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高層建筑結構7_第1頁
華中科技大學高層建筑結構7_第2頁
華中科技大學高層建筑結構7_第3頁
華中科技大學高層建筑結構7_第4頁
華中科技大學高層建筑結構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第7章章 鋼筋混凝土剪力墻設計鋼筋混凝土剪力墻設計 剪力墻剪力墻側向剛度大側向剛度大 、承載能力大、承載能力大、是結構體系是結構體系中的中的主要的主要的抗側力結構單元。抗側力結構單元。 實體墻實體墻: 整體墻整體墻 基本構件基本構件 墻肢墻肢 開洞墻開洞墻 連梁連梁墻肢內力:軸力、彎矩、剪力墻肢內力:軸力、彎矩、剪力連梁內力:彎矩、剪力連梁內力:彎矩、剪力剪力墻應具有必要的剪力墻應具有必要的延性延性,滿足抗震設計要求。,滿足抗震設計要求。7.1 概述概述 容易滿足風容易滿足風/小震下小震下 抗側剛度大抗側剛度大 層間位移角限值。層間位移角限值。 容易滿足風作用下容易滿足風作用下 舒適度要求舒

2、適度要求 。 承載力大(豎向)。承載力大(豎向)。剪力墻剪力墻 合理設計的剪力墻具有良好的延性合理設計的剪力墻具有良好的延性 和耗能力。和耗能力。 與框架一起抗側力時,可降低框架與框架一起抗側力時,可降低框架 的抗震要求。的抗震要求。實現延性剪力墻的抗震設計原則實現延性剪力墻的抗震設計原則 1) 強墻弱梁強墻弱梁:連梁連梁 屈服先于墻肢屈服,使塑性屈服先于墻肢屈服,使塑性變形和耗能分散于連梁。變形和耗能分散于連梁。 2 )強剪弱彎強剪弱彎:適當提高塑性鉸范圍內抗剪承載力,適當提高塑性鉸范圍內抗剪承載力,避免墻肢剪切破壞。避免墻肢剪切破壞。 強墻弱梁強墻弱梁 強剪弱彎強剪弱彎限制墻肢限制墻肢軸壓

3、比軸壓比n和設置和設置邊緣構件。邊緣構件。 加強加強重點部位重點部位 連梁連梁特殊措施特殊措施 3 )限制墻肢)限制墻肢軸壓比軸壓比n和設置和設置邊緣構件。邊緣構件。 n是影響墻肢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影響墻肢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4 )加強)加強重點部位重點部位 抗震設計時,一般剪力墻結構底部加強部位的高抗震設計時,一般剪力墻結構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可取墻肢總高度的度可取墻肢總高度的1/10和底部兩層二者的較大值,和底部兩層二者的較大值,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應從地下室頂板算起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應從地下室頂板算起; 當結構當結構計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層底板或以下時,底部加強計算嵌固端位于

4、地下一層底板或以下時,底部加強部位宜延伸到計算嵌固端。部位宜延伸到計算嵌固端。 5) 連梁連梁特殊措施特殊措施 連梁一般連梁一般l/h小,延性小,同時又是第一道防小,延性小,同時又是第一道防線,采取特殊措施提高連梁的延性。線,采取特殊措施提高連梁的延性。 跨高比小于跨高比小于5 的的連梁連梁應按連梁的有關規定設計,跨高比不小應按連梁的有關規定設計,跨高比不小于于5 的連梁宜按框架梁設計。的連梁宜按框架梁設計。 兩端與剪力墻在平面內相連的梁為連梁。如果連梁彎矩以水兩端與剪力墻在平面內相連的梁為連梁。如果連梁彎矩以水平荷載作用下產生的彎矩為主、豎向荷載下的彎矩對連梁影平荷載作用下產生的彎矩為主、豎

