞方面有一種對稱的美,“蒼松”對“怪石”,“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