5、向荷載下的彎矩對連梁影響不大(荷載組合后兩端彎矩仍然反號),則應按連梁有關響不大(荷載組合后兩端彎矩仍然反號),則應按連梁有關規定進行設計,一般情況是跨度較小的連梁;反之,跨度較規定進行設計,一般情況是跨度較小的連梁;反之,跨度較大的連梁,或一端與柱相連的梁,豎向荷載產生的彎矩影響大的連梁,或一端與柱相連的梁,豎向荷載產生的彎矩影響較大,則宜按框架梁進行設計,其抗震等級按剪力墻抗震等較大,則宜按框架梁進行設計,其抗震等級按剪力墻抗震等級采用。級采用。7.2.1實體墻墻肢破壞形態實體墻墻肢破壞形態 主要破壞形式有:主要破壞形式有: 彎曲破壞彎曲破壞 、 彎剪破壞、彎剪破壞、 剪切破壞和滑移破壞剪

6、切破壞和滑移破壞 彎曲破壞彎曲破壞 彎剪破壞彎剪破壞剪切破壞剪切破壞滑移破壞滑移破壞 7.2 墻肢設計墻肢設計1 .一級剪力墻的底部加強部位以上部位,墻肢一級剪力墻的底部加強部位以上部位,墻肢的組合彎矩設計值和組合剪力設計值應乘以的組合彎矩設計值和組合剪力設計值應乘以增大系數,彎矩增大系數可取為增大系數,彎矩增大系數可取為1.2,剪力,剪力增大系數可取為增大系數可取為1.3。為了更有把握實現塑性鉸出現在底部加強部位,保證其他為了更有把握實現塑性鉸出現在底部加強部位,保證其他部位不出塑性鉸。部位不出塑性鉸。7.2.2 內力設計值內力設計值控制截面控制截面:墻底、變截面處、砼強度等:墻底、變截面處

7、、砼強度等級改變處、截面配筋量變化處。級改變處、截面配筋量變化處。彎矩設計值彎矩設計值:2. 抗震設計的雙肢剪力墻中,墻肢不宜出抗震設計的雙肢剪力墻中,墻肢不宜出現小偏心受拉;現小偏心受拉; 當任一墻肢出現大偏心受拉時,另一墻當任一墻肢出現大偏心受拉時,另一墻肢的肢的彎矩設計值彎矩設計值及及剪力設計值剪力設計值應乘以應乘以增大系數增大系數1.25。剪力設計值的確定剪力設計值的確定1. 剪力墻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底部加強部位墻肢截面的剪力設計值,一、墻肢截面的剪力設計值,一、二、三級抗震等級時應按下式調整,二、三級的其二、三級抗震等級時應按下式調整,二、三級的其它部位和四級以及無地震作用組合時可不

8、調整。它部位和四級以及無地震作用組合時可不調整。式中式中 V V底部加強部位剪力墻截面的剪力設計值底部加強部位剪力墻截面的剪力設計值 ; Vw底部加強部位剪力墻截面考慮地震作用組合底部加強部位剪力墻截面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計算值的剪力計算值 ; vw剪力增大系數,一級為剪力增大系數,一級為1.6,二級為,二級為1.4,三級為三級為1.20。wvwVV 9 9度一級剪力墻的底部加強部位度一級剪力墻的底部加強部位應按下式調整應按下式調整式中式中 考慮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后的剪力墻考慮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后的剪力墻墻肢正截面抗彎承載力,應按實際配筋面積、材料強度墻肢正截面抗彎承載力,應按實際配筋面積、

9、材料強度標準值和組合的軸向力設計值確定,有翼墻時應考慮墻標準值和組合的軸向力設計值確定,有翼墻時應考慮墻兩側各一倍翼墻厚度范圍內的縱向鋼筋;兩側各一倍翼墻厚度范圍內的縱向鋼筋; 底部加強部位剪力墻底截面彎矩的組底部加強部位剪力墻底截面彎矩的組合計算值。合計算值。1.1wuawwMVVMwuaMwM端部配筋端部配筋:參與抗彎計算參與抗彎計算 水平分布筋水平分布筋:參與抗剪計算:參與抗剪計算墻身配筋墻身配筋 受拉區:受拉區: 一定范圍內一定范圍內 全部充分參與抗彎。全部充分參與抗彎。 縱向分布筋縱向分布筋 受壓區:不參與抗彎受壓區:不參與抗彎 計算(較細)。計算(較細)。 7.2.3 墻肢偏心受壓

10、承載力計算墻肢偏心受壓承載力計算 (1) 平截面假定;平截面假定; (2) 不考慮受拉混凝土的作用;不考慮受拉混凝土的作用; (3) 等效矩形應力圖形;等效矩形應力圖形; (4) 墻肢端部縱向鋼筋屈服;墻肢端部縱向鋼筋屈服; (5) 從受壓區邊緣算起從受壓區邊緣算起1.5x (x為等效矩形為等效矩形應力圖受壓區高度應力圖受壓區高度) 范圍外受拉分布鋼筋范圍外受拉分布鋼筋全部屈服全部屈服,并參與計算。并參與計算。大偏壓承載力計算大偏壓承載力計算1 計算假定計算假定剪力墻大偏壓承載力計算剪力墻大偏壓承載力計算對對受壓區中心受壓區中心取矩取矩,由由M=0,得:得:)5 . 1(001xhhAfxbf

11、Nwwywwc01/5 . 1wywwcswywhAfbfAfNx)(2242)5 . 1(00000ahAfxhNxhxhhAfMwsywwwwswyw 2 對稱配筋對稱配筋:由由N=0,得受壓區得受壓區高度高度x先給定豎向分布鋼筋先給定豎向分布鋼筋Asw,并給出一端的端部鋼筋的并給出一端的端部鋼筋的面積面積As或或As.由由N=0,得:得:)5 . 1(001xhhAfAfAfxbfNwwywsysywc)(112000ahAfAfNhxhAfMwsyswywwwswywMswM0忽略忽略x2項,化簡后,得:項,化簡后,得:3.不對稱配筋:不對稱配筋:當已知當已知受壓受壓鋼筋面積時,對鋼筋

12、面積時,對受拉鋼筋受拉鋼筋重心取矩,得:重心取矩,得:) ()(2432)5 . 1(01000acNahAfaxxbfaxhxhhAfMwsywcwwwswyw)()( 2432)5 . 1(0001000achNahAfxhxbfaxhxhhAfMwwsywwcwwwswyw當已知當已知受拉受拉鋼筋面積時,對鋼筋面積時,對受壓鋼筋受壓鋼筋重心取矩,得:重心取矩,得:要求要求x2a,否則按否則按x=2a計算計算 計算中計算中不考慮豎向分布鋼筋不考慮豎向分布鋼筋的作用,則:的作用,則:承載力計算方法與承載力計算方法與小偏壓柱小偏壓柱相同。相同。 小偏壓承載力計算小偏壓承載力計算混凝土強度等級;

13、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小截面尺寸;最小截面尺寸;分布鋼筋;分布鋼筋;軸壓比;軸壓比;邊緣構件;邊緣構件;鋼筋的連接與錨固。鋼筋的連接與錨固。7.2.6 墻肢構造要求墻肢構造要求主要表現在主要表現在 剪力墻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剪力墻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帶有筒體和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結構的混凝帶有筒體和短肢剪力墻的剪力墻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30。 抗震設計時,剪力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抗震設計時,剪力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高于高于C601)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 墻肢的截面尺寸,應滿足承載力的要求、最小截墻肢的截面尺寸,應滿足承載力的要求、最小截

14、面尺寸和剪壓比限值的要求。面尺寸和剪壓比限值的要求。 限制墻肢最小截面尺寸的限制墻肢最小截面尺寸的目的目的: 保證剪力墻在軸力和側向力作用下保證剪力墻在軸力和側向力作用下平面外穩定平面外穩定, 防止平面外失穩破壞;防止平面外失穩破壞; 保證剪力墻混凝土的澆筑質量。保證剪力墻混凝土的澆筑質量。2)最小截面尺寸:)最小截面尺寸:1 應符合高規附錄應符合高規附錄D 的墻體穩定驗算要求;的墻體穩定驗算要求;2 一、二級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不應小于一、二級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不應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應小于其他部位不應小于160mm;無端柱或翼墻的一字形獨;無端柱或翼墻的一字形獨立剪力墻,底部加強部

15、位不應小于立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不應小于220mm,其他部位,其他部位不應小于不應小于180mm; 墻厚應符合穩定要求、并滿足最小墻厚要求。為簡化設計,墻厚應符合穩定要求、并滿足最小墻厚要求。為簡化設計,可按設計經驗及上款初步選定剪力墻的厚度,也可參考原規程可按設計經驗及上款初步選定剪力墻的厚度,也可參考原規程規定進行初選: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可選層高或無支長度二者規定進行初選: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可選層高或無支長度二者較小值的較小值的1/20,其他部位為層高或剪力墻無支長度二者較小值,其他部位為層高或剪力墻無支長度二者較小值的的1/25,無端柱或無翼墻的一字形獨立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截,無端柱或無

16、翼墻的一字形獨立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截面厚度為層高的面厚度為層高的1/16,其他部位為層高的,其他部位為層高的1/20。最小截面尺寸限值:最小截面尺寸限值:3 三、四級剪力墻的截面厚度,不應三、四級剪力墻的截面厚度,不應小于小于160mm;無端柱或無翼墻的一字;無端柱或無翼墻的一字形獨立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截面厚形獨立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截面厚度不應小于度不應小于180mm;4 非抗震設計的剪力墻的截面厚度不非抗震設計的剪力墻的截面厚度不應小于應小于160mm;5 剪力墻井筒中,分隔電梯井或管道剪力墻井筒中,分隔電梯井或管道井的墻肢截面厚度可適當減小,但不井的墻肢截面厚度可適當減小,但不宜小于宜

17、小于160mm。 高層建筑剪力墻中分布鋼筋的作用:高層建筑剪力墻中分布鋼筋的作用: 抗剪抗剪橫向分布鋼筋橫向分布鋼筋 抗彎抗彎豎向分布鋼筋豎向分布鋼筋 減少收縮裂縫減少收縮裂縫橫向、豎向分布鋼筋橫向、豎向分布鋼筋 限制裂縫的展開寬度限制裂縫的展開寬度 減少溫度應力的影響減少溫度應力的影響3)分布鋼筋分布鋼筋4 4)軸壓比)軸壓比 軸壓比是影響墻肢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軸軸壓比是影響墻肢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軸壓比大于一定值后,墻肢延性很小或沒有延性。壓比大于一定值后,墻肢延性很小或沒有延性。 墻肢軸壓比的計算:墻肢軸壓比的計算: 軸向壓力設計值軸向壓力設計值N取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產生取重

18、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產生的軸壓力設計值。計算軸壓力設計值時,不計入的軸壓力設計值。計算軸壓力設計值時,不計入地震組合,但應取分項系數地震組合,但應取分項系數1.2。 驗算部位:一般只驗算墻肢底部截面的軸壓比;驗算部位:一般只驗算墻肢底部截面的軸壓比;底部加強部位的墻肢厚度或混凝土強度等級變化底部加強部位的墻肢厚度或混凝土強度等級變化時,應驗算變化截面的軸壓比。時,應驗算變化截面的軸壓比。AfNnc2 .抗震設計時,各層抗震設計時,各層短肢剪力墻短肢剪力墻在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用下產生的軸力設計值的軸壓比,抗震等級為一、產生的軸力設計值的軸壓比,抗震等級為一、二、三時分別不宜大于

19、二、三時分別不宜大于0.45、0.5和和0.55;對于無翼對于無翼緣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墻,其軸壓比限值相應緣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墻,其軸壓比限值相應降低降低0.1;剪力墻軸壓比限值軸壓比一級(9度)一級(6、7、8度)二、三級cNf A1 .抗震設計時,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剪力墻,其抗震設計時,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剪力墻,其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墻肢的軸壓比不宜超過下表墻肢的軸壓比不宜超過下表的限值。的限值。邊緣構件概念邊緣構件概念 為了提高為了提高剪力墻端部混凝土極限壓應剪力墻端部混凝土極限壓應變、改善剪力墻的延性而在剪力墻端部

20、變、改善剪力墻的延性而在剪力墻端部設置滿足一定要求的構件(端柱、暗柱、設置滿足一定要求的構件(端柱、暗柱、L型翼墻或型翼墻或T型翼墻等),邊緣構件分約型翼墻等),邊緣構件分約束邊緣構件和構造邊緣構件。束邊緣構件和構造邊緣構件。3.3.設置部位:設置部位:剪力墻兩端和洞口兩側應設置邊剪力墻兩端和洞口兩側應設置邊緣構件。緣構件。5 5)邊緣構件)邊緣構件1.1.作用:作用:由于邊緣構件能提高剪力墻端部的由于邊緣構件能提高剪力墻端部的極限壓應變,在同樣相對受壓區高度的情況極限壓應變,在同樣相對受壓區高度的情況下能使墻肢延性增強下能使墻肢延性增強。2 .分類:分類:約束約束邊緣構件邊緣構件和構造和構造

21、邊緣構件。邊緣構件。 一、二、三級剪力墻底層墻肢底截面的軸壓一、二、三級剪力墻底層墻肢底截面的軸壓比大于下表的規定值時比大于下表的規定值時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上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上一層的墻肢端部應設置一層的墻肢端部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約束邊緣構件;除上除上 款所列部位外,剪力墻應設置款所列部位外,剪力墻應設置構造邊緣構件構造邊緣構件;等級或烈度等級或烈度一級一級(9度度)一級一級(68度)度)二、三級二、三級軸壓比軸壓比4 4 剪力墻約束邊緣構件的設計要求剪力墻約束邊緣構件的設計要求 (1)(1)約束邊緣構件沿墻肢方向的長度約束邊緣構件沿墻肢方向的長度lc c和箍筋配箍特和箍筋配箍特

22、征值征值v v宜符合表宜符合表7-57-5的要求,箍筋的配筋范圍如圖的要求,箍筋的配筋范圍如圖7-87-8中的陰影面積所示,其體積配箍率中的陰影面積所示,其體積配箍率v v應按下式計算:應按下式計算:式中式中 v v約束邊緣構件配箍特征值;約束邊緣構件配箍特征值;可計入箍筋、拉可計入箍筋、拉筋及符合構造要求的水平分布鋼筋,計入的水平分布鋼筋的體筋及符合構造要求的水平分布鋼筋,計入的水平分布鋼筋的體積配箍率不應大于總體積配箍率的積配箍率不應大于總體積配箍率的30%;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混凝土強度等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級低于C35時,應按時,應按C35等級取值;

23、等級取值; fyv箍筋或拉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箍筋或拉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cvvyvff鋼筋體積配箍率的計算公式鋼筋體積配箍率的計算公式式中:ln不計重疊部分的箍筋長度; Asv一根箍筋的截面面積; bc、hc矩形截面柱的寬度、 高度; s箍筋間距。 %10022sAchcblsvccnv無端部構件端部雙側翼緣端部單側翼緣端部有單柱 (1) 構造邊緣構件的范圍和計算縱向鋼筋用量的截面構造邊緣構件的范圍和計算縱向鋼筋用量的截面面積面積Ac宜取下圖中的陰影部分;宜取下圖中的陰影部分;(2) 豎向配筋應滿足正截面受壓(拉)承載力要求;豎向配筋應滿足正截面受壓(拉)承載力要求;5 剪力墻構造邊緣構件

24、的設計宜符合下列要求:剪力墻構造邊緣構件的設計宜符合下列要求:(3) 抗震設計時抗震設計時,構造邊緣構件的最小配筋構造邊緣構件的最小配筋應符合下表的規定,箍筋、拉筋沿水平應符合下表的規定,箍筋、拉筋沿水平方向的肢距不宜大于方向的肢距不宜大于300mm,不應大于,不應大于縱向鋼筋間距的縱向鋼筋間距的2倍。當端柱承受集中荷倍。當端柱承受集中荷載時,其豎向鋼筋及箍筋直徑和間距應載時,其豎向鋼筋及箍筋直徑和間距應滿足框架柱的相應要求;滿足框架柱的相應要求; 剪力墻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筋要求剪力墻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筋要求 底部加強部位底部加強部位其他部位其他部位抗震抗震等級等級縱向鋼筋最小量縱向鋼筋最小量(取

25、較大值取較大值)箍筋箍筋縱向鋼筋最小量縱向鋼筋最小量(取較大值取較大值)箍筋或拉筋箍筋或拉筋最小直徑最小直徑(mm)最大間距最大間距(mm)最小直徑最小直徑(mm)最大間距最大間距(mm)一級0.010Ac,61681000.008 Ac,6148150二級0.006Ac,61481000.006 Ac,6128200三級0.006Ac,61261500.004 Ac,4126200四級0.005 Ac,41262000.004 Ac,4126250注:1、Ac為構造邊緣構件的截面面積; 2、符號表示鋼筋直徑; 3、其它部位的轉角處宜采用箍筋。 2 暗柱及端柱內暗柱及端柱內縱向鋼筋連接和錨固要

26、求宜與縱向鋼筋連接和錨固要求宜與框架柱相同??蚣苤嗤?)鋼筋錨固和連接鋼筋錨固和連接剪力墻鋼筋錨固和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剪力墻鋼筋錨固和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非抗震設計時,剪力墻縱向鋼筋最小錨固長非抗震設計時,剪力墻縱向鋼筋最小錨固長度應取度應取la;抗震設計時,剪力墻縱向鋼筋最小;抗震設計時,剪力墻縱向鋼筋最小錨固長度應取錨固長度應取laE;3 剪力墻豎向及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連接剪力墻豎向及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連接(下圖),(下圖),一一級、二級抗震等級剪力墻的加強部位,接頭位置應級、二級抗震等級剪力墻的加強部位,接頭位置應錯開,每次連接的鋼筋數量不宜超過總數量的錯開,每次連接的鋼筋數

27、量不宜超過總數量的50%,錯開凈距不宜小于錯開凈距不宜小于500mm;其他情況剪力墻的鋼;其他情況剪力墻的鋼筋可在同一部位連接。非抗震設計時,分布鋼筋的筋可在同一部位連接。非抗震設計時,分布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2la;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1.2laE;對對墻肢間墻肢間的梁、的梁、墻肢和框架柱相連墻肢和框架柱相連的梁,當梁跨的梁,當梁跨高比小于高比小于5時應按連梁設計時應按連梁設計 特點:特點:跨高比小,易出現剪切裂縫??绺弑刃?,易出現剪切裂縫。 要求:要求:連梁屈服先于墻肢屈服,避免剪切破壞連梁屈服先于墻肢屈服,避免剪切破壞 方法:方法:降低連梁彎矩

28、設計值,對延性要求高的連降低連梁彎矩設計值,對延性要求高的連梁,采取特殊措施,如配置交叉斜筋或交叉暗撐。梁,采取特殊措施,如配置交叉斜筋或交叉暗撐。7.3 連連 梁梁 設設 計計 方法方法1 在內力計算前就將連梁剛度在內力計算前就將連梁剛度進行折減進行折減。設防烈度為。設防烈度為6、7度度時,折減系數不小于時,折減系數不小于0.7;8、9度時折減系數不小于度時折減系數不小于0.5。對降。對降低了剛度的連梁,其調低了剛度的連梁,其調 幅范圍幅范圍應當限制或不再繼續調幅。應當限制或不再繼續調幅。7.3.1連梁的內力設計值連梁的內力設計值 彎矩設計值彎矩設計值:為使連梁實現:為使連梁實現強剪弱彎,降

29、低強剪弱彎,降低 連梁彎矩連梁彎矩設計值。設計值。方法方法3 :當連梁破壞對承受豎向荷載無明顯影響時,當連梁破壞對承受豎向荷載無明顯影響時,可考慮在可考慮在大震大震作用下該連梁作用下該連梁不參與工作不參與工作,按,按獨立墻肢獨立墻肢進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結構內力分析,墻肢應按進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結構內力分析,墻肢應按兩次計算所得的兩次計算所得的較大較大內力進行配筋設計。內力進行配筋設計。方法方法2 :在內力計算之后,將連梁彎矩和剪力組合在內力計算之后,將連梁彎矩和剪力組合值乘以值乘以折減系數折減系數。設防烈度為設防烈度為6、7度時,折減系數不度時,折減系數不小于小于0.8;8、9度時折減

30、系數不小于度時折減系數不小于0.5。 當部分連梁降低彎矩設計值后,其余部位連梁和當部分連梁降低彎矩設計值后,其余部位連梁和 墻肢的彎矩設計值應相應提高,以補償靜力平衡。墻肢的彎矩設計值應相應提高,以補償靜力平衡。9度時一級剪度時一級剪力墻力墻 lrbbbvbGbnMMVVl1.1()/lrbbuabuanGbVMMlV 剪力設計值剪力設計值 連梁的剪力設計值連梁的剪力設計值Vb應按下列規定計算:應按下列規定計算:1 無地震無地震作用組合以及作用組合以及四級四級抗震等級時,抗震等級時,應取應取考慮水考慮水平風荷載或水平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設計值;平風荷載或水平地震作用組合的剪力設計值;2 有地震作

31、用組合的有地震作用組合的一、二一、二、三級、三級抗震等級時,連梁抗震等級時,連梁的剪力設計值應按右式進的剪力設計值應按右式進行調整:行調整: 分別為梁左、右端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考分別為梁左、右端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設計值;對一級抗震等級且兩端均為慮地震作用組合的彎矩設計值;對一級抗震等級且兩端均為負彎矩時,絕對值較小一端的彎矩應取零;負彎矩時,絕對值較小一端的彎矩應取零; 分別為連梁左、右端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分別為連梁左、右端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實配的受彎承載力所對應的彎矩值,應按實配鋼筋面積實配的受彎承載力所對應的彎矩值,應按實配鋼筋面積( (計計人受壓鋼筋人受壓鋼筋) )

32、和材料強度標準值并考慮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和材料強度標準值并考慮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計算;計算;ln連梁的凈跨。連梁的凈跨。 VGb在重力荷載代表值在重力荷載代表值( (9度時還應包括豎向地震作用標度時還應包括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準值) )作用下,按簡支梁計算的梁端截面剪力設計值;作用下,按簡支梁計算的梁端截面剪力設計值; vb連梁剪力增大系數,一級取連梁剪力增大系數,一級取1.3,二級取,二級取1.2,三級取,三級取1.1。 rbualbuaMM、rblbMM 、 正截面承載力驗算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連梁的抗彎承載力驗算與普通的受彎構件相同,連連梁的抗彎承載力驗算與普通的受彎構件相同,連梁一般采用對

33、稱配筋梁一般采用對稱配筋(As=As(As=As) ),可按雙筋截面驗算。,可按雙筋截面驗算。 驗算公式:驗算公式: 無地震作用組合:無地震作用組合: 有地震作用組合:有地震作用組合:式中:式中: 彎矩設計值彎矩設計值 縱筋面積縱筋面積 ( )上下受力鋼筋重心之間的距離上下受力鋼筋重心之間的距離0ahAfMbsyb10ahAfMbsyREbbMsA0bha7.3.2 承載力驗算承載力驗算跨高比不大于跨高比不大于2.52.5時:時:007 . 0bsvyvbbtbhsAfhbfV0042. 01bsvyvbbtREbhsAfhbfV009 .038.01bsvyvbbtREbhsAfhbfV 斜截面承載力驗算斜截面承載力驗算短暫、持久設計狀況短暫、持久設計狀況跨高比大于跨高比大于2.5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